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0 (1700-1725).djvu/7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簿。時昉年十六,以氣忤秉子。久之,為奉朝請,舉兗州 秀才,拜太常博士,遷征北行參軍。永明初,衛將軍王 儉領丹陽尹,復引為主簿。儉雅欽重昉,以為當時無 輩。遷司徒刑獄參軍事。」

《江淹傳》:「淹起家南徐州從事,轉奉朝請。昇明初,齊帝 輔政,聞其才,召為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

《王亮傳》:「亮為大司馬從事中郎,出為衡陽太守,以南 土卑濕,辭不之官,遷給事黃門侍郎,尋拜晉陵太守。 在職清公,有美政。時齊明帝即位,聞而嘉之,引為領 軍長史,甚見賞納。」

《鄧元起傳》:「元起少有膽幹,膂力過人,性任俠,好賑施, 鄉里年少多附之。起家州辟議曹從事史,遷武寧太 守。永元末,魏軍逼義陽,元起自郡援焉。蠻帥田孔明 附於魏,自號郢州刺史,寇掠三關,規襲夏口。元起率 銳卒攻之,旬月之間,頻陷六城,斬獲萬計,餘黨悉皆 敗走,仍戍三關,郢州刺史張沖督河北軍事,元起累」 與沖書,求旋軍。沖報《書》曰:「足下在彼,吾在此,表裏之 勢,所謂金城湯池,一旦捨去,則荊棘生焉。」乃表元起 為平南中兵參軍事。自是每戰必捷,勇冠當時,敢死 之士樂為用命者萬餘人。

《王志傳》:志父僧虔,齊司空。志年九歲,居所生母憂,哀 容毀瘠,為中表所異。褚淵為司徒,引志為主簿。淵謂 僧虔曰:「朝廷之恩,本為殊特,所可光榮,在屈賢子。」 《柳慶遠傳》:慶遠字文和,為襄陽令。高祖臨雍州,問京 兆人杜惲求州綱,惲舉慶遠。高祖曰:「文和吾已知之, 所問未知者耳。」因辟別駕從事。

《夏侯詳傳》:「詳字叔業,刺史殷琰召補主簿。宋泰始初, 琰舉豫州叛,宋明帝遣輔國將軍劉勔討之,攻守連 月,人情危懼,將請救於魏。詳說琰曰:今日之舉,本效 忠節。若社稷有奉,便歸身朝廷,何可屈身北面異域? 且今魏氏之卒,近在淮次,一軍未測去就,懼有異圖。 今若遣使歸款,必厚相慰納,豈止免罪而已?若謂不 然,請充一介。」琰許之。詳見勔曰:「將軍嚴圍峭壘,矢刃 如霜,城內愚徒,實同困獸,士庶懼誅,咸欲投魏。僕所 以踰城歸德,敢布腹心。願將軍弘曠蕩之恩,垂霈然 之惠,解圍退舍,則皆相率而至矣。」勔許之。詳曰:「審爾, 當如君言。」而詳請反命。勔遣到城下,詳呼城中人,語 以勔辭。即日,琰及眾俱出一州。以全勔為刺史,又補 主簿。頃之,為新汲令,治有異績。刺史段佛榮班下境 內,為屬城表轉治中從事史,仍遷別駕,歷事八將,州 部稱之。

《蔡道恭傳》:「道恭少寬厚有大量。齊文帝為雍州,召補 主簿。」

《鄭紹叔傳》:「紹叔,滎陽開封人。年二十餘,為安豐令,居 縣有能名。本州召補主簿,轉治中從事史。高祖臨司 州,命為中兵參軍,領長流。因是厚自結附。」

《柳惔傳》:「惔年十七,齊武帝為中軍,命為參軍,轉主簿。」 《宗夬傳》:「夬少勤學,有局幹,弱冠舉郢州秀才,歷臨川 王常侍,驃騎行參軍。明帝即位,以夬為郢州治中,有 名稱職,以父老去官還鄉里,南康王為荊州刺史,引 為別駕。」

《樂藹傳》:「藹字蔚遠,南陽淯陽人。宋建平王景素為荊 州刺史,辟為主簿。景素為南徐州,復為征北刑獄參 軍,遷龍陽相。齊豫章王嶷為武陵太守,雅善藹為政。 及嶷為荊州刺史,以藹為驃騎行參軍,領州主簿,參 知州事。嶷還都,以藹為太尉刑獄參軍,典書記,遷枝 江令,還為大司馬中兵參軍,轉署記室。南康王為西」 中郎,以藹為諮議參軍。

藹子法才,少遊京師,造沈約,約見而稱之。齊和帝為 相國,召為府參軍。鎮軍蕭穎冑辟主簿。梁臺建,除起 部郎。

《傅昭傳》:「昭字茂遠,太原王延秀薦昭於丹陽尹袁粲, 深為所禮,辟為郡主簿,使諸子從昭定其所制。每經 昭戶,輒歎曰:經其戶,寂若無人,披其帷,其人斯在,豈 得非名賢?」

《蕭琛傳》:「琛少而朗悟,有縱橫才辯。起家齊太學博士。 時王儉當朝,琛年少,未為儉所識,負其才氣,欲候儉。 時儉宴于樂遊苑,琛乃著虎皮靴,策桃枝杖,直造儉 坐。儉與語大悅。儉為丹陽尹,辟為主簿。」

《裴子野傳》:「子野除右軍安成王參軍,俄遷兼廷尉正, 免職。吳平侯蕭景為南兗州刺史,引為冠軍錄事府。」 《顧協傳》:「協起家揚州議曹從事史,遷安成王國左常 侍,兼廷尉正。太尉臨川王聞其名,召掌書記,累遷湘 東王參軍事,兼記室。普通六年,正德受詔北討,引為 府錄事參軍,掌書記。」

《賀琛傳》:琛伯父瑒,為世碩儒。琛幼,瑒授其經業,一聞 便通義理。瑒異之,常曰:「此兒當以明經致貴。」普通中, 刺史臨川王辟為祭酒從事史。

《劉孺傳》:「孺,彭城人,本州召迎主簿,起家中軍法曹行 參軍。時鎮軍沈約聞其名,引為主簿,常與遊宴賦詩, 大為約所嗟賞。累遷太子舍人、中軍臨川王主簿。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