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8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呂二均之聲。」其大架者,編垂二十四枚,同一簨簴,通 十二律,正、倍合二十四聲。

歌磬,亦編十六枚。郊祀設於壇上,宗廟設於堂上,皆 次歌鐘之西,以節登歌之句,謂之「歌磬」,即《周禮》「頌磬」 也。

《商頌》曰:「依我磬聲。」石有一定之聲,而眾聲依焉,故八 音之中,石為難調。舜之命夔,八音無所不備,而擊石 拊石,夔特兩言之。

鐘磬者,眾樂所宗。「依我磬聲」,以磬為依也。「以鐘鼓奏 《大夏》」,以金為首也。

《名山記》貝瓊《殳山記》曰:半山有寺,曰「慧力」,諸浮屠於 西廡小殿,禮古旃檀佛,梵唄之聲,雜於蠃磬。

《考槃餘事》:「有舊玉者,股三寸,長尺餘,古之編磬也。有 古靈璧石,色黑性堅者妙。懸之齋中,客有談及人閒 事,擊之以代清耳。」

《日知錄》:「先王之制樂也,具五行之氣。夫水火不可得 而用也,故寓火於金,寓水於石。鳧氏為鐘,火之至也。 泗濱浮磬,水之精也。用天地之精以制器,是以五行 備而八音諧矣。」

磬部外編

《拾遺記》:「顓頊居位,奇祥眾祉,莫不總集,不稟正朔者, 越山航海而皆至也。帝乃揖四方之靈,群后執珪以 禮百辟,各有班序。受文德者,錫以鐘磬,受武德者,錫 以干戈。有浮金之鐘,沈明之磬,以羽毛拂之,則聲振 百里。石浮於水上,如萍藻之輕,取以為磬,不加磨琢。 及朝萬國之時,乃奏含英之樂,其音清密,落雲閒之」 羽。「《鯨鯢游湧》,海水恬波。」

扶桑東五萬里,有磅磄山,鬱水在磅磄山東,其水小 流在大陂之下,所謂沈流。中奏環天之和樂,列以重 霄之寶器。器則有浮瀛羽磬,撫節按歌,萬靈皆聚。浮 瀛即瀛洲也。上有青石,可為磬,磬長一丈,輕若鴻毛, 因輕而鳴。西王母與穆王勸歌既畢,乃命駕昇雲而 去。

《法苑珠林》:東晉初,沙門帛道猷,或云:「竺道猷,聞天台 石梁終古無度,乃揭錫獨往,而趣石梁直度,不惜形 命,夜宿梁東,便聞寺西磬聲經唄。又聞曰:『卻後十年 當來此住,何須苦求』。」

《水經注》:「大道壇室內有神坐,坐右列玉磬。」

《雲仙雜記》:戴顒見降龍道者曰:「生死外人,願陳三拜, 獻護經簾、青銅磬。」

《法苑珠林》:齊釋慧寶從并向鄴,行達艾州,失道,尋徑 入山,暮宿巖下,室似人居,迥無所見。寶端坐室前,上 觀松樹,有橫枝懸磬,去地丈餘。夜二更,有人身服草 衣,從外而至,寶即設敬,問山居早晚,曰:「吾後漢時來。」 寶知為異神也。

《廣異記》:潞城縣令周混妻韋璜,乾元中卒,月餘忽至 其家,靈語云:「太山府君嫁女,令我裝束染紅,借家婢 暫去。」家人難之,韋云:「但借兩日耳,若過兩日,汝宜擊 磬呼之」,夫磬聲一振,鬼神畢聞。

《法苑珠林》:「劉薩訶南行至會稽海畔,忽於中夜聞土 下鐘聲,即遷記其處。三日閒,忽有寶塔及舍利從地 踊出。靈塔相狀青色,似石而非石,五層露槃,面開窗 子,四周天全,中縣銅磬,每有鐘聲,疑即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