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幢小品/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五 湧幢小品
卷六
作者:朱國禎 
卷七

卷六[编辑]

祖陵[编辑]

洪武初年間,迷失祖陵,未知先骸厝所,遣官於泗州城西相河壩,歲時望祭。十七年,有朱貴者,先充龍驤衛小旗,泗州盱眙縣招賢鄉人。年少,回家祭祖,齎捧祖陵家圖,親赴高皇御前,畫圖貼說,識認宗室相同,因願守祖宗根本。高皇大喜,除授署令,後改為奉祀,賜貴田宅、鈔幣等物,令世襲,主奉祭祀。其陵廟尚用黑瓦,至宣德中年,始易以黃。

朱巷[编辑]

高皇系出句容,歷世墓皆在朱家巷。既遷江北,熙祖葬泗州,為祖陵;仁祖葬鍾離,為皇陵。上都金陵之癸卯,追封,立石句容。上自為文,題曰「朱氏世德之碑」。實宋龍鳳九年事。既即大位,刻石於臨濠之陵,並祭四代祖考。既得泗州圖帖,立為祖陵,則並祭德祖、懿祖,而句容碑墓俱停。至嘉靖十一年,縣人都御史王暐上言:其地祖跡,明載天潢玉牒、聖祖碑文中,乞加崇封。遂命南京禮部侍郎崔銑、巡撫都御史夏邦謨、巡按御史劉良卿、提學御史馮天馭勘上。自句容縣西門出行十一里,過二小山,地名通德鄉,有一土穴,樹根在內,原係櫟木四枝,屈曲向上,枝頭各有五指,鄉人異之,呼為「龍爪」。今枯朽,惟有穴西田一段,各眾稱即朱巷故址。量丈尺,得地五畝,見今民楊春為業。自巷基西行一百五丈,斜坡土脊一段,株木一顆,木下一阱,故老相傳朱皇帝家墳。量丈尺,得地三畝,生遍荊棘,並無丘壟。石碑西北,古廟一所,壁畫神像,並書「句容朱安八」字樣。石香爐上,刻「朱鄉社二十八戶置」,凡七十六宇。總是一片荒坡。上曰:「既無實跡,且罷。」

陵像[编辑]

孝陵神道可十餘里,循山而下,稍稍紆曲。石像十八對,皆有台,想孝慈皇后葬時,都已製成。天壽山神道,長亦如之,徑直,有上下龍鳳橋各一。蓋水自塞外南注,折而東,穿過神道,局面寬廣完美,真大地也。石像宣德中始製,世宗時,神道始石砌諸像,並護以石台。蓋文皇雖營壽陵,葬仁孝皇后,而其時屢出塞逐虜,重以南征,軍興勞費不可言;又建兩宮,改築三殿,其時物力大匱,無暇及此裝飾工程也。

陵戶[编辑]

祖陵灑掃戶二百九十三,無禮生;皇陵則三千三百四十二戶,禮生二十四。親親之殺如此。自孝陵以下,各設軍衛,則五千五百,然猶未及漢立縣之盛也。

九陵[编辑]

天壽山九陵,長陵居中,惟景陵居左,獻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皆在右,永陵又在景陵之左,是左二而右五矣。泰陵,臨溪水,直流二十里,制又卑隘,傷哉,傷哉!當時大臣不得辭其責。康陵中斷,豈盡人事?亦若天人之窮。乃昭陵在各陵之右,壽陵又在其下,未知形勢何如?今曰定陵。

陵祭[编辑]

太祖得濠州,自往致祭。禮用緦麻,特製粗布白纓衫絰,比緦加重。恐改葬泄靈氣,培土加封。文皇入金川門,先謁孝陵。方即位,凡忌辰,上率百官親祭,至騎行,不用法駕。既遷北京,皇太子親祭。宣德中,留駙馬顓職祀事。長陵復土,宣宗自祭。間遣親王,或改駙馬。以後南改魏公,庭臣皆陪;北則兼用勳戚,庭臣分陪。此辟如人家上墳,子孫那得恝然!南京隔遠,無如之何;天壽山相近,天子歲一親行可也。

宣宗奉皇太后謁二陵,歸見耕者,親下馬問之,親舉耒者三。因錄其語,示蹇夏諸大臣。其文曰:「庚戌春暮,謁二陵歸,道昌平之東郊。見道傍耕者,俯而耕,不仰以視,不輟而休。召而問焉,曰:『何若是之勤哉?』跽曰:『勤,我職也。』曰:『亦有時而逸乎?』曰:『農之於田,春則耕,夏則耘,秋而熟則獲,三者皆用勤也。有一弗勤,農弗成功,而寒餒及之。奈何敢怠!』曰:『冬其遂逸乎?』曰:『冬然後執力役於縣官,亦我之職,不敢怠也。』曰:『民有四焉,若是終歲之勞也。曷不易爾業,為士,為工,為賈,庶幾乎少逸哉?』曰:『我祖、父皆業農,以及於我,我不能易也。且我之裏無業士與工者,故我不能知;然有業賈者矣,亦莫或不勤。率常走負販,不出二三百里,遠或一月,近十日而返,其獲利厚者十二三,薄者十一,亦有盡喪其利者,則闔室失意,戚戚而憂。計其終歲,家居之日,十不一二焉。我業是農,苟無水旱之虞,而能勤焉,歲入厚者,可以給二歲溫飽,薄者,一歲可不憂,且旦暮不失父母妻子之聚,我是以不願易業也。』朕聞其言嘉,賜之食。既又問曰:『若平居所睹,惟知賈之勤乎?抑尚有他知乎?』曰:『我鄙人,不能遠知。嘗躬力役於縣,竊觀縣之官長二人:其一人寅出酉入,盡心民事,不少懈,惟恐民之失其所也,而升遷去。久矣,蓋至於今,民思慕之弗忘也;其一人率晝出坐廳事,日昃而入,民休戚不一問,竟坐是謫去。後嘗一來,民亦視之如途人。此我所目睹,其他不能知也。』朕聞其言,歎息,思此小人,其言質而有理也,蓋周公所陳《無逸》之意也。厚遣之,而遂其語。」

國朝謁陵親祭,自英宗正統後,五朝不復舉,蓋百二十年矣。至世宗乃克親行。穆宗一行,神宗亦如之。又以壽工,親往者三。

壽陵[编辑]

嘉靖五年,世宗既奉章聖皇太后謁廟,禮成,十五年三月議興壽工。三月丙子,又奉皇太后率皇后謁陵。發京師,次玄福宮。上戴龍威冠,絳紗袍,躬被櫜,乘龍馬。靺鞈護行。晡,次沙河。次日駕發,入紅門,至行宮,召諭大臣曰:「此處一帶,居民鮮少,田地荒落,七陵在此,如何守護?」對以量移富民,上不可;再對添設一總兵,南衛京師,北衛陵寢,允之。已謁長陵、獻陵、景陵,從致仕官駱用卿之言,定壽域於十八道嶺,易名曰陽翠。庚辰,遍謁諸陵。壬午至沙河,敕諭昌平官生父老,免今年糧稅三分之二。年六十者,布帛二匹、酒十斤。七十以上倍。生徒給燈油八十斤。遂幸西山。既夕,至玉泉亭。癸未,由青龍橋,奉皇太后登舟遊西湖,至高梁橋,入阜成門。四月十九日,上覆詣七陵。告興工,往返凡十日。

神皇壽宮在大峪山下。先擇廷臣中明堪輿者,大宗伯徐學謨舉南尚書陳道基、通政參議梁子琦、聽補僉事胡宥以往。子琦擇獻七處,皆以山涯不當上意。後命再卜。陳、胡已去,而禮部惡梁躁競不用,改卜大峪。梁憤宗伯及閣臣,上彈文,二三御史和之,卒不勝而止。然世廟曾欲葬章聖太后於此,而曰大峪空淒,不如純山完美,其出自世宗聖明自斷耶,抑有術者指之耶?聖壽萬年,地必上吉,紛紛者何為?

又壽宮皆種括子松。或曰:申文定阿上意,遣其姻工部郎徐泰時往取。考之陽翠嶺興工,亦采此松,蒙遣者皇甫百泉。泉,蘇州人也。

把滑[编辑]

《水東日》云:太宗皇帝初營天壽山,命皇太子偕漢、趙二王暨皇太孫往視之。過沙河,凍,王請卻步輦就行。仁廟素苦足疾,中官翼之,猶或時失足。漢顧趙曰:「前人失腳,後人把滑。」宣廟即應聲曰:「更有後人把滑哩。」漢回顧,怒目者久之。此則雖由一時,而後來武定州事已兆於此矣。

永樂五年,皇后崩,未卜陵地。六年,如北京。皇太子在應天監國。次年相黃土山最吉,定名天壽。十一年,上已南還,命漢王奉皇后梓宮渡江安葬,號曰長陵。久之,漢王固請還京,有異謀。十三年,太宗刺知狀,徙王安樂。尋北狩,數出塞,仍太子監國,太孫從行,監北京。從出塞者一。久之,太孫亦還京。至十八年,三殿、兩宮成,決意定都,始召太子、太孫並會北京,受朝。由是觀之,六年定天壽山之後,十八年大會之前,仁宗未嘗一日在順天也。沙河「把滑」之語,考其時,仁宗、太孫與漢王了不相及。

少昊陵[编辑]

在曲阜縣東北八里,陵前有石壇、石像。有石碑四,高廣名二十餘尺,龜趺亦長二十尺。其上無字,蓋宋時所造,碑成未鐫,金兵至,遂寢。亦奇蹤也。《》:「少昊葬雲陽。」顏師古注云「雲陽,山名,在曲阜。」今陵在平地,無山形。陵前又有大石,方廣丈許,舊為土壅,嘉靖末,水泛始出。其文云:「奉敕修仙源縣景靈宮太極觀,於大中祥符五年三月一日奉安聖祖,遂為大帝立石。」聖像蓋宋真宗時所建,老氏之宮也。

堯陵[编辑]

在曹州東北五十里,舊雷澤城西。陵高四丈五尺,廣二十餘丈。陵上有廟,俗謂之堯王寺是也。《皇覽》云:「堯塚在濟陰城陽。」《呂氏春秋》云:「堯葬穀林。」皇甫謐云:「穀林,即城陽也。」《水經注》云:「城陽城西二里有堯陵,陵南一里有堯母慶都陵,皆立廟。四周有水,潭而不流,水澤通泉,泉不耗竭,大饒魚筍,不敢采捕。前列數碑,枯柏數株,檀檜成林。二陵南北列,馳道徑通,皆以磚砌之。堯陵東城西五十餘步,有中山夫人祠,堯妃也。石壁階墀仍舊。長櫟聯蔭,扶蘇里餘。自漢迄晉,二千石及丞尉多刊石述云。」宋神宗熙寧元年七月,知濮州韓鐸上狀,請敕本州春秋致祭,置守陵戶,免其租稅,俾奉灑掃。詔給守陵五戶。弘治五年,曹州學正濮琰又以為言,且云:「元至正間,為水所沒。水去,又辟為僧寺。成化初,撤寺為祀,尋廢,無以昭祀典。」下所司知之。禮部尚書耿裕移文,欲改正祀典,已而不果。《歐陽修集》載《濟陰堯祠碑》云:「帝堯者,蓋昔之聖主也。」又曰:「聖漢龍興,纂堯之緒,祠以上犧。至於王莽,絕漢之業,而壇場陵替,屏懾無位……」大抵文字磨滅,字雖可見,而不復成文。其後有云:「李樹連理,生於堯塚。太守河南張寵,到官始初,出錢二千,敬致禮祠……」其餘不能讀。碑後有年月,蓋熹平四年所建。又載《堯祠祈雨碑》云云。

古陵廟[编辑]

帝王陵寢,自神農而上不可考,其餘皆有異同。黃帝之葬,《皇覽》云「在上郡陽周之橋山」,《括地志》云「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里子午山」,《薊州志》云「平穀縣漁子山,上有大塚,舊傳為軒轅黃帝陵,上有黃帝廟」,《封禪書》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成龍髯」之說。《魏地形志》:「趙興郡陽周縣橋山有黃帝塚,襄樂郡膚施縣有黃帝祠。」少昊陵已見前說,而《遁甲開山圖》云:「雲陽,今長沙茶陵露水郡攸縣界是也。其地葬處,生鐵成墳。」顓頊葬頓丘,在濮陽城門外廣陽裏。崔鴻《前奏錄》云:「顓帝葬廣陽,下不及泉。」《九域志》云,「順安高陽縣有顓頊陵。」縣故隸瀛而臨河,濮陽地相出入,故臨河。東九里有顓帝廟。帝嚳亦葬頓丘。《皇覽》云:「帝嚳塚,在東郡濮陽頓丘城南台陰野中。」《山海經》云:「帝嚳葬狄山之陰,帝堯葬其陽。」郭景純注云:「聖人久於其位,仁化廣及。殂亡之後,四海若喪考妣,各自起土為塚,祭叕哭泣,是以所在有墓。」《元和志》云:「頓丘北三十五里有秋山縣,北三十里有帝嚳墓。」《世》云:「嚳葬濮陽頓丘廣陽裏。」堯葬見前。帝舜之葬,《孟子》云:「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竹書》云:「陟於鳴條。」《尚書》書陟方乃死。《墨子》云:「舜西放乎七戎,道死南紀之市,衣衾三領。穀木之棺,葛以緘之。已葬,而市人乘之。」《呂覽》云:「舜葬紀市,不變其肆。」 《路史》云:「諸馮,即《春秋》之諸浮,冀州地也。」鳴條在河中府安邑,有舜墓,有紀市,鳴條陌去紀市才兩舍。蒼梧之葬,漢儒所傳,非其實也。《禮•檀弓》曰:「舜葬蒼梧之野。」《》云:「舜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皇覽》云:「舜塚在零陵營浦縣,其山九谿皆相似。」王孫《謀瑋》曰:「象封有鼻,實在蒼梧、九疑之間,亦嘗僭稱虞帝,故始興有鼻天子墓。」後世訛為虞舜所葬,故有蒼梧之說。《孟子》「鳴條」一言,足為破的。

漢唐之陵,多在陝西,易考,大約多西南向。前宋在河南府,後宋在會稽,取玄空五行,天水納音,皆北向。湖有趙王墳,蓋沂王、濟王之類。六朝、五代,俱在秣陵。孝陵一建,皆統一入圍中矣。

拜陵[编辑]

臣下拜陵,始於晉王導。自以元帝眷同布衣,匪惟君臣而已。每一崇進,皆就拜,不勝哀感。由是下詔群臣遵行。

伐墓柏[编辑]

唐肅宗時,韋陟為吏部尚書,宗人伐墓柏,坐不教下遷。不知借事去之乎,抑唐有此律令也。今大族墓木,每被不肖子孫砍伐販賣,族中顯貴者不敢嗬止,則添設此例,未為不可。

舅家移塋[编辑]

近時重陰陽堪輿家,凡圖墓多從舊塋睥睨。余深不以為然,多避去。暇中閱唐《李義琰傳》,改葬其先,使舅家移塋而兆其所。高宗聞,怒曰:「是人不可使秉政。」高宗懦主,乃能如是,想亦心慈,有不忍也。然義琰頗清簡鯁切,而亦為此,何與?

土窯[编辑]

梁豫之郊多帝王陵及卿相塚,塚小者猶延里許。俗善伐塚。有敗者,剗其門,洞而居,即稱窯。其穴山壁棲者,亦如之。

彭祖舉柩[编辑]

商彭祖卒於夏六月三日。其舉柩日,社兒等六十人皆凍死,就葬於西山下,其六十墓至今猶在,號曰社兒墩。又墓前有薤林,春不種而生,秋不收而枯。或人妄加耕鋤墓旁,則雷雨大作。

古墓[编辑]

延安府井泉縣西六十里,有薄姬塚。高丈餘,老松古柏。蓊鬱相映,人不敢犯。

越王趙佗墓山在南海,南自雞籠岡,北至天井,連岡接嶺。佗葬,而車四出,棺塴無定處。吳黃武中,交州從事吳瑜訪佗墓,莫能得。獨得王嬰齊墓。珠襦玉匣,玉璽金印三十六,銅劍三,爛若龍文,悉螭玉押金飾。後瑜攜劍經嶺上,飛入江水。

漢太史司馬遷墓在韓城縣南芝川鎮,前有祠,見存。司馬遷世家龍門,芝川去龍門只隔黃河。

荊軻墓在郃陽縣東數十里。臨川伍福題詩曰:「荒村古廟祀荊軻,立馬斜陽感慨多。可惜壯心為國許,堪嗟匕首奈秦何。九泉已負燕丹死,千載空悲易水歌。落葉滿庭香火冷,頹垣寂寞翳煙蘿。」

四明倪公凍,為南兵郎。過景州,輿中假寐,見萬隊雲屯,前金甲將軍,若相迎狀。詢為誰,曰:「周亞夫也。」既出北門,驟雨,停一敗廟中,即亞夫廟也。輿中拈一舊帙,復得《亞夫傳》,心異之。復少寢,則見夢,且揖曰:「吾室苦為牧豎所穢,得一掃除,可乎?」夜次獻縣,為邑令趙完璧言之。明日,詢之,有古篠地,則周墓在焉。因新其廟,立主懸扁,禁樵採。此萬曆戊子年事。趙後為太常寺少卿,倪淮安太守。

李克齋遂為衢州太守,廳有叢塚,相傳為郭璞墓,發之不利於守。公曰:「出政之地,豈丘壟可棲?且景純不歿於此。」竟發之。得石筍二,乃唐刺史李郈所樹者,訛傳云。

南宋劉錡之墓在皋亭山北小嶺下。東向,石獸、石橋,偉壯俱存,土稱劉太師墳。旁有庵,當是守墓者。土人云:掘下二尺皆磚,甚堅,可用。墓已穿掘,前後皆穴,巨石露角,餘言於縣令,塞之。錡之忠勇,在韓、岳下。秦檜之黨,欲斬錡以謝金。晚年用兵,不得志,嘔血以死,可憐也。

宋張十五者,園中有古墓。張因貧,發取其物。夜聞語云:「有少物,幾被劫去。」張次日又畢取銅鏡諸物,遂病腫毒,日號呼曰「殺人」,竟以死。萬曆乙未,烏鎮夏司寇建宅,傍有舊墓,發而棄之,子女殞者七人。余鎮人遷一墓,有蜂飛出,螫其臂,潰為瘡,大僅如豆,中有人聲,若呼名而詈者,竟死。

夏英公好術數,於洛中得善地。迨其葬時,其子龍圖安期已貴顯。當開營域,不自督促,委之幹者。其地乃古一侍中葬穴也,故槨碑刻具在,諱不以白,取棺於旁近埋之。葬未幾而龍圖死,其婦挈貲財數萬改適。次弟又得罪,廢焉。

譙周墓[编辑]

四川南充縣署有譙周墓,自晉以來,無敢動者。嘉靖中,太守袁光翰徙之。爾後縣中頻見緋衣貴人出入,縣尹至者輒不利,往往遷他所避之。隆慶戊辰,南城吳鑒以進士任縣令,獨不避。下車之日,妻張暴卒。未幾,母張又為侄所殺,疑是其子,笞而斃之,遂被劾去。

駱賓王塚祀[编辑]

正德九年,曹某者,鑿靛池於海門城東黃泥口。忽得古塚,題石曰「駱賓王之墓」。啟棺,見一人衣冠如新,少頃即滅。曹驚訝,隨封以土,取其石而歸。籍籍聞諸人,有欲覺之者,曹懼,乃碎其石。嘗考賓王本傳,大明中與李敬業共謀,起義兵於廣陵,不捷而遁。通,近廣陵而且僻,此豈其證歟?然世所傳,謂其落髮,遍遊諸名山,今章服儼然,何也?豈嗣聖物革後,宥而弗罪,復逃於釋耶?抑人憐其才,故厚其葬而然耶?

萬曆丙戌,祀駱賓王於金華之鄉賢祠。蓋吾師蘇紫溪先生以督學批行,而胡元瑞請之也。元瑞嘗謂史第知狄梁公、宋廣平,而不知賓王,故力以請。又欲祀劉孝標,不果。

墓銘[编辑]

文正書院祀希文而下,世遴一人統司之,曰主奉。第十世孫從規,易建石表。又以文正、忠宣而下,累世宅兆在洛者,久缺封掃,請於官,求往自省。至萬安山尹樊裏,省奠封掃如儀。自魏公祔葬諸塚,遺封故存,獨忠宣之兆越五里,至則無所見。問,知為屯戍所平久矣。因望祭悲號,削蓁蔓,披砂礫,肆搜不得,乃禱於空,跽泣連數日。天忽大雨三日夜。雨止,滌土去,深三尺餘,露斷偈數尺,題曰「宋丞相范忠宣公之墓」。大驚喜,亟白於守御分閫官。始按圖譜加封樹,作墉屋,辨址界,正神道,植望獸以表之。勒石紀事。

宋時熊博為建州刺史,寓治建陽。嘗乘舟江上,見山岸崩齧處有棺將墜。博使人往視之,則有銘焉。其辭曰:「筮卦吉,龜卦凶,三十年後洪水衝。欲陷不陷被藤縛,欲落不落被沙閣,五百年後遇熊博。」博感歎,為移葬他裏。博後仕至工部尚書。

景定四年,王益為蘄州按撫使。元兵至,遷城於麟山,得古墓中石銘云:「本有千年地,姑借五百年。感謝王刺史,移我過西園。」

太保墓石[编辑]

劉太保秉忠、祖康懿公、弟秉恕墓,俱在邢台縣治西南先賢村。嘉靖年間為盜所發,內有石刻云:「為盜者李準。」事聞於府,捕得治罪。劉兄弟精數學,故前知如此。

掩墓[编辑]

周濟,洛陽人。母喪,躬自營葬域。見艮方多磚,公曰:「此必古者不封之墓。」即掩之,因增土數尺。是夜夢一老人,衣冠甚偉,揖謝曰:「感公修吾宅。」問其名,乖崖也。既覺,悟曰:「乖崖乃張詠之號。」已而考之,實葬其地。濟以御史巡西蜀,威州土官董敏、王允仇殺累年,敕濟率方鎮兵數千。至其境,曰:「撫之不服,加兵未晚。」令人齎榜往。允沉吟,書「囮」字於榜尾,令持還。眾不解其意。濟曰:「此非無見。囮者,誘禽鳥之媒也。意謂誘而殺之耳。」復釋此意,示以誠信。允大驚曰:「非凡御史也。」即投服,以馬數十,令子弟入貢贖罪。敏亦愧服。一方遂安。

壙對[编辑]

吳明卿自作生穴,旁為祠,題其柱曰:「陶元亮屬自祭之文,知生知死;劉伯倫荷隨行之鍤,且醉且醒。」明年登七十四,方賀者履不絕於戶時,語二子:事小定,且自為誌。無何遂卒。

恥志文[编辑]

張嘉孚,渭南人,嘉靖丁未進士,歷官副使,有清名。將卒,謂子孫曰:「世人生但識幾字,死即有一部遺文;生但餘幾錢,死即有一片志文,吾恥之。否德不足辱明公筆,自題姓名、官位、家世、歲月,紀諸石爾。蓋先達有行之者,子孫必遵吾言,不則為不孝。」所著述率焚,草草任散佚,戒勿收,故無得而稱焉。致仕家居,終日不去書。晚好《易》,事多先覺,秘不語人。常曰:「不須名位,不用身後之譽,袁緩是吾師也。」署其庭曰:「四十餘年策名,卻悔紅塵浪度;七旬暮齒學《易》,幾能黃髮無愆。」年七十九卒。子袞,舉人。孫國縉,進士。

築墓除妖[编辑]

張惠,德州人,少以孝義稱。祖塋去家五里,洪武初,遭兵燹,被穵暴露。累年惑於術士,未曾修葺。時公尚幼。永樂十二年,中鄉舉歸,即謂族人曰: 「祖墓荊榛歲久,為子孫者,安可坐視?」不用術士,不擇日期,以一身任其吉凶。冬月跣足披髮,如初喪。授都察院司務,至南禮部尚書。每過裏,謁宣聖畢,必至祖塋,親操鋤鍬,增築墳壟,日晡方回。親戚鄰裏,就塋所一會,不於私家宴樂。每日飲食皆在墳所,亦無桌凳,變就地而食。嘗泣而言曰:「吾祖宗在於地下,吾安忍肥甘華美,為己樂哉?」巡按雲南,有御史張善,福建人,病於池州,親往視,留治湯藥。日晚散步,門僕曰:「此處有妖蛇,來時如風聲。」公曰:「來即報知。」門僕有懼色,責治之。他日報曰:「來矣。」自挾弓矢,自階下,望蛇連發數箭,箭盡而蛇不下。令隸取席,於樹下焚之。良久,蛇墜樹,聲如倒牆。公曰:「官得其人,妖不為害。今縣有妖蛇,必非良吏也。」召縣官笞之。過沅陵,見居民延燒數百家,皆云「有惡鳥銜火」,即為文檄城隍神,責之。翌日,惡鳥死於江。

祭墓[编辑]

謝枋得過辛棄疾墓旁僧舍,有疾聲大呼於堂上,若鳴其不平者。自昏暮至三鼓不絕聲,近寢室愈悲。一寺人驚以為神。枋得秉燭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聲始息。

墓旁神鼎[编辑]

博大山在番禺東,山有盧循母檀氏墓,東南有盧堠,循浮海與吳隱之戰立烽堠處。山下溪有神鼎。唐劉道錫刺廣州,遣人繫鼎耳出。鼎耳斷,鼎沒,劉及執綆者耳盡痛。

墓盜[编辑]

鄞有滑盜詹揀屍者,善發古墓。事覺繫獄,以玉碗二、黃金數錠賂邑紳包澤求解。包曰:「此為盜物無疑,當不待教而誅者。」亟言於當道,寘之法,其禍少息。近日徽州亦有此事。以皮為帳,鑽土入墓。骨黃者吉,即易骸而葬;白者凶;黑大凶。後皆伏法。包有剛介聲,歷宦稱閻羅包老云。

冥婚[编辑]

曹操愛子倉舒死,聘甄氏死女合葬,冥婚之說所自起。近時葉台山少師女死,女故字林給事梓子,子亦死,迎而合穸。千古事必有對者。

壽槨[编辑]

南唐沈彬有詩名。保大中,以尚書郎致仕,寄居高安。嘗荷杖郊原,手植一樹於平野間,裴徊不能去,戒諸子曰:「異日葬吾此地,違之者非吾子也。」居數年,卒,伐樹,掘土丈餘,得一石槨,工用精妙,光潔可鑒。蓋上刊八篆字云:「天成二年,壽槨一所。」乃舉棺就而葬之。

墓之凶吉[编辑]

蔡端明言地理家說無了期。近世魏元履葬於平坡,地深三丈六尺,梯而下棺,蔡季通所卜也。既而元履之後遂絕。古人所以行營高燥者,高則遠人,燥則避風,魏公之葬無乃太卑濕乎?

李閣學九我,自其祖,原兄弟二支:一多子孫,文且貴;一最衰落。疑祖墳有利有不利也,發而改葬,其屍半存半毀,若有界者。未幾,閣學亦卒。余友蔡五嶽憲副乃其門生,為泉州太守,所親見。館友李碧海亦言其家一支多至右餘丁,皆聰明,讀書顯貴;一僅十餘人,駿不識字。

不會葬[编辑]

祠土題主,執事者皆東向,迎東方生氣也。泰和曾姓者,請二秀才行禮,一為楊廷策,一郭應鳳。行禮歸,未旬日,策、鳳俱亡。豈未明於東向之禮耶?邵康節不會葬,其亦有見於此與?

方相[编辑]

近年諸大臣出葬,其威儀可謂極盛。然有一欠事:凡方相辟路,自四品以上皆四日,以余所見止二目。蓋細事,初不經懷也。

羨道刊誌[编辑]

墓誌銘藏於壙內。惟裴子野卒,宋湘東王作銘,藏矣,邵陵王又作誌,堙於羨道。羨道列誌自此始。

誌墓無愧[编辑]

楊慈湖之父廷顯,字時發,少時嘗自視無過,視人有過。一日忽自念曰:「豈其人有過而吾獨無過乎?」於是自省,即得一過;旋又得二三,已而紛然。乃大恐懼,痛懲力改,或到泣下。象山陸九淵為之墓碣,嘗曰:「誌墓非古,而銘多溢辭,惟於公無愧云。」

溢美[编辑]

楊惟立作許某誌銘,兄鏡川守陳書曰:「誌銘之言多溢美,吾弟此作,蓋眩於誌銘之言也。後有覽者,尚論其世,難乎免於君子之誅矣。」惟立者,楊公守隨也。

大范志銘[编辑]

大范老子忠獻公雍,壓於小范老子文正公仲淹,然大范亦何可易及。臨歿,索誌銘於小范,稱曰:「發身如班定遠,籌邊如馬伏波。」又曰:「維侯之德,柔文剛武。攘彼戎寇、禦彼菑害。」蓋忠獻能文,而以武職起家,故云。戎人稱知州為老子。

樓啟墓志[编辑]

天順七年,會場之火,大風,士焚死者百有十六人。鄞人樓啟者與焉。先期楊晉庵守陳,夢有人求樓志銘者,心異之。後果如夢。

[编辑]

蘇州葑門內有土阜對峙水中,雖巨浸弗沒,號曰浮墩。相傳此地昔有雙鬆參天。建炎狄難,潰兵欲伐之,隕石如雲,乃止。今放生池即其地。

廣信府城中東北隅有萬松墩,隆基而圓,土膏沃衍,前左介兩學間,舊傳為周瑜故宅。

新安有篁墩,以多竹名。程氏始祖賜第廟食處也。黃巢經其地,與己同姓者俱不殺。民懼其戕害,改為黃公墩。成化間,襄毅公貴,考圖牒,詢故老,惡其認忠臣故第辱於逆賊,乃復舊名。子敏政,因自號,遂顯於詩云。

[编辑]

嘉靖三十二年春,方士陶仲文奏:「濟南府齊河縣有道士張演升,建大清橋,臣已募銀一萬三千兩助功。近聞浚河得龍骨一,重十斤;又突出石沙一脈,長數丈,若有神助。迄今尚未報完,乞捐內帑,以終大工。」上令給銀一萬四千兩。

琉璃河建橋,乃嘉靖二十年事,費各處帑銀三十餘萬兩,欽助又九萬三千餘兩。胡良河建橋,並□□□橋,乃神廟二年事,慈寧宮發銀一萬五千兩,欽發又五千兩。盧溝橋建於先朝,後時加修築,比琉璃橋費又且十倍多矣。

蔡忠惠創洛陽橋,橫亙江中,撰時揆日,畫基所向,鍥趾所立,皆豫移檄江神,神得其吉告之。至鑿石伐木,激浪以漲舟,懸機以弦繂,每有危險,神則來相。趾石所累,蠣輒封之,至今泉州人能言。而公自作橋,直方丈尺,費金錢成數,與年、月、時、日,首尾不及百字。噫,若在今日,不知許多誇張,並及神異夢寐已。

俗本傳端明造橋,移檄海神,一卒應募,得「醋」字而還,解曰:「酉月二十一日。」此事亦奇。然實國朝蔡錫之事。端明既有神助建此橋,後復圮,錫以泉州知府修之,發石,有刻文云:「石頭腐爛,蔡公再來。」遂改名萬安云。錫字廷予,鄞縣人,官大理卿,有清操。兩者合為一,前後二蔡殆其再世乎?

石橋易敗,易以木而得久者,我明薑昂之子於水也(昂,太倉人)。木橋易敗,易以石而得久者,唐李昭德之於洛陽也。累石為柱,銳其前殺水,濤不為怒,亦昭德也。

吳江長橋乃慶曆三年尉王廷堅所造,錢公輔有。

趙州石橋,成唐大足間。默啜破定州,南奔石橋,馬伏地不進。見橋上青龍,獰攖奮怒。虜恐,遁去。

天橋,在雲南府城南三十五里,觀音大士鑿洞山骨,使洱河水下趨處也。初未鑿時,蒼洱之間水據十之七,鑿後,水存十之三矣。古人謂之「石河」。下斷上連,絕壑深塹,石梁跨之,憑虛陵空,可度一人,故名「天橋」。橋邊激水濺珠,宛如梅樹,人呼曰「不謝梅」,亦奇觀也。橋之北有遝嶂,又名「一線天」,水故道也。石有古色,可吹洞簫。

建橋改隄[编辑]

濟寧州濟水,會洸、沂、泗之水,皆循大清河故道,舊未有橋。成化中,工部郎畢瑜,貴溪人,創為橋,榜曰「濟川」。落成之日,長子生,遂以名。弘治壬戌進士,翰林編修。又一日,夢緋衣絳幘者,稱宋邢魁,曰:「公堤大逼,吾宮將為行路,奈何?」亟索堤傍誌石,丹書炳然。改築隄,封其故墓,為文以祭。匝歲,復見夢曰:「願為公後以報。」詰朝生子,為濟時,正德辛未進士,工部郎。孫三才,與余同年,己丑進土,御史少卿,有名。

大隄[编辑]

自鄖陽以下,盡于黃州,皆為雲夢,又曰「夢澤」。在在有堤,襄陽大隄曲,所以詠也。余親行其上,回復如岡如陵,真是偉觀。蓋因漢水時時泛溢,為此障之,亦如我嘉、湖之有圩、有㘰。而浙東萬山中尤多。想自神禹治水後,帝王則為地方計,人民則為室家耕作計,悉其財力,不計時,不計勞苦,即愚公之鑿山,精衛之填海,亦無以過。雖云人力,亦天意,神明所相。黃河之隄,莫壯於開封,余亦親行。考宋初黃河尚在滑州,相去三百里。漸決,遂直抵開封府下。國初幾欲遷王府,隄之,所以益固也。近日祖其說治運河,有長隄、遙隄、縷隄等名,其費不貲,而衝決如故。看來襄陽、開封二府之堤,紆曲堅壯,制度絕佳,其妙全在紆曲。因水勢既猛,隄若徑直,全當其鋒,勢必不支;惟紆曲,則若迎若避,迎以抵之,避以殺之。今之橋堵亦用此法,即宋藝祖剪紙圈築都城之意。乃若運河之堤勢,必不能紆曲,又卑薄太甚,如何禦水?即堅壯,亦止禦得散漫之水,如何禦得衝決之水?余行蕭縣一帶,見河水溜處,其身如虹,其頭如龍,霍霍望鬆土鑽入,甚迅且勁,抝若乘瑕,俯若奔壑,岸崩頃刻數十丈,霆震電掣,鐵石也靡,堤於何有?惟度其勢之所至,豫設掃以待,可以徐徐斡轉。

隄利[编辑]

隄之功,莫利於下鄉之田。余家湖邊,看來洪荒時,一派都是蘆葦之灘,卻天地氣機節宣,有深有淺,有斷有續,中間條理,原自井井。明農者因勢利道,大者隄,小者塘,界以埂,分為塍,久之皆成沃壤。今吳江人往往如此法,力耕以致富厚。余目所經見,二十里內,有起白手致萬金者兩家。此水利築隄所以當講也。然尤莫利於上鄉之田。辛丑,余南歸,經磁州,遍野皆有水溝,深不盈二三寸,闊可徑尺,縱橫曲折,隨地各因其便,輿馬可跨而過,禾黍蔚然。異之,問輿夫:「水何自來?」遙指西山曰:「此泉源也。」又問:「泉那得平流?」則先任知州劉征國從泉下築隄障之,高丈許。隄高,泉與俱高,因地引而下。大約高一尺可灌十里,一州遂為樂土。又余同門李太華有實,為漢中太守,築隄亙十里,灌田萬頃,黃昭素有甚詳。此興水利之良法也。匪獨阡陌,即漕河之重,若非從白老人築戴家壩,挽水歸之南旺,其得南北通流,濟二百餘年軍國之用乎?徐孺東開水利,不依山尋有源之火,而於京東平洋之地,上靠天時,下靠人力,最下又靠器具,勞而無功,反招怨謗,亦因其所。今聞琢州開水田數萬畝,想必用劉、李二公之法。劉,鄉科,官至太守。李,升副使,考察致仕,大約以任氣失官。要之,漢中之功,當世世尸祝,而昭素之必傳,則李亦可以不朽矣。

 卷五 ↑返回頂部 卷七

本明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