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2 (1700-1725).djvu/1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駕。太子入為王泣曰:「廷中多潦。」驅車至茆門,廷理曰: 「非法也。舉殳擊臣馬,敗臣駕,王必誅之。」王曰:「前有老 主而不踰,後有儲主而不屬,矜矣。是真吾守法之臣 也。」乃益爵二級,而開後門,出太子勿復過。

《說苑至公篇》: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 聞其令尹之族也而釋之。子文召廷理而責之曰:「凡 立廷理者,將以司犯王令而察觸國法也。夫直士持 法,柔而不撓,剛而不折。今棄法而背令,而釋犯法者, 是為理不端,懷心不公也。豈吾營私之意也?何廷理 之駮于法也?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 能免之於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緣吾心 而釋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於國也。執一國之柄而 以私聞,與吾生不以義,不若吾死也。」遂致其族人于 廷理曰:「不是刑也,吾將死。」廷理懼,遂刑其族人。成王 聞之,不及履而至於子文之室,曰:「寡人幼少,置理失 其人,以違夫子之意。」於是黜廷理而尊子文,使及內 政。國人聞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黨何憂乎?」乃相與 作歌曰:「子文之族,犯國法程。廷理釋之。」子文不聽,恤 顧怨萌,方正公平。

《呂氏春秋離謂篇》:「子產治鄭,鄧析務難之,與民之有 獄者約,大獄一衣,小獄襦褲。民之獻衣襦褲而學訟 者,不可勝數。以非為是,以是為非,是非無度,而可與 不可日變。所欲勝因勝,所欲罪因罪。鄭國大亂,民口 諠譁。子產患之,於是殺鄧析而戮之。民心乃服,是非 乃定,法律乃行。今世之人多欲治其國,而莫之誅,鄧」 析之類,此所以欲治而愈亂也。

《晏子諫下》。景公有所愛槐,令吏謹守之,植木懸之下 令曰:「犯槐者刑,傷之者死,有不聞令醉而犯之者。」公 聞之曰:「是先犯我令。」使吏拘之,且加罪焉。其子往辭 晏子之家,託曰:「負廓之民,賤妾請有道于相國,不勝 其欲,願得充數乎?」下陳。晏子聞之,笑曰:「嬰其淫於色 乎?何為老而見奔?雖然,是必有故。」令內之。女子入門, 晏子望見之,曰:「恠哉!有深憂!」進而問焉,曰:「所憂何也?」 對曰:「君樹槐,縣令犯之者刑,傷之者死。妾父不仁,不 聞令醉而犯之,吏將加罪焉。妾聞之明君蒞國立政, 不損祿,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不為禽獸傷人 民,不為草木傷禽獸,不為野草傷禾苗。吾君欲以樹 木之故,殺妾父,孤妾身,此令行於民」而法於國矣。雖 然,妾聞之,「勇士不欲以眾強凌孤獨,明惠之君不拂, 是以行其所欲。」此譬之猶自治魚鱉者也,去其腥臊 者而已。昧墨與人比居庾肆而教人危坐。今君出令 于民,苟可法於國而善益於後世,則父死亦當矣,妾 為之收亦宜矣。甚乎今之令不然,以樹木之故罪法 妾父,妾恐其傷察吏「之法,而害明君之義也。鄰國聞 之,皆謂吾君愛樹而賤人,其可乎?願相國察妾言,以 裁犯禁者。」晏子曰:「甚矣!吾將為子言之於君。」使人送 之歸。明日早朝而復於公曰:「嬰聞之,窮民財力,以供 嗜欲,謂之暴;崇玩好威嚴,擬乎君,謂之逆;刑殺不辜, 謂之賊。此三者,守國之大殃。今君窮民財力,以羨餒 食之貝,繁鍾鼓之樂,極宮室之觀,行暴之大者。崇玩 好,縣愛槐之令,載過者馳,步過者趨,威嚴擬乎君,逆 之明者也。犯槐者刑,傷槐者死,殺不稱賊,民之深者。 君享國,德行未見於眾,而三辟著於國,嬰恐其不可 以蒞國子民也。」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幾有大罪,以累 社稷。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晏子出 公令,趣罷守槐之役,拔置縣之木,廢傷槐之法,出犯 槐之囚。

《說苑政理篇》景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國人盡服之。 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飾者,裂其衣,斷其帶。」裂 衣斷帶,相望而不止。晏子見公曰:「寡人使吏禁女子 而男子飾者,裂其衣,斷其帶,相望而不止者,何也?」對 曰:「君使服之於內,而禁之於外,猶懸牛首於門而求 買馬肉也。公胡不使內勿服,則外莫敢為也?」公曰:「善!」 使內勿服,不旋月,而國莫之服也。

齊人甚好轂擊,相犯以為樂,禁之不止。晏子患之,乃 為新車良馬,出與人相犯也,曰:「轂擊者不祥,臣其祭 祀不順,居處不敬乎?」下車棄而去之,然後國人乃不 為。故曰:禁之以制,而身不先行也。民不肯止,故化其 心,莫若教也。

《正諫篇》:景公有馬,其圉人殺之。公怒,援戈將自擊之。 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請為君數之,令知其罪 而殺之。」公曰:「諾。」晏子舉戈而臨之曰:「汝為吾君養馬 而殺之,而罪當死;汝使吾君以馬之故殺圉人,而罪 又當死;汝使吾君以馬故殺人,聞於四鄰諸侯,汝罪 又當死。」公曰:「夫子釋之!夫子釋之,勿傷吾仁也。」 景公好弋,使燭雛主鳥而亡之。景公怒而欲殺之。晏 子曰:「燭雛有罪,請數之,以其罪乃殺之。」景公曰:「可。」于 是乃召燭雛數之。景公前曰:「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 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二罪也;使諸侯 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三罪也。數燭雛罪已畢, 請殺之。」景公曰:「止,勿殺而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