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全北齊文/卷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高歡神武帝

[编辑]

  帝姓高,諱歡,字賀六渾,勃海蓨人。初事爾朱榮,爲親信都督。孝莊即位,封銅鞮伯,歷晉州刺史,建明初封平陽郡公,普泰初封勃海王,加授東道大行臺。舉兵反,擁立章武王子朗,年號中興。進位大丞相、柱國大將軍、太師,尋廢朗及節閔帝而立孝武。孝武遜于長安,立孝靜。魏分爲二。武定五年正月薨,年五十二,諡曰獻武王。文宣受禪,追尊曰獻武皇帝,廟號太祖。天統元年改諡曰神武皇帝,廟號高祖。

上節閔帝出師表

[编辑]

  臣某言:故天柱大將軍榮援立聖明,中興寶曆,而屠戮衣冠,升降自己,其勳雖大,厥咎亦深,以過比功,則功不補過。永安之末,國祀權移,疑貳已彰,遂加大戮。君猶天也,理絕雠怨。而世隆等鳩集犬羊,傾覆京邑,大行幽執,酷害賊首,且自立六王,擅相署置,或權重上將,或官兼宰相,輔淫貪亂,肆行兇惡,賣官鬻獄,專貨求財,政令無恒,朝改暮易,雖復南山之竹,豈可盡言。陛下龍德光天,翻飛紫極,斯乃宗廟之威靈,億兆之念望。而世隆等阻眾安忍,自以爲功,帶甲勒兵,唐突宫省,篡逆之漸,昭然有徵。臣本無勳庸,濫叨非據,位班臺鉉,爵等藩王,質薄任隆,憂深責重,常恐顛沛,負之無力。主憂臣辱,先達明規,主辱臣死,微臣宿志,況擁百萬之師,罄四海之銳,而坐觀成敗,不恤國家之難哉。方將總馭大軍,弔民伐罪,其指麾形勢,備在檄書。若世隆等退出藩維,奉辭廷闕,臣便按甲休兵,一無所預,事宁之後,泥首歸愆,矯命專征,分甘鈇鉞。若固執逆謀,敢拒義師者,當戮其妻孥,罪延三族。伏願陛下留神省察,照臣丹款,大勳克舉,拜手有期,心馳象闕,載懷罔極。《文苑英華》六百十四。

上孝武帝表

[编辑]

  荆州綰接蠻右,密邇畿服,關隴恃遠,將有逆圖。臣今潛勒兵馬三萬,擬從河東而渡;又遣恒州刺史庫狄干、瀛州刺史郭瓊、汾州刺史斛律金、前武衛將軍彭樂擬兵四萬,從其來違津渡;遣領軍將軍婁昭、相州刺史竇泰、前瀛州刺史堯雄、并州刺史高隆之擬兵五萬,以討荆州;遣冀州刺史尉景、前冀州刺史高敖曹、濟州刺史蔡儁前、侍中封隆之擬山東兵七萬突騎五萬,以征江左。皆約所部,伏聽處分。《北齊書·神武紀下》

上表自明

[编辑]

  臣爲嬖佞所間,陛下一旦賜疑,令猖狂之罪,尒朱時計。臣若不盡誠竭節,敢負陛下,則使身受天殃,子孫殄絕。陛下若垂信赤心,使干戈不動,佞臣一二人願斟量廢出。《北齊書·神武紀下》:神武集僚佐博議,還以表聞,仍以信誓自明忠款。

奉表孝武帝永熙三年十月

[编辑]

  陛下若遠賜一制,許還京洛。臣當帥勒文武,式清宫禁,若返正無日,則七廟不可無主,萬國須有所歸。臣宁負陛下,不負社稷。《通鑑》一百五十六,丞相歡至洛陽,又遣僧道榮奉表于孝武帝。不答。

上言行新政

[编辑]

  建義之家,枉爲爾朱氏籍歿者,悉皆蠲免。《魏書·出帝紀》:太昌元年上言。

上言房子遠等家族宜免從坐

[编辑]

  房謨、鄭述祖、李道璠三家理宜從法。竊以謨立身清白,履行忠謹;鄭仲禮嚴祖庶兒,晚始收拾;李世林生自外養,屬絕本宗;三人特乞罪止一房。《北史》五十五《房謨傳》。

宣告將士

[编辑]

  孤遇爾朱擅權,舉大義于四海,奉戴主上,義貫幽明,横爲斛斯椿讒構,以誠節爲逆首。昔趙鞅興晉陽之甲,誅君側惡人。今者南邁,誅椿而已》《北齊書·神武紀下》

宣告關東

[编辑]

  將天子西入,事起元毗,雖百赦不在原限。《北史》十五《秦王翰傳》。

遺侯淵書

[编辑]

  卿勿以部曲輕少,難于東邁。齊人澆薄,唯利是從。齊州城民,尚能迎汝陽王,青州之人豈不能開門待卿也。但當勉之。《魏書·侯淵傳》。

賜盧勇書

[编辑]

  吾委卿揚州,唯安枕高卧,無西南之慮矣。但依朝廷所委,表啟宜停。卿之妻子任在州住,當使漢兒之中無在卿前者。《北齊書·盧文偉傳》

與鄴下諸貴書

[编辑]

  崔暹昔事家弟,爲定州長史。後吾兒開府諮議,及遷左丞吏部郎,吾未知其能也。始居憲臺,乃爾糾劾咸陽王司馬令,并是吾對門布衣之舊,尊貴親昵,無過二人,同時獲罪,吾不能救。諸君其慎之。《北齊書·崔暹傳》。

與彭城王韶書

[编辑]

  典籤姓孟者極能用心,何不置之目前。《北齊書·孟業傳》。

招王思政書

[编辑]

  若降,當授以并州。《通鑑》。

敕子澄書

[编辑]

  馬令是吾故舊,汝宜寬之。《北史·司馬子如傳》。

攻玉壁射募格于城中

[编辑]

  能斬城主降者,拜太尉,封開國郡公,邑萬户,賞帛萬匹。《周書·韋孝寬傳》。

顧命

[编辑]

  段孝先忠亮仁厚,智勇兼備,親戚之中,唯有此子,軍旅大事,宜共籌之。《北齊書·段韶傳》:韶字孝先。

高澄文襄帝

[编辑]

  帝諱澄,字子惠,神武長子,魏中興元年立爲勃海王世子,武定五年嗣事,至七年八月爲梁降人蘭京所殺,年二十九,文宣受禪,追諡曰文襄皇帝,廟號世宗。

與封隆之密書

[编辑]

  仲密枝黨同惡向西,宜悉收其家累,以懲將來。《北齊書·封隆之傳》:武定初,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將叛,詔隆之馳驛撫慰,世宗密書與隆之云云。

與侯景書

[编辑]

  盖聞位爲大寶,守之未易,責成任重,《梁書》作仁誠重任。終之实難。或殺身成名,或去食存信,比性命于鴻毛,方義節《梁書》作等節義。于熊掌。夫然者,舉不違德,《梁書》作失德。動無過事,進不見惡,退無谤言。先王與司徒契闊夷險,孤子相依,偏所眷屬,繾綣襟期,綢繆素分,《梁書》作寤語。義貫終始,情存歲寒。司徒自少及長,從微至著,共相成立,生非無恩。《梁書》作共相成生,非無恩德。既爵冠通侯,位標上等,門容駟馬,食(《梁書》作室。饗萬鍾,財利潤于鄉黨,榮華被于親戚。意氣相傾,人倫所重,感于知己,義在不忘。《梁書》作義在忘軀。眷爲國士者,乃立漆身之節,饋以壹《北齊書》作一。)飧者,便致扶輪之效。若然尚不能已,況其重于此乎?幸《北齊書》作常。以故舊之節,欲存《梁書》作之義欲持,《北齊書》作之義欲將。子孫相託,方爲晉秦之匹,共成劉范之親。假使日往月來,時移世易,門無強蔭,家有幼孤,猶應加璧不遺,分宅相濟,無忘先德,以恤後人。況聞負杖行歌,便已狼顧反《梁書》作犬。噬,于名無所成,于義無所取,不蹈忠臣之蹟,自陷叛人之地。力不足以自強,勢不足以自保,率烏合之眾,爲累卵之危。西求救于黑秦,《北齊書》作宇文。南請援于蕭主,《梁書》《北齊書》作氏。以狐疑之心,爲首鼠之事。入秦則秦人不容,歸吴則吴人不信。當今所觀。《梁書》作相視。未見其可,不知終久,持此安歸?相推本心,必不應爾。當時《梁書》《北齊書》作是。不逞之人,曲爲異《北齊書》作無。端之說,遂懷狐鼠《梁書》《北齊書》作市虎。之疑,乃致投杼之感。比來舉止,事已可見,人相疑誤,想自覺知。合門大小,并在司寇。意謂李氏未滅,猶言少卿可反。孤子無狀招祸,丁天酷罰,不能死亡,苟存晷漏,追慕永遠,五内崩裂。但禮猶權奪,志在忘私,思效力命,卒成功業。前者(《梁書》作近者。聊命偏師,前驅致討,南兖、揚州應時克復。即欲乘機,長驅《北齊書》作席卷。悬瓠,屬以炎暑,欲爲後圖,且命旋軍,《北齊書》作還師。待時更舉。今寒飙向折,白露將團,方凭國威。《梁書》《北齊書》作靈。龔行天罰。器械精新,士馬強盛,内外感恩,上下戮力,《梁書》作内外感德,上下齊心。)三令五申,可蹈《北齊書》作赴。湯火。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61229&by_title=%E5%85%A8%E4%B8%8A%E5%8F%A4&page=14

若使旗鼓相望,埃尘相接,勢如沃雪,事等注荧。《梁書》作萤。夫明者去危就安,智者转祸爲福,宁使人負我,不使我負人。《梁書》作宁使我負人不使人負我。當開從善之門,使有改迷。《梁書》作决改先迷。之路。今誠刷心荡意,除嫌去惡,想猶致疑,未便見信。若能卷甲來朝,《梁書》《北齊書》作垂囊。還闕者,當相授豫州刺史。以終身世。《梁書》作即使終君之世,《北齊書》作必使終君身世。所部文武并《梁書》《北齊書》作更。不追摄,進得保其禄位,退則不丧功名。冀有知几之心,當爲可信之事。今王思政韋法寶等,《北齊書》有皆字。弧軍偏將,遠來深入,然其性命在君股掌,若《北齊書》作脱。欲刺之,想有馀力,若能擒翦,肆諸市朝,即加宠授,永保疆埸,君門眷屬,可以無恙。《北齊書》作患。宠妻爱子,亦相送還,仍爲通家,共《梁書》作卒。成親好。所不食言,有如皎日。

  今遣行人,路程可度,此月十日應至彼間,足得還返。若能悔過,不忘本朝,宜遣腹心之使,自來向此,面取委曲,使相知信。如其迟疑,未便分决,使來赊缓,不赴期会,國有常刑,以明君法。今不《梁書》作君既不。能東封函谷,南面称孤,受制于人,威名顿盡。得地不能自守,聚眾不以爲強。空使身有背叛之名,家爲惡逆之黨。《北齊書》作家有惡逆之祸。兄弟子侄,首足異處;《梁書》作門。垂发戴白,同就涂炭。聞者相爲酸鼻,見者相爲寒心。覆宗絕嗣,自贻伊戚,戴天履地之心,能無愧乎。疑脱成敗二字。祸福决之此使,善惡向背,相任所從,脱出自思,致延後悔,駟馬不追,噬脐何及。孤子今日不應乃《梁書》作方。遣此書,但見蔡遵道云:司徒本無歸西之心,深有追悔《北齊書》作悔過,《梁書》作悔祸。之意,聞西兵將至,遣遵道向崤中参其多少,少則與其同力,多則更爲之備。又云房長史在彼之日,司徒尝欲將《梁書》作遣書啟,將改過自新,求效边畔。已差李龍仁等,垂欲发遣,聞房已還,遂復停廢。《梁書》作聞房已遠,遂復停发。未知遵道此言爲实爲虚;但既有所聞,不容不相盡告。吉兇之理,想自圖之。《文苑英華》六百八十五,又見《梁書·侯景傳》,《北齊書·文襄紀》。

报李元忠書

[编辑]

  仪同位亚臺鉉,识懷贞素,出藩入侍,備经要重。而猶家無担石,室若悬磬,豈輕財重義,奉時爱己故也。久相嘉尚,嗟咏無極,恒思標賞,有意無由。忽辱蒲桃,良深佩戴。聊用绢百匹,以酬清德也。《北齊書·李元忠傳》,又略見《艺文类聚》八十七。

降書褒奖劉

[编辑]

  以卿家世忠纯,奕代冠冕。贤弟贤子,并與吾共事,懷抱相託,亦自依然。宜勖心力,以副所委,莫慮不富貴。《北齊書·劉傳》。

與崔季舒書

[编辑]

  痴人復何似,痴勢小差未。《魏書·孝靜紀》:文襄嗣事,甚忌焉。以崔季舒爲中書黄門侍郎,令监察動靜,小大皆令季舒知。文襄與季舒書。

杖宋游道判

[编辑]

  游道禀性遒悍,是非肆口,吹毛洗垢,疮疵人物。往與郎中蘭景云忿竞,列事十条。及加推穷,便是虚妄。方共道习凌侮朝典,法官而犯,特是難原,宜付省科。《北齊書·宋游道傳》,游道除御史中尉,東莱王道习参御史选,限外投狀,道习與游道有舊,使令史受之。文襄怒,杖游道而判之云云。

高洋文宣帝

[编辑]

  帝諱洋,字子進,神武第二子,天平二年封太原郡公,武定七年嗣事,八年正月封齊郡王,三月進封齊王,五月加九锡,受禪,改元天保,在位十年,諡曰章烈皇帝,廟號威宗。武平初改諡曰文宣皇帝,廟號显祖。

追赠陈元康詔天保元年

[编辑]

  元康识超往哲,才極時英,千仞莫窥,萬顷難测。综核戎政,弥纶霸道,草昧邵陵之謀,翼赞河陽之会,运籌定策,盡力盡心,進忠補過,亡家徇國。埽平逋寇,廓清荆楚,申甫之在隆周,子房之處盛漢,旷世同規,殊年共美。大業未融,山ㄨ奄及,悼伤既切,宜崇茂典。赠使持節都督冀定瀛殷沧五州諸軍事、骠騎大將軍、司空公、冀州刺史,追封武邑县一千户,舊封并如故,諡曰文穆。赙物一千二百段。大鴻胪监丧事。兇禮所須,随由公给。《北齊書·陈元康傳》

正风俗詔天保元年六月辛巳

[编辑]

  顷者风俗流宕,浮竞日滋,家有吉兇,务求胜異。婚姻丧葬之费,车服饮食之華,動竭歲资,以营日富。又奴仆帶金玉,婢妾衣罗绮,始以创出爲奇,後以過前爲丽,上下貴贱,無復等差。今运屬惟新,思蠲往弊,反朴還淳轨物。可量事具立条式,使俭而獲中。《北齊書·文宣紀》。

復太原等四郡田租詔

[编辑]

  冀州之渤海、長樂二郡,先帝始封之國,義旗初起之地。并州之太原,青州之齊郡,霸業所在,王命是基。君子有作,貴不忘本,思申恩洽,蠲復田租。齊郡、渤海,可并復一年,長樂復二年,太原復三年。《北齊書·文宣紀》。

祭慰故太傅孫腾等詔

[编辑]

  故太傅孫腾、故太保尉景、故大司馬婁昭、故司徒高敖曹、故尚書左仆射慕容绍宗,故領軍萬俟于、故定州刺史段榮、故御史中尉劉貴、故御史中尉竇泰、故殷州刺史劉丰、故濟州刺史蔡儁等,并左右先帝,经赞皇基,或不幸早徂,或殒身王事,可遣使者就墓致祭,并撫问妻子,慰逮存亡。《北史》七。

詔有司六月壬辰

[编辑]

  自今已後,諸有文啟论事,并陈要密,有司悉爲奏聞。《北齊書·文宣紀》。

以魏御府物供七日宴賜詔七月乙卯

[编辑]

  古人鹿皮爲衣,書囊成帐,有懷盛德,风流可想。其魏御府所有珍奇杂纟采常所不给人者,徒爲畜积,命宜悉出,送内後园,以供七日宴賜。《北齊書·文宣紀》。

移漢石经詔八月

[编辑]

  郡國修立黉序,广延髦儁,敦述儒风。其國子学生亦仰依舊诠補,服膺師說,研习禮经。往者文襄皇帝所建蔡邕石经五十二枚,即宜移置学馆,依次修立。《北齊書·文宣紀》。校勘记:「建」,《北史》作「运」。石经原在洛陽,高澄运回邺城。應以「运」爲正。

求直言詔

[编辑]

  有能直言正谏,不避罪辜,謇謇若朱云,谔谔若周舍,開朕意,沃朕心,弼于一人,利兼百姓者,必當宠以榮禄,待以不次。《北齊書·文宣紀》。

劝课农桑詔

[编辑]

  諸牧民之官,仰專意农桑,勤心劝课,广收天地之利,以備水旱之灾。《北齊書·文宣紀》。

國史詔

[编辑]

  朕以虚寡,嗣弘王業,思所以赞揚盛绩,播之萬古。雖史官執笔,有聞無坠,猶恐绪言遺美,時或未書。在位王公文武大小,降及民庶,爰至僧徒,或親奉音旨,或承傳傍說,凡可載之文籍,悉宜条录封上。《北齊書·文宣紀》。

更定麟趾格詔八月甲午

[编辑]

  魏世議定《麟趾格》,遂爲通制,官司施用,猶未盡善。可令群官更加论究。适治之方,先盡要切,引纲理目,必使無遺。《北齊書·文宣紀》。

王昕削爵詔

[编辑]

  元景本自庸才,素無勳行,早沾缨绂,遂履清途,发自畿邦,超居詹事,俄佩龍文之敛,仍啟帶砺之書。語其氣分,何因到此?誠宜清心励己,少酬萬一。尚書百揆之本,庶务攸歸。元景與奪任情,威福在己,能使直而爲枉,曲反成弦。害政损公,名義安在?伪賞宾郎之味,好咏輕薄之篇。自謂模擬伧楚,曲盡风制,推此爲長,馀何足取?此而不绳,後將焉肃?在身官爵,宜從削奪。《北史》二十四《王憲附傳》。

詔释僧稠天保元年

[编辑]

  久聞风德,常思言遇。今敕定州,令師赴邺,教化群生,義無独善,希即荷锡,暂游承明。思欲弘宣至道,濟斯苦壤。至此之日,脱須還山,當任東西,無所留絷。《续高僧傳》。

问沙汰释老詔五年舉秀才,樊遜對策第一

[编辑]

  朕聞專精九液,鹤竦玄州之境;苦心六歲,释担烦恼之津。或注神鬼之术,明尸解之方,或說因缘之要,見泥洹之道。是以太乙阐法,竟于輕舉;如來证理,坏于寂滅。自祖龍寝蹟,劉莊感梦,從此以歸,纷然遂广,至有委親遺累,弃國忘家,馆舍盈于山薮,伽蓝遍于州郡。若黄金可化,淮南不應就戮;神威自在,央掘豈得爲京刂,若以御龍非实,荆山有攀髯之恋;控象爲虚,洛寤夜光之诡。是非之契,朕实惑焉。乃有缁衣之眾,参半於平俗;黄服之徒,数過於正户。所以國给爲此不充,王用因兹取乏。欲择其正道,蠲其左术。一則有潤邦家,二則無惑群品。且积竞繇來,行之已久,顿于中路,沙汰实難。至如两家升降,二途修短,可指言优劣,無鼠首其辭。《广弘明集》二十四。

发遣梁民詔六年六月壬子

[编辑]

  梁國遘祸,主丧臣离,逖彼炎方,盡生荆棘。興亡继絕,義在于我,纳以長君,拯其危弊,比送梁主,已入金陵。藩禮既修,分義方笃。越鸟之思,豈忘南枝,凡是梁民,宜聽反國,以禮发遣。《北齊書·文宣紀》。

聽度道士爲沙門詔六年九月

[编辑]

  法門不二,真宗在一,求之正路,寂泊爲本,祭酒道者,世中假妄,俗人未悟,仍有祗崇,曲ろ是味,清虚焉在,朐脯斯甘,慈悲永隔,上異仁祠,下乖祭典,皆宜禁絕,不復遵事,颁敕遠近,咸使知聞,其道士歸伏者,并付昭玄大統上法師,聽度出家,不发心者,可令染剃。集古今佛道论衡实录一,又《广弘明集》四。

并省郡县詔七年十一月壬子

[编辑]

  昆山作镇,厥號神州;瀛海爲池,是称赤县。蒸民乃粒,司牧存焉。王者之制,沿革迭起,方割成灾,肇分十二,水土既平,還復九州。道或繁简,義在通時,殷因于夏,無所改作。然則日月缠于天次,王公國于地野,皆所以上叶玄仪,下符川岳,逮于秦政,鞭挞区寓,罢侯置守,天下爲家。洎两漢承基,曹馬屬統,其間损益,難以胜言。魏自孝昌之季,数鍾澆否,禄去公室,政出多門,衣冠道盡,黔首涂炭。銅馬、铁胫之徒,黑山、青犊之侣,枭张晉、趙,豕突燕、秦,纲紀從兹而颓,彝章因此而紊。是使豪家大族,鳩率鄉部,託蹟勤王,規自署置。或外家公主,女谒内成,昧利纳財,啟立州郡。离大合小,本逐時宜,剖竹分符,盖不獲已。牧守令長,虚增其数,求功录实,谅足爲烦,损害公私,爲弊殊久,既乖爲政之禮,徒有驅羊之费。自爾因循,未遑删改。

  朕寅膺寶历,恭临八荒,建國经野,务存简易。將欲镇躁歸靜,反薄還淳,苟失其中,理從刊正。傍觀舊史,逖聽前言,周曰成、康,漢称文、景,编户之多,古今爲最。而丁口减于畴日,守令倍于昔辰,非所以馭俗调风,示民轨物。且五岭内实,三江回化,拓土開疆,利穷南海。但要荒之所,舊多浮伪,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譬諸木犬,猶彼泥龍,循名督实,事歸烏有。今所并省,一依别制。《北齊書·文宣紀》。

祀禮詔八年八月

[编辑]

  丘、郊、時祭,皆仰市取,少牢不得割,有司监視,必令丰備;农社先蚕,酒肉而已;雩、礻某、风、雨、司民、司禄、靈星、杂祀,果饼酒脯。唯當务盡誠敬,義同如在。《北齊書·文宣紀》,又見《北史》七。

遺詔十年十月

[编辑]

  凡諸兇事一依俭約。三年之丧,雖曰達禮,漢文革创,通行自昔,義有存焉,同之可也。丧月之断。限以三十六日。嗣主、百寮、内外遐邇,奉制割情,悉從公除。《北齊書·文宣紀》。

敕魏收天保四年

[编辑]

  好直笔,我終不作魏太武誅史官。《北齊書·魏收傳》。

敕李祖勳

[编辑]

  茹茹既破,何故無賀表?《北齊書·盧文伟傳》。

敕中使

[编辑]

  好作法用,勿使崔家笑人。《北齊書·崔悛傳》

敕崔昂

[编辑]

  若諸人不相遵纳,卿可依事啟聞。《北齊書·崔昂傳》:詔删定律令,损益禮樂,令尚書右仆射薛叔等三人在領軍府議定,又敕昂云。

敕宋世轨

[编辑]

  我知臺欺寺久,卿能執理,與之抗衔,但守此心,勿慮不富貴。《北齊書·宋世轨傳》。

敕毕義云

[编辑]

  卿比所爲,誠合死,以志在疾惡,故且一恕。《北齊書·宋世轨傳》。

手書與崔暹

[编辑]

  贤子達,甚有才学,亡兄女樂安主,魏帝外甥,内外敬待,胜朕諸妹,思成大兄宿志。《北齊書·崔暹傳》。

與梁太尉王僧辩書

[编辑]

  梁國不造,祸難相仍。侯景傾荡建業,武陵弯弓巴漢。卿志格玄穹,精貫白日,戮力齊心,芟夷逆丑,凡在有情,莫不嗟尚;況我邻國,缉事言前。而西寇承間,復相掩袭,梁主不能固守江陵,殒身宗┙,王師未及便已降敗,士民小大,皆毕寇虏,乃眷南顧,愤叹盈懷。卿臣子之情,念當鲠裂。如聞權立支子,號令江阴,年甫十馀,極爲冲藐,梁估。未已,負荷谅難。祭則衛君,政由宁甯氏。干弱枝強,終古所忌。朕以天下爲家,大道濟物。以梁國沦滅,有懷舊好,存亡拯坠,義在今辰,扶危嗣事,非長伊德。彼贞陽侯,梁武猶子,長沙之胤,以年以望,堪保金陵,故置爲梁主,纳于彼國。便詔上黨王涣總摄群將,扶送江表,雷動风馳,助埽冤逆。清河王岳前救荆城,軍度安陆,既不相及,愤惋良深。恐及西寇乘流,復蹑江左,今转次漢口,與陆居士相会。卿宜协我良規,厉彼群帥,部分舟舻,迎接今王,鳩勒劲勇,并心一力。西羌烏合,本非寇,直是湘東怯弱,致此沦胥。今者之師,何往不克,善建良圖,副朕所望也。《梁書王·僧辩傳》。

即位告天

[编辑]

  皇帝臣諱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否泰相沿,廢興迭用,至道無親,應运斯輔。上览唐、虞,下稽魏、晉,莫不先天揖让,考历歸終。魏氏多難,年將三十,孝昌已後,内外去之。世道横流,苍生涂炭。赖我獻武,拯其將溺,三建元首,再立宗祧,埽絕群兇,芟夷奸宄,德被黔黎,勳光宇宙。文襄嗣武,克構鴻基,功浃寰宇,威棱海外,穷发懷音,西寇纳款,青丘保候,丹穴來庭,扶翼危機,重匡颓运,是則有大造于魏室也。

  魏帝以卜世告終,上靈厌德,钦若昊天,允歸大命,以禪于臣諱,夫四海至公,天下爲一,總民宰世,树之以君。既川岳啟符,人神效祉,群公卿士,八方兆庶,佥曰皇極乃顧于上,魏朝推進于下,天位不可以暂虚。遂逼群議,恭膺大典。猥以寡薄,託于兆民之上,雖天威在颜,咫尺無遠,循躬自省,实懷祗惕。敬简元辰,升坛受禪,肆类上帝,以答萬國之心,永隆嘉祉,保有齊,以被于無穷之祚。《北齊書·文宣紀》。

高殷廢帝

[编辑]

  帝諱殷,字正道,小名道人,文宣長子,天保元年立爲皇太子,十年十一月即位。明年正月,改元乾明。八月爲常山王演所廢,皇建二年九月被殺。大宁中追諡曰閔悼王。

即位詔天保十年十王月庚戌

[编辑]

  九州軍人七十已上授以板职,武官年六十已上及癃病不堪驅使者,并皆放免。土木营造金銅铁諸杂作工,一切停罢。《北齊書·廢帝紀》。

免配没詔乾明元年正月癸亥

[编辑]

  諸元良口配没宫内及賜人者,并放免。《北齊書·廢帝紀》。

委任常山王詔三月甲寅

[编辑]

  軍國事皆申晉陽,禀大丞相常山王規算。《北齊書·廢帝紀》。

僧稠丧事詔元年

[编辑]

  故大禪師,志力精苦,感果必然,栖心寂默,虚來实返,妙業玄风,事高缁素,运往神遷,实深嗟惘。资崇有嘉,用申凄敬。可施物五百段,送千僧供于云門,以崇追福。《续高僧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