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2 (1700-1725).djvu/12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越絕書》:子「胥遂行至吳,吳王召入上殿與語三日三夜,

語無復者。王乃號令邦中,無貴賤長少,有不聽子胥 之教者,猶不聽寡人也,罪至死不赦。」

《韓非子內儲說》:越王問於大夫文種曰:「吾欲伐吳,可 乎?」對曰:「可矣。吾賞厚而信,罰嚴而必。君欲知之,何不 試焚宮室?」於是遂焚宮室,人莫救之,乃下令曰:「人之 救火者死,比死敵之賞;救火而不死者,比勝敵之賞; 不救火者,比北降之罪。人塗其體,被濡衣而走火者, 左三千人,右三千人。」此知必勝之勢也。

《淮南子人間訓》:「越王句踐一決獄不辜,援龍淵而切 其股,血流至足以自罰也,而戰武士必其死。」

《左傳》哀公三年五月辛卯,司鐸火,火踰公宮。桓、僖災, 救火者皆曰「顧府。」「南宮敬叔至,命周人出御書,俟於 宮,曰:『庀女而不在死』。」「子服景伯至,命宰人出禮書以 待命。命不共,有常刑。挍人乘馬,巾車脂轄。百官官備, 府庫慎守。官人肅給,濟濡帷幕。鬱攸從之,蒙葺公屋。 自太廟始。外內以悛,助所不給,有不用命,則有常刑」, 無赦。公父文伯至,命挍人駕乘車。季桓子至,御公立 于象魏之外,命救火者。傷人則止,財可為也。命藏《象 魏》,曰:「《舊章》不可亡也。」

《韓非子內儲說》:魯人燒積澤,天北風,火南倚,恐燒國。 哀公懼,自將眾趣救火者。左右無人,盡逐獸而火不 救,乃召問仲尼。仲尼曰:「夫逐獸者樂而無罰,救火者 苦而無賞,此火之所以無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 急不及以賞。救火者盡賞之,則國不足以賞於人,請 徙行賞。」哀公曰:「善。」於是仲尼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 北之罪,逐獸者,比入禁之罪,令未遍而火已救矣。 《新序》:「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為人也,公正而好義,王 使為理。於是廷有殺人者,石奢追之,則其父也。遂反 於廷曰:『殺人者,僕之父也。以父成政,不孝,不行君法 不忠,弛罪廢法,而伏其辜。僕之所守也,伏斧鑕,命在 君。君曰:『追而不及,庸有罪乎?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 私其父,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以死罪生,非廉也。 君赦之,上之惠也;臣不敢失法,下之行也。」遂不離鈇 鑕,刎頸而死于廷中。君子聞之曰:「貞夫法哉!」孔子曰: 「子為父隱,父為子隱,直在其中矣。《詩》曰:『彼其之子,邦 之司直』。」石子之謂也。

楚惠王食寒葅而得蛭,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 令尹入問曰:「王安得此疾也?」王曰:「我食寒葅而得蛭, 念譴之而不行其罪乎?是法廢而威不立也,非所以 使國聞也;譴而行其誅乎?則庖宰、食監法皆當死,心 又不忍也,故吾恐蛭之見也。」因遂吞之。令尹避席再 拜而賀曰:「臣聞天道無親,惟德是輔。君有仁德,天之 所奉也,病不為傷。」是夕也,惠王之後蛭出,故其久病 心腹之疾皆愈。天之視聽,不可不察也。

《說苑正諫篇》:趙簡子舉兵而攻齊,令軍中有敢諫者, 罪至死。被甲之士名曰公盧,望見簡子大笑。簡子曰: 「子何笑?」對曰:「臣有夙笑。」簡子曰:「有以解之則可,無以 解之則死。」對曰:「當桑之時,臣鄰家夫與妻俱之田,見 桑中女,追之不得,還反,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曠也。」 簡子曰:「『今吾伐國失國,是吾曠也』。于是罷師而歸。」 《孔子家語正論》解:叔孫穆子避難奔齊,宿於庚宗之 邑。庚宗寡婦通焉而生牛。穆子返魯,以牛為內豎相 家牛讒叔孫二子,殺之。叔孫有病,牛不通其饋,不食 而死。牛遂輔叔孫庶子昭而立之。昭既立朝,其家眾 曰:「『豎牛禍叔孫氏,使亂大從,殺適立庶,又披其邑,以 求舍罪,罪莫大焉。必速殺之』。遂殺豎牛。」孔子曰:「叔孫 昭子之不勞,不可能也。周任有言曰:『為政者不賞私 勞,不罰私怨。《詩》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昭子有焉。 晉邢侯與雍子爭田,叔魚攝理,罪在雍子。雍子納其 女於叔魚,叔魚蔽獄邢侯。邢侯怒,殺叔魚與雍子于 朝。韓宣子問罪於叔向,叔向曰:「三姦同罪,施生戮死 可也。雍子自知其罪,而賂以買直,鮒也。鬻獄,邢侯專 殺,其罪一也。已惡而掠美為昏,貪以敗官為默,殺人 不忌為賊。《夏書》曰:『昏、默、賊殺,皋陶之刑也。請從之』。」乃 施邢侯,而尸雍子叔魚於市。孔子曰:「叔向,古之遺直 也。治國制刑,不隱於親,三數叔魚之罪,不為末減。」或 曰:「義可謂直矣。」平丘之會,數其賄也,以寬衛國。晉不 為暴,歸魯,季孫,稱其詐也,以寬魯國,晉不為虐。邢侯 之獄,言其貪也,以正刑書,晉不為頗。三言而除三惡, 加三利,殺親益榮,由義也夫!

始誅孔子為魯司寇攝行相事有喜色仲由問曰:「由 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今夫子得位而喜何也。」 孔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樂以貴下人乎!」於是朝政 七日而誅亂政大夫少正卯戮之於兩觀之下尸於 朝三日子貢進曰:「夫少正卯魯之聞人也。今夫子為 政而始誅之或者為失乎!」孔子曰:「居吾語汝以其故 天下有大惡者五,而竊盜不與焉:一曰心逆而險,二 曰行僻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醜而博,五曰順 非而澤。此五者,有一於人,則不免君子之誅」,而少正 卯皆兼有之。其居處足以撮徒成黨,其談說足以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