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宮闈典/第06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明倫彙編 宮闈典 第六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六十九卷
明倫彙編 宮闈典 第七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宮闈典

 第六十九卷目錄

 東宮部彙考十三

  禮記文王世子 內則

  紫微垣太子星圖考

  太微垣太子星圖考

 東宮部總論一

  易經離卦 震卦 說卦傳 序卦傳

  孔叢子雜訓篇

  賈誼新書保傅篇 胎教雜事立後義

  冊府元龜儲宮部總序 建立 誕慶 儀貌 令德 孝友 才智 文學 監

  國 將兵 尊師傅 禮士 齒冑 講學 忠諫 褒寵

  朱子大全集戊申對事 己酉擬上封事

宮闈典第六十九卷

東宮部彙考十三

[编辑]

《禮記》

[编辑]

《文王世子》

[编辑]

大全新安王氏曰:「此篇首言文王為世子之事,故以武王、成王為世子之事繼之。成王幼,周公輔導有道,故以教世子之法繼之。為世子者當貴親,當尊老,故以待宗族養老之事繼之。而終以《世子之記》,則言文王之所以事王季者,皆當以為法也。

文王之為世子,朝於王季日三,雞初鳴而衣服,至于 寢門外,問內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內豎曰:「安。」 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

陳註內豎,內庭之小臣。御是直日者,世子朝父母,惟朝夕二禮。今文王日三,聖人,過人之行也。

其有不安節,則內豎以告文王,文王色憂,行不能正 履。王季復膳,然後亦復初。食上,必在視寒暖之節。食 下,問所膳,命膳宰曰:「末有原。」應曰:「諾。」然後退。

陳註《不安節》,謂有疾不能循其起居飲食之常時也。食上,進膳於親也。在,察也。《食下》,食畢而徹也。《問所膳》,問所食之多寡也。末猶勿也。原,再也,謂所食之餘不可再進也。

「武王帥而行之,不敢有加焉。」「文王有疾,武王不說,冠 帶而養,文王一飯亦一飯,文王再飯亦再飯,旬有二 日乃間。」

大全莊氏曰:「天下之理,惟極其至,則不可以復加。文王之事親,豈一毫之不至哉?武王而復求加焉,則非可傳也,非可繼也。」

文王謂武王曰:「女何夢矣?」武王對曰:「夢,帝與我九齡。」 文王曰:「汝以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國焉,君王其 終撫諸?」文王曰:「非也,古者謂年齡,齒亦齡也。我百爾 九十,吾與爾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終,武王九十三而 終。

陳註「齡」字從「齒」,齒之異名也。故言「年齡」,又言「年齒」,其義一也。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齒,是人壽之數也。

成王幼,不能涖阼,周公相踐阼而治,抗世子法於伯 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長幼之道也。成王有過, 則撻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文王之為世子 也。

大全《石梁》王氏曰:「『文王之為世子也』一句,衍文。」劉氏曰:「伯禽所行,即文王所行世子之道。文王所行,乃諸侯世子之禮,故曰文王之為世子也。」

凡學世子及學士,必時。春夏學《干戈》,秋冬學《羽籥》,皆 于東序。

陳註學,教也。士即《王制》所謂司徒論俊選而升於學之士也。干戈為武舞。故於陽氣發動之時教之。示有事也。羽籥為文舞。故於陰氣凝寂之時教之。示安靜也。

小樂正學干,大胥贊之,籥師學戈,籥師丞贊之,胥鼓 南。

陳註四人,皆樂官之屬。胥即大胥也,南南夷之樂也。《周禮旄人》教國子南夷樂之時,大胥擊鼓以節其音曲,故云「胥鼓南」也。先王作樂,至矣盛矣,而猶以遠方蠻夷之樂教人者,所以示輿圖之無外,異域之咸賓,奏之宗廟之中,侈其盛也。

春誦夏弦,大師詔之瞽宗。秋學禮,執禮者詔之;冬讀 書,典書者詔之。禮在《瞽宗》,《書》在上庠。凡祭與養老、乞 言、合語之禮,皆小樂正詔之于東序。

陳註祭是一事,養老、乞言是一事,合語是一事,其間各有威儀容節,皆須小樂正詔教之於東序之中。

大樂正學舞干戚,語說命、乞言,皆大樂正授數。《大司 成論》說在東序。

陳註《大樂正》教世子及士以舞干戚之容節及合語之說,與乞言之禮,此三者皆大樂正授之以篇章

之數。于是大司成之官于東序而論說「此受教者義理之淺深,才能之優劣也。」

凡侍坐于大司成者,遠近間三席,可以問。終則負牆 列事,未盡不問。

陳註席廣三尺三寸三分寸之一,三席所謂「函丈」也,相對遠近如此,取其便于咨問。問終則卻就後席,背負牆壁而坐,以避後來問事之人。其問事之時,尊者有教,而己猶未達,則必待其言盡,然後更問。若陳列未竟,則不敢先問,以參錯尊者之言也。

凡學,春官釋奠于其先師,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學者, 必釋奠于先聖先師及行事,必以幣。

陳註「先師」,謂前代明習此事之師也。立學事重,故釋奠于先聖。先師,四時之教常事耳,故惟釋奠于先師,而不及先聖也。

凡釋奠者,必有合也,有國故則否。凡大合樂,必遂養 老。

陳註凡行釋奠之禮,必有合樂之事。若國有凶喪之故,則雖釋奠不合樂也。常事合樂,不行養老之禮。惟《大合樂》之時,人君視學必養老也。

凡語于郊者,必取賢斂才焉。或以德進,或以事舉,或 以言揚。曲藝皆誓之,以待又語。三而一有焉,乃進其 等,以其序,謂之《郊人》。遠之於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 也。

陳註《語于郊》者,論辨學士才能于郊學之中也。誓,戒謹也。學士中或無德無事無言之可取而有此曲藝之人,欲投試考課者,皆卻之,使退而謹習所能,以待後次再語之時乃考評之也。「三而一有」者,謂此曲藝之人舉說三事,而一事有可善者,乃進其等,即於其同等之中拔而升進之也。然猶必使之於同輩中以所能高下為次序,使不混其優劣也。如此之人,但止目之曰「郊人」,非俊選之比也,以非士類,故疏遠之。「上尊」,堂上之酒尊也。若天子飲酒于成均之學宮,此郊人雖賤,亦得取爵于堂上之尊,以相旅勸焉,所以榮之也。

「始立」學者,既興,音釁器用幣,然後釋菜,不舞,不授器, 乃退,儐于東序,一獻,無介語可也。「教世子。」

陳註「立學之初,未有禮樂之器。及其制作之成,塗釁既畢,即用幣于先聖先師,以告此器之成。繼又釋菜,以告此器之將用也。凡祭祀用樂舞者,則授舞者以所執之器,如干戈羽籥之類。今此釋菜禮輕,既不用舞,故不授舞器也。諸侯有功德者,亦得立異代之學。東序,夏制也,與虞庠相對。東序在東,虞庠在西,乃退儐于東序」者,謂釋菜在虞庠之中,禮畢乃從虞庠而退,儐禮其賓于東序之中,其禮既殺,惟行一獻,無介無語,于禮亦可也。此以上雖不專是教世子之事,然以教世子為主。石梁王氏曰:「三字亦衍文。」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樂所以脩內也,禮所以脩 外也,禮樂交錯于中,發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懌,恭敬 而溫文。

大全西山真氏曰:「三王之教世子必以禮樂者,禮所以起人之敬心,敬心生則慢心窒矣;樂所以感人之和心,和心生則戾心消矣。其薰陶德性,變化氣質,莫妙于此者。然樂雖脩內,由內以達外;禮雖脩外,由外以入中。二者醺醲涵暢,相與無間,故其成也,但見其悅懌而已,恭敬溫文而已,此皆教以禮樂之功也。」

立太傅少傅以養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太傅 審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觀太傅之 德行而審喻之。太傅在前,少傅在後,入則有保,出則 有師,是以教喻而德成也。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 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輔翼之而歸諸道者也。《記》 曰:「虞夏商周有師保,有疑丞,設四輔及三公,不必備」, 唯其人語使能也。

陳註師、保、疑丞,四輔也。一說前疑、後丞、左輔、右弼,為四輔。大全《朱子》曰:「師保疑丞,想止是有疑即問他之意。」

君子曰:「《德》,德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國治」,君 之謂也。

陳註「君子曰德」,此德是指世子之德。世子之德有成,則教道尊嚴而無敢慢易者,故凡居官守者,皆以正自處,官正而國治,世子為君之謂也。大全方氏曰:「言君子有君國子民之德也。」

仲尼曰:「昔者周公攝政,踐阼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 所以善成王也。聞之曰:『為人臣者,殺其身有益于君 則為之,況于其身以善其君乎』?」周公優為之。

陳註以世子之法教世子,直道也。今舉世子法于伯禽而教成王,是迂曲其事也。

是故知為人子,然後可以為人父;知為人臣,然後可 以為人君;知事人,然後能使人。成王幼,不能涖阼,以 為世子,則無為也。是故抗世子法于伯禽,使之與成王居,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長幼之義也。君之於 世子也,親則父也,尊則君也。有父之親,有君之尊,然 後兼天下而有之。是故,養世子不可不慎也。

陳註武王既崩,則成王無父,雖年幼未知君道,若以之為世子,則無為子之處矣,故云「以為世子則無為也。」君於世子,以親言則是父,以尊言則是君,能盡君父之道以教其子,然後可以保有天下之大,不然,則他日為子者不克負荷矣,可不慎乎!

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其齒於學之謂 也。故世子齒於學,國人觀之曰:「將君我,而與我齒讓, 何也?」曰:「有父在則禮然。」然而眾知父子之道矣。其二 曰:「將君我,而與我齒讓,何也?」曰:「有君在則禮然。」然而 眾著於君臣之義也。其三曰:「將君我,而與我齒讓,何 也?」曰:「長長也。」然而眾知長幼之節矣。故父在斯為子, 君在斯謂之臣。居子與臣之節,所以尊君親親也,故 學之為父子焉,學之為君臣焉,學之為長幼焉。父子 君臣長幼之道得而國治。《語》曰:「樂正司業,父師司成, 一有元良,萬國以貞。」世子之謂也。

陳註「一物」,一事也。與國人齒,讓之,一事也。三善,謂眾人知父子君臣長幼之道也。語,古語也。樂正主世子《詩》《書》之業,父師主于成就其德行,一有書作。一人謂世子也。世子有大善,則萬邦皆正矣。

《世子之記》曰:朝夕至于大寢之門外,問于內豎曰:「今 日安否何如?」內豎曰:「今日安。」世子乃有喜色。其有不 安節,則內豎以告世子,世子色憂不滿容,內豎言「復 初」,然後亦復初。

陳註《世子》之記,古者教世子之禮篇也。「不滿容」,不能充其儀觀之美也。此節約言之,以見文王、武王為世子之異于常人也。文王朝王季,日三,此朝夕而已;文王行不能正履此色憂而已。大全石梁王氏曰:「古世子之禮亡此,餘其記之。」一節,《小戴》以附篇末。

「朝夕之食上,世子必在視寒暖之節;食下,問所膳羞, 必知所進,以命膳宰,然後退。若內豎言疾,則世子親 齊元而養。」

陳註羞,品味也。必知所進,必知親所食也。「命膳宰」,即篇首「所命」之言也。「養疾者衣齊元之服」,即齊時所著元冠,緇布衣裳,則貴賤異制,謂之「元端服」也。大全方氏曰:「文、《武》之所為,聖人之行也。《世子》之記,則中人之行而已。聖人之制行不以己,豈一以文、《武》之道責于人哉?故錄《世子》之記于篇末,使後人可跂而及也。所謂色憂不滿容」者,蓋喜之類為陽,憂之類為陰,陽饒而陰乏,故憂則容不滿也。「齊元而養」,謂心致齊而身服元也。

膳宰之饌,必敬視之。疾之藥,必親嘗之。嘗饌善,則世 子亦能食;嘗饌寡,世子亦不能飽。以至于復初,然後 亦復初。

陳註善,猶多也。不能飽,以視武王之亦一亦再,又異矣。此篇首言文王、武王為世子之事,故篇終舉記之言以終之云。

《內則》

[编辑]

「妻將生子,及月辰,居側室,夫使人日再問之,作而自 問之」,妻不敢見,使姆衣服而對。至于子生,夫復使人 日再問之,夫齊,則不入側室之門。

陳註「正寢在前,燕寢在後。」「側室」者,燕寢之旁室也。作,動作之時也。

子生男子設弧于門左,女設帨于門右。三日始負子, 男射女「否。」

陳註以此二物為「男女之表。」

國君、世子生,告于君,接以太牢。宰掌具三日,卜士負 之。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射人以桑弧蓬矢 六射天地,四方保受,乃負之。宰醴負子,賜之束帛。卜 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子。

陳註「接以太牢」者,以太牢之禮接見其子也。宰,宰夫也。掌具,掌其設禮之具也。「卜,士負之」者,卜其吉者而使之抱子也,《詩》,承也,《儀禮》言尸酢主人,詩懷之亦承義。射天地四方者,期其有事于遠大也。保,保母也。受乃負之,受子于士而抱之也。蓋士之負子,特為斯須之禮而已。宰既掌具,故以醴禮負子之士,仍賜束帛以酬之。食子,謂乳養之也。今按:此言「世子生,接以太牢」,特言其常禮如此耳。下文又言「接子擇日」,則亦或在始生三日之後也。鄭氏謂「食其母,使補虛強氣」,讀「接」為捷而訓為勝,其義迂。方氏讀如本字,今從之。

凡接子擇日,「冢子則太牢,庶人特豚,士特豕,大夫少 牢,國君世子太牢。」其非世子,則皆降一等。

陳註「冢子太牢」,謂天子之元子也。

《異》為孺子,室于宮中,擇于諸母與可者,必求其寬裕 慈惠、溫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為子師。其次為慈母, 其次為保母,皆居子室,他人無事不往。

陳註「諸母,眾妾也可」者,謂雖非眾妾之列,或傅御之

屬可為子師者也。此人君養子之禮。師教以善道者,慈母審其欲惡者,保母安其寢處者。他人無事不往,恐兒驚動也。

「三月之末,擇日剪髮為鬌,男角女羈,否則男左女右。」 是日也,妻以子見於父,貴人則為衣服。由命士以下 皆漱澣,男女夙興沐浴,衣服具,視朔食。夫入門,升自 阼階,立于阼,西鄉。妻抱子出自房,當楣立東面。

陳注鬌,所存留不剪者也。夾囪,兩旁當角之處留髮不翦者,謂之角留。頂上縱橫各一,相交通達者,謂之羈。嚴氏云:「夾囪曰角,兩髻也。午達曰羈,三髻也。」貴人,大夫以上也。由,自也。具視朔食者,所具之禮,如朔食也。朔食,天子太牢,諸侯少牢,大夫特豕,士特豚也。入門,入側室之門也。側室亦南向,故有阼階。西階,出自房,自東房而出也。

姆先相曰:「母某敢用時日,祇見孺子。」夫對曰:「欽有帥。」 父執子之右手,咳而名之。妻對曰:「記有成。」遂左還,授 師子。師辯告諸婦,諸母名,妻遂適寢。

陳註某妻,姓某氏也。欽,敬。帥,循也。言當敬教之,使循善道也。「咳而名之」者,《說文》:「咳,小兒笑聲。」謂父作咳聲笑容,以示慈愛而名之也。記有成,謂當記識夫言,教之成德也。諸婦,同族卑者之妻也。諸母,同族尊者之妻也。後告諸母,欲名成於尊也。妻遂適寢,適夫之燕寢也。

夫告宰名,宰辯告諸男名,書曰「某年某月某日某生 而藏之。」宰告閭史,閭史書為二,其一藏諸閭府,其一 獻諸州史,州史獻諸州伯,州伯命藏諸州府。夫入食 如養禮。

陳註宰,屬吏也。諸男,同宗,子姓也。「藏之」者,以簡策書子名,而藏于家之書府也。二十五家為閭,二千五百家為州。州伯則州長也。閭史、州史,皆其屬吏也。閭府、州府,皆其府藏也。「夫入食如養禮」,謂與其妻禮食,如婦始饋舅姑之禮也。疏曰:「此經所陳,謂卿大夫以下,故以名遍告同宗諸男。諸男卑者尚告,則告諸父可知。若」諸侯絕宗,則不告也。

世子生,則君沐浴朝服,夫人亦如之,皆立于阼階,西 鄉。「世婦抱子升自西階,君名之,乃降。」

陳註「諸侯朝服,元端素裳,夫人亦如之」者,亦朝服也。當是「展衣。」註云「褖衣者,以見子畢,即侍御於君,故服進御之褖衣也。」人君見世子于路寢,此升自西階,是自外而入也。凡生子,無問妻妾,皆在側室。

適子庶子見于外寢,撫其首咳而名之,禮帥初無辭。

陳註此適子,蓋世子之弟,庶子則妾子也。外寢,君燕寢也。燕寢在內,以側室在旁處內,故謂此為外也。《疏》曰:「庶子見于側室」,此以撫首咳名無辭之事同,故與適子連文,云「見于外寢」耳。

紫微垣太子星圖

紫微垣太子星圖

圖考

按《晉書天文志》。「北極五星、鉤陳六星,皆在紫微宮中。 北極北辰最尊者也。其鈕星天之樞也。天運無窮,三 光迭耀。而極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第一 星主月太子也。」按《隋書天文志》同。

按《宋史天文志》:「北極五星在紫微宮中,北辰最尊者 也。其鈕星為天樞。天運無窮,三光迭耀,而極星不移, 故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樞星在天星四方,去極各 九十一度。賈逵、張衡、蔡邕、王蕃、陸績皆以北極鈕星 之樞,是亦動處。極在鈕星之末,猶一度有餘。今清臺 則去極四度半,第一星主月太子也。

《乾永新書》曰:「第三星主五行,第四星主諸王,第五星為后宮。」《閎》云:「北極五星,初一曰帝,次二曰后,次三曰妃,次四曰太子,次五曰庶子,四曰太子者,最赤明者也。」

按《丹元子步天歌》:「中垣北極紫微宮,北極五星在其 中,大帝之座第二珠,第三之星,庶子居第一,號曰為 太子,四為后宮五天樞。」

按《觀象玩占》:北極五,紫微宮中,一曰天樞,一曰北辰, 天之最尊星也。其鈕星,天之樞也。天運無窮,三光迭 耀,而極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其第一星 主月太子也

太微垣太子星圖

太微垣太子星圖

圖考

按《晉書天文志》:「五帝座北一星曰太子,帝儲也。」 按《觀象玩占》,太子一星在幸臣西,帝座北,天子之儲 貳也。

東宮部總論一

[编辑]

《易經》。

《離卦》

[编辑]

《象》曰: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

程傳若云兩明,則是二明不見繼明之義,故云明兩明而重兩,謂相繼也。作離明,兩而為離,繼明之義也。《震》《巽》之類,亦取《洊》《隨》之義,然離之義尤重也。大人以德言則聖人,以位言則王者。大人觀離明相繼之象,以世繼其明德,照臨於四方,大凡以明相繼,皆繼明也。舉其大者,故以世襲繼照言之。

六二,黃離,元吉。《象》曰:「黃離元吉」,得中道也。

程傳二居中得正,麗于中正也。「黃中之色」,文之美也。文明中正,美之盛也,故云「黃。離。」以文明中正之德,上同于文明中順之君,其明如是,所麗如是。本義黃中色,柔麗乎中而得其正,故其象占如此。《太平御覽》離,南方之卦,離為火,土記位焉。土色黃,火之子,喻子有明德,能附麗于其父之道,文王太子發是也。慎成其業,故「吉」矣。

《震卦》

[编辑]

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本義「震」,動也。一陽始生於二陰之下,震而動也。其象為雷,其屬為長子。震有亨道。「震來」,當震之來時也。「震驚百里」,以雷言。匕所以舉鼎實。鬯以秬,黍酒和鬱金,所以灌地而降神者也。「不喪匕鬯」,以長子言也。此卦之占,為能恐懼則致福,而不失其所主之重。

《彖》曰:「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出,可以守宗廟社稷, 以為祭主也。

程傳卦辭云「不喪匕鬯」,本謂誠敬之至,威懼不能使之自失。彖以長子宜如是,因承上文用「長子」之義通解之,謂其誠敬能「不喪匕鬯」,則君出而可以守宗廟社稷,為祭主也。長子如是,而後可以守世祀、承國家也。

《說卦傳》

[编辑]

《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

《序卦傳》

[编辑]

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

大全漢上朱氏曰:「鼎者宗廟之器,主之者莫如震。震,長子也。」

孔叢子

[编辑]

《雜訓篇》

[编辑]

穆公問於子思曰:「立太子有常乎?」答曰:「有之,在《周公 之典》。」公曰:「昔文王舍適而立其次,微子舍孫而立其 弟,是何法也?」子思曰:「殷人質而尊其尊,故立弟;周人 文而親其親,故立子,亦各其禮也,文質不同,其禮則 異,文王舍適立次,權也。」公曰:「苟得行權,豈唯聖人,唯 賢與愛立也。」子思曰:「聖人不以權教,故立制垂法,順」 之為貴,若必欲犯,何有於異?公曰:「舍賢立聖,舍愚立 賢,何如?」子思曰:「唯聖立聖,其文王乎?」不及文王者,則 各賢其所愛,不殊於適,何以限之?必不能審賢愚之 分,請父兄群臣卜於祖廟,亦權之可也。

賈誼新書

[编辑]

《保傅》

[编辑]

「殷為天子,二十餘世而周受之;周為天子,三十餘世 而秦受之。秦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遠也,何 三代之君有道之長,而秦無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 古之王者,太子迺生,固舉以禮,使士負之,有司齊肅, 端冕,見之南郊,見於天也。「過闕則下,過廟則趨」,孝子 之道也。故自為赤子時,而教固已行矣。昔者周成王 幼,在襁褓之中,召公為太保,周公為太傅,太公為太 師,保保其身體,傅傅之德義,師導之教訓,此三公之 職也。於是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師, 是與太子宴者也,故迺孩提有識。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禮義以導習之,逐去邪人,不使見惡行。於是皆選 天下之端士、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以輔翼之,使與太 子居處出入。故太子迺生而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 左右前後皆正人也。夫習與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猶 生長於齊,不能不齊言也;習與不正人居之,不能毋 不正,猶生長於楚,不能不楚言也。故擇其所嗜,必先 受業,迺得嘗之;擇其所樂,必先有習,迺得為之。孔子 曰:「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及太子少長,知妃色,則 入於學。學者,所學之官也。《學禮》曰:「帝入東學,上親而 貴仁,則親疏有序而恩相及矣。帝入南學,上齒而貴 信,則長幼有差而民不誣矣。帝入西學,上賢而貴德, 則聖智在位而功不遺矣。帝入北學,上貴而尊爵,則 貴賤有等而下不隃矣。帝入太學,承師問道,退習而 考於太傅,太傅罰其不則而匡其不及,則德智長而 治道得矣。」此五學者,既成於上,則百姓黎民化輯於 下矣。及太子既冠成人,免於保傅之嚴,則有記過之 史,徹膳之宰,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敢諫之鼓,瞽史誦 詩,工誦箴諫,大夫進謀,士傳民語。習與智長,故切而 不媿,化與心成,故中道若性。三代之禮,春「朝朝日,秋 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春秋入學,坐國老,執醬而親 饋之,所以明有孝也;行以鸞和,步中采齊,趣中《肆夏》, 所以明有度也。於禽獸,見其生不忍其死,聞其聲不 食其肉,故遠庖廚,所以長恩且明有仁也。」夫三代之 所以長久者,以其輔翼太子有此具也。及秦而不然, 其俗固非貴辭讓也,所上者告訐也;固非貴禮義也, 所上者刑罰也。使趙高傅胡亥而教之獄,所習者非 斬劓人,則夷人之三族也。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 射人,忠諫者謂之誹謗,深計者謂之妖言,其視殺人 若艾草菅然。豈惟胡亥之性惡哉?彼其所以導之者 非其理故也。《鄙諺》曰:「不習為吏,視已成事。」又曰:「前車 覆,後車誡。」夫三代之所以長久者,其已事可知也,然 而不能從者,是不法聖智也;秦世之所以亟絕者,其 轍跡可見也,然而不避,是後車又將覆也。夫存亡之 變,治亂之機,其要在是矣。天下之命,縣於太子,太子 之善,在於早諭教與選左右。夫心未濫而先諭教,則 化易成也;開於道術智誼之指,則教之力也。若其服 習積貫,則左右而已。夫胡粵之人,生而同聲,耆欲不 易,及其長而成俗,累數譯而不能相通行者。有雖死 而不相為者,則教習然也。臣故曰:「選左右早,諭教最 急。」夫教得而左右正,則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 矣。《書》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此時務也。

《胎教雜事》

[编辑]

《青史氏之記》曰:古者胎教之道,王后有身之七月,而 就蔞室,太師持銅而御戶左,太宰持斗而御戶右,太 卜持蓍龜而御堂下,諸官皆以其職御于門內。此三 月者,王后所求聲音非禮樂,則太師撫樂而稱不習。 所求滋味非正味,則太宰荷斗而不敢煎調,而曰不 敢以侍王太子,太子生而泣,太師吹銅曰聲中某律, 太宰曰「滋味上某。」太卜曰「命云某,然後為王。」太子懸 弧之禮義:東方之弧以梧,梧者,東方之草,春木也,其 牲以雞,雞者,東方之牲也。南方之弧以柳,柳者,南方 之草,夏木也,其牲以狗,狗者,南方之牲也。中央之弧 以桑,桑者,中央之木也,其牲以牛,牛者,中央之牲也。 西方之弧以棘,棘者,西方之草也,秋木也。「其牲以羊」, 羊者,西方之牲也。「北方之弧以棗」,棗者,北方之草,冬 木也。「其牲以彘」,彘者,北方之牲也。五弧五分矢,東方 射東方,南方射南方,中央射中央,西方射西方,北方 射北方,皆三射。其四弧具,其餘各二分矢,懸諸國四 通門之左。中央之弧亦具,餘二分矢,懸諸社稷門之 左。然後卜王太子名,上毋取于天,下毋取于地,中毋 取于名山通谷,毋悖于鄉俗,是故君子名難知而易 諱也,此所以養息之道也。《正之禮》者,王太子無羞臣, 領臣之子也,故謂領臣之子也。身朝王者,妻朝后之 子,是謂臣之子也。此《正禮》胎教也。周后妃妊成王于 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諠,獨處而不倨,雖怒 而不詈,胎教之謂也。成王生,仁者養之,孝者襁之,四 賢傍之。成王有知,而選太公為師,周公眾傅,前有與 計而後有與慮也。是以封于泰山,而禪于梁父,朝諸 侯,一天下。由此觀之,立左右不可不練也。

《立後義》

[编辑]

古之聖帝將立世子,則帝自朝服,自阼階上,西鄉于 妃,妃抱世子自房出,東鄉。太史奉書而上堂,當兩階 之間,北面立曰:世子名曰某者三。帝執禮稱辭,命世 子曰:「授太祖太宗與社稷于子者三,其命也。」妃曰:「不 敢者再。」于《三命》曰:「謹受命。」拜而退。太史以告太祝,太 祝以告太祖、太宗與社稷。太史出以告太宰,太宰以 「告州伯,《州伯》命藏之州府。」凡諸貴已下,至于百姓男 女,無敢與世子同者,以此防民,百姓猶有爭為君者。 夫勢明則民定而出於一道,故人皆爭為宰相,而不 甘為世子,非宰相尊而世子卑也。不可以智求,不可 以力爭也

冊府元龜

[编辑]

《儲宮部總序》

[编辑]

昔三王家天下以傳於子,司馬遷作《本紀》,載夏商之 世系詳矣。而姒氏多父子繼立,商人率兄弟相及,儲 嫡之制無聞焉。《禮》有《文王世子》之篇。《春秋傳》載「王世 子會於首止」,而諸侯之嫡子亦稱世子。蓋成周之制, 天王之子稱王世子,諸侯之子稱世子,又皆有太子 之稱。秦併六國,兼皇帝而建號。漢承秦法,崇建儲貳, 以嫡嗣為皇太子,諸侯王之嫡子稱世子焉。歷世以 還,遵其位號。蓋《大易》述主器之義,實長於震宮;《書》紀 元良之重,以正於萬國。前星少海之象,著乎穹厚;撫 軍監國之任,備乎出處。繼明承序,於以顯守祧之貴; 廟趨郊見,於以彰率禮之教。授經齒學,所以敦道義 之則;安車金璽,所以異車服之等。至「於宮朝之設,則 承華、博望越藩邸之範;官屬之次,則保傅、三少」峻天 秩之品。其後加四率之衛,益坊寺之職,命爵之敘,侔 於上臺;奉養之給,亞於尊極。良以其承萬代之業,居 群后之上,帝宸之貳,體,率土之系心,當副君之任,為 天下之本。故其禮秩之尤重,而安危之斯屬焉。今之 所紀者,自文、武而降,包舉鼎國,並敘南北,以迄於前 唐。凡膺明兩之重,司匕鬯之祀,類其行事,辨其淑慝。 若夫少陽毓德,終正南面,而有「發誕彌之祥慶,挺淵 穆之儀表,因心形於孝友,作事彰乎令德,智量越於 群品,辭學炤乎世譽。」係乎一人之善者,比不復徵。其 於建樹明嫡之始,尊異師傅之禮,出統兵旅,居掌國 政,賓「待賢雋,諷諫違失,及夫冑延之尚齒,宮臣之講 學,公朝之崇獎,優制」之旌飾,咸用論次,以著於編。凡 《儲宮部》一十七門。

《建立》

[编辑]

王者建立儲貳,所以重宗廟社稷而安天下也。自內 禪已還,或弟或子,尊尊親親,各以其道。故周文三朝 之事,著於禮經;漢明四重之德,形於詩什。《書》曰:「一人 元良,萬邦以貞。」《易》曰:「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於四 方。」此之謂也。若乃東海辭讓,劉氏隆於永平;晉王矯 飾,楊宗覆於大業。以愛則臨淄、京兆,幾移魏嗣之賢; 以功,則貞觀、開元,卒致唐祚之盛。繇斯而言,主匕鬯 承大統者,非徒人事,蓋亦有天意焉。然自周以前,不 載建儲之事,故以漢氏為首。

《誕慶》

[编辑]

夫王者當宇宙之大,承基構之重期本枝之克茂故 主器而斯尚。載誕之始,慶賜遂行,或立禖祝之祠或 赦囚繫之罪,或以之賜爵級,或因之錫宴喜所以上 祗宗祏,下隆基緒者也。垂諸竹帛,不為過矣。

《儀貌》

[编辑]

夫肖天地之形,體雲日之表,受最靈之氣,有繼明之 象。故天姿岐嶷,出乎自然,龍章粹和,發於異稟。是以 「居主鬯之重,為天下之本」,有以見容止可度矣。

《令德》

[编辑]

夫嘉言善行,必垂於後。蓋以為人景慕,與世作程。矧 未登儲貳之尊,應明兩之象。而孝謹天至,溫恭日新。 問安侍膳,具瞻三善之姿;監國撫軍,允副萬邦之望。 所以妙選羽儀,率尊師傅者,顯於此矣。

《孝友》

[编辑]

古者並建師傅,奉乎蒙嫡,所以琢磨懿範,輔翼令猷。 夫父子之親,存乎天性;兄弟之愛,謂之天倫。人道之 先,何尚於此?蒸蒸之志,克奉於慈顏;怡怡之歡,溥敦 於同氣。則正家而定天下,推己而形四海。粢盛有寄, 匕鬯無失。豈止《問安》之訓,道映於龍樓;致美之風,事 光於甲觀而已哉!

《才智》

[编辑]

《書》云:「一人元良萬邦以貞」蓋世子之謂也。若乃才繇 天縱志本夙成解經。若生知臨事必先覺無假師保 之訓自成聰哲之謀而明兩有暉承華作則故可得 而稱也。

《文學》

[编辑]

夫儲貳之建,所以重宗祧而承天序也。故有師保之 訓,《書》《禮》之教然後溫文著於內英華發於外所謂「行 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其「世子齒於學」之謂也。繇漢而 下,或通經肄業成於講習;或立言著論煥乎義趣;或 雕章麗藻駿發於豪翰或遺文往行,克就於編緝斯 固彰郁郁之美播洋洋之譽玉振而金相星暉而海 潤者已。

《監國》

[编辑]

春秋《傳》曰:「君行則守守曰:監國古之制也。」所謂君之 冢子居離明之位當主鬯之重繼體作貳為國之本 或乘輿巡幸靈旗親征總督留務以隆民望或付之 政事委之獄訟臨聽關決以裁國典蓋所以茂元良 之德以貞萬邦昭儲副之義以熙百志然後一宇內 之視聽定天下之大本保世延祚垂鴻永命莫不繇 斯者已。

===
《將兵》
===夫儲嗣之位以貞邦本監撫之制著乎!前訓自漢而

下或總督戎政躬行討伐或出鎮遠方以遏讎侮至 有乘艱虞之運當否阨之會糾合義勇克清大憝裒 萃禁旅奉衛乘輿允集大勳紹隆景命斯固天啟人 與故能功偕時並者也。若乃命令有專稟之非師律 有臧否之異元良所以毓德嗣適不以臨戎蓋里克 之論,全琮之諫,信美而可徵矣。

《尊師傅》

[编辑]

《學記》曰:「師嚴然後道尊」自周公抗世子之法德教斯 著前後出入罔不降禮故能慎成其業克保元吉漢 魏而下史氏所記,或有致恭北面親授經義明備法 服屈體申誠進見周旋崇尚爵齒以致延宿宮闈輿 升殿陛訪對請益歡待隆篤省視疾疢豐潔珍御傷 弔淪逝曲申恩禮賜予豐渥備罄寵數自非老成碩 望,勤宣令範者,疇克當之哉。

《禮士》

[编辑]

夫貴而能降見賢而思齊德之盛者也。若夫居元良 之重為天下之本而能杜驕盈之志守卑損之誠優 禮髦士樂聞善道或推以師友之分或申以談宴之 樂博約以文義咨諏以致理厚其贈貺形於詠歎加 旌賁之寵舉延辟之命乃至飾終異數懷賢述美形 於筆牘垂之話言用能增明兩之輝成溫文之德萬 方以之風偃,群士以之響臻。蓋夫貞邦之宏業,日躋 之懿望,蔑以加於此矣。

《齒冑》

[编辑]

《禮》太子入學以齒蓋受學之道明長幼辨尊卑也。是 知居副君之位當主器之重遵三善之教崇四術之 功親臨於國庠釋奠於先聖講論經義稽合古訓然 後鈞其好賜錫以宴喜絃誦之業斯著元良之德增 茂風教之本其在茲乎。

《講學》

[编辑]

夫王之教世子必以禮樂春誦夏絃太師詔之繇古 道也。是知處儲副之位當主器之重自非博約於道 義浸潤於經術服聖人之丕訓聞先王之法言資之 以講耨加之以服習其何以貞天下之本聳民神之 望哉!歷代已還踐明兩者或討論方策通其大義臨 習講問精理煥察橫經師授令儀允穆皆所以勤時 習之業,茂日新之德,崇《四術》以隆道,敦三善而成美。 蓋元良之懿烈,曾何以加於此乎。

《忠諫》

[编辑]

《傳》曰:「父有諍子。」又曰:「從命不忿微諫不倦可謂孝乎!」 若乃奉冢祀之重居儲副之位義均休戚情兼隱犯 其或政令之非便舉動之過差而能內發至誠遠徵 古義周旋規切納君於善上以成愷悌之化下以慰 人神之望茂毓明德誕彰令聞此蓋守器之盛美信 史之耿光也。

《褒寵》

[编辑]

《傳》曰: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視君膳者聖 人所以重宗廟社稷不忘天下也。其有膺監撫之重 茂溫文之德佩服前訓率繇善道日新之美既洽天 性之愛益隆乃至冠服加其異數朝會申其殊制優 錫無算用財不會璽書褒其才智天章譽其仁孝斯 皆尊元良而貞邦本流簡素而揚懿烈者也。

朱子大全集

[编辑]

《戊申封事》

[编辑]

至於輔翼太子之說,則臣前日所謂「數世之仁」者,蓋 以微發其端,而未敢索言之也。夫太子,天下之大本, 其輔翼之不可不謹,見於《保傅傳》者詳矣。陛下聖學 高明,洞貫今古,宜不待臣言而喻。然臣嘗竊怪陛下 所以調護東宮者,何其疏略之甚也。由前所論而觀 之,豈非所以自治者,猶未免於疏略,因是亦以為當 「然,而不之慮耶?」夫自王十朋、陳良翰之後,宮寮之選, 號為得人,而能稱其職者,蓋已鮮矣。而又時使邪佞、 儇薄、闒冗庸妄之輩,或得參錯於其間。所謂講讀者, 亦姑以應文備數,而未聞其有箴規之效。至於從容 朝夕,陪侍遊燕者,又不過使臣宦者數輩而已。皇太 子睿性夙成,閱理久熟,雖若無待於「輔導,然人心難 保,氣習易汙,習於正則正,習於邪則邪,此古之聖王 教世子者,所以必選端方正直、道術博聞之士,與之 居處,而又使之逐去邪人,不使見惡行。蓋常謹之於 微,不待其有過而後規也。」今三代之制,雖不可考,且 以唐之《六典》論之,東宮之官,師傅賓客既職輔導,而 詹事府、兩春坊實擬「天子之三省,故以詹事、庶子領 之,其選甚重。今則師傅、賓客既不復置,而詹事、庶子 有名無實,其左右春坊遂直以使臣掌之,何其輕且 褻之甚耶?夫立太子而不置師傅、賓客,則無以發其 隆師親友、尊德樂義之心;獨使春坊使臣得侍左右, 則無以防其戲慢媟狎、奇衺雜進之害,此已非細事 矣。至於皇孫德性未定,聞見未廣,又非皇太子之比, 則其保養之具,尤不可以不嚴。而今日之官屬尤不 備,責任尤不專,豈任事者亦有所未之思耶!謂宜深詔大臣,討論前代典故,東宮除今已置官外,別置師 傅、賓客之官,使與朝夕遊處,罷去春坊使臣,而使詹 事、庶子各復其職。宮中之事,一言之入,一」令之出,必 由於此而後通焉。又置贊善大夫,擬諫官以箴闕失。 王府則宜稍放《六典》親王之制,置賓、友、咨議以司訓 導;置長史、司馬以總眾職。妙選耆德,不雜他材,皆置 正員,不為兼職。明其職掌,以責功效,則其官屬已略 備矣。陛下又當以時召之,使侍燕遊,從容啟迪。凡古 先聖王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之要,陛下之所服行而 已。有與其勉慕而未能及、愧悔而未能免者,傾倒羅 列,悉以告之,則聖子神孫皆將有以得乎陛下心傳 之妙,而宗社之安,統業之固,可以垂於永久而無窮 矣。」此今日急務之一也。臣伏見比者聖詔,令皇太子 參決庶務,此見聖慮之深,將使皇太子以時習知國 家政事之得失也。然臣之愚見,則以為使之習事,不 若勉其修德。況今皇太子育德春宮幾二十年,其於 天下之事,蓋不待習而無不熟矣。獨恐正心修德之 學未至,而於物欲之私未免有所繫累,則雖於其事, 而或不能自決於取舍之間。故臣竊論輔養之未至 者非有他,但欲陛下更留聖意於此而已。伏乞「聖照。」

《己酉擬上封事》

[编辑]

具位臣朱熹,敢拜手稽首言曰:「臣竊惟皇帝陛下有 聰明睿智之資,有孝友溫恭之德,有寬仁博愛之度, 有神武不殺之威。養德春宮,垂二十年。一旦受命慈 皇,親傳大寶,龍飛虎變,御極當天。凡在覆載之間,稍 有血氣之屬,莫不延頸舉踵,觀德聽風。而臣適逢斯 時,首蒙趨召,且辱賜對,得近日月之光。感幸之深,其」 敢無說以效愚忠之一二。蓋臣聞古之聖賢,窮理盡 性,備道全德,其所施為,雖無不中於義理,然猶未嘗 少有自足之心,是其平居所以操存省察而致其懲 忿窒欲、遷善改過之功者,固無一念之間斷。及其身 之所履有大變革,則又必因是而有以大警動於其 心焉,所以謹初始而重自新也。伊尹之告太甲曰:「今 王嗣厥德,罔不在初。」又曰:「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 德。」召公之戒成王曰:「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貽哲 命,今天其命哲,命吉凶,命歷年,知今我初服,肆惟王 其疾。」敬德蓋深,以是而望於其君,亦已切矣。今者陛 下自儲貳而履至尊,由監撫而專聽斷,其為身之變 革,孰有大於此者?則「凡所以警動其心而謹始自新 者,計已無所不用其極矣。而臣之愚,猶竊有懼焉者, 誠恐萬分有一,所以警動自新之目或未悉舉,則釁 孽之萌,將有作於眇綿之間,出於防慮之外者。是以 輒忘疏賤,而妄以平日私憂過計之所及者,深為陛 下籌之。則若講學以正心,若修身以齊家,若遠便嬖 以近忠直,若抑私恩以抗公道,若明義理以絕神姦, 若擇師傅以輔皇儲,若精選任以明體統,若振綱紀 以厲風俗,若節財用以固邦本,若修政事以捍外患。 凡是十者,皆陛下所當警動自新,而不可一有闕焉 者也。」臣不勝犬馬愛君憂國之誠,輒敢事為之說而 昧死以獻。所謂擇師傅以輔皇儲者。臣聞賈誼作《保 傅傳》,其言有曰:「天下之命,繫於太子,太子之善,在於 早諭教與選。左右教得而左右正則太子正,太子正 而天下定矣。」此天下之至言,萬世不可易之定論也。 至論所以教諭之方,則必以孝仁禮義為本。而其條 目之詳,則至於容貌詞氣之微,衣服器用之細,纖悉 曲折,皆有法度。一有過失,則史書之策,宰撤其膳,而 又必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敢諫之鼓,瞽《詩》史書,工 誦箴諫,士傳民語,必使至於化與心成,中道若性,而 猶不敢怠焉。其選左右之法,則有三公之尊,有三少 之親,有道,有充,有弼,有丞。上之必得周公、太公、召公、 史佚之流,乃勝其任;下之猶必取於孝弟博聞有道 術者。不幸「一有邪人廁乎其間,則必逐而去之。是以 太子朝夕所與居處出入,左右前後,無非正人,而未 嘗見一惡行。」此三代之君所以有道之長,至於累數 百年而不失其天下也。當誼之時,固已病於此法之 不備,然考孝昭之詔,則猶知誦習誼之所言,而有以 不忘乎先王之意。降而及於近世,則帝王所以教子 之法益疏略矣。蓋其所以教者,不過記誦書札之工, 而未嘗開以仁孝禮義之習;至於容貌詞氣,衣服器 用,則雖未極於邪侈而未嘗有以裁之也。寮屬具員, 而無保傅之嚴,講讀備禮,而無箴規之益。至於朝夕 所與出入居處而親密無間者,則不過宦官近習,埽 除趨走之流而已。夫以帝王之世,當傳付之統,上有 宗廟社稷之重,下有四海蒸民之生,前有祖宗垂創 之艱,後有子孫長久之計,而所以輔養之具疏略如 此,是猶家有明月之珠、夜光之璧,而委之衢路之側, 盜賊之衝也,豈不危哉!《詩》曰:「豐水有𦬊,武王豈不仕, 貽厥孫謀,以燕翼子。」惟聖明之留意焉,則天下幸甚。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