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8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朕親臨視之,巳協音律,更欲按試之。」

《泊宅編》:「番陽吳令,知靈璧縣。朝廷定樂下縣造石磬, 聲成,每泝汴進入輸納。縣別有一小河,號取成都稍 徑。」或由此河載磬以入,則磬聲率不協律,此理殆不 可曉。

《金史樂志》:「明昌五年,詔講議禮樂有司謂今所用樂 律,聲調和平,無太高太下之失,可以久用。唯辰鐘、辰 磬自昔數缺,宜補鑄辰鐘十五,辰磬二十一。」

《元史禮樂志》:至元三年,初用宮縣登歌樂。丞相耶律 鑄言,「今製,宮縣大樂內,編磬十有二簴,宜於諸處選 石材為之。」

《續文獻通考》:吳元年七月乙亥,上御戟門,召學士朱 升領樂舞生入見,設雜樂,令試之。上親擊石磬,命升 辨五音。升以宮音為徵音,上曰:「何乃以宮作徵耶?」起 居注熊鼎對曰:「八音之中,石最難和,故《書》曰:『於予擊 石拊石,百獸率舞』。上曰:『石聲固難和,然樂以人聲為 主,人聲和則八音和矣』。」

孝宗弘治甲子夏四月,太常寺呂常上疏云:「樂以鐘 磬為主,一有不協,則樂不成。雖是照依斤兩,依式造 來,其閒清濁高下,一時不能停妥,必要考審允當,然 後可用。先年歷代帝王廟失火石磬一十六片,俱已 燒燬無存,宜令造備。」有旨行南京工部督造送用。 世宗嘉靖十四年,太常少卿張鶚奏請議設特鐘、特 磬,以為樂節。一日,上召禮部尚書夏言,論及特磬難 得巨石,且石聲清眇,縱巨亦難及遠。夏言對曰:「聖見 深達物理,臣等愚所未及。若併以銅為之,又恐各廟 正懸鐘磬,混同疑似。且特鐘、特磬之設,不過取為樂 節耳。似莫若揭燈於竽,以為樂之作止,則不動聲色, 望而可知,比之鐘磬,尢為靜治。」從之。

《雲林石譜》:「婺州金華縣智者三洞,洞中有石鼓石磬, 擊之各有聲。」

《安吉州志》:「玉磬山,釋曇諦居故障崑山,每夜聞有聲, 掘之得磬,因名。」

磬部雜錄

《詩經小雅鼓鐘》:「鼓鐘欽欽。鼓瑟鼓琴,笙磬同音。」正義琴 瑟,《堂上笙》與磬,俱在堂下以配鐘而同音,堂下既同, 則堂上亦同。

《周頌》:「執競磬筦將將。」集也。

《周頌》有「瞽𩊠、磬、柷圉。」 《大戴禮記禮三本篇》:「清廟之歌,縣一磬而尚拊搏。」 《淮南子時則訓》:「孟冬之月,北宮御女黑色,衣黑采,擊 磬石。」

《白虎通禮樂》篇:「磬者,夷則之氣也,象萬物之盛也,其 氣磬,故曰磬。有貴賤焉,有親疏焉,有長幼焉。朝廷之 禮,貴不讓賤,所以有尊卑也;鄉黨之禮,長不讓幼,所 以明有年也;宗廟之禮,親不讓疏,所以有親也。此三 者行,然後王道得,王道得然後萬物成,天下樂用磬 也。」

《樂葉圖徵》:「擊磬以知民」,磬音調則民道得,鐘磬之音 能動千里也。

《易通卦驗》:「人君擊黃鐘之鐘,與磬聲和,則公卿大夫 誠信。」

荀悅《漢紀》:「凡祥瑞寶磬,神光見。」

《通禮義纂》:「天地尚質,用石磬,宗廟及殿庭尚文,用玉 磬。」

《唐禮》,「皇后享先蠶,設十二磬於辰位。陰陽之察,主於 清濁,是以用磬而不用鐘也。」

《見聞錄》:秦刻嶧山碑云「刻此樂石,人多不曉,顏師古 謂以泗濱浮磬作碑也。」

《筆記》:樂石有磬,今浮屠持銅缽亦名磬。世人不識樂 石,而儒者往往不曉磬折義,故不獨不識磬,又不能 知缽。

《西溪叢語》:「大慶殿玉磬十六,新造也,其下趺以鳳。初 以獅子不出於三代,故易之。」

《夢溪筆談》:《國史纂異》云:「潤州曾得玉磬十二以獻。張 率更叩其一,曰:『晉某歲所造也。是歲閏月,造磬者法 月數當有十三,宜於黃鐘東九尺,掘必得焉』。」從之,果 如其言。此妄也。法月律為磬,當依節氣,閏月自在其 閒,閏月無中氣,豈當月律?此懵然者為之也。扣其一, 安知其是晉某年所造?既淪陷在地下,豈暇復按方 隅尺寸埋之。此欺誕之甚也。

《玉海》:「甲丙、庚壬,設編鐘以應陽;乙丁、辛癸,布磬以應 陰。陳十二鎛鐘,自子至亥,各當辰位之上,以應律節 聲也。植建鼓於四隅,配乾、艮、巽、坤之位,合二十四架, 象二十四氣也。」柷在左,位於寅;敔在右,位於戌也。 大磬,特垂也。祀先蠶降神,宮垂之樂,不用鎛鐘,以十 二大磬代之,與房中之樂同設此大磬。

編磬《周禮》云:「編垂二八十六枚,同一簨簴,通黃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