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0 (1700-1725).djvu/7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沈炯傳》:「炯少有雋才,為當時所重。侯景之難,景將宋 子仙據吳興,遣使」召炯,委以書記之任。炯固辭以疾, 子仙怒,命斬之。炯解衣將就戮,礙於路間桑樹,乃更 牽往他所,或遽救之,僅而獲免。子仙愛其才,終逼之 令掌書記。及子仙為王僧辯所敗,僧辯素聞其名,於 軍中購得之,自是羽檄軍書,皆出於炯。及僧辯為司 徒,以炯為從事中郎。

《到仲舉傳》:「仲舉釋褐著作郎。文帝為吳興郡守,以仲 舉為郡丞,與潁川庾持俱為文帝賓客。文帝為宣毅 將軍,以仲舉為長史。」

《蕭乾傳》:「乾九歲召補國子《周易》生,十五舉明經,釋褐 東中郎湘東王法曹參軍,遷太子舍人。建安侯蕭正 立出鎮南豫州,又板錄事參軍。累遷中軍宣城王中 錄事諮議參軍。高祖鎮南徐州,引乾為貞威將軍、司 空從事中郎。」

《孔奐傳》:「奐為儀曹侍郎,時左民郎沈炯為飛書所謗, 將陷重辟,事連臺閣,人懷憂懼。奐廷議理之,竟得明 白。丹陽尹何敬容以奐剛正,請補功曹史,出為南昌 侯相。值侯景之亂,不之官。及景平,司徒王僧辯先下 辟書,引奐為左西曹掾,又除丹陽尹丞。梁元帝於荊 州即位,徵奐及沈炯,並令西上,僧辯累表請留之,帝」 手敕報僧辯曰:「孔、沈二士,今且借公,為朝廷所重如 此。」仍除太尉從事中郎。僧辯為揚州刺史,又補揚州 治中從事史。高祖作相,除司徒右長史。

《沈君理傳》:「君理父巡,與高祖相善。高祖鎮南徐州,巡 遣君理自東陽謁於高祖,高祖器之,命尚會稽長公 主,辟為府西曹掾,稍遷中衛豫章王從事中郎。」 《徐陵傳》:「陵父摛,梁戎昭將軍,太子左衛率,晉安王為 平西將軍、寧蠻校尉。父摛為王諮議。王又引陵參寧 蠻府軍事。」

《謝貞傳》:「貞字元正,陳郡陽夏人。始興王叔陵為揚州 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為記室,辟貞為主簿。貞不得 已乃行。尋遷府錄事參軍,領丹陽丞。」

《許亨傳》:「亨字亨道,高陽新城人。侯景之亂,避地郢州, 會梁卲陵王自東道至,引為諮議參軍。王僧辯之襲 郢州,素聞其名,召為儀同從事中郎,遷太尉從事中 郎,與吳興沈炯對掌書記,府朝政務,一以委焉。」 《徐度傳》:「度世居京師,少倜儻,不拘小節。及長,姿貌瑰 偉。梁始興內史蕭介之郡度從之,將領士卒,征諸山 洞,以」驍勇聞。高祖征交趾,厚禮招之,度乃委質 《何之元傳》。之元幼好學,有才思,為梁司空袁昂所重。 天監末,昂表薦之,因得召見。解褐梁太尉臨川王揚 州議曹從事史,尋轉主簿。及昂為丹陽尹,辟為丹陽 五官掾,總戶曹事。安西武陵王為益州刺史,以之元 為安西刑獄參軍。侯景之亂,武陵王自成都舉兵東 下,之元抗表請無行,王以為沮眾,囚之元於艦中。及 武陵兵敗,之元從邵陵太守劉恭之郡。俄而江陵陷, 劉恭卒,王琳召為記室參軍。梁敬帝冊琳為司空,之 元除司空府諮議參軍,領記室。王琳敗,湘州刺史始 興王叔陵遣功曹史柳咸齎書召之元。之元始與朝 廷有隙,及書至,大惶恐。讀至「孔璋無罪,左車見用」之 元,仰而歎曰:「辭旨若此,豈欺我哉!」遂隨咸至湘州。太 建八年,除中衛府功曹參軍事,尋遷諮議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