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9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隻,「土壩車戶原額口袋四萬條。石壩經紀原額口袋」 三十四萬條。漕船至楊村以北,遇有淺阻,天津關發河剝接濟。至紅廟以北,遇有淺阻,坐糧廳發條剝接濟。該關查發剝船,動支稅銀,每隻墊給小封銀八錢,運畢,坐糧廳於通庫水腳銀內照數解還補稅。

《凡漂流定例》,「江洋黃河漂流為大患,勘實具題,准與豁免。如未經題報,即於本丁名下追賠不足,將本幇餘米、䉡羨等銀扣抵足數。裡河漂流為小患,不准豁免。若二百石以上,總漕該撫查明具題,准免曬颺,仍令處補 。」 凡應運納京倉糧米,如漂流十石,減除一百石改納通倉,每石省腳米一斗,以補缺額。如漂流一百二十石,免曬一千石,每石省曬折米五升,并耗米七升,以補缺額。如數多抵補不敷,扣除該幇羨餘銀兩。該幇不足,將該衛該總扣除,務足原數 。凡官員境內,有漕船沉溺情由不申報者,降一級調用 。凡押運官員失於防範,以致失風漂沒者,罰俸一年。巡查不謹,以致失火燒燬漕船者,降一級調用。地方官不行協救,致延燒別船者,罰俸一年。

戶部:「漕運二漕船 ,原額漕船一萬一百七十隻:江寧等衛一千六百一十六隻,安徽等衛四百八十三隻,廬鳳等衛二千七百八十八隻,蘇松等衛六百四十八隻,浙江一千九百九十九隻。又協運船四十一隻,江西一千三隻,湖廣八百二十六隻,山東七百二十七隻,通津等衛三十九隻。內抽運白糧船,江南三百」 隻,浙江一百隻。歷年漕船,或遇陞科增造,或遇永折灰石減荒及裁併灑帶缺額,歲無定數。

凡修造,每年照見運船隻修理十分之一,名為「歲造」,其陞科積缺漂沒者,名為「補造,十年限滿,方准改造。江寧省衛,原赴淮安清江廠,後改江寧龍江廠修造。安徽松鎮等衛,俱運丁領銀,於本地設廠修造。蘇太鎮海三衛,於蘇州廠修造。廬鳳淮揚等衛,於淮安清江廠修造。山東各衛,於淮安山東廠修造。浙江各衛,於仁和、錢塘二廠修造,江西各衛,於本地設廠修造,湖廣各衛,於武昌、漢陽二廠修造,應給銀兩,各衛官丁於回空過淮時,按年造報,總漕批給 。」江南通省漕船,每隻原給料價銀二百八十三兩二錢七分零,今給銀一百七十七兩一錢五分零。舊船聽作裡料,如無底板到廠,廬、鳳、淮、揚、滁、徐等衛,追運丁底料銀五十一兩,蘇、太等衛追銀三十八兩一錢一分二釐。三修銀兩,初年新造漕船給銀五錢四分,嗣後第一年除初運之年算起。「給銀二兩二錢九分,第二年給銀二兩八錢九分,第三年給銀五兩五錢二分,第四年給銀四兩七錢九分,第五年給銀九兩六錢九分,第六年給銀六兩五錢二分,第七年給銀九兩五錢九分,第八年給銀十兩二錢九分,第九年給銀十一兩三錢二分。限滿之船,如尚堅固,照九年例再給。」三年, 浙江漕船,每隻原給料價銀二百八十三兩二錢七分零,今給銀一百七十七兩一錢五分零。三修銀兩,第二年始給銀三兩一錢五分,第三年給銀五兩三錢八分,第四年給銀八兩三錢,第五年給銀九兩三錢八分,第六年給銀十三兩五錢五分,第七年給銀十三兩八分,第八年給銀十二兩一錢五分,第九年給「銀十四兩八錢三分,第十年給銀十四兩一錢五分,限滿堪運者,照十年例給發。 江西漕船,每隻原給料價銀二百八十三兩二錢七分零,今給銀一百七十七兩一錢五分零。三修銀兩,第二年給銀三兩,第三四年各給銀五兩,第五年至第六年各給銀七兩。」 湖廣漕船,如係新造,每隻原給料價銀二百五十兩,今給一百七十七兩一錢五分零。如舊船配造,扣底板銀二十七兩。「三修銀兩,第一年止給公費銀五錢四分,第二年給銀二兩四錢九分,第三年給銀二兩二錢九分,第四年給銀四兩九分,第五年給銀四兩八錢九分,第六年給銀五兩六錢九分,第七年給銀十一兩一錢二分,第八年給銀十兩九錢九分,第九年給銀十一兩九分,第十年給銀十三兩五錢七分。限滿堪運者,每年給銀十一兩八錢九分。」 「山東漕船料價銀,照江南淮安廠給發。如運丁無底板到廠者,追銀五十一兩。三修銀兩,第一年給銀六錢,第二年給銀二兩三錢五分,第三年給銀四兩六錢三分,第四年給」銀四兩二錢五分;第五年給銀五兩三錢八分,第六年給銀八兩一錢五分,第七年給銀七兩二錢八分;第八年給銀五兩九錢五分;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