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74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七十四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七十四卷目錄
安慶府部彙考二
安慶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職方典第七百七十四卷
安慶府部彙考二
[编辑]安慶府山川考二 府志
[编辑]潛山縣
灊嶽 在縣西北二十里。其山有三:一曰雪山,又名天柱,一曰灊山,一曰皖山。漢武帝以霍嶽遠在衡山,乃移近灊山登封之,故今為霍山,亦以為霍嶽云。灊山聳其北,皖山揖其南,兩山削壁,如拱如輔,疊障層巒,拒雲概日,空青積翠,萬仞如翔。雪山盤其東,磅礡厚重,如俯如集。《霍屏》袤其西,斷崖絕壁,如屏如立,仰摩層霄,俯瞰廣野,瑰奇秀麗,不可名狀。有峰二十有七,其最奇在灊山,有天柱峰,其峰突出眾山之上,屹然獨尊,削拔如柱。旁連二峰,其勢鼎峙,一曰「飛來」 ,其頂有巨石如人置其上。一曰上台如麗,中台如倚,下台如隨。其頂有七星池、天池。其旁有獅岩,曰大獅,曰小獅,其岩槎牙如座。其中有洞,曰司元,其洞空邃,可容萬餘武,石梯參差,石欄礌礌,可遊可止。曰:「桃源」 ,其洞有桃,其花五色,其實可食。曰:「黑虎」 ,其洞如虎。有煉丹臺三,相傳為左慈煉丹處。其在皖山,有榴峰,其峰突然如結。有獅峰,其峰昂然如顧。有印峰,其上有峰如印,下有九井,旁有石床,可容百人,其井深不可測。其在雪山,有雪崖,瀑布「萬丈,瑩然如雪。其上有蓮崖,有玉鏡池,有芙蓉山、缽盂山,其中有白雲岩,岩下有石室、石床、石壁、石門、石臼、石磴,有丹竈。旁有古松,其松如蓋,生石上,不知其幾千年。其上有鬥牛石、貂鼠石、鸚鵡石、酒甕石、月牙石,其半有藏虎岩,其下有仰天湖,滀而注,可灌可沃。在霍山,視潛、皖若引若障,高七千有」 二十丈,廣二百有五十里,週五百里,道家以為「第十四洞天司元洞府。」 其潛東南麓曰山谷,一名三祖山,因璨師得名也。其東有白霍泉、卓錫泉、吳塘陂。其下有石如牛,其牛臥有龍泓,其泉有酒。島在潛水涯,有簾崖,有釣岩,有石蛟。是嶽也,共計峰二十有二,嶺八,崖五,巖十二,源四,洞十,臺四,池三。朝陽峰 ,即天柱峰,有雲鶴往來其上。
太平山 ,在縣北五十里。上有塔有寺,佛鑒禪師道場。
彰法山 :在縣北七里。有彰法寺遺址。
鳳凰山 ,在縣北十里。岐公故宅。
黃山 ,在縣北十里,以黃魯直得名。
東山 ,在縣北十五里。道士李斯立,異人柴樵夫隱此。
牛眠山 ,在縣北七十里,下有金鐘潭、仙人臺。三里許有嶺,曰「水吼嶺」 ,控天堂之要。
天堂山 在縣北百四十里,四壁高峻,中敞如堂,其平可數萬步,昔周樞密屯兵於此,內有溫泉可浴。有龍湫,其湫靈。有主簿原,其上有雙豹峰,有沙嶺,有清風嶺。嶺多風,有碎石嶺、黃沙嶺、上清嶺、飛雞嶺,其上奇絕壁立。山連出者,有後霍山、公蓋山、東山、後山、嬴山、金龜山。
「羅源山 」 ,其上有資佛寺。
龍山 在縣東北。山蜿蜒,形如龍。
金紫山 ,在縣東北百有十里,下有《金紫世家》。崑崙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上有泉。
白崖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亦名「龍隱山」 ,上有登場寺。
東山 在縣東十里
皇華山 ,在縣東四十里。
大吳山 ,在縣東五十里,上有靈隱寺。
三障山 ,在縣東四十里,上有西竺寺。
板門山 ,在縣南三十里。上有演化寺。
長壽山 ,在縣南三十里。上有萬安寺。
椅山 ,在縣南二十有五里。罄折如椅。
駕霧山 ,在縣南三十里。其山高,雲霧常出其下。魏將屯兵處。
白霞山 ,在縣南六十有五里。日夕有白霞如練。
白雲山 在縣南八十里。山多雲,奇絕壁立。下有嶺曰「惟嶺」 ,有溪曰「滸溪。」 又其下有無愁山,其山僻。
閔山 在縣西八十里。有果老嶺,產茶甚佳。蟠山 ,在閔山最深處,蟠曲如龍,苦艼產焉。石樓峰 ,形若樓觀。
《丹霞峰 》頂有神丹,或現如霞。
司命峰 ,司命真人發祥所都。
「降丹峰 」 ,相傳昔人降丹於許真人處。
潛陽峰 在司命峰後,上有獅子石。
《麟角峰 》山頂最高石。
「萬歲峰 」 ,在玉鏡峰北,真元宮東。
排衙峰 ,在真元宮西。
皖伯峰 ,在天柱山下,上有仙丹函。
「覆盆峰 」 在皖山之巔,巨頂如盆。
「天池峰 」 ,在皖山,頂有定心石、天印石,上有丹甕岩,兩相挾,中如甕。
丹砂峰 ,覆盆之南也。傳有丹砂,人不能取。中夜或現紅光,遠近皆睹。
「石函峰 」 在皖山,削壁間有石函陷於壁中,光彩瑩然。
香爐峰
「毛女峰 」 ,在皖山前。見《李庚詩》
蓮花峰 狀如蓮花瓣,中平敞可容百人。斗嶺 在逍遙岩西,其上有地,方平如壇。趙公嶺 在三祖山後。趙真人嘗居岩下,其上有下棋石、試劍石。
金仙嶺 在真源宮後十里。
雪珠嶺 ,徑通仙人臺,上有碎石,圓如珠石《壯嶺》。
岡嶺 在白鹿見處
「道士崖 」 ,在石函峰西南,遠視之,如羽人端笏而立。
獅子崖 ,在天柱山下,有路通天池。絕頂仙桃崖 下,煉丹山產桃處。
「仙女崖 」 在白水澗側。
《金雞崖 》在吳塘水南涯。
「白鹿岩 」 ,其上有洞穴。
朝真岩 在真源宮前,其上有「迎真亭。」
虎頭岩 在真源宮東極高處。
水晶岩 ,在司元洞下,其岩直通滄海。昔有道人懸岩採藥,見一處煙霞清絕,有洞門幽曠,峰巒奇特,冠絕諸處,真司元洞天也。懸崖絕隔,人不能到。
焙藥岩 在上「煉丹五里,左真人焙藥處。」 龍吟岩 、虎嘯岩 、滴水岩。
大獅岩 。西風岩 、《逍遙岩》。
白雲岩 亦名「虎頭岩」 ,魯道結庵處。
天柱源 ,在朝天峰下,乃閭丘方遠棲處。桃源 ,昔有人曾結庵其上,種朮
蒔茶源 下田數畝,所收可以卒歲,物不外求,遊人罕至,山川風物,如在世外。
《白水源 潛》西南飛瀑千丈,上連藥真人茇舍,眾山圍繞,景物絕隹。
丹霞洞 。《黑虎》洞 。《白花洞》。
司元洞 ,在朝陽峰天柱之間。
香泥洞 在真源宮後。相傳唐明皇開元間,遣使賜宮額,「洞出香泥。」
桃源洞 在源上
「水簾洞 」 在中煉丹。
「蓮子洞 」 ,昔道士附書。一人來此,敲石投之,石開,童子引入,與麥三升,其人出門,怒擲於水,麥皆瓜子,金
劍仙洞
毛人洞 ,相傳夜有毛人曾聽經於此。
「高奔臺 」 在「存真庵」 東。
仙人臺 ,在白鹿岩東北,廣五丈,其面甚平,中有仙人足跡。
《定心臺 》,在天池之北,花峰之南。方廣數丈,下臨千仞,視之《慄慄》。
潛水 ,在縣西北二十里。源出潛山,經吳塘堰合於皖,達懷之石牌,入於江。
皖水 在縣西北二十里,為崩河上流。源出皖山龍潭,經烏石堰,繞縣治東迤南合於灊。九井河 ,在縣西北二十九里。其水出九井,合灊水。
崩河 在縣東二里。其水達石牌。
沙河 ,在縣東六十里。其水下合黃馬河,至桐練潭,達樅陽入於江。
張翔河 在縣南二里。義士張翔開濬,因名。小市港 在縣南十五里。受灊水達石牌。青河口 在縣西四十里。
開源澗 在縣西八十里,一名「埭口。」 其水出羅源山。
黃泥港 在縣西南三十里,界太湖,受熙湖諸水,合灊水至石牌逢皖口入於江。
谷水 在山谷之上,其水紆曲。
仰天湖 ,在晴雪山下,其水沃。
南湖 在縣治南,一曰「靈湖」 ,又曰「南園。」 其水三面倚城,產藕。
雪湖 :在縣治東,產藕甚隹。
「盆池 」 ,在皖山巔。
《天池 》。「其池有二,清瑩澄澈。」
七星池 ,環列七池,其形如斗。
太湖縣
龍山 在縣北三里。下有龍潭。其山磅礡多石,四境皆可屬望。其麓有石道通西北,其西崖有宮,祀老氏。宮。前有湖山一覽亭、笑山亭。崖巔有觀風亭、覽秀亭、風浴亭。崖半有尋雲亭。又有香爐臺,有釣魚磯,多題刻,至今有「波光照影心膽寒,嵐氣逼人毛髮立」 之句。其下世傳有洞,與四面山通。
黃竺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岡陵瑩秀,林木蔥蒨,其隈有龍門寺。
靜居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清幽可居,有舍利寺。
司空山 ,在縣西北百六十里。其山高聳出雲表,其上平坦可數畝,相傳淳于司空曾居其地。有洗馬池,冬夏不涸。有太白書堂,有巨石,昔為僧慧可傳衣處。山半有清泓,其源有二石,曰馬牛,曰雞心。有雷洞,其洞邃。有小鴉嶺,其嶺峻高七里,週四十里。上有張安撫寨,寨有門五:曰太平,曰懽,曰硃砂,曰前部,曰後部。又有余谷、章寨,今白沙、後部二司巡司在焉。
雷公崖 ,在縣西北六十五里。其崖削壁萬仞,其上曾有獸如猿,色赤而小,喙尖翼短,狀類雷神,因名。
石船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上有石如船。河。西山 ,在縣西十里,俯瞰馬路河。
夾羅山 在縣西二十里。兩山東西相峙,夾羅溪,其土沃。
松山 ,在縣西二十有五里。
九重山 在縣西三十里。其山重疊迤邐。銅尖山 ,在縣西八十里。其山銳,其土堅,故以「銅尖」 名。
撒灰山 ,在縣西南百有八里。其山平曠,其土白色,望之如灰。
新寨山 在縣西十里。其山壁立險阻。元末,邑人畢氏築寨其上。今廢。
龍門山 在縣西十有五里。兩山相對峙,故名「龍門。」 其巔有泉瀉於下,瀦為三坎,清涼可愛。香茗山 在縣南四十里,中一峰特出若蓮花,俗名蓮花尖。其左曰小茗山。元末羅元帥置寨其上,號「夾英寨。」 寨旁舊有梅福煉丹處。漢武帝南巡時,嘗駐蹕其間,有祠。其右曰大茗山,尤為高峻,上有硃砂,每雷雨晦暝則見,以險不能取。山半有洞,可容數十人。有泉,甘而洌。
冷泉山 在縣南二十三里。其山幽深,林木叢茂。
嵯峨山 在縣南四十里。其山嶙峋,多石錯出,若芙蓉狀。土人云,「其上有果老道場」 ,石跡尚在。桐山 ,在縣南六十里。
鳳棲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嘗有異鳥棲其間,人疑為鳳,乃名。
頭陀山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以形似名。燈明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昔有僧法寶禱雨不應,自焚於此。後有燈光見其處,里人立碑祀之。今廢。
四面山 在縣東北十里。其山方而銳,四面如一。自麓之巔有石磴,有澗。巔有古剎,有浮圖。巖谷靚深,竹樹叢茂,士之藏修者多寓焉。世傳唐宣宗嘗遊於此。乙亥寇亂,居民甃石置寨其上。形家言:「此為邑貴人峰,不宜重壓。」 知縣章時化從眾議平之。
白雲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山外有石逕,越數里始達其麓。麓有海會寺,峰巒環合,時多白雲,掩映如練。有泉瀑於兩崖之間,下注成澗。有橋有石,景殊幽勝。
三峰山 在縣東北九十里。三峰並峙,峭拔蔚秀。
古房山 ,在縣北一百八十里。有石如壁,多詩刻,剝落不可讀。
發洪尖 在縣北一百八十里。其巔洪水時發,下注成溪。
望天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又名隘山,其山峻。
拔故名
珠子山 ,在縣北百八十里,屹然孤峭高出者山上有關,與英六之地為界。
光山 ,在縣北百六十里。其上有余公寨,其下有光山寺。
瑪瑙山 在縣北百二十里。多石,類瑪瑙。大尖山 ,在縣北九十里。其山突兀聳拔,群出其下有佛圖寺。翠巖曲徑,攀蘿以上,歷步雲石,載雲梯,修竹數萬竿,織陰弗午,入為寺,其勝不一。
安常山 ,在縣北七十里。
白樂山 在縣北七十里。絕巘有洞,時聞異香。相傳唐白居易曾寓此,後遂以「白樂」 名山。又傳高真人修煉處。石床丹竈尚存。洞有懸溜,可愈熱疾。
石山 ,在縣東北九十里。
天頭山 ,在縣北四十里。高峻冠諸山,山四面有河。
獨阜山 ,在縣北四十有八里。其山秀,其岩峻,有石刻磨滅不可讀。相傳李白曾避地於此,石刻有「隴西」 二字。
羅溪河 在縣西北二十里。泝於潛,入於縣。「琴河 」 在縣北四十里,即青石河,兩岸多青石。龍灣河 在縣西北六十里。
羊角河 在縣西北百二十里,其源發英山。後部河 ,在縣西北百二十里,納羊角銀河之水達龍灣。
洪渚河 在縣北三十里。水漲則盈,落則涸。銀河 ,在縣北百六十里。其源出天堂,經橫崖入於後部,多石,有魚,「司空銀河夜月」 ,即此。雙河 ,在縣東南二里,其源出四面山,瀠迴合大河。
銀子河 在縣南三里。俗傳邑有掇科名者,水即逆流。
思常河 在縣南三十里。其流界宿松。
棠梨河 在縣南三十里。其源出龍門張中丞廟後。
小池河 在驛前,雨過則涸。
南陽河 在縣西南五十里。其源出蘄州沙河。白沙河 ,在縣西南百六十里,其水洌
馬路河 在縣西一里。以上諸水,總匯黃泥港,合潛水達於石牌,至皖口入於江。其北為懷、潛湖分界處。
宿松縣
南臺山 在縣南三里。上有臺,相傳李白曾避地於此。岫坦聳如臺,臺後有寺,寺右有對酌亭,寺左有清官潭,潭側為桃花岩,岩半里有嶺,曰「餞客嶺」 ,汪倫《餞李白》即其處。
長安山 ,在縣南五十里,與南臺連。山水縈洄,茂林脩竹,最可避暑。
紫荊山 ,在縣東十八里。多產荊木,色紫。昔有義族居此,人以「紫荊」 擬之,故名。
洿池山 在縣南六十里。環山皆湖,圍十餘里,水漲宛在中央,中列廛市。明末,邑眾買邸避賊,邑令徙治于此。市前有祠,市後曰「後嶺」 ,上有寺,狄梁公墓在寺後,地近大江,所防者水寇爾。然隆冬竹墩渡淺。明崇禎十一年,流賊浮簰竟渡,掠殺無筭。使臨河有守,賊豈能飛越哉?
小孤山 在縣南百四十里。原在北岸,一峰孤峙,與南岸澎浪磯相對。週里許,高窮千丈,為楚、蜀、豫章諸水咽喉。磯峭水湧,海潮至此不得上。響石山 在縣東五里。其上履之有聲如擊鼓。殷葛山 在縣東二十里。葛、殷二姓居其下,世為婚姻,因名。按《縣志》,「野葛連蔓,盛夏萋萋。」 天韭山 在縣東二十里,春韭不蒔,自生香澤堪採。
燈窩山 在縣東四十里,夜有聖燈,繁綴林塢。金唐山 在縣東七十里,金唐二祖師道場。馬頭山 在縣東八十里,峰形屈曲,如馬回頭。芙蓉山 在縣東九十里,瀕湖汀芙蓉盛開如錦。
彈子山 在縣東五里。其山多石如彈子,堪供手彈。
鑿山 在縣東十五里。空洞邃奧,外糲中綺,口懸石磴,欹崱陡隘,入後豁敞,底有大河,竅通江海。頂劈石窗,雲影天光,與河相耀。石壁具龕爐,花木鳥獸狀。複洞蟬聯,疊瀨響荅,莫竟其端。時有笛韻隨風,煙霞無際。
龍門山 ,在縣北三里,俗呼「城門沖」 ,縣來龍起頂處如城門然。
嚴恭山 ,在縣北三十里。上有石突立如人號。
《石道人》高五十丈餘,週十里,其亙十里。
橫山 ,在縣北二十有五里。迤邐延亙,週十里,秀河之源。
風虎山 ,在縣北三十里。狀類伏虎。
團林山 在縣北二十里,樹木四圍,野獸多萃。石門山 在縣北四十五里,兩山夾峙如門。祈雨山 在縣北五十里,有龍王祠,旱禱多應。白崖山 在縣北五十里,甚險峻,上有龍湫,接太湖、英、霍界。
張公山 ,在縣北六十里。相傳仙人張果老遊此,上有驢足跡。
鳳凰山 在縣北三十里。昔有鳳凰鳴其上。靈隱山 ,在縣西北十五里。峰巒聳秀,相傳禪師馬祖卓錫於此。
雞公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形如鬥雞,河邊聳立。
銅鈴山 ,在縣東三十里。
西源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上有九井,有龍祠,禱雨多應。
摩旗山 ,在縣北六十里。峰如旗捲,有石丈餘,懸駕山泉,曰「弔橋。」 石橋側古樹長百餘尺,大數圍,不辨何樹。崖產苦茶,可療熱疾。
陳漢山 在縣西北八十里,接蘄、黃界。昔陳漢立寨於此,因名。縣河發源於此。
火爐山 ,在縣南四十里。上有冶。
得勝山 在縣西四十里。元余忠宣拒陳友諒,得戰勝於此,因名。
窯房嶺 在縣西二里。舊多陶冶。
佛座嶺 在縣西七里。上有石如椅。昔五祖遊此,憩息其上。
車鼓嶺 在縣西十五里,接黃梅界。
龍溪嶺 在縣西二十里。山足有溪,人多見其蜿蜒出沒。
金雞嶺 在縣西三十五里。昔有金雞出見。「小隘」 嶺 在縣西八十里。阻山臨河,峭狹險峻,接荊、舒界,為防守要地。明初攻湖廣,遣元帥石良通道蘄春,由此嶺最宜加意防守。
雷公嶺 在縣東二里,往洿池倉鎮要路。上有「雷石」 ,樵者間得之。
洞坑山 在縣北五十里,山高而銳,中有靈湫。福昌山 ,在縣東北郭外。
牯牛山 ,在縣北四十里。蹲伏如牛。
孚玉山 在縣東近城峰有虯幹數株,相傳唐水光祖師手植。下為精舍,左嵎奇石蹲踞,狀如嘯獅,望之白光如玉。明邑紳石思琳《記》云:「出東郭門,自下視山,若列翠屏,古松流水之間,紅寺花池,麗畸掩映。旁有修竹林,可供清嘯。山僧剖竹為筧,步步引泉,滴瀝行竹,上入于廚。引泉飲之,甘洌異常。水更陟數武,婆娑古」 松,如披《邢和璞圖》,坐《三生石》也。自山視下,則萬井樓臺,綴染芳樹中,疑展繡畫。西郊南陌,村落蔥濛;柳涇虹橋,行人歷歷,目不暇接,何減山陰。來遊者,春以人日,夏以浴佛,而高秋紅葉,尤過客所停車焉。至于夕陽綵翠,遠映河煙;夜月清暉,遙聯燈火。登高作賦者,往往留之不能去。宜乎閭丘卜鄰,水光,卓錫也。
秀河 在縣東半里。河接黎協橋,西流導至通明閣入學宮前。此水發源橫山、黃栗沖二處,委折二十餘里,至黎協橋,穿東坂,徑出南臺山腳,與縣西大河合流而去,原不遶學。明正統間,邑令謝驥深諳地宜,加意學校,始開引注學,逆水上堂,官民俱利。弘治己未,邑令施溥復濬,闊二丈,深六尺,長七百餘丈,四時不涸。岸柳迴秀,中利行舟,旁可灌畝。但河沙易淤,間藉人工,每一開浚,則登賢接踵,且兆聯蜚。今涸塞既久,棘闈屢躓,按故道仍有細流,所梗不過數節,為功甚易。誠于銅鑼墩復築舊壩,截水從學東水關入,繞方家橋合通濟之水,從學西水關出,達放生橋始趨大河,則縣基學宮並受其福,而「冨教可成」 矣。
大豆溪 :在縣東三十里。
小豆溪 在縣東三十五里。二水同會於伯勞河,有橋可渡,運道通衢。
大伯勞河 ,在縣東六十里。
小伯勞河 ,在縣東七十里。二水合張冨,達於楊灣,入於江。
洿池 在縣南六十里,其段三十有六,其水引南湖趨泊湖,達雷港入於江。按《縣志》,縣湖龍河之水皆由此合,南出鱘魚嘴,東出北口望江吉水溝。
張冨池 ,在縣東八十五里。其池連楊灣口,其
《水趨》泊湖,達雷港,入於江。
黃湖 在縣東南七十里。
茅湖 在縣東南百里。內茁蘆葦,與江偪近。龍南湖 ,在縣南三十里。其湖多蓮,其中有浮洲,涌出如螺黛,若隨上下者然。其水連白荊棠梨湖、小黃湖,趨張冨達泊湖入於江。棠梨湖 ,在縣南四十五里。
白荊湖 ,在縣南六十里。
泥湖 ,在縣西南四十里。
牌湖 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麻湖 在縣西南五十里。
周泊湖 在縣西南五十里。
泊鹹湖 ,在縣西南四十里黃梅攝湖口,出九江。
清灣河 在縣西二十五里。受二郎河之上流。三溪河 在縣北六十里。其源出蘄黃,其泒三,匯於隘口入於江。
西源河 在縣北五十里,由石埠灘羊角山下入清灣河,合流至縣。
馬蝗河 ,在縣北三十五里。受舊縣河水之上流。
荊橋河 在縣東北三十里。河接縣東諸水,別為一支,至兩河口,始與黑羊河水合,經月山行三十里,歸泊湖,出吉水鎮入大江。
孟洲 在縣南四十里。洲廣而沃,宜畜牧,居者甚眾,環洲皆湖。
黃陂洲 在縣南四十里。地多黃壤,植物頗饒。望子洲 在縣東南七十里,連大伯勞灣。昔有父以子出戍送於此,望而立化,至今傳之。楊柳洲 在縣西八十里,堤多楊柳。
桑落洲 ,在縣西百三十里。其洲倚江,昔劉毅、盧循戰處,李白《送弟》,賦詩於此。
望江縣
周何山 ,在縣東一里。相傳周瑜、何無忌立功於此。
佩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
孝感山 在縣北十五里。唐貞元中,有孝子徐仲源居此,旌其鄉曰「孝感」 ,亦以名山。
雄魚山 ,在縣北三十里。王慈湖先生墓在焉。石馬山 ,在縣北二十里。
橫山 ,在縣北二十里。
祈雨山 在縣北二十里。禱雨輒應。
磨叉山 在縣北三十里。上有石橫立如駝,其中有磨叉痕及人馬足跡。又有竇大如錢,空洞無底,相傳為仙人釣處。二老讓地亦在此。石龍山 在縣北五十里,相對有石牛山,接西圩東岸。
虞村山 接西圩。石龍山。
寶珠山 ,在縣北五十里。瀕湖眾山皆伏,獨此山巋然圓淨如珠。
鳳棲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
麒麟山 ,在縣北三十里。
懸頂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宋五經先生龍仁夫墓在焉。
鷓鴣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
石輝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儀賓方惇墓在焉。
《通志郡邑志》舊訛為石灰今訂正
[编辑]大茗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旁出者曰小茗山,兩山東西相峙。大茗之巔有巨石,廣數丈,屹然雲表,上平如砥,煙嵐常翳其半有洞可容數百人。其山之水沿流入馬頭河、蘆新港,瀦為武昌湖。
小茗山 上有峰曰「蓮花」 ,秀麗峻削。漢梅福、唐羅隱曾居此。
香山 在縣西十里
烏龍山 ,在縣北七十里。上有龍神祠。
值雪山 ,在縣西十八里。相傳李白值雪於此山之半,即太白讀書堂在焉。
嵯峨山 ,在縣南七十里。山勢甚高。
者山 在大茗西十里,接太湖界。
長嶺 ,在縣北四十里。
分茅嶺 在縣北六十里,與太湖分界,處大江 ,縣濱江僅十餘里,每當桃花漲至,江與湖連,一望淼茫無際,海潮至小孤山則不上,是邑為海潮止處。
後溪河 在縣北十五里。其水受青草、白土,連銅城、烏頭,循塘勝山、三丫口,達懸步入於河。石子港 在縣北二十里。其水出值雪涼泉,匯孝感慈湖,入於武昌。
馬頭河 在縣北五十里。其水匯大茗、石灰、鷓鴣山,趨馬山、雅灘、衷赤河,入於武昌。
埭溝河 在縣北六十里。其水納懷寧連沙灘,趨石窟,達皖口,入於江,乃諸川合派處也。武昌湖 在縣東北三十里。其水受茗山、鳳棲、烏龍匯、馬頭蘆、薪聯、青草,達於江。廣十里,袤三十里。水漲則張公、鴉灘、毛池一帶田畝多為所浸。
漳湖 在縣東北六十里,袤六十里,廣四十里。其水納白水、武昌、青草,仰張山、焦城、車門,趨埭溝,內達於皖口入於江,外達於路灌口入於江。四面受水,最為田患。近有洲生湖中,名「漳腹洲」 ,蘆課歲增,而魚課大妨焉。
青草湖 在縣東北四十里。
白土湖 在青草之東。其水受武昌司馬武洲,趨漳湖達於江。
楊溪河 在縣南五里。其水東泊湖,有口曰「撒水口」 ,趨任城下六角池,分於長羅直頸水橋北港下段,其段三十六,繞縣而下,達雷港入於江。今徙華陽鎮,入於江而出。
懸步河 在南城外。其水受楊溪直頸水畔徐畽谷蘭湖,引徑口小橋隘舊渡,走南臺山達雷川,循周何山合於後溪,入於楊溪。
泊湖 在縣西四十里。其水受香山、月山、連龍、南北澇仰、瀧西、金口諸水,達於急水鎮河,入於江。廣五十里,袤五十里。水漲,沙嘴、赤土、香草、蘭家、羅家一帶,田受澇云。
鱭湖 在縣西四十五里。其水溯泊湖,趨楊溪入於江。
蘆薪溝 ,在縣西北三十里。其水出長嶺《鷓鴣》,入於武昌。
大雷池 在縣東三十里。源出宿松界,東行三百餘里,經縣南沿流三十里入於江。一名「雷港。」 大小豆溪 在縣東三十里,界宿松分流,達於慈湖入於江。
龍潭 在縣南二里。即麴令禱雨沉鐵板丹書處。
白澗 ,在縣西南六里。水由龍潭入懸步。
水利附
[编辑]本府。〈懷寧縣附郭。〉
黃城圩 在縣西南八十里。
雲田高阪 在欽化鄉
總鋪阪 在縣北二十里。
雲田低阪 在欽化鄉
黃陂阪 在縣東二十里。
練城阪 在大豐鄉
井田阪 ,距縣五十里。
楊林阪 在潛岳鄉
三橋阪
桐城縣
《楊沖塘 》「坐落社壇後。」
《野豬塘 》,「坐落日就鄉。」
《澤眼塘 》坐落《站觜》山下。
《大灌塘 》「坐落天寧莊。」
白陂塘 坐落雙港鋪
青廟塘 ,坐落相公嶺。
《墨斗塘 》,「坐落龍河。」
官民塘 坐落六兒嶺下。
《黃泥塘 》,坐落黃泥山。
古隔塘
《白馬塘 》坐落打段山。
「響水塘 」 ,坐落西園觜。
走馬塘 ,坐落桐積鄉。
《古塘 坐落》,《生生社》前。
神塘
城塘 坐落鼓樓下
築塘 坐落太平樓
隔塘 坐落蟾石下
千丈堰 雙河堰
潛山縣
蝦雞塘 在玉照鄉
清溪塘 一名《關塘》。
華塘 周坡塘
汙塘 在清朝鄉
月家塘
左家塘 在堯年鄉。以上七塘,明洪武乙亥監生姚敏奉工部劄子臨縣所開者。
唐汗塘 在玉照鄉
黃鶴塘 在玉照鄉縣東五十里。梘水過河溉田,名「高梘渡。」 魏家堰 在縣北三里。
石橋堰 距縣五里
平託橋堰
趙家堰 距縣六里
薛家堰 距縣七里
埭口堰 距縣八十里
楊家堰 、姜家堰 、左家堰 以上俱在「清朝鄉。」
王家堰 距縣南五里
胡家堰 距縣八里
羊武堰
戴家堰 距縣十里
曹家堰 距縣十五里
盧家堰 距縣二十里
樊家堰 在縣西五里
韓家堰 距縣七里
唐家堰
西中堰 距縣十里
南秋堰 在縣東北五里。
中牛堰 :距縣四十里。
灌塘堰 距縣五十里。以上俱在玉照鄉。吳塘陂 在清朝鄉。歷年衝決,幾至潰毀。康熙十一年,知縣周克友委典史蔡廷選修築,高厚堅固,民恬其利。
烏石陂 在玉照鄉
紙湖陂 :距縣東北七里。
下榻陂
石塘陂 :距縣十五里。
白石陂 :距縣二十里。
赤岸陂 在堯年鄉
天陂隔 距縣東北七里。
百丈隔 距縣十里
穿山隔 距縣十五里
烏珠隔 明洪武時朱子賢開。以上俱在玉照鄉。
開源澗 :距縣西八十里。
韓家沖 、詹家古。 俱在堯年鄉,明洪武間開。
太湖縣
古熙塘 在北門外之東。
天明塘 :亦在北門外。
「察院後塘 」 :在同春門外。
阜民塘 在南阜門外
清水塘 在太平鄉
大安塘 在太平鄉
羅塘 在興化鄉
白水塘 :在城東三里。
烏株塘 :在羅先阪口興化鄉。
小羅塘 在興化鄉
官塘 在長寧鄉右。明洪武間,監生李順奉工部劄子臨縣所開。
沙陂堰 在棠梨阪
甘莊堰 在甘莊嘴
《棠梨堰 》在棠梨阪。
龍門堰 在龍門山。發源。宋龍鳳年間,屯田御史趙天佑濬。
銀子河堰 在銀子河
《繫馬柱堰 》在馬家阪。
東堰 在縣東四十里
黃土塘堰 在黃土塘
「萬家堰 」 在鵝子山。
「木馬堰 」 在馬家阪。
龍家堰 在橫山橋
高格寺堰 在佛圖山
梅家堰 在梅林村
靈仙莊堰 :在曹家阪。
陳子基堰 在楊家沖
下馬堰 在松陽橋
「長湖堰 」 在長河園。
泗洲墩堰 在糊皮阪
劉家山鋪堰 在劉家山阪。
大掌平堰 在白鹿河
「張家堰 」 在廖家阪。
城頭堰 在城頭
「羅家堰 」 在羅家阪。
父子塅堰 在賁家阪。《白沙堰 》,在石霞山口。
包公白廟堰 在白廟阪。
張家堰 在南陽石
《嘉鵝堰 》在武陽阪中。
高莊堰 在汪洋鋪下
千工堰 在千工阪
梅家沖堰 在李楊村
甘漳堰 在甘家阪
東天阪堰 :在東門外。
「郭家堰 」 在郭家阪。
「《秦良》堰 」 在秦良阪。
白石阪堰 在沙長阪
斗田堰 在斗田
高陂堰 在李家阪
「北倉堰 」 ,在張冢阪。羅陂阪堰 在羅家村。
許家橋堰 在檢石嶺
黃土陂堰 在黎家阪
鮓陂堰 在鮓陂阪
「楓香堰 」 在凌林河。
「三才阪」 堰 在魏家阪。
龍灣西沖堰 在龍灣村。
盧家堰 在盧家沖
洪念沖堰 在蓋家河
羅溪關口堰 在單家阪。
陸鍾堰 在陸家沖
新增堰 在李家沖
「千家堰 」 在千家阪。
五顯堰 在小池
翟公堤 在邑東三十里。元至正間,縣尹翟居仁所築。明正德間,同知林有祿、通判何景暘、知縣董昌修。嘉靖間,知府胡纘宗、知縣李珊重修。官圩壩 一在興化鄉。
溝洫 北一:北之東流入後河;南二:一自縣後水合,東者南流;一自西,遶鳴鳳坊巷,今京兆大夫巷,過陶家舊址為湯家溝,流入阜民塘,並出鯉魚溝入河城外;一自養濟院起,沿外河街、朋家巷,遶石家巷、大西門流,出鯉魚溝入河,「知縣王大謨開。」
宿松縣
方塘 在城內西南隅。隋巨仁詩云:「白水溢方塘」 ,蓋謂此也。一面依城,三面皆民居圍繞,昔見侵占,今宜清理之。
沙陂塘 在東郭外,唐邑令閭丘開,昔羅隱僑寓于此。李白《贈閭丘》詩:「荷衣落古池」 ,即此。金塘 ,在城內北隅。
藕塘 在北郭外
鑿山公塘 :在治東十里。
張家塘 在治東十里鑿山下。
官塘 在治北十里
板橋塘 在治西十里
大蕩角塘 :在治東二十里。
白茅塘 :在治東二十里。
項應塘 在治東二十里。
朱受塘 在治東二十里。
屠家塘 在治北二十里。
浮雲里塘 在治東三十里。
曾禮正塘 :在治東三十里。
荊橋塘 :在治東三十里。
豆溪塘 :在治東三十里。
洪五塘 :在治南三十里。
黃花塘 :在治北三十里。
張四塘 :在治北三十里。
蓮花塘 :在治北三十五里。
羅隱塘 在治東北三十八里。唐羅隱經此,偶渴,以丹瓢盛水飲之,餘瀝覆塘中,泉遂泛溢,因名。
黃家堰 在治東五里,起積兒橋,尾抵過路灘。惠民堰 ,在治西二里河西,有田數百畝,遇旱無救。知縣施溥開築灌之,後知縣楊之屏修。清同堰 在治南十里,溉田甚多,居民立約,限時刻放水,以息紛爭。
泉水堰 在治東十五里。
紫荊堰 在治西三十五里。
雙鴻堰 在治北四十里。
苦竹堰 在治西四十里。
潦草堰 在治西四十里。
太陽堰 在治北四十里。
董家堰 在治東四十里。
車家堰 在治東五十里。
鴈鵝陂 在治東二里。秋冬鴈多集此,故名。「陽西陂 」 ,在治東三十里。
五角陂 :在治東三十里。
百家陂 在治西四十里。水利百家共之。黎協堤 在治東一里。水漲時,徒涉者多沒溺。明知縣施溥築堤百丈,民便之。知縣萬汝觀、楊之屏繼修。舊旁植密柳,今廢。
楓香堤 在治東三十里,道通望太、懷寧明,邑令施溥築,長三百五十丈,高一丈餘,闊一丈五
尺,旁植柳萬餘株,中造橋梁,邑紳石思琳重修荊橋堤 在治東三十里。康熙辛亥,耆民曹聖郡庠生石頌功,同僧自如、恒如新築,其長踰一里。
舊縣堤 :在治北四十里。
翟公堤 在治西四十里,耆民陶原壽築,《望江縣》
西圩 ,在邑東北六十里。圩週三十餘里,岸三千九百七十餘丈,基闊十丈,高二丈,包涵西湖、小陂、後湖,為田三萬七千餘畝。
「蘇家塘 」 、「桐凌塘 」 、「李九塘。」
汪家塘 松秧塘 、「大一塘。」
蘇氏塘 、蓮花塘 、「永思塘。」
「黃泥塘 」 「金家塘 。」 「廖士塘。」
蒲塘 ,「楓香塘 」 ,「佛子塘。」
陳家塘 、卓家塘 、羅家塘。
蓮池塘 ,油榨塘 ,「陷塘。」
「舊塘 」 ,「月塘 」 ,「新塘。」
荒塘。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