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8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亦不顧,卒以不遇。識者莫不多之。

《輟耕錄》:文宗潛邸金陵日,歲當戊寅,適太平興國寺 鑄大鐘為金數萬斤,方在冶上。至其所,取相嵌碧珠 指環,默祝曰:「若天命在躬,此當不壞。」即投液中。鐘成, 其款有曰:「皇帝萬歲」,珠宛然在其上,若故識之,而堅 固完好,光采明發,不以灼毀。萬目驚睹,歡歎如一。及 登大寶,方與近侍言向時祝天之讖。

《溪蠻叢笑》:「蠻地多古銅。」麻陽有大鐘,長筩三十六乳, 重百餘斤。今入天慶觀。

《諸寺奇物記》:方山定林寺有乳鐘,即所稱景陽鐘也。 鐘有一百八乳,乳乳異聲,故名乳鐘。

《饒州府志》:「浮梁清源觀有飛來銅鐘,模制古雅,上有 『乾元五年揚州天長縣興龍寺』十二字,第不知何所 從來。宋朱天錫詩有『飛來鐘動星壇外』之句,後張珙 亂,失之。」

《紹興府志》:「會稽天長觀殿東有小銅鐘,範製甚奇,聲 尢清圓遠聞,非凡鐘比。嘗撲損,匠者鋸為大罅,聲乃 如故。汝陰王廉潛作八分書於鐘上,惜其不為人所 知,旋徙於他所矣。今廢。」

于闐鐘,在會稽靈嘉寺是也。按《越中記》,「此于闐國寺 鐘,因風雨,失鐘所在。有天竺僧過于闐,識此鐘於越。 靈嘉寺」,至今鎖在寺樓。

《四川總志》:「江安縣西林寺有元時所鑄鐵鐘,音聲洪 遠,震聞數里。」

鐘部雜錄

《詩經周南關睢》:「窈窕淑女,鐘鼓樂之。」樂則和平之 極也。

《唐風》「山有樞,子有鐘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 保。」

《小雅·彤弓》:「鐘鼓既設,一朝饗之。」

鼓鐘,鼓鐘將將,鼓鐘《喈喈》。鼓鐘伐鼛。鼓鐘欽 欽。《將將》,聲也。「喈喈」,猶將將也。「欽欽」,亦聲也。

《白華》「鼓鐘于宮,聲聞于外。」

《周頌》:「執競,鐘鼓喤喤。」和也。

《商頌》「那庸鼓有斁。」「庸」、「鏞」通。斁,斁然盛也。

《荀子樂論》篇:「聲樂之象,鼓大麗,鐘統實,故鼓似天,鐘 似地。」

《呂氏春秋侈樂篇》:「夏桀、殷紂,作為侈樂,大鼓、鐘磬管 簫之音,以鉅為美,以眾為觀,俶詭殊瑰,耳所未嘗聞, 目所未嘗見,務以相過,不用度量。宋之衰也,作為千 鐘;齊之衰也,作為大呂;楚之衰也,作為巫音。侈則侈 矣,自有道者觀之,則失樂之情。」

《樂葉圖徵》:「君子鑠金為鐘,四時九乳,是以撞鐘以知 君,鐘調則君道得。」宋均注曰:「九乳法九州。」

聖王祗承大定,爵祿人者,不過其能。尊卑有位,位有 物,物有宜,功成者賞,功敗者罰,故樂用鐘。

《韓詩外傳》:「古者天子左五鐘,將出則撞黃鐘,而右五 鐘皆應之,馬鳴中律,駕者有文,御者有數。立則磬折, 拱則抱鼓,行步中規,折旋中矩。然後太師奏升車之 樂,告出也。入則撞蕤賓以治容貌,容貌得則顏色齊, 顏色齊則肌膚安。蕤賓有聲,鵠震馬鳴,及倮介之蟲, 無不延頸以聽。在內者皆玉色,在外者皆金聲。然後」 少師奏升堂之樂,即席告入也。此言音樂相和,物類 相感,同聲相應之義也。《詩》云:「鐘鼓樂之。」此之謂也。 《淮南子時則訓》:「孟秋之月,西宮御女白色,衣白采,撞 白鐘。」

《精神訓》嘗試為之。擊建鼓,撞巨鐘,乃性仍仍然,知其 盆瓴之足羞也。

《說山》訓:「鐘之與磬也,近之則鐘音克,遠之則磬音章。 物固有近不若遠,遠不若近者。」

《說苑修文》篇:「鐘鼓之聲,怒而擊之則武,憂而擊之則 悲,喜而擊之則樂。其意變,其聲亦變。意誠感之,達於 金石,而況人乎?」

《白虎通禮樂篇》:「鐘之為言動也,陰氣用事,萬物動成。 鐘為氣,用金聲也。鎛者,時之氣聲也,節度之所生也。 君臣有節度則萬物昌,無節度則萬物亡。亡與昌正 相迫,故謂之鎛。」

《通禮義纂》:「駕入,撞蕤賓之鐘,左右鐘皆應」者,案蕤賓 位居午,午主陽,主動,象王自外動而入,方居之始,故 先作之。而東廂應者,東為陽,陽主動,明以靜主動,使 之相應也。駕出,撞黃鐘,右五鐘皆應。黃鐘位居子,子 為陽,陽主動,象王自內動而出,方行之始,故先作之。 而西廂應者,西為陰,陰主靜,明以動告靜,使之相和 也。

《三禮義宗》:「堂下之樂,以鐘為重」,故舉鐘而言;堂上之 樂,以人聲為貴,故以歌為稱。言「歌」者,知是堂上之音, 稱「奏」者,知是堂下之樂。

《夢溪筆談》:「今太常鐘鎛,皆于甬本為紐,謂之旋蟲,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