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洞冥寶記/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洞冥寶記
◀上一回 第二十一回 觀生臺詳看六道 轉劫所細論八司 下一回▶

柳真君降壇詞

[编辑]

〔調寄:感皇恩〕

跨鶴到香壇,初更人靜,幾樹梅花耐冬冷。半鉤新月,恰映東籬疏影,一般清趣味,真佳境。

今夕要將輪迴細審,轉劫台邊看情景。喝當頭棒,好把世人呼醒,大齊驚覺也,黃梁枕。

【妙景妙詞,柳仙為世多情無比,大願宏深,深情如許,洋溢不盡。】

張桓侯大帝降壇詞

[编辑]

〔調寄:燭影搖紅〕

駛駕南滇,來壇又晤諸生面。烏騅行處若風馳,焉敢言勞倦,所望人人向善,不禁俺時時注念。愛河苦海,度盡殘零,方酬夙願。

濟世垂書,功成定可邀天眷。這回演出洞冥篇,永作千秋鑒。陰府須當歷遍,再詳觀輪迴轉變,十王權柄,六道分途,三生恩怨。

說昨晚關千歲領通一遊了九殿之後,地府之獄,已盡得其大概,其未經目睹者,僅有酆都域內,鐵圍、枉死二城,及血污池而已。此外尚有遺漏之處,然不列於正獄,當於遊東嶽、地藏之夕,順路流覽,這話權且擱起不題。至與遊諸生,俱是奉聖批准,輪流換班,以節勞苦。今晚應遊十殿,已奉批遣張生妙慧。其監壇者,又易柳帝君。領遊者,乃是張大帝。

當日晚餐畢,諸生早已齊集,少焉,一鉤新月,斜挂簾櫳,恰屆黃昏時候,柳、張二帝,先後降臨,大帝說道:「今晚乃下界臘月初三,趁月微明,好以登程,待吾喚醒妙慧小子,妙慧起來,起來。」當下妙慧宿在冥床之上,尚在睡眠矇矓,忽聽大帝呼喚,連忙起來,與二帝行禮。

【點明時日,好景無邊。】

大帝曰:「免了。今晚吾張領爾去觀轉輪,必要仔細,勿可延遲,就要起程了。」說畢,命當方土地,把烏騅、神馬二匹,牽出壇門之外,先命妙慧騎上,大帝亦飛身上了烏騅,緊策一鞭,如飛的向東北方去了。大帝在馬上,謂妙慧道:「前番吾領志一遊七殿時,曾新開一條坦平大道,今夕正好率由,但到了中途,又須轉頭向東,因為那十殿轉輪王,殿居幽冥沃燋石外正東,直對世界五濁之處,所以如此。爾妙慧子,惟余馬首是瞻可也。」妙慧曰:「弟子一步一趨,惟命是聽。」

卻說大帝那匹烏騅,本係神駿,大帝性烈如火,一控韁繩,此馬即電發風馳,騰空而駛,妙慧緊緊跟隨,不覺之間,已過了陰陽界鬼門關,看看又到了新開路口,大帝道:「張師弟,你看這條大道,坦平不坦平。《易》曰:『履道坦坦,幽人貞吉。』《書》曰:『王道平平,會其有極,歸其有極。』《詩》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又曰:『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可怪如今民國世界,人盡趨於歧途邪徑,弗循正軌,故舉步即是荊棘,所歷動遭坎坷,舍正路而弗由。哀哉!假令人人俱遵道遵路,天下焉有不太平者乎?」

【歷引經文證明,大道平平,卒循容易。大帝衛道之心,當與禹、稷、顏、曾同道。】

妙慧曰:「大帝之言,可作寶箴,弟子敬佩之矣。妙慧此番遊冥,得大帝指引這條康莊大道,馬行雖迅,自覺穩坐雕鞍,不偏不倚,毫無辛苦。而且鬼魂滅影,梟鵬無聲,心中尤覺暢快。」問大帝曰:「陰司道路,氣象愁慘,鬼哭神號,到處皆是。今晚途中如何這般清靜,卻是何因?」大帝曰:「前番吾領志一去遊七殿,中途曾遇妖魔擋道,幸志一鎮定靈台,降服諸魔,所以人心不可不正。人心一正,足勝百邪,《大學》誠意、正心之功,蓋為此矣。」

大帝與妙慧一路談論,不暇吟詩,走到一處,大帝曰:「要赴十王殿,即此處分途矣。」於是將馬頭一撥,直向東行,行不數里,只聽見前面有笙簫鼓樂,又見有旌旗隊伍,迎面而來。大帝曰:「師弟你看十殿大王,已派執事,歡迎我師徒矣。」言未已,兩吏員乘馬漸近,將到面前,見了大帝,連忙下馬叩拜。大帝說道:「免禮了」,吏員稟道:「小吏奉大王之命,特來迎接大帝聖駕與善長,因事來遲,望乞恕罪。」大帝曰:「何罪之有,快快上馬,上前引導就是了。」二吏員聞言,仍上馬向前清道,轉瞬之間,即到城下,有許多官員出來歡迎,不在話下。大帝下令,免行參禮,策馬進城,直抵大王宮門,門口二吏,飛步進去通報,大帝與妙慧一齊下馬,妙慧見大門上立一匾曰:「十殿轉輪大王宮門」八個大字,門左右一聯曰:

 須知六道輪迴,今生作者來生受。

 請看三途轉劫,善人歡喜惡人悲。

【報應之理,此聯說盡。】

妙慧剛把對聯看罷,傳達官慌忙出來說道:「大王請大帝善人進宮。」大帝聞說,即令妙慧整肅衣冠,一同進見,連越了數重門,到了第六層正殿,尤覺宏敞華麗。大帝曰:「到了。」妙慧乘大王尚未出來,急看匾對,見殿之當中懸一匾曰:「善惡分途」四個大字,左右有聯曰:

 天地亦大輪迴,春去秋來,誰把這玉兔金烏,一刻留住。

 古今不少變化,此生彼滅,請試看桑田滄海,幾度遷移。

【氣勢磅礡,妙理難言。】

妙慧細看款式,乃大王自題自書,寫得遒勁飛舞,令人羨慕。兩邊還題有數對,妙慧移步再看時,大王已下了階,攜著大帝的手,上了台階,妙慧亦跟隨上去,到了殿中,大家相見禮畢,分賓主坐下。大王笑嘻嘻的說道:「聖帝演這部《洞冥書》,先由地府起首,聞領遊者,惟大帝與柳元陽帝君,功勞最多,大帝真真辛苦了。」大帝曰:「何敢言苦,一因這部書,為吾二哥極為注重。一因壇中弟子,又與吾張有密切之關係,是以不得不多走幾遭。今晚領張妙慧前來,亦為此矣。」(快人快語漏出真情)

大王曰:「大帝不言,小王知之。但今夕原擬在殿中請大帝飲杯薄魯,繼又思妙慧師弟,專為參觀轉輪景致而來,是以又將酒席設於觀生台之上,小王藉以陪大帝飲酒談心。妙慧師弟,亦可以觀覽景致,公私兩盡,未識大帝以為若何?」大帝曰:「好到卻好,只是叨擾大王了。」大王道:「薄酒一杯,豈敢言擾,但小王昨奉教主敕旨,命作勸世文一篇,今已脫稿,不若乘此時先交與妙慧師弟,以便帶回壇中,免得臨行時忘卻。」大帝曰:「甚善,吾張亦急欲領教,拜讀,拜讀。」大王即命侍駕官,向文房將稿取來,交與妙慧,妙慧讀其文,乃是:

十殿轉輪王訓和鄉鄰文

[编辑]

「粵稽往古,穴居野處,人無室家,靡有定所。後世聖人,奠厥斯民,立之宮室,乃有比鄰。有夏之世,井田定制,八家同耕,居室連袂。自茲以後,黎庶蕃昌,設官分治,有城有鄉。州閭里巷,比櫛相向,相距匪遙,互敦仁讓。(處鄰之道二字要緊)別為衛屯,又曰營村,親戚故舊,結好聯姻。同居一處,團體堅固,禮尚往來,未有乖忤。鄉里咸和,自無風波,出入相友,樂趣多多。水火盜賊,禍生不測,守望同心,相助協力。疾病垂危,覓藥延醫,相關痛切,互相維特。婚喪嫁娶,彼此相顧,各抱熱腸,事無貽誤。禮節從同,有無相通,矜孤恤寡,里有仁風。鼠牙雀角,一切除卻,無怨無尤,歡欣快樂。讓畔而耕,讓路而行,敬老慈幼,俗美風清。死生患難,同齊照看,濟困扶危,仁義相街。里有愚頑,化導為先,格言聖訓,朔望講宣。正人正己,敦詩說禮,奸盜不興,風俗醇美。卓哉古人,善陸鄉鄰,太和元氣,萬物同春。胡今之世,不講鄉誼,稍具聰明,輒敢放肆。生長於鄉,跋扈強梁,欺凌愚弱,如虎如狼。縉紳仕宦,威權尤擅,魚肉鄉鄰,視為習慣。(此輩可殺)儒林士類,刀筆可畏,唆訟興詞,以為得計。(此輩該誅)降及平民,亦昧鄉情,利之所在,即起相爭。山林園圃,物各有主,不恤人言,貪得妄取。瓜果鮮蔬,防守偶疏,彼此偷竊,訟起鄉閭。(見小失大)或值旱年,水利爭先,行兇械鬥,報復相沿。或縱牲畜,踐踏五穀,口角相爭,時有衝突。瓜李微嫌,得失無關,不懲小忿,釀出禍端。婦女憒憒,不循禮義,罵舍打鄰,時聞詬誶。積久成讎,念怨不休,尋隙搆釁,然患堪憂。種種惡俗,大傷和睦,縱遇凶災,亦不相恤。與鄰不宜,終久自危,事尚緊急,誰救然眉。吁嗟世界,風俗大壞,結怨鄉鄰,何所依賴。我勸爾儕,總要和諧,父族母黨,切莫暌乖。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鄉黨恂恂,曷法孔子。大肅忍讓,休生怨謗,曲直是非,彼此相諒。(名言至理各人服膺勿失)須知遠親,不如近鄰,更於呼應,豈可生嗔。能解此意,常敦雅誼,和氣致祥,歡欣無地。今生結鄰,前世修因,朝夕邂逅,非同路人。家縱富厚,緩急時有,偶爾求人,方不掣肘,富貴之家,儼若名花,亦須綠葉,扶持乃嘉。(妙喻入微)吾文雖淺,取譬不遠,人人體之,澆風可轉。」

【敘述鄉鄰之所自始,考據明詳。此節將鄉鄰互睦之利,一一揭明,如數家珍。風化始於閨門,易俗必先鄰里,世之君子,化民成俗,須以此為式則。鄉鄰不和,常因些小細微之事件,不能忍讓,釀成禍端。老仙有一妙法,曰:「忍」。】

妙慧一面讀文,大帝一面稱讚,讀畢。大帝曰:「大王此文,真真識透人情,把世界和鄉鄰之醇風,與不和鄉鄰之惡習,兩相對照寫來,活躍紙上;此文傳出,使人讀之,便知所抉擇矣。妙慧師弟,好好收起,以便回壇後付之棗梨可也。」妙慧曰:「弟子遵命,曷敢遺忘。」大帝曰:「今晚時辰不待,即請大王速駕乘輿,同去觀景。」大王曰:「不勞大帝囑咐,已命彼倌人,星言夙駕矣。」

於是各離坐席,下了丹墀,只是各殿中門,一齊閃開,大王全副職事,均已擺好,並預備了大轎兩乘,小轎一乘,均十分華美新潔,大王請大帝先升了大轎,又命輿夫將小轎扛過來,請妙慧坐了,並命將大帝的烏騅,妙慧的神馬,牽在轎前,然後大王自上了馬,其餘文武侍從判官員弁等,亦各各上馬跟隨,所有旌旗隊伍,旖幢羽葆,清道在前,非常整飭,轅門內升砲九座,音樂並作,一齊出了宮門,直向轉輪臺而來。沿途之上,行人擁擠,觀者立者,填街塞巷,眾見大王出府,均讓立兩邊,妙慧在轎內問吏員曰:「今夕人數,何其如此眾多?」吏答曰:「此乃各殿解來鬼魂,往轉劫所聽吾大王發落投生者也。每日夜俱是如此,不下五六千人,所以如此熱鬧。」

【冥王出宮儀仗,亦大可觀。】

方言話間,已到了觀生臺下,大王命駐節,各各下轎下馬,大王請大帝一同上台,妙慧看此臺,非常高峻,插入雲表,望之生畏,深恐升不上去。大帝曰:「無恐,吾賜汝壯神丹一粒,自然輕舉也。」妙慧接了吞下,果然神足膽壯,(的是仙丹)叩謝大帝。大帝曰:「師弟多禮了,快快一同上去。」妙慧徐行在後,原來臺階如螺旋繞越而上,外有扶欄,極其平穩,歷數臺階,共有三百六十五級,(合周天度數)每級約有尺餘,(一尺二寸)到了臺頂,乃坐東向西,四圍有白玉欄杆,上立一匾,曰:「觀生臺」三個大字,中設几席。大王請大帝上坐,妙慧側坐,自己主位陪坐,左右侍駕官,早將筵席擺好,大王殷殷勸飲,謂妙慧曰:「張師弟,快飲香茶,再用些酒果,飲了後可在臺上將下面形勢一望,下台後胸中方有成竹,纔能處處調查周詳,始不負到此一遊也。妙慧道:「弟子遵命。」即便飲了茶酒,即在台之四角,細細看了一回。

此台果然高峻,手可摘星,下視則壁立萬仞,頭目為之眩暈,遠望轉輪一帶,十分寬闊,官署比屋連雲,瞭如指掌,惟遠處渺茫,瞻望弗及。乃向懷中探出明珠一照,中國二十二行省,粲若星羅棋布,東西南北洋各洲島,小如黍米,顆粒俱能望見,妙慧不禁拍手稱奇,心中十分得意。稟大王曰:「此台望遠,真真希奇,弟子已得其大概矣。就要告辭大王,下台觀看轉劫情景。」大王曰:「吾王派一判司兩差官,同爾下去,領爾到處周歷一番,其有不明者,惟判司是問。覽罷,速速轉來,吾王與大帝在此飲酒,回壇時還有要言訓諭,可聽明了。」妙慧答道:「弟子已經聽明,懍遵就是了。」

【有此高臺,又得明珠,無微不照矣。】

當即拜辭大王,同判司差官逕下台來,判司曰:「吾先領善人到轉劫所歷覽一番,行不數步,已抵所門,只見門上署有「轉劫所」三字匾額,左右有聯云:

 進此門好去投生,只愁戴角披毛,終歸畜道。

 來新所合當轉劫,一入紅塵苦海,休昧靈根。

看罷對聯四人同進了門,妙慧問判司曰:「弟子由台上望下,此中地面非常遼闊,不知寬廣若干,望乞指示?」判司曰:「地廣七百由旬,較之各殿面積,尤有加也。」妙慧仔細一望,見周圍上下,俱是鐵柵隔斷,每柵欄門,都有人司鎖鑰,不准來往之人,胡行亂竄,差官領妙慧向各處參觀,俱是公廨衙署,共有八十一處所以符九九之數;每處所又分部、分科,列為號數,條目甚繁,不能悉記。內中辦事人員,有總稽核收發文牘各員,每所不下數百員,個個伏案書寫,手不停批。(事務之繁可以概見)此八十一處所之內,又專設八大司。一曰查驗司,二曰稽善司,三曰考過司,四曰恩怨司,五曰壽命司,六曰支配司,七曰掌劫司,八曰授生司。

妙慧問判司曰:「此八大司名義不同,未識所司何務?請詳言之。」判司曰:「第一曰查驗司,乃查驗到所投生之人,有無文憑,有則放行,無則仍解回原獄也。(防偷生之弊)第二曰稽善司,乃稽核善信男女,按其善功之大小,以定其福澤之厚薄,如善男人在生積有功善,應得投生於福地,為官宦,官階一品,至九品。應居何官?膺何爵?經司核準,不能移易。女子在生積有善行,亦准投生福地,配某夫,為命婦,為某等封贈,俱由司核准,陽世因之。

又有男女積有大善,因子而貴,因父母而享現成之福者,如封翁太夫人,宦門公子,富家子弟之類,亦係該司註定。外有富商大賈,家累鉅萬,或白手成家,或享祖父之福者,亦由該司查考清晰,註冊施行,絲毫不能增減,此稽善司之職務也。

第三曰考過司,乃考核將投生者,有無過惡也。如投生者,應得為人,必須考查有無過惡,輕重多寡,如在生有小善無大過者,出世准其衣食充足,得父母庇蔭,夫婦完全,子女奉養。功過兩抵者,普通平等人居多,出世亦令有衣食父母夫妻兒女,惟命中勞碌,不能享庸庸之福。

其有過無功者,出世令遭坎坷,縱有衣食,亦為鰥寡孤獨,六親缺陷。儻罪過重者,出世令受貧窮困苦,帶殘疾,五體不全,為癡聾喑啞,為乞丐。若男子在生拋棄五倫八德,女子不守三從四德,造孽深重者,則罰入畜牲道中,分別墮入胎卵溼化,此考過司之職務也。

第四曰恩怨司,乃主持投生之男女,出世為人,准其報恩、報怨也。如前生受人恩惠,感情未忘,得令出世報答之。或前生受人凌虐,或竟至死,怨氣未消,亦准其出世報復之。所謂德報德,仇報仇,冤報冤,是已。又有一等婦女冤魂,生前有切齒之深仇,未能報復,死後不願投生為人,願為厲鬼,生捉仇家之魂,使之不得其死,以慘報之。該司核其果有冤屈,亦准其報怨,以慰死者之心,皆此恩怨司之職務也。

第五曰壽命司,乃主持人物之壽命者也。世有享富貴而壽高者,有享富貴而壽促者,有居貧賤壽短者,有居貧賤而壽長者,有被打胎而死於腹中者,有已生下而遭溺死、悶死者,有生下數日、數月、數年、而夭殤者,等等不一。其他犯法而死,被人謀害而死,履險而死,或自輕生而死,諸枉死者,亦等等不一。至於物類之壽命,有遭殺者,有不遭殺者,或自相殘殺者,亦存乎劫數,此皆壽命司主持之者也。

第六曰支配司,乃以支配人間之父子夫婦者也。蓋人世之生子,有孝子,有逆子。娶婦有賢婦,有惡婦。其生也有因,其合也有緣,(循環報應巧非常,造物無心布置良)俱有妙理存焉。如甲在生,恆周恤於乙,借貸與乙,乙死未能償還,幸無他過失,得為人身,冥律定例,應令乙投生為甲子以報之,當為孝順克家之子,此謂還債之兒女也。(積下善錢終有用)

又甲在生,用計而謀得乙之家產,或憑勢而奪取乙之貲財,乙因齎恨而死,死後訴之冥王,例准為甲子,以破其家;必為驕奢淫泆之子,此請討債之兒女也。(欠來孽債應該償)夫婦亦然,如甲有恩於乙,乙生前不能報,再世當為甲妻以報之;雖貧賤不怨,勞苦弗辭,所謂善緣之夫妻也。(妻賢也是前生結)又甲在生負恩於乙,乙在生不能報,再世乃藉為甲妻以報之,而悍妒淫蕩,獅吼河東,甚則毒殺謀害,中道乖離者有之,此所謂惡緣之夫妻也。(婦悍休言今世殃)

他如賢愚巧拙之互配,媸妍美醜之搭合,而才子佳人配偶,不多概見。不知者疑為月下老人,赤繩誤繫,顛倒錯亂,拂逆人情,恆詫異之,而不知因緣遇合,奇奇怪怪,玄玄妙妙,豈世人所能窺測哉?實支配司主持之者也。(莫道媸妍相配合疑為月老錯鴛鴦)

至於時當清泰,聖賢豪傑,應運而生,天必擇大德大善,積累數世者,始令降生其家,所謂明德之後,必有達人是已。

又如運遭陽九,妖魔邪怪,應劫而生,天亦必擇素不向善,心有隱慝,始令產於其家,使之族誅門滅,覆宗絕嗣是已。此二者,又不在討債還債之列也。

其在夫婦之間,或因一念癡情,而異世遂為夫婦者,或前緣未斷,而仍續後緣者,或神仙修道未堅,而謫為夫婦者,或行為乖義,罰令數世而不諧伉儷者,玄玄妙妙,難以測度,此又非僅善惡緣之說也。

第七曰掌劫司,乃掌管人物之轉劫而註冊者也。如善男女,有大善,應享富貴幾世。有大惡,應受窮苦幾世。孽重者,應墮畜道幾世;或能復還人身,或不能復還,永墮胎卵溼化,此一定之例也。

至於命中享富貴者,而忽造惡孽。命中受窮苦者,而能存善心。其折除轉移之機,不在此限。(如唐李登,上帝賜以玉印,固有淫孽而削除之。裴度命中該餓死,因還絞犀帶,而居相位之類。)又有三台北斗神君之鑒察,奏報,又奉 上帝玉旨下敕十王,轉敕該司註銷,此掌劫司之職務也。

第八曰授生司,乃掌管投生之人物,授以相當之實據也。如投生為官者,授以袍笏錦帶。為命婦者,授以霞帔鳳冠。為農者,授以未耜。為工者,授以斧斤。黃冠緇流,授以錫杖袈裟。乞丐餓夫,授以筐瓢瓦缽。其他等等,可以類推。

至投生畜道,為胎卵溼化者,則授以角趾羽毛鱗介軀殼,因人而施,因物而予,此授生司之職務也。」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因,今生作者是。世之男女,羨人為尊官,膺顯爵,為命婦,作夫人者,各宜速速修因,廣行善事,多種福田,則來生之尊官,命婦,可操券而得也。鰥寡弧獨,癡聾暗啞,乞丐疥癩,凡人之情,莫不惡之。然須於生時,改惡從善,以迓天庥,而來生之顛連困苦,始能免也。種豆得豆,種瓜得瓜,種如是因,結如是果。我勸世人,慎勿種荊棘,而自掛衣衫也。世人怨天尤命,謂生死之權,非操於造物者,盍於此文紬繹之。】

妙慧曰:「以上七司之理,弟子皆已了解。惟壽命司,主人物之壽命,而壽天不齊,且枉死夭折而亡者,等等不一。未明其理,還要請教?」判司曰:「此易知耳。如享富貴而壽高者,乃因前生積德已厚;今生得享富貴。更復好善積德,故天佑之,而富貴壽考也。其享富貴而壽促者,或緣其先天不足,又不能培補後天,既處富貴,口厭膏梁,衣窮文繡,貪於聲色,營於貨利,耽於嗜好,遂乃精神耗竭,氣血枯槁,斲喪已多,不亡何待?(如此死者不知多少)又況天物暴殄,不知惜福,命中衣祿折除已盡,烏得不死?又有居官殘忍,好行殺戮;貪於口腹,害命已多,大傷天地之和,有乖好生之德,故為造物所忌,鬼神不福,以折除其壽命也。(富貴紈褲之子命多短促卻是如此)

貧窮乞丐,壽命短促,固理之常,今反享高年者,非天愛憐之,實天磨折之也。(這個道理人鮮知者)其打胎而死,生下溺死、悶死者,乃前生犯淫亂之輩,或為僧道者犯淫惡,故遭此劫,亦或前生曾造打胎溺女之孽,故仍以此劫報之,非無因也。其數日、數月或數年而夭殤者,乃偷生之鬼也。惟枉死各節,各有原因,天理報應,存乎其中焉。至物類之遭殺,或為同類殘殺者,乃前生造孽已深,而又加殺孽者也。」(定然如此)

【不是債主不成父子,不是冤家不成夫婦,此理玄妙非常,吾因而一律批之,願世人勿再結來生冤孽,而糾纏不已也。人生富貴貧賤,前世修成,我勸大家,各宜安分守命,莫再失了皮囊也。凡犯此者,各宜警之。】

妙慧聽罷,不禁合掌稱讚曰:「善哉!貴司之論說,真足以開弟子之茅塞矣。」四人一面談,一面走,不覺之間已歷過了七司地面,每司門口,俱有匾對,不暇記誦,看看又到了一司門口,只見門上直立一匾上書「授生司」三字,門左右有聯曰:

 生復死,死復生,問輪迴何時停歇?

 畜轉人,人轉畜,這道理各自思維。

妙慧看罷對聯,又看這司公廨,較他司尤寬廣,人員較他司尤多,只見許多男女到司門,領衣服者,領器械者,又有身上披牛馬六畜之皮,及各色羽毛者,亦有頭頂鱗介之殼者,擁擁擠擠,千形百狀,不一而足。妙慧知道這般人是去變飛禽走獸,及龜鱉蛇蚌之類,也不再問。

【造物難名。】

掉轉頭來,差官領路上前,已出了甬道之外,見前面有一高台,即而視之,見上面書「驅忘台」三個大字,台上坐一老嫗,滿頭珠翠,笑容可掬,左右有許多侍女圍繞,台下地面寬闊,搭起四五十個涼棚,几凳安好,棚內有許多男女坐定,大家舉杯痛飲,提壺舉勺者,盡是婦女,往來奔忙不迭,好似陽間熱鬧市場,開的茶寮酒館一般。(大千世界人物聚會之場何等熱鬧)

妙慧望見,心中頗覺煩渴,也想去飲一杯,判司連忙止住道:「飲不得,飲不得,此非茶酒,即陽世所謂迷魂湯也。(迷魂湯之來歷)善人豈未之聞耶?」妙慧曰:「弟子雖嘗聽過,究未知其來歷,究竟這老嫗是何人?在此何事?望乞指明。」判司曰:「此老嫗乃孟婆神也,生於前漢,幼讀儒書,壯誦佛經,凡有過去之事不思,未來之事不想,在世惟勸人戒殺喫素,年至八十一歲,鶴髮童顏,終是處女。只知自己姓孟,人故皆稱之曰:『孟婆阿奶』,(孟婆神之事跡如此)入山修真得道。

至後漢時,世人有能知前世因者,妄認為前生眷屬,是以 上帝敕令孟氏為幽冥之神,造築醧忘一台,准選鬼吏使喚,以採取俗世藥物,合成似酒非酒之湯,分為甘辛苦酸鹹五味,諸魂轉世,派飲此湯,使忘前生各事。但惡人飲此,使其入世,常帶一二三分之病。若善人飲此,轉益聰明強健。(同一迷湯而善人惡人飲之其效果各自不同奇妙奇妙)凡投生之男女,必由此經過,令飲此湯。如有刁猾鬼魂,不肯飲者,腳下即現出鉤刀絆住,上以銅管刺喉,受痛灌吞,諸魂飲畢,各聽由甬道而出。上了玉石木竹各橋,跳入紅波,即去投生矣。」

妙慧曰:「盍去觀投生處?」判司即領路上前,果然這條甬道,出路只有一尺四寸寬,(此道為眾人之所必經)眾人魚貫而出,到了前面,見有六座大橋,景致不一,以問判司?判司曰:「此六座橋,乃金、銀、玉、石、木、竹、所成也。金橋乃大善人所登,得授仙職,從此而上天曹也。銀橋乃二等功善之橋,凡授地仙地祇之職,得而登之。玉橋乃三等功善之橋,凡投生福地,享受人間富貴者,亦得而登之。若石橋乃生前積有小功善之人,出世亦令其衣食豐足,不受凍餒者,即走此橋也。若木橋乃有罪過者所由行,出世則衣食不濟,困苦艱難,甚則乞丐、殘疾之流是已。最下即是竹橋,上鋪瓦礫泥土,乃投生畜道者所行,凡胎卵溼化之類,均附之也。」

【觀看六橋風景,令人悲喜交縈,可見為善最樂,而作惡至苦也。】

妙慧抬頭一望,見登金銀橋者,寥寥無幾。上玉橋者,尚有數人,然皆衣裳楚楚,嘻笑而過。行石橋者,人數較多,亦俱得得行去,尚有歡笑之容。又看那木橋之上,多係手提筐缽,肩荷竹杖,衣衫襤褸之人,最居多數。行竹橋者,乃披毛戴角之輩,實繁有徒,俱皆大放悲聲,號啕痛哭而去。

妙慧看罷,不勝嘆息。判司又領妙慧上了金橋,將四面一望,只見六橋之外,又有大道六條,(此即六道輪迴)內中又分羊腸細路,盤曲轉灣,不知有若干條,以問判司?判司曰:「共有十萬八千條,能通四大部洲,投生之人,各尋道路,各奔前程去也。」妙慧又見道路之外,一澗橫流,其水渾赤,一望汪洋,對岸赤石巖前,上有斗大粉字四行曰:

 為人容易做人難,再要為人恐更難;

 欲生福地無難處,口與心同卻不難。

粉字兩邊又有對聯曰:

 好去做人,要抱定八德五倫,莫教放棄。

 各宜立志,休再墮三途六道,致歎沈淪。

又有七字聯曰:

 來世怕為雙角獸,

 今生莫作兩頭蛇。

【叮嚀告誡,無限深情。】

只見眾鬼魂到了澗邊,看見對面題著粉字對聯,個個注目念讀,忽然跳出長大二鬼,將投生鬼魂,從背後一掌推下,落於水中。眾魂沈於水中,如醉如癡,莫解其故的模樣。妙慧正在看得出神,也不知其中原故?判司曰:「這些鬼魂,此時氣悶神昏,顛倒不能自由,善人試猜他做些甚麼?」妙慧曰:「弟子不知,還要請教?」判司曰:「此時正是他兩足踏破紫河車,進出娘胎,哇的一聲落地時也。」

【迷離恍惚,奇妙難言世人欲除此苦惱,須具大願力,大善功,跳出紅塵苦海,而後可。】

妙慧始恍然大悟,乃是凡人臨盆的光景;杏杳冥冥,恍恍惚惚時也。又昂首遠遠望去,忽見澗河之外,洪波滾滾,濁浪滔滔,現出一個絕大苦海,投生的人,盡飄入其中去了。妙慧替他們著急,說道:「九二殘零,脫了皇胎,糊糊塗塗,一步跳入紅塵;自弟子看來,乃是苦惱之場,並非歡樂之境。儻不審慎,昧卻靈根,輾轉輪迴,無有窮期。若再陷入畜道,失了人身,何能還原返本?」說罷,不禁為眾人淚涔涔下。判司道:「善人休悲,吾領爾回覆大王去也。」妙慧下了金橋,即隨判司差官,仍由舊路而歸,霎時間到了觀生臺下,相與歷階而上,見了大王,與大帝備述一切。大王曰:「張師弟轉輪情形可曾看徹否?」妙慧答道:「弟子蒙判司與二位差官,領弟子周歷一遭,只是得其大概,車輪如何轉法?弟子實未曾睹。」

【好箇妙慧一,一片慈悲。】

大王笑曰:「爾試手扶欄杆,細細再望之。」妙慧果然手攀危欄,往下一看,只見眾鬼魂由轉劫所大門而入,進去只是一條甬道,繞歷各司門首,又由甬道而出,細看是一個大圓圈,由下轉上,又復而下,如螻蟻行磨上一般,圜轉不已,真是一架車輪,轆轤而轉的模樣,(哦足如此輪轉玄妙玄妙)妙慧看出這個情景,不禁手舞足蹈的笑起來,說道:「真妙真妙,果然是轉輪矣。」大王曰:「既已看出,不負爾此一遊矣。吾王再有囑者,億前己未年春,李生復誠曾面吾王,要觀轉輪情景,爰將他引到此臺之上,拓開眼界,得其大觀,當時吾王撰有轉劫勸世歌文一篇,令其回壇刊入《八寶金鍼》之內,早已傳世,文雖粗淺,卻是輪迴實理,即景言情。吾意爾回壇後,可稟明聖帝,無妨將此文附入記中,尤覺言之周備,未知大帝以為可否?」大帝曰:「此文吾張尚未曾見過,請大王將稿賜給一觀。」大王立命人將原稿取來,呈與大帝,大帝命妙慧朗誦一逼,其題目乃是:

十殿轉輪大王勸世歌文

[编辑]

「王今夕,為世人,作歌再勸。望眾生,速改悔,勿昧心田。吾職分,掌輪迴,六道環轉。請真君,與善人,仔細一觀。這道理,最希奇,無人得見。僅傳出,一圖畫,留在世間。經生家,讀詩書,以為奇怪。謂轉輪,釋氏說,儒者不言。究其理,亦平常,事甚淺顯。其玄妙,法天地,乾坤斡旋。往者過,來者續,一氣流轉。春而夏,秋而冬,四時遞遷。古今來,世上人,恆河沙點。論善惡,講報應,其理不愆。有是因,結是果,隨人擇選。在大造,本無心,何用安排?請試看,第一道,投生官宦。第二道,是商賈,廣積金錢。第三道,平等人,衣食不缺。第四道,盡貧賤,困苦顛連。第五道,是畜牲,毛蟲一派。第六道,是羽族,昆蟲飛潛。最細微,是世間,溼化胎卵。欲轉回,人道內,頗覺其艱。行善的,受官職,大小分辨。食俸祿,多合少,註定不刪。善男子,去為官,蟒袍玉帶。信女輩,為命婦,霞帔鳳冠。因為他,在生時,廣積善緣。有公子,與封翁,福享現在。總因為,善根厚,不受熬煎。平等人,在陽世,善功本淺。亦與他,有飯喫,並有衣穿。為百工,為雜技,各領器械。得何物?精何藝?命中帶來。凡癡聾,是前生,刁鑽古怪,凡暗啞,乃前世,利口能言。或瞽目,因為他,字紙拋踐。或替人,作詞狀,無辜受冤。手足跛,他前生,為非作歹。故罰他,到今生,五體不全。還有那,命窮人,叫化乞丐。他前生,拋五穀,濫費銀錢。癰疽癩,大痲瘋,滴膿淌血。他前生,不潔淨,污穢薰天。不孝的,變梟獍,以及螃蟹。因其物,食其母,子又食還。不弟的,轉兕鹿,牛羊亦變。原其性,以角觸,同類相嫌。不忠的,變騾馬,負重致遠。替主人,任勞苦,以罰其奸。不信的,變鸚鵡,?鵒鶯燕。任隨他,聲音巧,飛舞翩翩。無禮的,變熊虎,豺狼猛悍。因為他,有野性,不受拘拴。不義的,變蛇蠍,山精水怪。緣在世,常害人,心術不端。不廉的,變長鯨,投生大海。因其性,能吞噬,饞口常開。無恥的,變蹇驢,以及豬犬。肖其形,類其性,不得不然。貪淫的,變畜牲,將他割㔊。為僧道,犯色戒,罰投私胎。仕宦途,善運動,罰作鰍鱔。或變蠅,或鼠耗,有縫便鑽。衙署內,惡皁隸,居心太險。准其他,逐鳥雀,去變鷹鸇。淫賤婦,變狐狸,因其媚態。奸巧漢,變猴兒,好去跳圈。或誆騙,或盜賊,六畜觀產。總要把,夙世賬,清白填完。在生前,謀殺人,欠下命債。到來世,仇報仇,冤亦報冤。看起來,世上人,害人自害。昧心事,能欺人,不能欺天。來世因,不難知,今生便見。因其物,以付物,化工無言。勸眾生,到不如,廣積功善。善功大,免墮落,成佛成仙。這輪迴,限住人,真是苦海。死復生,生復死,煩惱無邊。到如今,大劫臨,地獄填滿。盡都是,惡男女,怙惡不悛。付輪迴,又轉變,何時脫解?我不禁,為世人,珠淚漣漣。這篇文,也不過,演說大概。還要那,報施理,妙妙玄玄。宇宙間,道至繁,萬化千變。惟智者,大智慧,勘破機關。李善人,到此間,從頭過眼。回壇去,將此歌,處處傳宣。」

【轉輪之理,真與大化同流,總敘六道為一筆。看此輪迴轉變,各適其情,各類其性,中有無窮至理,世人其細讀,細思,而痛改之。批到此間,老仙為世作惡之徒,也灑下不少眼淚。】

妙慧將文誦畢,大帝稱讚道:「真乃好一篇轉輪勸世文,非大王職掌轉輪,洞悉情形,不能為此文矣。定要附入記中,吾張回宮之後,代為稟明二哥可也。今晚時已晏了,就要告辭,回壇去也。」於是大帝與妙慧辭了大王,逕下台來,大王送至台下,大帝騎上烏騅,妙慧亦騎上神馬,二人加鞭催馬,霎時到壇,大帝與柳仙回宮繳敕,妙慧亦甦醒起來,欲知下回之事?且聽明夕分解:

總評

⊙上古帝王之治,首重睦鄰,是以風淳沕穆,世樂雍熙,後世之君,忽於鄉鄰之政,故風俗澆漓,盜賊滋熾,每每釀成大亂。今得十殿轉輪王此文,將鄉鄰和不和之利弊,雙方痛勘,昭然揭出,世人果能體而行之,其裨益當必不少。

⊙世人有疑富貴貧賤壽夭,無善惡果報者,讀此回判司論轉輪八大司之文,亦可以打破疑團憬然自悟矣。

⊙冥王職務,以五殿與轉輪極為繁冗,而轉輪尢為應給不暇,今列之為八司,各專責成,綱舉目張,有條不紊,始將轉劫事務,包括無遺。

⊙轉輪王將轉輪理由,著成歌文勸世,妙文妙理,真足喚醒癡迷,刊人記中,尤為生色。

◀上一回 下一回▶
洞冥寶記

1996年1月1日,这部作品在原著作國家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之前在美國從未出版,其作者1925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80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