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卷035
目錄 | 大智度論 | |
◀上一卷 | 卷035 | 下一卷▶ |
大智度論釋報應品第二(卷三十五)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佛告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能作是功德,是時四天王皆大歡喜,意念言:『我等當以四鉢奉上菩薩,如前天王奉先佛鉢。』」
【論】
問曰:
前品說已具,今何以重說?
答曰:
前雖歎般若波羅蜜,事未具足,聞者無厭,是故復說。
復次,初品但讚般若波羅蜜力,今讚行者能作是功德,四天王等歡喜奉鉢。
復次,以菩薩能具諸願行,故佛安慰、勸進,言有此果報,終不虛也。
復次,般若波羅蜜有二種果:一者、成佛度眾生;二者、雖未成佛,受世間果報——轉輪聖王、釋、梵天王主三千世界,世間福樂供養之事,悉皆備足。今以世間果報以示眾生,故說是事。
復次,世間欲成大業,多有壞亂者;菩薩則不然,內心既定,外事亦應。
如是等因緣,故說此品。
問曰:
菩薩增益六波羅蜜時,諸天、世人何因緣故喜?
答曰:
諸天皆因十善、四禪、四無量故生;是諸功德,皆由諸佛菩薩故有。
若佛出世,增益諸天眾,減損阿修羅種;若佛不在世,阿修羅種多,諸天減少;以種雜福不清淨故。
若諸佛出世,能斷諸天疑網,能成大事。如釋提桓因命欲終時,心懷怖畏,求佛自救,遍不知處。雖見出家之人,山澤閑處,所供養者,皆亦不能斷其疑網。爾時毘首羯磨天白釋提桓因言:「尸毘王苦行奇特,世所希有!諸智人言:『是人不久當得作佛!』」釋提桓因言:「是事難辦!何以知之?如魚子、菴羅樹華、發心菩薩,是三事因時雖多,成果甚少。今當試之!」帝釋自化為鷹,毘首羯磨化作鴿,鴿投於王,王自割身肉,乃至舉身上稱以代鴿命,地為震動。是時釋提桓因等心大歡喜,散眾天華,歎未曾有;如是決定大心,成佛不久!
復次,凡夫人肉眼,無有智慧,苦身求財,以自生活;聞菩薩增益六波羅蜜,成佛不久,猶尚歡喜,何況諸天!
問曰:
四天王天、三十三天有阿修羅難;上諸天等無有此患,何以歡喜?
答曰:
上諸天雖無阿修羅患,若佛不出世,生其天上者少;設有生者,五欲不妙。所以者何?但修不淨福故。色界諸天宮殿,光明、壽命,亦復如是。
復次,諸天中有智慧者,能知禪味、五欲悉皆無常;唯佛出世,能令得常樂涅槃。以世間樂、涅槃樂皆由佛菩薩得,是故歡喜。譬如甘美果樹茂盛成就,人大歡喜,以樹有種種利益:有庇其蔭者,有用其華,食其果實。菩薩亦如是,能以離不善法蔭遮三惡苦熱,能與人天富樂之華,令諸賢聖得三乘之果,是故歡喜。
問曰:
諸天供養事多,何以奉鉢?
答曰:
四天王奉鉢,餘天供養。諸天供養,各有定法:如佛初生時,釋提桓因以天衣奉承佛身,梵天王躬自執蓋,四天王四邊防護。淨居諸天欲令菩薩生厭離心故,化作老、病、死人及沙門身。又出家時,四天王勅使者捧舉馬足,自四邊侍護菩薩。天帝釋取髮,於其天上城東門外立髮塔;又持菩薩寶衣,於城南門外立衣塔;佛至樹下時,奉上好草。執金剛菩薩常執金剛衛護菩薩;梵天王請佛轉法輪。如是等,各有常法。以是故,四天王奉鉢。
四鉢義,如先說。
問曰:
佛一身何以受四鉢?
答曰:
四王力等,不可偏受。
又令見佛神力,合四鉢為一,心喜信淨,作是念:「我等從菩薩初生至今成佛,所修供養,功德不虛。」
問曰:
四天王壽命五百歲,菩薩過無量阿僧祇劫然後成佛;今之四天,非是後天,何以故喜?
答曰:
同一姓故;譬如貴姓胤流百世,不以遠故為異。或時行者,見菩薩增益六波羅蜜時,心作是願:「是菩薩成佛時,我當奉鉢。」是故得生。
復次,四天王壽五百歲;人間五十歲,為四天王處一日一夜;亦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以此歲壽五百歲,為人間九百萬歲。菩薩能作是功德者,或近成佛,初生四天王,足可得值。
問曰:
如摩訶衍經中說:有佛以喜為食,不食揣食。如天王佛衣服儀容,與白衣無異,不須鉢食,何以言「四天王定應奉鉢」?
答曰:
定者,為用鉢者故,不說不用。
復次,用鉢諸佛多,不用鉢者少,是故以多為定。
【經】
「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亦皆歡喜,意念言:『我等當給侍供養菩薩,減損阿修羅種,增益諸天眾。』三千大千世界,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皆大歡喜,意念言:『我等當請是菩薩轉法輪。』」
【論】
釋曰:
是諸天等,以華香瓔珞,禮拜恭敬,聽法讚歎等供養;亦作是念:「人修淨福,阿修羅種減,增益三十三天,我諸天亦得增益。」
問曰:
上六種天已說,何以故更說「三千大千世界中,乃至阿迦尼吒天歡喜供養」?
答曰:
先說一須彌山上六天,此說三千大千世界諸天;先但說欲界,今此說欲界、色界諸天請佛轉法輪;上雖說淨居諸天種種供養勸助,今請轉法輪事大故。
問曰:
三藏中但說「梵天請轉法輪」,今何以說「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天」?
答曰:
欲界天近故前來。色界都名為梵,若說梵王請佛,已說餘天。又梵為色界初門,說初故,後亦說。
復次,眾生有佛無佛常識梵天,以梵天為世間祖父,為世人故說梵天。
法輪相,如先說。
【經】
「舍利弗!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增益六波羅蜜時,諸善男子、善女人各各歡喜,意念言:『我等當為是人作父母、妻子、親族、知識。』」
【論】
問曰:
前已說「能作是功德」,今何以復說「增益六波羅蜜」?
答曰:
先說總相,今說別相。
復次,前所說功德中(前品中功德也)種種無量,聞者厭惓;今但略說六波羅蜜,則盡攝諸功德。
復次,為天說故,「能作諸功德」;為人說故,「增益六波羅蜜」。何以知之?如後說「善男子、善女人」,以是故知。
問曰:
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吒天,何以不說「善天」,而但人中說「善男子、善女人」?
答曰:
諸天皆有天眼、天耳、他心智,知供養菩薩,故不別說其善。
人以肉眼見,無知;善者,能知供養,以少故,別說善者。
善者,從佛聞法,或從弟子、菩薩聞;或聞受記當作佛,又聞佛讚歎其名者,故知修善。
問曰:
何以但說男子、女人善,不說二根、無根者善?
答曰:
無根,所謂無得道相,是故不說。如毘尼中不得出家,以其失男女相故。其心不定,以小因緣故便瞋;結使多故,著於世事;多懷疑網,不樂道法;雖能少修福事,智慧淺薄,不能深入;本性轉易,是故不說。聲聞法如是說。
摩訶衍中,譬如大海,無所不容;是無根人或時修善,但以少故不說。所謂少者,於男女中,是人最少,是人修善者少;譬如白人,雖復鬚髮、黶子黑,不名黑人。
二根人結使多雜,亦行男事、亦行女事,其心邪曲,難可勉濟;譬如稠林曳木,曲者難出。又如阿修羅,其心不端故,常疑於佛,謂佛助天。佛為說五眾,謂有六眾,不為說一;若說四諦,謂有五諦,不說一事。二根人亦如是,心多邪曲故,不任得道。
以是故,但說男子、女人中善者。
善相者,有慈悲心,能忍惡罵。如《法句.罵品》中說:「能忍惡罵人,是名人中上!」譬如好良馬,可中為王乘。
復次,以五種邪語及鞭杖、打害、縛繫等不能毀壞其心,是名為善相。
復次,三業無失,樂於善人;不毀他善,不顯己德;隨順眾人,不說他過;不著世樂,不求名譽,信樂道德之樂;自業清淨,不惱眾生;心貴實法,輕賤世事;唯好直信,不隨他誑;為一切眾生得樂故,自捨己樂;令一切眾生得離苦故,以身代之。
如是等無量名為善人相。是相多在男、女,故說「善男子、善女人」。
問曰:
善男子、善女人何因能作是願?
答曰:
善男子、善女人自知福薄、智慧尠少,習近菩薩,欲求過度;譬如沈石雖重,依船得度。
又善男子、善女人聞菩薩不從一世、二世而得成道,無央數世往來生死,便作是念:「我當與為因緣。」
復次,菩薩積德厚故,在所生處,眾生皆來敬仰菩薩,以蒙利益重故。若見菩薩捨壽,則生是願:「我當與菩薩作父母、妻子、眷屬。」所以者何?知習近善人,增益功德故;譬如積集眾香,香氣轉多。
如菩薩先世為國王太子,見閻浮提人貧窮,欲求如意珠,入於大海,至龍王宮。龍見太子威德殊妙,即起迎逆,延前供養,而問之言:「何能遠來?」太子答曰:「我憐閻浮提眾生故,欲求如意寶珠以饒益之!」龍言:「能住我宮,受供一月,當以相與!」太子即住一月,為龍王讚歎多聞,龍即與珠;是如意珠,能雨一由旬。龍言:「太子有相,不久作佛,我當作多聞第一弟子。」時,太子復至一龍宮得珠,雨二由旬,二月讚歎神通力。龍言:「太子作佛不久,我當作神足第一弟子。」復至一龍宮得珠,雨三由旬,三月讚歎智慧。龍言:「太子作佛不久,我當作智慧第一弟子。」諸龍與珠已,言:「盡汝壽命,珠當還我。」菩薩許之。太子得珠,至閻浮提;一珠能雨飲食,一珠能雨衣服,一珠能雨七寶,利益眾生。
又如須摩提菩薩,見燃燈佛,從須羅娑女買五莖花,不肯與之;即以五百金錢得五莖花,女猶不與,而要之言:「願我世世常為君妻,當以相與!」菩薩以供養佛故,即便許之。
又妙光菩薩,長者女見其身有二十八相,生愛敬心,住在門下。菩薩既到,女即解頸琉璃珠,著菩薩鉢中,心作是願:「我當世世為此人婦!」此女二百五十劫中,集諸功德;後生喜見婬女園蓮花中,喜見養育為女,至年十四,女工、世智,皆悉備足。爾時,有閻浮提王,名為財主,太子名德主,有大悲心,時出城入園遊觀,諸婬女等導引歌讚。德主太子散諸寶物、衣服、飲食;譬如龍雨,無不周遍。喜德女見太子,自造歌偈而讚太子,愛眼視之,目未曾眴,而自發言:「世間之事,我悉知之,以我此身,奉給太子!」太子問言:「汝為屬誰?若有所屬,此非我宜。」爾時,喜見婬女答太子言:「我女生年日月時節,皆與太子同。此女非我腹生,我晨朝入園,見蓮花中有此女生,我因養育,畜以為女。無以我故而輕此女!此女六十四能,無不悉備;女工技術、經書、醫方,皆悉了達;常懷慚愧,內心忠直,無有嫉妬,無邪婬想。我女德儀如是,太子必應納之!」德主太子答語女言:「姊!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修菩薩道,無所愛惜。國財妻子,象馬七珍,有所求索,不逆人意;若汝生男女及以汝身,有人求者,當以施之,莫生憂悔!或時捨汝出家,為佛弟子,淨居山藪,汝亦勿愁!」喜德女答言:「假令地獄火來,燒滅我身,終亦不悔!我亦不為婬欲戲樂故而以相好,我為勸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奉事正士!」女又白太子言:「我昨夜夢見妙日身佛,坐道樹下,可往觀之!」太子見女端正,又聞佛出,以此二因緣故,共載一車,俱詣佛所。佛為說法,太子得無量陀羅尼門;女得調伏心志。太子爾時,以五百寶花供養於佛,以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太子白父王言:「我得見妙日身佛,大得善利。」父王聞已,捨所愛重之物以與太子,與其官屬國內人民,俱詣佛所。佛為說法,王得一切法無闇燈陀羅尼。時王思惟:「不可以白衣法攝治國土、受於五欲而可得道!」作是思惟已,立德主太子為王,出家求道。是時太子於月十五日六寶來應,喜德妻變為寶女。如《不可思議經》中廣說如是等因緣。
故知善男子、善女人世世願為菩薩父母、妻子、眷屬。
【經】
「爾時,四天王乃至阿迦尼吒天皆大歡喜,各自念言:『我等當作方便,令是菩薩離於婬欲,從初發意常作童真,莫使與色欲共會;若受五欲,障生梵天,何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斷婬欲出家者,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不斷欲。」
【論】
問曰:
諸天何以作是願?
答曰:
世間中有五欲第一,無不愛樂;於五欲中,觸為第一,能繫人心;如人墮在深泥,難可拯濟。以是故,諸天方便,令菩薩遠離婬欲。
復次,若受餘欲,猶不失智慧;婬欲會時,身心慌迷,無所省覺,深著自沒!以是故,諸天令菩薩離之。
問曰:
云何令離?
答曰:
如釋迦文菩薩在淨飯王宮欲出城遊觀,淨居諸天化為老、病、死人,令其心厭;又令夜半見諸宮人妓直惡露不淨、涕唾流涎、屎尿塗漫;菩薩見已,即便穢厭。或時諸天令女人惡心妬忌,不識恩德,惡口欺誑,無所省察;菩薩見已,即生念言:「身雖似人,其心可惡!」即便捨之。欲使菩薩從初發心,常作童真行,不與色欲共會。何以故?婬欲為諸結之本!佛言:「寧以利刀割截身體,不與女人共會!刀截雖苦,不墮惡趣;婬欲因緣,於無量劫數受地獄苦。」人受五欲,尚不生梵世,何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或有人言:「菩薩雖受五欲,心不著故,不妨於道。」以是故經言:「受五欲尚不生梵世。梵世,無始眾生皆得生中;受五欲者尚所應得而不得之,何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本所不得而欲得之!」以是故,菩薩應作童真,修行梵行,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梵行菩薩,不著世間故,速成菩薩道;若婬欲者,譬如膠漆,難可得離。所以者何?身受欲樂,婬欲根深!是故出家法中,婬戒在初,又亦為重。
【經】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要當有父母、妻子、親族、知識耶?」
佛告舍利弗:「或有菩薩有父母、妻子、親族、知識;或有菩薩,從初發意斷婬欲,修童真行,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犯色欲;或有菩薩方便力故,受五欲已,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
釋曰:
是三種菩薩,初者、如世間人受五欲,後捨離出家,得菩提道。
二者、大功德牢固,初發心時斷於婬欲,乃至成佛道。是菩薩,或法身,或肉身;或離欲,或未離欲。
三者、清淨法身菩薩,得無生法忍,住六神通。為教化眾生故,與眾生同事而攝取之。或作轉輪聖王,或作閻浮提王、長者、剎利,隨其所須而利益之。
【經】
「譬如幻師、若幻弟子,善知幻法,幻作五欲,於中共相娛樂。於汝意云何?是人於此五欲,頗實受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以方便力故化作五欲,於中受樂,成就眾生,亦復如是。是菩薩摩訶薩不染於欲,種種因緣,毀訾五欲:欲為熾然,欲為穢惡,欲為毀壞,欲為如怨!是故,舍利弗!當知菩薩為眾生故受五欲。」
【論】
問曰:
三種菩薩中,何以獨為一種菩薩作譬喻?
答曰:
一者、如人法,不斷婬欲;二者、常斷婬欲,修於淨行;三者、亦修淨行,現受婬欲——以人不了故,為作譬喻。
問曰:
何以不以夢、化等為喻?
答曰:
夢非五情所知,但內心憶想故生;人以五情所見,變失無常,可以得解。化雖五情所知,而見者甚少。佛為度可度眾生,幻是眾人所信,是故為喻。
如幻師以幻術故,於眾人中現希有事,令人歡喜;菩薩幻師亦如是,以五神通術故,於眾生中化作五欲,共相娛樂,化度眾生。眾生有二種:在家、出家。為度出家眾生故,現作聲聞、辟支佛、佛及諸出家外道師;在家眾生,或有見出家者得度,或有見在家同受五欲而可化度。
菩薩常以種種因緣,毀訾五欲。
「欲為熾然」者,若未失時,三毒火然;若其失時,無常火然。二火然故,名為「熾然」,都無樂時。
「欲為穢惡」者,諸佛、菩薩、阿羅漢等諸離欲者,皆所穢賤。譬如人見狗食糞,賤而愍之不得好食,而噉不淨;受欲之人,亦復如是,不得內心離欲之樂,而於色欲不淨求樂。
「欲為毀壞」者,著五欲因緣故,天王、人王、諸富貴者,亡國、危身,無不由之!
「欲如怨」者,失人善利;亦如刺客,外如親善,內心懷害;五欲如是,喪失善心,奪人慧命。五欲之生,正為破壞眾善、毀敗德業故出。又知五欲如鉤賊魚、如摾害鹿、如燈焚蛾,是故說「欲如怨」。怨家之害,不過一世;著五欲因緣,墮三惡道,無量世受諸苦毒。
【經】
舍利弗白佛言:「菩薩摩訶薩云何應行般若波羅蜜?」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見菩薩,不見菩薩字,不見般若波羅蜜,亦不見我行般若波羅蜜,亦不見我不行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菩薩、菩薩字性空,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離色亦無空,離受、想、行、識亦無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即是空。何以故?舍利弗!但有名字故謂為菩提,但有名字故謂為菩薩,但有名字故謂為空。所以者何?諸法實性,無生、無滅、無垢、無淨故。菩薩摩訶薩如是行,亦不見生,亦不見滅;亦不見垢,亦不見淨。何以故?名字是因緣和合作法,但以分別憶想假名說。是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見一切名字,不見故不著。」
【論】
問曰:
是事,舍利弗上已問,今何以重問?
答曰:
先因佛說「欲以一切種知一切法,當學般若波羅蜜」故問,非自意問。
復次,今舍利弗聞上種種讚般若功德,心歡喜,尊重般若故,問「云何應行」;如病人聞歎良藥,便問「云何應服」。
問曰:
先已問「住不住法,行檀波羅蜜,施者、受者、財物不可得故,如是等為行般若」,今何以復問行?
答曰:
上總問諸波羅蜜,此但問般若;上廣讚歎般若為主,此直問行般若。
復次,上雖廣歎般若波羅蜜,時會渴仰欲得;是故舍利弗為眾人故,問「行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功德無量無盡,佛智慧亦無量無盡;若舍利弗不發問,則佛讚歎無窮已;若舍利弗不問者,則無因緣故則不應止。
問曰:
般若功德尊重,若佛廣讚有何不可?
答曰:
讚歎般若,聞者歡喜尊重,則增其福德;若聞說般若,則增其智慧。不但以福德因緣故可成佛道,要須智慧得成;是故不須但讚歎。
人聞讚歎,心已清淨,渴仰欲得般若;如為渴人,廣讚歎美飲,不解於渴,即便應與之。如是等因緣故,舍利弗今問行般若。
問曰:
如人有眼見,方知所趣處,然後能行。菩薩亦如是,先念佛道,知般若,見已,身然後應行;今何以言「不見菩薩及般若」?若不見,云何得行?
答曰:
此中不言常不見,但明入般若觀時,不見菩薩及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為令眾生知實法故出。此菩薩名字,眾緣和合假稱。如後品中廣說。般若波羅蜜名字亦如是,眾法和合故,假名為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雖是假名,而能破諸戲論;以自性無故,說言「不可見」。如火從眾緣和合,假名為火,雖無實事而能燒物。
問曰:
若入般若中不見,出則便見,何者可信?
答曰:
上言「般若為實法故出」,是則可信;出般若波羅蜜,不實,故不可信。
問曰:
若「入般若中不見,出則見」者,當知非法常空,以般若力故空!
答曰:
世俗法故,言行、言入般若波羅蜜;諸觀戲論滅故,無出、無入。若諸賢聖不以名字說,則不得以教化凡夫;當取說意,莫著語言!
問曰:
若般若中貴一切法空,此中何以先說眾生空破我?
答曰:
初聞般若,不得便說一切法空。我,不可以五情求得,但憶想分別生我想,無而謂有。又意情中無有定緣,但憶想分別、顛倒因緣故,於空五眾中而生我想。若聞無我,則易可解。色等諸法,現眼所見;若初言空無,則難可信。今先破我,次破我所法;破我、我所法故,則一切法盡空。如是離欲,名為得道。
復次,般若波羅蜜,無一定法故。
「不見我行般若,不見不行」者,如凡夫不得般若,故名「不行」;菩薩則不然,但行空般若,故說「不見不行」。
復次,佛為法王,觀餘菩薩其智甚少,雜諸結使,不名為行。譬如國王雖得少物,不名為得;佛亦如是教諸菩薩,雖有少行,不名為行。
復次,行般若波羅蜜者生憍慢,言「我有般若波羅蜜」,取是相;若不行者,心自懈沒而懷憂悴。是故言「不見我行與不行」。
復次,「不見我行般若波羅蜜」者,破著有見;「不見我不行般若波羅蜜」者,破著無見。
復次,不見我行般若波羅蜜者,止諸法戲調;不見我不行者,止懈怠心故。譬如乘馬,疾則制之,遲則鞭之。
如是等分別「行」、「不行」。
復次,佛自說因緣,所謂「菩薩、菩薩字性空」。是中雖但說菩薩字空,而五眾亦空。
「空中無色,離色亦無空」者,「空」名法空,法空中乃無一毫法,何況麁色!「空亦不離色」,所以者何?破色故有空,云何言離色!受、想、行、識亦如是。何以故?佛自更說因緣,所謂「但有名字謂為菩提,但有名字謂為菩薩,但有名字謂為空」。
問曰:
先已說此事,今何以重說?
答曰:
先說「不見菩薩,不見菩薩字,不見般若波羅蜜」;今說「不見」因緣,所謂「但有名謂為菩提,但有名謂為菩薩,但有名謂為空」。
上菩薩、此菩薩義同。「菩薩字」,即如「菩薩」中說。
般若波羅蜜分為二分:成就者名為「菩提」,未成就者名為「空」。
「生相」實不可得故,名為「無生」。所以者何?若先生後法,若先法後生,若生法一時,皆不可得,如先說。無生故「無滅」,若法不生不滅如虛空,云何有垢有淨?譬如虛空,萬歲雨亦不濕、大火燒不熱、烟亦不著。所以者何?本自無生故。
菩薩能如是觀,不見離是不生不滅法有生有滅、有垢有淨。何以故?佛自說因緣:「一切法皆憶想分別,因緣和合故,強以名說。」不可說者是實義,可說者皆是名字。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見一切名字」者,先略說名字,所謂菩薩、菩薩字,般若波羅蜜、菩提字;今廣說一切名字皆不可見,不見故不著——不著者,不可得故。如諸眼中,慧眼第一;菩薩以慧眼遍求不見,乃至不見細微一法,是故不著。
問曰:
若菩薩一切法中不著,何得不入涅槃?
答曰:
是事處處已說,今此中略說:大悲心故,十方佛念故,本願未滿故,精進波羅蜜力故,般若波羅蜜、方便二事和合故,所謂不著於不著故。如是等種種因緣故說「菩薩雖不著諸法,而不入涅槃」。
大智度論釋習相應品第三之一
【經】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如是思惟:『菩薩但有字,佛亦但有字,般若波羅蜜亦但有字;色但有字,受、想、行、識亦但有字。』舍利弗!如我但有字,一切我常不可得,眾生、壽者、命者、生者、養育、眾數、人、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是一切皆不可得;不可得空故,但以名字說。菩薩摩訶薩亦如是行般若波羅蜜,不見我、不見眾生,乃至不見知者、見者,所說名字亦不可見。」
【論】
問曰:
第二品末已說空,今何以重說?
答曰:
上多說法空,今雜說法空、眾生空。行者觀外法盡空無所有,而謂能知空者不空,是故復說「觀者亦空」。是眾生空,聲聞法中多說,一切佛弟子皆知諸法中無我。佛滅後五百歲分為二分:有信法空;有但信眾生空,言「五眾是定有法」,但受五眾者空。以是故佛說眾生空以況法空。
復次,我空易知,法空難見。所以者何?我以五情求之不可得,但以身見力故憶想分別為我。法空者,色可眼見、聲可耳聞,是故難知其空。是二事般若波羅蜜中皆空,如「十八空」義中說。
問曰:
如我乃至知者、見者,為是一事?為各各異?
答曰:
皆是一我,但以隨事為異。於五眾中,我、我所心起,故名為「我」。五眾和合中生故,名為「眾生」。命根成就故,名為「壽者」、「命者」。能起眾事,如父生子,名為「生者」。乳哺、衣、食因緣得長,是名「養育」。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因緣,是眾法有數,故名「眾數」。行人法故,名為「人」。手足能有所作,名為「作者」。力能役他故,名「使作者」。能造後世罪福業故,名「能起者」。令他起後世罪福業故,名「使起者」。後身受罪福果報故,名「受者」。令他受苦樂,是名「使受者」。目覩色,名為「見者」。五識知,名為「知者」。復次,用眼見色,以五邪見觀五眾,用世間、出世間正見觀諸法,是名「見者」,所謂眼根、五邪見、世間正見、無漏見,是名「見者」。餘四根所知及意識所知,通名為「知者」。如是諸法皆說是「神」。
此神,十方三世諸佛及諸賢聖求之不可得,但憶想分別,強為其名。諸法亦如是,皆空無實,但假為其名。
問曰:
是神但有十六名字?更有餘名?
答曰:
略說則十六,廣說則無量。隨事起名,如官號差別、工能智巧、出家得道,種種諸名,皆是因緣和合生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畢竟空。
生空故法空,法空故生亦空。
【經】
「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般若波羅蜜,除佛智慧,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上,用不可得空故。所以者何?是菩薩摩訶薩諸名字法、名字所著處亦不可得故。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能如是行,為行般若波羅蜜。譬如滿閻浮提竹、麻、稻、茅,諸比丘其數如是,智慧如舍利弗、目連等,欲比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智慧,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菩薩摩訶薩用智慧度脫一切眾生故。」
【論】
釋曰:
有二因緣故,菩薩智慧勝聲聞、辟支佛:一者、以空知一切法空,亦不見是空;空以不空等一不異。二者、以此智慧,為欲度脫一切眾生令得涅槃。聲聞、辟支佛智慧但觀諸法空,不能觀世間、涅槃為一。譬如人出獄,有但穿牆而出自脫身者;有破獄壞鎖,既自脫身,兼濟眾人者。
復次,菩薩智慧入二法中故勝:一者、大悲,二者、般若波羅蜜。
復有二法:一者、般舟三昧,二者、方便。
復有二法:一者、常住禪定,二者、能通達法性。
復有二法:一者、能代一切眾生受苦,二者、自捨一切樂。
復有二法:一者、慈心,無怨無恚;二者、乃至諸佛功德,心亦不著。
如是等種種功德莊嚴智慧故勝聲聞、辟支佛。
問曰:
諸鈍根者可以為喻,舍利弗智慧利根何以為喻?
答曰:
不必以鈍根為譬喻,譬喻為莊嚴論議、令人信著;故以五情所見以喻意識,令其得悟。譬如登樓,得梯則易上。
復次,一切眾生著世間樂,聞道得涅槃則不信不樂;以是故以眼見事,喻所不見。譬如苦藥,服之甚難;假之以蜜,服之則易。
復次,舍利弗於聲聞中智慧第一,比諸佛菩薩未有現焉。
「如閻浮提」者,「閻浮」,樹名,其林茂盛,此樹於林中最大。「提」名為洲。此洲上有此樹林;林中有河,底有金沙,名為閻浮檀金;以閻浮樹故,名為「閻浮洲」。此洲有五百小洲圍繞,通名閻浮提。
問曰:
諸弟子甚多,何以故說「舍利弗、目揵連等,滿閻浮提中,如竹、麻、稻、茅」?
答曰:
一切佛弟子中,智慧第一者舍利弗,神足第一者目揵連;此二人於佛法中大,於外法中亦大。富樓那、迦郗那、阿那律等,於佛法中雖大,於外法中不如。
又此二人常在大眾助佛揚化,破諸外道;富樓那等比丘無是功德,是故不說。
復次,若說舍利弗則攝一切智慧人,若說目揵連則攝一切禪定人。
譬喻有二種:一者、假以為喻,二者、實事為喻。今此名為假喻。所以不以餘物為喻者,以此四物叢生稠緻、種類又多故。
舍利弗、目連等比丘滿閻浮提,如是諸阿羅漢智慧和合不及菩薩智慧百分之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問曰:
何以不但說「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而說「百分、千分不及一」?
答曰:
「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者,是其極語。譬如人有重罪,先以打縛楚毒,然後乃殺。如聲聞法中,常以「十六不及一」為喻;大乘法中,則以「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經】
「舍利弗!置閻浮提滿中如舍利弗、目連等。若滿三千大千世界如舍利弗、目連等;復置是事,若滿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如舍利弗、目連等智慧,欲比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智慧,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論】
釋曰:
此義同上閻浮提,但以多為異。
問曰:
舍利弗、目連等雖多智慧無異,何以以多為喻?
答曰:
有人謂少無力,多則有力。譬如水少,其力亦少。又如絕健之人,少眾力寡不能制之,大軍攻之則伏。
有人謂一舍利弗智慧少,則不及菩薩,多或能及。佛言:「雖多不及。」故以多為喻。如一切草木力不如火,一切諸明勢不及日。亦如十方世界諸山,不如一金剛珠。所以者何?菩薩智慧是一切諸佛法本,能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如迦陵毘伽鳥子雖未出[聲-耳+卵],其音勝於眾鳥,何況出[聲-耳+卵]!菩薩智慧亦如是,雖未出無明[聲-耳+卵]勝一切聲聞、辟支佛,何況成佛!
又如轉輪聖王太子,雖未成就,福祚威德勝於一切諸王,何況作轉輪聖王!菩薩亦如是,雖未成佛,無量阿僧祇劫集無量智慧福德故,勝於聲聞辟支佛,何況成佛!
【經】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出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上。」
【論】
問曰:
先已說除佛智慧,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上,今何以復重說?
答曰:
非重說也!上總相說,今別相說。
先言「一切聲聞、辟支佛不及菩薩智慧」,今但明「不及一日智慧」,何況千萬歲!
【經】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聲聞所有智慧——若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智慧,佛智慧,是諸眾智無有差別,不相違背,無生、性空。若法不相違背、無生、性空,是法無有別異;云何世尊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
【論】
問曰:
上佛已說「菩薩摩訶薩修智慧出過聲聞、辟支佛上」,今舍利弗何以故問?
答曰:
不問智慧勢力能度眾生,今但問佛及六子智慧體性法中無有差別者。以諸賢聖智慧皆是諸法實相慧,皆是四諦及三十七品慧,皆是出三界、入三脫門、成三乘果慧,以是故說無有差別。
復次,如須陀洹以無漏智滅結得果,乃至佛亦如是;如須陀洹用二種解脫果:有為解脫、無為解脫,乃至佛亦如是;如佛入涅槃,須陀洹極遲不過七世。
皆同事、同緣、同行、同果報,以是故言「無相違背」。所以者何?不生、性空故。
問曰:
破無明、集諸善法故生智慧;是智慧,心相應、心共生、隨心行,是中云何說「智慧無生、性空,無有別異」?
答曰:
智慧緣滅諦是「不生」;因緣和合故無有自性,是名「性空」,無所分別。智慧隨緣得名,如眼緣色生眼識,或名眼識、或名色識。智慧雖因緣和合作法,以緣無生、性空故名為「無生」、「性空」。
問曰:
諸賢聖智慧皆緣四諦生,何以但說滅諦?
答曰:
四諦中滅諦為上。所以者何?是三諦皆屬滅諦故。譬如人請天子併食群臣,亦名供養天子。
復次,滅諦故說「無生」,三諦故說「性空」。
復次,有人言:是諸智慧性自然不生、性自空。所以者何?一切法皆因緣和合故無自性,無自性故不生。
問曰:
若爾者,智慧、愚癡無有別異!
答曰:
諸法如,入法性中無有別異;如火各各不同,而滅相無異。譬如眾川萬流,各各異色異味,入於大海,同為一味一名;如是愚癡、智慧,入於般若波羅蜜中,皆同一味、無有差別。如五色近須彌山,自失其色,皆同金色;如是內外諸法入般若波羅蜜中皆為一味。何以故?般若波羅蜜相畢竟清淨故。
復次,愚癡實相即是智慧;若分別著此智慧即是愚癡。如是愚癡、智慧有何別異?
初入佛法,是癡、是慧;轉後深入,癡、慧無異。
以是故,是諸眾智無有別異、不相違背、不生、性空,故無咎。
【經】
佛告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一日修智慧,心念:『我行道慧益一切眾生,當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度一切眾生。』諸聲聞、辟支佛智慧為有是事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論】
釋曰:
有四種論:一者、必定論,二者、分別論,三者、反問論,四者、置論。
「必定論」者,如眾生中世尊為第一,一切法中無我,世間不可樂,涅槃為安隱寂滅,業因緣不失。如是等名為「必定論」。
「分別論」者,如無畏太子問佛:「佛能說是語令他人瞋不?」
佛言:「是事當分別答。」
太子言:「諸尼健子輩了矣!佛或時無憐愍心故,出眾生於罪中,而眾生瞋,然眾生後當得利。」
爾時無畏之子坐其膝上。
佛問無畏:「汝子或時吞諸瓦石草木,汝聽咽不?」
答言:「不聽。先教令吐;若不肯吐,左手捉耳,右手擿口,縱令血出亦不置之。」
佛言:「汝不愍之耶?」
答言:「愍之深故,為出瓦石,雖當時痛,後得安隱。」
佛言:「我亦如是。若眾生欲作重罪,善教不從,以苦言諫之,雖起瞋恚,後得安隱。」
又如五比丘問佛:「受樂得道耶?」
佛言:「不必定。有受苦得罪,受苦得樂;有受樂得罪,受樂得福。」
如是等名為「分別論」。
「反問論」者,還以所問答之。
如佛告比丘:「於汝意云何?是色常耶?無常耶?」
比丘言:「無常。」
「若無常,是苦不?」
答言:「苦。」
「若法是無常、苦,聞法聖弟子著是法,言『是法是我、是我所』不?」
答曰:「不也!世尊!」
佛告比丘:「從今已後,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好、若醜,是色非我所,我非此色所,如是應以正實智慧知;受、想、行、識亦如是。」
如是等名「反問論」。
「置論」者,如十四難:世間有常、世間無常、世間有邊、世間無邊。如是等是名為「置論」。
今佛以反問論答舍利弗。以舍利弗智於事未悟,佛反問事端,令其得解。
菩薩度眾生智慧名為「道慧」。如後品中說:「薩婆若慧是聲聞辟支佛事,一切種智慧是諸佛事,道種慧是菩薩事。」
復次,八聖道分為實道;令眾生種種因緣入道,是名「道慧」。
令眾生住於道中,是為「利益」聲聞種、辟支佛種、佛種。
又復一切智慧無所不得,是名「一切種」。若有為、若無為,用一切種智知。
得佛道已,應度一切眾生、利益一切眾生,或大乘、或聲聞乘、或辟支佛乘;若不入三乘道,教修福德,受天上人中富樂;若不能修福,以今世利益之事——衣、食、臥具等;若復不得,當以慈悲心利益。是名「度一切眾生」。
問曰:
若佛知一切聲聞、辟支佛不能為眾生,何以故問?
答曰:
佛意如是,欲令舍利弗口自說「諸聲聞、辟支佛不如菩薩」,是故佛問。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聲聞、辟支佛雖有慈心,本不發心願度一切眾生,亦不迴善根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是故,菩薩一日修智慧,過聲聞、辟支佛上。
【經】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一切眾生,令得無餘涅槃』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佛告舍利弗:「以是因緣故,當知諸聲聞、辟支佛智慧欲比菩薩摩訶薩智慧,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論】
問曰:
上已反問舍利弗事已定,今何以復問?
答曰:
以舍利弗欲以須陀洹同得解脫故,與諸佛菩薩等,而佛不聽。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與虛空等。以是故佛重質其事。
復次,雖同一事,義門各異。先言「智慧,為一切眾生故」,今言「頗有是念:『我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得無餘涅槃』?」
「無餘涅槃」者,義如先說。
復次,一聲聞、辟支佛尚不作是念,何況一切聲聞、辟支佛!
【經】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諸聲聞、辟支佛頗有是念:『我行六波羅蜜,成就眾生,莊嚴世界,具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度脫無量阿僧祇眾生令得涅槃』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論】
釋曰:
先略說「我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廣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緣,所謂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
「六波羅蜜」義,如先說。「教化眾生、淨佛世界」,後當說。餘「十力」等,如先說。
【經】
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能作是念:『我當行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脫無量阿僧祇眾生令得涅槃。』譬如螢火虫不作是念:『我力能照一閻浮提普令大明。』諸阿羅漢、辟支佛亦如是,不作是念:『我等行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脫無量阿僧祇眾生令得涅槃。』」
【論】
釋曰:
所以十方恒河沙舍利弗、目連不如一菩薩者,譬如螢火虫,雖眾多各有所照,不及於日。螢火虫亦不作是念:「我光明能照一閻浮提。」諸聲聞、辟支佛不作是念:「我智慧能照無量無邊眾生。」
如螢火虫,夜能有所照,日出則不能。諸聲聞、辟支佛亦如是,未有大菩薩時,能師子吼說法教化;有菩薩出,不能有所作。
【經】
「舍利弗!譬如日出時,光明遍照閻浮提,無不蒙明者;菩薩摩訶薩亦如是,行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脫無量阿僧祇眾生令得涅槃。」
【論】
釋曰:
如日天子憐愍眾生故,與七寶宮殿俱繞四天下,從初至終常不懈息,為眾生除諸冷濕、照諸闇冥,令各得所。菩薩亦如是,從初發心,常行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為度眾生無有懈息,除不善冷,乾竭五欲泥,破愚癡無明,教導修善業,令各得所。
又日明普照,無憎無愛,隨其高下深淺悉照。菩薩亦如是,出於世間,住五神通,處於虛空,放智慧光,照明諸罪福業及諸果報。
菩薩以智慧光明滅眾生邪見戲論;譬如朝露,見日則消。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五(釋第二品訖第三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