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8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垂之。皇祐中,杭州西湖側發地得一古鐘,匾而短,其 枚長幾半寸,大略制度如鳧氏所載。唯甬乃中空,甬 半以上差小,所謂衡者」,予細考其制,亦似有義。甬所 以中空者,疑鐘縻自其中垂下,當衡甬之閒,以橫括 挂之,橫括疑所謂旋蟲也。今考其名,竹筩之筩,文從 竹從甬,則甬僅乎空,甬半以上微小者,所以礙橫括。 以其橫括所在也,則有衡之義也。其橫括之形,以蟲 而可旋,疑所謂旋蟲。以今之《鐘鎛》校之,此衡甬中空, 則猶小于甬者,乃欲礙橫括,似有所因。彼衡甬俱實, 則衡小于甬,似無所因。又以其括之橫于其中也,則 宜有衡義。實甬直上植之,而謂之衡者何義?又《橫括》 以其可旋而有蟲形,或可謂之旋蟲。今鐘則實,其紐 不動,何緣得旋名?若以側垂之,其鐘可以掉蕩,旋轉 則鐘常不定,擊者安能常當其隧?此皆可疑,未知孰 是。

《墨莊漫錄》:王從一太初著《東郊語錄》,有云:「唐人詩云: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 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此張繼《楓橋夜泊》之作也。說者 謂美則美矣,但三更非撞鐘時。」按《南史裴皇后傳》載: 「齊永明中,上數遊幸諸苑囿,載宮人從車置內,深隱, 不聞端門鼓漏聲。置鐘于景陽樓上,應五更三鼓。宮 人聞鐘聲,早起妝飾。由是言之,夜半之鐘,有自來矣。」 予以為不然,非用景陽故事也。此蓋吳郡之實耳。今 平江城中,從舊承天寺鳴鐘,乃半夜後也。餘寺聞承 天鐘罷,乃相繼而鳴,迨今如是,以此知自唐而然。楓 橋去城數里,距諸山皆不遠,書其實也。承天今更名 能仁。

《西溪叢語》:齊丘仲孚少好學,讀書,常以中宵鐘鳴為 限。唐人張繼詩:「夜半鐘聲到客船。」則半夜鐘其來久 矣。

《老學庵筆記》:張繼《楓橋夜泊》詩云:「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歐陽公嘲之云:「句則佳矣,其如夜 半不是打鐘時。」後人又謂惟蘇州有半夜鐘,皆非也。 按于鄴《褒中即事》詩云:「遠鐘來半夜,明月入千家。」皇 甫冉《秋夜宿會稽嚴維宅》詩云:「秋深臨水月,夜半隔 山鐘。」此豈亦蘇州詩耶?恐唐時僧寺,自有夜半鐘也。 京都街鼓今尚廢,後生讀《唐詩文》及街鼓者,往往茫 然不能知,況僧寺夜半鐘乎?

《能改齋漫錄》:諺有「掩耳偷鈴」,非也,亦有所本。《呂氏春 秋》:「范氏亡,有得其鐘者,欲負而走,則大鐘不可負。以 椎毀之,鐘怳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急掩其耳。」然世 之恐聞其過者,亦猶此也。任昉《勸進牋》云:「惑甚盜鐘, 功疑不賞。」

《田閒書》「言非也,不言非也。當言而言,則其言順;不當 言而言,則其言暴。不見鐘鼓乎?叩之則鳴,不叩而自 鳴者,人莫不以為異也。」

鐘部外編

《拾遺記》:「扶桑東五萬里,有磅磄山,鬱水在磅磄山東, 其中奏環天之和樂,列以重霄之寶器。器則有岑華 鏤管,䀟澤雕鐘,員山靜瑟,浮瀛羽磬,撫節按歌,萬靈 皆聚。䀟澤出精銅,可為鐘鐸。西王母與穆王歡歌既 畢,乃命駕昇雲而去。」

《饒州府志》:「梁天監中,浮梁北鄉法京勝湖有鐘紐露 土面,牧童以繫牛,罔知其為鐘也。老人異之,掘土經 宿如故,弗能舉。令人夜宿鐘所,若聞語曰:『吾懼棄土 於河,鐘非吾有矣』。如其言,卒得鐘,聞於朝,遣使取之, 至北港沒潭而復出。後至鄱陽,鐘潭又沒。募漁人探 之,云石梁貫其紐,蛟龍繞其腹,不可取矣。」

《天中記》:海壇練門江內有巨鐘,每月望日,其潮大至, 水退蒲牢乃出,可容一人從中穿過,約其周圍,徑一 丈餘。大曆中,閩城法炯者,欲出此鐘,先於開元寺設 大會齋誦咒,令一小僧詣龍宮乞鐘,小僧見海神曰: 「我借以鎮海,別與小珠三顆為信。」爾時小僧有如夢 覺珠在手焉。

《雲笈七籤》:溫江縣太平觀有任尊師者,於市中每日 戶乞一錢,鑄鐘萬斤。數年鐘成,尊師年已八十餘矣, 作大齋表讚,扣鐘數百下,辭決而去,即大曆年中也。 其後劉潼僕射擁旄西川,觀寺鐘上皆刻陁羅尼咒。 至是任尊師復歸,領巧工於鐘邊刻云:「觀家銅鐘,不 合妄刻佛咒。」別立誓詞數句。而人見任狀貌,益少壯 於當時,信是「得道者。」

天台山「玉霄宮古鐘,高二尺,重百餘斤。制度渾厚,形 如鐸,上有三十六乳,隱起之文,亦甚精妙。相傳云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