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2 (1700-1725).djvu/1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比來逮繫舊輔錢龍錫,拳梏銀鐺,對簿法庭,搶首獄 吏,群臣相視,啞無一言。此自書傳以來所未經見也。」 尚古不具論。秦、漢而下,宰相有犯,坐請室不過數日, 是非大逆,或裁或原,人主未嘗不為引痛也。今纍輔 所坐,昏庸疏率,為罪督扳緣耳。督臣授劍制閫外,忘 親忘君,僨事誤國,雖磔裂莫贖。閣臣坐論扉遙,度邊 事不知能否成敗,浪浪叩頭,此于鬼薪城旦奚加乎? 先是,輔臣張居正嘗以邊功得廕錦衣,堅辭不受,曰: 「吾身未嘗至疆場,而受上賞。即一旦有敗,何所逃誅?」 臣疑其言,以為不忠。由今而觀,未謬于先見也。凡疆 場事最難言勝負何常一彼一此。今閣臣以邊事坐 誅後之閣臣必顧盼躊躕,不敢任邊事。又令邊臣得 以瑕罅閣臣後以邊臣有事必摭閣臣隻語,單詞為 質則是使綸扉之內,割邊牆為殊域也。自古宰相生 值明時,無大故而伏斧躓者,惟漢劉屈氂及先朝夏 言耳。漢武帝決意北伐,心疑丞相阻廣利之師,故一 旦破法而誅夏氏。今東疆之圖,未有定算,恢復之計, 上下持疑,未有一男子據鞍而斫騎牆之案者,而獨 斷然快意于一纍輔。纍輔既無斂碁引杯之致,廷臣 又無蹴芻齒馬之嫌,遂使二台灰溺于貫城,斗柄銷 光于理勢。每見衣冠相語以目,不曰「安敢言」,則曰「那 得歸!」天下人心,哀颯若此,誰復為擔安攘之略者乎? 為治無多端,大要不可使外輕內,下慢上,賤破貴。今 巷議謬悠,謂殺纍輔為毛文龍報讎,朝廷自為人神 攄憤,何嘗計一故弁?然物情既如此,則邊將必驕;邊 將志驕,則閣臣權絀,故殺「一閣臣,為毛文龍報讎猶 可,為劉興治樹幟則不可,借一閣臣為邊臣,今日示 前車則可,為政府異日開後阱則不可。且自陛下御 極以來,輔臣負重譴者九人矣。一代之間,能有幾宰 輔?而三年連翩,逾下至此。當堯舜盛時,岳牧舉鯀,貽 禍滔天,浮沉九載,寧無往來放共之餘?未聞岳牧係 縲煩皋陶之聽也。人臣事主,自以堯舜為師,秦漢而 下,有何足法?陛下即欲整齊群臣,敷求言功,不過倣 虞廷故事,令諸廷臣應自陳者,各陳時政,考詢屢省, 因而澄之,何材不服?即欲威柄獨運,操縱海宇,但乘 輯瑞之期,網舉數條,別貴賤輕重,親渙德音,則頃刻 釋滯。嘉與更始,使天下噩然,誦如天之仁,神不殺之 武,何必囹圄憤盈,孤卿駢首,令四夷傳者,咸謂天朝 獄吏甚貴,士紳甚賤乎?」今天下漸多事,人心漸散,彼 此顧望,胥怨一方。臣閉戶半生,獨立無徒,于萬物無 所畔羨。臣而不言,誰當言者?臣于纍輔,未有三刺之 投,一揖之雅,然度其人殺之不足明威,而徒損于國。 臣不自揣量,誠不忍容。默負堯舜,使後世鯁士笑,明 時無人。疏上,道周被謫,中允倪元璐上言:「原任中允 黃道周抗疏獲謪,臣恐海內士大夫之氣,化為繞柔。 前府尹劉宗周,清恬耿介,道周既謇諤承貶,宗周以 骯髒投閒,天下本無人,得其人又不能用,誰為陛下 奮其忠良者?」

《宏作人之化疏》
姜埰

臣讀《易》之《賁》卦,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其象曰:「君 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自古文章興獄,事不多見。臣 聞東南文學之事,彬彬盛美,爰有復社之名,敢云人 盡才能。要而論之,闡明經史,銳情講誦。其間即有二 三之士,懷古憂時,慷慨持言,扶進正論,嗤犯盛臣者, 或亦規勉大義,匡翼明時,非盛世所宜諱也。如以為 分外狂瞽,宋臣范仲淹,不自其為秀才時以天下為 己任乎?乃自罪輔密承衣缽,事類坑儒,不曰誹謗,即 曰結黨,一事而株連無盡,一人而毛疵必求。嗟乎,罪 輔固未之深思耳。夫所貴乎佐理幾務者,以其無可 誹謗也。事苟害治,縱使緘舌,亂靡有底。孔子曰:「天下 有道,則庶人不議。」此言上下之相應也。上世指佞之 草,猶有屈軼。宋時太學諸生,佐闕朝政,假使大臣壅 塞專固,嚴猛迫促,民力屈絕,當時小臣不敢直言而 士子代之,士子不敢直言而文章代之,此亦世道之 不幸,而執政者之羞矣。大臣返躬循省,豈盡無過?若 空言賈罪,立陷阱機,卒使投止望門,張儉有亡魯之 禍;處士橫議,申屠絕「梁碭之蹤,抑亦過矣。且罪輔亦 知天下之事,士子不留心,誰當留心者?布衣擔簦之 時,朱紱簪筆之日,總此人才,國家累世育養,幸有經 術明湛之儒,指陳切隱,裨益上理。士苟不攷古今治 亂之端,當世得失之故,其人之賢不肖為何如也?若 慕仁義者號稱多事,忤權奸者輒為狂生,幾何不輕 學校」而罷師儒也。不獨此也,學校可輕,始而畏讒口 者,繼而諱文字;師儒可罷,始而廢社課者,繼而壞文 運。其于皇上豈弟作人、久道化成之治,不大傷哉!目 今鄉、會兩試,正人文消長之時。伏祈天語申飭,俾天 下之士勿以復社為危機,維繫國運不小。抑復社之 禍,始于周之夔之誣訐張溥也。張溥一代著述之才, 砥礪名行,折衷古今,不幸齎志以歿,天下惜之。昨見 臺臣劉熙祚疏稱表章聖學,幸蒙睿鑒,併祈皇上予 以易名之典,以重文學之臣。《詩》曰:「古之人無斁,譽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