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淡庵先生逸集/附錄卷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 淡庵先生逸集
附錄卷一
作者:白文寶
1900年
附錄卷二

贈遺諸篇[编辑]

白和父諫議[编辑]

稼亭

日飮黃封醉似泥,時時騎馬欲鷄棲。世無韓子《爭臣論》,誰見溫公《諫院題》?

白和父[编辑]

稼亭

歲晩江山復舊遊,從今直欲理漁舟。先生比我年顔少,努力匡時到白頭。

白和父[编辑]

稼亭

吾生好遠遊,山水極深幽。都下數閱月,江南十經秋。自訝今日計,賃屋久淹留。窮通要有命,强顔何所求?孀親亦已老,故山歸夢稠。君看富兒門,不容吾輩流。

按此詩卽次韻,而原韻佚不傳。

約遊白和父[编辑]

雪谷鄭誧

山中春風若相期,山下人家花滿籬。風煙十里畫不如,畫中景物何足奇?溪童賖酒解醉客,客居誰復攢其眉?門外河沙也不遠,黃昏燈火映羅帷。花間明月對歌人,共嗅淸香聞《竹枝》。請君莫羨楊州鶴,此樂與彼誰增虧?

輔仁堂感懷[编辑]

先生嘗以「輔仁」名堂

罷相歸來講素王,摳衣曾入輔仁堂。如今報德嗟無地,敬爲公拈一瓣香。

淡庵白先生《斥佛疏》[编辑]

縣監朴愚

憶昔聘曾祖,斥邪獨名家。誰知去莠力,能培五穀嘉?

動齋[编辑]

霽亭李達衷

常侍文寶嘗有說動之命,而予不敢者久矣。今公之存撫關東也,君子皆有詩,予有憂患來,詩益拙,不能爲之歌詠,姑以《動齋說》爲別,以代一夕之話,觀者幸毋誚。

動也者,吉凶悔吝之所由生,雖聖人未嘗不致意於此。故非禮則勿之,慮善則以之,方其靜也,不養之以誠敬,則其發也,或歸於躁妄矣,動之時義盛矣哉。《乾》之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而健,動之至也,而君子以之則强且不息。然猶有勿用之潛,有悔之亢。故或見而田,或躍而淵,且惕且厲,然後可以有爲也。苟非其時,動必殆矣,善處動者,必待時必順時。時者,幾也,見幾而動者,其惟君子乎。

稷山白常侍扁其所居曰「動齋」,其所以自處者不旣丕乎?予聞之,動靜之理,循環無端,靜而動,動而靜,互爲其根,而無毫髮之間,一於靜不可,一於動亦不可,而公之所以取動者何居?予思之不得,乃題動于壁而觀其義,有問則曰:「某公之扁。」或曰:「公過於仁厚而歉於勇敢,其將以自勵乎。」或曰:「欲彼必由此,亦理也,公之名日騰而不可掩,故將由動而求靜也。」非也。居。吾語子。一陰一陽之謂道,動靜之義也。聖人貴陽而賤陰,將爲聖人之徒者,寧可不知其所勵哉?公之動也,內而堯吾君,外而堯吾民,敷闡大猷,優游至治,不極不止,其爲動爲如何哉?然亦不足爲公之動。公之居是齋也,整襟肅容,寂無思爲,凝然而坐,人知其爲靜,而不知其有不動之動也。公嘗由定靜安慮之鄕,遊于大化聖神之國,主至善之家而求用焉。一日,上御明光殿,召見公,問以天下之故,對稱旨,上甚悅曰:「朕將大用。」賜以中和之酒,公輒釂而醉,休于所居之齋。或曰:「命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