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章太炎先生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谈章太炎先生
作者:曹亚伯
1936年
原载1936年9月《制言半月刊》第25期《太炎先生纪念专号》。

  太炎先生,长予八岁。予幼时奔走革命于两湖,即耳章枚叔维新之名。《苏报》案发,先生与邹容入沪狱。斯时予正努力于长沙日知会,谋革命。长沙日知会案破,黄兴、宋教仁辈逃。又值万福华刺卖国贼王之春于上海,未中,万福华当场被捕。章士钊往探万福华于巡捕房,捕房问章士钊住址,章以杨毓麟、黄兴之所寓对。章因扣留,而革命之真魁首皆一网打尽矣。上海租界之巡捕房,变为成汤之夏台、文王之羑里矣。太炎先生在斯时,亦可谓德不孤也。

  甲辰冬,黄、杨辈俱得解脱,东渡扶桑。乙巳春,予亦亡命东京。于是结合一致行动之江浙光复会,与两湖之日知会,并中国各省留学日本之文武学生,加入同盟。适戊戌政变,亡命日本之徒,反对黄兴为首领。不得已,由冯自由辈绍介孙中山先生为同盟会领袖。然后出一《民报》杂志,鼓吹革命。予为不通秀才,为文皆不录。是年秋,日本政府受满清政府运动,施行取缔留学生规则,革命大文豪陈天华投海死,以坚志士抵抗强权之心。予为激急分子之一,所愿不遂,又亡命于英国之伦敦。是冬初,孙中山先生迁居星加坡。岁暮即太炎先生出沪狱之期,同盟会派人先至沪迎之。出狱之日,即渡日本,主《民报》杂志笔政。予知先生善文章,但予致力革命以来,不读旧书,不识《说文》正字,故于巴黎发起《新世纪》念周刊后,予与吴稚辉先生主张用文言以代古字,隐以对治太炎先生之汉魏体裁也。

  武昌倡义,太炎先生言论益高。予于民国元年,始晤太炎先生于武昌都督府。自后过从益密,彼此不假一兵,不用一文,以直心说直言。予以口诛,太炎先生以笔伐,作救民救国之声,闻而行者自得福,违者自受恶报。因而马君武加太炎先生与予以“章疯”“曹疯”之名。近十年来,举国奉苏俄,陈独秀之毒计大行,蔡元培之阴谋成熟,众生受亡国之报,非口诛笔伐可以挽回。任他四维不张,放逸过度,只好忍辱慈悲,学楚囚对泣焉。

  予因姓曹,相见太炎先生必以家祖曹操为戏论。有时篆一曹操名片,上款丞相魏王,下款孟德谯,予至今宝存焉。有时借曹操事功,发抒政见,谓汉末君臣,淫溺宦官,上无道揆,下无法守,以致诸侯各据一方,鱼肉百姓,汉末人种,仅存千万,若无曹操,人种灭矣。曹操用兵,不事赂敌,兵过秋毫无犯,不入民居。自奉极俭,临终遗嘱,不过皮衣数袭,粗履数双而已。待人甚厚,即陈琳之骂其祖宗,从不咎其既往。读书精博,著作等身,家教尊严,魏文帝、陈思王之才,古今奇绝。尤难能者,不盗汤武革命之名,行救国救民之实,使后世小说家名之为篡位奸雄,实即曹操之最安分处也。太炎先生之所见如是,予于太炎先生死后终身不能忘也。

  太炎先生未迁居苏州以前,卖文字为生活,文则每篇千元,字则另有润格。平常习篆,皆有寄意。见举国民不聊生,即篆《大学》末章:“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见日本以一千四百人而占领奉天,东北三十万雄兵不抵抗,又篆一立轴曰:“吴其为沼乎?”如此种种,予收藏颇多。惜太炎先生不早听其贤内助汤国梨女士之言而讲学,转移世运,遂令贼民朋兴,邦国殄瘁。太炎先生虽未负民国,恐有负其夫人焉。但愿太炎先生乘愿再来,重光汉族,予若不死,尚有无量因缘。

1996年1月1日,这部作品在原著作国家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之前在美国从未出版,其作者1937年逝世,在美国以及版权期限是作者终身加80年以下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国本地版权期限更长,但对外国外地作品应用较短期限规则的国家以及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