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0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氣味》

苦溫無毒。

寇宗奭曰:「今穀神散中用之,性溫於麥糵。」

《主治》

《別錄》曰:「寒中下氣,除熱。」

《日華》曰:「除煩,消宿食,開胃。」

陶弘景曰:「為末,和脂傅面,令皮膚悅澤。」

稻糵一名穀芽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快脾開胃,下氣和中,消食化積。」

《附方》

啟脾進食:穀神丸用穀糵四兩為末,入薑汁、鹽少許 和作餅,焙乾,入炙甘草、砂仁、白朮麩炒各一兩,為末, 白湯點服之,或丸服。澹寮方

穬麥糵一名麥芽

《氣味》

鹹溫無毒。

《主治》

《別錄》曰:「消食和中。」

《藥性》曰:「破冷氣,去心腹脹滿。」

《日華》曰:「開胃,止霍亂,除煩悶,消痰飲,破癥結,能催生 落胎。」

張元素曰:「補脾胃虛,寬腸下氣,腹鳴者用之。」

李時珍曰:「消化一切米麪諸果食積。」

《發明》

王好古曰:「麥芽、神麴二藥,胃氣虛人宜服之,以代戊 已,腐熟水穀。豆蔻、縮砂、烏梅、木瓜、芍藥、五味子為之 使。」

李時珍曰:「麥糵、穀芽、粟糵,皆能消導米麪諸果食積, 觀造餳者用之,可以類推矣。但有積者能消化,無積 而久服,則消人元氣也,不可不知。若久服者,須同白 朮諸藥兼消,則無害也矣。」

《附方》

快膈進食:麥糵四兩神麴二兩白朮橘皮各一兩為 末。蒸餅丸梧子大。每人參湯下三五十丸效。

穀勞嗜臥,飽食便臥,得穀勞病,令人四肢煩重,嘿嘿 欲臥,食畢輒甚:用大麥糵一升,椒一兩並炒,乾薑三 兩,搗末。每服方寸匕,白湯下,日三。肘后方

腹中虛冷,食輒不消,羸瘦弱乏,因生百疾:「大麥糵五 升,小麥麪半斤,豉五合,杏仁二升,皆熬黃香,搗篩,糊 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白湯下。」肘后方

產後腹脹不通,轉氣急,坐臥不安,以麥糵一合為末, 和酒服,良久通轉,神驗。此乃供奉輔太初傳與崔郎 中方也。李絳兵部手集方

產後青腫,乃血水積也。乾麥、大麥糵等分為末,新瓦 中鋪漆一層,糵一層,重重令滿,鹽泥固濟,鍛赤研末, 熱酒調服二錢,產後諸疾並宜。婦人經驗方

產後祕塞,五七日不通,不宜妄服藥丸,宜用大麥芽 炒黃為末,每服三錢,沸湯調下,與粥間服。婦人良方 妊娠去胎:《外臺》:「治妊娠欲去胎。麥糵一升,蜜一升,服 之即下。」《小品》:用大麥芽一升,水三升,煮二升,分三 服,神效。

《產後回乳》:產婦無子食乳,乳不消,令人發熱惡寒:用 大麥糵二兩炒為末,每服五錢,白湯下,甚良。丹溪纂要方

《遵生八牋》

《白麴》

白麪一擔,「糯米粉一斗,水拌令乾濕,調勻,篩子格過, 踏成餅子,紙包,挂當風處,五十日取下,日曬夜露。每 米一斗,下麪十兩。」

《內府祕傳麴方》

白麪一百斤,黃米四斗,菉豆三斗,先將豆磨去殼,將 殼簸出水浸,放置一處聽用。次將黃米磨末入麪并 豆末,和作一處,將收起豆殼浸水,傾入米麪豆末內 和起。如乾,再加浸豆殼水,以可捻成塊為準,踏作方 麴,以實為佳。以粗卓曬六十日,三伏內做方好。造酒 每石入麴七斤,不可多放,其酒清冽。

《蓮花麴》

蓮花三斤,白麪一百五十兩,菉豆三斗,糯米三斗,俱 磨為末,川椒八兩,如常造踏。

《金莖露麴》

麪十五斤,菉豆三斗,糯米三斗,為末踏。

《襄陵麴》

麪一百五十斤,糯米三斗,磨末,蜜五斤,川椒八兩。

《東陽酒麴》

白麪一百斤,桃仁三斤,杏仁三斤,草烏一斤,烏頭三 斤,去皮,可減去其半,菉豆五升,煮氣木香四兩,官桂 八兩,辣蓼十斤,水浸七日,瀝母藤十斤,蒼耳草十斤, 二桑葉包,同蓼草三味入鍋煎煮菉豆,每石米內放 麴十斤,多則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