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王稱帝論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漢中王稱帝論
作者:魏禧 
本作品收錄於《魏叔子文集

魏子讀《蜀志》,至司馬費詩諫漢中王稱尊號,嘆曰:王不悦,左遷詩官,過矣;然詩之言則非也。及讀《五代史》,吴蜀及諸藩鎭勸晉王存朂稱帝,宦者張承業聞之,自晉陽亟詣魏州諫曰:「吾王世世忠於唐室,今河北甫定,朱氏尙存,而王遽卽大位,非從來征伐之意,天下其誰不解體?王何不先滅朱氏,復列聖之㴱讐,然後求唐後而立之,南取吴,西取蜀,此時雖使高祖、太宗復生,誰敢居王上者?讓之愈久,則得之愈堅。老奴受先王大恩,故欲爲王立萬年之基耳。」魏子曰:承業是也,雖聖人之言何以易此?門人進曰:「若是者何也?」魏子曰:承業之言所以責異姓之臣,詩之言非所以論宗子,以異姓之義而責宗子,此詩之所以不知權也。詩不知權,則遂失其經矣。詩之言曰:「殿下以曹操父子偪主篡位,故乃覊旅萬里,糾合大衆,將以討賊。今大敵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與楚約,先破秦者王之。及屠咸陽,𫉬子嬰,猶懷推讓。今殿下未出門庭,便欲自立耶?且夫獻帝廢,曹丕自立,其時諸劉無有存者,漢中王爲宗子,非高祖在秦時比,異姓之起,功德不盛,而急於稱尊,未有能成大事者。苟爲宗子,則一成一旅,可建號以收天下之心。」宋之末造,奔迫至於崖山,一舟之内,可以立天子,建宰相,無復有非之者。葢爲祖宗延一日之統,猶愈於其遽絕也。漢中王稱號於魏黄初之二年四月,卒於四年四月,爲帝纔二年而子禪立。立四十有一年,始滅于魏。當時蜀之不能克魏甚明,使漢中王從詩言,不建帝號,未幾身死,諸葛亮欲帝禪得乎?如此則高祖、光武之統已絕於黃初之二年。後雖有執義之士,欲以正統歸漢而無由得。是故漢祚所以少延,漢中王急於稱帝之爲之也。人孰不樂其主爲天子,主爲天子,則吾爵亦因而加貴,詩顧以爲嫌,此拂士之論,正直之臣,雖其言不用,而其人可褒;而王不悦,故曰過也。門人曰:「承業之論是矣。曰『讓之愈久,則得之愈堅』,其將教晉王以禪讓之事,爲曹不司馬炎之所爲乎?」魏子曰:凡進說于中才之主,規於義而不能遽絕之于利。承業以爲戮力討賊,必立唐後,而己無覬覦之心,此非晉王所能也。吾姑以後利歆之,而以義勸於先,使之求唐之後。求而不得,得其人而不足爲帝王,則雖自爲可也;然而賊則必已滅矣。晉王之失在賊温未滅,而遽卽大位故也。

附評[编辑]

閔無作曰:提張承業較論,識論老到,真足爲萬世取法。末幅洗發,尤人所不能到。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