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第087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八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八十七卷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八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八十七卷目录

 黄山部汇考

  图

  考

 黄山部艺文一

  游黄山记        宋吴龙翰

  游黄山记        元汪泽民

  游黄山记        明程敏政

  游黄山记          江瓘

  黄山记          冯梦祯

  游黄山记         谢肇淛

  游黄山记         黄汝亨

山川典第八十七卷

黄山部汇考[编辑]

《黄帝与容成子》,《浮丘公炼丹之黄山》。

黄山在今江南徽州府城西北一百二十里,旧名黟 山,唐天宝末改今名。山有峰三十六,水源三十六,溪 二十四,洞十八,岩八,第四峰有泉沸如汤,常涌丹砂。 世传“黄帝尝与容成子浮丘公合丹于此。”又有仙人 曹阮之流亦尝于此修真,故山有浮丘、容成诸峰,溪 有曹阮之名。

黄山图

黄山图

[编辑]

按《太平御览江东诸山考》:黟山《歙县图经》曰:“黟山在 县西北一百六十八里,高一千一百七十丈,丰乐水 出焉,旧名黄山,天宝六年敕改焉。”按江南诸山之大 者,有天台、天目。天目近连浙江,天台俯瞰沧海,且江 海者,实以地下为百川所归,然歙川则江之上流,而 海之滥觞也。今计歙州平地已合与二山齐矣,况其 山又有障天蔽日之高,此则浙江东西、宣、歙、池、饶、江 等州山,并是此山支脉明矣。其谓峰悉是积石,有如 削成,烟岚无际,雷雨在下。其谓“霞城丹室,符窦瀑泉”, 则无峰不有。若林涧之下,岩峦之上,奇迹异状,不可 模写,信灵山之窟宅也。中峰有浮丘公仙迹,彩霞灵 禽栖止其上,是浮丘公与容成子所游之处,昔有人 到坛所,忽见楼台焕然,楼前有道,又有盐积米积。遂 归引村人上取,了不知其处所,下人往往闻坛上有 仙乐之声。

按《三才图会黄山图考》:黄山在宣歙境,雄镇东南。山 西之麓曰焦村,蓬峰丹碧,峭拔攒蹙,若植戟,若侧弁, 若列戈矛,若芙蓉菡萏之初开,云烟晴雨,晨夕万状。 繇焦村南道二十五里至汤岭,仰视群峰,犹在霄汉 间,瀑布声訇磕如雷,怪石林立。又十里为祥符寺,寺 前淙流走石间,山皆古松名杉,藤络莎被,蓊薆茏茸。 有灵泉自朱砂峰来,依岩通二小池,池莹彻,广可七 尺,深半之,毫发可鉴。寺有南唐碑,初名“灵泉院”,宋祥 符中改今额。有龙池,奔流喷薄,泻石潭中,亭午照烛, 五色璀璨。寺傍数峰凌空,曰天都、芙蓉、朱砂,其尤高 者,天都峰也。又有翠微寺,寺庭有井泉,此麻衣师卓 锡处。一峰卓然独秀,直峙南北隅,曰“翠微峰”,七十里 至绝顶,顶平广倍寻,环视数百里,冈峦墟落,历历可 数。又村北十里曰仙源观,林阜周密。又逾兴岭而南, 众岫叠岭,效奇献秀,尽在一览。又自横岭陟小丘,道 左竹杉阴森,有潭曰“白龙。”巨石谽谺,汹涌冲激,深不 可测。世称黄帝与浮丘容成于此山上升,故名曰“黄 山。”

按《潜确类书区宇部》,徽州府:黄山,在府城西,旧名黟 山,黄帝与容成子浮丘公炼丹于此。赵东山曰:“黄山𬯎然居中,委和四表,有坤道焉,故曰黄山。《寰宇记》云: ‘登其巅则匡庐长江隐隐在望’。”两浙歙池饶江等山, 皆其支脉。

宁国府黄山在太平县南山有三十六峰,惟“天都、叠 嶂”、仙人、翠微、望仙、九龙、圣泉、芙蓉八峰属当县,馀悉 入徽境。

按图书编黄山,考黄山旧名黟山,当宣歙二郡之界, 高一千一百七十丈,东南属徽之歙县,西南属休宁 县,各一百二十里,东北属宣之太平县,八十里即轩 辕黄帝浮丘公、容成子栖真之地。唐天宝六年六月 十七日,敕改黄山。按江南诸山之大者,有天目、天台 二山。《郡国志》云:天目山高一万八千丈,而低于黄海 者,何也?以天目近于浙江,天台俯瞰沧海,地势倾下, 百川所归,而宣、歙二郡,即江之上游,海之滥觞也。今 计宣歙平地已与二山齐,况此山有摩天戛日之高, 则浙东西宣、歙、池、饶、江、信等郡之山,并是此山支脉, 诸峰积石,迥如削成,烟岚无际,雷雨在下,霞城洞室, 乳窦瀑布,无峰不有,山下往往闻峰上仙乐之声。其 林涧之下,岩峦之上,奇踪异状,不可模写。自歙郡至 山口一百二十里,至汤院又八里,磴道崎岖,不通车 马。按《神仙传》云: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受胎息于容成 子,吐纳而谷神不死。获灵丹于浮丘公,遂思超溟渤, 游蓬莱,乃告浮丘公曰:“愿躬侍修炼。”浮丘公曰:“凡择 贤而师,学必精奥,栖隐胜地,业则易成。炼金成丹,必 假于山水。山秀水正,则药乃灵。惟江南黟山,据得其 中。云凝碧汉,气冠群山,神仙止焉。地无荤辛,境绝腥 腐。古木灵药,三冬不凋;名花异果,四季皆有。山高木 茂,可为炭以成药。迸泉直泻,状如飞布。下有灵泉,清 温冬夏无变。若能斋心洁己,沐浴其中,饮之灌肠,万 病皆”愈。黄帝遂命驾与容成子、浮丘公同游此山。山 有三十六峰,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二洞,八岩云。 按《徽州府志山川考》:“黄山在歙县城西北一百二十 八里,一名黟山。北倚九华,西拓彭蠡,南接广信,左挟 浙江,右起桐汭,以尽海壖,皆支陇所分,为歙镇山。厥 峰三十有六,其中多黄莲紫术,有浮丘庙坛”,有祥符 寺。有泉如汤,浴之可以已疾,丰乐之水出焉。邻郡之 山,皆此山支脉。汉末会稽太守陈业隐此山,世传黄 帝与容成子浮丘公尝游焉。唐天宝间,好道家之言, 因改黟山为黄山。水源三十六,溪二十四,洞十二。唐 迄今刺史薛邕、李敬方、监司耿南仲以及名公多往 游焉。《图经》云:“惟翠微、仙人、望仙三峰属太平县。” 按《歙县志山川考》:“黄山一名黟山,高一千一百八十 仞,势如削成,烟岚无际,云雨在下。北倚九华,西拓彭 蠡,南接广信,左挟浙江,右起桐汭,以尽海壖,皆支陇 所分。汉末会稽太守陈业,洁身清行,遁此,世传黄帝 与容成子浮丘公炼丹于此,后有曹阮之徒栖焉。唐 天宝六年,敕改为‘黄山’。”其峰三十六,源如之,溪二十 四,洞十二,岩八。

天都峰高九百仞,健骨崚嶒,卓立天表。顶有石室,洞 门宏敞。又有石台,凌空而出,背倚玉屏,端严耸峙。云 涛澎湃,时拥山腰。峰拔云上,反若矞影虚悬,颓然欲 堕。水曰“香谷源”、香水溪。

炼丹峰,鼎灶杵臼具存。水曰“炼丹源。”洗药溪, 青鸾峰,为天都之辅,倒悬如舞,水曰“采药源。”

“《紫石峰》连于青鸾,巍耸干霄,厥石纯紫”,水曰“汤泉源。” 汤泉溪中有汤院,即祥符寺也。

钵盂峰,传昔有东国僧于此修炼,乘龙而去。后有僧 作偈云:“忆昔降龙没处收,那时掷钵覆峰头。而今正 好掀翻看,为雨为云作大流。”有洞名仙僧洞,洞口阴 夕有光如星,谓之圣灯水、曰掷钵源、锡杖泉。

《桃花峰水》曰“桃花源。”桃花溪流入汤泉溪。

朱砂峰奇峭亘上,纯骨无肤。石泐间产苍松,丹翠交 错。半壁有朱砂岩,捷猕所不能攀也。下有洞、有石、有 源、有溪,皆以“朱砂”名。

狮子峰首大于趾,其势昂踞,下有锦霞,时时布幕,因 名其洞,水曰“香林源。”

莲花峰高九百仞,石蕊中尊,千叶簇簇,如瓣并峙。诸 山皆及肩而止,无敢争高者,而径尤窈窕,游人缘茎 而升,穿孔而出。自此望峰顶,有石瓣二,如坠叶飘空。 倚丈木而梯之,若缀丝,山泉激其趾,足皆浮动,游者 股栗。上有石船,亦名“渡云峰。”其傍为莲蕊峰,有莲花 洞,水曰“莲花源。”

石人峰,形如耋偻,有驾鹤洞,水曰“白鹿源”,传云浮丘 曾驾鹤于此。

云际峰,望之在杳冥间,下有藏云洞,水曰“乳水源”,味 甘如乳。

叠嶂峰层累而上,如屏如扆。有石乳岩,其白如雪,四 时长滴。有坑长阴不见日,名曰“阴坑源。”源水入白云 溪,溪中潭影清绝,白石横底,曰“白龙潭。”

浮丘峰,下有浮丘庙观,唐会昌中废。曰水。五云源,浮 丘溪容成峰,高与浮丘齐,水曰容溪。

轩辕峰有仙人石座、仙人洞、仙人石室、毛人岩。紫芝 常生峰顶,故水曰“紫云溪。”

仙人峰,若两石人对坐,相传南向者轩辕,北向者浮 丘。其下石壑万仞,削立无阶,罕有津逮者。

上升峰昔有阮仙于此。上升峰下常有仙乐之声。源 溪岩洞皆以“阮公”而名,故俗亦呼为阮峰。

清潭峰,潭水倒泻,清泠特异,水曰“布水源。”锦鱼溪,鱼 皆锦鳞也。

翠微峰,岚碧染地松青到天山翠真欲滴矣。有洞、有 寺、有源,皆以翠微名溪曰青牛溪。

仙都峰有观水曰“仙都源。”

望仙峰、龙须岩。龙须草生焉。有弦歌洞,水曰“弦歌溪。” 九龙峰,合九峦之势,如龙缠纠,蜿蜒相属。岩洞、宫观、 源溪皆以名之。

圣泉峰,状如腰鼓,耸然亘天。顶上有汤池,游屐不能 到。邻峰遥望之,则见池波沸涌,一布水,向峰顶东南 而下,入汤泉源、甘泉溪。

石门峰,山之中峰也。石相擘如门,有大石床、大石塔、 石澡瓶水,曰“石门源。”石门溪。

棋石峰,唐天宝中,有人于此见棋局布子,拨去复见 如初。水曰“棋石源。”

石柱峰亭亭独上,撑霄擎日,望之如干然水曰“石璧 源。”

云门峰两峰齐峙,云气中通,有若门焉。水曰“云门源、 云门溪。”

布水峰,水淙淙而下,逶迤蜿蜒,飘曳如练,行者常若 雾露沾人。水曰“百药源。”红泉溪。

《石床峰》,床长一丈二尺,广五尺,如白玉琢成,上有碧 石枕三枚,紫石床三张,水曰“石室源。”

《丹霞峰水》曰“红木源、丹霞溪。”

《云外峰》,举首云际,莫极其巅。上有杜鹃花,绕峰而生。 从上俯瞰,杏株无数,红杏源在焉。

松林峰有石榴岩,水曰“黄连源。”松林溪。

《紫云峰水》曰“柏木源,榆花溪。”

《芙蓉峰》隔溪有“马迹石”,蹄迹如印泥。

采石峰百花嘈杂,源洞深暗。峰下多白石如玉,黑夜 即见倒流而下,有瀑布百尺。其岩源俱以“白龙”名,以 石色纯素,横亘如龙也。

炼丹台从炼丹峰下行数百武,至台上。石皆紫色,平 敞空衍如坪,可容万人。自右稍降,下俯深壑,乃炼丹 源也。群峰咸自源中起,其近而平峙者为云叶峰;端 然而拱者为紫玉屏。仰视天都、叠嶂诸峰,如朝参座 位。俯看群岫,变幻百出,涉海者叹观止焉。有庵曰“万 笏林”,邹匡明题。

平天矼长三十丈,丰广三丈,平横如几,前后海所从 分也。由鳌鱼洞至平天矼,为海子矼之绝顶高阜曰 “光明顶”,独透霞表,高悬天半,秋空澄霁。凡日月出没、 霞彩孤飞,长天一色。及夫积雾新晴,朝曦高映,山云 布濩、壅雪堆绵,横波叠浪。俄而青螺点点,矗立银涛 之上,是名“铺海。”上有蒲团松,诡异天成。

仙榜峰,一名“天榜”,在松谷道中。杰立参天,千仞如削。 上有赤文绿字,如篆云书,奇古不可辨。曾有译得一 字者,雷即击去,再转则皆绝壁。山半一穴中空,类半 规,可透隔山天光云影,俗呼“天眼。”

《石笋矼》在后海。峭耸插汉,干矛森列。其峰各有形似, 若诸天散圣;觌面参请,若垂绅正笏;东西班立,若奇 花美女,争妍角妙。黄山奇丽,无如此矣。邹匡明云:“寻 《石笋矼》,见诸峰亭亭屹立,有惊起者,有独拔者,有横 裂者,有直拆者,有崩又压者,有危又坠者。左右无支 峰,无赘阜,而石骨中皆有怪松,倒植横生,葱蒨相纠。 矼。”上有《颖林庵》,

“始信峰”,在石笋矼、散花坞之西南。三面临壑,背北面 南。从绝壑中凸起,东面一峰隔丈许,阔不盈尺。架木 作桥,两木相接,可至峰腰。左垂翳一松,借枝扶手,名 曰“接引松。”度桥即入石坼,窄仅容身,盘折而上,稍以 碎石补缀为迳,顶倚片壁,有室在焉。室前古松数株, 绝顶有定空室,仅容蒲团。僧一乘居三年,每从师子 林暮梵毕,虽昏黑大雨雪,必孑影归宿,室内绝无倾 踬之患。后道者鸟窠采药黄山亦喜居此。文学江天 一来游,书“寒江子独坐”五字。壑中有绕龙松。

三海门:由平天矼循炼丹峰后龙脊,行里许,怪松枳 道。有双峰对峙,曰“海门”,一扉如棂,玲珑特异。三门相 距各百武,径不盈尺。门外陡绝万仞,无畔岸可依。登 踞其顶,俯瞰石峰笔立,与足底齐。珠幢玉节,碧笋瑶 篸,诡异非神工鬼斧所及。

谼中黄山苞岩谷以百数,而隩区惟谼中东最高者 曰“罗条。”稍北据上游曰牛鼻。西最高者曰“楼台。”稍南 当下流曰“干谿。”其下为石砧岭,东折曰壶岭,又折曰 壶山。山外为饭牛蹊,下即丰乐水也。谿以南皆石山, 沿流若步障,草木皆齐。其西浸杀而卑,若鸟翼张水上。溪落山而稍堕,蹊临谿而稍弦。田与蹊齐,蹊出则 “出,蹊穷则穷,剡两端若张弓”,因地势也。蹊穷,缘流而 上,石磴出灌木阴,溪石如龙门,水湍急,褰衣可涉。既 济,得泭洲。出黄竹潭,抵洲分而为二,左循山,右循磴, 洲穷复合,石梁当之,亦一薮也。南折为桂竹湾,下为 桂竹潭。潭上石磴达谷口,与饭牛等,广半之,石互出 如犬牙,狭者曾不受趾。林端出石溜如建瓴。入谷为 石门,中有巨石为钓矶,东踸踔为栈道,又东则裂石 如环堵,岩川游,此其一息也。依壶山为华阳馆,传经 者居焉。堂曰“韦堂”,则《易教》也。墙东为樛木亭,西为泠 风阁,其南曰鹿溪,鹿下饮,不避人,犹鹿园矣。有石虚 中如欹器,正立中流,名曰“天湢。”傍为宛在亭。泠风西 为象堤,堤上为西枝室,堤下乘桥而南,水涓涓出石 罅,谓之“阿耨水。”桥下置屋悬崖中,为方舟榭,汪司马 尝栖止于此。

按《宁国府志山川考》:“黄山在太平县南三十里,昔黄 帝与浮丘仙人炼丹于此。”

按《太平县志山川考》:“黄山三十六峰,在县南三十里, 高一千一百馀丈,盘亘三百里,《图经》称为轩辕栖真 之地。唐天宝以前曰黟山。《神仙传》云:‘轩辕问道于浮 丘公,曰:‘愿抠衣躬侍修炼’。浮丘公曰:‘江南黟山,神仙 所居。有古木灵药,其泉香美清温,冬夏无变,沐浴饮 者,万病全却。因与容成子、浮丘公同游于此,故又名’’” 黄山,当徽、宁二郡界。上列三十六峰,溪二十四,洞十 二,岩八,曰天都,高冠诸峰。下有香泉,时有异香,曰翠 微,有瀑布泉、翠微洞。翠微寺左有青牛溪,曰望仙,旧 云黄帝于此上升,人望见之,故名。下有望仙乡,有人 望见空中二仙上升,闻彩云中弦歌声,故西有弦歌 乡及洞溪,并名弦歌,曰九龙峰头九朵,如九龙然。有 岩有源,有洞,有溪,并从峰名曰圣泉峰。如削成,状类 腰鼓。顶上有池,人莫能至。从邻峰顶上望之,见池波 腾涌,故名。旧《志》言此水东南而下入于汤池,非也。又 另有汤泉,在朱砂峰下,曰叠嶂,其形如障,下有石乳 岩,水滴如雪,一名滴水岩。又有阴坑,源长阴无日色, 流入白云溪,汇为白龙潭,又流入朱砂溪。松谷禅师 结庵潭外一里许,曰仙人顶。上二石笄如人对坐,下 有仙人洞,曰芙蓉,下有白马源,溪南有马迹石数十, 深浅宛如泥印,李太白曾游于此,曰炼丹。相传浮丘 公于此峰炼丹,下有炼丹源,洗药溪曰青鸾,状如青 鸾之蹲,故名曰紫石。纯紫石下有汤泉。《仙经》云:“山上 出硫”黄、朱砂,其水即热,此名朱砂汤,其味香美,无硫 黄气。相传沉痾者,澡之立瘥。其侧有祥符寺,多名贤 题咏。曰“钵盂”,状如覆钵,下有掷钵源。万历时,杭僧玉 庵建掷钵禅院,殿宇宏丽,僧徒众盛,与慈光寺相并。 曰桃花,下有桃花源。桃花溪,花落流入汤泉溪。溪旁 歙隐士佘抡仲建,有书室曰朱砂,其状如削。半壁有 朱砂岩,中有朱砂,人望之不能到。下有洞,有源、有溪, 并名朱砂。万历时,僧普门建朱砂庵,后敕改慈光寺。 中有七层,四面佛像,曰狮子,状如狮子之踞。下有锦 霞洞、香林源曰莲花,状如莲花。有洞有源,水与桃花 溪合流,曰石人,宛如人形。下有白鹿源,曾有白鹿,为 人所猎。又有驾鹤洞,曰云际峰。顶入云际,下有藏云 洞。有乳水源,味甘如乳。曰浮丘,旧有浮丘庙、浮丘观, 岁旱祷雨有应。下有五云源,浮丘溪东南流入曹公 溪。曰容成,相传容成子尝游息于此。下有容成溪、紫 烟源,容成洞。曰轩辕,相传黄帝采芝之所。下有紫芝 源、紫云溪、仙人洞。石座、石室曰“上升”,相传有阮姓者 在此上升。有源、有岩、有溪,并呼名阮曰“清潭”,水流倾 泻,高百仞。又有布衣源、锦鱼溪,曰“仙都”,下有源有观, 相传为神仙所游之处,曰“石门”,下有石门,两山相通, 山之半壁有大石横架其上。又有大石塔,正员如月。 其下有源,有溪,猿猴岩、狼豹洞,曰“棋石”,相传有石棋 局,布子分明。曰“石柱”,卓石如柱,高立数十丈,曰“云门”, 两峰相并如门,云气出焉。有源有溪,曰“布水”,下有百 药源,又有黄泉溪,飞布长十馀丈。曰“石床”,顶有石床 长丈馀。曰“丹霞”,时有丹霞笼之,上生红木。曰“云外”,下 有杏花源,又有瀑布泉,飞流数十丈。曰“松林”,多产奇 松,下有松林溪。石榴岩曰紫云顶,常有紫云盖之,下 有柏木源。榆花溪曰“飞龙”,下有百花源。百花洞曰“采 石”,下有白龙岩。白龙泉有石如玉,阴暗尤现。

山之峰莫可数计,《图经》祇取此三十六者而锡以嘉 名,限以目数,犹挈少而遗多也。峰之可登者五六,莲 花光明顶,其高者也,最高莫逾天都。万历间,蜀僧曾 于其巅建一刹竿,每夕点灯,馀多可望而不可至。其 不在三十六峰内而可登者有飞来、始信、石鼓、卧云 诸峰。

黄山诸洞。黄山之洞,载在《图经》者十有二。余按之,凡 十有三,其可得至者四:若仙灯,若水帘,若莲华,若翠 微。其不可得至者九:若轩辕,若仙人,若锦霞,若餐霞, 若朱砂,若狼豹,若弦歌,若驾鹤,若九龙。水帘洞在汤 院后,深三丈,高二寻,广称之。洞前飞泉瀑布,作垂帘状。洞之极高寒者,莲花洞高广胜水帘,深亦过之,清 泉从左落,洞前石笋一竿,卓然朝拱。左壁环洞,与笋 比耦。旧有蜀僧,状类猕猿,长不满三尺,徽人曾于洞 中作板屋居之。仙灯洞,取径丞相源,在山之腹,得高 下之中,晓气初升,晨光可曝。洞之最温和者,翠微洞, 当峰之额,拨藂莽而升,高广不逾二丈。洞岩之左有 水滴下,石洼承之,如洗头盆然。万历三十六年,洞顶 发蛟,翻山覆谷。此洞不倾不塞,似有山灵护卫焉。 温泉《舆地》所列温泉不一,黄山独胜,盖他泉多在泥 淤。黄山边底皆石,他泉气带硫黄。兹泉维馨,间作朱 砂气。他泉介通都大邑,沐者秽杂。兹泉在万山中,自 非烟霞胜侣,不得浣濯,即山樵牧竖,时或过浴,而涌 波跳沫,流恶甚速;且削壁横空,溪流清激,怪石磊磊 其中,而崖上古木枯藤,复覆映之,浴后足供瞻眺,故 兹泉独甲天下。然兹泉从地下滚滚而上,沫如鼎沸, 与《圣泉峰》落下者异。

黄山诸潭,在丞相源半山可望者,名“九龙潭”,自崖顶 至腰,串珠而下,但可望而不可即。在松谷涧中,名五 龙潭。“油潭”,其水清碧,彻人心魂。在石床峰下,名“铁线 潭”,有龙居之,游人转石其中,去未百步,雨雹随至。久 旱取水祈雨,无不验。在桃花源,名白龙潭,春夏水涨, 雷辊霆击,奔注而下,水复竖立丈馀,令人魂摇,不敢 迫视。在《逍遥溪》。遍溪皆石潭。深者黝者、方者圆者。大 如塘者。小如釜者。殆不可名状云。

黄山诸松,凡松靡不托根于土,独黄山松多蟠根于 石,以故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而卧龙、 蒲团、蟠龙、绕龙、接引、破石,尤最得名。卧龙松在文殊 院道中,横偃石壁,矫首上眺,步行其上,可当飞桥。蒲 团松枝叶平铺,圆密如葺,僧常跏趺其上。蟠龙松在 平天冈,虬屈盘曲,足称奇观。接引松植根在峰北,横 “伸一枝,峰南游人缘之。渡独木,登始信峰,绕龙松挺 立一小峰顶,疏密纠曲,古秀无伦,真黄山第一松也。” “破石松”者,松破石,石犹附松根藏,盖张奇异之极。 《黄山路径》,从西乡渡伏牛岭,沿溪至钓桥,直行则过 汤岭,左折上白云庵,逾海棠坝,循指象处至炼丹峰、 平天冈,此前海子也。峰下为炼丹台,台阔数亩,下有 紫玉峰,耸起,最奇。

从望仙乡度芙蓉岭,至松谷庵,过老庵基,循石笋谼, 至石笋冈、狮子林,抵平天冈,此后海子也。石笋诸峰, 秀削极矣,而海门飞来一带,尤为奇绝。

从汤口上汤池,入山门,至慈光寺,有七层四面金佛。 右行东沟,逾观音崖、龙翻石,小憩赵州庵,度“小心坡”, 渐折渐登,升木梯,出石罅,上文殊院。一往路径皆绝 处逢生,奇幻变怪,与夫树石点缀之异,俱出人意表。 至“兰若精丽,基址端伟,左天都,右莲花,玉屏峰横枕 于后,文殊座平列于前,皆天造地设,尤非可言语形 容。开山僧普门在五台时,曾梦见。此后选胜至,适与 梦合,遂建庵其地,此黄山第一奇胜也。”右行约数里, 升石级,至尽处,左行则一线天,一壁两开,仰视青冥 仅一缝。直行而下,则过云梯,路极险,景极奇。若登莲 花峰,必由兔儿石拾级而上,至庵小憩,升木梯,登最 顶,睇长江如匹练,“九华直一螺髻耳。”既下循莲花沟 至大悲顶。穿一洞而扺天海。由平天冈登光明顶。前 后海子皆在望矣。

从乌泥岭行十五里,至丞相源。右行逾白沙冈,至兜 率庵。更上四五里,亦抵天海。由平天冈而登光明顶。 黄海当春夏之交,日初升时,白云起于谷中,肤寸而 合,须臾遍满,如海水淼茫,一望无际,上露峰头,又如 岛屿浮于水中。倏而风起,转眼尽归,无有灭没变幻 不可思议,正不知东海蜃楼为何如也。从平天冈前 望之曰“前海”,后望之曰“后海”,故名前海子、后海子、 黄山诸庵,普门开山后黄山极盛,到处有梵宫净室, 兹即其最名者纪之。自翠微、松谷、祥符古寺外,则有 慈光寺、掷钵禅院、文殊院、桃花源、白龙潭、莲花庵、龙 翻石、赵州庵、大悲庵、天海庵、指月庵、光明藏、药师殿、 狮子林、会灵庵、兜率庵、指象处、别峰庵、白云庵、 《黄山花鸟》、慈光寺华严堂前有木莲一株,高二丈,每 岁四五月时开花,鲜韶如水芙蓉。又有海棠,树高不 过二尺,叶厚而尖,花色与秋海棠无异。

鸟有白鹇画眉。又一种形体毛色,意似家鸡,其声绝 类石鸭。石鸭者阔口而黑色,亦惟黄,山涧中多有之。 神鸦一对,松谷祥符寺僧相传自古有之,不群不单, 饥则向人索食,就手中啄之,狎䁥如家禽然。 山中有一白猿,雨霁及雪后跳踯于最险处,久在山 间者见之,然亦莫知其藏身何地也。

《黄山》奇胜非常,故岩洞松石、庵径猿鸟,附载于后

黄山部艺文一[编辑]

《游黄山记        》宋·吴龙翰

咸淳戊辰十月既望,鲁斋鲍云龙、古梅吴龙翰、足庵、 宋复一来观黄山,赑屃登高,餐胡麻饭,掬泉饮之,不 火者三日,从者皆无人色,率不能从。予三人愈清狂, 上丹崖万仞之巅,夜宿莲花峰顶,霜月洗空,一碧万 里。《古梅谈元》,鲁斋诵史足庵歌《游仙招隐》之章,少焉, 吹铁笛,赋新诗,飘然有遗世独立之兴。次蹑炼丹峰, 过仙人石桥,酌丹泉,徜徉久之。次纡路游水帘洞,踏 月夜归,少憩兰若,把酒临风,对《天都》而酹之曰:“吾辈 与若为熟识,他年志愿俱毕,无忘此山。”

游黄山记        元汪泽民[编辑]

黄山在宣歙境雄镇东南山之阳,逾百里为歙郡治, 其北三十里为太平县,又北抵宣治所二百四十里, 不当通都大邑,舟车之走集而游者罕至。今年四月 九日,予始得游焉。山西之麓,田上广衍,曰“焦村莲峰”, 丹碧峭拔攒蹙,若植圭,若侧弁,若列戈矛,若芙蓉菡 萏之初开,云烟晴雨,晨夕万状。繇焦村南道二十五 里至汤岭上,仰视群峰,犹在霄汉间。冈阜蟠结,凿石 开迳,嵁岩欹危,瀑布声,訇磕如雷。怪石林立,半壁飞 泉洒巾袂。当新暑,凄然如秋。又十里,憩祥符寺。寺前 淙流走万石间,山皆直松,名杉,藤络莎被,蓊薆茏茸。 有灵泉自朱砂峰来,依岩通二小池,上池莹彻,广可 七尺,深半之,毫发可鉴。泉出石底,累累如贯珠不绝, 气馝馞若汤酌之甘芳,盖非他硫黄泉比也。明日遂 试浴,垢旋流出,纤尘不留,令人心境清廓,气爽体舒。 相传沉痾者,澡焉立瘥,理或然也。寺有南唐碑,初名 “灵泉院”,宋祥符中改今额。又龙池距寺左三里许,奔 流喷薄,泻石潭中,亭午照烛,五色璀璨,诚灵物所居。 夜闻啼禽声甚异,若歌若答,节奏疾徐,名山乐鸟下 山,咸无有行。寺旁近见数峰凌空,僧指曰:“天都芙蓉、 朱砂峰,其尤高者,天都峰也。上多名药,采者裹粮以 上,三日达峰顶。”予心甚欲游,而鸟道如线,不可乃止。 凡再宿寺中。还至焦村之三日,行三十里,游翠微寺。 古松修篁,夹涧横道,僧桥焉,覆之屋以息游者。清冷 静邃,已隔尘杂。予为榜曰“翼然。”至寺庭有井泉,僧言: “此麻衣师卓锡处。”泉亦清美,不溢不涸。一峰卓然独 秀,直峙东南隅,曰翠微峰。其条支回互,寺居盘中,故 诸峰俱隐不见。明发,行十五里,过白沙岭。往往攀崖 壁,牵萝蔓,或小木贴岩,若栈而度,几不容武。旁临绝 壑,惴惴焉不敢俯而窥。又七里,至绝顶,顶平广倍寻, 方据石少休。时晴雨旭霁,气象澂洁。环视数百里,冈 峦虚落,历历可数。九华绿翠,若莲开。陆焦村“向所见 峰,皆平挹座间,俄顷白云滃起,遥山近岭,如出没海 涛,仅馀绝顶,槎溯天汉中,倏又敛藏如扫。如是者三, 可谓奇观矣。”日暮,抵寺,信宿。又二日,从村北十里登 仙源观。至元中,新安吴万“竹习静兹壤,尝衍易宛陵, 夸诩其胜,予赠诗还山。今竹存而吴逝已久,林阜周 密,南列翠峰,练形引年者,固其所哉!”既还,憩吾宗公 仲云松楼。越十日,逾兴岭而南,所谓三十六峰者,骈 列舒张,横绝天表,众岫叠岭,效奇献秀,尽在一览。行 田畴竟,迺登横岭,陟小丘。道左竹杉阴森,中小径萦 纡,才屋数间。一僧奇庞近八十,煮茗进果。自言结构 力田,间则持经翫空,历二十闰矣。外营草亭,往来休 焉,卑陋且坏。予将改筑亭之右丈馀,南峰翔舞近乎 前,北陇奔跃驻乎后,左右翼如,景益清,名之曰“芙蓉 亭”,而未暇也。循岩曲折,抵白龙潭。巨石谽谺,汹涌冲 激,深不可测。岁旱,民谒款,雨立至。又度板桥,有小庵, 食淡苦修,数辈居焉。尝有逃空谷者,出奇方,疗人疾 颇众。既亡,瘗浮图中,予特征夫山水缪绕,自为隩区 于高峰之下,由兴岭抵此四十五里,迹辽邈,可屏尘 事,遂宿焉,听泉而去。世称黄帝与浮丘容成于此山 上升,改名“黄山。”江浙诸大山所分以出,其广袤形胜 若是奇踪诡状,固不必尽究,然“非神人列仙不能称 其居。昔大德戊戌岁,得兹山《图经》,神思飞越,而因循 皓首,甫幸一至,至又弗克久留而去。每登山时,率宿 云收雨,紫翠如沐。山下之人皆以为山川英灵,有相 之者,予亦窃自喜。回思在南安之日,造南原山祷雨, 龙湫跣揭乱石,急流中腰,緪梯藤,登悬崖上而复下 至潭所。其岩险”《视兹行为甚。是故乐清赏》以酬宿昔。 忘跻攀之勤。而不知高深之为惧也。时至元再元之 六年庚辰岁也。

游黄山记        明程敏政[编辑]

予往来家山二十年,恒思为黄山之游,不果。弘治丁 巳,子月三日至郡城,决策往焉。府公卫侯及士友期 同行甚众,值冬霖不止,有舆至潜口而返者,有进至 杨干寺一宿而返者,惟清流时习镜山三人,佐予甚 勇,冒雨行两日,抵汤口。阴曀四合,微雪交下,予亦索 然,以为不可登矣。至山麓,云气忽晴。循两崖而入,怪 “石参耸,飞虹横亘,三十六峰出没天表,汤泉沸石屋 之下,而岭外石潭,古木阴翳,有龙宅焉。其境幽敻,其状伟绝。四人者相顾愕然,疑不类人世。乃小憩祥符 寺,留四诗出山。又明日,清流作长卷,请并道中所赋 者各书一通。”或疑黄山之为景也,非太白之句不能 当其胜,非摩诘之图不能尽其变。顾“此半日之游,仅 见其一一,且短章寂寥若此,恶足以自侈乎?是大不 然。譬诸尝鼎食者,得其一脔,馀品可知,所得益新,则 所饫益甘,若尽得之终身之顷,无馀味矣。然则兹游 特启其端耳。他日谢事还山,裹粮而来,分榻而卧,布 尘外之高踪,续古贤之逸响,必有其人以挈予而名 后世者。若今所得,则”亦出于一时良会,不可以无纪 也。

游黄山记          江瓘[编辑]

黄山为东南雄镇,盘据宣、歙二州之境。嘉靖戊申春, 予过青阳,度箬岭,黄山在望,逸兴遄飞。二月既望,归 道黑溪,访道里于途人,遂促驾往陟岭东南行数里 至“皇思荡”,纤雨霏微,又数里至乌岭,并黄山行。阴霾 倏收,攒峰骈列,横绝天表,登顿忘疲。自黑溪四十五 里达汤口,平原膴膴,阡陌交通。遭丈人、六峰,程子延 入溪楼,款洽而别,遂肩舆入山。亭午抵祥符寺,逢罗 子尚䌹、方子叔玉路子子美藏修山房,结伴偕往,风 雨凄其,登临兴阻。日且晡,联岚含晖,仰瞻诸峰,紫翠 如沐。罗子曰:“此晴占也。”薄暮,山僧秉烛。陈俎涧、毛野 䔩杂然,前罗行酒无数,醉宿绳床,夜闻泉声潺潺,疑 在严滩富濑舣舟枕流也。黎明,鸟声圆嗉,旭霁澂鲜。 亟呼童裹飰治装,偕罗、方二子,从者七人。二僧明章、 道常,携梵乐与俱。登山可半里许,薪蒸蔽道,迺戒一 仆前持斧斤,剪伐丛莽,一仆鸣金继之,二三人肩糗 执剑戟以随,斩木为杖。约四里许,至一峭壁,嵁岩陡 峻,凿坎以托足,曰“天梯。”好事者为木梯,倚崖壁,岁久 而朽,心甚危之。前导二人遂攀缘先登,复悬緪崖巅 之树以为援曳。迺各解衣弃杖,罗子引绳而先。予继 之,方子又继之。又缘崖而左百馀步,幽壑谽岈,疑不 可越。有二木贴崖若栈,仅容武而度。下临绝壑,不敢 俯视。折左纡迳,可半里许,苍崖嶪。有洞穹然,飞泉 洒洒落洞前,琤然如鸣珮环,四时不绝。曰“水帘洞”,水 落辄渗不下溢。洞深可三丈,高二寻,广称之。洞彻里, 崇一级二尺许,复敞一小洞,可罗胡床四五居之。然 岚重昼,日常黯黯。二僧坐洞门,吹龙篴,击鼍鼓,疑入 钧天帝所,仙仙如也。洞石黑白相杂,莹洁可爱,苍苔 翠藓,烂如绮绣。坐洞里,歌啸声如出瓮中。洞前群峰 耸峭,效奇献秀,冥坐移时,凄神凛骨,不可久栖。出洞 循崖而左十馀步,倚崖斜开二小洞,高深广邃,视水 帘半之,时有高霞孤映,曰“餐霞洞。”有荆扉竹篱,石床 丹灶,相传炼性苦修者居焉。迺与二子浩歌长吟,摩 崖纪石,方列坐而休,时天风蓬蓬,声动岩谷,崖上草 木倒垂,冬夏常蔚然。上有丁公庵,庵圮而基存。闻猿 狖所居,豺狼所嗥,榛莽菑翳,莫敢为之导者。少焉,阴 云突兴,峰峦灭没,疑有雨意。复循故道而下,至天梯, 挽绳缘磴,幸抵其麓,犹惴惴不自禁。道常梯半吹篴, 念《法华》,如履坦夷,嗟亦异哉!抵寺日犹未昃,拟寻汤 岭诸胜,而罗子告疲,莫能从矣。乃强叔玉子美以行。 出沙门,过观音殿,穿杉篁,蹑石磴,折而东下。巨石蹲 涧浒若门。青树羃阴,藤莎络蔓,水㶁㶁,循涧鸣。有灵 泉自朱砂峰来,洼为二小池,池皆莹彻。上池广可七 尺,深三之一。泉出石根,毖毖不息,若燔汤。遂解衣试 浴,纤垢靡停,令人神莹体畅。或云“澡瀹可祛宿痾”,理 或然哉。池上甃石如洞,以便风雨来浴者。“池左丈许, 石壁如削,有元郑师山,今郡守冯遗刻。”左由石径而 上,群峰夹涧峭立,多桃、李、梨、杏、桧、榧、楩、楠、望春诸花, 摇飏葳蕤。草则兰、𦶜、芷、蕙,赤箭、青芝,纷红缛绿,蓊香 葧苾,莫可殚述。南行里许,丛石怒撑,交加涧曲,县水 倾注,汇而为潭。潭幅员广可十寻,清深可𣂏,黛蓄膏 渟。有白石粼粼横潭底,冲湍动摇,若龙起伏,使人目 眩心掉,能出云气作雷雨。曰白龙潭。悬崖“劖龙潭”二 大字,亦郑师山篆也。潭北半里许为药铫坑,有石杵 药臼,相传黄帝烧丹处。云出谷里许,有石如虎,昂首 咆哮之状,疑若搏噬,相顾骇愕退却。石下有岩,傍有 罅人,伛偻穿之,行可容数十人,曰虎头岩。又半里许, 有石如人酣醉跛倚,曰“醉石。”昔李白尝游此,醉后则 绕石踏歌焉。醉石之傍,有泉淙淙走石壁而下,为洗 杯泉。下伏石为坻、为屿、为岛,石色阳白而阴黝,如停 雪之状,曰“停雪石。”过雪石入谷,行刚半里,有泉潨然, 自悬崖直下,势如游龙飞虹,雪翻谷鸣,注而成科坎 者三。盈科复下,冲激而成坎者五,曰落星泉。谷折而 陉,有巨石倚岸,拆裂为剑石。又五里,陟汤岭巅。时日 在西禺,辽廓眇忽,迩延野绿,远荡天碧。九华排空出 没,隐见冈原林麓,田畴墟落,秩秩如画。延伫久之,归 途期复坐龙潭一涤尘襟,不觉乘风而过,迷其奧区 矣。晓起,与诸友振策登炼丹峰。童童赤崖,无大草木, 赑屃攀跻,约三里许,至一峰。仰视藂峰,犹在霄汉。又 八里许,始蹑炼丹峰,过仙人石桥,酌丹泉,徘徊瞻眺寻药炉丹鼎,幻化莫知其所。幽禽异鸟,若歌若答,冲 人不飞。俯视千峰万岭,皆在其下。而仰瞻天都,卓绝 云际。如方蹑其麓,问之明章,云:“上多名药,采者裹粮 以上,三日可达其巅。虽逸兴飞扬,而鸟道如线,徒临 风翘望而已。”迺与数子引觞满酌,发狂大叫,苍然暮 色,灏气回合,放歌踏月而返。八里许,至汤口六峰,子 复邀飰,为谈岩洞峰峦之胜。程子曰:“山川瑰诡,此特 其百一耳。秋高水落,风御重行,晖当为子前驱,穷幽 极遐,可乎?”复挥觥纵饮,牵裳道别。薄暮,投宿扬干之 旅舍。隔岸鸣钟,回风送濑,犹疑水帘之泉,祥符之景 也。次日向午抵家。

黄山记          冯梦祯[编辑]

余辛巳游新安,以不及到黄山为恨,怀之廿五年。兹 当首议,以三月十二日,自岩镇如溪南,馆于吴太学 用卿之上村草堂。而吴中舍百昌兄弟业于黄山,亲 党相次。百昌之弟民望余南雍生徒,百昌推及,愿为 地主,给余黄山供。连雨未果,晴又以事夺。廿一日冒 雨西北行,进路五里,即入。山溪葱蒨间,化城足乐,而 况宝所。盖黄山本称黟山,而附会《黄帝仙踪》,改称黄 山,则始李唐。或云唐有隐士黄姓者居此,得名代久 传。遂无确辨。名峰三十六谿,称之盘礡。徽、宁、池三 郡五百里脉。自三天子障,或云“云门峰为中干,实留 都两天目之祖。”或云“留都两天目俱发三天子障,而 非黄山”,事缺躬历,闻舛异同,不敢臆断。云门者,两山 如门,云通其中,俗名剪刀峰,百里外即可望,间翳于 雨气。诸峰惟天都最高,潘景升常登钵盂峰,仅及其 麓,游“客无敢登者。次炼丹峰,坐汤寺紫玉轩,双峰如 丫,卓立云际者是。其峰僻在海子,最近莲花峰。峰所 从来,前引海门至此黄山之胜,便如引镜照面,堂奥 毕陈。”余故急海子前此闭塞。近有五六草庵,问途东 径通丞相原,西径通汤岭,至白云庵而半径最陡削 微级沙石间,布鞋竹杖,两壮夫推挽,始克进步。余从 西径,既至白云庵,则群峰数十,排笋云际,使人惊心 动魄。以廿六日宿庵中,次日微雨,行十馀里,至海子。 升九降一难于天门九重。汪文学浔延居草庵,余名 之“海潮”,因书十庵名俱蒙“海”字,以待其足。是日,日未 晡,且晴。余以倦卧,鹓儿从景升、申清虚僧印我先登 历览,过文臣峰,返而夸语奇胜,余悔不贾勇。次日雨 作,日中而开。余挈杖先登,众从之,遂登炼丹峰。初尚 雾,渐上渐开,随目所及,远近紫翠毕露。从登者,余儿 鹓雏、郑翰卿、黄问琴、丁南羽、谢伯贞也。而景升从清 虚别诣炼丹台不至。自峰顶视北一峰,玲珑苍翠,类 大士所坐海山,与南羽、鹓儿就之,远胜近劣。归途迷, 入密菁里许而出。既达原路,诸君子与景升、清虚、业 分踞海门诸峰。其稍南一峰尤奇,为郑翰卿所踞,上 有修石如笋,卓峰端十丈许而下断如一线,呼为“飞 来石”,盘石承之。景升、清虚先上,鹓儿僧印我继之,馀 不能从。自飞来石循径而北,为石笋冈、翠微寺、松谷 庵、海门凡五六峰,离立如巨灵斧擘。从断处下窥,不 测其外诸峰,眩怪逞奇,起伏纵横以千百数,而玲珑 如一,龙窟在其下。谢伯贞云:“先游者二仆夫,戏掷大 石,轰轰而下,惊龙致雨雹伏地,一时许而免。”自炼丹 峰历海门,直见九华大江,四面通望,不减千里。山产 矮松,高者不过丈许,顶俱如盖。其当炼丹海门,尤多 而奇,好事者购之以充盆景,人百计取市,活者颇难, 托根深山而不免。自贼例之,直伐甘竭为咨嗟。久之, 下山雾合如故,夜深雷雨大至,山谷震动,卧处颇漏, 恐其逐风雨去,岂亦仆夫投石惊龙致然欤?次日阻 雨,诸君子分处三庵,咫尺不能往来。下午,景升、清虚 见访,始见其所注《阴符》,右道左术,可称笃论。次日晴。 从东径下山,始达岭,西望白云弥满山谷,一山映朝 暾,峰端忽变金色,大奇。徘徊久之,乃下。路出谷中,级 石细步,屡顿而憩。已得大石,引诸君子坐其上,问琴 唱曲,与县泉百丈声相和。行未半,前有岐而惑见,急 足持书至,则方伯文明府牍也。赖其指迷,以出丞相 原,然愈下愈艰矣。丞相原不知何以得名。两山豁开, 中饶林木,附近数里,山花红白如绣,相传为虎穴,景 升旧馆在焉。谢在杭尝信宿其处,盖游人多集汤寺, 或能至丞相,原非忘形好奇者不克到《海子》。景升云: “近有九龙潭最奇,上如瓮口,下深不测,龙潜其中凡 九,久旱则下铁牌,雨立应。”余与鹓儿既从舆,隔山遥 观,但如曳匹练耳。谢伯贞别于苦竹溪下山,约五十 里还汤寺。余父子有舆先至,诸君步行,后之景升。最 后黄山一丘一壑,足奴视白岳,其佳处不可缕数。余 所恋恋者,海子汤泉耳。先后凡四宿汤寺、六浴汤泉、 三宿。海子汤泉天下颇多,俱以硫黄、白矾为根。此源 朱砂气味香美,解劬蠲疾。是役也,凡十二日,往返仅 得二日半晴,而诸胜遍历,可谓幸矣。惟“断乃成”,信然。

游黄山记         谢肇淛[编辑]

“黄山高四千仞,逶迤数百里,以不交于通都,故游屦 罕至。即至而洊于险,罕有穷其观者。”戊戌九月,余自銮江挟于楚而南,盖将问鼎于轩辕氏。迺邑大夫雅 与余善,宿戒舆马,共命而主。潘君景升所适吴山人 元翰自钱塘至,四人相视莫逆也,遂以孟冬之十日 行矣。一发而抵杨干寺,寺负岭而面溪,既暝,入寺,坐 松间。新月凄朗,寒色袭人。于楚亟索酒,至辄釂无遗 沥。有间,鸱夷枵矣,各就寝。诘朝,过容成台,迷失道,田 夫指而右,乃得径。众累累然度岭,天霜以风景升,谓 “此往年佘宗汉醉跣所也,今安所得酒乎?”度岭复下 者三,乃抵山口,望云门诸峰,森若列戟。又五里许,折 而右为谼中,是为汪伯玉先生所营。菟裘长堤清湍, 白石翠壁,相向依然,而事去人亡,不可问矣。已复缘 石度溪,观汤池及架壑舟。十里为汤口,二三叟程姓 者,指点天都示客,秀色闪烁,不可正视。又十里则轩 辕宫矣。僧竺出,肃客荐茗。问温泉,曰:“是不盈咫尺,第 须饱食。往不者,水气蒸人。”余笑谓:“吾战胜者固无苦, 且若山泽之癯,何要”于楚?往观温泉,吾郡最多,然气 味若硫黄,即骊山、沂水皆然,独是泉泓洌甘香,盖朱 砂穴也。比者八月间,砂溢水沸,赤者三日。问所之,僧 对:“若朱砂庵近而峻,醉石坦而遥,白龙潭、丹井伏乱 石间,恐不可以趾。”命沙弥以卭杖进,度岭百折而至 庵。群峰拱立如翠屏,霞光云气,缭绕人裾,而天都最 为孤起,非羽翼不可。登钵盂峰,翼其肩,则景升少年 时尝一至焉。二里许为白龙潭,潭且沍,凝绿如汕釂 而甘之。一洞穿石底,旁出余缒而下,踞盘石上濯足, 而三人者且之丹井。余袒跣追及之,井小如蹄涔,殆 非其质。里许,水淙淙泻其间,曰“鸣弦泉。”踞而乐之,瞑 矣,乘月而归,回望天都一峰,则残日照耀,如初旦时 也。寝兴,舆十里至汤口。逾山背而登,七里至苦竹溪。 主章姓者谋所适,章难之曰:“山纡削而芜,仅有樵径 耳,其若使君何?”景升曰:“使君不独至丞相原也,且之 海子。”众缩颈摇手曰:“原以往皆丛棘矣,且安所止宿?” 余不听,募开道者,得二樵夫,与之斧斤,命舆人持襆 被,或负铛及糗脯,且行且息。至所谓十三湾者,足力 尽矣。命奴前后挽,且推之。十里为九龙潭,篁箵交塞, 众欲舍之而过,余不可目。执斤者先行斩枝芟刺而 下,道益险绝,或履树根,或缘石壁,或接以容足之木, 下临无际于楚。体腯而兴勃勃,辄先数十步。遇奇绝 辄大呼,诸谷响应,迨原而夜矣。从原上望天都峰,较 近而差偏,故不及朱砂庵。诘旦,易芒履而上,山路始 穷,樵夫前导,常闻丁丁声。行者越危石,攀低枝,手挽 足移,目眩心悸。既至石楼,众喘如吴牛矣。景升贾馀 勇,前进于楚,谢不能往,余亦难之。二人偶坐以待,良 久不至,始归原上飧。飧已,景升始至,云:“将达海子,度 沙岭几失足,乃还。”众相视而嘻,于是为归计,别僧下 山,至汤口宿焉。翼日宿山口,又翼日宿景升《有𦬊堂》。 余酒中语三君:“山川显晦,固自有时。吾尝导天目,沿 灵岩,历三天子都及其它表,表在人耳目者,要皆地 中培𪣻耳,似黄山之神秀盘郁宏”旸“幽奇,江南诸峰 伏而不敢宾,乃秩宗弗及,禋祀靡加,即今昔词人讽 咏,亦何寥寥也?若非轩辕氏者,几湮没而不称矣。夫 士瑰意琦行而负遗俗之累者,不亦黄山也耶?”三君 怃然不能对。余因次其《游之崖略》而并及之。游七昼 夜有奇,得诗若干首。

游黄山记         黄汝亨[编辑]

抵岩镇,过访潘景升。顷之,抵汪然明精舍,止竹阁中。 次日,景升至,相与纵谭黄山之胜。先是,客有云:“黄山 宜秋,此日太侵暑。闻山君方负嵎,又虫隐树间,客过 辄下垂啮臂,猕猿复群然来狎,人不可近。”余笑答曰: “吾愿以身殉山。”因讯景升,景升奋髯起曰:“黄山泓峥 箫瑟,政宜暑,诸虫毒绝未有,有之请为当。熊”因大噱, 力辞。诸故人门生相款留者以行。行十里许,登佛子 岭,山气已佳。盖黄山旧称高四千仞,广五百里,天目 之顶仅及其趾,此其发足也。自岭行五里,将至杨于 寺。又十里容溪,饭容成子,仙处也。前有容成台,径缘 壁𨍭,溪回绕山,望之且迷,前后石粼粼出水上,点缀 如荇带可揽。自容台五里外,傍溪皆竹,隔竹看山,十 里一色。明发登山,越石砧岭,更度一岭,饭芳村黟山 精舍。庭中杜鹃盛开。客有从石壁来荐溪鱼者,为小 饮花下。进此里许,即见天都莲花峰出霄汉上。又里 许,见云门峰,若天阙双峙,云从中行,乃缭绕峭壁。行 未几,至汤口。又里许,止祥符寺,则轩辕氏之宫在矣。 寺前为汤池。晚投莲花庵,径从石窦中,宛转类下天 竺,后三生石。傍临香溪,观白龙潭。潭水深碧不可测, 伏乱石间为丹井,上即莲花庵。庵前群峰簇列,僧印 我为数峰,名若为通介然。由虎岩从最高石崖逓而 下,有石如横琴,亘十馀丈。馀石八九,皆中虚应泉,击 石淙淙,作箜篌声,是为“鸣弦泉。”从石上观,则仙桥在 望,盖山高苍翠相接,中忽然见天,亦一奇也。下岭十 里,左顾云门,右顾翠微,俱秀出。从此历𪩘度碛,崎崄 互值。十里更涉一谿,至白云庵。饭则仙人峰,若招游 者。蹑而进,一石屏迥出,有松偃卧其上,甚奇。僧云:“过此为三天门”一隘,伏不称,次稍开。最上则绝壁相夹 立,仅容一身。风来飒飒如箭,过者有寒色。复溜沙碛 而下,更横身上盘薄草石间,扪萝扶筇,错趾单入,行 者战股。时天且暮,风雾忽起,咫尺不辨,遥呼始集,是 为海子称黄山最胜处矣。问五老峰、仙人掌,俱隐约 雾中。循径而北,披茅历块,可五六里,则石笋矼至矣。 缘崖涉涧,行二十里,至松谷庵。但有叹赏,无可言说。 次日大雨,即住庵中。晓起,“则首夏朔日也。”乘霁,由松 谷上石笋,即峰崿神秀,历历旧观。然松谷自下而上, 自门户而堂奥,自阊阖而仙杖中之曲房复道,亦整 亦散,亦幽亦奇,展玩间比昨观弥新。惜充符、元晖自 石笋止,不及入松谷,景升出松谷不数武,车轴折,不 能俱还,石笋亦缘也。“再上,登光明顶,望三海门,寥绝 万仞,参峙”天表,肩垂天都,踵垂丹台。三十六峰,森罗 混茫中,楚江庐岳,渺渺在览,大观哉!真令人有遗世 独立之想。过此则望所谓云梯者登焉。梯缘峻壁,上 崭然入云可千级。其中松姿甚奇,巉岩绝𪩘,愈短愈 怪。以攀缘路断,得与山骨敦岁寒之好,不则斧斤及 之矣。梯尽时,夕阳紫气冉冉欲度。更下则莲花沟,无 级可循,行乱碛中陡处足不任立,《索索》震流沙而下, 殆不可测。乃募得山中壮夫数人,以白布为繘,束身 下县,仆夫以次及予。笑曰:“此山无瀑布而有县布,非 此险不足偿此奇也。”是役也,往还十日,最快者海子 之云与石笋松谷上下之峰岫,生平睹未曾有。丞相 源从平天矼望之,不过两山中“一窝耳。”谢在杭《自丞 相原游》,而止不见海子、开之先生;自海子止,不睹石 笋、下松谷之胜。乃知游亦未易穷也。世人不到此境, 每以白岳与黄山并称。余谓黄山神秀绝伦,出奇无 穷,片片如削。而白岳则魁梧垒叠,自天门、珍珠、五老 而外,特整肃环峙,磊磊若培,不则颓然而已。计白岳 之于黄山,不犹以程将军刁斗而比淮阴,以明妃夷 光而比洛神、姑射哉?归次桐江花源,迷返急恐失之 漫捉笔为之纪得诗若干首。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