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本草綱目/鱗之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鳞之一 本草綱目
鳞之二
鳞之三 

鱗之二 (蛇類一十七種)

[编辑]

蛇蛻

[编辑]

(《本經》下品)

【釋名】

蛇皮(甄權)、蛇殼(俗名)、龍退(《綱目》)、龍子衣(《本經》)、龍子皮(《別錄》)、弓皮(《本經》)、蛇符(《別錄》)、蛇筋(《吳普》)。

時珍曰︰蛇字,古文象其宛轉有盤曲之形。蛻音脫,又音退,退脫之義也。龍、弓、符、筋,並後世廋隱之名耳。

【集解】

《別錄》曰︰生荊州川谷及田野。五月五日、十五日取之,良。

弘景曰︰草中少見虺蝮蛻,惟有長者,多是赤 、黃頷輩,其皮不可辨,但取石上完全者爲佳。

頌曰︰南中木石上,及人家牆屋間多有之。蛇蛻無時,但著不淨即脫,或大飽亦脫。

斅曰︰凡使勿用靑黃蒼色者,只用白色如銀者,先於地下掘坑,深一尺二寸,安蛻於中,一宿取出,醋浸炙乾用。

時珍曰︰今人用蛇蛻,先以皁筴水洗淨纏竹上,或酒或醋或蜜,浸炙黃用,或燒存性,或鹽泥固煅,各隨方法。

【修治】

曰︰凡使,勿用青、黃、蒼色者,只用白色如銀者。先於地下掘坑,深一尺二寸

時珍曰︰今人用蛇蛻,先以皂莢水洗淨纏竹上,或酒、或醋、或蜜浸,炙黃用。或燒存性,或鹽泥固 ,各隨方法。

【氣味】

鹹、甘,平,無毒。火熬之良。

權曰︰有毒。畏磁石及酒。孕婦忌用。

【主治】

小兒百二十種驚癇蛇癇,癲疾螈 ,弄舌搖頭,寒熱腸痔,蠱毒大人五邪,言語僻越,止嘔逆,明目。燒之療諸惡瘡用辟惡,止小兒驚悸客

器曰︰正發日取塞兩耳,又以手持少許,並服鹽醋汁令吐。)辟惡去風殺蟲。燒末服,治婦人吹奶,大人喉風,退目翳,消木舌。敷小兒重舌重 ,唇緊解顱,面瘡月蝕,天泡瘡。大人疔腫,漏瘡腫毒。煮湯,洗諸惡蟲傷(時珍)。

【發明】

宗奭曰︰蛇蛻,從口退出,眼晴亦退。今眼藥及去翳膜用之,取此義也。

時珍曰︰入藥有四義︰一能辟惡,取其變化性靈也,故治邪僻、鬼魅、蠱瘧諸疾;二能去風,取其屬巽性竄也,故治驚癇、癜駁、喉舌諸疾;三能殺蟲,故治惡瘡、疾,用其毒也;四有蛻義,故治翳膜、胎產、皮膚諸疾,會意從類也。

【附方】

舊十六,新二十。

喉痺︰《心鏡》︰治小兒喉痺腫痛。燒末,以乳汁服一錢。

用蛇蛻(炙)、當歸等分,爲末。溫酒服一錢,取吐。一方︰用蛇皮揉碎燒煙,竹筒吸入即破。

一方︰蛇皮裹白梅一枚,噙咽。

藥貼足心。(《嬰孩寶鑒》) 金》)

死︰蛇蛻燒灰,拭淨敷之。(《千金方》)

四易。(《千金方》)

和,敷之。(《肘後周密《齊東野語》云︰小兒痘後障翳。用蛇蛻一條(洗焙),天花粉五分,爲末。

開,夾藥縛定,米泔水煮食。予女及甥,皆用此得效,真奇方也。

細剪,以白面和作餅,炙焦黑色,爲末。食後溫水服一錢,日二次。(《聖惠方》)

全蛇蛻一條,燒存性研,溫酒服之。(《千金方》)。《十全博救方》︰用蛇皮一條,瓶子內鹽泥固, 研二錢,榆白皮湯服。《濟生秘覽》︰治逆生兒足心三七下,擦鹽少許,即生。

蛇皮一尺七寸,燒末,溫酒一盞服。(《產乳》)

石癰無膿,堅硬如石︰用蛇蛻皮貼之,經宿即愈。(《千金》)

敷上,即孔出。(《千金翼》)

汁立瘥。《直指》︰治魚臍瘡出水,四畔浮漿。用蛇蛻燒存性研,雞子清和敷。

不瘥者︰全蛻一條燒灰,豬脂和敷。仍燒一條,溫酒服。(《千金方》)

用蛇皮燒灰,醋調塗。《外台》︰用蛇蛻摩數百遍,令熱,痛苦︰用蛇皮一具燒灰,雄黃一彈丸,同研末。先以溫漿洗瘡,針破貼之。(初虞世方)

忽大痛,如有蟲在內奔走,或血水流出,或乾痛不可忍者︰蛇退皮燒存性研,鵝翎吹之立愈。

經驗秘方也。(楊拱《

蚺蛇

[编辑]

(蚺音髯。《別錄》下品)

【釋名】

南蛇(《綱目》)、埋頭蛇。

時珍曰︰蛇屬纖行,此蛇身大而行更纖徐。冉冉然也,故名蚺蛇。或云鱗中有毛如髯也。產於嶺南,以不舉首者爲真,故世稱爲南蛇、埋頭蛇。

【集解】

頌曰︰蚺蛇,陶弘景言出晉安,蘇恭言出桂、廣以南高、賀等州,今嶺南諸郡皆有之。

弘景曰︰大者二、三圍。在地行不舉頭者是真,舉頭者非真。其膏、膽能相亂。

韓保升曰︰大者徑尺,長丈許,若蛇而粗短。

恭曰︰其形似鱧,頭似鼉,尾圓無鱗,性難死。土人截其肉作膾,謂爲珍味。

藏器曰︰其膾著醋,能卷人箸,終不可脫,惟以芒草作箸乃可。段成式《酉陽雜俎》云︰蚺蛇長十丈。嘗吞鹿,鹿消盡,乃繞樹,則腹中之骨穿鱗而出,養創時肪腴甚美。或以婦人衣投之,則蟠而不起。

時珍曰︰按︰劉恂《嶺表錄異》云︰蚺蛇,大者五、六丈,圍四、五尺;小者不下三、四也。或言一年食一鹿也。又顧 《海槎錄》云︰蚺蛇吞鹿及山馬,從後腳入,毒气呵及,角自解脫。其膽以小隨腐。土人采葛藤塞入器。范成大《虞衡志》云︰擲力竭乃斃,舁歸食之。又按︰《山海經》云︰巴蛇食象,三年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郭璞注云︰今蚺蛇即類也。南裔志蚺蛇贊曰︰蚺惟大蛇,旣洪且長,采色駁映,其文錦章。食灰吞鹿,腴成養瘡,賓饗嘉食,是豆是觴。

[编辑]

段成式曰︰其膽上旬近頭,中旬近心,下旬近尾。

頌曰︰《嶺表錄異》云︰雷州有養蛇戶,每歲五月五日即舁蛇入官,取膽曝乾,以充土貢分寸,於腹間剖出肝膽。膽狀若鴨子大,取訖,內肝於腹,以線縫合,舁歸放之。或言蛇被取膽者,他日捕之,則遠遠露腹瘡,以明無膽。又言取後能活三年,未知的否?

時珍曰︰南人嗜蛇,至於發穴搜取,能容蚺之再活露腹乎?

弘景曰︰真膽狹長通黑,皮膜極薄,舐之甜苦,摩以注水,即沉而不散。

恭曰︰試法︰剔取粟許著淨水中,浮游水上回旋行走者爲真;其徑沉者,諸膽血也。勿多著,亦沉散也。陶未得法耳。

詵曰︰人多以豬膽、虎膽偽之,雖水中走,但遲耳。

【氣味】

甘、苦,寒,有小毒。

【主治】

目腫痛,心腹 痛,下部 瘡(《別錄》)。小兒八癇鼻中,除小兒腦熱,疳瘡 漏。灌下部,治小兒疳痢止血痢,蟲蠱下血

【發明】

時珍曰︰蚺稟己土之氣,其膽受甲乙風木,故其味苦中有甘。所主皆厥陰、太陰之病,能明目涼血,除疳殺蟲。

慎微曰︰顧含養嫂失明,須用蚺蛇膽,含求不得。有一童子以一合授含。含視之,蚺蛇膽也。童子化爲青鳥而去。含用之,嫂目遂明。

【附方】

舊二,新二。

小兒急疳瘡︰水調蚺蛇膽,敷之。(《聖惠》)

小兒疳痢︰羸瘦多睡,坐則閉目,食不下。用蚺蛇膽豆許二枚,煮通草汁研化,隨意飲之。

仁四十七枚,研勻。以布揩齦,嗍令血盡。日三摻之,愈乃止。(《聖惠》)

蛇膽研,香油調塗,立效。(《醫方摘要》)

【氣味】

甘,溫,有小毒。四月勿食。

【主治】

飛尸游蠱,喉中有物,吞吐不出(藏器)。除疳瘡足風痛,殺三蟲,去死肌,皮膚風毒癘風

【發明】

權曰︰度嶺南,食蚺蛇,瘴毒不侵。

時珍曰︰按柳子濃《捕蛇者說》云︰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云︰泉州盧元欽患癘風,惟鼻根未倒。五月五日,官取蚺蛇膽進貢。或言肉可治風之。三、五日頓可,百日平復。

【附方】

新三。

蚺蛇酒︰治諸風癱瘓,筋攣骨痛,痺木瘙癢,殺蟲辟瘴,及癘風疥癬惡瘡。用蚺蛇肉一斤,羌活一兩,絹袋盛之,用糯米二斗蒸熟,安曲於缸底,置蛇於曲上,乃下飯密蓋,待熟取酒。以蛇焙研和藥。其酒每隨量溫飲數杯。忌風及欲事。亦可袋盛浸酒飲。(《集簡方》)

急疳蝕爛︰蚺蛇肉作膾食之。(《聖惠方》)

蛇,他蛇亦可。(《外台秘要》)

子也。

【氣味】

甘,平,有小毒。

【主治】

皮膚風毒,婦人產後腹痛余疾(《別錄》)。多入藥用,亦療伯牛疾(弘景。

也)。綿裹塞耳聾(時珍。出《外台》)。

牙(長六、七寸)

【主治】

佩之,辟不祥,利遠行

鱗蛇

[编辑]

(《綱目》)

【集解】

時珍曰︰按︰《方輿勝覽》云︰鱗蛇出安南、雲南‧鎮康州、臨安、沅江、孟養諸處,巨蟒也。長丈餘,有四足,有黃鱗、黑鱗二色,能食麋鹿。春冬居山,夏秋居水,能傷人。

土人殺而食之,取膽治疾,以黃鱗者爲上,甚貴重之。珍按︰此亦蚺蛇之類,但多足耳。陶氏注蚺蛇分真假,其亦此類歟?

【氣味】

苦,寒,有小毒。

【主治】

解藥毒,治惡瘡及牙疼(時珍。出《勝覽》及《一統志》)

白花蛇

[编辑]

(宋《開寶》)

【釋名】

蘄蛇(《綱目》)、褰鼻蛇。

宗奭曰︰諸蛇鼻向下,獨此鼻向上,背有方勝花紋,以此得名。

【集解】

志曰︰白花蛇生南地,及蜀郡諸山中。九月、十月採捕,火乾。白花者良。

頌曰︰今黔中及蘄州、鄧州皆有之。其文作方勝白花,喜螫人足。黔人有被螫者,立斷之。續以木腳。此蛇入人室屋中作爛瓜氣者,不可向之,須速辟除之。

時珍曰︰花蛇,湖、蜀皆有,今惟以蘄蛇擅名。然蘄地亦不多得,市肆所貨、官司所取者,皆自江南興國州諸山中來。其蛇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脅有二十四個方勝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長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長一二分,腸形如連珠。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葉,人以此尋獲。先撒沙土一其腹,蓋護創爾。乃以竹支定,屈曲盤起,扎縛炕乾。出蘄地者,雖乾枯而眼光不陷,他處者則否矣。故羅願《爾雅翼》云︰蛇死目皆閉,惟蘄州花蛇目開。如生舒一開一閉。故人以此驗之。又按︰元稹《長慶集》云︰巴蛇凡百類,惟褰鼻見之。毒人則毛發豎立,飲於溪澗則泥沙盡沸。 鳥能食其小者。巴人亦用禁術製之,熏以雄黃煙則腦裂也。此說與蘇頌所說黔蛇相合。然今蘄蛇亦不甚毒,則黔、蜀之蛇雖同有白花,而類性不同。故入藥獨取蘄產者也。

【修治】

頌曰︰頭尾各一尺,有大毒,不可用。只用中段乾者,以酒浸,去皮、骨,炙過收之則不蛀。其骨刺須遠棄之,傷人,毒與生者同也。

宗奭曰︰凡用去頭尾,換酒浸三日,火炙,去盡皮、骨。此物甚毒,不可不防。

時珍曰︰黔蛇長大,故頭尾可去一尺。蘄蛇止可頭尾各去三寸。亦有單用頭尾者。大蛇一條,只得淨肉四兩而已。久留易蛀,惟取肉密封藏之,十年亦不壞也。按︰《聖濟總錄》云︰地中一宿,出火氣。去皮、骨,取肉用。

【氣味】

甘,鹹,溫,有毒。

時珍曰︰得酒良。

【主治】

中風濕痺不仁,筋脈拘急,口面 斜,半身不遂,骨節疼痛,腳弱不能久立,暴風瘙癢,大風疥癩(《開寶》。

頌曰︰花蛇治風,速於諸蛇。黔人治疥癩遍體,諸藥不效者。生取此蛇中劑,以磚燒紅,沃醋令氣蒸,置蛇於上,以盆覆一夜。如此三次,去骨取肉, 以五味令爛,頓食之。

一晝夜乃醒,瘡 隨皮便退,其疾便愈)。治肺風鼻塞,浮風癮(甄權)。通治諸風,破傷風,小兒風熱,珍)。

【發明】

曰︰蛇性竄,能引藥至於有風疾處,故能治風。

時珍曰︰風善行數變,蛇亦善行數蛻,而花蛇又食石南,所以能透骨搜風,截驚定搐,爲風痺驚搐、癩癬惡瘡要藥。取其內走臟腑,外徹皮膚,無處不到也。凡服蛇酒、藥,切忌見風。

【附方】

新十三。

驅風膏︰治風癱癘風,遍身疥癬。用白花蛇肉四兩(酒炙),天麻七錢半,薄荷、荊芥各二錢半,爲末。好酒二升,蜜四兩,石器熬成膏。每服一盞,溫湯服,日三服。急於暖處出汗,十日效。(《醫壘元戎》)

澀。或筋脈攣急,肌肉頑痺,皮膚燥癢,骨節疼痛,或生惡瘡、疥癩等疾。用白花蛇一條,溫水洗淨,各一錢,獨活、白芷、天麻、赤芍藥、甘草、升麻各五錢,銼碎,以絹袋盛貯。用糯米二斗蒸熟。如常造酒,以袋置缸中,待成,取酒同袋密封,煮熟,置陰地七日出毒。每溫飲數杯,常令相續。此方乃蘄人板印,以侑蛇饋送者,不知所始也。(《瀕湖集簡方》)

治諸風癘癬。用白花蛇一條,酒潤,去皮骨,取肉絹袋盛之。蒸糯米一斗,安曲於缸底,置蛇於曲上,以飯安蛇上,用物密蓋。三七日取酒,以蛇晒乾爲末。每服三五分,溫以濁酒並糟作餅食之,尤佳。(《瑞竹堂經驗方》)

口目 斜,膚肉 痺,骨節疼痛,及年久疥癬、惡瘡、風癩諸口,黑質白花,尾有佛指甲,目光不陷者爲真。以酒洗潤透,去骨刺二兩,當歸身二兩,真天麻二兩,真秦艽二兩,五加皮二兩,防風一兩盛之,入金華酒壇內,懸胎安置。入糯米生酒醅五壺浸袋,箬葉密封。安壇於大鍋內,水煮一日,取起,埋陰地七日取出。每飲一、二杯。仍以滓日乾碾末,酒糊丸丸,用煮酒吞下。切忌見風犯欲,及魚、羊、鵝、面發風之物。

陽少陰多,手足舉動不快。用白花蛇二兩,爲細末。以銀盂盛無灰酒一升浸之,重湯煮稠瓶收。每服半匙頭,用好酒或白湯化服,日二次神效極佳。(《備急方》)

花蛇五寸(酒浸,去皮、骨,炙乾),雄黃一兩(水飛研勻),以白沙蜜一皮研爛,同煉爲膏。每服一錢,溫酒化下,日三。須先服通天再造散,下根。(《三因》)

炙去皮骨)、天南每服一錢,茶下,日淨肉二錢(酒炙),雄黃二錢,大黃五錢,爲末。每服二錢,白湯下,三日一服。(《家珍》)

三蛇愈風丹︰治癘風,手足麻木,眉毛脫落,皮膚瘙癢,及一切風瘡。白花蛇、烏稍蛇、土蝮蛇各一條(並酒浸,取肉晒乾),苦參(頭末)四兩,爲末,以皂角一斤切,酒以水一碗, 取濃汁,石器熬膏和,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煎通聖散下,以粥飯壓之,日三服。三日一浴,取汗避風。《治例》無蝮蛇,,發項腋之間,癢痛,憎寒發熱。白花蛇(酒浸,取肉)二兩(焙),生犀角一兩二錢五分(鎊研),黑牽牛五錢(半生半炒),青皮五錢。爲末。每服二錢,入膩粉五分,五更時,糯米飲調下,利下惡毒爲度。十日一服,可絕病根,忌發物。

藥,後服錢,爲末,紅棗肉搗,丸梧子大。每服七丸,冷茶下,日三。忌魚肉,服盡即愈,後服土茯苓藥調之。方廣《心法附余》︰治楊梅瘡。用花蛇肉一錢,銀朱二錢,鉛二錢,汞二錢,爲末,作紙捻九條。每用一條,於燈盞內香油浸,點燈安烘爐裡,放被中,蓋臥熏之,勿透風。一日三次。托痘花蛇散︰治痘瘡黑陷。白花蛇(連骨炙,勿令焦)三錢,大丁香七枚,爲末。

每服五分,以水和淡酒下,神效。移時身上發熱,其瘡頓出紅活也。(王氏《手集》)

【氣味】

有毒。

【主治】

癜風毒癩(時珍)。

【附方】

新一。

紫癜風︰除風散︰以白花蛇頭二枚(酒浸,炙),蠍梢一兩(炒),防風一兩,上爲末。

每服一

目睛

【主治】

小兒夜啼。以一隻爲末,竹瀝調少許灌之(《普濟》)。

烏蛇

[编辑]

(宋《開寶》附)

【釋名】

烏梢蛇(《綱目》)、黑花蛇(《綱目》)。

【集解】

志曰︰烏蛇生商洛山。背有三棱,色黑如漆。性善,不噬物。江東有黑梢蛇,能纏物至死,亦此類也。

頌曰︰蘄州黃州山中有之,乾寗記云,此蛇不食生命,亦不害人,多在蘆叢中吸南風,及其花氣,最難採掘,多于蘆枝上得之。其身烏而光,頭圓尾尖,眼有赤光,至枯死眼不陷如活者,稱之重七錢至一兩者爲上,十兩至一鎰者爲中,粗大者力彌減也。作偽者用他蛇熏黑,亦能亂真,但眼不光耳。

宗奭曰︰烏蛇脊高,世稱劍脊烏梢。尾細長,能穿小銅錢一百文者佳。有身長丈餘者。其性畏鼠野狼。蛇類中惟此入藥最多。

斅曰︰凡一切蛇,須辨雌雄、州土。蘄州烏蛇,頭上有逆毛二寸一路,可長半分以來,頭尾相對,使之入藥如神。只重一兩以下,彼處得此多留進供。蛇腹下有白帶子一條,長一寸者,雄也,宜入藥用。采得,去頭及皮鱗、帶子,銼斷,苦酒浸一宿,漉出,柳木炭火炙乾,再以酥炙。於屋下巳地上掘坑,埋一夜,再炙乾用。或以酒煮乾用亦可。

時珍曰︰烏蛇有二種︰一種劍脊細尾者爲上。一種長大無劍脊而尾稍粗者,名風梢蛇,亦可治風,而力不及。

【氣味】

甘,平,無毒。

《藥性論》曰︰有小毒。

【主治】

諸風頑痺,皮膚不仁,風瘙癮疹,疥癬(《開脫落, 疥等瘡(甄權)。

【附方】

舊二,新五。

大風︰《朝野僉載》云︰商州有人患大風。家人惡之,山中爲起茅屋。有烏蛇墮酒罌病患不知,飲酒漸瘥。罌底見有蛇骨,始知其由。《治例》︰治大風。用烏蛇三條蒸熟,取焙研末,蒸餅丸米粒大,以喂烏雞。待盡殺雞烹熟,取肉焙研末,酒服一錢。或蒸餅丸服。

不過三、五雞即愈。《秘韞》︰用大烏蛇一條,打死盛之。待爛,以水二碗浸七日,去皮骨,入糙米一升,浸一日晒乾。用白雞一隻,餓一日,以米飼之。待毛羽脫去,殺雞煮熟食,以酒下殼(麩炒)、羌活、牛膝、天麻各三兩,熟地黃四兩,白蒺藜(炒)、五加皮、防風、桂心各二兩,銼片。以絹袋盛,於無灰酒二斗中浸之,密封七日。每日三度,溫服一小盞。忌雞、鵝、魚肉、發物。(《聖惠》)

面瘡 ︰烏蛇肉二兩,燒灰,臘豬脂調敷。(《聖惠》)

嬰兒撮口不能乳者︰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半兩,麝香一分,爲末。每用半分,荊芥煎湯調灌之。(《聖惠》)

破傷中風︰項強身直,定命散主之。用白花蛇、烏蛇(並取項後二寸,酒洗潤取肉)、蜈蚣一條(全者,並酒炙)。上爲末。每服三錢,溫酒調服。(

【主治】

耳聾。綿裹豆許塞之,神效(時珍。出《普濟方》)。

【主治】

大風癘疾,木舌脹塞(時珍)。

【附方】

新二。

大風龍膽膏︰治大風疾神效。用冬瓜一個,截去五寸長,去瓤,掘地坑深三尺,令淨,安瓜於內。以烏蛇膽一個,消梨一個,置於瓜上,以土隔蓋之。至三七日,看一度,瓜未甚壞。候七七日,三物俱化爲水,在瓜皮內小可風疾,每服一匙頭。(王氏《博濟方敷舌上,有涎吐去。(《聖濟總錄》)

【主治】

風毒气,眼生翳,唇緊唇瘡(

【附方】

新一。

小兒緊唇,脾熱唇瘡︰並用烏蛇皮燒灰,酥和敷之。(《聖惠》)

【主治】

大風癩疾 (時珍曰︰《聖濟總錄》治癩風,用烏蛇卵和諸藥爲丸服,云與蛇肉同功)。

金蛇

[编辑]

(宋《開寶》附。附銀蛇)

【釋名】

金星地鱔(《圖經》)、銀蛇(亦名錫蛇)。

時珍曰︰金、銀、錫,以色與功命名也。金星地鱔,以形命名也。

【集解】

頌曰︰金蛇生賓州、澄州。大如中指,長尺許,常登木飲露,體作金色,照日有光。白者毒。

時珍曰︰按︰劉恂《嶺表錄異》云︰金蛇一名地鱔,白者名錫蛇,出黔州。出桂州者之。大如拇指,長尺許,鱗甲上分金銀,解毒之功,不下吉利也。據此,則地鱔即金蛇,非二種矣。

【氣味】

鹹,平,無毒。

【主治】

解中金藥毒,令人肉作雞腳裂,夜含銀,至曉變爲金色者,是也。取蛇四寸炙黃,煮汁頻飲,以瘥爲度。銀蛇解銀藥毒(《開寶》)。解久痢(時珍)。

【發明】

藏器曰︰嶺南多毒,足解毒之藥,金蛇、白藥是矣。

時珍曰︰《聖濟總錄》治久痢不止,有金星地鱔散︰用金星地鱔(醋炙)、鉛丹、白礬(各五錢,爲末。每服二錢,米飲下,日二。

水蛇

[编辑]

(《綱目》)

【釋名】

公蠣蛇。

【集解】

時珍曰︰水蛇所在有之,生水中。大如鱔,黃黑色,有纈紋,嚙人不甚毒。陶弘景言公蠣蛇能化鱧者,即此也。水中又有一種泥蛇,黑色,穴居成群。嚙人有毒,與水蛇不同。張文仲備急方言, 山中一種蛇與公蠣相似, 亦不囓人也。

【氣味】

甘、鹹,寒,無毒。

【主治】

消渴,煩熱,毒痢(時珍)。

【附方】

新一。

《聖惠》水蛇丸︰治消渴,四肢煩熱,蝸牛五十個(水浸五日取涎),入天花粉末煎稠,丸,薑湯下。

【主治】

燒灰油調,敷小兒骨疽膿血不止。又治手指天蛇毒瘡(時珍)。

【附方】

新二。

小兒骨瘡︰《海上方》詩云︰小兒骨痛不堪言,出血流膿實可憐。尋取水蛇皮一個,燒灰蛇一條,去頭尾,取中截如手指長,剖去骨肉。勿令病者見,以蛇皮包手指,自然束緊,以紙外裹之。頓覺遍身皆涼,其病即愈。數日後解視,手指有一溝如小繩,蛇皮內宛然有一蛇,頭目俱全也。

蛇婆

[编辑]

(《拾遺》)

【集解】

藏器曰︰蛇婆生東海水中。一如蛇,常自浮游。采取無時。

時珍曰︰按︰此所言形狀功用,似是水蛇;然無考証,姑各列條。

【氣味】

鹹,平,無毒。

【主治】

赤白毒痢,蠱毒下血,五野雞病,惡瘡。炙食,或燒末,米飲服二錢(藏器)。

黃頷蛇

[编辑]

(《綱目》。附赤楝蛇)

【釋名】

黃喉蛇(俗名)、赤楝蛇(一名桑根

時珍曰︰頷,喉下也。以色名赤楝,桑根象形,陶氏作赤 。

【集解】

時珍曰︰按︰《肘後》、《千金》、《外台》諸方,多用自死蛇,及蛇呑蛙鼠,並不云是某蛇。惟本草有蝮蛇腹中鼠。陶氏注云︰術家所用赤𧐖黃頷,多在人家屋間,呑鼠子、雀雛。見腹中大者,破取乾之,又蛇蛻注云,草間不甚見虺蝮蛻,多是赤𧐖黃頷輩。據此則古方所用自死蛇,及蛇吞蛙、鼠,當是二蛇,雖蛇蛻亦多用之。赤楝紅黑,節節相間,儼如赤楝、桑根之狀。黃頷黃黑相間,喉下色黃,大者近丈。皆不甚毒、丐兒多養爲戲弄,死即食之。又有竹根蛇,《肘後》謂之青蝰蛇,不入藥用,最毒。喜緣竹木,與竹同色。大者長四五尺,其尾三四寸,有異點者,名熇尾蛇,毒尤猛烈,中之者急炙三四壯。毒即不行,仍以藥敷之。又有菜花蛇,亦長大,黃綠色,方家亦用之者。

【氣味】

甘,溫,有小毒。

【主治】

釀酒,或入丸散,主風癩頑癬惡瘡。

自死蛇漬汁,塗大疥。煮汁,浸臂腕作痛。燒灰,同豬脂,塗風癬漏瘡,婦人妒乳,犬咬傷(時珍。出《肘後

【附方】

新三。

犬嚙傷 自死蛇一枚,燒焦爲末,納入瘡孔中。(《千金方》)

五月五日自死赤蛇,燒灰。井華水服方寸匕,日一服。(《千金方》)

惡瘡似癩及馬疥大如錢者︰自死蛇一條,水漬至爛。去骨取汁塗之,隨手瘥。(《千金》)

蛇頭

【主治】

燒灰,主久瘧及小腸癰,入丸散用(時珍)。

【附方】

新二。

發背腫毒︰蛇頭燒灰,醋和敷之,日三易。(《千金》)

蛤蟆 瘡︰五月五日蛇頭,及野豬脂同水衣封之,佳。(《千金方》)

【主治】

久瘧勞瘧,炙,入丸散用(時珍)。

【附方】

新一。

一切冷漏︰自死蛇,取骨爲末封之。大痛,以杏仁膏摩之,即止。(《千金方》)

【氣味】

有大毒。

思邈曰︰江南山間人有一種蠱毒,以蛇涎合藥著飲食中,使人病瘕,積年乃死。但以雄黃、蜈蚣之藥治之乃佳。

蛇吞鼠

【主治】

鼠 、蟻 有細孔如針者。以臘月豬脂煎焦,去滓塗之

蛇吞蛙

【主治】

噎膈,勞嗽,蛇 (時珍)。

【附方】

新三。

噎膈︰用蛇含蛤蟆,泥包燒存性,研末。米飲服。

久勞咳嗽吐臭痰者︰尋水邊蛇吞青蛙未咽者,連蛇打死,黃泥固濟, 研。空心酒服一、二錢,至效。忌生冷五七日,永不發也。(《秘韞》方)

蛙 不愈︰蛇腹蛙,燒灰封之。(《千金》)

蝮蛇

[编辑]

(《別錄》下品)

【釋名】

反鼻蛇。

時珍曰︰按︰王介甫《字說》云︰蝮,觸之則復。其害人也,人亦復之,故謂之蝮。

【集解】

弘景曰︰蝮蛇,黃黑色如土,白斑,黃頷尖口,毒最烈。虺,形短而扁,毒與同。蛇類甚衆,惟此二種及青 爲猛,不即療多死。

恭曰︰蝮蛇作地色,鼻反、口長、身短,頭尾相似,山南漢、沔間多有之。一名 蛇,無二種也。

頌曰︰蝮蛇形不長,頭扁口尖,頭斑,身赤紋斑,亦有青黑色者。人犯之,頭足貼著。東間諸山甚多,草行不可不慎。

藏器曰︰蝮蛇錦紋,亦有與地同色者。衆蛇之中,此獨胎產。著足斷足,著手斷手,不爾稱身糜爛。七、八月毒盛時,嚙樹以泄其毒,樹便死。又吐涎沫於草木上,著人成瘡身腫,名曰蛇漠瘡,卒難治,療方與蛇螫同。

時珍曰︰蝮與虺陶氏言是二種,蘇恭言是一種。今按︰《爾雅》云︰蝮虺身博三寸,首大如擘,是以蝮虺爲一種也。郭璞云︰蝮蛇惟南方有之,一名反鼻。細頸,大頭,焦尾,鼻上有針,錦紋如綬,紋間有毛如豬鬣,大者長七八尺。虺則所在有之,俗色。顏師古云︰以俗名証之,郭說爲是。又《北史》︰高道穆謂(爾朱)榮云︰令(元)顥重完守具,乃養虺成蛇。是皆以蝮、虺爲二種矣。蓋蝮長大,虺短小陶說爲是。柳子濃《宥蝮蛇文》云︰目兼蜂蠆,色混泥塗。其頸蹙恧,其腹次且。褰鼻,穴出榛居。蓄怒而蟠,銜毒而趨。亦頗盡其狀也。《抱朴子》曰︰蛇類最多,惟蝮中人甚急。但即時以刀割去瘡肉投於地,其肉沸如火炙,須臾焦盡,人乃得活。王充《論衡》云︰蝮蛇含太陽火氣而生, 故利牙有毒。

【氣味】

苦,微寒,有毒。

【主治】

瘡(《別錄》)。殺下部蟲(甄權)。療諸漏,研敷之。若作痛,杵杏仁摩之(時珍。出《外台》)。

【氣味】

甘,溫,有毒。

【主治】

釀作酒,療癩疾諸 ,心腹痛,下結氣,除蠱毒(《別錄》)。五痔,腸風瀉血(甄權)。

活蛇一枚著器中,投以醇酒一斗,封定,埋馬溺處。周年取開,蛇已消化,酒味猶存。有患諸証者,不過服一升以來,當覺舉身習習而愈。然有小毒,不可頓服。若服他藥,不復得力。

又曰︰生癩者,取一枚(或他蛇亦可),燒熱坐上,當有赤蟲如馬尾出。仍取蛇肉塞鼻中)。

【發明】

時珍曰︰癩疾感天地肅殺之氣而成,惡疾也。蝮蛇稟天地陰陽毒烈之氣而生,惡物也。

以毒物而攻毒病,蓋從其類也。

【附方】

舊一。

白癩︰大蝮蛇一條,勿令傷,以酒一斗漬之,糠火溫令稍熱。取蛇一寸,和臘月豬脂搗敷。(《肘後方》)

藏器曰︰摩著物皆透也。

【主治】

綿裹,塞耳聾。亦敷腫毒(時珍)。

【主治】

燒灰,療疔腫、惡瘡、骨疽(蘇恭)。

【主治】

身癢、疥癬、 瘡(蘇恭)。

【主治】

赤痢。燒灰,飲服三錢。雜蛇亦可(藏器)。

屎(器中養取之)

【主治】

痔 (蘇恭)。

【主治】

鼠 (《別錄》。

《千金》云︰燒末,酒服方寸匕,日二,不過三日大驗。)

【附錄】

千歲蝮。頌曰︰東間一種千歲蝮,狀如蝮而短,有四腳,能跳來嚙人。人或中之,必死。其嚙已,即跳上木作聲。云「斫木、斫木」者,不可救也。若云「博叔、博叔」者,猶可急治之。用細辛、雄黃等分爲末,納瘡中,日三、四易之。又以栝蔞根、桂末著管中,密塞勿令走氣,佩之。中毒急敷之,緩即不救。

時珍曰︰按︰《字林》云︰ 聽,形如蜥蜴,出魏興。居樹上,見人則跳來嚙之。嚙已還樹,垂頭聽,聞哭聲乃去。即此也。其狀頭尾一般,大如搗衣杵,俗名合木蛇,長一、二尺。談野翁方,名斫木蛇,又名望板歸。救之,用嫩黃荊葉

[编辑]

(《別錄》)

【集解】

《別錄》曰︰蚖類一名虺,短身土色而無紋。

時珍曰︰蚖與蝮同類,即虺也。長尺餘,蝮大而虺小,其毒則一。《食經》所謂「虺色如土,小如蝮蛇」者是也。詳見蝮下。舊本作蚖類,一名蚖,誤矣。當作蚖蝮類,一名𧈭,𧈭卽虺字,蚖、𧈭字象相近,傳寫脫誤爾。陶氏注蝮即蚖,亦誤矣。蚖既是蝮,《別錄》不應兩出。今並改正。

【氣味】

缺。

【主治】

療痺內漏(《別錄》)。治破傷中風,大風惡【附方】

新一。

破傷風︰牙關緊急,口噤不開,口面 斜,肢體弛緩。用土虺蛇一條(去頭、尾、皮、骨,醋炙),地龍五條(去泥,醋炙),天南星(八錢重)一枚(炮),上爲末,醋煮面糊如綠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生薑酒下,仍食稀蔥白粥,取汗即瘥。昔宮使明光祖,向任製官,被重傷,服此得效。(《普濟方》)

藍蛇

[编辑]

(《拾遺》)

【集解】

藏器曰︰出蒼梧諸縣。狀如蝮有約,從約斷之,頭毒尾良。嶺南人呼爲藍藥。

【主治】

用頭合毒藥,毒人至死。以尾作脯,食之即解(藏器)。

兩頭蛇

[编辑]

(《拾遺》)

【釋名】

枳首蛇(《爾雅》)、越王蛇。

時珍曰︰枳,兩也。郭璞云︰會稽人言是越王弩弦所化,故名越王蛇。江東人名越王約髮。《續博物志》云︰馬鱉食牛血所化,然亦自有種類,非盡化生也。

【集解】

藏器曰︰兩頭蛇大如指,一頭無口目,兩頭俱能行。云見之不吉,故孫叔敖埋之,恐後人見之必死也。

時珍曰︰按︰《爾雅》中央有枳首蛇,中國之異氣也。劉恂《嶺表錄異》云︰嶺外極多。長尺餘,大如小指,背有錦紋,腹下鱗紅。人視爲常,不以爲異。羅願《爾雅翼》云︰寧國甚多,數十同穴,黑鱗白章。又一種夏月雨後出,如蚯蚓大,有鱗,其尾如首,亦名兩頭蛇。又張耒《雜志》云︰黃州兩頭蛇,一名山蚓,云是老蚓所化,行不類蛇,宛轉甚鈍,此卽羅氏所云者也。

【氣味】

時珍曰︰按︰《南越志》云︰無毒。夷人餌之。

【主治】

瘧疾。山人收取乾之,佩於項上(時珍)。

天蛇

[编辑]

(《綱目》)

【集解】

時珍曰︰按︰沈存中《筆談》云︰天蛇生幽陰之地,遇雨後其大如箸而扁,長三、四尺,色黃赤。澆之以醋則消,或以鍛石糝之亦何物?人遭其螫,仍爲露水所濡,則遍身潰爛。或云草間黃花蜘蛛者,所毒,舉身潰爛。一醫視云︰天蛇所螫,不可爲矣。仍以藥敷其一有腫處,以鉗拔出如蛇十餘。而疾終不起。又錢塘一田夫忽病癩,通身潰爛,號呼欲絕。西溪寺僧視之,曰︰此天蛇毒,非癩也。以秦皮煮汁一斗,令其恣飲。初日減半,三日頓愈。又水蛇治天蛇毒,見前。

苟印

[编辑]

(《拾遺》)

【集解】

藏器曰︰苟印,一名苟斗,出潮州。如蛇有四足。

【主治】

滴耳中,治聾,令左右耳徹(藏器)。

蛇角

[编辑]

(《綱目》)

【釋名】

骨咄犀(亦作骨篤)、碧犀。

時珍曰︰按︰陶九成《輟耕錄》云︰骨咄犀,大蛇之角也。當作蠱毒,謂其解蠱毒如犀角也。《唐書》有古

【集解】

時珍曰︰按︰《大明會典》云︰蛇角出哈密衛。劉郁《西使大蛇角,出西番。曹昭《格古論》云︰骨篤犀,碧犀也。色如淡碧玉,稍有黃色,其角。扣之聲清越如玉,磨刮嗅之有香,燒之不臭。最貴重,能消腫解毒。洪邁《松漠紀聞云︰骨咄犀,犀不甚大。紋如象牙,帶黃色。作刀靶者,以爲無價之寶也。

【氣味】

有毒。

【主治】

消腫毒,解諸毒蠱毒,以毒攻毒也(時珍)。

諸蛇

[编辑]

(《綱目》)

【釋名】

時珍曰︰蛇字古作它,俗作虵,有佘移他三音,篆文象其宛轉屈曲之形,其行委佗,故名。嶺南人食之,或呼爲訛,或呼爲茅鱓。按《山海經》云︰海外西南人以蟲爲蛇,號蛇爲魚。則自古已然矣。

【集解】

時珍曰︰蛇類瑣語,不可類從者,萃族於左,以便考閱。

蛇在禽爲翼火(天文象形,居南方)。在卦爲巽風(已爲蛇)。在神爲玄武(北方之神,玄龜纁蛇相合也)。在物爲毒蟲(出《說文》)。有水火草木土五種(出《北戶錄》)。靑黃赤白黑金翠斑花諸色(見各條)。毒蟲也而有無毒者(金蛇水蛇無毒)。鱗蟲也而有生毛者(蝮蛇紋間有毛。《山海經》云,長蛇毛如彘毫也)。卵生也而有胎産者(蝮蛇胎生)。腹行也而有四足者(鱗蛇、千歲蝮、苟印、蜥蜴皆有足)。又有冠者(鷄冠蛇頭上有冠,最毒)。角者(三角蛇有角)。翼者(《四山經》云︰太華山有蛇,六足四翼,名曰蜰𧔥)。飛者(《山海經》云︰柴桑多飛蛇。《荀子》云︰螣蛇無足而飛)。獸首者(《大荒經》云︰肅慎國有琴蛇,獸首蛇身)。人面者(《江湖紀聞》云︰嶺表有人面蛇,能呼人姓名害人。惟畏蜈蚣)。兩首者(枳首蛇)。兩身者(《北山經》云︰渾夕之山有蛇曰肥遺,一首兩身,見則大旱。《管子》曰︰涸水之精名曰蟡,狀如蛇。一首兩身,長八尺,呼其名可取魚鱉)。歧尾者(《廣志》云︰出雲南)。鉤尾者(張文仲云︰鉤蛇尾如鉤,能鉤人獸,入水食之)。熇尾者(葛洪云︰熇尾蛇似靑蝰,其尾三四寸,有異色最毒)。柂形者(張文仲云︰惡蛇形似柂,長七八尺,中人必死,削船柂煮汁浸之)。杵形者(卽合木蛇)。又有靑蝰(卽竹根蛇)。白蝰蒼虺文蝮,白頸黑甲,赤目黃口之類(張文仲云︰惡蛇甚多,四五月靑蝰蒼虺,白頸大蜴,六七月白蝰文蝮,黑甲赤目黃口,反鉤三角之類,皆毒之猛烈者,又南方有呴蛇,人若傷之不死,終身伺其主,雖百衆人中,亦來取之,惟百里外乃免耳)。蛇出以春出則食物(蛇以春夏爲晝,秋冬爲夜)。其蟄以冬蟄則含土(至春吐出卽蛇黃口)。其舌雙(物理論云︰舌者心苗,火旺于巳,巳爲蛇,故蛇雙舌)。其耳聾(《埤雅》云︰蛇聾虎齆)。其聽以目(《埤雅》)。其蟠向壬(《淮南子》)。其毒在涎(弄蛇洗淨涎,則無毒也,蛇涎着人,生蛇漠瘡,吐涎成絲,能害人目,段成式云︰蛇怒時毒在頭尾)。其珠在口(陸佃云︰龍珠在頷,蛇珠在口,懷珠之蛇,多喜投暗,見人張口,吐氣如燼)。其行也紆(《淮南子》云︰蛇屬紆行)。其食也呑(有牙無齒)。皮數解蛻(《變化論》云︰龍易骨,蛇易皮)。性曉方藥(出稽聖賦,又《異苑》云︰田父見蛇被傷,一蛇銜草傅之,遂去,其人以草治瘡,名曰蛇銜)。蛇交蛇則雄入雌腹(交巳卽退出也。段成式云︰人見蛇交,三年死。李廷飛云︰人見蛇交,主有喜)。蛇交雉則生蜃及蟂(詳見蛟龍。《魯至剛》云︰蛇交雉生卵,遇雷入土,久則成蟂,不入土但爲雉耳。《述異記》云︰江淮中有獸名能,乃蛇精所化也。冬則爲雉,春復爲蛇)。蛇以龜鱉爲雌(《埤雅》云︰大腰純雌,以蛇爲雄。蛇求於龜鱉,則生龜鱉,蛇求於雉,則生蜃蛟,物異而感也)。又與鱧、鱓通氣(見本條)。入水交石斑魚(見本條)。入山與孔雀匹(《禽經》云︰鵲見蛇則噪而奔,孔見蛇則喜而躍)。竹化蛇,蛇化雉(《異苑》云︰大元中汝南人伐木,見一竹中央已成蛇形,而枝葉如故。又桐廬民伐竹,見蛇化雉,頭項已就,身猶蛇也。乃知竹化蛇,蛇化雉)。夔憐蚿,蚿憐蛇(出《莊子》)。水蛇化鱓(名蛇鱓,有毒)。螣蛇化龍(神蛇能乘雲霧而飛游千里)。螣蛇聽孕(出《變化論》。又《抱朴子》云︰螣蛇不交)。蟒蛇目圓(出《述異記》。大蛇曰蟒)。巴蛇呑象(《山海經》云︰巴蛇食象,三年而出其骨)。蚺蛇吞鹿(詳本條)。玄蛇吞麈(大鹿也。出《山海經》)。活褥蛇能捕鼠(《唐書》云︰貞觀中,波斯國獻之,狀同鼠,色正靑,能捕鼠)。食蛇鼠能捕蛇(《唐書》云︰國有食蛇鼠,尖喙赤尾,能食蛇,被蛇螫者,以鼠嗅而尿之,立愈)。蛇呑鼠而有喫蛇之鼠狼(寇曰︰嘗見一烏蛇長丈餘。有鼠野狼嚙蛇頭曳之而去,亦相畏伏耳)。蛇呑蛙而有制蛇之田父(《洽聞記》云︰蛤蟆大者名田父,見蛇則銜其尾,良久蛇死,尾後數寸,皮不損而肉已盡矣)。蛇令豹止而有食蛇之貘(《淮南子》云︰蛇令豹止,物相制也,貘乃白豹,食蛇及鐵)。龜蛇同氣而有呷蛇之龜(見攝龜)。玄龜食蟒(王起云︰以小制大,禽之制在氣也)。蝍蛆甘帶(出《莊子》。蝍蛆,蜈蚣也,帶,蛇也。陸佃云︰蜈蚣見大蛇,能以氣禁之,啖其腦眼。蟾蜍食蝍蛆,蝍蛆食蛇,蛇食蟾蜍,物畏其天也。《墨客揮犀》云︰蜈蚣逐蛇,蛇即張口,乃入其腹食之)。鴆步則蛇出,鵙鳴則蛇結(出《禽經》。鳥能禹步禁呪,使大石自轉,取蛇食之,蛇入口即糜也。鸛亦然,鵙伯勞也)。鸛鶴鷹鶻鶖,皆鳥之食蛇者也(蛇鷹、蛇鶻。余見本條);虎猴麂麝牛,皆獸之食蛇者也(猴食蛇,牛食蛇,則獨肝有毒)。蛇所食之蟲,則蛙、鼠、燕、雀、蝙蝠、鳥雛;所食之草,則芹、茄、石南、茱萸、蛇粟(曈子也);所憎之物,則蘘荷、菴䕡、蛇網草、鵝糞;所畏之藥,則雄黃、雌黃、羖羊角、蜈蚣(《千金》云︰入山佩武都雄黃、雌黃,或燒羖羊角煙,或筒盛蜈蚣,則蛇不敢近)。誤觸萵菜,則目不見物(出《續墨客揮犀》)。炙以桑薪,則足可立出(藏器曰︰蛇有足,見之不佳,惟桑薪火炙之,則見不足怪也。陶弘景曰︰五月五日燒地令熱,以酒沃之,置蛇於上則足見)。蛇蟠人足,淋以熱尿,或沃以熱湯,則自解;蛇入人竅,灸以艾炷,或辣以椒末,則自出(以艾炷灸蛇尾,或割破蛇尾,塞以椒末,即出)。內解蛇毒之藥,則雄黃、貝母、大蒜、薤白、蒼耳;外治蛇䘌之藥,則大青、鶴虱、苦苣、菫菜、射罔、薑黃、乾薑、白礬、黑豆葉、黃荊葉、蛇含草、犬糞、鵝糞、蔡苴、機糞。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