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21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二十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二十一卷目錄
常州府部彙考十五
常州府古蹟考二〈陵墓附〉
職方典第七百二十一卷
常州府部彙考十五
[编辑]常州府古蹟考二 通志縣志合載
[编辑]宜興縣
六朝陽羨城 在今縣南五里山亭區。《寰宇記》云:「古城在縣南,一名蝦虎城。」 單子發《風土記》云:「在南山下。」
義興城 即今縣治。在漢名陽羨。至晉永嘉,以周𤣱頻興義兵,三定江南,乃分陽羨、臨津、國山、義鄉、永世、平陵六縣,立義興郡統之,表𤣱功也。爰移陽羨縣於君山下,以今之縣治為義興郡,六朝不改。唐始以郡為州縣,而君山之陽羨遂廢。古義興郡,蓋今之宜興縣也。
臨津城 ,在縣西五十餘里伍賢區,周廣二百九十步,漢時之城隍廟猶存。
國山城 在縣西南五十里永豐區。周廣二百九十步,有壕,西臨漳溪。《寰宇記》云:「晉初置於離墨山西,後徙平曠。」 今遺址在五洞橋東。
義鄉城 ,在縣東南八十里。宋改屬長興《郡志》作「義興」 ,疑「義鄉」 之誤。
永世城 ,在縣西南九十里。宋改屬丹陽,今屬溧陽縣。
平陵城 ,今為溧陽縣,舊屬宜興。唐人有詩云:「舊國想平陵,春山滿陽羨。」
綏安城 在縣南,今屬長興縣。以上舊城凡七。明邑人許有穀有《詩》云:「幾處城荒舊堞崩,春山那復想平陵。只今惟有蛟橋月,猶付前人說義興。」
𠙶亭 在縣西六十五里𠙶姥山,即今𠙶山。漢封蔣澄為𠙶亭侯,因家焉。《國山碑 》在縣西南五十里,俗名《囤碑》。吳孫皓天璽元年立。碑形如鼓,周刻文字,今多漶滅不可辨。明沈暉詩:「文章佶倔字尤奇,傳是吳王封禪碑。莫嘆莓苔蝕螭首,故宮禾黍已離離。」 射虎亭 在縣南五里。晉周子隱射南山臼額虎於此,後人為之立亭,今廢。
餘皮 在縣東一十五里。今有餘皮渰,周子隱《斷蛟》,曝餘皮於此。李堅詩云:「小試屠龍技已成,遺蹤千載讋英靈。舳艫不駭風波惡,煙雨時聞草木腥。」
漳浦亭 在縣治西二十五里《洴浰》浦中。晉以此亭為周札封邑,今不存。
任公釣臺 在縣北一里,臨荊溪。昔任昉為守,築以垂釣,賦《詩》云:「道遇垂綸叟,聊訪問津惑。長泛滄浪水,平明至曛黑。」
到氏查林田舍 在縣東南二十里。舊傳到洽、到溉兄弟所居。時太守任昉與遊,號「蘭臺聚。」 宋蔣之奇《題到氏田舍》詩:「六朝冠蓋俱塵土,到氏今無苗裔存。當時任昉過田舍,野老猶記查林村。」
離群村 在縣西十八里。任昉《泛溪》詩有「絕物甘離群」 之句,後人因以名。
祝陵 ,在善權山,其岩有巨石,刻云「祝英臺讀書處」 ,號碧蘚菴。俗傳英臺本女子,幼與梁山伯共學,後化為蝶。古有詩云:「蝴蝶滿園飛不見,碧蘚空有讀書臺。」
邊莊 在縣南四十五里。南唐封域止此,與吳越接畛,為營屯戍守之所。舊名「石門。」
九斗壇 在善權山。高三尺,周廣十三步。有九峰,狀如覆斗。梁天監中,禱雨不應。武帝夢神告曰:「陽羨九斗山有神,號張水曹,能興雲雨。」 帝遣使築壇致祭,果降雨。
杜牧之水榭 ,在荊溪北漘,按牧之集有《寄李侍郎》詩:「終南山下拋泉石,陽羨溪頭買釣舟。」 牧之自註云:「義興近有水榭。」 明周砥詩:「落花風裡酒旂搖,水榭無人春寂寥。何許長亭七十五,野鶯煙樹綠迢迢。」
李司空山房 在善權寺。司空名蠙,嘗于此肄業,後李綱、李曾伯相繼寓焉,三人皆一姓,又皆拜相,人以為即蠙之再世,為寺中大護法,故寺有「三生堂。」
「陸相山房 」 在頤山,唐陸希聲解相,居此,自號。
君陽遯叟著《頤山錄》,窮極幽賞,每遇名勝,以絕句記之。
李刺史玉潭莊 即玉女潭。刺史名戡,唐渤海恭王之後,登進士第,拜刺史,終隱於此。
《陸氏山居 》凡二處:一陸敦禮所居,在金牛潭;一陸墉所居,在金泉。
茶舍 在罨畫溪,去湖㳇一里。李栖筠守常州時,有僧獻陽羨佳茗,陸羽以為芬香冠絕他境,可供尚方,遂置舍,歲貢萬兩。是陽羨茶貢,始羽一言,舍今廢。
南莊 在縣北五十二里。蔣穎叔嘗置義田於此,因名。自賦《詩》云:「耕春煙一隴,釣月夜千尋。」 又云:「功成乞身退,于此老吾生。」
東坡別業 在縣北五十里滆湖塘頭。宋嘉祐初,與蔣穎叔成卜鄰之約。元豐中,自黃移汝,乞常州居住,表有云:「臣有薄田在陽羨,可供饘粥。」 蓋於此托居也。
慶源亭 在縣北門外,今迎恩亭其故址也。宋元豐七年,東坡艤舟於此,有求書者,既作數紙題其後云:「早發宜興,飲酒一盃,醺然而醉。」 置拳几上,垂頭而寢。不知舟出門外,泊於慶源。雙楠軒 在縣城南。宋慕容暉所居。軒有雙楠如蓋,東坡命名,今不知其處。
五牧 ,在縣西四十七里。唐蔣乂居此,五子皆郡牧,因名其地。
蜀風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韋莊《蜀程記》云:「至寶雞縣,過三疊坂,田疇村落酷似義興風景,因名蜀風。」 李堅有詩云:「勿訝韋郎誇酷似,情知蘇子賦歸來。」
西石亭 在縣南八里。舊傳地產梅。陳克《詩》云:「石亭梅花落如雪。」 明嘉靖間,吳頤山重植梅,構亭以存舊址。
皇清里人丁良聘捐貲倡建「茶亭」,以為行人憩息之
所,今改名「石亭埠。」
醒醉石 舊在縣治中,相傳能醒醉人。
蔣三舍 在縣西洴浰浦中,今廢址尚存。宣和間,張寶文彥智遇風寄宿,留詩云:「兩岸更無通步路,四時常有避風船。」
蔣竹山莊 在縣治西洴浰浦。有隱士蔣泰種竹成莊,因以自號。名人題詠甚多。今其後人尚居其地。東陽徐璧詩云:「為訪竹莊翁,行到竹深處。晴日上林梢,涼陰滿東墅。我來問修竹,修竹澹無語。何處聽秋聲,瀟瀟北窗雨。」
周袍塢 袍笏墓在邑西南離墨山南,故俗名《周袍塢》。
周侯古祠 在邑東三十里孝感墩。孝感者,周侯母疾思甘草,侯竭誠籲天,墩產甘草,故名孝感,又俗名甘草墩。厥後,周侯盡忠死節,子孫建祠祀焉。若邑城周王廟,又其後也。又有祠在離墨山下,牌位稱平西將軍。按:徐喈鳳《周侯古祠辨》:晉《平西將軍周孝侯墓碑》誤為廟碑。其年月事蹟舛錯處,王孚齋先生辨之明矣。《荊溪十景》題有「周侯古祠」 ,蓋指甘草墩之祠而言,非城東隅廟也。孝侯故居陽山之麓,因母疾,每夜拜北斗于宅西之墩,天感其誠,墩生甘草,侯取烹飲,母疾乃瘳,遂名甘草墩,又名孝感墩。墩高丈許,首南向,正當陽山渰水之衝,尾北指,漸低而長。登山望之,渾如龍浮水面,夭矯欲飛狀,故東西兩石梁以「龍眼」 名之。侯子孫念孝感之事,於墩頂建祠,歲時致祭。祠旁建大士庵,延僧居之,為守祠香火久遠計。乃時移世變,侯子孫式微,僧徒日眾,祠堂忽改為佛殿,移侯像於內屋。侯支裔周應山憤之,與僧力爭不得,禱於侯曰:「某將推倒佛像,移侯像歸前座,侯靈其佑之!」 遽以一身負像出,輕而易「舉,若像自能行者然。」 僧知之,復移像入。像重倍常,數人舉之不動,而周侯祠名遂得不改。祠之左,陽山峙焉,陰晴昕夕,紫翠異觀。又有平岡仄嶺,逶迤起伏。至浮山而萬松聳秀,冬夏一色。前則澄波千頃,沙鷗渚鷺,時迴翔於商帆漁網間。而岸柳汀蒲,亦復掩映雲霞,快人心目。右則水界平疇,煙涵村落,而虞山、「計山」 ,隱隱若畫屏焉,所以《十景》中列有周侯古祠也。每見詩畫家皆指「城東隅廟」 ,誤矣。
秦公壩 在邑西一十里,地名澗北。邑令秦尚明同邑人蔣芸築壩以避西氿風濤之險,舟行便之。通邑士民建碑壩上,題曰「秦公壩」 ,又曰「蔣封翁壩。」
岳堤 在縣南二里四水庵前。岳忠武追金兵過此,築長堤一里許,以通騎道,故名。至今行人便之。
馬跑泉 ,在《金泉一圖》。相傳伍子胥伐楚,道渴。
所乘馬跑地得泉,至今不竭。
靖江縣
孤山碇 其峰,石甚潤。周楷鑴《法華經》三卷於上,後沒於土中。初有石峰透土三尺許,峭拔如劍。明嘉靖八年,村民惡其礙犁,擊去之。
劍池 在縣南三里。舊傳偽吳將朱定、徐泰演武處,畫溝為限,故名。上有橋有坊,今惟一溝。龍潭 有二,一在東十一圖,初甚深,久為潮沙停淤,已成平疇,南去里許,土中皆砂石。一在東十圖,近嚴家港,今亦漲而為田矣。
玉壘岡 ,在縣治後北門外里許。形家以「邑後不宜單弱」 ,知縣趙應旟營度,卜地於玉帶河之上,聚土成岡,橫三百餘武,縱里許。今漸坍塌,其址尚存。
《赤烏碑 》,其文漫滅不可讀,三國時立。
紫薇宮 ,「三國吳赤烏元年建。」
萬卷樓 元陳傑建,趙孟頫「虞集讀書處。」 「聖井 」 一名「長安井」 ,在長安寺舊址之北,其水清洌,與他井異。明嘉靖初,禁民不得汲,旁另穿一井,以供民用。後其泉漸竭,竟湮。今存者新井也。
陵墓附
[编辑]本府。〈武進縣附郭。〉
夏水平王墓 ,在馬蹟山之分水嶺,廟後大墩,王所葬處。
吳王夫差墓 按《越絕書》,夫差塚在猶高西里橫坵。越王役干戈,人累一土以葬之,近太湖。一云在無錫境。又云烝山南面夏駕大塚者,越王不審名塚也,去縣三十里。按舊志,在新塘鄉。漢蔡中郎邕墓 在互村,大塚巍然。按本傳:邕常在吳中,積二十年,意沒後,來葬於此。後新塘鄉人得其墓碑。
三國劉刺史繇墓 在縣北濱江。按《三國志》,「繇拜揚州刺史不往,孫賁、吳景迎置曲阿,後至豫章卒,孫策載其喪還葬。」
晉瑯琊王墓 在城西五里運河南。或云璿,或云璿之父,即在城瑯琊王神也。耕耨日加,僅存尺土。
曹將軍橫墓 ,在橫山沖虛觀後。五代亂,盜發塚。宋縣令潘洞得巨磚,有「咸康八年右將軍散騎常侍」 字。
齊泰安陵 在通江鄉彭山南,齊高帝及昭皇后劉氏所葬。按《南齊書高帝紀》云:建安四年,窆武進泰安陵,即此。其山岡阜相屬數百里,上常見五色雲氣,有龍出焉。宋明帝惡之,遣相墓士高靈文占視。靈文與世祖善,還詭言不過方伯,退謂世祖曰:「貴不可言。」 帝意猶不已,遣人于墓左右校獵,以大鐵釘長五六尺釘墓四維為「厭勝」 ,太祖後改樹表,忽龍鳴,響振山谷。
《景安陵 》,齊武帝所葬。
興安陵 ,齊明帝及敬后劉氏所葬。《輿地志》云:「泰安、景安、興安三陵,在故蘭陵東北金牛山,其中丘埭,為齊、梁二代陵口。」
梁建陵 在東城里。梁武帝父文帝及獻后張氏葬。《梁書武帝紀》云:「大同十年,武帝幸蘭陵,謁建陵」 ,即此。
修陵 在南蘭陵皇業寺前,梁武帝及德后郗氏所葬。《梁書紀》云:「大同十年,帝幸蘭陵,謁建陵畢,辛丑,哭於修陵。」 後崩,亦葬此。唐貞觀十一年,詔令百步禁樵採。
莊陵 ,梁簡文帝及簡后所葬。其地有巷,名「蕭塘。」 景安陵以下俱隸丹陽境,以舊屬武進,并記之。
隋太守沈法興墓 在青墱。
陳司徒杲仁墓 ,在陳墓灣山。相傳山以葬陳司徒得名。明兵部尚書陸完學立碑表之。唐曹將軍墓 ,在青城鎮。將軍唐人,俗呼為「曹唐墳」 ,名未詳。
吳丹墓 ,不詳其處。《白樂天集》中載吳丹葬常州,贈詩曰:「巧者力苦勞,智者心苦憂。愛君無智巧,終歲閒悠悠。嘗登御史府,亦佐東諸侯。手摻糾繆簡,心運決勝籌。官途似風水,君心如虛舟。汎然而不有,進退得自由。今來脫豸冠,時往侍龍樓。官閒稱心靜,居處隨跡幽。冬負南簷日,支體甚溫柔。夏臥北窗風,枕席如涼」 秋。南山入舍下,酒甕在床頭。人間有閒地,何必隱林丘。顧我愚且昧,勞生殊未休。一入金門直,星霜三四周。主恩信難報,近地徒久留。終當乞閒官,退與夫子遊。
南唐柴將軍克宏墓 在柴墅。
宋常州太守李餘慶墓 在橫山。
張侍郎鑄墓 ,在許墓村。
孫侍郎覿墓 ,在昇西鄉毛家橋之西。
鄒忠公浩墓 ,在青山門外,地名林莊,墓道在直街西。浩崇寧中歸自嶺表,政和初卒葬此。嘉定間,郡守胡衛命教授趙綝即墳築庵,給田贍祠事。葉水心適作《墓亭記》。淳祐八年,郡守李迪修謁墓禮。元至正庚寅,公族人鬻墓田殆盡,郡士謝應芳白于官,復之。建祠立碑,作《復墓田記》。丙申兵燹,祠宇蕩然。明洪武丁巳,應芳復白知府張度,躬省視,扶植舊碑,立石墓前曰「宋道鄉先生鄒忠公墓。」 正統九年,監察御史李奎、知府葉蓁重建墓亭,歸其侵田,俾其孫顯奉祠祀。成化九年,知府龍晉命其族人建墓祠堂,廡作碑亭。墓南一里官道傍建石門,刻其楣曰:《鄒忠公神道》。禮部侍郎王㒜撰碑記胡氏墓 。胡氏自武平使樞密宗愈繼執政宗回、宗師宗炎、奕修皆兩制,宗質四子作監司,家貲又高,東南豪富盡胡家。相傳祖塋三女山尤美,甚利于子婿。
張忠定燾墓 ,在梅堂西北塢。
蔡閣學戡墓 ,在壺公山。
丁正言騭墓 ,在廣化門外一里。
胡文恭宿墓 在萬安鄉,即今定安鄉之隆亭。《歐陽修誌銘》
周孚先恭先墓 ,在安上鄉殷坂。明郡守李嵩立碣,墓側有祠。
錢兵部治墓 ,舊《志》云:在遵教鄉北原,歐陽文忠表墓。又王金陵銘「永安縣太君蔣氏」 云:「宜興人」 ,蓋其配也。遵教,古鄉名,今未詳其處。按《歐集》葬居之東北原皇里水北。今皇里屬旌孝鄉,蓋聲近而訛,當作旌孝。
郡守李餘慶墓 在橫山,葬後二十三年,王金陵銘其墓。
霍侍郎端友墓 ,在千墩,孫覿為《志》。
張參政守墓 ,在朱夏墅。
王逢原墓 在薛村,王安石表其墓。
丁侍郎常任墓 ,在吳墓村,學士陳貴誼撰碣。薛樞使極墓 ,在平原。
池陽通守蕭好古墓 ,在蕭巷,《誌》碣尚存。好古嘗尉固陵,奮不顧身,擒張軍太餘黨千群,威撼淮堧。擢通守池陽總漕憲倉,尋攝本郡。民懷吏憚,稱譽翕然。晚治新居邗溪東,卒葬於此。邵中書文炳墓 ,在魏村鎮。文炳有循政,賜葬,敕建墓塋。
晉陵令陳安國墓 在「芝麻墩。」
王都統安節墓 ,在城西關,四世孫伯㒜附葬。元陳閣學祖仁墓 在蠡河東。學士李時勉《誌》。按祖仁從順帝北行,死于亂兵,今墓葬衣冠處。毛推官祥墓 ,在黃塘,為常州路推官,因葬此。明謝子蘭墓 在橫山南。子蘭云:「余死欲速,埋素志也。今偶得小丘于橫山陽,竁而甓之,他日蓋棺,埋可速矣。」 倚我長鑱,歌以自述云:「枯蟬蛻殼欲化,老蠶作繭自纏。一笑不拘風月,大藏姑待天年。」 又「阮孚著屐未了,劉伶荷鍤長隨。便作松根糞土,也勝兵前肉泥。」 即此地也。自作銘,郡守張度買石刻,友人江陰張端書樹于墓,歲久蕪圮。嘉靖間,郡人葉夔、顧堅倡修之。鄉縉紳徐問、毛憲、惲釜等,買田立祠,令子孫奉祀事,釜為作《祠堂記》。
毛御史節墓 ,在臧氏村。
芮長史善墓 ,在顏墅。
陶將軍墓 ,在元妙觀前。明初戰沒,葬此。胡忠安公墓 ,在永康橋東北。其神道瀕運河。墓側有「仙人塚」 ,相傳仙人魯至剛蛻骨葬此云。陳贊善濟墓 ,在茶山路西。
卜氐墓 ,在政和門外,林木蔚然。
陳節愍洽墓 ,在三橋東南。洽死,安南招魂葬此。大學士曾棨《誌》。
段襄介民墓 ,在石塔。
趙司業琬墓 ,在西蓋村百花墩。
鄭僉事觀墓 ,在鎗頭橋西。
陳子晦墓 在季子廟側。子晦,漳之龍溪人,為常州學博,正統初卒,葬此。
「王庶子忠墓 」 ,在留宕村。
王都憲沂墓 ,在三橋東。
白康敏昂墓 在定安里。「大學士長沙李東陽《誌銘》」
陸詹事簡墓 ,在城南萬塔村。
毛給事玉墓 、泉州太守珵墓 在夏墅。墓前溝內常見獨角獸,子孫輒登科第。
周寺丞。墓 在三里庵錢家村
唐「給事中貴墓 」 在黃塘,其祖塋也。
徐莊裕問墓 ,在九里內。
周襄敏金墓 ,在者塘。
陳實衣冠墓 實為郡守,有惠愛,既沒,民不忍其去,請衣冠藏之,封之如墓,在今東門外。邑人毛憲狀,錫山邵寶銘,又作《遺愛丘記》。
毛給事中憲墓 ,在陳觀塘。相傳為陳忠佑真君所生之地。
蔡鐸衣冠墓 在西門鋪左。鐸,本府推官,卒葬衣冠于此。
薛御史為學,墓 在季墓垣。
吳御史誾墓 ,在大寧鄉。
龔御史大有墓 ,在新塘。
劉御史純仁墓 ,在豐西鄉。
薛學使應旂墓 ,在陽湖旁。
唐都御史順之墓 ,在陳渡村。平涼趙時春《誌》。「萬知縣鵬墓 ,在白蕩。」
毛教授中孟墓 ,在橫山西岸橋。大理卿吳亮誌其墓,外孫侍郎馬世奇作表。
金主事九成墓 在丁堰。
徐僉事常吉墓 ,在虞橋。
孫文介慎行墓 在東門外金檻里。崇禎九年賜葬。劉宗周《表》、朱延禧《誌銘》。
吳文端宗達墓
張清惠瑋墓 ,在錢墳蕩。
「許巡撫鼎臣」 墓 ,在青山門外青龍橋。
陳巡撫睿謨墓 ,在龍遊河楊思橋。祭酒吳偉業「誌其墓,子僉事咨稷葬昭穴。」 大學士馮溥《誌》「劉忠烈熙祚墓 」 ,在南湫。
薛太守寀,後改稱「米阜山」 ,墓 在《五木》。
王忠愍章墓 ,在安善西鄉。
無錫縣
漢僕射劉昌墓 ,在縣西南五十里白石山,即今胥山。一名「僕射」 ,訛為白石。舊有斷碑,向湖有廟,即其墓。
虞仲卿墓 ,在朱山。王莽逼為司徒,不從,死之,因葬于此。光武即位,以朱旛表其墓,故名朱山。吳東定侯孫必興墓 ,在縣西夏墓山。贈夏王,故名。
荊州刺史顧容墓 ,在縣東南一十八里。塚高一丈八尺,周百二十步,俗呼為「顧墓。」
晉蕭將軍墓 在縣治南將軍堰橋之西北。舊《志》以為蕭源之字君流,南蘭陵人。歷徐、兗二州刺史。永和中卒。贈前將軍蕭思話之父。
宋新建侯王華墓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高一丈八尺,周百二十步。華字子陵,瑯琊臨沂人,卒于元嘉四年。《寰宇記》:「子陵父廞,隆安初聚兵討賊,兵敗時年十二。以不測父之存亡,布衣蔬食,不飲酒,不行請于人,非朝政不入公門。卒贈散騎常侍。」
中書令王僧達墓 在膠山南嶺下大路北,高一丈六尺,周二百步。僧達,瑯琊人,孝武帝時為右僕射,遷中書令,終義興太守。
蕭侍郎墓 在膠山寺門,寺即其故宅。《舊志》失其名。
齊光祿大夫王琨墓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高一丈八尺,周百十二步。琨,宋文帝時為吏部郎,出為吳郡會稽太守,順帝時進右光祿大夫。及帝遜位,百僚陪列,琨攀輪慟哭曰:「人以壽為歡,老臣以壽為戚。」 既不能先螻蟻,頻見此事,嗚咽不自勝,百官人人雨淚。年八十三薨。
孝子華寶墓 在惠山華坡。
唐刺史滕邁墓 ,在新橋門外半里。荒莽中有二石獸,刻有「唐尚書刑部郎睦州刺史滕公之墓。」 蓋宋滕達道六世祖,元末鑿壕,墓沒焉。平章事李紳墓 ,在縣東五里。紳父悟,官晉陵令,因家於錫之梅里鄉,父子並葬於此。
宋直龍圖閣秦觀墓 在粲山。觀字少游,一字太虛,高郵人。舉進士不中,強志盛氣,好大而見奇。見蘇軾於徐,為賦《黃樓》,軾以為有屈、宋才。登第,調定海主簿,累官太學博士,校正祕書省書籍。遷正字,而復為兼國史院編修。紹聖初,坐黨籍,出通判杭州。御史劉拯論其增損《實錄》,貶監虔州酒稅。又以謁告寫佛書削秩,徙郴州,繼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徽宗立,復宣德郎,放還至滕州,出游華光亭,為客道夢中長短句,索水欲飲水,至笑視之而卒。《宋史》本傳舊傳:觀嘗謫虔州,夢作小詞有云:「醉臥古藤陰下,杳不知南北。」 及再竄雷陽,遇赦歸,過滕州,憩光化亭而卒。子湛,奉喪歸葬高郵。後湛倅常州,乃遷葬於此,子孫因家焉。元初,墓沒於趙氏,教授虞薦發為白於
官而復之,且以屬於學,命掌教之官世祀焉。應純之《修墓記》:粲山墓上產大藤如斗,此謂醉臥古藤陰下也。前志並云祥符人,不知何據。考《元志》已誤,因而相沿,今當以《宋史》本傳為正。秦覯墓 在大坯山。觀弟,字少章。
郎中唐作求墓 在開化鄉龜山。作求,字叔孝,先是訪婺州許使君,德之,謂曰:「明年君志吾墓。」 及期而卒。
尚書章誼墓 在開原鄉橫山。
太師李夔墓 在湛峴山。夔,丞相綱父也。先是,綱葬母楚國吳夫人,手植松柏數萬株,規畫甚整。及父卒,合葬焉。先後各廬墓三年。按舊志,「墓在錫山」,誤。按湛峴在利之北,去錫山十餘里。舊志因《墓誌》有「廬墓錫山」之語,遂訛焉。《誌》,楊文靖所作,其曰錫山者,猶云無錫爾,非指山而言。祕書丞費肅墓 在長腰山。
信安郡王孟忠厚墓 在孟灣。忠厚,字仁仲,洺州人,隆祐太后兄子。靖康中知海州。東京陷,持后書遺康王。高宗即位,授徽猷閣待制,累官浙東安撫使,封信安郡王,贈太保。
魏國夫人墓 在白茅山。夫人姓沈氏,太師洪皓妻,丞相适母适為文表墓曰「慈塋。」
太師循王張俊墓 在青山灣。俊字子英,成紀人。官節度使,封清河郡王,拜太師,追封循王,諡忠烈。紹興二十四年敕葬此山。高宗御書碑額曰《安民保太翊戴元勳之碑》,建寺墓旁,以奉歲祀。及楊連真伽發宋諸陵,俊墓亦及焉。今惟寺獨存。
工部喻樗墓 在回溪里五里涇。
侍郎費鍇墓 在長腰山。
《贈少師尤時亨》墓 在吳塘山。時亨,字耕雲,尚書袤父。
王越祖墓 ,在鳳凰山。
知州戴達先墓 在布政鄉。
侍郎戴幾先墓 在布政鄉。
處士袁靜修墓 在芙蓉山。世有隱德,初葬九龍山下,有貴顯楊某者,謂其地吉,誣以盜葬而奪之。其子繹,貧且懦,號慟,啟父藏遷之芙蓉山。僧志月憐之,割僧廬之半,負土成墳而揜焉。袁自嘉祐以後,忠節富貴,而楊無孑遺。
「尚書文簡尤袤」 墓 在西孔山。
直龍圖閣肅簡李祥墓 在湛峴山。
侍郎尤棐墓 在許舍山棐,號「五湖」 ,文簡子,莊定父。
端明殿學士莊定尤焴墓 在東孔山。田焴,字伯晦。
待制趙彥橚墓 在蒼峴山。彥橚,字文長。侍郎忠文蔣重珍墓 在縣西四十五里謝堰。侍郎費德弘墓 在景雲鄉泉瀆里。
陳賢良墓 ,在城福田巷。
「郡馬《過孟玉》」 墓 在惠山河滸。
處士侯德宗墓 在東門外劉巷橋。代有鄉望,子孫聚葬於此,為「侯氏世墓。」
承事郎華智墓 在東隆亭。
將仕郎華銓墓 在「西隆亭。」 智之子。
直龍圖閣沈有開墓 在管社山。
府判陳應黿墓 在嵩山。
提幹孟文龍墓 在許峴山。文龍,字震翁,昭慈皇后五世姪孫。歷官浙東提舉常平司幹辦公事。咸淳間,命主昭慈祀事。元兵壓境,文龍悍然有賈勇三軍之志,與守臣議不合,返哭於昭慈之廟。上聞,將進秩,辭曰:「宋社將傾,敢自隕越,以邀升進。」
監州麻士龍墓 在惠山。德祐元年,元兵下常州,文天祥遣部將麻士龍、尹玉援之,戰于橫林,死之,因葬于此。
元教授虞薦發墓 ,在惠山南。
府判孟潼墓 在《惠山》南。
提舉強以德墓 在粲山。以德嘗買山四百畝為「義塚」 ,其地亦在粲山。
宣慰孟栻墓 在惠山南。
嘉興尹虞志道墓 ,在惠山南。
隱士李晦墓 在東門外弓河上。
「監稅華友聞墓 ,在厚本庵。」 「子處士璞墓,在冷村墩。」 「璞子都事鉉墓,在羅村壽山。」
承事郎錢志寧墓 在軍將山,為「錢氏世墓。」 處士王仁輔墓 在惠山,倪瓚為之營葬。高士倪瓚墓 在芙蓉山,「周南老王賓銘其壙。」 明御史施武墓 在大池。
「義士」 張翼墓 在章山。
處士華興叔墓 在鵝湖。興叔,字仲諄,號「樂勤。」
嘗訟,而與讎俱繫獄。獄卒謂曰:「久繫有一斃,則事不結而出矣,我能為君圖之。」 興叔瞿然謝,而益與其人修好。因除夕歎曰:「不意今生委骨于此。」 夜則夢一老人謂曰:「君骨豈委于此,當委茅蔣圩中耳。」 後遇赦,出覓葬地。舟過鵝湖,方飯,忽碗墮水中。疑之,植篙以識而歸。比再往,枯竹已芽,問其地名,茅蔣圩也。遂即湖中填土而築墓焉。形家至今傳為奇穴。
尚書張籌墓 在章山
「贈尚書《顧壽》」 墓 在芙蓉山,世傳神僧所葬。「贈尚書《顧信》」 墓 在粲山之陽。
尚書俞溥墓 在章山
「正言周衡」 墓 ,在石塘西山。
舍人浦源墓 在錫山南。
長史錢允昇墓 在軍帳山。
學士王達墓 在龍山
中書王紱墓 在龍山
布政殷序墓 在嚴埭
指揮使張德先墓 在惠山。
助教莫士安墓 在惠山。
御史倪敬墓 在粲山
都御史楊璿墓 在長腰山。
贈吏部陳士名暨其子布政陳賓墓 在錫山。封知州張文簡墓 在錫山。
處士喻中墓 在錫山,樗八世孫子進士義從葬。
都御史盛顒墓 在惠山,諭葬。
中憲大夫秦旭墓 在龍山。
通政張選墓 在錫山
戶部楊淮墓 ,在惠山。
憲副顧可久墓 在小嶺灣。
布政秦夔墓 ,在惠山。
孝子秦旦、秦奭,旦子鏜墓 在龍山。
「尚書文莊邵寶」 墓 在惠山,諭葬。
太常卿蔡亨墓 在周涇口。
布政華昶墓 在延祥鄉。
運使張愷墓 在萬安鄉。
「尚書端敏秦金」 墓 在歸山薛墩,諭葬。
都御史談愷墓 ,在開原鄉太平墩,諭葬。知州陳籌墓 ,在西定橋。
布政繆昌墓 在歷山
知府張遜墓 在惠山「李相讀書臺」 下。
參議尤瑛墓 ,在《惠山麓》之西。
贈通政使嚴朔墓 在惠山第四峰王家塢。「封大夫」 施教墓 在大坯。
「尚書文恪周子義」 及「文簡炳謨」 墓 在惠山,諭葬。
太僕卿施策墓 在大池。
尚書忠憲高攀龍墓 在粲山,諭葬。
尚書孫繼皋墓 在白茅山,諭葬。
都御史萬象春墓 在大池,諭葬。
侍郎端文顧憲成墓 在懷仁鄉板橋。
贈侍郎馬濂墓 在惠山馬鞍塢。
贈侍郎馬希尹墓 在惠山馬鞍塢。
尚書嚴一鵬墓 在陽溪之南,諭葬。
都御史秦燿墓 在大浮。
尚書張有譽墓 在龍山馬鞍塢。
侍郎文肅馬世奇墓 在龍山馬鞍塢。論葬殉難朱、李二孺人附葬焉。
吏部華允誠墓 在惠山石門。
中書龔廷祥墓 在「惠山」 石門。
江陰縣
吳季子札墓 在申港。有孔子書十字碑,詳《古蹟考》,宋知軍朱彥記。
吳王子墓 在繖墩。《寰宇記》云:「吳王闔閭第八子卒,葬于此。」
春申君黃歇墓 在君山。相傳東嶽廟陛之下,又以為三國呂子明葬處。《宋志》云:「呂蒙墓在水軍教場。」 未詳。
晉郭璞母墓 ,在申港八里許。《晉史》本傳:「璞丁母憂,離職,卜葬地于暨陽,去水百步許。人以近水為言,璞曰:『行為陸矣』。」 其後沙漲,去墓數十里皆為桑田,其地名今不可考。
梁天子墓 在良信鄉。按《南史》梁敬帝為江陰王,殂葬於此,俗呼梁天子墓。
宋丘文定崇墓 ,在由里山東南。
葛文康仲墓 ,在由里山南。
葛文定邲墓 ,在青暘鄉。
丘侍郎壽雋墓 ,在敔山。
趙僉判發墓 在沙山北,故有魏了翁篆碑,兵燹後,其半斷沒。
元陸莊簡垕墓 在沙山北。《陸文圭狀》。
俞時齋奕會墓 ,在悟空寺西。《陸文圭誌》。「俞空谷遠墓 ,在鄧陽西園。孫作為《墓磚記》。」 「陸牆東文圭墓 ,在綺山冷水灣。」
杜君山友開墓 ,在君山。
梁庸齋益墓 ,在黃山之原。《俞遠誌》。
趙孝子鉉墓 ,在砂山,即趙僉判之右。
明江陰侯吳高墓 在觀山。高,江國公良之子「沙將軍」 墓 在馬鞍山下。
徐尚書晞墓 在綺山之陰。有《諭祭文》。
湯大理卿沐墓 ,在由里山北麓。
劉光祿寺少卿乾墓 在由里山西北。侍讀學士張袞《誌》有「諭祭文。」
吳孝子鳳墓 ,在夏港之東南。
徐讀《月淮》墓 ,在綺山之陽。
李御史應昇墓 在赤岸。有《諭祭文》。
繆太史昌期墓 在長涇。有《諭祭文》。
「夏孝廉樹芳墓 ,在綺山。」 錢謙益《誌》。
許山人學彝墓 ,在君山北。
「無錫葉侍郎茂才墓 ,在石幢。」 姚希孟《志》「龔烈婦劉氏墓 ,在夏港東北。」 張袞作《傳》。「三節婦周氏、朱氏、花氏墓 ,在青山。」
薛烈婦張氏墓 在黃山。署縣事蘇州府同知沈堯中為表。
周烈婦陳氏墓 在青暘道。
宜興縣
漢陽羨令袁府君𤣱墓 在君山,今銅官山是也。
雲陽鄉侯蔣默墓 在竹山。
𠙶亭鄉侯蔣澄墓 ,在都山南,齊光義撰碑。許太尉戫墓 ,在南門外周瀆。戫嘗歷司農。《洪隸纂》有《司農劉夫人碑》,謂其配也,許劭撰許氏先墓 ,在𠙶亭鄉潘墅。舊志云:「塚甚高,刻石云許氏先墓,即戫之後也。」
晉周將軍處墓 在縣治英烈廟後。
陽羨侯史韶墓 在𠙶山寨西。義興太守劉超墓 在永豐凰飛嶺。今福泉庵,其墓剎也。
陳湘陰侯蔣有政墓 在白塔村𠙶亭。裔孫仕至散騎常侍,封安遠將軍。
唐衛將軍逖墓 在許墅,臨大溪。
李丞相蠙墓 ,在善權。
「高丞相智周」 墓 ,在葛墟村。
宋郡守陳密學襄墓 在箬山。去郡後,卒,葬于此。孫莘老誌其墓,郡人德之,歲時遣祭。淳祐八年,郡守李迪為文,屬令丞修《上塚禮》。今廢,祠之學宮,其裔別建祠于桃溪。
賀通判鑄墓 在篠嶺。鑄,字方回,號「慶湖居士」 ,嘗造石塔,刻所作銘,今在墓旁。
宋宗室趙士璨墓 在永豐黃墅。
蔣樞密之奇墓 ,在滄浦。
胡樞密松年墓 ,在梅林。
惠博士迪墓 ,在玲瓏山。
孫尚書覿墓 ,在龜潭。
佘狀元中墓 ,在杏花村。
汪內翰藻墓 ,在梅林。
慕容尚書彥達墓 ,在篠嶺。
莊待制徽墓 ,在嵩山。
郭樞密三益墓 ,在橫澗。
沈尚書積中墓 ,在西坑。
蘇待制嶠墓 ,在芙蓉山。
董待制弅墓 ,在墣山。
「姚參政希得」 墓 ,在龍耳山。
丁待制貴方墓 ,在葉塘。
成開府閔墓 ,在橫澗。
王樞密淵墓 ,在羅漢山。
蔣丞相芾墓 ,在孫墓。
單大諫時墓 ,在大蘆山。
周參政葵墓 ,在梅林,周必大撰碑。
王太尉琪墓 ,在篠嶺。
王侍郎居正墓 ,在金山塢。
傅待制楫墓 ,在祝陵。
袁參政說友墓 ,在青塢。
胡忠獻世將墓 ,在橫山。
「姚太守訔墓 」 ,在南岳。「劉侍郎應起墓 」 ,在臺莊。
呂直言祖泰墓 ,在梅村,以久廢莽為丘墟。明成化間,知縣沈振咨訪斷碣於土中,因為經理焉。
姚太師端珪墓 ,在大蘆山。
孫太守恢墓 ,在龍山。
孫太守悅墓 ,在玉潭。
忠武王子纘忠侯岳霖墓 ,在唐門顯祖庵側。「吳尚書忠旦墓。」
吳尚書邦翰墓 ,在來村。
「儲學正庭玉墓 」 ,在臧村。
元王州判天覺墓 在梅林,其《墓碑》趙孟頫書。蹇提刑大雅墓 ,在園塢。
楊都憲得安墓 ,在小榭。
許御史勝墓 ,在蕭莊。
丁僉事寧墓 ,在澳瀆。
徐知府鑑墓 ,在龍潭。
吳員外玉墓 ,在篠嶺。
明徐太師溥墓 ,在南陽山。
張僉事述古墓 ,在馬埠。
張參政盛墓 ,在官莊村。
「《沈侍郎暉》墓 」 ,在鳳川湘子嶺。
翁參政信墓 ,在清泉鄉瀆。
「吳尚書儼墓 」 ,在梅林。
李布政雲墓 在芳莊
李主事震、子主事杲墓 並在「吳澤村。」
邵知府珪墓 ,在張公壩。
邵副使天和墓 ,在下山。
蹇知縣益墓 ,在金鵝山。
邵郎中暉墓 ,在城塘橋大郎墩。
萬推官盛墓 ,在篠嶺。
邵副使賢墓 ,在祝陵。
卜僉事同墓 ,在龍潭。
吳僉事淑墓 ,在篠嶺。
杭布政濟墓 ,在百瀆。
「胡知州璉墓 」 ,在百瀆山。
杭都憲淮墓 ,在百瀆。
胡知府孝墓 ,在鳳凰山。
胡都憲忠墓 ,在鳳凰山。
吳副使仕墓 ,在篠嶺。
萬訓導吉子,吏部員外士亨墓 並在澗南。陳侍郎儒墓 在下山。
唐知縣《音子》、進士一麐墓 ,並在澗南小山,王主事纓墓 在下山。
吳司丞性墓 ,在甑山。
楊通判阜墓 ,在馬埠。
吳知府駿墓 ,在潼渚。
都察院都事曹珂墓 在琅玕山。
萬尚書士和墓 ,在明珠山。
黃知府體乾墓 ,在豐義明珠墩。
曹尚書三暘墓 ,在琅玕山。
吳司丞驥墓 ,在臺莊。
唐「太常鶴徵墓 」 在「張渚石墓嶺。」
任廷尉卿墓 ,在俞山。
唐翰林傚純墓 ,在湖㳇鳳凰山,「曹同知景暘墓 」 ,在琅玕山。
湯御史兆京墓 ,在七里莊。
「陳少保于廷」 墓 ,在亳村。
「丁御史天毓」 墓 ,在祝陵張山。
史太僕孟麟墓 ,在東霞埠。
吳參議正己墓 ,在竹塢。《𡵚》萬部郎象新墓 ,在言村。
「蔣知府應震子」 ,督糧道如奇墓 並在西會。李布政守俊墓 在張墓
「吳主事洪昌」 墓 ,在武花。
夏督糧尚絅墓 在銅盆墩。
盧司馬象昇墓 ,在溧陽「西洋𡵚。」 「周尚書鼎墓 」 ,在篠嶺。
路員外邁墓 ,在篠嶺。
毛中丞士龍墓 ,在澗北。
路漕儲進墓 ,在下山。
吳詹事國華墓 ,在塘溝。
「史翰林可程墓 在土」 千。
徐知縣徵麟墓 ,在龍潭。
潘知府瀛選墓 ,在雞籠山。
徐知縣徵鳳墓 ,在龍潭。
周推官仲球墓 ,在姚莊。
周御史季琬墓 ,在前桂。
路知府遴墓 ,在滄浦。
「吳推官晉剡」 墓 ,在高窯。
張推官炳墓 ,在黃塘。
李知縣同亨墓 ,在龍潭。
凌推官鶚遠墓 ,在張石橋。
陳檢討維崧墓 ,在亳村。
儲知縣善慶墓 ,在艾墅。
靖江縣:〈陵墓無考。〉。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