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瀛探索/第二章/第三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導言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第八節
第三節 南瀛的地震史

台灣位於太平洋海洋板塊、菲律賓海洋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的交界處,是地殼板塊運動擠壓變形頻繁的地區,台南縣的地理地形當然也受到嚴重的影響。菲律賓海洋板塊是一塊只有兩千萬年歷史的年輕板塊,板塊越年輕越難下沈,發生芮氏規模8級左右的大地震機會也越大。海洋板塊的下沈,是由板塊與其下層的軟流圈的密度差異所造成,密度較大的板塊,會沈入密度較小的軟流圈中。板塊的年齡越老、越冷,下沈的動力也越大,在板塊交界處的摩擦力也越小,發生地震的機率也就越少。若在下沈的板塊上有大陸地殼,則板塊不易下沈而產生碰撞(collision),在交界處形成山脈,同時產生大規模的褶曲和斷層。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還包含3個副地震帶:東部地震帶、西部地震帶和台琉地震帶。台琉地震帶的震源深度有向大陸逐漸加深的趨勢,最深達300公里左右。東部地震帶則因歐亞大陸板塊衝入太平洋海洋板塊下深達150公里,造成突出的中央山脈形成帶和台東縱谷斷層,在這個區域內,震源都位於地下60公里以內。

台灣300年來的地震活動,災害地震則以嘉南一帶發生最多。雖然地震本身規模不算很大,但因震源較淺,常引起很大的災害。相反的,東部海底所發生的地震,規模雖大,卻因震源太深,且離陸地有一段距離,災害反而較輕。至於澎湖群島以及高屏地區以西等地,則從未發生大規模地震的記錄。

1930年以後台灣才建立較為完整的地震觀測網,能夠測到詳細的震央位置。從1644年以後影響台南地區的地震記錄(震央在台南縣附近),計有:

  1. 1644年7月30日:震度芮氏5級,震央在南部。
  2. 1655年1月21日:震度芮氏5.5級,震央在台南。
  3. 1711年10月22日:震度芮氏5.5級,震央在台南。
  4. 1716年11月2日:震度芮氏6級,震央在嘉義、台南、高雄。
  5. 1717年3月3日:震度芮氏6級,震央在嘉義、台南、高雄。
  6. 1721年1月5日:震度芮氏6.5級,震央在嘉義、台南。
  7. 1736年1月30日:震度芮氏7級,震央在嘉義、台南。
  8. 1862年6月7日:震度芮氏6.5級,震央在嘉義、台南。
  9. 1882年12月9日:震度芮氏7.5級,全台性大地震。
  10. 1892年4月22日:震度芮氏5.5級,震央在台南安平。
  11. 1906年4月7日:震度芮氏5.5級,震央在嘉義(120.4°E,23.4°N)。
  12. 1906年4月14日:震度芮氏5.8級,震央在嘉義(120.4°E,23.4°N)。
  13. 1927年8月25日:震度芮氏6.5級,震央在台南(120.3°E,23.3°N)。
  14. 1930年12月8日:震度芮氏6.5級,震央在台南(120.4°E,23.3°N)。
  15. 1930年12月22日:震度芮氏5.6級,震央在台南(120.4°E,23.3°N)。
  16. 1941年12月17日:震度芮氏7#1級,震央在嘉義、台南(120.4°E,23.4°N)。
  17. 1946年12月5日:震度芮氏6.3級,震央在新化(120.4°E,23#1°N)。
  18. 1964年1月18日:震度芮氏6.3級,震央在白河(120.6°E,23.2°N)。

20世紀震央在台南縣附近的6.3級以上大地震,一共發生過5次。其中年代比較近的是1946年12月5日的「新化大地震」,從現在的新化交流道附近向西至永康市的鹽行地區,產生一道最寬處達到5台尺的地溝,在永康市龍潭里有的住家從地下冒出泥漿來。另一次是1964年1月18日的「白河大地震」。當天正值農曆的12月半,依本地習俗都要犒賞角頭廟的神明和兵將。當晚在大家吃過祭神用的雞鴨魚肉後,到了晚上8點10分,突然天搖地動,嚇得大家不敢住在磚瓦房內,都搬入茅舍裡去住。其實最恐怖的一次大地震震央並不在台南縣,而是1999年9月21日午夜1點47分發生在南投縣的「中寮大地震」。大家從睡夢中驚醒,以浴缸的水觀看水面的波動,來判斷地震搖動的方向,發現水波在東西方向搖了之後,又馬上轉為南北方向搖動,所產生的扭力實在頗具殺傷力。正常的地震大約只搖了10秒鐘左右就告結束,可是當晚大出意料之外,一波緊接著一波搖個不停。本次大地震在台南縣雖未造成嚴重災情,但心裡受驚嚇的程度相當嚴重而產生了「地震症候群」。

導言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第七節  第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