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6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詔諸儒誄之,篤於獄中為誄辭最高帝美之,賜帛免 刑。」

《許楊傳》:「楊字偉君,汝南平輿人也。汝南舊有鴻郤陂, 太守鄧晨欲修復其功,聞楊曉水脈,署楊為都水掾, 使典其事。楊因高下形勢,起塘四百餘里,百姓得其 便。初豪右大姓因緣陂役,競欲辜較在所,楊一無聽, 遂共譖楊,受取賕賂。晨遂收楊下獄,而械輒自解。獄 吏恐,遽白晨,晨驚曰:『果濫矣』。即夜出楊遣歸。時天陰」 晦,道中若有火光照之,時人異焉。

《百官志》:「孝武帝置中都獄官二十六所,世祖中興皆 省,惟廷尉及雒陽有詔獄。」

《明帝本紀》永平二年「冬十二月,護羌校尉竇林下獄 死。」

四年十二月「陵鄉侯《梁松》下獄死。」坐縣飛書誹謗 十一年秋七月,司隸校尉郭霸下獄死。

十二年「冬十月,司隸校尉王康下獄死。」

十三年三月河南尹薛昭下獄死。

十六年五月,淮陽王延謀反,發覺。癸丑,司徒邢穆、駙 馬都尉韓光坐事下獄死,所連及誅死者甚眾。 鍾離意傳意遷堂邑令。縣人防廣為父報讎,繫獄,其 母病死,廣哭泣不食。意憐傷之,乃聽廣歸家,使得殯 斂。丞掾皆爭,意曰:「罪自我歸,義不累下。」遂遣之。廣斂 母訖,果還入獄。意密以狀聞,廣竟得以減死論。 《陸續傳》:續「詣洛陽,詔獄就考,肌肉消爛,終無異辭。續 母遠至京師,覘候消息,獄事持急,無緣與續相聞。母 作饋食,付門卒以進之。續雖見考苦毒,而辭色慷慨, 未嘗易容,唯對食悲泣。使者問其故,續曰:『母來不得 相見,故泣耳』。使者大怒,以為獄門吏卒通傳意氣,召 將案之。續曰:『因食餉羹,識母所自調和,故知來』」耳,非 人告也。使者問何以知母所作乎?續曰:「母常截肉,未 嘗不方,斷蔥以寸為度,是以知之。」

《和帝本紀》:永元四年「六月丙辰,竇憲潛圖弒逆。庚申, 幸北宮,詔收捕憲黨射聲校尉郭璜,璜子侍中舉衛 尉鄧疊,疊弟步兵校尉磊,皆下獄死。使謁者僕射收 憲大將軍印綬,遣憲及弟篤、景就國,到皆自殺。 七年春正月,行車騎將軍鄧鴻,度遼將軍朱徽,中郎 將杜崇,皆下獄死。」時南單于安國與崇不相平,乃 上書告崇,崇令斷其章,緣此驚叛,安國卒見殺。帝後 知之,皆徵下獄。

九年八月,遼東太守《祭參》下獄死。《東觀記》曰:鮮卑 千餘騎攻肥如城,殺掠吏人。祭參坐沮敗下獄誅。 《安帝本紀》:永初四年:「秋七月己卯,騎都尉任仁下獄 死。」

六年十一月辛丑「護烏桓校尉吳祉下獄死。」

元初二年冬十月乙未,右扶風仲光、安定太守杜恢、 京兆虎牙都尉耿溥,與先零羌戰於丁奚城,光等大 敗,並沒。左馮翊司馬鈞下獄,自殺。《東觀記》曰:安定 太守杜恢與鈞等並威擊羌。恢乘勝深入,為虜所害。 鈞擁兵不救,收鈞下獄也。

延光四年三月丁卯,帝崩,太后臨朝,策立章帝孫北 鄉侯懿。乙酉,即皇帝位。四月辛卯,大將軍耿寶、中常 侍樊豐、侍中謝惲、周廣,乳母野王君王聖坐相阿黨, 豐、惲、廣下獄死,寶自殺,聖徙鴈門。

《順帝本紀》:永和四年「正月庚辰,中常侍張逵、蘧政楊 定等有罪誅,連及弘農太守張鳳、安平相楊皓,下獄 死。」

六年正月丙子,安定太守郭璜下獄死。

《沖帝本紀》:建康元年「八月庚午,帝即位,太后臨朝。九 月己未,九江太守丘騰有罪,下獄死。十月己卯,零陵 太守劉康坐殺無辜,下獄死。」《東觀記》曰:「騰知罪法 深大,懷挾姦巧,稽留道路,下獄死。」

《質帝本紀》:「沖帝永嘉元年二月,豫章太守虞續,坐贓 下獄死。十一月己丑,南陽太守韓昭坐贓下獄死。」 本初元年「正月壬子,廣陵太守王喜坐討賊逗遛下 獄死。」

《桓帝本紀》:建和元年「十一月戊午,前太尉李固、杜喬 皆下獄死。」

元嘉二年十二月,右北平太守和旻坐贓下獄死。 延熹二年八月丁丑,司徒韓縯、司空孫朗下獄。 三年閏正月,白馬令李雲坐直諫下獄死。

五年十一月,京兆虎牙都尉宗謙坐贓下獄死。 八年正月癸亥,皇后鄧氏廢。河南尹鄧萬世、虎賁中 郎將鄧會下獄死。

九年十二月,「司隸校尉李膺等二百餘人受誣為黨 人並坐下獄書名王府。」

《黨錮傳》:「牢修上書,誣告李膺等養太學遊士,交結諸 郡,更相驅馳,共為部黨,誹訕朝廷,疑亂風俗。於是天 子震怒,班下郡國,逮捕黨人,收執膺等,連及二百餘 人。或有逃遁不獲,皆懸金購募,使者四出,相望於道。 明年,尚書霍諝、城門校尉竇武並表為請,帝意稍解, 乃皆赦歸田里,禁錮終身,而黨人之名,猶書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