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冊府元龜/卷02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百一十九 冊府元龜卷二百二十
僭偽部
作者:王欽若 北宋
卷二百二十一

 形貌 聰識 令德 才藝

形貌

[编辑]

夫人之生也,鍾五行之秀,肖二儀之形。所禀雖同,厥貌則異。乃有偶晉室之衰圯,幸中原之俶擾,保聚羣黨,僭竊位號。雖邪謀㓙德,有亂於天常,而竒姿偉狀,或同於人傑。斯所以資彼姦雄之氣,成其悖戾之咎耳。故仲尼有言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是知取人之道,不在乎形貌也眀矣。

前凉張軌字士彦,有器望姿儀。

前趙劉淵字元海,左手文有其名,猿臂善射,膂力過人,姿儀魁偉,身長八尺四寸,鬚長三尺餘,當心有赤毫毛三根,長三尺六寸。

劉和字玄泰,元海子,身長八尺。

劉聰字玄眀,形體非常,左耳有一白毫毛,長二尺餘,甚光澤。

劉曜字永眀,身長九尺三寸,垂手過膝,生而眉白,目有赤光,鬚髯不過百餘根,而皆長五尺。弱冠游於雒陽,坐事當誅,亡匿朝鮮,遇赦而歸。自以形質異衆,恐不容於世,乃隱迹管涔山。

後趙石勒字世龍,初名㔨,上黨武郷羯人,長而壯健。父老及相者皆曰:「此胡狀貌竒異,志度非常,其終不可量也。」勸邑人厚遇之,而賣與茌平人師懽為奴。有一老父謂勒曰:「君魚龍髪際上四道已成,當貴為人主。」懽亦竒其狀貌而免之。

石虎字季龍,年六七歲,有善相者曰:「此兒貌竒,有壯骨,貴不可言。」年十八,身長七尺五寸。

冉閔字永曾,身長八尺,勇力絶人。

前燕慕容廆字奕雒,瓌幼而魁岸,美姿貌,身長八尺,雄傑有大度。

慕容皝字元真,龍顔版齒,身長七尺八寸。

慕容雋字宣英,骨相不常,身長八尺二寸,姿貌魁偉。

前秦苻生字長生,生無一目。為兒童時,祖洪戱之,問侍者曰:「吾聞瞎兒一淚,信乎?」侍者曰:「然。」生怒,引佩刀自刺出血,曰:「此亦一淚也。」洪大驚,鞭之。

苻堅字永固,臂垂過膝,目有紫光。祖洪愛之,名曰堅頭,每曰:「此兒姿貌魁偉,質性過人,非常相也。」

後秦姚襄字景國,年十七,身長八尺五寸,臂垂過膝。

後蜀李特字玄休,身長八尺,雄武善騎射,沉毅有大度。

李雄字仲雋,身長八尺三寸,美容貌,少以烈氣聞,每周旋鄉里,識達之士皆器重之。

李勢字子仁,身長七尺九寸,腰帶十四圍,善於俯仰,時人異之。

後凉吕光字世期,身長八尺四寸,目重瞳子,左肘有肉印。

吕隆字永基,美姿貌,善騎射。

南燕慕容垂字道眀,少岐嶷有器度,身長七尺四寸,手垂過膝。

慕容德字玄眀,年未弱冠,身長八尺二寸,姿貌雄偉,額有日角偃月重文。

慕容超字祖眀,身長八尺,腰帶九圍,精彩秀發,容止可觀。

夏赫連勃勃字屈子,身長八尺五寸,腰帶十圍,性辨慧,美風儀。姚興見而竒之,深加禮敬。宋高祖入長安,遣使遺勃勃書,請通和好。使者還,言勃勃容儀瓌偉,英武絶人。高祖歎曰:「吾所不如也。」

蜀王建字光圖,隆眉廣顙,龍睛虎視。常於武當山遇僧處嘗謂建曰:「子骨相甚貴,何不從軍自求豹變,而乃區區為盗,綴賊之號。」

閩王審知,身長七尺六寸,紫色方口,隆凖。

聰識

[编辑]

夫鍾五行之秀,為萬物之靈者,其人矣乎?自晉室板蕩,羣雄肇亂,竊據郡國,僭稱位號者,比比而有。雖復乘夫否運,内包逆節,亦有性識頴悟,器局閎逺,稽古好學,摛文屬辭,或留神於政治,或騁辨於談議,或折節自勗,或發言垂戒。至於揣摩事幾,必有於先見;褒貶前哲,差出於衆意。斯亦豪爽自負,超越倫萃者哉。

前凉張駿,幼而竒偉。晉愍帝建興四年,封覇城侯。十歲能屬文,卓越不覊。及嗣位,勤脩庶政,摠御文武,咸得其用。逺近嘉詠,號曰積賢君。

前趙劉元海,嘗謂同門生朱紀范隆曰:「吾每觀書傳,當鄙隋陸無武,綘灌無文。道繇人弘,一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之所耻也。二生遇高皇而不能建封侯之業,兩公值文帝而不能開庠序之美,惜哉!」於是遂學武事,妙絶於衆。

劉曜幼而聰慧,有竒度。年八歲,從父元海獵於西山,遇雨止樹下。迅雷震樹,旁人莫不顛仆,曜神色自若。元海異之曰:「此吾家千里駒也,從兄為不亡矣。」

後趙石勒雅好學,雖在軍旅,嘗令儒生讀史書而聴之,每以其意論古帝王善惡,朝賢儒士聴者莫不歸美焉。嘗使人讀漢書,聞酈食其勸立六國後,大驚曰:「此法當失,何得遂成天下!」至留侯諫,乃曰:「頼有此耳。」其天姿英達如此。

前秦符堅七歲聰敏好施,舉止不踰規矩,每侍其祖父洪側,輙量洪舉措,取與不失機侯。高平徐統遇堅於路,異之,執其手曰:「符郎,此官之御街,小兒敢戱於此,不畏司隸縳耶?」堅曰:「司⿰柰⿱入米--𣜩?縳罪人,不縳小兒戯也。」及即偽位,出逰覇陵,顧謂羣臣曰:「漢祖起自布衣,廓平四海,佐命功臣孰為首乎?」權翼進曰:「漢書以蕭曹為功臣之冠。」堅曰:「漢祖與項羽争天下,困於京索之間,身被七十餘創,通中六七,父母妻子為楚所囚,平城之下,七日不火食,頼陳平之謀,太上妻子克全,免匈奴禍,二相不得獨高也。雖有人狗之喻,豈黄中之言乎?」於是酣飲極歡,命羣臣賦詩。又時匈奴左賢王衛辰遣使降於堅,遂請田内地,堅許之。雲朔䕶軍賈雍遣其司馬徐斌率騎襲之,因縱兵掠奪。堅怒曰:「朕方脩魏綘和戎之術,不可以小利忘大信。昔荆吳之戰,事興蠺婦澆𤓰之恵,梁宋息兵,夫怨不在大,事不在小,擾邉動衆,非國之利也。」所獲資産,其悉以歸之,免雍官,以白衣領䕶軍,遣使脩和,示之信義。辰於是入居塞内,貢獻相尋。又遣符雒等伐代王渉翼,揵其子翼圭縳父請降。堅曰:「翼揵荒俗,未𠫭仁義,令入太學習禮,以翼圭執父不孝,遷之於蜀,散其部落。」堅嘗之太學,召渉翼揵,問曰:「中國以學養性,而人夀考,漠北噉牛羊而人不夀,何也?」翼揵不能答。又問:「卿種人有堪將者,可召為國用。」對曰:「漠北人能捕六畜,善馳走,逐水草而已,何堪為將?」又問:「好學否?」對曰:「若不好學,陛下用教何為?」堅善其對。又聞桓温廢海西公也,謂羣臣曰:「温前敗海上,後敗枋頭,十五年間,再傾國師,六十歲翁,舉動如此,不能思愆免退,以謝百姓,方廢立以自悅,將如四海何?諺云:『怒其室而作色於父者』,其桓温之謂乎?」又梁熙遣使西域,稱揚堅之威德,并以繒綵賜諸國王。於是朝獻者十有餘國。大宛獻天馬千里駒,皆汗血朱鬛,五色鳯膺麟身,及諸𭹀異五百餘種。堅曰:「吾思漢文之返千里馬,咨嗟美詠,今所獻馬,其悉返之,庶克念前王,髣髴古人矣。」乃命羣臣作止馬詩而遣之,示無欲也。其下以為盛德之事,逺同漢文。於是獻詩者四百餘人。符登初為長安令,坐事黜為狄道長,及闗中亂,去縣歸毛興。登兄同成言於興,請以登為司馬。嘗在行部,登度量不羣,好為竒畧。同成嘗謂之曰:「汝聞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無數干時,將為愽識者不許。吾非疾汝,恐或不喜人妄預耳。自是可止,汝後得政,自可專意。」時人聞同成言,多以為疾登而抑蔽之。登乃屏跡,不妄交游。興有事則召之,戯謂之曰:「小司馬可坐評事。」登出言輒析理中,興内服焉。然敬憚而不能委任。

前燕慕容廆嘗從容言曰:「獄者,人命之所懸也,不可以不慎;賢人君子,國家之基也,不可以不敬;稼穡者,國之本也,不可以不急;酒色便佞,亂德之賊也,不可以不戒。」乃著家令數千言,以申其旨。

後秦姚興既僭位,晉大司馬桓玄遣使来聘,請辛恭靖、何澹之。興留恭靖而遣澹之,謂曰:「桓玄不推計歴運,將圖簒逆,天未忘晉,必將有義舉,以吾觀之,終當傾覆。卿今馳徃,必逢其敗,相見之期,遲不云逺。」未幾,桓玄誅,澹之等奔於興。

後凉吕光年十歲,與諸童兒逰戱邑里,為戰陣之法,儔類咸推為主,部分詳平,羣童歎服。

後燕慕容盛少沈敏,多謀畧。符堅誅慕容氏,盛年十二,随慕容永東如長子,謂叔父柔曰:「今﨑嶇於鋒刃之間,在疑忌之際,愚則為人所猜,智則危甚巢幕,當如鴻鵠高飛,一舉萬里,不可坐待罟網也。」於是與柔及弟會間行東歸於慕容垂。後遼西太守李郎在郡十年,威制境内,盛疑之,累徵不赴,以母在龍城,未敢顯叛,乃隂引魏軍,將為自安之計,因表請發兵以距㓂。盛曰:「此必詐也。」召其使而詰之,果騐。又嘗引中書令常忠、尚書陽璆、秘書監郎敷於東堂,問曰:「古来君子,皆謂周公忠聖,豈不謬哉?」璆曰:「周公居攝政之重,而能達君臣之名,及流言之謗,致烈風以悟主,道契神靈,義光萬代,故累葉稱其高,後王無以奪其美。」盛曰:「常令以為何如?」忠曰:「昔武王疾篤,周公有請命之誠,流言之際,義感天地,楚撻伯禽以訓就王德,周公為臣之忠聖達之美,詩書以来,未之有也。」盛曰:「異哉,二君之言!朕見周公之詐,未見其忠聖也。昔武王得九齡之夢,白文王,文王曰:『我百爾九十,我與爾三焉。』及文王之終,已騐武王之夀矣。武王之筭未盡而求代其死,是非詐乎?若惑於天命,是不聖也。據攝天位,而丹誠不見,致兄弟之間有干戈之事。夫文王之化,自近及逺,故曰:『刑于寡妻,至於兄弟。』周公親違聖父之典,而蹈嫌疑之蹤,戮罰同氣,以逞私忿,何忠之有乎?但時無直筆之史,後儒承其謬談故也。」忠曰:「啟金縢而返風,亦足以眀其不詐。遭二叔流言之變,而能大義滅親,終安宗國,復子眀辟,輔成大業,以致太平,制禮作樂,流慶無窮,亦不可謂非至德也。」盛曰:「卿徒因成文而未原大理,朕今相為論之。昔周公自后稷積德累仁,至於文武,文武以大聖應期,遂有天下,生靈仰其德,四海歸其仁。成王雖幼,統洪業,而卜世脩長,加吕召毛畢為之師傅,若無周公攝政,王道足以成也。周公無故以安危為己任,専臨朝之權,闕北面之禮,管蔡忠存王室,以為周公代主,非人臣之道,故言公將不利於孺子。周公當眀大順之莭,陳誠義以曉羣疑,而乃阻兵都邑,擅行誅戮,不臣之罪彰於海内,方貽王鴟鴞之詩,歸非於主,是何謂乎?又周公舉事,稱告二公,足眀周公之無罪,而坐觀成王之疑,此則二公之心,亦有猜於周公也。但以踈不間親,故寄言於管蔡,可謂忠不見於當時,仁不及於兄弟,知羣望之有歸,天命之不在然,然後返政成王,以為忠耳。大風㧞木之徵,乃皇天祐存周道,不忘文武之德,是以赦周公之始愆,欲成周室之大美。考周公之心,原周公之行,乃天下之罪人,何至德之謂也?周公復位,二公所以杜口不言其本心者,以眀管蔡之忠也。」又謂常忠曰:「伊尹、周公,孰賢?」忠曰:「伊尹非有周公之親,而功濟一代,太甲亂德,放於桐宫,思愆改善,然後復之,使主無怨言,臣無流謗,道存社稷,美溢来今,臣謂伊尹之勲,有高周旦。」盛曰:「伊尹以舊臣之重,顯阿衡之任,太甲嗣位,君道未洽,不能竭忠輔導,而放黜桐宫,事同夷羿,何周公之可擬乎?」郎敷曰:「伊尹處人臣之位,不能輔制其君,恐成湯之道墜而莫就,是以居之桐宫,與小人從事,使知稼穡之艱難,然後返天位,此其忠也。」盛曰:「伊尹能廢而立之,何不能輔之以至於善乎?若太甲性同桀紂,則三載之間,未應便成賢后;如其性本休眀,義心易發,當務盡規賛之理,以弼成君德,安有人臣幽主而據其位哉?且臣之事君,惟力是視,奈何挾智蔵仁,以成君惡?夫太甲之事,朕已鑒之矣。太甲至賢之主也,以伊尹歴奉三朝,績無異稱,將失顯祖委授之功,故匿其日月之眀,受伊尹之黜,所以濟其忠貞之美。夫非常之人,然後能立非常之事,非常人之所見也,亦猶泰伯之三讓,人無得而稱焉。」敷曰:「泰伯三以天下讓,至仲尼而後顯其至德。太甲受謗於天下,遭陛下乃申其美。」因而談讌,賦詩,賜金帛各有差。

南凉秃髪傉擅,利鹿孤之弟。初,姚興遣使拜車騎將軍。傉擅少機警,有才畧,其父竒之,謂諸子曰:「傉擅眀識幹藝,非汝等軰也。」是以諸兄不以授子,欲傳之於傉擅。後為赫連勃勃所敗,姚興以傉擅外有陽武之敗,内有邉梁之亂,遣其尚書郎韋宗来觀釁。傉擅與宗論六國縱横之規,三家戰争之畧,逺言天命廢興,近陳人事成敗,機變無窮,辭致清辨。宗出而歎曰:「命世大才,經綸名教者,不必華宗夏士;撥煩理亂,澄氛濟世者,亦未必八索九丘。五經之外,冠冕之表,復自有人。車騎神機秀發,信一代之偉人,繇余、日磾,豈足為多也。」

令德

[编辑]

六軍起纛,五馬渡江。先王維桑,分割有素。中州舊物,吞噬無餘。二趙四燕,蝟毛而起;三秦五凉,蠶食以生。李特王蜀,赫連稱夏。竊帝圖王,時聞令德。連衡共誓,各負英獻。《》云:「萬夫之長,可以觀政。」矧據有土宇,僭稱名器,宜欲有拳拳之善,以服蚩蚩之心。

前凉張重華自稱凉州牧,輕賦斂,除闗稅,省園囿,以恤貧窮。

張天錫數宴園池,政事頗廢。盪難將軍校書祭酒索商上䟽極諫,天錫答曰:「吾非好行,行有得也。觀朝榮,則敬才秀之士;翫芝蘭,則愛德行之臣;覩松竹,則思貞操之賢;臨清流,則貴㢘潔之行;覽蔓草,則賤貪穢之吏;逢飈風,則惡㓙狡之徒。若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庶無遺漏矣。」

西凉李暠字玄盛,少而好學,性沉敏寛和,美器度。暠既遷於酒泉,沮渠蒙遜每年侵㓂不止,玄盛志在以德撫其境内,但與通和立盟,弗之較也。又與辛景、辛恭靖同志友善,景等歸晉遇害江南,玄盛聞而弔之。

前趙劉曜嘗燕羣臣於東堂,語及平生,泫然流涕,遂下書曰:「蓋褒德惟舊,聖后之所先;念恵録孤眀,王之常典。是以世祖草創河北,而致封於嚴尤之孫;魏武勒兵梁宋,追慟於橋公之墓。前所贈大司徒烈愍公崔岳、中書令曹恂、晉陽太守王忠、太子洗馬劉綏等,或識朕於齠齔之中,或濟朕於艱窘之極,言念君子,實傷我心。詩不云乎:『中心蔵之,何日忘之。』岳漢昌之初,雖有褒贈,屬否運之際,禮章莫備。今可贈岳使持節、侍中、大司徒、遼東公;恂大司空、南郡公;綏左光禄大夫、平昌公;忠鎮軍將軍、安平侯。並加散騎常侍,但皆丘墓夷滅,申哀莫繇。有司其速班訪岳等子孫,授以茅土,稱朕意焉。」初,曜弱冠逰於雒陽,坐事當誅,與曹恂奔於劉綏,綏匿之於書匱,載送於王忠,忠送之朝鮮。歲餘,饑窘,變姓名,客為縣卒。岳為朝鮮令,見而異之,推問所繇,曜叩頭自首,流涕求哀。岳曰:「卿謂崔元嵩不如孫賔碩乎?何懼之甚也!今詔捕卿甚峻,百姓間不可保也。此縣幽僻,勢能相濟,縱有大急,不過解印綬與卿俱去耳。吾既門衰,無兄弟之累,身又薄祐,未有兒子,卿猶吾子弟也,勿為過憂。大丈夫處身立世,鳥獸投人,要欲濟之,而况君子乎?」給以衣服,資供書傳,曜遂從岳質通疑滯,恩顧甚厚。岳從容謂曜曰:「劉生姿宇神調,命世之才也。四海脫有微風揺之者,英雄之魁,卿其人矣。」曹恂雖於屯厄之中,事曜有君臣之禮,故皆德之。

後趙石勒大興三年,偽稱趙王,下令曰:「武鄉,吾之豐沛,萬歲之後,魂靈當歸之,其復之三世。」又少時遇危難,賴郭敬而濟。後勒攻乞活李惲於上白,斬之,將坑其降卒,見郭敬而識之,曰:「汝郭季子乎?」敬叩頭曰:「是也。」勒下馬執其手泣曰:「今日相遇,豈非天耶?」賜衣服車馬,署敬上將軍,悉免降者以配之。又時大旱,勒親臨廷尉録囚徒,五歲刑以下皆輕决遣之,重者賜酒食,聴沐浴,一須秋論。還未及宫,㴻雨大降。

石季龍時,冀州八郡大蝗,司隸請坐守宰。季龍曰:「此政之失和,朕之不德,而欲委咎於守宰,豈禹湯罪已之義耶?司隸不進讜言,佐朕不逮,而歸咎無辜,所以重吾之責,可白衣領司隸。」

前秦苻堅既平慕容暐,自鄴如枋頭,讌諸父老,改枋頭為永昌縣,復之終世。又遣驍騎吕光率兵七萬,討定西域。光發長安,堅送於建章宮,謂光曰:「西戎荒俗,非禮義之邦,覊縻之道,服而赦之,示以中國之威,導以王化之法,勿極武窮兵,過深殘掠。」又所司奏劉蘭討蝗幽州,經秋冬不滅,請徵下廷尉詔獄。堅曰:「災降自天,殆非人力所能除也。此自朕之政違所致,蘭何罪焉?」

後秦姚萇僭即偽位後,大雪,下書深自責罰,散後宫文綺珍寳,以供戎事,身食一味,妻不重采。立太學,禮先賢之後。敗符登於安定東,置酒高會,諸將咸曰:「若值魏武王,不令此賊至今。陛下將牢太過耳。」萇笑曰:「吾不如亡兄有四:身長八尺五寸,臂垂過膝,人望而畏之,一也;當十萬之衆,與天下争衡,望麾而進,前無横陣,二也;温古知今,講論道藝,駕馭英雄,收羅雋異,三也;董率大衆,履險若夷,上下咸𠃔,人盡死力,四也。所以得建功立業,䇿任羣賢者,正望筭畧中一片耳。」羣臣咸稱萬歲。

姚興時,西秦乞伏乾歸為其下人所殺,子熾磐新立,羣下咸勸興取之。興曰:「乾歸先已返善,吾方當招懐,因䘮伐之,非朕本志也。」興性儉約,車馬無金玉之飾,臣下化之,莫不敦尚清素。又客星入東井,所在地震,前後一百五十六,公卿抗表請罪。興曰:「災譴之来,咎在元首。近代或歸罪三公,甚無謂也。公等其悉冠履復位。」後興以日月薄蝕,災眚屢見,降號稱王,下書令羣公卿士、將牧守宰,各降一等。於是其太尉趙公旻等五十三人上䟽諫曰:「伏惟陛下勲格皇天,功濟四海,威靈振於殊域,聲教暨於遐方,雖成湯之隆殷基,武王之崇周業,未足比諭。方當廓靖江吳,告成中岳,豈宜過垂冲損,違皇天之眷命乎?」興曰:「殷湯夏禹,德冠百王,然猶順守謙冲,未居崇極,况朕寡昧,安可以處之哉?」乃遣旻告於社稷宗廟,大赦,改元弘始,賜孤老鰥寡粟帛有差,年七十已上加衣杖。

姚泓字元子,既僭即帝位,將封宫臣十六人五等子男,姚讃諫曰:「東宫文武,自當有守忠之誠,未有赫然之効,何受封之多乎?」泓曰:「懸爵於朝,所以懲勸来効,標眀盛德。元子遭家不造,與功臣同此百憂,獨享其福,得不愧於心乎?」讃黙然。姚紹進曰:「陛下不忘報德,封之是也。古者敬其事,命之以始,須来春然後議之。」乃止。時姚懿以叛被囚,姚恢復叛,姚紹率輕騎先赴難,使姚洽、司馬國璠將歩卒三萬赴長安。恢從曲牢進屯杜成,紹與恢相持於靈臺。姚讃聞恢漸逼,留寜朔尹雅為弘農太守,守潼闗,率諸軍還長安。泓謝讃曰:「元子不能崇眀德義,導率羣下,致禍起蕭牆,變生同氣,既上負祖宗,亦無顔見諸父。懿始搆逆滅亡,恢復擁衆内叛,將若之何?」讃因攘𬒮大泣曰:「臣不滅此賊,終不持面復見陛下。」於是班賜軍士而遣之。讃大破恢,并其二弟殺之。泓哭之悲慟,葬以公禮。

後蜀李雄僣即帝位,巴都嘗告急,云有東軍。雄曰:「吾常慮石勒䟽扈侵逼,琅邪以為耿耿,不圖乃能舉兵,使人欣然。」雄之雅譚,多如此類。雄後遣安北李稚、中領軍李琀討楊難敵,難敵遣兵斷其歸道,四面攻之,獲琀稚,死者數千人。琀稚,雄兄蕩之子也。雄深悼之,不食者數日,則流涕深自咎責焉。

西秦乞伏乾歸遣其將乞伏益州討姜乳於上邽,邊芮、王松夀言於乾歸曰:「益州屢有戰功,嘗有驕色,未宜専任。」乾歸卒遣之,益州果敗。乾歸曰:「孤違蹇叔,以至於此,將士何為?孤之罪也。」皆赦之。

北燕馮䟦幼而懿重,少言寛仁,有大度,飲酒一石不亂。三弟皆任侠,不修行業,惟䟦恭慎,勤於家産,父母器之。

南凉秃髪傉擅僭號凉王,姚興凉州刺史王尚遣主簿宗敞来聘。敞父爕,吕光時自湟河太守入為尚書郎,見傉擅於廣武,執其手曰:「君神爽宏㧍,逸氣凌雲,命世之傑也,必當尅清世難。恨吾年老,不及見耳,以敞兄弟託君。」至是,傉擅謂敞曰:「孤以常才,謬為尊先君所見稱,每自恐有累大人氷鏡之眀。及忝家業,竊有懐君子。《》云:『中心蔵之,何日忘之。』不圖今日得見卿也。」敞曰:「大王仁侔魏祖,存念先人,雖朱暉眄張堪之孤,叔向撫女齊之子,無以加也。」酒酣,語及生平,傉擅曰:「卿魯子敬之儔,恨不與卿共成大業耳。」

才藝

[编辑]

夫僣稱名號,據有山河,長百萬之氓,跨數州之域,生殺在手,彊弱繇心,或學通經史,暗會孫吳,或藝精騎射,兼該象緯,而又飾之以詞翰,輔之以度量,彊眀政事,固多才藝,亦可謂人傑矣。不然,曷以臣伏黨類,駕馭羣豪者乎?

前凉張軌少眀敏好學,有器望。

張祚博學雄武,有政事之才。

西凉李暠少而好學,性沉敏寛和,美器度,通渉經史,尤善文義。及長,頗習武藝,誦孫吳兵法。

前趙劉元海幼好學,師事上黨崔游,習毛詩、京氏易、馬氏尚書,尤好春秋左氏傳、孫吳兵法,畧皆誦之,史漢諸子,無不綜覽。猿臂善射,膂力過人。

劉和好學夙成,習毛詩、左氏春秋、鄭氏易。

劉聰幼而聰悟,好學,博士朱紀大奇之。年十四,究通經史,兼綜百家之言,孫吳兵法,靡不誦之。工草隸,善屬文,著述懷詩百餘篇,賦頌五十餘篇。十五,習擊刺,猿臂善射,彎弓三百斤,膂力驍捷,冠絕一時。

劉粲少而雋傑,才兼文武。

劉曜幼而聰慧,有奇度,性拓落高亮,與衆不群。讀書志於廣覽,不精思章句,善於屬文,工草隸,雄武過人。鐵厚一寸,射而洞之,於時號為神射,尤好兵書,略皆闇誦。弱冠,游於洛陽,坐事當誅,亡匿朝鮮,遇赦而歸,隱迹管涔山,以琴書為事。

後趙石勒長而壯健,有膽力,雄武好騎射。

石季龍尤善彈,趫捷便弓馬,勇冠當時。

前燕慕容皝雄毅多權略,尚經學,善天文。

慕容雋博觀圖書,有文武幹略。

慕容恪幼而謹厚,深沈有大度,雄毅嚴重,每所言及,輒經綸世務。

前秦符洪多權略,驍武善騎射。

符健勇果便弓馬。

符生力舉千鈞,雄勇好殺,手格猛獸,走及奔馬,擊刺騎射,冠絕一時。

符堅博學多才藝,有經濟大志。

符丕少而聰慧,好學,博綜經史。父堅與言將略,嘉之,命鄧羌教以兵法。文武材幹亞於符融。

符登少而雄勇,有壯氣,不修細行。長而折節謹厚,頗覽書傳。

後秦姚襄雄武多才藝,明察善撫納,士衆愛敬之。姚泓博學善談論,尤好詩咏,受經於博士淳于岐。

後蜀李特雄武善騎射,沉毅有大度。

李流少好學,便弓馬,東羌校尉何攀稱流有賁育之勇,舉為東羌督。

李期聰慧好學,弱冠能屬文。

李壽敏而好學,雅量豁然,少尚禮容,異於李氏諸子。父雄奇其才,以為足寄重任。

後凉呂纂少便弓馬,好鷹犬。

呂隆善騎射。

後燕慕容寳自為太子,砥礪自修,敦崇儒學,工談論,善屬文。

慕容盛驍勇剛毅,有伯父全之風烈。

慕容雲沈深有局量,厚重希言。慕容寳之為太子,雲以武藝給事侍東宫。

西秦乞伏國仁年十歲,驍勇善騎射,彎弓五百斤,四部服其雄武。

乞伏乾歸雄武英傑,沉雅有度量。

乞伏熾磐性勇果英毅,臨機能斷。

北凉沮渠蒙遜博渉羣史,頗曉天文,雄傑有英略,滑稽善權變。

南燕慕容德博觀羣書,性清慎,多才藝。

吳楊行密少孤貧,有膂力,日行三百里。唐末,秦宗權擾淮右,頻寇廬壽。郡將募能致戰擒賊者,計級賞之。行密以膽勇應募,往必有獲。

蜀王建機略拳勇,出於流輩。

後蜀孟知祥自幼温厚,知書樂善。

  ↑返回頂部

本北宋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