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太平御覽 (四部叢刊本)/卷之七百一十八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七百一十七 太平御覽 卷之七百一十八
宋 李昉 等奉勅撰 中華學藝社借照日本帝室圖書寮京都東福寺東京靜嘉堂文庫藏宋刊本
卷之七百一十九

太平御覽卷第七百一十八

服用部二十

  笄     (⿰釒义)-- 釵      鑷(⿰釒义)-- 釵𩔖

 璫珥    釧跳脫    指    環

     笄

釋名曰笄係也所以拘冠使不墜也

三禮圖曰笄簮也士以骨大夫以象詩曰君子偕老副笄

六珈副后夫人之首飾編髮爲之珈笄飾之最盛者

白虎通曰男子㓜娶必冠女子㓜嫁必笄禮曰女子許嫁

笄而字

國語曰司馬子期欲以妾爲子内子卿之嫡妻訪於左史𠋣相曰

吾有妾而愿欲笄之𠋣相止之

又曰范文子暮退於朝武子曰何暮也對曰有𥘿客瘦辭

於朝痩隱大夫莫之能對也吾知三焉解其三事武子怒曰大

夫非不能也讓父兄也尓童子而三掩人於朝吾不在晉

國亡無日矣擊之以杖折其委笄

春秋後語曰趙襄子之姉爲代王夫人襄子併代殺王平

其地其姉聞之泣而呼天磨笄自殺代人憐之名其地爲

磨笄山〇齊淳于髠十酒說曰羅𥜗排門翠笄窺牖

     (⿰釒义)-- 釵

釋名曰(⿰釒义)-- 釵枝形也因名之也爵(⿰釒义)-- 釵(⿰釒义)-- 釵頭施爵

曹植羙女篇曰頭挿金爵(⿰釒义)-- 釵

續漢書曰靈帝時江夏黄氏母浴而化爲黿入于深淵其

後人時見出浴簮一銀(⿰釒义)-- 釵猶在其首

又輿服志曰貴人助蠺瑇𤦛(⿰釒义)-- 釵

江表傳曰魏文帝遣使於呉求玳𤦛三㸃(⿰釒义)-- 釵群臣以爲非

禮咸人不與孫權勑付使者

晉記云王逹妻衛氏太安中爲鮮卑所掠路由章武臺留

書并(⿰釒义)-- 釵釧訪其家

晉令曰六品下得服金(⿰釒义)-- 釵以蔽髻○又曰女奴不得服銀

(⿰釒义)-- 釵〇晉山陵故事曰后服有瑇𤦛(⿰釒义)-- 釵三十𨾏

沈約宋書曰㤗始三年以皇后巳下六宫金(⿰釒义)-- 釵千枚班賜

北征將士

列女傳曰梁鴻妻孟光荆(⿰釒义)-- 釵布裙

⿱冝八 -- 𡨋記曰元鼎元年起招靈閣有神女留一玉(⿰釒义)-- 釵與帝帝

以賜趙婕妤至昭帝元鳯中宫人猶見此(⿰釒义)-- 釵共謀欲碎之

明旦視之匣唯見白鷰直𦫵天去故宫人作玉(⿰釒义)-- 釵因改名

玉鷰(⿰釒义)-- 釵言其𠮷祥

拾遺録曰漢獻帝爲李𠐶所敗帝傷指伏后以繡紱拭血

刮玉(⿰釒义)-- 釵以拂於創應手則愈

又曰魏文帝納美女薛靈芸有獻火珠龍鸞(⿰釒义)-- 釵帝曰珠翠

尚不能勝况龍鸞之重乎

又曰魏明帝時昆明國貢嗽金鳥鳥常吐金屑如粟用飾

(⿰釒义)-- 釵珮謂之辟寒金宫人相嘲曰不服辟寒金那得帝王心

又曰石季倫愛婢翔風別玉聲金色爲倒龍之佩瑩金爲

鳯冠之(⿰釒义)-- 釵言刻玉如倒龍之勢鑄金象鳯皇之狀結䄂繞

楹舞於晝夜使聲聲相接謂之恒舞欲有所召者不呼姓

名悉聽珮聲視(⿰釒义)-- 釵色玉輕聲者居前金色艶者居後以爲

行次而進也〇華陽國志曰涪陽大龜其甲可⺊其縁可

(⿰釒义)-- 釵丗號靈(⿰釒义)-- 釵○裴淵廣州記曰豪富女子以金銀爲大

(⿰釒义)-- 釵執以叩銅皷號爲銅鼓(⿰釒义)-- 釵

崔豹古今注曰蟠龍(⿰釒义)-- 釵梁兾婦所制

異苑曰呉郡有徐君廟東陽長山縣吏李瑫義熈中遭事

在都婦過廟乞恩拔銀(⿰釒义)-- 釵爲願未至冨陽有白魚跳婦前

剖腹得所願(⿰釒义)-- 釵夫事㝷解

幽明録曰尋陽叅軍夢一婦人前跪自稱先葬近水淪没

誠能見救雖不能冨貴可令君薄免禍叅軍荅曰何以爲

誌婦人曰君見渚邊上有魚(⿰釒义)-- 釵即我也叅軍明旦覔果見

一毀墳其上有(⿰釒义)-- 釵移置髙燥處却十餘日叅軍行至東橋

牛奔直趣水垂墮忽轉正得無恙也

録異傳曰呉人費季客賈去家與諸賈人語曰吾臨行就

婦求金(⿰釒义)-- 釵婦與之吾乃置户楣上忘白婦說妻夢見季死

前金(⿰釒义)-- 釵在户上妻取得發哀一年季却還

神仙占曰頭上着(⿰釒义)-- 釵夜卧墮靴履中者婦人與外夫殺之

司馬相如羙人賦曰玉(⿰釒义)-- 釵掛臣冠羅䄂拂臣衣

黄香九宫賦曰剥駭雞以爲(⿰釒义)-- 釵駭雞犀也〇古歌辭曰頭上金

(⿰釒义)-- 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〇陳司馬美女篇曰頭戴金

(⿰釒义)-- 釵𦝫珮翠琅玕○崔瑗三子(⿰釒义)-- 釵銘曰元正上日百福孔

靈𩯭髮如雲乃象衆星三珠横(⿰釒义)-- 釵攝㜎讃靈

魏陳思王羙女篇曰頭戴合歡(⿰釒义)-- 釵

梁陽濟泄井得金(⿰釒义)-- 釵詩曰昔日倡家女摘華露井邊摘華

還自比挿映還自憐窺窺終不巳𥬇𥬇自成妍寳(⿰釒义)-- 釵於此

落從來非一年翠羽成泥去金色尚如先此人今不在此

物今空傳

秦嘉與婦淑書曰今致寳(⿰釒义)-- 釵一𩀱價直千金可以耀首淑

荅曰未奉光儀則寳(⿰釒义)-- 釵不設〇靈恠曰呉興妖童贈謝府

君詩曰玉(⿰釒义)-- 釵空中墜金鈿色巳歇獨泣謝春風良夜辜明月

     鑷(⿰釒义)-- 釵𩔖

齊書曰文安王后爲皇太子妃無寵太子爲宫人製新麗

衣裳及首飾而后牀惟陳故古舊(⿰釒义)-- 釵鑷數枚

又曰周盤龍爲右將軍建元元年魏攻壽春以盤龍爲

軍主假節助豫州刺史桓崇祖拒魏大破之上聞之喜

下詔美稱送金(⿰釒义)-- 釵鑷二十枚與其愛妾杜氏

王仲宣七釋曰載明中之羽雀雜華鑷之威㽔

孔偉七别曰長䄂隨腕而遺耀紫鑷承𩯭而騁輝

     璫珥

說文曰珥瑱也瑱以玉充耳也

釋名曰瑱鎭也懸璫耳旁不欲使人妄聽自鎮重也此本

出於蠻夷蠻夷婦女輕浮好走以此璫錘之也今中國倣

之也

風俗通曰耳珠曰璫

周書曰武王馳紂啇師大崩帝辛登禀臺取天知王珥

及鹿玉衣身以自焚鹿玉則銷天知珥在火中不銷

詩曰玉之瑱也象之揥也瑱塞耳也

又曰有匪君子充耳琇瑩琇瑩美玉

傳曰夏齊侯將納公魯昭公也命無受魯貨申豊從女買以

幣錦二两縛一如瑱瑱充耳也縛卷也急卷使如充耳

易懷藏

史記曰淳于髠謂齊威王曰前有墮珥後有遺簮此可

飲八斗

又曰武帝譴責鈎弋夫人夫人脫簮珥叩頭

魏書曰卞太后性約儉不尚華麗無文繡珠玉器皆黒

⿰氵𭝠 -- 𣾰太祖嘗得名璫數具命后自選一具后取其中者太

祖問其故對曰取其上者爲貪取其下者爲詐故取其

中者耳

呉録曰𡊮愽出遊其女筞得壊墟齊璫珥百枚於是

封上之詔以賜愽

晉令曰士卒百工不得服真珠璫

又諸葛恪別傳曰范慎不 馬耳璫恪荅曰母之於女

天下至親穿耳附珠何傷於仁

戰國䇿曰齊王夫人有七羙珥

韓子曰齊威王夫人死有十𡦗子所窺者凢十人薛公欲知所

立人爲十王珥而羙其一獻於王以付十𡦗子明曰視

羙珥所在乃立之

西京雜記曰趙飛鷰爲皇后其女弟上遺合浦圎珠珥

夢書曰珠珥爲人子之所貴夢得珠珥得子也

魏陳思王洛神賦曰不江南之明璫

劉禎魯都賦曰含丹吮素巧𥬇妍詳挿曜日之笄珥明

月之璫繁欽定情詩曰何以致區區耳中𩀱明珠

王粲七釋曰𢪨照夜之明璫煥煜㷍以垂暉

𫝊玄七謀曰佩崑山之羙玉珥南海之明璫

     釧跳脫附

通文俗曰環臂謂之釧

東宫舊事曰皇太子納妃有金釧二𩀱

祖台之志怪曰建安中河間太守劉照夫人卒於府後太

守至夢見一好婦人就爲室家持一𩀱金鏆古喚與太

守不能名婦人乃曰此錗竹志鏆錗鏆者其狀如紐珠

大如指屈伸在人太守得置枕中前太守迎䘮言有錗

鏆開棺視夫人臂果無復有錗鏆焉

甄異記曰樂安章沉病死未殯而⿱⺾⿰𩵋禾 -- 蘇𬒳録到天曹主

者是其外兄斷理得免見一女同時𬒳録乃說金釧二

𩀱記沉以與主者亦得還遂共讌接女云家在呉姓徐名

秋英沉後尋問遂得之女父母因以女妻沉

髙文惠與婦書曰今致金鏆一𩀱

交州記曰波斯王以金釧聘斯調王女也

唐書曰交河王麹崇𥙿兄昭少好學嘗有鬻異事書於市

者其母將爲買之搜索家財不足其價唯篋中有金釧數

枚旣而歎曰何愛此物令吾子不有異聞乎促令貨易此

書昭後歷位司膳卿頗以詩詠流譽

繁欽定情詩曰何以致契闊繞臂金跳脫

     指環

春秋繁露曰紂刑鬼侯之女取其環

五經要義曰古者后妃群妾禮御於君所

女史書曰授其環以進退之有娠則以金環退之當御者

以銀環進之進者着於左手陽也以當就男故着左手右

手隂也旣御而復故此女吏之職

漢書儀曰宫人御幸賜銀環

後漢書曰孫程等十九人立順帝有功各賜金指釧環

晉書曰羊祐年五歳令乳母取所弄玉環乳母曰汝先無

此物祐乃於隣人李氏東墻桑樹中探得之李氏見驚曰

余亡兒所失物也乳母具言前事李氏悲惋時人異之李

氏之子即羊祐前身也

又曰傅暢年五歳父友見而戲解暢衣取其金環與左右

暢不惜以此賞之後選入侍講東宫

宋書曰西南夷元嘉七年遣使獻金剛指環

梁書曰武丁貴嬪武帝鎮樊城嘗登樓以望見漢濵五彩

如龍丁有女子臂繞紌則貴嬪也帝贈以金環納之時年

十四

後魏書曰咸陽王禧弟樹字秀和位宗正卿後奔梁武帝

尤器之後復歸魏𥘉辭梁其愛妹玉兒以金指環與樹常着

之𭔃以還梁表必還之意朝廷知之俄而賜死

拾遺録曰呉王潘夫人以火齊指環桂石榴枝上因其處

臺名曰環榴臺時有諫者云今呉蜀争雄還劉之名將爲

妖乎權乃翻其名爲榴還臺也

西京雜記曰戚SKchar以百鍊金爲彄照見指上骨惡之以賜

侍兒

益部𦒿舊𫝊曰劉寵䘮母時危亂墳墓發傷寵乃矯母令

家貧無財唯有手上金環賣造墓供送免發掘

西戎𫝊曰大宛國人深目多𩯭娶婦人以金同心指環爲

外國雜俗曰諸問婦許婚下全同心指環保同志不改

林道記曰林邑王獻金指環於呉主

胡俗𫝊曰始結婚姻相然許便下金同心指環

扶南𫝊曰扶南有訟者煑水令沸以金指環投湯中然後

以手探湯其直者手不爛有罪者入湯即燋

茅君傳曰勾曲山上有神芝五種求之法當以三月登山

賫金環二雙啓以奉誓如此者三以爲盟也必得芝草投

環於石間忘頋念

集靈記曰王諿琅耶人也仕梁爲南康王記室亡後數年

妻子困於衣食歳暮諿見形謂婦曰卿困乏衣食妻因與

之酒别而去諿曰我若得財物當以相𭔃後月小女探得

金指環一𨾏

甄異傳曰沛郡𥘿拊義熈中至曲阿村日暮失路逺見火

光投之屋有少女因𭔃𪧐曉臨别女以指環與拊拊去廻

頋乃是冢焉




太平御覽卷第七百一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