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條例施行細則 (民國100年)
← | 姓名條例施行細則 (民國99年) | 姓名條例施行細則 民國100年4月11日(非現行條文) 制定机关:中華民國(臺灣)內政部命令 2011年4月11日 |
姓名條例施行細則 (民國104年) |
|
第 一 條 本細則依姓名條例(以下簡稱本條例)第十三條規定訂定之。
第 二 條 國內有戶籍國民本名之證明為國民身分證,未滿十四歲者,得用戶口名簿或戶籍謄本代替之。
申請歸化、回復國籍者,於設戶籍前,本名之證明為歸化、回復國籍許可證書。
僑居國外國民在國內未設戶籍者,得以下列文件為本名之證明:
一、護照。
二、華僑身分證明書。
三、華僑登記證。
四、國籍證明書。
五、載有中文姓名,且經我國駐外使領館、代表處、辦事處或其他外交部授權機構(以下簡稱駐外館處)審查屬實之下列證明文件:
(一)我國政府核發之身分證明或其他證明文件。
(二)經政府機關立(備)案之華僑(文)學校製發之證書。
(三)經主管機關登記有案之僑團、僑社核發之證明書。
(四)其他經駐外館處審查屬實之文件。
第 三 條 國民於初次設定戶籍時,應確定其本名依法登記。
臺灣原住民之姓名,以漢人姓名或傳統姓名登記,並均得以傳統姓名之羅馬拼音並列登記。
外國人、無國籍人與中華民國(以下簡稱我國)國民結婚,於辦理結婚登記時,應以書面確定其中文姓名;其子女之中文姓名,依相關法律規定辦理。
外國人、無國籍人申請歸化我國國籍者,應確定其中文姓名。回復國籍者,其中文姓名,以喪失國籍時之姓名爲準。
外國人、無國籍人歸化我國國籍者,應以中文姓名登記,並得以原有外文姓名之羅馬拼音並列登記。
第 四 條 依本條例規定申請改姓、冠姓、回復本姓、改名、更改姓名、回復傳統姓名、回復原有漢人姓名、傳統姓名之羅馬拼音並列登記、原有外文姓名之羅馬拼音並列登記者,應塡具申請書,檢附證明文件(回復傳統姓名者免附),向戶籍地戶政事務所申請核定。但經內政部公告,並刊登行政院公報之指定項目,得向戶籍地以外之戶政事務所爲之。
原住民傳統姓名之羅馬拼音,以當事人申報者爲準。羅馬拼音之符號系統,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提供。
外國人、無國籍人歸化我國國籍者,原有外文姓名之羅馬拼音,以當事人申報者爲準。
僑居國外國民辦理第一項之申請,依下列規定爲之:
一、在國內設有戶籍者,由駐外館處核轉其戶籍地戶政事務所核定。
二、在國內未設戶籍者,由駐外館處核定。
第 五 條 依本條例第六條第一項各款規定申請改姓之證明文件如下:
一、依第一款規定申請者,爲認領之證明文件。
二、依第二款規定申請者,爲法院裁判書及確定證明書或終止收養之證明文件。
三、依第三款規定申請者,爲足資證明家族正確姓氏之文件。
四、依第四款規定申請者,其依法改姓之證明文件。
前項證明文件有戶籍資料可稽者,由戶政機關查證之。
第 六 條 依本條例第七條第一項各款規定申請改名之證明文件或由戶政機關查證戶籍資料如下:
一、依第一款規定申請者,爲機關、機構、團體或學校之證明文件。
二、依第二款規定申請者,由戶政機關查證同名直系尊親屬戶籍資料。
三、依第三款規定申請者,申請人應提供同姓名者戶籍所在之鄉(鎭、市、區),由戶政機關查證戶籍資料。
四、依第四款規定申請者,爲銓敘機關通知書。
五、依第五款規定申請者,爲載有通緝書之公文或公報。
六、依第六款規定申請者,由戶政機關查證申請人之改名次數及是否成年戶籍資料。
第 七 條 依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申請更改姓名之證明文件如下:
一、依第一款規定申請者,為載有原姓名之證件。
二、依第二款規定申請者,為出世或還俗之證明。
三、依第三款規定申請者,為服務機關證明書。
第 八 條 依第四條規定申請之各類案件,經核定後,其有證件者,得向原發證機關或其主管機關為變更姓名之登記及改註證件。
第 九 條 依本條例第九條第一項規定申請更正學歷、資歷、執照、財產及其他證件上之姓名者,應填具申請書,敘明證件上姓名與本姓名不符原因,並檢附戶籍謄本或足資證明二名同屬一人之文件及應更正姓名之學歷、資歷、執照、財產及其他證件,分別申請原發證機關或其主管機關改註或換發。
第 十 條 依本條例第九條第一項規定申請更正本名者,應塡具申請書,檢附本條例施行前之學歷、資歷、執照、其他證件或其他足資證明文件,向戶籍地戶政事務所申請更正。
第 十一 條 申請改姓、冠姓、回復本姓、改名、更改姓名、更正本名、回復傳統姓名、回復原有漢人姓名、傳統姓名之羅馬拼音並列登記、原有外文姓名之羅馬拼音並列登記經核定者,戶政事務所應於登記後,於相關機關依規定申請查詢時,提供資料。
第 十二 條 本條例所定各類申請事項,不符規定者,核定機關應以書面駁回。
第 十三 條 戶政事務所受理十四歲以上國民申請改姓、改名或更改姓名者,應向相關機關查詢有無本條例第十二條所定情事。
第 十四 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