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9 (1700-1725).djvu/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餘或止應挑深五六尺、七八尺、闊五六步七八步者, 約以河五丈計之,論工大小折半,通算闊三丈、深一 丈者,總不過百三十餘里耳,工固不甚多也。況下因 川澤,不損民居,妨田不及五頃,其價未足百金。驗河 所經,惟李家莊西有沙三里,楊家莊南有沙一里,其 餘俱土脈膠固無憂。其善崩河之所自,若煖泉、若沂 河、若陷河、若靳家河,俱水性如常,可弗苦其變遷。則 語有利無害,又孰以踰乎?此惟王家閘一處,議者每 言:「挑接灤河雖便通舟,然灤河西下,平岸一丈八尺, 焉能使之逆流而上入青河哉?且灤暴湍,常帶沙石, 漲則閘不能制,退必遺沙填積,將來歲挑繁費,恐反 為青梗。莫若挑青至馬城,本堡方議修壕,以壕土築 城,而借壕為河,使可容數十舟,南來運艘,俱住此焉。 雖隔灤尚五六里,道不甚多,且平坦便車至灤,易舟 而運,則青不受沙石擾,而挑夫可省歲費,似於計兩 便也。誠於可挑者挑之,可因者因之。而李家莊、楊家 莊南岸各築大壩一道,以阻青河,併防順王塚坨河 入海。量置函洞備大水宣洩,使青之水盡入王塚坨 接靳家河之所。置閘設夫守之,潮至則啟,退則閉。」又 於煖泉上亦置閘以「蓄上流細水,則水常足,舟可輓 行」,天津之運餉,無不順下於灤矣。由灤而北運建昌、 太平,西運灤陽、漢莊,陸轉喜峰、松棚三屯附近營路, 東運桃林等口,其水路皆可次第畢通。豈惟沿邊兵 食足,即州縣衛歲從豐歉,粟有出入,商舶百貨輳集, 而永變富饒之區矣。況遼東海運,常苦損舟,若永平 運通,「則由府城而車至山海,或舟車至遼東,皆免風 濤之險,其士餉尚亦有賴,是所謂無窮利也。合行各 路客兵應修邊工,暫行停減,或量分主兵代修,而移 其眾以濬河,計名限日,畫地分工。若尚有不足,則量 加民夫三四千佐之。仍委賢能有司分督,則眾力競 勸,可不月而成,無煩奏請,無費帑金,於客」兵未為重 勞,於邊方實為永賴矣。按弘爵議建閘六處,以驅灤 水入青河,則王家閘當復舊,而今惟達於馬城,復唐 之舊規,則此閘不復置。其云驅青河水,西通曲王店、 歇駕橋,當置閘;驅王塚坨水,通梁各莊河,印步店,當 置閘。三水皆會於海河之下流,稍各莊當置閘。今議 於李家莊、楊家莊各壩,而「《函》惟於接靳家河閘之,而 於煖泉上置閘蓄焉。」是皆要領肯綮矣。然弘爵云:「海 邊潮河,自蘆臺南旱沽子起,東行三十里至大坨,可 通巨船坨。東北四十五里,由椿樹溝、高家莊至李家 莊,通於建河。下稍順河東北行十里至碓臼兒。又東 十五里至於家沽,入黑洋潮河。則黑洋河海迤西,全 用建河,上」稍遷安、豐潤所匯白場之水,每年積聚不 涸。今開漕當閘碓臼兒,束水東入於家沽,以接黑洋 河閘李家莊,使水西通大坨,接旱沽子。是東為李家 莊壩,西為李家莊閘,中間宣洩合宜,尤為萬全之計 也。視之沙河既省,而於海運故道,其挑濬之費相當。 且獲避蠣坨之險當路不為國為民則已,如為之,當 決策而從事矣。

萬曆三年題准、「漕運把總等官、許各衙門薦舉、令陞 職、賞賚、優敘各有差。」

按《明會典》,「凡漕運把總等官,萬曆三年題准:把總管 運糧三年以上,果廉能幹濟,依期完糧,許各該衙門 㨿實保薦,准令於實職上陞一級。其運官依期過淮 過洪完納,巡倉御史㨿實獎薦,即行賞賚,仍擬陞署 職一級。過洪後期完納依期者,通候三年,准陞署職 一級。凡經薦舉運官,兵部即行紀錄,候陞遷日破格 優敘。若先犯降級,不係侵欺掛欠,許將所陞職級准 復原降之數。若見有漂流并未掣通關者,不得濫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