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無餘論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善惡無餘論
作者:牛僧孺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682

《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則其善惡之積,俱無餘也。不者,善人之子,不必皆惡,若慶必加於善人,殃必加於不善人,予恐慶殃之謬加也,力人而已。余固曰善惡慶殃,俱無餘也。餘慶勸人之善,餘殃誡人之惡,則善人之子,能不有恃慶怠於善者乎?惡人之子,能不有恣惡俟其殃者乎?末代之君,世祿之人,先見萬乘之尊我,八音之娛我,五味之飽我,黃金白璧之富我,不知父兄得道而傳之,己行不善而失之,乃至乎萬乘為匹夫,世家為皂隸,烏謂餘慶之可恃乎?父善及子乎,子不善而父伐之,石碏是也;兄善及弟乎,弟不善而兄殺之,周公是也。父母與兄弟,不能令子弟之不善,又可以恃餘慶於天下乎?父惡殃子乎,父出之而堯貴之,虞舜是也;母惡殃子乎,母惡之而父好之,鄭莊公是也;兄惡殃弟乎,兄伐之而齊立之,桓公是也。父母兄弟不能攻子弟之善,而況餘殃可累於天下乎?且善者天下好之,常道也,惡者天下惡之,亦常道也,豈有將好惡必先稽其所自哉?必不然矣。若以勸善懲惡為意,則當懲報復於身,猶慮其不信,況欲遠懲於身後,而取人之信者乎?又不然矣,昔夫差信伍員,初善也,任宰嚭,終惡也,初善霸天下,終惡滅全吳,前慶後殃者,皆身也;太甲放桐宮,初惡也,任伊尹,終善也,初惡受拘囚,終善複天下,前殃後慶,亦身也。吳之嗣可以前慶後殃,殷之嗣可以前殃後慶乎?予固謂殃慶皆復於身也,不復乎子孫也。然予敢謂善必慶而貴,惡必殃而賤也。所以貴者道貴也,所以賤者道賤也。道之貴乎,孔父素王也;道之賤乎,殷辛獨夫也。餘慶餘殃,則吾不信之矣。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