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嬪禮總覽/卷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一 嬪禮總覽
卷二
作者:邊鎬
卷三

儀註迎送權停附誥命親受停免附傳訃時服色附弔祭時服色附[编辑]

鴨綠江迎勅[编辑]

定州安州平壤黃州開城府竝同


勅使渡江日設黃帳幕黃儀仗龍亭香亭於江

五大站則五里程設幕迎勅以入 勅書至遠接使以下 黑團

領具胸背 遠望祗迎鞠躬使奉勅書置龍亭上

路遠接使以下倒班先行 京官及巡使爲東班列邑守令爲西班


儀仗 我國黃儀仗及使帶來軍物 鼓樂次之香亭龍亭次之

奉陪勅差使員 黑團領具胸背 陪行兩使乘轎雙

行通官及頭目次之差備官 靑天翼黑笠 皆隨後由



南門入東西班先就龍灣館庭中序立龍亭至


樂作 回班鞠躬使到中門外下轎入又爲鞠躬


樂止○使回身答揖丙午上勅使以爲吾旣陪奉諭祭文則此是闕庭諸官之祗迎於

使大是壓尊今後則除之云云 過後平身北向立使陞奉

勅書置于闕牌前卓子上退立於東壁 樂作

西班行四拜 校生唱 三上香 校生爲之 又行四拜 校生唱


樂止 大通官奉勅書納于闕室而鎖之

兩使各就東西歇廳遠接使以下出詣中門外

歇所呈名帖而退 遠接使巡使問禮官運餉使各名帖守令都名帖


問安使接見[编辑]

堂上差備官奉御帖樻由正門入問安使 黑團

領具胸背問安中使同 隨入 差備官先通於諸通官使之轉告於勅使 奉安

御帖於大廳卓上俟勅使請入先呈名帖後

使堂上差備官奉御帖前導問安使隨入至

兩使前 若各坐則就其處見謁 各拜跪坐奉傳御帖則

勅使擧手祗受仍爲還傳 差備官從傍替奉若安州問安中使則

又呈禮物單子單子則勅使受置物種則捧授於各該邑勅庫回程時推去而勅使各

給中使緞疋別監書員禮單直等三升或帽子 問安使以奉命辭意

致款 差備官傳於通官通官告於勅使 勅使答云云問安使

拜而出



郊迎及宣勅[编辑]

王妃王世子冊封儀幷同


前一日典設司設帳殿於慕華館西北南向

攸司於帳殿之北迎恩門結綵又於崇禮門

及敦化門結綵掖庭署設闕庭於正殿正

中南向詔勅案於闕庭之前香案於詔

案之前設勅使位於香案之東西向設國

王受詔勅位於香案之前北向 臨時設褥席 又設

國王立位於殿庭道西近北北向 待詔勅陞殿設

拜位於中道北向 典設司設小次於立位之西又設

祗迎位於小次之前近西東向設幄次於



殿外之西俱東向設勅使次於殿外之東

西向又設王世子祗迎位於敦化門外近東

西向典儀設詔勅宣讀位於殿階上近東

西向掌樂院展軒懸於殿庭近南北向設協

律郞擧麾位於西階上近西東向典儀設王

世子位於殿庭道東北向文官一品以下位

於王世子之後近東宗親及武官一品以下

位於道西俱每等異位重行北向監察位於文

武班末東西相向階上典儀位於東階上近東

西向階下典儀捧詔官宣詔官展詔官



位於東階下俱近東西向贊儀引儀在南差退

又贊儀引儀位於西階下近西東向俱北上又

設捧詔官位於宣讀位之北宣詔官位於

捧詔官之南展詔官位於宣詔官之南

俱西向典設司設國王幄次於慕華館南向

設王世子次於東南西向兵曹正郞設黃屋

龍亭於帳殿正中南向香亭在其南掖庭署

設國王祗迎位於帳殿之西近北東向設

王世子位於帳殿之東近南西向宗親文武

百官祗迎位於王世子之南相向北上其日



兵曹正郞備金鼓黃儀仗典樂備鼓樂皆陳列

於帳殿前早朝國王率宗親文武百官詣

慕華館入幄次王世子亦詣慕華館入

幄次後 奏時官進告政院與請來官馳詣洪濟院請來


詔勅將至引

儀分引宗親文武百官就祗迎位 御前通事進帳殿前以

國王祗迎之意言于大通官而來 相禮跪贊請出次王世子

具翼善冠袞龍袍 王世子冠禮前具雙童髻空頂幘 出次相禮

前引就祗迎位左通禮跪啓請出次國王具

翼善冠袞龍袍出次左右贊禮前導詣祗迎位


左右贊禮俯伏於左右繖扇停於後


詔勅至左贊禮跪啓請鞠



躬國王鞠躬王世子及宗親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勅使捧詔勅置於龍亭中左贊禮啓

請平身國王平身王世子及宗親文武百

官同 贊儀亦唱御前通事又進帳殿前以國王先詣之意言于大通官而來


國王先爲還宮龍亭出上路司香二人夾侍香

亭續上香龍亭少駐金鼓在前次騎隊次文武

百官及宗親次王世子乘馬行次黃儀仗鼓

樂次香亭次詔勅龍亭次勅使迎至敦化

門外宗親文武百官俱下馬相禮跪贊請下馬

王世子下馬相禮引王世子由東偏門入就



位引儀引宗親文武百官入就位詔勅將至

左通禮跪啓請出次國王出次左右贊禮前

導就祗迎位黃儀仗入陳於闕庭前詔勅

龍亭由正門入引禮引勅使 下轎步入○通官以下到紅馬

木前下馬步入 從入協律郞跪俯伏擧麾興工鼓祝樂

作左贊禮跪啓請鞠躬國王東向鞠躬過則

啓請平身國王平身左右贊禮前導就立位

北向立王世子及宗親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亭陞殿左贊禮導國王還入小次勅

使捧詔勅入置於案協律郞跪偃麾俯伏興



工戛敔樂止引禮引勅使就位左通禮跪啓

請出次國王出次左右贊禮前導就拜位典

儀曰四拜左贊禮啓請鞠躬四拜興平身國

王鞠躬樂作四拜興平身樂止王世子及宗

親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左贊禮跪啓請跪國王

跪王世子及宗親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司香二

人進香案前跪三上香俯伏興退左贊禮跪啓

請俯伏興平身國王俯伏興平身王世子

及宗親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左右贊禮導國王

由西階至殿戶外承旨前導入詣殿內受



詔位北向立 贊禮止於戶外


勅使稱有詔承旨跪

啓請跪國王跪王世子及宗親文武百官

贊儀亦唱 勅使捧詔勅西向立傳國王受

詔勅 近侍對展 覽訖授近侍還置於案承旨跪啓請

俯伏叩頭興平身國王俯伏叩頭興平身

王世子及宗親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承旨導國

王出戶外左右贊禮導國王至殿階上在

西東向立捧詔官宣詔官展詔官由東

偏階陞就位捧詔官入詣詔勅案前跪引

禮引勅使詣詔勅案前捧詔勅授之捧



詔官傳捧詔勅興由正門出就宣讀位引禮

引勅使出至殿階上在東西向立捧詔

官以詔勅授宣詔官宣詔官跪受以授

展詔官展詔官跪受立對展贊儀唱跪

王世子及宗親文武百官跪宣詔官宣讀訖

捧詔官捧詔勅入置於案降復位贊儀唱

俯伏叩頭興平身王世子及宗親文武百官

俯伏叩頭興平身引禮引勅使還就位左右

贊禮導國王降復拜位左贊禮跪啓請跪三

叩頭國王跪三叩頭王世子及宗親文武



百官同 贊儀亦唱 左贊禮啓請山呼國王拱手加

額曰萬歲啓請山呼曰萬歲啓請再山呼曰萬

萬歲 嘉慶庚申配天勅時有二十七月前賀表停止之皇旨而山呼之節屬於皇

上故上國大喪二十七月內宣勅則除之 王世子及宗親文武

百官同 贊儀亦唱凡呼萬歲樂工軍校齊聲應之 左贊禮啓請俯伏

興四拜興平身國王俯伏興樂作四拜興平

身樂止王世子及宗親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贊禮跪啓禮畢 贊儀亦唱 引禮引勅使出就次左

贊禮導國王由西階陞就幄次相禮引

王世子由東偏門出就次相禮前引還內引儀



分引宗親文武百官出掖庭署撤闕庭承文

院官取詔勅盛龍亭黃儀仗鼓樂前導以入

仍行茶禮 在茶禮儀 畢勅使起座引禮引勅使

降自東階承旨導國王降自西階送至仁政

門左通禮跪啓請乘輿國王乘輿以入繖扇

侍衛如常儀左通禮跪啓解嚴兵曹承敎放仗

正殿接見茶禮及宴禮[编辑]

掖庭署撤闕庭及案設兩使位於殿內

在東西向北上國王坐於殿內在西東向

迎勅書行禮訖引禮引勅使入次左右贊



禮導國王入幄次茶禮時至左通禮跪啓

請出次國王仍具翼善冠袞龍袍以出左右

贊禮導國王至殿戶外引禮引勅使由

東正門入就殿內拜席頭西向立承旨導

國王由西正門入就殿內拜席頭東向立行

再拜禮 御前通事請行再拜勅使辭則只行揖禮 先問皇帝氣候


勅使答曰云云


勅使就座國王就座 皆用朱漆交倚 又問

諸王貝勒安否 勅使答曰云云 又問僉大人遠路驅馳

安否 此外說話臨時酬酢 請行茶禮 工人及歌者舞童陞陛上樂作陞訖樂止


司饔院設茶亭於殿內近南北向提調一員



捧茶甁副提調一員及提擧 加設提調 二員捧茶鍾

盤具入立於茶亭前 捧甁者在東捧鍾者在西 提擧一員捧

果盤立於正使之右一員捧果盤立於副

使之左提調一員捧果盤立於國王之右 俱近

南北向 樂作提擧二員各進勅使揮巾提調進

國王揮巾捧鍾者三員各以鍾受茶一時跪進

二員跪進于兩使一員跪進于國王前

國王擧茶勅使擧茶訖提調及提擧各跪受

鍾復盤以出捧果盤者竝跪進兩使前又跪

進國王前國王擧筋勅使擧筋訖俱以



盤出退揮巾樂止茶禮畢 若只行茶禮則國王與兩使相揖而

司饔院先設大卓於殿內北壁又設阿架

牀如常 提擧執蓋提檢擧尊 又設酒亭於殿內近南北

向樂作 奏與民樂 進酒器入置於酒亭樂止提調二

員分立于酒亭東西 提擧以下列立於酒亭之後 樂作 奏與民樂


提擧四員各對擧饌案一時竝進于兩使前

提調二員跪進饌案於國王前執事捧花盤

就殿外司饔院官傳捧授通事分就兩使

前近侍 禮房承旨 傳捧花盤授內侍跪進于國王

內侍與通事一時進花 進揮巾進鹽水 國王前提調進勅使前提擧進



樂止進空卓 提擧進卓於正使之右副使之左提調進卓於國王之右


樂作 奏與民樂 提擧捧小膳各進勅使前提調進

小膳國王前 每位三盤 樂止進第一爵提調以盞

受酒跪進國王前國王執盞提擧二員各

執盞受酒跪進兩使前勅使執盞國王

與兩使竝揖樂作 奏步虛子樂藍衣初舞 擧酒訖 提調及提

擧各跪受虛盞 相揖 每爵相揖 樂止提擧二員分就兩使

前跪割肉提調詣國王前跪割肉進饅頭樂

奏與民樂 擧筋訖樂止進第二爵如進第一爵儀

樂作 奏井邑樂黑繡衣牙拍舞 進湯初味 每爵味數臨時稟定 擧筋訖



樂止進第三爵 奏步虛子樂紅衣響鈸舞 饋參隨官侍從官

于別廳進第四爵 奏井邑樂黑衣鼓舞 進第五爵 奏鄕唐交奏樂

綠衣廣袖舞 進第六爵 奏鄕唐交奏樂紅衣廣袖舞 進第七爵 奏鄕

唐交奏樂藍衣廣袖舞 進大膳如進小膳儀行完杯禮進

第八爵 奏鄕唐交奏樂綠衣廣袖舞 進第九爵 奏鄕唐交奏樂紅衣廣袖

舞○若行九爵則九爵後行完杯禮 竝如上儀 自第二爵後必奏與民樂進湯七味

然後請完杯禮奏鄕唐交奏樂綠衣私舞 完杯禮訖樂止國王與

兩使相揖而罷

館所下馬宴[编辑]

其日禮賓寺設兩使座於館所宴廳東壁西



向北上掖庭署設國王座於西壁近南東向


皆用朱漆交椅 設香案於北壁司饔院設酒亭於廳內

近南北向國王至館所入幄次 差備官因通官引

兩使會一處捲帳後進告政院 左通禮跪啓請出次國王出

次乘輿 差備官卽入傳通 左右通禮導國王入引禮

引勅使由宴廳正門而行下至沒階在東西

向立 請宴及餞宴時使至則國王亦沒階降立 國王至三門外

降輿承旨導國王入門在西東向立與勅

使揖讓陞階入廳中各就拜位相向行再拜禮


勅使若辭則只行揖禮 就椅先行茶禮 儀同上正殿茶禮 盤果訖



請行宴禮 儀同上正殿宴禮


郊餞[编辑]

其日禮賓寺設兩使座於宴享臺在東西向

北上國王座於在西東向國王至宴享臺

入幄次勅使將至左通禮跪啓請出次乘

輿國王出次乘輿左右通禮前導至降輿所

左通禮跪啓請降輿國王降輿承旨前導至

階上引禮引勅使亦至階上國王與勅

使揖壤以入俱至幄次內勅使在東西向

立國王在西東向立與勅使行再拜禮 贊儀



亦唱勅使若辭則只行揖禮
勅使就座國王就座 皆用朱漆

交椅 行茶禮 儀見上正殿茶禮 行宴禮 儀同上正殿宴禮 訖樂止

國王與兩使相揖而罷

附迎送等節權停康熙戊午以皇旨停

郊外迎送館所宴嘉慶庚申辛酉停當於

勅使停郊外迎送館所宴癸亥壬申停郊送

乙丑停館所茶禮 迎送權停王世子率百官替行或只以百官替行


百官迎勅書[编辑]

前一日典設司設帳殿於慕華館西北南向

兵曹正郞設黃幄龍亭於帳殿正中南向 勅書



龍亭在前
香亭在其南引儀設百官祗迎位於帳

殿之南東西相向北上 文官在東宗親及武官在西 其日兵

曹正郞備金鼓黃儀仗典樂備鼓樂皆陳列於

帳殿前百官一會于慕華館各就次 隨次隨地之宜


勅使將至百官 黑團領具胸背 皆就祗迎位勅書至

贊儀唱鞠躬百官相向鞠躬勅使捧勅書

置於龍亭中立於帳殿前贊儀唱平身百官

平身龍亭出上路司香二人夾侍香亭續上香

龍亭少駐金鼓在前次騎隊次文武百官次宗

親乘馬行次黃儀仗鼓樂次香亭次勅書龍



亭次勅使迎至敦化門外百官俱下馬入就

位國王出次行禮如儀 在殿庭行禮儀


國王受誥命[编辑]

陳設及迎勅 竝見迎冊誥及謚祭儀 國王先至崇

政門外左通禮跪啓請乘輿國王乘輿左右

通禮前導至小次前左通禮跪啓請降輿

國王降輿左右通禮前導入小次勅使將

至興化門宗親及文武百官俱下馬引儀分引

宗親及文武百官入就位左通禮俯伏跪啓請

出次國王出次左右贊禮前導就西階下位



繖扇陳於小次前 龍亭由正門入引禮引勅使從入

左贊禮俯伏跪啓請鞠躬國王東向鞠躬過

則啓請平身國王平身北向立宗親及文武

百官同 贊儀亦唱 龍亭旣陞左右贊禮導國王還

入小次勅使捧勅書誥命各置於案引

禮引勅使就位左通禮俯伏跪啓請出次

國王出次左右贊禮前導就拜位左贊禮俯伏

跪啓請跪國王跪宗親及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司香二人進香案前跪三上香俯伏興退典儀

曰四拜左贊禮俯伏跪啓請俯伏興四拜興平



身國王俯伏興四拜興平身宗親及文武百

官同 贊儀亦唱 左右贊禮導國王由西階至殿戶

外承旨前導入詣殿內受勅書位北向立

勅使稱有制左贊禮俯伏跪啓請跪國王

跪宗親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勅使捧勅書西

向授國王國王受勅書 近侍對展 覽訖授近

侍還置於案勅使又捧誥命授國王

國王受誥命覽訖授近侍還置於案左贊禮

啓請俯伏叩頭興平身國王俯伏叩頭興平

身宗親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左右贊禮導國王



出至殿階上在西東向立捧勅官宣勅官

展勅官由西偏階陞捧勅官入詣殿內

北向立宣勅官展勅官就位捧勅官詣

勅案前跪引禮引勅使詣勅案前捧勅

書授之捧勅官傳捧勅書興由正門出就

宣讀位引禮引勅使出至殿階上在東西

向立捧勅官以勅書授宣勅官宣勅

官跪受以授展勅官展勅官跪受立對展

贊儀唱跪宗親文武百官跪宣勅官宣讀訖

捧勅官捧勅書入置於案俱降復位贊儀



唱俯伏叩頭興平身宗親文武百官俯伏叩頭

興平身引禮引勅使還入就位左右贊禮導

國王降復拜位左贊禮跪啓請跪三叩頭國

王跪三叩頭宗親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左贊禮啓

請山呼國王拱手加額曰萬歲啓請山呼曰

萬歲啓請再山呼曰萬萬歲宗親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凡呼萬歲樂工軍校齊聲應之 左贊禮啓請俯伏興四拜

興平身國王俯伏興四拜興平身宗親文武

百官同 贊儀亦唱 左贊禮跪啓禮畢 贊儀亦唱 左右贊禮

導國王由西階陞詣殿戶外承旨前導入



詣殿內近南北向立 設席 承旨導國王出至

戶外左右贊禮導國王還入小次引禮引

勅使入次引儀分引宗親文武百官出承文院

官捧勅書盛龍亭尙衣院官捧誥命盛龍

亭儀仗前導以入

王世子受誥命[编辑]

當日國王受勅 受勅以上儀節見上迎勅儀 訖左右

贊禮導國王出至殿階上在東西向立相

禮引王世子由東階陞詣殿門外弼善前

引由東挾入詣殿內受誥命位弼善跪贊



請跪王世子跪勅使捧誥命西向授

王世子王世子受之覽訖以授宮官還置於

案弼善跪贊請俯伏叩頭興平身王世子俯

伏叩頭興平身弼善引王世子出至殿門

外相禮引王世子還就拜位 以下宣勅等節見上迎勅


附誥命親受權停每以停免停當於

勅使故順治乙未乾隆戊午甲辰嘉

慶壬申幷停親受

迎皇帝喪傳訃[编辑]

皇太后喪皇后喪傳訃儀同



前一日典設司設帳殿於慕華館西北南向

掖庭署設闕庭於正殿正中南向勅案

於闕庭之前香案於其南設勅使位於香

案之東西向設國王受勅位於香案前北

臨時設褥席 又設國王立位於殿庭東西近

北北向 待勅書陞殿設拜位於中道北向 典設司設小次

於立位之西又設祗迎位於小次前幄次

於殿外之西俱東向設勅使次於殿外

之東西向掌樂院展軒懸於殿庭 陳而不作 設協

律郞位於西階上近西東向典儀設宗親文武



百官位於殿庭東西北向 文東武西 設階上典儀

位於東階上左右通禮階下典儀位於東階下

俱近東西向贊儀引儀在南差退又贊儀引儀

位於西階下近西東向俱北上設勅書宣讀

位於殿階上近東西向設宣勅官捧勅

官展勅官位於東階下俱近東西向又設捧

勅官位於宣讀官之北宣勅官位於捧勅

官之南展勅官位於宣勅官之南俱西向

典設司設國王幄次於慕華館南向設祗迎

位於帳殿之西近北南向兵曹正郞設黃屋



龍亭於帳殿正中南向香亭在其南設宗親

文武百官祗迎位於帳殿之南相向北上其

日兵曹正郞備金鼓黃儀仗典樂備鼓樂皆陳

列於帳殿前早朝國王具翼善冠袞龍袍

率宗親及文武百官 各服黑團領具胸背品帶 詣慕華館入

幕次勅書將至引儀分引宗親文武百官改

服淺淡服烏紗帽黑角帶靴 常持所着○送勅在除服前着素

服除服後着吉服 就祗迎位 御前通事詣帳殿前以國王祗迎之意言于大通

官而來 左通禮跪啓請出次國王改具翼善冠

白袍 黲袍 烏犀帶靴 常時所御○送勅在除服前御素服除服後御吉服



以出左右贊禮前導就祗迎位 左右贊禮俯伏於左右繖扇停

於後 勅書至左贊禮啓請鞠躬國王鞠躬宗

親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勅使捧勅書置於龍

亭中左贊禮啓請平身國王平身宗親文武

百官同 贊儀亦唱○御前通事又詣帳殿前以國王先詣之意言于大通官而來


國王先爲還宮龍亭出上路司香二人夾侍香

亭續上香龍亭少駐金鼓在前次騎隊次文武

百官次宗親乘馬行次黃儀仗鼓樂 陳而不作 次香

亭次勅書龍亭次勅使迎至興化門外宗

親文武百官俱下馬先導入就位勅書將至



左通禮跪啓請出次國王出次左右贊禮前

導就祗迎位 繖扇停於小次前 黃儀仗入陳於闕庭

前勅書龍亭由正門入引禮引勅使從入

左贊禮啓請鞠躬國王鞠躬過則啓請平身

國王平身宗親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左右贊禮前

導就立位北向立龍亭陞殿左右贊禮導

國王入小次勅使捧勅書入置於案引

禮引勅使就位左通禮啓請出次國王出

次左右贊禮前導就拜位典儀曰四拜左贊禮

啓請鞠躬四拜興平身國王鞠躬四拜興平



身宗親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左贊禮啓請跪國

王跪宗親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司香二人進香案

前跪三上香俯伏興退左贊禮啓請俯伏興平

身國王俯伏興平身宗親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左右贊禮導國王由西階至殿戶外承旨

前導入詣受勅位北向立勅使稱有制

承旨啓請跪國王跪宗親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勅使捧勅書西向授國王國王受勅

書覽訖授近侍還置於案承旨啓請俯伏叩頭

興平身國王俯伏叩頭興平身宗親文武百



官同 贊儀亦唱 承旨導國王出戶外左右贊禮導

國王至殿階上在西東向立位先設捧勅

官宣勅官展勅官由東階陞捧勅官詣

勅案前跪引儀引勅使詣勅案前捧勅

書授捧勅官捧勅官傳捧勅書由正門

出就宣讀位引禮引勅使出至殿階上在

東西向立位捧勅官以勅書授宣勅官

宣勅官跪受以授展勅官展勅官跪受

立對展贊儀唱跪宗親文武百官跪宣勅官

宣讀訖捧勅官捧勅書還置於案俱降復



位贊儀唱俯伏叩頭興平身宗親文武百官俯

伏叩頭興平身引禮引勅使還入就位左右

贊禮導國王降復拜位左贊禮啓請跪俯伏

哭國王跪俯伏哭 十五擧聲 宗親文武百官同 贊儀

亦唱 左贊禮啓請止哭興四拜興平身國王止

哭興四拜興平身宗親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左贊

禮跪啓禮畢引禮引勅使出就次左右贊禮

導國王陞自西階就幄次承文院官取

勅書盛龍亭入內引儀分引宗親文武百官

由東西偏門出仍行茶禮 在茶禮儀 畢勅使起座



國王起座引禮引勅使降自東階承旨導

國王出殿門左右贊禮導國王降自西階

送至崇政門左通禮跪啓請乘輿國王乘輿

左右通禮前導還內左通禮跪啓解嚴兵曹

承敎放仗

皇帝喪正殿接見茶禮[编辑]

傳訃勅及二十七月內勅

行例無宴禮只行茶禮


其日掖庭署撤闕庭及案設兩使座於

殿內東壁西向北上設國王座於西壁東向

設香案於北壁迎勅書行禮訖引禮引勅



使入次左右贊禮導國王入幄次茶禮時至

左通禮跪啓請出次國王仍具翼善冠白袍


黲袍 烏犀帶靴 常時所御 以出左右贊禮導國王至

殿戶外引禮引勅使由東正門入就殿內

拜席頭西向立承旨導國王由西正門入就

殿內拜席頭東向立與正使行再拜禮正

使答再拜與副使行再拜禮副使答再拜

勅使就座國王就座司饔院設茶亭於殿

內近南北向提調一人捧茶甁三人捧茶鍾盤

具入立於茶亭前 捧鍾者在西 提調二人各捧果盤



一人立於正使之右一人立於副使之左

提調一人捧果盤立於國王之右 俱近南北向

調二人各進勅使揮巾提調一人進國王

揮巾捧鍾者三人各以鍾受茶一時跪進二人

跪進于兩使前一人跪進于國王前國

王擧茶勅使擧茶訖提調各跪受鍾復盤以

出捧果盤者 竝素饌 竝跪進兩使前又跪進

國王前國王擧筋勅使擧筋訖俱以盤出

退揮巾茶禮畢與兩使相揖而罷

傳訃後成服[编辑]

勅使宣勅歸館所後擧哀仍爲成服 皇太后及皇

后喪無成服之儀 國王御衰服 生布裹翼善冠生布團領袍不緝邊生麻

帶白靴視事服御白布翼善冠烏犀帶白靴 百官四品以上衰服 生布

裹紗帽生布團領不緝邊生麻帶白靴赴公服仍服淺淡服烏紗帽黑角帶黑靴 五品

以下仍服淺淡服烏紗帽黑角帶黑靴 常時所着

四拜上香擧哀 十五擧聲 止哭又行四拜 百官同 諸道

成服則大小使臣及外官各於宣勅日設香

案於正廳以淺淡服烏紗帽黑角帶黑靴 常時所着


行四拜上香擧哀 十五擧聲 成服 服着從品級同京官 止哭又

行四拜



除服[编辑]

自成服日至三日國王率百官行四拜三上

香擧臨 十五擧聲 止哭四拜釋服卽着吉服 諸道大小使臣

及外官亦三日除服


附傳訃勅時服色儐使以下各務差使員

差備官烏紗帽淺淡服黑角帶黑靴或黑布

虎鬚笠飾除 淺淡天翼黑絲帶 回程在除服後則着吉服


迎冊誥及謚祭[编辑]

迎大妃王妃王世子喪祭文儀幷


前一日典設司設帳殿於慕華館西北南向



掖庭署設闕庭於正殿正中南向設勅

使位誥命祭文案於闕庭之前 勅吏在東誥命案祭

文案在西 設香案於其南設勅使位於香案之東

西向設勅使次於殿庭之東近南西向設

國王奉勅代受位於香案前又設國王立

位於西階下近北北向 待勅書誥命祭文陞殿設拜位於庭中北向


典設司設小次於立位之西又設幄次於

殿庭之西俱東向掌樂院展軒懸於殿庭 陳而

不作 設協律郞擧麾位於西階上近西東向典儀

大妃王妃喪則設王世子位於殿庭東北向設小次於殿庭東近南西向



宗親文武百官及監察執事官位於殿庭竝

如常儀設勅書宣讀位於殿階上近東西

向設宣勅官捧勅官展勅官位於東階

下俱近東西向又設捧勅官位於宣讀位之

北宣勅官位於捧勅官之南展勅官位

於宣勅官之南俱西向典設司設國王幄

次於慕華館東向 大妃王妃喪則設王世子幄次於東南西向

曹正郞設黃屋龍亭於帳殿正中南向 勅書龍亭在東

次誥命龍亭次祭文龍亭在西 香亭在其南掖庭署設國

王祗迎位於帳殿之西近北東向引儀設 大妃



王妃喪則設王世子位於帳殿東近南西向
宗親文武百官祗迎

位於帳殿之南東西相向北上 文官在東宗親及武官在西


其日兵曹正郞備金鼓黃儀仗典樂備鼓樂 陳而

不作 皆陳列於帳殿前早朝國王具布裹翼

善冠布袍布裹烏犀帶白皮靴 王妃喪則具翼善冠袞龍袍

王世子喪則具翼善冠無揚黑團領袍靑鞓素玉帶 大妃王妃喪則王世子具布裹翼

善冠布袍布裹烏犀帶白皮靴 宗親及文武百官 各服布團領布帽帶○王

世子喪則服無揚黑團領烏紗帽黑角帶 詣慕華館入幕次勅

使將至左通禮詣幕次前跪啓請中嚴國

王改具無揚黑團領袍翼善冠靑鞓素玉帶 大妃



王妃喪則王世子改具翼善冠無揚黑團領袍靑鞓素玉帶
宗親及文武百

官改服無揚黑團領烏紗帽黑角帶就祗迎位


御前通事進帳殿前以國王祗迎之意言于大通官而來 左通禮跪啓請

出次國王出次左右贊禮前導就祗迎位 左右

贊禮俯伏於左右繖扇停於後 勅書誥命祭文至左贊禮

跪啓請鞠躬國王鞠躬祗迎宗親及文武百

官同 贊儀亦唱 勅使捧勅書誥命及祭文各

置於龍亭立於帳殿前左贊禮跪啓請平身

國王平身宗親文武百官平身 贊儀亦唱御前通事又進

帳殿前以國王先詣之意言于大通官而來 國王先爲還宮龍亭



出上路司香二人 忠贊衛 附香亭續上香龍亭南

向少駐金鼓在前次騎隊次宗親文武百官乘

馬行次黃儀仗鼓樂 陳而不作 次勅書誥命祭

文龍亭次勅使迎至興化門宗親及文武百

官俱下馬引儀分引宗親及文武百官入就位


大妃王妃喪則相禮引王世子就位 左通禮俯伏跪啓請出次

國王出次左右贊禮前導就西階下位 繖扇陳於小次

勅書誥命祭文龍亭由正門入引禮引

勅使從入左贊禮俯伏跪啓請鞠躬國王東

向鞠躬過則啓請平身國王平身北向立宗



親及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龍亭旣陞左右贊禮導

國王還入小次勅使捧勅書誥命祭

文各置於案引禮引勅使就位左通禮俯伏

跪啓請出次國王出次左右贊禮前導就拜

位典儀曰四拜左贊禮啓請鞠躬四拜興平身

國王鞠躬四拜興平身宗親及文武百官同 贊儀

亦唱 左贊禮啓請跪國王跪宗親及文武百官

贊儀亦唱 司香二人進香案前跪三上香訖俯伏

興退左贊禮跪啓請俯伏興平身國王俯伏

興平身宗親及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左右贊禮導



國王由西階至殿戶外承旨前導入詣代受

位北向立勅使稱有制承旨啓請跪國

王跪宗親及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勅使捧勅

書西向授國王國王受勅書 近侍對展 覽訖

授近侍置於案勅使又捧誥命授國王

國王受以授近侍置於案承旨啓請俯伏叩頭

興平身國王俯伏叩頭興平身宗親及文武

百官同 贊儀亦唱 承旨導國王出戶外左右贊禮

導國王至殿階上在西東向立捧勅官

宣勅官展勅官由東偏階陞捧勅官入



詣勅案前跪引禮引勅使詣勅案前捧

勅書授捧勅官捧勅官傳捧勅書由正

門出就宣讀位引禮引勅使出至殿階上

在東西向立捧勅官以勅書授宣勅官

宣勅官跪受以授展勅官展勅官跪受

立對展贊儀唱跪宗親及文武百官跪宣勅

官宣讀訖捧勅官捧勅書入置於案俱降

復位贊儀唱俯伏叩頭興平身宗親及文武百

官俯伏叩頭興平身引禮引勅使還入就位

左右贊禮導國王降復拜位左贊禮啓請山



呼國王拱手加額曰萬歲啓請山呼曰萬歲

啓請再山呼曰萬萬歲宗親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凡呼萬歲樂工軍校齊聲應之 典儀曰四拜左贊禮跪啓請鞠

躬四拜興平身國王鞠躬四拜興平身宗親

及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左贊禮跪啓禮畢 贊儀亦唱

右贊禮導國王入小次引禮引勅使入

次引儀分引宗親及文武百官出承文院官捧

勅書盛龍亭尙衣院官捧誥命盛龍亭儀仗

前導以入祭文仍置於案待賜弔祭文捧詣

魂殿賜弔時至行禮如儀 在賜弔儀



受賜弔[编辑]

王世子喪賜弔儀同


其日賜弔時至引儀分引宗親及文武百官

改服衰服還入就位左通禮詣小次前跪請

中嚴少頃啓請出次國王改具衰服以出左

右贊禮導國王絰杖就哭位 設於西階下東向 左贊

禮跪啓請哭國王哭宗親及文武百官哭 贊儀

亦唱 左贊禮跪啓請去杖免絰止哭國王去杖

免絰 內侍承捧 止哭宗親及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左右

贊禮導國王迎於殿庭西東向立引禮引

勅使出就殿庭東西向立左右贊禮導國



王先就西階下位引禮引勅使陞殿還就

位左右贊禮導國王就拜位典儀曰四拜左

贊儀跪啓請鞠躬四拜興平身國王鞠躬四

拜興平身宗親及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左贊禮跪

啓請跪國王跪宗親及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香二人衰服進香案前跪三上香俯伏興退左

贊禮跪啓請俯伏興平身國王俯伏興平身

宗親及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左右贊禮導國王

由西階陞詣受弔位 設於香案前


勅使稱有制

左右贊禮跪啓請跪國王跪宗親及文武百



官同 贊儀亦唱


勅使宣制曰弔賻宣訖左贊禮

跪啓請俯伏叩頭哭國王俯伏叩頭哭宗親

及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左右贊禮導國王降復

位典儀曰四拜左贊禮跪啓請鞠躬四拜興平

身國王鞠躬四拜興平身宗親及文武百官

贊儀亦唱 左贊禮跪啓禮畢 贊儀亦唱 左贊禮跪啓請

哭國王哭宗親及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左右贊

禮導國王權就西階下位左贊禮跪啓請止

哭國王止哭宗親及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引禮

引勅使還入殿庭幕次左右通禮導國



王至乘輿所左通禮跪啓請乘輿國王乘輿

左右通禮前導至齋殿門外降輿所左通禮

跪啓請降輿國王降輿絰杖哭而入引儀分

引宗親及文武百官出賜祭時至行禮如儀


在賜祭儀


迎賜祭[编辑]

大妃王妃王世子喪賜祭儀同


前一日典設司設勅使次於魂殿中門外

之東南向掖庭署設勅使位於靈座之東

西向設權置祭文及幣案於戶外之東西向設

國王立位於靈座之西稍南東向又設國



王立位於西階下北向 太妃王妃喪則設王世子位於東階下近

南北向 典儀設執事官位於東階下近西西向北

上設宗親及文武百官監察位於外庭竝如常

其日賜弔訖左右贊禮導國王就齋殿

引禮引勅使就殿庭幕次賜祭時將至

左通禮進齋殿前跪啓請中嚴國王仍具

衰服 王妃喪則具翼善冠白袍烏犀帶白皮靴王世子具衰服若大妃喪則王世子

具期制祭服 宗親及文武百官仍服衰服大祝及諸

執事典儀贊儀引儀服衰服先入殿庭重行

北向西上四拜訖各就位引儀分引宗親及文



武百官入就位左通禮跪啓請行禮國王杖

出左右贊禮導國王入就東階東南西向 掖庭

署設褥席 典儀曰哭左贊禮跪啓請跪俯伏哭國

王跪俯伏哭 跪拜時內侍捧杖後倣此 宗親及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典儀曰止哭四拜左贊禮啓請止哭興四

拜興平身國王止哭興四拜興平身宗親及

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左右贊禮導國王權就

齋殿諸執事盥帨訖典祀官殿司各帥其屬入

設祭文及幣案於靈座之左南向設香爐香

盒幷燭於靈座前次設牢饌設尊於戶外之



左置三爵於尊所引禮引勅使詣魂殿中

門外入次祭時至左通禮跪啓外辦國王杖

出左右贊禮導國王入就西階下位 繖扇停於門外


大祝陞自東階詣靈座前開匱捧出虞主設

於座覆以白紵巾設几於後典儀曰哭左贊禮

俯伏跪啓請哭國王哭宗親及文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左贊禮啓請去杖免絰國王去杖免絰


內侍承捧 左右贊禮導國王出中門左贊禮俯伏

跪啓請止哭國王止哭宗親及文武百官止

贊儀亦唱 左右贊禮導國王迎於中門外之西



東向立引禮引勅使出次西向立左右贊禮

導國王由西門先入就西階下位引禮引

勅使由正門入詣祭文案前執事捧祭文及幣

跪進于勅使前勅使捧祭文及幣置於案

引禮引勅使就位左右贊禮導國王由西

階陞詣東向位引禮引勅使詣香案前北向

立贊三上香祭酒勅使立三上香祭酒 連奠三爵

其奠爐進爵奠爵皆執事者爲之 引禮引勅使還就位讀祭

文官捧祭文西向立讀訖左贊禮啓請哭國

王哭引禮跪贊請哭勅使哭宗親及文武百



官同 贊儀亦唱 引禮贊請止哭勅使止哭左贊禮

啓請止哭國王止哭宗親及交武百官同 贊儀

亦唱 捧祭文官捧祭文及幣就燎所 設卓於露臺之南近西置

銅爐於卓 焚訖左右贊禮導國王出至階上在西

東向立引禮引勅使出至階上西向立勅

使拱手揖國王拱手答揖引禮引勅使出

次左右贊禮導國王送至中門外左贊禮俯

伏跪啓請絰杖哭國王絰杖哭 內侍捧進 宗親及

文武百官哭 贊儀亦唱 左右贊禮導國王至中門

內左贊禮跪啓請止哭國王止哭宗親及文



武百官同 贊儀亦唱 左右贊禮導國王就拜位典

儀曰四拜左贊禮俯伏跪啓請鞠躬四拜興平

身國王鞠躬四拜興平身宗親及文武百官

贊儀亦唱 左右贊禮導國王還齋殿引禮引

勅使還就正殿入次引儀分引宗親及文武

百官以次出大祝納虞主如常執事官俱復

拜位四拜而出典祀官及殿司各帥其屬撤牢

饌接見茶禮時至行禮如儀

國恤時正殿接見茶禮[编辑]

館所茶禮及餞勅時茶禮儀竝



其日禮賓寺設勅使座於殿內東壁西向


朱漆交椅 掖庭署設國王座於西壁東向 白漆交椅○王

妃王世子喪則黑漆交椅 設香案於北壁賜祭訖引禮

引勅使入次左右贊禮導國王入齋殿

接見茶禮時將至左通禮跪啓請中嚴少頃又

啓外辦國王改具布裹翼善冠布袍布裹烏

犀帶 王妃王世子喪則具翼善冠白袍烏犀帶 白皮靴以出左通

禮跪啓請乘輿國王乘輿左右通禮前導至

降輿所左通禮跪啓請降輿國王降輿引禮

引勅使由東正門入就殿內西向立承旨



導國王由西正門入就殿內東向立與

正使行再拜禮 勅使若辭則只行揖禮


正使答再拜與

副使行再拜禮副使答再拜勅使就座

國王就座司饔院提調一人捧茶甁一人捧茶

鍾盤具入立於殿內近南北向 捧鍾者在西 提調

捧果盤一人立於正使之右近北南向一人

立於副使之左近南北向提調捧果盤 素膳

於國王之右近南北向提調二人以鍾受茶

一人跪進于正使前正使受鍾一人跪進

于副使前副使受鍾提調以鍾受茶跪進



于國王前國王執鍾擧示勅使亦擧示

擧茶訖提調各進勅使前跪受鍾提調進

國王前跪受鍾俱復於茶盤以出初擧茶訖提

調跪進果于勅使前訖俱以盤出勅使起

座國王起座與勅使揖送于殿庭門左

右通禮導國王至乘輿所左通禮跪啓請乘

輿國王乘輿左右通禮前導還內

附弔祭勅時服色儐使以下各務差使員

差備官布帽布團領布裹帶白靴或布笠布

天翼布帶 奉陪勅差使員着無揚黑團領自持來軍物奉持及勅房通事



等竝着淺淡服○鳳城講定差備官着黑笠淺淡天翼
凡在二十七月

內勅行迎勅及館所行路服色幷無揚

黑團領烏紗帽黑角帶或黑布笠 虎鬚笠飾除

淡天翼黑絲帶 問安使仍着白袍帽儐使巡使布笠布天翼○王世子喪

弔祭勅時儐使以下白布團領烏紗帽烏角帶或黑布笠除虎鬚笠飾淺淡天翼黑絲

帶下去時換着白布天翼笠帶同上來時


便殿受勅[编辑]

其日百官至慕華館迎勅書如儀訖還至興

化門外俱下馬入詣建明門內分東西序立

勅書龍亭至百官鞠躬過則平身仍詣正殿



庭異位重行勅書龍亭先至便殿門入 黃儀

仗鼓樂止於門外 勅使從入捧勅官捧勅書以

授近侍近侍捧勅書以入勅使從陞入房

內西向立國王具翼善冠袞龍袍 內侍扶持 北向

跪近侍以勅書授勅使勅使捧勅書

授之國王受勅書近侍對展國王覽訖

授近侍置於案 先設勅案於北壁南向 國王揖與勅

使各就座接見後勅使起座國王起座與

勅使揖送勅使以勅書盛龍亭出至正

殿宣勅百官行禮如儀 無三叩頭山呼禮



便殿接見[编辑]

其日掖庭署設勅使小次於便殿楹外 隨地

之宜 設勅使座於殿內東壁西向國王座

於西壁東向設香案於北壁勅使至引禮引

勅使至便殿勅使陞自東階入殿內西

向立國王具翼善冠袞龍袍 內侍扶持 東向立與

勅使相揖勅使就座國王就座接見茶禮

畢勅使起座國王起座與勅使揖送

館所見官禮[编辑]

使就館所百官隨至令差備官請行見官禮兩



使出坐宴廳北壁西上 紅椅子 館伴及提調先呈

名帖進楹內各行再拜禮都廳 無名帖 楹內行禮

各色郞廳及監造官楹外行禮幷如上儀然後

議政正一品及二品以上楹內行禮 二品以上兩使下踏

定答揖 堂上三品楹外堂下三品以下階上竝隨

班重行呈名帖行禮如上儀 使擧手 禮畢退出 停免

則否


大臣茶禮[编辑]

禮賓寺設兩使位 紅椅子 於宴廳北壁西上設

議政位一於東壁設宰臣位二 以上黑椅子 於西壁



大臣宰臣先呈名帖次呈御帖後請兩使


俱公服 出坐大臣宰臣楹內行再拜禮 勅使下踏定答揖


後分坐交椅先行茶禮次行宴禮一如上儀而

但小大膳竝進酌止七巡 例皆權停


勅使望闕禮[编辑]

掖庭署設闕庭於正廳正中南向設香案於

闕庭前陳黃儀仗於闕庭前掌樂院展軒懸

於庭近南北向設協律郞位於西階上近西東

向典儀設都監堂上以下位於庭之東西異位

重行北向典儀贊儀引儀位於東西階如常引



儀分引都監堂上以下具黑團領入就位引禮

引勅使出先行望闕禮畢近東西向立贊

儀唱鞠躬四拜興平身都監堂上以下鞠躬 樂作


四拜興平身 樂止 贊儀唱跪都監堂上以下跪司

香二人進香案前跪三上香俯伏興退贊儀唱

俯伏興平身都監堂上以下俯伏興平身贊儀

唱鞠躬四拜興平身都監堂上以下鞠躬 樂作

拜興平身 樂止 贊儀唱跪三叩頭都監堂上以下

跪三叩頭贊儀唱山呼都監堂上以下拱手加

額曰萬歲唱山呼曰萬歲唱再山呼曰萬萬歲



凡呼萬歲樂工齊聲應之 贊儀唱俯伏興四拜興平身都監

堂上以下俯伏興 樂作 四拜興平身 樂止 引禮引

勅使還入引儀分引都監〔都監朝鮮官名〕堂上〔堂上朝鮮官至三品〔則〕有堂上堂下之別〕以下出 勅使留館時若

遇聖節正朝則移設闕牌於西宴廳而都監堂上以下行禮如右若在途則行禮於站上

闕牌前○壬申勅回到平壤適値正朝勅使與諸通官設黃儀仗具朝服先行三拜九叩頭

禮退立於闕牌前伴送使巡察使亦爲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