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08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八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十七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八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八十七卷目錄

 黃山部彙考

  圖

  考

 黃山部藝文一

  遊黃山記        宋吳龍翰

  遊黃山記        元汪澤民

  遊黃山記        明程敏政

  遊黃山記          江瓘

  黃山記          馮夢禎

  遊黃山記         謝肇淛

  遊黃山記         黃汝亨

山川典第八十七卷

黃山部彙考[编辑]

《黃帝與容成子》,《浮丘公煉丹之黃山》。

黃山在今江南徽州府城西北一百二十里,舊名黟 山,唐天寶末改今名。山有峰三十六,水源三十六,溪 二十四,洞十八,巖八,第四峰有泉沸如湯,常湧丹砂。 世傳「黃帝嘗與容成子浮丘公合丹於此。」又有仙人 曹阮之流亦嘗於此脩真,故山有浮丘、容成諸峰,溪 有曹阮之名。

黃山圖

黃山圖

[编辑]

按《太平御覽江東諸山攷》:黟山《歙縣圖經》曰:「黟山在 縣西北一百六十八里,高一千一百七十丈,豐樂水 出焉,舊名黃山,天寶六年敕改焉。」按江南諸山之大 者,有天台、天目。天目近連浙江,天台俯瞰滄海,且江 海者,實以地下為百川所歸,然歙川則江之上流,而 海之濫觴也。今計歙州平地已合與二山齊矣,況其 山又有障天蔽日之高,此則浙江東西、宣、歙、池、饒、江 等州山,並是此山支脈明矣。其謂峰悉是積石,有如 削成,煙嵐無際,雷雨在下。其謂「霞城丹室,符竇瀑泉」, 則無峰不有。若林澗之下,巖巒之上,奇跡異狀,不可 模寫,信靈山之窟宅也。中峰有浮丘公仙跡,彩霞靈 禽棲止其上,是浮丘公與容成子所遊之處,昔有人 到壇所,忽見樓臺煥然,樓前有道,又有鹽積米積。遂 歸引村人上取,了不知其處所,下人往往聞壇上有 仙樂之聲。

按《三才圖會黃山圖考》:黃山在宣歙境,雄鎮東南。山 西之麓曰焦村,蓬峰丹碧,峭拔攢蹙,若植戟,若側弁, 若列戈矛,若芙蓉菡萏之初開,雲煙晴雨,晨夕萬狀。 繇焦村南道二十五里至湯嶺,仰視群峰,猶在霄漢 間,瀑布聲訇磕如雷,怪石林立。又十里為祥符寺,寺 前淙流走石間,山皆古松名杉,藤絡莎被,蓊薆蘢茸。 有靈泉自硃砂峰來,依岩通二小池,池瑩徹,廣可七 尺,深半之,毫髮可鍳。寺有南唐碑,初名「靈泉院」,宋祥 符中改今額。有龍池,奔流噴薄,瀉石潭中,亭午照燭, 五色璀璨。寺傍數峰凌空,曰天都、芙蓉、硃砂,其尤高 者,天都峰也。又有翠微寺,寺庭有井泉,此麻衣師卓 錫處。一峰卓然獨秀,直峙南北隅,曰「翠微峰」,七十里 至絕頂,頂平廣倍尋,環視數百里,岡巒墟落,歷歷可 數。又村北十里曰仙源觀,林阜周密。又踰興嶺而南, 眾岫疊嶺,效奇獻秀,盡在一覽。又自橫嶺陟小丘,道 左竹杉陰森,有潭曰「白龍。」巨石谽谺,洶湧衝激,深不 可測。世稱黃帝與浮丘容成于此山上昇,故名曰「黃 山。」

按《潛確類書區宇部》,徽州府:黃山,在府城西,舊名黟 山,黃帝與容成子浮丘公煉丹於此。趙東山曰:「黃山隤然居中,委和四表,有坤道焉,故曰黃山。《寰宇記》云: 『登其巔則匡廬長江隱隱在望』。」兩浙歙池饒江等山, 皆其支脈。

寧國府黃山在太平縣南山有三十六峰,惟「天都、疊 嶂」、仙人、翠微、望仙、九龍、聖泉、芙蓉八峰屬當縣,餘悉 入徽境。

按圖書編黃山,攷黃山舊名黟山,當宣歙二郡之界, 高一千一百七十丈,東南屬徽之歙縣,西南屬休寧 縣,各一百二十里,東北屬宣之太平縣,八十里即軒 轅黃帝浮丘公、容成子棲真之地。唐天寶六年六月 十七日,敕改黃山。按江南諸山之大者,有天目、天台 二山。《郡國志》云:天目山高一萬八千丈,而低于黃海 者,何也?以天目近于浙江,天台俯瞰滄海,地勢傾下, 百川所歸,而宣、歙二郡,即江之上遊,海之濫觴也。今 計宣歙平地已與二山齊,況此山有摩天戞日之高, 則浙東西宣、歙、池、饒、江、信等郡之山,並是此山支脈, 諸峰積石,迥如削成,煙嵐無際,雷雨在下,霞城洞室, 乳竇瀑布,無峰不有,山下往往聞峰上仙樂之聲。其 林澗之下,巖巒之上,奇蹤異狀,不可模寫。自歙郡至 山口一百二十里,至湯院又八里,磴道崎嶇,不通車 馬。按《神仙傳》云:黃帝問道于廣成子,受胎息于容成 子,吐納而谷神不死。獲靈丹于浮丘公,遂思超溟渤, 遊蓬萊,乃告浮丘公曰:「願躬侍修煉。」浮丘公曰:「凡擇 賢而師,學必精奧,棲隱勝地,業則易成。煉金成丹,必 假于山水。山秀水正,則藥乃靈。惟江南黟山,據得其 中。雲凝碧漢,氣冠群山,神仙止焉。地無葷辛,境絕腥 腐。古木靈藥,三冬不凋;名花異果,四季皆有。山高木 茂,可為炭以成藥。迸泉直瀉,狀如飛布。下有靈泉,清 溫冬夏無變。若能齋心潔己,沐浴其中,飲之灌腸,萬 病皆」愈。黃帝遂命駕與容成子、浮丘公同遊此山。山 有三十六峰,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二洞,八巖云。 按《徽州府志山川攷》:「黃山在歙縣城西北一百二十 八里,一名黟山。北倚九華,西拓彭蠡,南接廣信,左挾 浙江,右起桐汭,以盡海壖,皆支隴所分,為歙鎮山。厥 峰三十有六,其中多黃蓮紫朮,有浮丘廟壇」,有祥符 寺。有泉如湯,浴之可以已疾,豐樂之水出焉。鄰郡之 山,皆此山支脈。漢末會稽太守陳業隱此山,世傳黃 帝與容成子浮丘公嘗遊焉。唐天寶間,好道家之言, 因改黟山為黃山。水源三十六,溪二十四,洞十二。唐 迄今刺史薛邕、李敬方、監司耿南仲以及名公多往 遊焉。《圖經》云:「惟翠微、仙人、望仙三峰屬太平縣。」 按《歙縣志山川攷》:「黃山一名黟山,高一千一百八十 仞,勢如削成,煙嵐無際,雲雨在下。北倚九華,西拓彭 蠡,南接廣信,左挾浙江,右起桐汭,以盡海壖,皆支隴 所分。漢末會稽太守陳業,潔身清行,遁此,世傳黃帝 與容成子浮丘公煉丹于此,後有曹阮之徒棲焉。唐 天寶六年,敕改為『黃山』。」其峰三十六,源如之,溪二十 四,洞十二,巖八。

天都峰高九百仞,健骨崚嶒,卓立天表。頂有石室,洞 門宏敞。又有石臺,淩空而出,背倚玉屏,端嚴聳峙。雲 濤澎湃,時擁山腰。峰拔雲上,反若矞影虛懸,頹然欲 墮。水曰「香谷源」、香水溪。

煉丹峰,鼎竈杵臼具存。水曰「煉丹源。」洗藥溪, 青鸞峰,為天都之輔,倒懸如舞,水曰「採藥源。」

「《紫石峰》連於青鸞,巍聳干霄,厥石純紫」,水曰「湯泉源。」 湯泉溪中有湯院,即祥符寺也。

缽盂峰,傳昔有東國僧于此修煉,乘龍而去。後有僧 作偈云:「憶昔降龍沒處收,那時擲缽覆峰頭。而今正 好掀翻看,為雨為雲作大流。」有洞名仙僧洞,洞口陰 夕有光如星,謂之聖燈水、曰擲缽源、錫杖泉。

《桃花峰水》曰「桃花源。」桃花溪流入湯泉溪。

朱砂峰奇峭亙上,純骨無膚。石泐間產蒼松,丹翠交 錯。半壁有朱砂巖,捷獼所不能攀也。下有洞、有石、有 源、有溪,皆以「朱砂」名。

獅子峰首大于趾,其勢昂踞,下有錦霞,時時布幕,因 名其洞,水曰「香林源。」

蓮花峰高九百仞,石蕊中尊,千葉簇簇,如瓣並峙。諸 山皆及肩而止,無敢爭高者,而徑尤窈窕,遊人緣莖 而升,穿孔而出。自此望峰頂,有石瓣二,如墜葉飄空。 倚丈木而梯之,若綴絲,山泉激其趾,足皆浮動,遊者 股栗。上有石船,亦名「渡雲峰。」其傍為蓮蕊峰,有蓮花 洞,水曰「蓮花源。」

石人峰,形如耋僂,有駕鶴洞,水曰「白鹿源」,傳云浮丘 曾駕鶴於此。

雲際峰,望之在杳冥間,下有藏雲洞,水曰「乳水源」,味 甘如乳。

疊嶂峰層纍而上,如屏如扆。有石乳巖,其白如雪,四 時長滴。有坑長陰不見日,名曰「陰坑源。」源水入白雲 溪,溪中潭影清絕,白石橫底,曰「白龍潭。」

浮丘峰,下有浮丘廟觀,唐會昌中廢。曰水。五雲源,浮 丘溪容成峰,高與浮丘齊,水曰容溪。

軒轅峰有仙人石座、仙人洞、仙人石室、毛人巖。紫芝 常生峰頂,故水曰「紫雲溪。」

仙人峰,若兩石人對坐,相傳南向者軒轅,北向者浮 丘。其下石壑萬仞,削立無階,罕有津逮者。

上昇峰昔有阮仙于此。上昇峰下常有仙樂之聲。源 溪巖洞皆以「阮公」而名,故俗亦呼為阮峰。

清潭峰,潭水倒瀉,清泠特異,水曰「布水源。」錦魚溪,魚 皆錦鱗也。

翠微峰,嵐碧染地松青到天山翠真欲滴矣。有洞、有 寺、有源,皆以翠微名溪曰青牛溪。

仙都峰有觀水曰「仙都源。」

望仙峰、龍鬚巖。龍鬚草生焉。有絃歌洞,水曰「絃歌溪。」 九龍峰,合九巒之勢,如龍纏糾,蜿蜒相屬。巖洞、宮觀、 源溪皆以名之。

聖泉峰,狀如腰鼓,聳然亙天。頂上有湯池,遊屐不能 到。鄰峰遙望之,則見池波沸湧,一布水,向峰頂東南 而下,入湯泉源、甘泉溪。

石門峰,山之中峰也。石相擘如門,有大石床、大石塔、 石澡瓶水,曰「石門源。」石門溪。

棋石峰,唐天寶中,有人于此見棋局布子,撥去復見 如初。水曰「棋石源。」

石柱峰亭亭獨上,撐霄擎日,望之如幹然水曰「石璧 源。」

雲門峰兩峰齊峙,雲氣中通,有若門焉。水曰「雲門源、 雲門溪。」

布水峰,水淙淙而下,逶迤蜿蜒,飄曳如練,行者常若 霧露沾人。水曰「百藥源。」紅泉溪。

《石床峰》,床長一丈二尺,廣五尺,如白玉琢成,上有碧 石枕三枚,紫石床三張,水曰「石室源。」

《丹霞峰水》曰「紅木源、丹霞溪。」

《雲外峰》,舉首雲際,莫極其巔。上有杜鵑花,繞峰而生。 從上俯瞰,杏株無數,紅杏源在焉。

松林峰有石榴巖,水曰「黃連源。」松林溪。

《紫雲峰水》曰「柏木源,榆花溪。」

《芙蓉峰》隔溪有「馬跡石」,蹄跡如印泥。

采石峰百花嘈雜,源洞深闇。峰下多白石如玉,黑夜 即見倒流而下,有瀑布百尺。其巖源俱以「白龍」名,以 石色純素,橫亙如龍也。

煉丹臺從煉丹峰下行數百武,至臺上。石皆紫色,平 敞空衍如坪,可容萬人。自右稍降,下俯深壑,乃煉丹 源也。群峰咸自源中起,其近而平峙者為雲葉峰;端 然而拱者為紫玉屏。仰視天都、疊嶂諸峰,如朝參座 位。俯看群岫,變幻百出,涉海者嘆觀止焉。有庵曰「萬 笏林」,鄒匡明題。

平天矼長三十丈,豐廣三丈,平橫如几,前後海所從 分也。由鰲魚洞至平天矼,為海子矼之絕頂高阜曰 「光明頂」,獨透霞表,高懸天半,秋空澄霽。凡日月出沒、 霞彩孤飛,長天一色。及夫積霧新晴,朝曦高映,山雲 布濩、壅雪堆綿,橫波疊浪。俄而青螺點點,矗立銀濤 之上,是名「鋪海。」上有蒲團松,詭異天成。

仙榜峰,一名「天榜」,在松谷道中。傑立參天,千仞如削。 上有赤文綠字,如篆雲書,奇古不可辨。曾有譯得一 字者,雷即擊去,再轉則皆絕壁。山半一穴中空,類半 規,可透隔山天光雲影,俗呼「天眼。」

《石筍矼》在後海。峭聳插漢,干矛森列。其峰各有形似, 若諸天散聖;覿面參請,若垂紳正笏;東西班立,若奇 花美女,爭妍角玅。黃山奇麗,無如此矣。鄒匡明云:「尋 《石筍矼》,見諸峰亭亭屹立,有驚起者,有獨拔者,有橫 裂者,有直拆者,有崩又壓者,有危又墜者。左右無支 峰,無贅阜,而石骨中皆有怪松,倒植橫生,蔥蒨相糾。 矼。」上有《穎林菴》,

「始信峰」,在石筍矼、散花塢之西南。三面臨壑,背北面 南。從絕壑中凸起,東面一峰隔丈許,闊不盈尺。架木 作橋,兩木相接,可至峰腰。左垂翳一松,借枝扶手,名 曰「接引松。」度橋即入石坼,窄僅容身,盤折而上,稍以 碎石補綴為逕,頂倚片壁,有室在焉。室前古松數株, 絕頂有定空室,僅容蒲團。僧一乘居三年,每從師子 林暮梵畢,雖昏黑大雨雪,必孑影歸宿,室內絕無傾 躓之患。後道者鳥窠採藥黃山亦喜居此。文學江天 一來遊,書「寒江子獨坐」五字。壑中有繞龍松。

三海門:由平天矼循煉丹峰後龍脊,行里許,怪松枳 道。有雙峰對峙,曰「海門」,一扉如櫺,玲瓏特異。三門相 距各百武,徑不盈尺。門外陡絕萬仞,無畔岸可依。登 踞其頂,俯瞰石峰筆立,與足底齊。珠幢玉節,碧筍瑤 篸,詭異非神工鬼斧所及。

谼中黃山苞巖谷以百數,而隩區惟谼中東最高者 曰「羅條。」稍北據上游曰牛鼻。西最高者曰「樓臺。」稍南 當下流曰「乾谿。」其下為石碪嶺,東折曰壺嶺,又折曰 壺山。山外為飯牛蹊,下即豐樂水也。谿以南皆石山, 沿流若步障,草木皆齊。其西浸殺而卑,若鳥翼張水上。溪落山而稍墮,蹊臨谿而稍弦。田與蹊齊,蹊出則 「出,蹊窮則窮,剡兩端若張弓」,因地勢也。蹊窮,緣流而 上,石磴出灌木陰,溪石如龍門,水湍急,褰衣可涉。既 濟,得泭洲。出黃竹潭,抵洲分而為二,左循山,右循磴, 洲窮復合,石梁當之,亦一藪也。南折為桂竹灣,下為 桂竹潭。潭上石磴達谷口,與飯牛等,廣半之,石互出 如犬牙,狹者曾不受趾。林端出石溜如建瓴。入谷為 石門,中有巨石為釣磯,東踸踔為棧道,又東則裂石 如環堵,巖川遊,此其一息也。依壺山為華陽館,傳經 者居焉。堂曰「韋堂」,則《易教》也。牆東為樛木亭,西為泠 風閣,其南曰鹿溪,鹿下飲,不避人,猶鹿園矣。有石虛 中如欹器,正立中流,名曰「天湢。」傍為宛在亭。泠風西 為象隄,隄上為西枝室,隄下乘橋而南,水涓涓出石 罅,謂之「阿耨水。」橋下置屋懸崖中,為方舟榭,汪司馬 嘗棲止於此。

按《寧國府志山川攷》:「黃山在太平縣南三十里,昔黃 帝與浮丘仙人煉丹于此。」

按《太平縣志山川攷》:「黃山三十六峰,在縣南三十里, 高一千一百餘丈,盤亙三百里,《圖經》稱為軒轅棲真 之地。唐天寶以前曰黟山。《神仙傳》云:『軒轅問道于浮 丘公,曰:『願摳衣躬侍修煉』。浮丘公曰:『江南黟山,神仙 所居。有古木靈藥,其泉香美清溫,冬夏無變,沐浴飲 者,萬病全卻。因與容成子、浮丘公同遊于此,故又名』』」 黃山,當徽、寧二郡界。上列三十六峰,溪二十四,洞十 二,巖八,曰天都,高冠諸峰。下有香泉,時有異香,曰翠 微,有瀑布泉、翠微洞。翠微寺左有青牛溪,曰望仙,舊 云黃帝于此上昇,人望見之,故名。下有望仙鄉,有人 望見空中二仙上昇,聞綵雲中絃歌聲,故西有絃歌 鄉及洞溪,並名絃歌,曰九龍峰頭九朵,如九龍然。有 巖有源,有洞,有溪,並從峰名曰聖泉峰。如削成,狀類 腰鼓。頂上有池,人莫能至。從鄰峰頂上望之,見池波 騰湧,故名。舊《誌》言此水東南而下入于湯池,非也。又 另有湯泉,在硃砂峰下,曰疊嶂,其形如障,下有石乳 巖,水滴如雪,一名滴水巖。又有陰坑,源長陰無日色, 流入白雲溪,匯為白龍潭,又流入硃砂溪。松谷禪師 結庵潭外一里許,曰仙人頂。上二石笄如人對坐,下 有仙人洞,曰芙蓉,下有白馬源,溪南有馬跡石數十, 深淺宛如泥印,李太白曾遊于此,曰煉丹。相傳浮丘 公於此峰煉丹,下有煉丹源,洗藥溪曰青鸞,狀如青 鸞之蹲,故名曰紫石。純紫石下有湯泉。《仙經》云:「山上 出硫」黃、硃砂,其水即熱,此名硃砂湯,其味香美,無硫 黃氣。相傳沉痾者,澡之立瘥。其側有祥符寺,多名賢 題詠。曰「缽盂」,狀如覆缽,下有擲缽源。萬曆時,杭僧玉 菴建擲缽禪院,殿宇宏麗,僧徒眾盛,與慈光寺相並。 曰桃花,下有桃花源。桃花溪,花落流入湯泉溪。溪旁 歙隱士佘掄仲建,有書室曰硃砂,其狀如削。半壁有 硃砂巖,中有硃砂,人望之不能到。下有洞,有源、有溪, 並名硃砂。萬曆時,僧普門建硃砂庵,後敕改慈光寺。 中有七層,四面佛像,曰獅子,狀如獅子之踞。下有錦 霞洞、香林源曰蓮花,狀如蓮花。有洞有源,水與桃花 溪合流,曰石人,宛如人形。下有白鹿源,曾有白鹿,為 人所獵。又有駕鶴洞,曰雲際峰。頂入雲際,下有藏雲 洞。有乳水源,味甘如乳。曰浮丘,舊有浮丘廟、浮丘觀, 歲旱禱雨有應。下有五雲源,浮丘溪東南流入曹公 溪。曰容成,相傳容成子嘗遊息于此。下有容成溪、紫 煙源,容成洞。曰軒轅,相傳黃帝採芝之所。下有紫芝 源、紫雲溪、仙人洞。石座、石室曰「上昇」,相傳有阮姓者 在此上昇。有源、有巖、有溪,並呼名阮曰「清潭」,水流傾 瀉,高百仞。又有布衣源、錦魚溪,曰「仙都」,下有源有觀, 相傳為神仙所遊之處,曰「石門」,下有石門,兩山相通, 山之半壁有大石橫架其上。又有大石塔,正員如月。 其下有源,有溪,猿猴巖、狼豹洞,曰「棋石」,相傳有石棋 局,布子分明。曰「石柱」,卓石如柱,高立數十丈,曰「雲門」, 兩峰相並如門,雲氣出焉。有源有溪,曰「布水」,下有百 藥源,又有黃泉溪,飛布長十餘丈。曰「石床」,頂有石床 長丈餘。曰「丹霞」,時有丹霞籠之,上生紅木。曰「雲外」,下 有杏花源,又有瀑布泉,飛流數十丈。曰「松林」,多產奇 松,下有松林溪。石榴巖曰紫雲頂,常有紫雲蓋之,下 有柏木源。榆花溪曰「飛龍」,下有百花源。百花洞曰「采 石」,下有白龍巖。白龍泉有石如玉,陰暗尤現。

山之峰莫可數計,《圖經》祇取此三十六者而錫以嘉 名,限以目數,猶挈少而遺多也。峰之可登者五六,蓮 花光明頂,其高者也,最高莫踰天都。萬曆間,蜀僧曾 於其巔建一剎竿,每夕點燈,餘多可望而不可至。其 不在三十六峰內而可登者有飛來、始信、石鼓、臥雲 諸峰。

黃山諸洞。黃山之洞,載在《圖經》者十有二。余按之,凡 十有三,其可得至者四:若仙燈,若水簾,若蓮華,若翠 微。其不可得至者九:若軒轅,若仙人,若錦霞,若餐霞, 若硃砂,若狼豹,若絃歌,若駕鶴,若九龍。水簾洞在湯 院後,深三丈,高二尋,廣稱之。洞前飛泉瀑布,作垂簾狀。洞之極高寒者,蓮花洞高廣勝水簾,深亦過之,清 泉從左落,洞前石筍一竿,卓然朝拱。左壁環洞,與筍 比耦。舊有蜀僧,狀類獼猿,長不滿三尺,徽人曾於洞 中作板屋居之。仙燈洞,取徑丞相源,在山之腹,得高 下之中,曉氣初昇,晨光可曝。洞之最溫和者,翠微洞, 當峰之額,撥藂莽而升,高廣不踰二丈。洞巖之左有 水滴下,石窪承之,如洗頭盆然。萬曆三十六年,洞頂 發蛟,翻山覆谷。此洞不傾不塞,似有山靈護衛焉。 溫泉《輿地》所列溫泉不一,黃山獨勝,蓋他泉多在泥 淤。黃山邊底皆石,他泉氣帶硫黃。茲泉維馨,間作硃 砂氣。他泉介通都大邑,沐者穢雜。茲泉在萬山中,自 非煙霞勝侶,不得浣濯,即山樵牧豎,時或過浴,而湧 波跳沫,流惡甚速;且削壁橫空,溪流清激,怪石磊磊 其中,而崖上古木枯藤,復覆映之,浴後足供瞻眺,故 茲泉獨甲天下。然茲泉從地下滾滾而上,沫如鼎沸, 與《聖泉峰》落下者異。

黃山諸潭,在丞相源半山可望者,名「九龍潭」,自崖頂 至腰,串珠而下,但可望而不可即。在松谷澗中,名五 龍潭。「油潭」,其水清碧,徹人心魂。在石床峰下,名「鐵線 潭」,有龍居之,遊人轉石其中,去未百步,雨雹隨至。久 旱取水祈雨,無不驗。在桃花源,名白龍潭,春夏水漲, 雷輥霆擊,奔注而下,水復豎立丈餘,令人魂搖,不敢 迫視。在《逍遙溪》。遍溪皆石潭。深者黝者、方者圓者。大 如塘者。小如釜者。殆不可名狀云。

黃山諸松,凡松靡不托根於土,獨黃山松多蟠根於 石,以故黃山無處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而臥龍、 蒲團、蟠龍、繞龍、接引、破石,尤最得名。臥龍松在文殊 院道中,橫偃石壁,矯首上眺,步行其上,可當飛橋。蒲 團松枝葉平鋪,圓密如葺,僧常跏趺其上。蟠龍松在 平天岡,虯屈盤曲,足稱奇觀。接引松植根在峰北,橫 「伸一枝,峰南遊人緣之。渡獨木,登始信峰,繞龍松挺 立一小峰頂,疏密糾曲,古秀無倫,真黃山第一松也。」 「破石松」者,松破石,石猶附松根藏,蓋張奇異之極。 《黃山路徑》,從西鄉渡伏牛嶺,沿溪至釣橋,直行則過 湯嶺,左折上白雲菴,踰海棠壩,循指象處至煉丹峰、 平天岡,此前海子也。峰下為煉丹臺,臺闊數畝,下有 紫玉峰,聳起,最奇。

從望仙鄉度芙蓉嶺,至松谷菴,過老菴基,循石筍谼, 至石筍岡、獅子林,抵平天岡,此後海子也。石筍諸峰, 秀削極矣,而海門飛來一帶,尤為奇絕。

從湯口上湯池,入山門,至慈光寺,有七層四面金佛。 右行東溝,踰觀音崖、龍翻石,小憩趙州菴,度「小心坡」, 漸折漸登,升木梯,出石罅,上文殊院。一往路徑皆絕 處逢生,奇幻變怪,與夫樹石點綴之異,俱出人意表。 至「蘭若精麗,基址端偉,左天都,右蓮花,玉屏峰橫枕 於後,文殊座平列於前,皆天造地設,尤非可言語形 容。開山僧普門在五臺時,曾夢見。此後選勝至,適與 夢合,遂建菴其地,此黃山第一奇勝也。」右行約數里, 升石級,至盡處,左行則一線天,一壁兩開,仰視青冥 僅一縫。直行而下,則過雲梯,路極險,景極奇。若登蓮 花峰,必由兔兒石拾級而上,至菴小憩,升木梯,登最 頂,睇長江如匹練,「九華直一螺髻耳。」既下循蓮花溝 至大悲頂。穿一洞而扺天海。由平天岡登光明頂。前 後海子皆在望矣。

從烏泥嶺行十五里,至丞相源。右行踰白沙岡,至兜 率菴。更上四五里,亦抵天海。由平天岡而登光明頂。 黃海當春夏之交,日初升時,白雲起于谷中,膚寸而 合,須臾遍滿,如海水淼茫,一望無際,上露峰頭,又如 島嶼浮于水中。倏而風起,轉眼盡歸,無有滅沒變幻 不可思議,正不知東海蜃樓為何如也。從平天岡前 望之曰「前海」,後望之曰「後海」,故名前海子、後海子、 黃山諸菴,普門開山後黃山極盛,到處有梵宮淨室, 茲即其最名者紀之。自翠微、松谷、祥符古寺外,則有 慈光寺、擲缽禪院、文殊院、桃花源、白龍潭、蓮花菴、龍 翻石、趙州菴、大悲菴、天海菴、指月菴、光明藏、藥師殿、 獅子林、會靈菴、兜率菴、指象處、別峰菴、白雲菴、 《黃山花鳥》、慈光寺華嚴堂前有木蓮一株,高二丈,每 歲四五月時開花,鮮韶如水芙蓉。又有海棠,樹高不 過二尺,葉厚而尖,花色與秋海棠無異。

鳥有白鷴畫眉。又一種形體毛色,意似家雞,其聲絕 類石鴨。石鴨者闊口而黑色,亦惟黃,山澗中多有之。 神鴉一對,松谷祥符寺僧相傳自古有之,不群不單, 飢則向人索食,就手中啄之,狎䁥如家禽然。 山中有一白猿,雨霽及雪後跳躑于最險處,久在山 間者見之,然亦莫知其藏身何地也。

《黃山》奇勝非常,故巖洞松石、菴徑猿鳥,附載於後

黃山部藝文一[编辑]

《遊黃山記        》宋·吳龍翰

咸淳戊辰十月既望,魯齋鮑雲龍、古梅吳龍翰、足菴、 宋復一來觀黃山,贔屭登高,餐胡麻飯,掬泉飲之,不 火者三日,從者皆無人色,率不能從。予三人愈清狂, 上丹崖萬仞之巔,夜宿蓮花峰頂,霜月洗空,一碧萬 里。《古梅談元》,魯齋誦史足菴歌《遊仙招隱》之章,少焉, 吹鐵笛,賦新詩,飄然有遺世獨立之興。次躡煉丹峰, 過仙人石橋,酌丹泉,徜徉久之。次紆路遊水簾洞,踏 月夜歸,少憩蘭若,把酒臨風,對《天都》而酹之曰:「吾輩 與若為熟識,他年志願俱畢,無忘此山。」

遊黃山記        元汪澤民[编辑]

黃山在宣歙境雄鎮東南山之陽,踰百里為歙郡治, 其北三十里為太平縣,又北抵宣治所二百四十里, 不當通都大邑,舟車之走集而遊者罕至。今年四月 九日,予始得遊焉。山西之麓,田上廣衍,曰「焦村蓮峰」, 丹碧峭拔攢蹙,若植圭,若側弁,若列戈矛,若芙蓉菡 萏之初開,雲煙晴雨,晨夕萬狀。繇焦村南道二十五 里至湯嶺上,仰視群峰,猶在霄漢間。岡阜蟠結,鑿石 開逕,嵁巖欹危,瀑布聲,訇磕如雷。怪石林立,半壁飛 泉灑巾袂。當新暑,淒然如秋。又十里,憩祥符寺。寺前 淙流走萬石間,山皆直松,名杉,藤絡莎被,蓊薆蘢茸。 有靈泉自硃砂峰來,依巖通二小池,上池瑩徹,廣可 七尺,深半之,毫髮可鑒。泉出石底,纍纍如貫珠不絕, 氣馝馞若湯酌之甘芳,蓋非他硫黃泉比也。明日遂 試浴,垢旋流出,纖塵不留,令人心境清廓,氣爽體舒。 相傳沉痾者,澡焉立瘥,理或然也。寺有南唐碑,初名 「靈泉院」,宋祥符中改今額。又龍池距寺左三里許,奔 流噴薄,瀉石潭中,亭午照燭,五色璀璨,誠靈物所居。 夜聞啼禽聲甚異,若歌若答,節奏疾徐,名山樂鳥下 山,咸無有行。寺旁近見數峰凌空,僧指曰:「天都芙蓉、 硃砂峰,其尤高者,天都峰也。上多名藥,採者裹糧以 上,三日達峰頂。」予心甚欲遊,而鳥道如線,不可乃止。 凡再宿寺中。還至焦村之三日,行三十里,遊翠微寺。 古松修篁,夾澗橫道,僧橋焉,覆之屋以息遊者。清冷 靜邃,已隔塵雜。予為榜曰「翼然。」至寺庭有井泉,僧言: 「此麻衣師卓錫處。」泉亦清美,不溢不涸。一峰卓然獨 秀,直峙東南隅,曰翠微峰。其條支迴互,寺居盤中,故 諸峰俱隱不見。明發,行十五里,過白沙嶺。往往攀崖 壁,牽蘿蔓,或小木貼巖,若棧而度,幾不容武。旁臨絕 壑,惴惴焉不敢俯而窺。又七里,至絕頂,頂平廣倍尋, 方據石少休。時晴雨旭霽,氣象澂潔。環視數百里,岡 巒虛落,歷歷可數。九華綠翠,若蓮開。陸焦村「向所見 峰,皆平挹座間,俄頃白雲滃起,遙山近嶺,如出沒海 濤,僅餘絕頂,槎泝天漢中,倏又斂藏如掃。如是者三, 可謂奇觀矣。」日暮,抵寺,信宿。又二日,從村北十里登 仙源觀。至元中,新安吳萬「竹習靜茲壤,嘗衍易宛陵, 誇詡其勝,予贈詩還山。今竹存而吳逝已久,林阜周 密,南列翠峰,練形引年者,固其所哉!」既還,憩吾宗公 仲雲松樓。越十日,踰興嶺而南,所謂三十六峰者,駢 列舒張,橫絕天表,眾岫疊嶺,效奇獻秀,盡在一覽。行 田疇竟,迺登橫嶺,陟小丘。道左竹杉陰森,中小徑縈 紆,纔屋數間。一僧奇龐近八十,煮茗進果。自言結構 力田,間則持經翫空,歷二十閏矣。外營草亭,往來休 焉,卑陋且壞。予將改築亭之右丈餘,南峰翔舞近乎 前,北隴奔躍駐乎後,左右翼如,景益清,名之曰「芙蓉 亭」,而未暇也。循巖曲折,抵白龍潭。巨石谽谺,洶湧衝 激,深不可測。歲旱,民謁款,雨立至。又度板橋,有小庵, 食淡苦修,數輩居焉。嘗有逃空谷者,出奇方,療人疾 頗眾。既亡,瘞浮圖中,予特徵夫山水繆繞,自為隩區 于高峰之下,由興嶺抵此四十五里,蹟遼邈,可屏塵 事,遂宿焉,聽泉而去。世稱黃帝與浮丘容成于此山 上昇,改名「黃山。」江浙諸大山所分以出,其廣袤形勝 若是奇蹤詭狀,固不必盡究,然「非神人列仙不能稱 其居。昔大德戊戌歲,得茲山《圖經》,神思飛越,而因循 皓首,甫幸一至,至又弗克久留而去。每登山時,率宿 雲收雨,紫翠如沐。山下之人皆以為山川英靈,有相 之者,予亦竊自喜。回思在南安之日,造南原山禱雨, 龍湫跣揭亂石,急流中腰,緪梯藤,登懸崖上而復下 至潭所。其巖險」《視茲行為甚。是故樂清賞》以酬宿昔。 忘躋攀之勤。而不知高深之為懼也。時至元再元之 六年庚辰歲也。

遊黃山記        明程敏政[编辑]

予往來家山二十年,恆思為黃山之遊,不果。弘治丁 巳,子月三日至郡城,決策往焉。府公衛侯及士友期 同行甚眾,值冬霖不止,有輿至潛口而返者,有進至 楊干寺一宿而返者,惟清流時習鏡山三人,佐予甚 勇,冒雨行兩日,抵湯口。陰曀四合,微雪交下,予亦索 然,以為不可登矣。至山麓,雲氣忽晴。循兩崖而入,怪 「石參聳,飛虹橫亙,三十六峰出沒天表,湯泉沸石屋 之下,而嶺外石潭,古木陰翳,有龍宅焉。其境幽敻,其狀偉絕。四人者相顧愕然,疑不類人世。乃小憩祥符 寺,留四詩出山。又明日,清流作長卷,請并道中所賦 者各書一通。」或疑黃山之為景也,非太白之句不能 當其勝,非摩詰之圖不能盡其變。顧「此半日之遊,僅 見其一一,且短章寂寥若此,惡足以自侈乎?是大不 然。譬諸嘗鼎食者,得其一臠,餘品可知,所得益新,則 所飫益甘,若盡得之終身之頃,無餘味矣。然則茲遊 特啟其端耳。他日謝事還山,裹糧而來,分榻而臥,布 塵外之高蹤,續古賢之逸響,必有其人以挈予而名 後世者。若今所得,則」亦出于一時良會,不可以無紀 也。

遊黃山記          江瓘[编辑]

黃山為東南雄鎮,盤據宣、歙二州之境。嘉靖戊申春, 予過青陽,度箬嶺,黃山在望,逸興遄飛。二月既望,歸 道黑溪,訪道里於途人,遂促駕往陟嶺東南行數里 至「皇思蕩」,纖雨霏微,又數里至烏嶺,並黃山行。陰霾 倏收,攢峰駢列,橫絕天表,登頓忘疲。自黑溪四十五 里達湯口,平原膴膴,阡陌交通。遭丈人、六峰,程子延 入溪樓,款洽而別,遂肩輿入山。亭午抵祥符寺,逢羅 子尚絅、方子叔玉路子子美藏修山房,結伴偕往,風 雨淒其,登臨興阻。日且晡,聯嵐含暉,仰瞻諸峰,紫翠 如沐。羅子曰:「此晴占也。」薄暮,山僧秉燭。陳俎澗、毛野 䔩雜然,前羅行酒無數,醉宿繩床,夜聞泉聲潺潺,疑 在嚴灘富瀨艤舟枕流也。黎明,鳥聲圓嗉,旭霽澂鮮。 亟呼童裹飰治裝,偕羅、方二子,從者七人。二僧明章、 道常,攜梵樂與俱。登山可半里許,薪蒸蔽道,迺戒一 僕前持斧斤,剪伐叢莽,一僕鳴金繼之,二三人肩糗 執劍戟以隨,斬木為杖。約四里許,至一峭壁,嵁巖陡 峻,鑿坎以託足,曰「天梯。」好事者為木梯,倚崖壁,歲久 而朽,心甚危之。前導二人遂攀緣先登,復懸緪崖巔 之樹以為援曳。迺各解衣棄杖,羅子引繩而先。予繼 之,方子又繼之。又緣崖而左百餘步,幽壑谽岈,疑不 可越。有二木貼崖若棧,僅容武而度。下臨絕壑,不敢 俯視。折左紆逕,可半里許,蒼崖嶪。有洞穹然,飛泉 灑灑落洞前,琤然如鳴珮環,四時不絕。曰「水簾洞」,水 落輒滲不下溢。洞深可三丈,高二尋,廣稱之。洞徹裏, 崇一級二尺許,復敞一小洞,可羅胡床四五居之。然 嵐重晝,日常黯黯。二僧坐洞門,吹龍篴,擊鼉鼓,疑入 鈞天帝所,仙仙如也。洞石黑白相雜,瑩潔可愛,蒼苔 翠蘚,爛如綺繡。坐洞裏,歌嘯聲如出甕中。洞前群峰 聳峭,效奇獻秀,冥坐移時,凄神凜骨,不可久栖。出洞 循崖而左十餘步,倚崖斜開二小洞,高深廣邃,視水 簾半之,時有高霞孤映,曰「餐霞洞。」有荊扉竹籬,石床 丹竈,相傳鍊性苦修者居焉。迺與二子浩歌長吟,摩 崖紀石,方列坐而休,時天風蓬蓬,聲動巖谷,崖上草 木倒垂,冬夏常蔚然。上有丁公菴,菴圮而基存。聞猨 狖所居,豺狼所嗥,榛莽菑翳,莫敢為之導者。少焉,陰 雲突興,峰巒滅沒,疑有雨意。復循故道而下,至天梯, 挽繩緣磴,幸抵其麓,猶惴惴不自禁。道常梯半吹篴, 念《法華》,如履坦夷,嗟亦異哉!抵寺日猶未昃,擬尋湯 嶺諸勝,而羅子告疲,莫能從矣。乃強叔玉子美以行。 出沙門,過觀音殿,穿杉篁,躡石磴,折而東下。巨石蹲 澗滸若門。青樹羃陰,藤莎絡蔓,水㶁㶁,循澗鳴。有靈 泉自硃砂峰來,窪為二小池,池皆瑩徹。上池廣可七 尺,深三之一。泉出石根,毖毖不息,若燔湯。遂解衣試 浴,纖垢靡停,令人神瑩體暢。或云「澡瀹可祛宿痾」,理 或然哉。池上甃石如洞,以便風雨來浴者。「池左丈許, 石壁如削,有元鄭師山,今郡守馮遺刻。」左由石徑而 上,群峰夾澗峭立,多桃、李、梨、杏、檜、榧、楩、楠、望春諸花, 搖颺葳蕤。草則蘭、𦶜、芷、蕙,赤箭、青芝,紛紅縟綠,蓊香 葧苾,莫可殫述。南行里許,叢石怒撐,交加澗曲,縣水 傾注,匯而為潭。潭幅員廣可十尋,清深可𣂏,黛蓄膏 渟。有白石粼粼橫潭底,衝湍動搖,若龍起伏,使人目 眩心掉,能出雲氣作雷雨。曰白龍潭。懸崖「劖龍潭」二 大字,亦鄭師山篆也。潭北半里許為藥銚坑,有石杵 藥臼,相傳黃帝燒丹處。云出谷里許,有石如虎,昂首 咆哮之狀,疑若搏噬,相顧駭愕退卻。石下有巖,傍有 罅人,傴僂穿之,行可容數十人,曰虎頭巖。又半里許, 有石如人酣醉跛倚,曰「醉石。」昔李白嘗遊此,醉後則 遶石踏歌焉。醉石之傍,有泉淙淙走石壁而下,為洗 盃泉。下伏石為坻、為嶼、為島,石色陽白而陰黝,如停 雪之狀,曰「停雪石。」過雪石入谷,行剛半里,有泉潨然, 自懸崖直下,勢如遊龍飛虹,雪翻谷鳴,注而成科坎 者三。盈科復下,衝激而成坎者五,曰落星泉。谷折而 陘,有巨石倚岸,拆裂為劍石。又五里,陟湯嶺巔。時日 在西禺,遼廓眇忽,邇延野綠,遠盪天碧。九華排空出 沒,隱見岡原林麓,田疇墟落,秩秩如畫。延佇久之,歸 途期復坐龍潭一滌塵襟,不覺乘風而過,迷其奧區 矣。曉起,與諸友振策登煉丹峰。童童赤崖,無大草木, 贔屭攀躋,約三里許,至一峰。仰視藂峰,猶在霄漢。又 八里許,始躡煉丹峰,過仙人石橋,酌丹泉,徘徊瞻眺尋藥爐丹鼎,幻化莫知其所。幽禽異鳥,若歌若答,衝 人不飛。俯視千峰萬嶺,皆在其下。而仰瞻天都,卓絕 雲際。如方躡其麓,問之明章,云:「上多名藥,採者裹糧 以上,三日可達其巔。雖逸興飛揚,而鳥道如線,徒臨 風翹望而已。」迺與數子引觴滿酌,發狂大叫,蒼然暮 色,灝氣迴合,放歌踏月而返。八里許,至湯口六峰,子 復邀飰,為談巖洞峰巒之勝。程子曰:「山川瑰詭,此特 其百一耳。秋高水落,風御重行,暉當為子前驅,窮幽 極遐,可乎?」復揮觥縱飲,牽裳道別。薄暮,投宿揚干之 旅舍。隔岸鳴鐘,迴風送瀨,猶疑水簾之泉,祥符之景 也。次日向午抵家。

黃山記          馮夢禎[编辑]

余辛巳遊新安,以不及到黃山為恨,懷之廿五年。茲 當首議,以三月十二日,自巖鎮如溪南,館于吳太學 用卿之上村草堂。而吳中舍百昌兄弟業于黃山,親 黨相次。百昌之弟民望余南雍生徒,百昌推及,願為 地主,給余黃山供。連雨未果,晴又以事奪。廿一日冒 雨西北行,進路五里,即入。山溪蔥蒨間,化城足樂,而 況寶所。蓋黃山本稱黟山,而附會《黃帝仙蹤》,改稱黃 山,則始李唐。或云唐有隱士黃姓者居此,得名代久 傳。遂無確辨。名峰三十六谿,稱之盤礡。徽、寧、池三 郡五百里脈。自三天子障,或云「雲門峰為中幹,實留 都兩天目之祖。」或云「留都兩天目俱發三天子障,而 非黃山」,事缺躬歷,聞舛異同,不敢臆斷。雲門者,兩山 如門,雲通其中,俗名剪刀峰,百里外即可望,間翳于 雨氣。諸峰惟天都最高,潘景升常登缽盂峰,僅及其 麓,遊「客無敢登者。次煉丹峰,坐湯寺紫玉軒,雙峰如 丫,卓立雲際者是。其峰僻在海子,最近蓮花峰。峰所 從來,前引海門至此黃山之勝,便如引鏡照面,堂奧 畢陳。」余故急海子前此閉塞。近有五六草菴,問途東 徑通丞相原,西徑通湯嶺,至白雲庵而半徑最陡削 微級沙石間,布鞋竹杖,兩壯夫推挽,始克進步。余從 西徑,既至白雲庵,則群峰數十,排筍雲際,使人驚心 動魄。以廿六日宿庵中,次日微雨,行十餘里,至海子。 升九降一難於天門九重。汪文學潯延居草庵,余名 之「海潮」,因書十庵名俱蒙「海」字,以待其足。是日,日未 晡,且晴。余以倦臥,鵷兒從景升、申清虛僧印我先登 歷覽,過文臣峰,返而誇語奇勝,余悔不賈勇。次日雨 作,日中而開。余挈杖先登,眾從之,遂登煉丹峰。初尚 霧,漸上漸開,隨目所及,遠近紫翠畢露。從登者,余兒 鵷雛、鄭翰卿、黃問琴、丁南羽、謝伯貞也。而景升從清 虛別詣煉丹臺不至。自峰頂視北一峰,玲瓏蒼翠,類 大士所坐海山,與南羽、鵷兒就之,遠勝近劣。歸途迷, 入密菁里許而出。既達原路,諸君子與景升、清虛、業 分踞海門諸峰。其稍南一峰尤奇,為鄭翰卿所踞,上 有修石如筍,卓峰端十丈許而下斷如一線,呼為「飛 來石」,盤石承之。景升、清虛先上,鵷兒僧印我繼之,餘 不能從。自飛來石循徑而北,為石筍岡、翠微寺、松谷 庵、海門凡五六峰,離立如巨靈斧擘。從斷處下窺,不 測其外諸峰,眩怪逞奇,起伏縱橫以千百數,而玲瓏 如一,龍窟在其下。謝伯貞云:「先遊者二僕夫,戲擲大 石,轟轟而下,驚龍致雨雹伏地,一時許而免。」自煉丹 峰歷海門,直見九華大江,四面通望,不減千里。山產 矮松,高者不過丈許,頂俱如蓋。其當煉丹海門,尤多 而奇,好事者購之以充盆景,人百計取市,活者頗難, 托根深山而不免。自賊例之,直伐甘竭為咨嗟。久之, 下山霧合如故,夜深雷雨大至,山谷震動,臥處頗漏, 恐其逐風雨去,豈亦僕夫投石驚龍致然歟?次日阻 雨,諸君子分處三庵,咫尺不能往來。下午,景升、清虛 見訪,始見其所注《陰符》,右道左術,可稱篤論。次日晴。 從東徑下山,始達嶺,西望白雲彌滿山谷,一山映朝 暾,峰端忽變金色,大奇。徘徊久之,乃下。路出谷中,級 石細步,屢頓而憩。已得大石,引諸君子坐其上,問琴 唱曲,與縣泉百丈聲相和。行未半,前有岐而惑見,急 足持書至,則方伯文明府牘也。賴其指迷,以出丞相 原,然愈下愈艱矣。丞相原不知何以得名。兩山豁開, 中饒林木,附近數里,山花紅白如繡,相傳為虎穴,景 升舊館在焉。謝在杭嘗信宿其處,蓋遊人多集湯寺, 或能至丞相,原非忘形好奇者不克到《海子》。景升云: 「近有九龍潭最奇,上如甕口,下深不測,龍潛其中凡 九,久旱則下鐵牌,雨立應。」余與鵷兒既從輿,隔山遙 觀,但如曳匹練耳。謝伯貞別於苦竹溪下山,約五十 里還湯寺。余父子有輿先至,諸君步行,後之景升。最 後黃山一丘一壑,足奴視白嶽,其佳處不可縷數。余 所戀戀者,海子湯泉耳。先後凡四宿湯寺、六浴湯泉、 三宿。海子湯泉天下頗多,俱以硫黃、白礬為根。此源 硃砂氣味香美,解劬蠲疾。是役也,凡十二日,往返僅 得二日半晴,而諸勝遍歷,可謂幸矣。惟「斷乃成」,信然。

遊黃山記         謝肇淛[编辑]

「黃山高四千仞,逶迤數百里,以不交於通都,故遊屨 罕至。即至而洊于險,罕有窮其觀者。」戊戌九月,余自鑾江挾于楚而南,蓋將問鼎於軒轅氏。迺邑大夫雅 與余善,宿戒輿馬,共命而主。潘君景升所適吳山人 元翰自錢塘至,四人相視莫逆也,遂以孟冬之十日 行矣。一發而抵楊干寺,寺負嶺而面溪,既暝,入寺,坐 松間。新月凄朗,寒色襲人。于楚亟索酒,至輒釂無遺 瀝。有間,鴟夷枵矣,各就寢。詰朝,過容成臺,迷失道,田 夫指而右,乃得徑。眾纍纍然度嶺,天霜以風景升,謂 「此往年佘宗漢醉跣所也,今安所得酒乎?」度嶺復下 者三,乃抵山口,望雲門諸峰,森若列戟。又五里許,折 而右為谼中,是為汪伯玉先生所營。菟裘長堤清湍, 白石翠壁,相向依然,而事去人亡,不可問矣。已復緣 石度溪,觀湯池及架壑舟。十里為湯口,二三叟程姓 者,指點天都示客,秀色閃爍,不可正視。又十里則軒 轅宮矣。僧竺出,肅客薦茗。問溫泉,曰:「是不盈咫尺,第 須飽食。往不者,水氣蒸人。」余笑謂:「吾戰勝者固無苦, 且若山澤之癯,何要」于楚?往觀溫泉,吾郡最多,然氣 味若硫黃,即驪山、沂水皆然,獨是泉泓洌甘香,蓋硃 砂穴也。比者八月間,砂溢水沸,赤者三日。問所之,僧 對:「若硃砂庵近而峻,醉石坦而遙,白龍潭、丹井伏亂 石間,恐不可以趾。」命沙彌以卭杖進,度嶺百折而至 庵。群峰拱立如翠屏,霞光雲氣,繚繞人裾,而天都最 為孤起,非羽翼不可。登缽盂峰,翼其肩,則景升少年 時嘗一至焉。二里許為白龍潭,潭且沍,凝綠如汕釂 而甘之。一洞穿石底,旁出余縋而下,踞盤石上濯足, 而三人者且之丹井。余袒跣追及之,井小如蹄涔,殆 非其質。里許,水淙淙瀉其間,曰「鳴絃泉。」踞而樂之,瞑 矣,乘月而歸,回望天都一峰,則殘日照耀,如初旦時 也。寢興,輿十里至湯口。踰山背而登,七里至苦竹溪。 主章姓者謀所適,章難之曰:「山紆削而蕪,僅有樵徑 耳,其若使君何?」景升曰:「使君不獨至丞相原也,且之 海子。」眾縮頸搖手曰:「原以往皆叢棘矣,且安所止宿?」 余不聽,募開道者,得二樵夫,與之斧斤,命輿人持襆 被,或負鐺及糗脯,且行且息。至所謂十三灣者,足力 盡矣。命奴前後挽,且推之。十里為九龍潭,篁箵交塞, 眾欲舍之而過,余不可目。執斤者先行斬枝芟刺而 下,道益險絕,或履樹根,或緣石壁,或接以容足之木, 下臨無際于楚。體腯而興勃勃,輒先數十步。遇奇絕 輒大呼,諸谷響應,迨原而夜矣。從原上望天都峰,較 近而差偏,故不及硃砂菴。詰旦,易芒履而上,山路始 窮,樵夫前導,常聞丁丁聲。行者越危石,攀低枝,手挽 足移,目眩心悸。既至石樓,眾喘如吳牛矣。景升賈餘 勇,前進于楚,謝不能往,余亦難之。二人偶坐以待,良 久不至,始歸原上飧。飧已,景升始至,云:「將達海子,度 沙嶺幾失足,乃還。」眾相視而嘻,於是為歸計,別僧下 山,至湯口宿焉。翼日宿山口,又翼日宿景升《有𦬊堂》。 余酒中語三君:「山川顯晦,固自有時。吾嘗導天目,沿 靈巖,歷三天子都及其它表,表在人耳目者,要皆地 中培塿耳,似黃山之神秀盤鬱宏」暘「幽奇,江南諸峰 伏而不敢賓,乃秩宗弗及,禋祀靡加,即今昔詞人諷 詠,亦何寥寥也?若非軒轅氏者,幾湮沒而不稱矣。夫 士瑰意琦行而負遺俗之累者,不亦黃山也耶?」三君 憮然不能對。余因次其《游之崖略》而併及之。遊七晝 夜有奇,得詩若干首。

遊黃山記         黃汝亨[编辑]

抵巖鎮,過訪潘景升。頃之,抵汪然明精舍,止竹閣中。 次日,景升至,相與縱譚黃山之勝。先是,客有云:「黃山 宜秋,此日太侵暑。聞山君方負嵎,又蟲隱樹間,客過 輒下垂嚙臂,獼猿復群然來狎,人不可近。」余笑答曰: 「吾願以身殉山。」因訊景升,景升奮髯起曰:「黃山泓崢 簫瑟,政宜暑,諸蟲毒絕未有,有之請為當。熊」因大噱, 力辭。諸故人門生相款留者以行。行十里許,登佛子 嶺,山氣已佳。蓋黃山舊稱高四千仞,廣五百里,天目 之頂僅及其趾,此其發足也。自嶺行五里,將至楊于 寺。又十里容溪,飯容成子,仙處也。前有容成臺,徑緣 壁𨍭,溪迴繞山,望之且迷,前後石粼粼出水上,點綴 如荇帶可攬。自容臺五里外,傍溪皆竹,隔竹看山,十 里一色。明發登山,越石碪嶺,更度一嶺,飯芳村黟山 精舍。庭中杜鵑盛開。客有從石壁來薦溪魚者,為小 飲花下。進此里許,即見天都蓮花峰出霄漢上。又里 許,見雲門峰,若天闕雙峙,雲從中行,乃繚繞峭壁。行 未幾,至湯口。又里許,止祥符寺,則軒轅氏之宮在矣。 寺前為湯池。晚投蓮花庵,徑從石竇中,宛轉類下天 竺,後三生石。傍臨香溪,觀白龍潭。潭水深碧不可測, 伏亂石間為丹井,上即蓮花庵。庵前群峰簇列,僧印 我為數峰,名若為通介然。由虎巖從最高石崖逓而 下,有石如橫琴,亙十餘丈。餘石八九,皆中虛應泉,擊 石淙淙,作箜篌聲,是為「鳴絃泉。」從石上觀,則仙橋在 望,蓋山高蒼翠相接,中忽然見天,亦一奇也。下嶺十 里,左顧雲門,右顧翠微,俱秀出。從此歷巘度磧,崎嶮 互值。十里更涉一谿,至白雲庵。飯則仙人峰,若招遊 者。躡而進,一石屏迥出,有松偃臥其上,甚奇。僧云:「過此為三天門」一隘,伏不稱,次稍開。最上則絕壁相夾 立,僅容一身。風來颯颯如箭,過者有寒色。復溜沙磧 而下,更橫身上盤薄草石間,捫蘿扶筇,錯趾單入,行 者戰股。時天且暮,風霧忽起,咫尺不辨,遙呼始集,是 為海子稱黃山最勝處矣。問五老峰、仙人掌,俱隱約 霧中。循徑而北,披茅歷塊,可五六里,則石筍矼至矣。 緣崖涉澗,行二十里,至松谷菴。但有嘆賞,無可言說。 次日大雨,即住庵中。曉起,「則首夏朔日也。」乘霽,由松 谷上石筍,即峰崿神秀,歷歷舊觀。然松谷自下而上, 自門戶而堂奧,自閶闔而仙杖中之曲房複道,亦整 亦散,亦幽亦奇,展玩間比昨觀彌新。惜充符、元暉自 石筍止,不及入松谷,景升出松谷不數武,車軸折,不 能俱還,石筍亦緣也。「再上,登光明頂,望三海門,寥絕 萬仞,參峙」天表,肩垂天都,踵垂丹臺。三十六峰,森羅 混茫中,楚江廬嶽,渺渺在覽,大觀哉!真令人有遺世 獨立之想。過此則望所謂雲梯者登焉。梯緣峻壁,上 嶄然入雲可千級。其中松姿甚奇,巉巖絕巘,愈短愈 怪。以攀緣路斷,得與山骨敦歲寒之好,不則斧斤及 之矣。梯盡時,夕陽紫氣冉冉欲度。更下則蓮花溝,無 級可循,行亂磧中陡處足不任立,《索索》震流沙而下, 殆不可測。乃募得山中壯夫數人,以白布為繘,束身 下縣,僕夫以次及予。笑曰:「此山無瀑布而有縣布,非 此險不足償此奇也。」是役也,往還十日,最快者海子 之雲與石筍松谷上下之峰岫,生平睹未曾有。丞相 源從平天矼望之,不過兩山中「一窩耳。」謝在杭《自丞 相原遊》,而止不見海子、開之先生;自海子止,不睹石 筍、下松谷之勝。乃知遊亦未易窮也。世人不到此境, 每以白嶽與黃山並稱。余謂黃山神秀絕倫,出奇無 窮,片片如削。而白嶽則魁梧壘疊,自天門、珍珠、五老 而外,特整肅環峙,磊磊若培,不則頹然而已。計白嶽 之於黃山,不猶以程將軍刁斗而比淮陰,以明妃夷 光而比洛神、姑射哉?歸次桐江花源,迷返急恐失之 漫捉筆為之紀得詩若干首。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