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7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七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七十五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七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七十五卷目錄

 安慶府部彙考三

  安慶府城池考

  安慶府關梁考

  安慶府封建考

職方典第七百七十五卷

安慶府部彙考三[编辑]

安慶府城池考        府志[编辑]

本府。懷寧縣附郭。

安慶府城池 ,自宋慶元元年陞舒州為安慶府。嘉定十年夏四月,金人犯光州,寧宗以黃幹知安慶。幹至,則金人巴破光州,乃請諸朝建城於盛唐灣宜城渡之陰。其城北負大龍,東阻湖,西限河,南瞰大江,周九里一十三步。設門五:東曰「樅陽」 ,東南曰「康濟」 ,南曰「盛唐」 ,今改「鎮海。」 西曰「正觀」 ,亦曰「八卦」 ,北曰「集賢」 ,遂建府治。元至正丙申,守帥余闕重修,增高至二丈有六,濬重壕三,引江水環遶。今古壕塹跡見存。明洪武庚午,指揮戈預重修,濬池深至一丈。嘉靖辛丑,知府吳麟於城內周圍加甃以甓。天啟癸亥,知府陳鑣、通判歐陽騰霄大加修葺。騰霄董治勤瘁,皖人祠焉。崇禎乙亥,知府皮應舉補其傾圮,知縣黃配元續砌周城馬道北關一帶,增高雉堞,建敵臺四,一正觀門右,一樅陽門左,二集賢門右,濬舊壕,為功最鉅。乙酉,左兵破皖五,城樓盡燬。是年夏季,

皇清知府桑開第重建「五樓。」順治庚寅夏,霪雨連月。

城圮實多,操撫,部院李日芃、知府王廷賓、知縣賈壯修補如舊。順治庚子,操撫宜永貴登陴,周視甃女牆,將舊城三千餘垛合四為一,約七百五十四垛。周城設立窩鋪,計間數二百四十有奇,以備守禦。

外縣

桐城縣城池 ,舊有城,即隋同安郡故址,設門四:東賓陽門,南陽和,西貞兌,北「龍眠」 ,咸有樓。宋末,徙治樅陽,又徙池之李陽河。元始還舊治,城久傾圮。明萬曆丙子,知縣陳于階建磚城,周六里,門六:東曰「東作」 ,東偏曰「向陽」 ,南曰南薰,西曰西成,西偏曰宜民,北曰「北拱」 ,咸有樓。崇禎乙亥,知縣楊爾銘重加修葺,更設窩鋪、砲臺。

皇清康熙庚戌秋,因雨城圮,知縣胡必選同鄉紳彭

戴芳重修之潛山縣城池, 舊有城,即府治故址。《通典》云:「楚靈王所建,周七里二十有一步,高二丈,四門。」又云:「古新城,後為縣,遷於西」,久圮無城,止有迎恩、回鄉、皖公、朝天四門。明崇禎丙子戊寅,兵備道史可法、知縣柯友桂建城備寇,工未畢,庚寅洪水衝頹,遂中廢。

皇清順治己丑,操撫部院李日芃知縣鄭遹元副將。

梁大用築建土城,唯東北仍舊腳西南收縮。由高營壩至同安橋,與東北舊腳接。

太湖縣城池 ,舊有城,周七里,環城有池,深廣各丈餘。門六:「東仁和,東偏來春,南阜民,西天晶,西偏德勝,北肅政」 ,咸有樓。明嘉靖乙酉,知縣王良卿修。萬曆間,水漲,東北成河。崇禎丙子,知縣楊卓然建磚城,避東北水患收縮,止周六里。門六:「東長泰,東偏靖海,西鎮湖,西偏永寧,南匯江,北馴龍」 ,咸有樓。崇禎甲申,知縣李盛英修門六,易名者四:東宣威,西鎮武,南懷德,北「安定。」 尋屢經流寇洪水,六門傾圮。

皇清順治戊子,知縣李世洽修。康熙丙午,雨傾北城。

知縣羅綺修。壬子,雨傾西城,知縣王崇曾修葺。宿松縣城池 :舊無城,明崇禎乙亥,知縣苟天麒始築城址。外垣門六:東寅賓;東偏集賢,南薰阜,西鼇奠;西偏永濟,北拱辰。尋經寇燹,工遂廢。

皇清康熙壬子,知縣朱維高起造懸樓二十座,以備

守禦

望江縣城池 ,舊無城。明萬曆乙亥,同知蹇達署縣篆,始建四門,東清城,西嘉澤,北孝感,東北翔鳳,咸有樓,周六百二十六丈。戊子,清城、孝感二樓災,知縣羅希益重建。崇禎乙亥,知縣黃配元防寇,增高之。己卯春,霪雨,城泝泐。知縣祝維嵩補築之,未及半,流寇突來。守將戚國泰躬負石五晝夜成堅。

皇清順治己丑,知縣王世蔭「重修城樓

安慶府關梁考        府志[编辑]

本府。懷寧縣附郭。

海門第一關 在小孤山。元天曆中,立鐵柱於此,長三丈有奇,壁立江心,控扼吳楚。小孤去海千里而遙。其稱海門第一關者,或云為皖之海口設也。海口在皖治西五里,亦名海瀾揭傒斯,有「乾坤上下雄孤柱,吳蜀東南壯此關」 之句。集賢關 在府北十八里。連山迤邐,至此而為狹嶺,置關其上,與桐之北峽相似。北峽者,吳人用以侮曹休,則懷之,用武防禦宜憑此。

蕭家橋 在城中

三步兩橋 在城內衛前東偏。

大新橋 石門、漳港兩湖之水,由此達江,清濁如涇渭。明萬曆間,邑紳司馬汪道亨甃石重建。商賈往來鱗集比屋多河舫,茶竈酒帘,中央宛在。一時遊屐初停,估帆夕下,即有「前俯大江,後望澄湖」 之概。

小新橋 在新河口

便民橋 在城西新橋北。

前同安橋 在城西

後同安橋 在後街,通盡忠池、清水閘諸水。廣濟橋 在城西二里。

二郎橋 在城西二里

弔橋 二:一樅陽門外,一集賢門外。

石橋 在樅陽門外

大野螺橋 在南嶺外,自皖達京師之第一橋也。橋當孔道,春夏漲溢,非此則病。涉八省,輪蹄所過,有康莊之羨焉。

小野螺橋 在南嶺外,路由東。

楊樹橋 在野螺,南達樅陽龍灣路。

寒塘泊橋 在淥水鄉

谷家橋 在淥水鄉

沙橋 在淥水鄉

車津澗橋 在總鋪北五里。

石門橋 在石門湖中

蕭家橋 在虎澗

高橋 在大豐鄉

秦家橋 在城東二十里。

白石橋 在堯年鄉,麻塘湖水出此。

雞籠寺橋 在齋人鋪

官豸橋 在皖口。昔有縣令造此甃,其半尚未成,今三空現存。

大橋 在文殊寺前

四武寺橋 在青溝嘴

雙城寺橋 在大豐鄉

高河埠橋 在欽化鄉

三雅寺橋 在欽化鄉

茅城橋 在大豐鄉

觀音橋 在欽化鄉

西澗橋 在欽化鄉

大三橋 在受泉鄉

小三橋 在受泉鄉

洙流橋 在欽化鄉

車津橋 在大豐鄉

宜城渡 在康濟門外大江之滸江,南北所由通也。南岸隸東流。

石門渡 在石門湖之中。

山口渡 ,水落渡僅里許,若夏秋漲溢,官豸橋空,隱不見小舠,泝浪至郡十五里。

石庫渡 在冶塘口

鹿角渡 在石牌楊家灣。

「洙流」 渡 在洙流河。

宣團渡 在黃坡坂。「長楓渡 」 在長楓夾。

桐城縣

北峽關 ,孫權控扼之地,其北距廬、鳳,其南指江黃,有營汛。

桐溪橋 在縣東城外,距城僅數十武,為京省通津。元末,方德益捐金甃石橋便之。明嘉靖末,始圮,復易以木,歲久亦頹。

皇清康熙乙巳,知縣鄔汝楫重建木橋,大復舊觀。《近》

亦漸頹。康熙戊申,知縣胡必選重構堅實,往來稱便,更名曰「子來橋。」

回龍橋 在城內察院東。

桐陂橋 在城內錢氏書院西。

清水橋 在西城水關

洙泗橋 在儒學前。溝水環繞明倫堂,從雙橋遶出南城外洗硯池。

黃公橋 在縣東三十里。

孔城石橋 在縣東三十里。

孔城木橋 在縣東三十里。

黃華橋 在縣東南一百里。

上深溝橋 在縣東二十里。

萬安橋 在縣東南八十里。

錢家橋 在縣東七十里。

仙人橋 在浮山

渡仙橋 在浮山

會公板橋 在縣東

朱公橋 在縣東

和尚橋 在縣東

龍潭橋 在縣東

土橋 :距城八十里。石碑界。

宋家橋 距城九十里,石碑界。

鳳凰橋 在縣南一百里石碑界。

太平橋 在縣南三十里。

下深溝橋 在縣南三十里。

義津橋 在縣南七十里。

官步橋 在縣南一百里。

七星橋 在縣西一里靈泉寺前。

石井橋 在縣西四十里。

楊使橋 在縣西三十里。

挂車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

官莊橋 在縣西八里

包家橋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楊樹灣橋 在縣東五十里。

下梨橋 在縣北三十里。

木樨橋 在縣北三十二里。

魯王橋 在縣北十五里。

棗樹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舉步橋 在縣東三十里,係往來通衢。康熙二十年頹壞,本縣知縣王凝命捐資募建石橋。「便民橋 」 在縣東門外。長十七丈二尺,七省通津。康熙二十二年三月初八日山水驟漲沖倒,本縣知縣王凝命捐貲修建,完備堅固。

練潭渡 在縣南六十里。

新安渡 在縣南四十里。

烏金渡 在縣東一百一十里。

石溪渡 在縣東九十里。

破堽渡 在縣東一百三十里。

車津渡 在縣東一百里。

黃連渡 在縣東八十里。

梅渚渡 在縣東九十里。

沽杯坊渡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

雙渡 在縣東一百三十里。

方渡 在縣東六十里

潛山縣

駕霧關 在縣西三十里。

龍井關 在縣東四十里西堡外。

大關 ,在縣西四十里。

小關 ,在縣西五十里。

旌駕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善士坊,金光祖造。迴龍橋 在天柱寺前,漢武帝登封迴輦處。西林橋 在山谷寺門,秦西林造。

試心橋 在皖山絕頂

東門橋 在縣東門外。明末耆民王鳴鳳鼎建。柯知縣以「好義生恭」 扁給之。後圮,知縣鄭遹元重建。

崩河橋 在縣東三里。林成、儲明善同建。黃花橋 在縣東五里。陳紹周建。

三里橋 在縣東五里。陳紹英建。

破月橋 在縣東十里

鍬荻橋 在縣東北二里。張楷、芮宗高同建。珠琳河橋 在縣東十五里亂墩山下。

西門橋 在縣西門外,知縣李新建。

平託橋 在縣西五里。金廣潤建。

皖公橋 在縣西四里

小石橋 在縣西十五里。

龍骨橋 在縣東北七里,芮啟治、張楷同建。「乾河橋 」 在北門演武場侯邦宜建。

文峰橋 在縣南河文峰塔下,知縣于廷采建。黑河橋 在縣南門外。金廷傑、陳紹周同建。「便南」 橋 在縣南城外,王誌建。

茅家壟橋 在縣南十里。

裴家溝橋 在縣南五里。

江家橋 在縣南十里

許家河橋 在縣南十五里。

黃泥溝橋 在縣南二十里。

九井河橋 :耆民王星捐貲建。

青山渡 在縣南三十里。地名車輞坂。袁家渡 在縣西六十里。

西河渡 在縣西一里

黃柏渡 在縣西五十里水吼嶺。

破越渡 在縣東十里

古角渡 在縣東五里

太湖縣

花橋 即北門外橋。舊在龍山下,水廣不及丈餘,人偶以龍舟廢板渡之,故名。今則水決成大河矣,其名猶存。知縣王崇曾置造渡艘,近又為驛使孔道,前船已朽。知縣方《人龍》造二船渡之,往來如織,不阻置郵焉。

「《載楊》橋 」 :知縣徐必達造舟為浮橋,署篆經歷石文器治鐵索繫舟,為久遠計。明崇禎間,儒士阮大鎮助田七十畝,為歲修橋之費。亂後渡廢田隱,知縣李世洽清查,造舟濟之。日久傾朽,知縣方人龍重造。

見龍庵橋 在縣南五里,通望江里民章約端造。

蓮池板橋 在縣西五里。

觀音橋 在縣東一里

棠梨河橋 在縣西十里,邑紳陳所學建。明崇禎間,山水衝圮,石腳猶存。

大龍橋 在縣北十里,真乘寺僧祖止建。「黃絲橋 」 ,在縣北七里。邑人李讓建。

松陽橋 在縣東南五里。

皋橋 在縣南十里

倉前橋 在縣東三十里。康熙年間,知縣鄒應錫重建,有《碑記》。

小龍橋 在縣北十里

梨林橋 在縣北二十五里。

駐馬橋 在縣北三十里。

小池橋 在縣東四十里。

鮓陂橋 在縣東四十里。元至正間,邑人宋表臣建。明成化間,孫宋綱重修。

徐家嘴橋 在縣南四十里。

馬路口渡 在縣西一里。上通八省,南通望江。明萬曆間,水道從東北,故遷渡於載楊橋。潦水灘渡 在縣北十五里,通英山。

銀杏渡 在縣南十里,通望江。

白茫渡 在縣東三十里。

項家埠渡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徐家嘴渡 在縣南四十五里。通無相寺公館,亦通「望江。」 知縣王崇曾造舟濟之。

宿松縣

東關 在縣治東二里。角樓三間。

南關 在縣治南二里。關門一間。

大小西關 在縣治西一里,關門各一間。北關 在縣治北一里,角樓三間。以上俱明成化己亥知縣趙翊建。弘治戊午施溥重修。末年流賊燬。

通濟橋 在城內。邑東北有溪,渡水關,入城匯於黎河,穿市中達方家橋,繞學而南,舊甃石為橋,跨市通道。明弘治中,知縣施溥重修,復建亭於上。其後耆民趙士彬再修,易亭為「關帝閣,地液所通。每年居民疏治,不致淤壅。今積礫填流,不惟水圮,內田卒難墾復,而龍脈且不順適矣。」 應奎橋 在縣東儒學前。水接秀河。明弘治庚申,知縣施溥給工資,命道士李本章建。萬曆間,耆民柴應奎同弟重建。崇禎庚辰,造城橋廢。謁真橋 在縣東玉皇閣右,隔秀水河,水漲時難以通謁。舊有木彴,旋架旋廢。康熙甲寅,知縣朱維高捐俸鼎建石梁。

東門橋 在縣東傍城沙陂塘。昔為邑宰閭丘別業,旁通秀河。明弘治戊午,施溥給工資,命義民司昕重修。

黎協橋 在縣東東嶽廟左。其地低窪,數澤相連,水患獨甚。明弘治辛酉,施溥給資重建。外築長隄,旁植密柳,中置一小橋,以通往來。其利賴宏矣。

近城橋 在縣東二里。明成化丙午,知縣孫衍建。

惠春橋 在縣東三里。明弘治庚申,施溥給資命僧建。

彭家橋 在縣東四里。明成化戊戌,民人彭信建。

雙荊橋 在縣東五里。明弘治,施溥給資,命民尹傑重建。

歐訓橋 在縣東,舊建無考。

惠泰橋 在縣東。明弘治庚申,施溥給資,命僧惠泰建,衢路乃通。

積兒橋 在縣東。舊建今圮。知縣朱維高重修。「人和」 橋 在縣東。舊建。

白楊橋 在縣東七里,河衍橫山,為秀水發祥之道。明弘治施溥給資,命僧惠演建。

政通橋 在縣東八里。舊建。

上馬橋 在縣東十五里。支水赴河,時有水漲,世傳元末紅巾於此上馬,故名。明弘治壬戌,施溥給資,命民何璉、僧人惠宗建。萬曆丙戌,節婦何氏重修。天啟辛酉,邑人程九齡重修。

下馬橋 在縣東二十里,通荊橋河,出湖。世傳紅巾於此下馬,入村搜掠。明弘治戊午,施溥給資,命道士金元𤣱建。崇禎乙亥,流賊至,居民斷橋以阻。今存石腳,止架木鋪土而渡。

新安上、下橋 在縣東。明弘治時,施溥給資,命民高子欽建。

通遠橋 在縣東三十里楓香堤中。秋時夾水蕩漾,多菰菱鳧雁之屬,道通太望、懷寧。明正德丁丑,知縣王泮建。

荊橋 在縣東,諸水匯於此,出泊湖。明邑勳石良引水溉田,橫約鋪荊,載土以濟。成化甲午建,萬曆間重建,運糧往倉者便之。

曹孫橋 在縣東荊橋堤中。康熙壬子,曹聖同、僧自如建。

利人橋 在縣東。舊名彭受橋。明弘治丁巳,施溥給資命民彭瑄重修,覆亭于上,以息行者。豆溪橋 在縣東三十五里。明弘治己未,民周易等重建。

捎衣橋 在縣東南七十里。明成化乙巳,義民石璉建。

放生橋 在縣南郭外。相傳宋蘇東坡為舒州團練副使,按部至邑,有漁人獲鯉於龍湖,攜入市,金色爛然,頭生微角。蘇聞厚值買之,放此,故名。明成化甲午,縣丞王克明重建。萬曆間,耆民趙立綱、趙士彬相繼修。

皇清順治甲午,庠生趙純璧重修。

青龍橋 在縣南二里。明弘治壬戌,施溥給資,命僧真清建。

通水橋 在縣南十里。明成化壬寅,民吳普明造。

烏泥橋 在縣南十五里。明成化癸卯,知縣孫衍給資,命僧祖松建。

大喬沖橋 在縣南。地為龍湖分支,水隘則行人患阻。明萬曆中,邑紳金星耀造。

新興橋 在縣南二十里。明弘治癸卯,知縣陳恪給資命民陳昱建。

普濟橋 在縣南李家塥白泥湖尾。順治丁酉,庠生張自孔同眾姓建。

通武橋 在縣西關外。元余忠宣行師至此,伐木為橋。後人易以石,因名。

小橋 在縣西小西關,舊建。

大橋 在縣西一里。西源長溪諸山水至此匯為大河。舊有木橋,春夏山雨發洪,西坂漂沒,河難束流,橋亦旋廢。明萬曆戊申,孝廉畢顯祖捐貲糾工,造石橋,長數百丈,闊數丈,勢高於岸,雖夾巿被浸,橋不沒也。

皇清順治六年,深山起蛟,風雷震蕩,平地水深丈餘。

廬舍立毀,居民登橋避之。比及夜半,煙光中偪見龍影來自上流,人盡號呼,恐橋壞。幸闌干曾伏鐵蜈蚣,龍望見,乃折城邊而去,全活甚多。若晴明登眺,則兩岸綠楊,一灣芳草,頗多佳致。鎮波橋 在縣西四里。相傳下有蛟,以鐵牌鎮之。明成化甲午,義民李志建。

驪山橋 在縣西五里。明弘治庚戌,知縣陳恪重建。

凍僧橋 在縣西。昔有略彴。馬祖開靈隱,行風雪中,墮入溪,眾建橋,因名。明成化乙巳,鄭洪重建。

八達橋 在縣西,俗呼「麻踏橋。」 明成化丁未,民石枋建。

二郎橋 在縣西二十里,二郎河通衢。明成化辛丑,民徐祐鼎建。

雁兒橋 在縣西三十里,澗多蒲葦,嘗有鴻雁避冷餔兒於此。明天順癸未,民朱茂建。

更化橋 在縣西,俗呼「女兒橋。」 舊建。

通楚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世傳子貢為夫子答聘,經此適楚。明弘治辛酉,朱華、余槐重建。鳳凰橋 在縣西。明弘治辛酉,施溥給貲,命民朱仝建橋。將成,夜值月白風清,見眾禽擁一大鳥飛鳴過此,聲曰「郎都。」 識者辨之,曰:鳳凰也,因名。

尼僧橋 在縣西四十里。昔尼僧建,後圮。明成化丁未,僧明忠重建。

藕塘橋 在縣北一里。塘饒芰荷。明成化甲午民吳冕建。

深溝橋 在縣北五里。明成化甲午民張柱建。

洗馬橋 在縣北十里。明天順甲申,民潘伯珠建。

韭山橋 在縣北十二里韭山寺旁。明弘治丁巳,施溥給貲,命民蔡敏建。

萬花橋 在縣北十五里,介韭山、酒房二鋪之間,往來要衢。明弘治辛酉,施溥給貲建,覆亭三楹於上,以息行人。亭今廢。

汪訊橋 在縣北二十里。明弘治丁巳,義民汪訊建。

保安橋 在縣北三十里。明洪武初年,奉議大夫陳漢建。

普惠橋 在縣北。明弘治辛酉,施溥給貲,命民汪松、周松建。

董家橋 在縣北。明成化乙酉民吳潛建。烏陂橋 在縣北。相傳陂上有柏樹,慈烏巢之,橋成,見其反哺,因名。明成化丙戌吳海建。車馬橋 在縣北。明弘治己未,施溥給貲,命義民周鉞修。

白龍橋 在縣北三十五里。相傳溪中曾有白龍飛去。明成化壬辰,民石憲建。

保池橋 在縣北,明成化戊戌建。

舊縣橋 在縣北四十里。漢仙田舊治。道通蘄、舒。明弘治戊午,施溥重修,建亭於上,以息行者。亭今廢。

迎恩橋 在縣北。明弘治庚申,施溥給貲,命民王松等重建。

青灣橋 在縣北。明成化乙未民鄧和建。東館橋 在縣北五十里,近佘嘴諸湖,河流潺湲。明景泰癸酉民王權建,通黃梅東館,因名。安豐橋 在縣北。明正統庚申民聶先修。竹墩渡 在縣南四十里,通洿池鎮,阻長河,春冬流細,一葦可航,夏秋水泛成湖。七里黃雀坂皆蕩舟之地,或遇大風,每日僅可一渡。

洿池渡 在縣南六十里。鎮前白荊、青草諸湖相接,夏秋扺新溝,計三十餘里,水影連天,問津者頗以煙波為慮。春冬水落,則曲行汀岸六七里,祇見河流如帶,然泥深難涉,舟子渡之。過此有數橋,由陸可達涇江口。

赤岡渡 在縣東三十二里。道通中路者二:一經香茗山、石牌鎮往府,一經無相寺往望江。常有役王事者過此,涸時沙河可涉。春水平岸則有串木高橋跨河以接官堤。夏秋楓香湖溢,與月山諸浦相連,非舟不可。

長港渡 在縣東六十五里。往倉大路秋水難涉。康熙壬子,縣丞朱家楨施船接濟,陸運得以刻期至倉。

張富池渡 在縣東八十里。

望江縣

化龍橋 在縣南門外。明萬曆四年,郡同知蹇達建。長一十九丈,高闊俱二丈有奇,兩岸甃級數層,橫接沿城馬道。明季,流賊輒奪橋攻城,令楊雲梯於橋頭濬月壕為外護。賊退,復架木橋於壕後,建關橋上以守之。

躍鯉橋 在縣南一里,以近臥冰池得名。宋尹程宗傑建。

觀音橋 在縣北半里

師姑橋 在縣西半里

石板橋 在縣南半里

新板橋 在縣東半里

蘆薪橋 在縣北三十里。

石橋 在縣北三十里

駱駝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

時公橋 在縣西北四十里。

官路橋 在縣北二十里,監生吳鳴鳳建。吳公橋 在縣東北五十里。

西關橋 在縣西門外

武昌渡 在縣東北三十里。明正統間,邑令周鏞修築堤岸。

鴉灘渡 在縣北四十里。明嘉靖間,邑令朱軾請兩院歲編渡夫二名,自是往來利涉。隆慶間,邑令蔡幾撥渡夫一人,分渡黃家、葛家二水,民稱便焉。

黃家渡 在邑東二里

葛家渡 在邑東北二里。

考證

安慶府封建考    通志縣志合載[编辑]

皖國 ,春秋時為舒鳩國、舒庸國、舒蓼國,周初,封皋陶後於舒。凡舒、蓼、舒鳩、舒庸皆偃姓小國,率滅於楚。故臧孫辰歎曰:「皋陶庭堅不祀,忽諸六德之不建,民之無援,哀哉!」

《淮南王 》:文帝二年,淮南王長謀反,國除。十六年,分淮南地,立厲王子安為淮南王,次子劉賜為廬江王。景帝以其數通七國,徙王衡山以貶之。武帝元狩元年,淮南王安謀反,國除。

《廬江王 文帝》封其弟曹徽為廬江王。

廬江王 孫蕃因醉為吳王皓所殺。

《廬江王 懷帝》封成都王穎之子司馬普為廬江王。

前燕

《廬江王 慕容雋》封其弟散騎常侍宜為廬江王。

廬江王 文帝封其第八子劉褘字休秀為東海王明帝時改封廬江王。

廬江王 高祖武德元年封李瑗為廬江王瑗尚儒雅為公子而有布衣之操。

舒國公 輔公祏

舒王 ,高祖子。元明封舒王。武后朝,誣其謀反,徙和州,殺其子亶。

舒王 ,德宗姪,誼封舒王,欲廢太子而立之,李泌力諫止之。

五代

廬江郡公 吳楊隆演封其弟濛為廬江郡公。濛亦嘗刺舒州。

舒國公 :神宗元豐間,封王安石為舒國公、廬江郡開國侯 。理宗嘉熙間,封王鑑為廬江郡開國侯。鑑字明仲,世居安豐之張村,以都統制同杜杲守禦有功。廬州舒、濡須等處。

安慶侯 高帝洪武十二年,封都指揮使仇成為安慶侯。先以成守安慶,故封焉。後復以平雲南功,贈皖國公。

懷寧侯 英宗天順間,都督孫鏜以奪門功,封懷寧伯。後以誅曹吉祥功,封懷寧侯。

廬江侯 何德,光州人。封廬江侯。諡《莊毅》。。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