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9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運司。丁未,女直六十自請造船運糧赴鬼國贍軍,從 之。庚戌,命游顯專領江浙行省漕運」 按《食貨志》:「元 都於燕,去江南極遠,而百司庶府之繁,衛士編民之 眾,無不仰給於江南。自丞相伯顏獻海運之言,而江 南之糧分為春夏二運。蓋至於京師者,一歲多至三 百萬餘石。民無輓輸之勞,國有儲蓄之富,豈非一代 之良法歟?」初,伯顏平江南時,嘗命張瑄、朱清等以宋 庫藏圖籍,自崇明州從海道載入京師。而運糧則自 浙西涉江入淮,由黃河逆水至中灤旱站,陸運至淇 門入御河,以達於京。後又開濟州泗河,自淮至新開 河,由大清河至利津河入海。因海口沙壅,又從東阿 旱站運至臨清入御河,又開膠萊河道通海。勞費不 貲,卒無成效。至元十九年,伯顏追憶海道載宋圖籍 之事,以為海運可行,於是請於朝廷,命上海總管羅 璧、朱清、張瑄等,造平底海船六十艘,運糧四萬六千 餘石,從海道至京師。然創行海洋,沿山求嶴,風信失 時,明年,始至直沽。時朝廷未知其利,是年十二月,立 京畿江淮都漕運司二,仍各置分司,以督綱運。每歲 令江淮漕運司運糧至中灤,京畿漕運司自中灤運 至大都。 按《羅璧傳》,「璧至元五年從元帥張弘範定 廣南,賜金符,陞明威將軍、管軍總管,鎮金山。居四年, 海盜屏絕,徙鎮上海,督造海舟六十艘,兩月而畢。至 元十二年」,始運江南糧,而河運弗便。十九年,用丞相 伯顏言,初通海道,漕運抵直沽,以達京城,立「運糧萬 戶」三,而以璧與朱清、張瑄為之。乃首部漕舟,由海洋 抵楊村,不數十日入京師。賜金虎符,進懷遠大將軍、 管軍萬戶,兼管海道運糧。二十四年,乃顏叛,璧復以 漕舟至遼陽,浮海抵錦州、小凌河,至廣寧十寨,諸軍 賴以濟,加昭勇大將軍。二十五年,督漕至直沽倉。潞 河決,水溢幾及倉璧。樹柵,率所部畚土築隄捍之。陞 昭毅大將軍、同知淮西道宣慰司事。

按:《輟耕錄》:「宋季年,群亡賴子相聚乘舟,抄掠海上,朱 清、張瑄最為雄長,陰部曲曹伍之。當時海濱沙民富 家以為苦,崇明鎮特甚。清嘗傭楊氏,夜殺楊氏,盜妻 子貨財去。若捕急,輒引舟東行,三日夜得沙門島。又 東北過高句麗水口,見文登、夷維諸山,又北見燕山 與碣石。往來若風與鬼影,跡不可得。稍怠則復來,亡」 慮十五六返。私念南北海道,此固徑且不逢淺角,識 之廷議。兵方興,請事招懷。奏可。清、瑄即日來,以吏部 侍郎左遷七資,最下一等授之,令部其徒屬為防海 義民,隸提刑,節制水軍。江南既內附,二人者從宰相 入見,授金符千戶。時方輓漕東南供京師,運河隘淺, 不容大舟,不能百里五十里輒為堰瀦水。又絕江淮, 愬泗水。呂梁、彭城,古稱險處,會通河未鑿,東阿茌平 道中車運三百里,轉輸艱而糜費重。二人者建言海 漕事,試之良便。至元十九年也「上方注意嚮之,初年不過百 萬石,後乃至三百萬石。二人者父子致位宰相,弟姪 甥壻皆大官,田園宅館遍天下,庫藏倉庾相望,巨艘 大舶帆交番夷中輿騎塞隘門巷,左右僕從皆佩烏 菟金符,為萬戶千戶,累爵積貲,意氣自得。二人者既 滿盈,父子同時夷戮殆盡,沒貲產,縣官黨與,家破禁 錮」,大德六年冬也。

杭、吳、明、越、揚、楚,與幽、萊、解、密、遼,俱岸大海,固舟航可通。相傳胊山海門水中流積堆於江沙,其長無際,浮海者以竿料淺深,此淺生角,故曰「料角,明不可度越」云。

按《永平府志》:十九年四月「壬寅,敕灤河造官車,給糧 費。五月庚辰,造船於灤州,發軍民合九千人,令探馬 赤伯帶領之,伐木於山,及取於寺觀墳墓,官酬其直, 仍命桑哥遣人督之。九月壬申,敕平灤、高麗、耽羅及 揚泉等州造大小船二十艘。」

初造車以陸運,尋造船以備漕也。

至元二十年,立都漕運司,賞朱雲龍漕運功。詔「江淮 運糧於阿八赤。」

按《元史世祖本紀》:二十年八月丁未,濟州新開河成。 立都漕運司。九月丙寅,賞朱雲龍漕運功,授七品總 押,仍以幣帛給之。冬十月癸卯。中書省臣言,「阿八赤 新開河二處皆有倉。宜造小船分海運。」從之 按《食 貨志》。二十年又用王積翁議,令阿八赤等廣開新河。 然新河候潮以入。船多損壞。民亦苦之。而忙兀䚟言, 海「運之舟悉皆至焉」,於是罷新開河,頗事海運,立萬 戶府二,以朱清為中萬戶,張瑄為千戶,忙兀䚟為萬 戶府達魯花赤。未幾,又分新河軍士、水手及船,於揚 州、平灤兩處運糧。命三省造船二千艘,於濟州河運 糧,猶未專於海道也。

按《山東通志》:「二十年,以江淮水運不通,命兵部尚書 奧魯喫等自任城委曲開穿河渠,導洸汶、泗水北流 至須城安山,入清濟故瀆,經東阿至利津河入海。後 因海口沙壅,又從東阿陸轉二百里,抵臨凊下漳,御 輸京師。」

按《登州府志》:「二十年,詔江南運糧於阿八赤新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