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0 (1700-1725).djvu/7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遵,起家著作郎,累遷晉安王宣惠、雲麾二府記室,甚 見賓禮。轉南徐州治中。王後為雍州,復引為安北諮 議參軍。」

《安成康王秀傳》:「秀遷都督荊湘雍益寧南北梁秦州 九州諸軍事、平西將軍、荊州刺史,其年遷號安西將 軍。立學校,招隱逸。下教曰:『夫鶉火之禽,不匿影於丹 山;昭華之寶,乍耀采於藍田。是以江漢有濯纓之歌, 空谷著來思之詠。弘風闡道,靡不由茲。處士河東韓 懷明、南平韓望、南郡庾承先、河東郭麻,並脫落風塵』」, 高蹈其事。兩韓之孝友純深,庾郭之形骸枯槁。或橡 飯菁羹,惟日不足;或葭牆艾席,樂在其中。昔伯武貞 堅,就仕河內;史雲孤劭,屈志陳留。豈曰場苗,實惟攻 玉。可加引辟,并遣喻意。既同魏侯致禮之請,庶無「辟 彊三緘」之歎。

《臧盾傳》:「盾父未甄,宋末起家為領軍主簿,建安廬陵 二王府記室,南徐州中正,丹陽丞。高祖平京邑,霸府 建,引為驃騎刑獄參軍。」

《丘遲傳》:「遲,吳興烏程人。州辟從事,累遷車騎錄事參 軍。高祖平京邑,霸府開,引為驃騎主簿,甚被禮遇。」 《庾於陵傳》:「於陵清警博學,有才思。齊隨王子隆為荊 州,召為主簿,使與謝朓、宗夬抄撰群書。子隆代還,又 以為送故主簿。始安王遙光為撫軍,引為行參軍,兼 記室。」

《吳均傳》:「均好學有俊才。沈約嘗見均文,頗相稱賞。天 監初,柳惲為吳興,召補主簿,日引與賦詩。建安王偉 為揚州,引兼記室,掌文翰。」

《劉峻傳》:「峻字孝標,平原人。明帝時,蕭遙欣為豫州,為 府刑獄,禮遇甚厚。遙欣尋卒,久之不調。天監初,召入 西省,與學士賀蹤典校祕書。峻兄孝慶時為青州刺 史,峻請假省之,坐私載禁物,為有司所奏,免官。安成 王秀好峻學,及遷荊州,引為戶曹參軍。」

《伏挺傳》:挺字士標。高祖義師至,挺迎謁於新林。高祖 見之甚悅,謂曰:「顏子。」引為征東行參軍,時年十八。天 監初,除中軍參軍事。

《沈崇傃傳》。「崇傃字思整。吳興武康人。天監初。為前軍 鄱陽王參軍事。三年。太守柳惲辟為主簿。」

《吉翂傳》:「翂字彥霄,馮翊蓮勺人。年十七應辟為本州 主簿。」

《庾域傳》:「域字司大,新野人。長沙宣武王為梁州,以為 錄事參軍。永元末,高祖起兵,遣書招域。西臺建,以為 寧朔將軍,領行選。」

《冊府元龜》:「庾域少沉靜,有名鄉曲。簡文帝為郢州,辟 為主簿,歎美其才,曰:『荊南柯梓,其在斯乎』!」加以恩禮。 《隋書·庾季才傳》:「季才幼穎悟,好占元象,梁廬陵王績 辟荊州主簿,湘東王繹重其術藝,引授外兵參軍。」 《鮑宏傳》:「宏年十二能屬文,嘗和湘東王繹詩,繹嗟歎 不已,引為中記室,遷鎮南府諮議。」

《裴政傳》:「政幼明敏,博聞強記,達於時政,為當時所稱。 年十五,辟邵陵王府法曹參軍事,轉起部郎、枝江令。 湘東王臨荊州,召為宣惠府記室。」

《柳莊傳》:莊少有遠量,博覽墳籍,兼善辭令。濟陽蔡大 寶有重名於江左,時為岳陽王蕭察諮議,見莊便歎 曰:「襄陽水鏡,復在於茲矣。」大寶遂以女妻之。俄而察 辟為參軍,轉法曹。

《周書顏之儀傳》:「之儀父協,以見遠蹈義忤時,遂不仕 進。梁元帝為湘東王,引協為其府記室參軍,協不得 已,乃應命。」

《陳書蔡景歷傳》:「景歷解褐諸王府佐,出為海陽令,為 政有能名。侯景亂,客遊京口。侯景平,高祖鎮朱方,素 聞其名,以書要之。景歷對使人答書,筆不停輟,文不 重改。高祖得書,甚加欽賞,仍更賜書報答,即日板征 北府中記室參軍,仍領記室。衡陽獻王時為吳興郡, 昌年尚少。吳興王之鄉里,父老故人,尊卑有數,高祖」 恐昌年少,接對乖禮,乃遣《景歷》輔之。

《沈恪傳》:「恪深沉有幹局,梁新渝侯蕭映為郡將,召為 主簿。映遷北徐州,恪隨映之鎮。映遷廣州,以恪兼府 中兵參軍,常領兵討伐俚洞。盧子略之反也,恪拒戰 有功,除中兵參軍。」

《江德藻傳》:「德藻起家梁南中郎武陵王行參軍,大司 馬南平王蕭偉聞其才,召為東閣祭酒,遷安西湘東 王府外兵參軍。」

《杜之偉傳》:「之偉幼精敏,有逸才。為邵陵王田曹參軍, 轉刑獄參軍。侯景反,之偉逃竄山澤。及高祖為丞相, 素聞其名,召補記室參軍,遷中書侍郎,領大著作。」 《周鐵虎傳》:「鐵虎膂力過人,便馬槊,事梁河東王蕭譽, 以勇敢聞,譽板為府中兵參軍。」

《張種傳》:「種仕梁王府法曹,遷外兵參軍,以父憂去職。 服闋,為中軍宣城王府主簿。種時年四十餘,家貧,求 為始豐令,入除中衛西昌侯府西曹掾。時武陵王為 益州刺史,重選府僚,以種為征西東曹掾。種辭以母 老,抗表陳請,為有司所奏,坐黜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