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9 (1700-1725).djvu/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九分六釐,速催排造,以濟轉運。照例於腳價內十年勻扣。

凡優恤運丁。順治十三年覆准、稽核運官完欠分別應給應扣。在南總漕核算。在北倉督會同巡倉核算。各造冊具題 又覆准、浙江運丁、按屯田畝數、配給領運船隻。至無運衛所、及無屯田不願領運者、不得妄行僉派

《漕運》二漕船凡修造順治十三年題准貼備造船銀兩。江寧各衛屯米,每石協濟銀三分;黃快船,每丁協濟銀五分。官舍餘丁,編為三則,上則納銀五錢,中則三錢,下則二錢,審定造冊,徵收解廠。安慶衛以屯田均配,上下兩運,公同貼造。新安、宣州二衛,按屯田編徵貼造。建陽衛於屯丁銀內加徵貼造。廬鳳淮揚滁「徐等衛、蘇太等衛所及山東各衛、俱按清出丁舍、編徵貼造。」 浙江按清出閒丁、每丁徵銀四錢。江西每丁徵銀二錢五分。湖廣每丁徵銀二錢。以供貼造。若船多銀少、儘數均攤

考成,凡催徵漕糧完欠,順治十三年題准:經徵漕糧,州、縣衛所官未完不及一分者免議。一分以上者罰俸六個月,二分以上者住俸,三分以上者降二級,四分以上者降三級,五分以上者革職,俱戴罪督催,完日開復。參後違限不完者,加倍議處。如應罰俸者住俸,應住俸者降二級,應降二級者降四級,應降三級者,革職,仍戴罪督催,完日開復。應革職戴罪者,實降二級調用。署印官照「署《徐、淮等倉錢糧官》例處分。」

凡運納漕糧完欠,順治十三年覆准、欠糧各弁在通追比,定限一年,年終題明。有未完者,發南追比,亦限一年,總漕年終造冊題明。仍有未完,變產賠補,送刑部擬罪。

白糧順治十三年題准、白糧經徵州縣官完欠分數、及參後違限、俱照漕糧例處分

順治十四年

《大清會典戶部漕運》一,督運官員,凡督徵漕糧,順治

十四年,覆准:「江西舊例,通省漕米詳委推官一員,總為監兌,押運至淮。今定監兌仍屬推官,押運專責通判 。」 又覆准:停差巡漕御史。

運糧官丁凡官軍選補,順治十四年覆准、江寧歸併衛幇,每幇設千總二員,更番領運。其隨幇百總、臨時選委。

《漕規》凡水次交兌,順治十四年覆准截廒配船,儘一廒米派兌一丁,如有畸零米石,方准湊兌別船。

凡運糧程限。順治十四年覆准、「重軍過淮,前後幇船互相輓運、水火不測、互相策應、坐視不救、一併議處」

凡優恤運丁。順治十四年覆准、應給運丁䉡羨等銀務。查本丁上年全完無欠、方准給發別幇別丁、不得溷冒

凡漂流定例順治十四年覆准、糧船漂燬憑該糧道勘報倉漕等衙門核實處補不得止以衛弁呈結為據 又題准、改兌漕糧漂流舊無處補之例今定照正兌米除進倉每石耗米八升三合六勺零及原備曬颺米每石八升六合三勺零抵補不足將羨餘扣除足數凡處補米石查明買補全完者免其議罰

《漕運》二漕船凡修造。順治十四年,覆准漕船例有軍三民七。軍三即運丁、屯月二糧,「民七」 即淺船,料價并減存行月錢糧,專供修造。今仍於額設銀兩內撥給。

漕禁,順治十四年,覆准沿河督撫鎮道等官,遇有生事弁丁,照營兵鼓譟例,先從重處治,一面題請發刑部究擬,刊榜曉示 。又覆准防汛官兵,如汛地內有漕船盜賣,事發一併治罪。順治十五年

《大清會典》:戶部「漕運一歲額。」順治十五年覆准江南

溧水縣漕糧一萬五千八百四十一石,改折徵銀高淳、溧水二縣正兌米每石連耗折銀七錢,改兌米每石連耗折銀六錢。

腳耗輕齎蓆木順治十五年題准、「經管楞木松板。京糧廳既裁,令大通橋監管收放」

督運官員凡督徵漕糧,順治十五年,裁江南、江北、浙江、江西糧道各一員,復設漕儲道一員。行月錢糧,順治十五年,覆准各省領運官丁月糧,遇閏之年,照例加給 。又覆准山東行、月二糧,酌量州縣水次遠近,分別本折徵給,編入《全書》遵行。

《漕規》凡優恤運丁,順治十五年覆准扣留䉡羨等銀,照餘米例查抵舊欠,以三年為止,仍有餘銀,盡數給還,以勵完糧 。又覆准蘇松常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