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0 (1700-1725).djvu/5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殆非老、莊所謂也。」故往應騭召。四年,拜為校書郎。 《胡廣傳》:廣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又為太傅。 其所辟命,皆天下名士。與故吏陳蕃、李咸並為三司。 蕃等每朝會,輒稱疾避廣,時人榮之。

《周黃徐姜傳序》:太原閔仲叔者,世稱節士,雖周黨之 潔清,自以弗及也。黨見其含菽飲水,遺以生蒜,受而 不食。建武中,應司徒侯霸之辟,既至,霸不及政事,徒 勞苦而已。仲叔恨曰:「始蒙嘉命,且喜且懼。今見明公, 喜懼皆去。以仲叔為不足問邪?不當辟也。辟而不問, 是失人也。」遂辭出,投劾而去。

《周舉傳》:舉博學洽聞,為儒者所宗,延光四年,辟司徒 李郃府。

《楊震傳》:「震少好學,受《歐陽尚書》於太常桓郁,明經博 覽,無不窮究。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辟之。」

震子秉,字叔節,少傳父業,兼明《京氏易》,博通書傳,常 隱居教授。年四十餘,乃應司空辟,拜侍御史。頻出為 豫、荊、徐、兗四州刺史。

《劉寬傳》:「寬字文饒,弘農華陰人也。桓帝時,大將軍辟, 五遷司徒長史。」「大將軍」,梁冀也。

《杜喬傳》:「喬字叔榮,河內林慮人也。少為諸生,舉孝廉, 辟司徒楊震府。」

《李膺傳》:「膺初舉孝廉,為司徒胡廣所辟,舉高第,再遷 青州刺史。」

《杜密傳》:「密為人沈質,少有厲俗志,為司徒胡廣所辟。」 《魏朗傳》:「朗詣太學受五經,京師長者李膺之徒爭從 之。初辟司徒府,再遷彭城令。」

《范滂傳》:「滂遷光祿勳主事,時陳蕃為光祿勳,滂執公 儀詣蕃,蕃不止之,滂懷恨投版,棄官而去,復為太尉 黃瓊所辟。」

《巴肅傳》:「肅初察孝廉,歷慎令、貝丘長,皆以郡守非其 人,辭病去,辟公府。」

《羊陟傳》:「陟少清直,有學行,舉孝廉,辟太尉李固府。」 《張儉傳》:「儉初舉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謝病不起。延熹 八年,太守翟超請為東部督郵。」

《岑晊傳》:「晊有高才,雖在閭里,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 太守弘農成璡下車欲振威嚴,聞晊高名,請為功曹。」 《陳翔傳》:「翔少知名,察孝廉,太尉周景辟舉高第,拜侍 御史。」

《何顒傳》:「顒字伯求,南陽襄鄉人也。是時黨事起,天下 多離其難,顒常私入洛陽,有被掩捕者,則廣設權計, 使得逃隱,全免者甚眾。及黨錮解,顒辟司空府,每三 府會議,莫不推顒之長。」

《陳蕃傳》:「蕃初仕郡,舉孝廉,除郎中。刺史周景辟別駕 從事,以諫爭不合,投傳而去。後公府辟舉方正,皆不 就。」

《史弼傳》:「弼少篤學,聚徒數百。仕州郡,辟公府。」

《童恢傳》:「恢少仕州郡為吏,司徒楊賜聞其執法廉平, 乃辟之。」

《王允傳》:「允字子師,太原祁人也。為郡吏,人有路佛者, 少無名行,而太守王球召以補吏,允犯顏周爭,球怒, 收允欲殺之。刺史鄧盛聞而馳傳,辟為別駕從事,由 是知名,而路佛以之廢棄。允少好大節,有志於立功, 常習誦經傳,朝夕試馳射,三公並辟,以司徒高第為 侍御史。」

《趙戩傳》:「戩字茂叔,長陵人。性質正多謀,客於荊州。及 曹操平荊州,乃辟之,執戩手曰:『恨相見晚』。」

《虞詡傳》:詡年十二,能通尚書。早孤,孝養祖母。縣舉順 孫,國相奇之,欲以為吏。詡辭曰:「祖母九十,非詡不養。」 相乃止。後祖母終,服闋,辟太尉李修府,拜郎中。 《邊讓傳》:讓少辯博,能屬文。大將軍何進聞讓才名,欲 辟命之,恐不至,詭以軍事徵召。既到,署令史,進以禮 見之。讓善占射,能辭對,時賓客滿堂,莫不羨其風。 《趙岐傳》:「岐少明經,有才藝。永興二年,辟司空掾,議二 千石得去官為親行服,朝廷從之。其後為大將軍梁 冀所辟,為陳損益求賢之第,冀不納。舉理劇,為皮氏 長。會河東太守劉祐去郡,而中常侍左悺兄勝代之, 岐恥疾宦官,即日西歸。京兆尹延篤復以為功曹。先 是,中常侍唐衡兄玹為京兆虎牙都尉,郡人」以玹「進 不由德」,皆輕侮之。岐及從兄襲又數為貶議,玹深毒 恨。延熹元年,玹為京兆尹,岐懼禍及,逃避之,自匿姓 名,賣餅北海市中。安丘孫嵩遊市,見岐,察非常人,遂 以俱歸,藏岐複壁中。數年後,諸唐死滅,因赦乃出。三 府聞之,同時並辟。九年,乃應司徒胡廣之命。

《盧植傳》:「植為尚書,免官,隱于上谷,不交人事。冀州牧 袁紹請為軍師。」

《孔融傳》:「融字文舉,辟司徒楊賜府。河南尹何進當遷 為大將軍,楊賜遣融奉謁賀,進不時通融,即奪謁還 府,投劾而去。河南官屬恥之,私遣劍客欲追殺融。客 有言於進曰:『孔文舉有重名,將軍若造怨此人,則四 方之士引領而去矣。不如因而禮之,可以示廣於天 下』。進然之,既拜而辟融,舉高第,為侍御史。與中丞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