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8 (1700-1725).djvu/4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廬山三百寺,何處扣層雲。宿鳥月下去,歸人湖上聞。 入空應更迥,近瀑正難分。遙想諸僧定,香爐尚夕熏。

《古鐘詩》
趙孟頫

故人賞我趣,遺我鳧氏鐘。制與《周禮》合,試叩聲舂容。 是日新秋節,夷則還我宮。懸之西楣下,浮磬儼在東。 金石互相應,閒以絲與桐。八音雖未備,古樂將無同。 鼎尊鐸觶卣,羅列見古風。揖讓於其閒,令我懷周公。 作詩報嘉貺,庶以開群聾。

《煙寺晚鐘》
陳孚

山深不見寺,藤陰鎖修竹。忽聞疏鐘聲,白雲滿空谷。 老僧汲水歸,松露滴衣綠。鐘殘寺門掩,山鳥自爭宿。

《臥鐘》
楊載

漢殿經焚後,呺然臥草中。雕幾牙板廢,鏽澀土花蒙。 追蠡難陳力,華鯨不奏功。待賢初設簴,想見古人風。

《煙寺晚鐘》
明·宣宗

「煙光漠漠春山紫,古寺深藏萬松裡。夕陽西墜群壑 陰,隔林藹藹疏鐘起。瀟湘無風波浪停,恍如水底鳴 長鯨。山僧策杖歸來晚,遙聽穿雲百八聲。緩急因風 如斷續,遠徹山阿并水曲。已隨暮角響江城,更送樵 歌出林麓。乘橋二客心悠然,偶立遙看瀑布泉。」高山 流水有深意,咫尺不聞音韻傳。乾坤無塵萬籟靜,朗 然空谷聲相應。高秋正遇曉霜清,分明若向豐山聽。

《煙寺曉鐘》
楊基

孤塔望中青,鐘聲隔洞庭。蒼山不可及,煙闊浪冥冥。 憶似寒山寺,楓橋半夜聽。

《聞霜鐘》
張宇初

霜滿瓊林度曉鐘,月華流韻徹晴空。投簪幾憶鴻鳴 露,攲枕猶驚鶴唳風。銀葉香消深館裡,梅花調遠古 城東。十年感慨成無寐,應律音長豈世同。

《聞鐘》
高啟

迢迢煙際發。隱隱巖中應。初來覺寺遙。乍歇看山暝。 惆悵未眠人。空齋幾回聽。

《分題得金山曉鐘送金瓚歸婁東》

王貞慶

孤剎天心起,疏鐘月下鳴。沈沈催曙色,隱隱帶潮聲。 近渚鷗群散,空林鶴夢驚。扁舟有歸客,攲枕不勝情。

《夜鐘》
石瑤

山寺數聲鐘,霏霏度林薄。夜久霜氣嚴,林閒下棲鶴。

鐘部選句

漢賈誼《簴賦》「妙彫文以刻鏤兮,象巨獸之屈奇,戴高 角之峨峨,負大鐘而顧飛。」

揚雄《甘泉賦》:「金人仡仡其承鐘簴兮,嵌巖巖其龍鱗。」 魏何晏《景福殿賦》:「爾迺開南端之豁達,張筍簴之輪 豳。華鐘杌其高懸,悍獸仡以儷陳。」

晉潘岳《籍田賦》,「筍簴嶷以軒翥兮,洪鐘越乎區外。」 陳江總《鐘銘》,「篆閒鎔刻,欒上雕鐫,聲齊法鼓,響逸鳴 楗,舟移巨壑,火壞初禪。」

唐李和《鼓鐘於宮賦》「豈徒夾兩欒,滿九乳,運四氣而 應律,合五音而中矩,必將察理亂之變,明是非之至。 播洪音於萬鈞,在敏手而一鼓。」

杜周《士樂德教胄子賦》:「捧函丈之筵,無思不厭;聽撞 鐘之問,有說必該。」

梁庾肩吾詩:「遠聞平陵鐘,遙識新豐路。」

北周庾信詩:「春鐘九乳鳴。」

《唐·李白詩》:「客心洗流水,餘韻入霜鐘。」

杜甫詩:「晚景臥鐘邊。」

《孟浩然》詩。「煙火臨寒食,笙歌達晚鐘。」

王維詩:「詎往青門道,故聞長樂鐘。」

《王昌齡》詩:「山鐘搖暮天。」

劉長卿詩:「花閒午時梵,雲外春山鐘。」

錢起詩:「山深絕遠鐘。」

顧況詩:「忽憶秋江月,如聞古寺鐘。」

盧綸詩:「寶輿升座發神鐘。」

《于鵠詩》:「遙聽緱山半夜鐘。」

劉言史《贈成鍊師》詩:「采芝卻到蓬萊上,花裡猶殘碧 玉鍾。」

常建詩:「尋空靜餘響,裊裊雲谿鐘。」

李商隱詩:「齋鐘不散檻前雲。」

《許渾詩》:「繁鐘鳥獨歸。」

《趙嘏》詩:「迎風幾拂朝天騎,帶月猶含度嶺鐘。」

《賈島詩》:「窗度雪樓鐘。」

《僧無可》詩:「蒔藥過申鐘。」

僧靈一詩:「水擊羅浮磬,山鳴于闐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