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鞏固後方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怎樣鞏固後方
二十六年十二月三日在漢市無線電台廣播
中國國民黨政治委員會 主席汪精衞
中華民國26年(1937年)12月3日
1937年12月3日
本作品收錄於《汪精衛先生抗戰言論集

兩軍相對哀者勝矣[编辑]

抗戰是中華民族偉大的使命,要擔負這使命,不可不用盡所有的力量,無論如何艱難,如何痛苦,都得忍受。這是全體國民在抗戰以前,早已準備停當的。

古人説得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個“知”字,十分重要,詳細些説,便是估量清楚自己,估量清楚敵人。

古人又説得好:“兩軍相對,哀者勝矣。”這個“哀”字,也十分重要,不但兩強相對,勢均力敵,一著之錯,滿盤都輸,要十分謹慎。便是強者對於弱者,也不可有一毫輕忽,左傳説得好:“君毋謂邾小,蜂蠆有毒,而況國乎!”至於弱者對於強者,其當謹慎,更不待言。所謂“哀”,是謹慎,不是畏葸,由謹慎而生出來的勇敢,方是真勇敢。

慢講勝利先講持久[编辑]

日本所以敢於侵略中國,其一,是看透了中國無單獨作戰之能力;其二,是看透了各國無共同作戰之決心。就其一來説,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力致富強,至今已有六七十年;中華民國的創造,至今只有二十六年,中國國民黨統一,至今只有十年;富力、強力都比不上,是無可諱,且不必諱的。就其二來説,各國都正在準備戰爭,與避免戰爭的矛盾心理,與矛盾現象中;對於中國,雖然同情,卻是愛莫能助;對於日本雖然反對,卻是無如之何也;是無可諱,且不必諱的。以上兩者,許多人都知道,但以爲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殊不知,若要知己知彼,必得説老實話,如不説老實話,則不知己,不知彼,其結果必至始而無端希望,繼而無端失望,這是自取滅亡之道。例如從前,有人以爲日本對於中國,只有以恫嚇手段,不勞而獲,決不敢輕於一戰,這話是不對的;現在有人以爲日本對於中國,待至軍事到達某一程度,必將罷手,決不會直幹下去,這話也是不對的。我們必須知己知彼,同時必須存著哀者的心理,方才能夠立定腳跟,咬定牙根,用盡所有的力量,從事於單獨抗戰,慢講勝利,先講持久。必須如此,方才能給各國以共同作戰的機會;必須如此,方才能將中華民族由滅亡的運命,而轉到復興的運命。

發現錯誤與矯正錯誤[编辑]

抗戰能否持久,繫乎前線將士之能否盡力,尤繫乎後方民衆之能否盡力。不但每一枝槍,每一顆子彈,都是由後方運到前方的;連每一縷佈,每一粒米,也是由後方運到前方的,不但物的方面唯然,人的方面,新陳代謝,所關重大,如果後方沒有強有力的民衆,前方決不會有強有力的軍隊。所以“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是抗戰的唯一格言,也即是後方的唯一任務。就“有錢的出錢”來舉一例,如救國公債,舉辦以來,發現了種種缺點;就“有力的出力”來舉一例,如徵兵舉辦以來,也發現了種種缺點,我們知道,缺點是必然有的,發現缺點,也是必然有的,其爲禍爲福,全視乎我們發現缺點之後,所持的態度。如果我們發現了缺點之後,以之爲攻擊政府之資料,以之爲嘲笑民衆之資料,以之爲中國不能抗戰到底之佐証;那麼,互相埋怨,互相責難,離心離德,不待敵人來滅亡我,而我已自滅亡了。如果我們發現了缺點之後,立即研究缺點之由來,立即加以矯正;那麼,我們有發現缺點之勇氣,同時還有矯正缺點之勇氣。只愁有了缺點之後,不能發現;不愁發現之後,不能矯正。經一次之矯正,得一次之進步,積無數次之進步,而臻於完全,抗戰之得最後勝利,中華民族之得復興,必由於此。須知,抗戰是極艱難極痛苦的工作,無論何種工作,都不能沒有缺點,何況這種極艱難極痛苦的工作呢。有意無意的過失與錯誤,是萬萬不能免的,只有歡迎發現,誠意矯正,纔能將過失與錯誤消除了去。

出錢出力[编辑]

各位同胞,必須道知,就有錢的出錢來説,救國公債爲數不過五萬萬元,日本此次侵略中國,一動筆就已二十五萬萬元,如果中國連這樣數目還湊不起來,還有何面目講抗戰到底?就有力的出力來説,日本人口七千萬,戰時能出兵至四百萬,中國人口四萬萬,依此比例,戰時能出兵至二千二百餘萬,如果抗戰不過三月,而壯丁補充,已發生問題,更有何面目講抗戰到底?如果出錢出力的辦法,不能妥當,那是辦法的缺點,應該發現,應該矯正;如果出錢出力的決心,不能堅定,那就是自願滅亡,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子孫,各位同胞,必須牢牢記住古人的格言:“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兩軍相對,哀者勝矣”。以一“知”字,做清楚的觀察;以一“哀”字,做謹慎的進行。説老實話,負責任,不灰心,不氣餒,克服當前的困難,爭取最後的勝任,皆在乎此。


1996年1月1日,这部作品在原著作國家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之前在美國從未出版,其作者1944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75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中華民國《著作權法》:

第九條(著作權標的之限制)
  下列各款不得為著作權之標的:
  一、憲法法律、命令或公文
  二、中央或地方機關就前款著作作成之翻譯物或編輯物。
  三、標語及通用之符號、名詞、公式、數表、表格、簿冊或時曆。
  四、單純為傳達事實之新聞報導所作成之語文著作。
  五、依法令舉行之各類考試試題及其備用試題。
  前項第一款所稱公文,包括公務員於職務上草擬之文告、講稿、新聞稿及其他文書。

本作品來自上列各款,在中華民國,屬於公有領域。詳情請參見章忠信著作權筆記著作權法第九條釋義。另外請注意司法院釋字第5號解釋:「行憲後各政黨辦理黨務人員,不能認為刑法上所稱之公務員。」所以自從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憲法施行以來,各政黨黨務作品,不能認為公文。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