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國志略/卷十五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四 琉球國志略
卷之十五
作者:周煌
卷十六

翰林院侍講周煌恭輯

藝文[编辑]

鳴春鳴夏,皆吹息之自然;一葉一花,由化工之締造。我皇上文思天縱,睿藻日新;猶復博覽旁搜,稽古典學。重鐫金石,載輯風歌;天山敕勒之謠,爰與卷阿流火之什交誦迭賡,金聲而玉振之。豈球陽沐浴清化百有餘年,聲華所暎,獨無吉光片羽足備采風者之取擇乎!臣用是聽睹所及,極意蒐羅。凡中國人士有事東洋記載吟詠,悉加甄錄;卽未至其地而文切彼事者,亦間爲拾取,以資博聞。至其國中撰著雖不多見,跡所流傳,亦時有雅訓者存焉;輒復寬其吹索,存其二、三以比於墜露輕塵,罔非海嶽之所樂受云爾。志藝文。

謝恩疏[编辑]

康熙三年 中山王尚 質

琉球國中山王臣尚質謹奏:臣質海隅庸劣,遭際聖朝;荷先帝柔遠之仁,撫字優恤。十餘年來雖海道未通,所賜臣勅印,滯閩多日;然島嶼之歸悃、臣民之向化,未嘗一日有遐邇之間也。恭逢皇上踐阼,景命維新;臣僻處一隅、遠隔萬里,不能匍匐梯航,舞蹈階墀。在天王聖明,量逾覆載;不庭之誅,臣實凜凜!乃臣不揣冒昧,敢有披瀝君父之前者:皇上仁孝天成,不改父道;仍遣正使兵科副理官張學禮、副使行人司行人王垓賫捧先帝勅印、幣帛,於本年七月十七日臣恭設香案,望闕叩頭,跪聽宣讀:愈知皇上軫念微臣,倍加恩賚。臣彈丸荒陋,卽捐糜頂踵,不知何以報天恩於萬一也。但臣捧讀先上勅諭,爲臣使人物故甚多,滯閩日久,將正、副使併督撫諸臣分別處分;臣撫躬捫心,感悚無地!伏念物故多人,各有命數;已蒙我皇上格外殊恩,死有餘榮。至庀材鳩工、繕兵選將,破浪衝風、艱險萬里以竣大典,臣不敢謂非諸臣仰遵皇上恩寵臣至意以至此也。臣已躬承天庥,竊幸億萬斯年世守藩屏;不能少爲諸臣之報,而反重爲諸臣之累。中外均屬臣子,臣何人斯,豈能宴然清夜乎!伏祈皇上推繼述先意之誠、廣錫類羣工之惠,憫念臣懇切愚衷,勅下吏部悉加優敘;庶雷霆雨露,無非天恩。臣踧踖愚忱,得以稍舒矣。臣再有請者,先帝詔書、皇上勅諭,臣已懇留,奉爲傳國之寶;且使臣子子孫孫,永戴恩於無已也。理合題明。臣曷勝激切悚息待命之至!爲此具本,令陪臣吳國用、金正春抱賫,謹具奏聞。

謝恩疏[编辑]

康熙二十二年 中山王尚 貞

琉球國中山王臣尚貞謹奏:爲恭謝天恩,兼陳封舟瑞應,以慰睿懷、以彰使節事。臣貞彈丸小國,僻處海隅;感沐皇仁,已經再世。蒙天恩特遣正使翰林院檢討汪楫、副使內閣中書舍人加一級林麟焻賫捧詔勅、幣帛,封臣貞爲琉球國中山王。臣與通國臣民,恭設香案,叩頭跪聽;宣讀畢,又蒙皇上特恩賜臣御筆,煌煌天翰遙頒小邦,榮光燭天,不特臣守藩之爲榮,卽奕世之爲光矣。臣歴查前代請封,雖蒙恩准遣使;而奉命以後,每遲至三、四年而後臨臣國,甚有十餘年而後臨臣國者——如前封順治十一年遣使,直至康熙二年始臨臣國。若使臣汪楫、林麟焻之朝拜命而夕就道,且當海疆多事之時衝風冒險而來,從前所未有也。更有未見之瑞應,不敢不爲我皇上陳之。臣國僻在海東,去中國不可以道里計。往者封舟開駕,惟恃西南風而行,中道絕無停泊之處。故二、三十日而至者有之,月餘而後至者有之;甚至水、米俱盡,更有不可言者。從未有自五虎門開洋,三晝夜而達小國者也。臣差有大夫、通事、舵工、伙長迎護封舟渡海,親見舟行之際,萬鳥繞篷而飛、兩魚夾舟而送;經過之處,恍若夢寐,不知已抵琉球內地矣。通國耆老、臣民,無不以爲此開闢以來所未有,不啻從天而降。此皆皇上之文德功烈,格天感神;且有御筆在船,所以有如此之瑞應也。臣自受封以後,颶風不作,雨澤應期;五穀有收,窮民得食,臣身亦加安泰:此皆皇上之恩賜也。而兩使臣之克副任使,眞不愧皇上之特簡矣。臣以爲宜宣付史館記載其事,以彰盛期之瑞應,以紀皇上之實政。至兩使臣成勞議敘,知皇上自有鑒裁,非臣所敢妄奏。但查前封使臣張學禮等以數年渡海,經先臣奏請蒙加復職之恩;則今日之兩使臣勤勞茂著,似不可不從優議敘以勵臣工者也。至於皇上所頒詔勅,臣懇留爲傳國之寶,已經兩使臣查驗前封卷軸,付臣一併珍藏;理合題明。皇上所頒御筆,臣舉國瞻仰,惟有舞蹈懽忻,不能仰酬萬一。奉上土產物件,少佈涓滴微忱。統祈慈鑒!爲此具本,特差法司官王舅毛國珍、紫金大夫王明佐等賫奏謝恩,臣無任激切屏營之至!謹上奏聞。

謝恩表[编辑]

康熙五十八年 中山王尚 敬

琉球國中山王臣尚敬誠懽誠忭、稽首頓首,謹奉表上言:伏以聖武弘昭,特重內屏之任;皇文丕振,復膺外翰之權。隆體統於藩臣,安內而兼攘外;煥規模於舊制,緯武卽是經文。拜命增虔,撫躬益勵。恭惟皇帝陛下,道隆堯、舜,德邁湯、文。統六合而垂衣,敎仁必先敎孝;開九重以典禮,作君又兼作師。臣敬世守藩疆,代供貢職。荷龍章之遠錫,鮫島生輝;沐鳳詔之追揚,丹楹增色。對天使而九叩,望象闕以三呼。謹遣陪臣向龍翼、程順則等虔賫土物,聊表芹私。伏願乾行不息,澤沛彌崇。統王會以開圖,合車書者千八百國;占天時而應律,驗禎祥於三十六風:將見文麟獻瑞、彩鳳來儀矣。臣敬無任瞻天仰聖、激切屏營之至!謹奉表稱謝以聞。

使琉球錄序[编辑]

明册使夏子陽

皇上之御極二十八年,琉球中山王世子尚寧奏請襲封,時葢嗣位一紀矣。初以關酋侵擾,海上戒嚴,故乞封稍緩。而會前撫臣代稱世子奉正朔、守封疆,關酋不能脅;天子嘉其恭順,數下禮臣議所使。題覆至再,最後從世子請,仍遣文臣二人往,如令甲。於是子陽以兵科給事中充正使,而行人司則王君士禎副之。癸卯三月入閩,治舟以行。凡三年,工始告竣;遂以丙午仲夏泛海抵中山,諏吉册封,畢事而旋,報命且有日。廼採𨓏使所紀,綜以時變、質以周咨,稍修飾之以爲「錄」。「錄」成,余宜有序。葢余于役,而益仰我皇上之明聖也。先時,余等在閩,使舟向不獲就;適有訛倭將爲使事伺者,閩中二臺臣慮損國威,欲請更成命。余謂奉命而出,海外具瞻;奈何以不信示之,而使妄窺吾怯,其損國威更甚!疏上,天子主余議,趣守臣速爲治舟毋淹!朝命已復,飭毖內地,不得陰通嶋夷,啟生戎心!比使事往還,卒恃無恐。嗟乎!向非廟謨雄斷、明見萬里,則海上之舟,幾爲道旁舍。余等躑躅進退,且貽秦、越者𠷣矣。余又追憶疇昔關酋犯順,蹂躪我朝鮮,一時掖垣典戎之臣,率馳驅視師,倥偬無寧晷。琉球,距日本咫尺耳;朝鮮旣失,則琉球亦難獨存。我東南之地,且與夷逼;前所訛言,或亦可爲隱憂。賴國家赫聲濯靈,倭奴遁跡,平壤敉寧;以故中山一彈丸區,戴天所覆,世世奉冠帶稱爲東海波臣。卽余承乏兵垣,亦憑藉寵靈,萬里作使,不以武飭,而以文綏,大異疇昔馳驅倥偬狀。遭際明盛,何幸如之!頃余駐中山時,倭舶卒至。余爲約束從役,謹持天朝大體;倭卒斂戢不敢肆,至有避道竊觀,嘖嘖漢官威儀。已復從使館願謁,稽首而去;余甚異焉!夫琉球,不大於朝鮮也;中山世子,未變於曩日也。嗣位之初,倭爲擾;受封之後,倭爲豔。此其故不在倭、不在琉球,而在我國家耳。夫惟天子恩成並暢,制馭得宜,卽犬馬猶然帖服;安知海外殊域漸被聲敎而嚮慕文明,不以中山爲前矛!而余列交㦸下,隨且終藉國家無事之福,以佇觀重譯來王之盛。則斯役也,以昭明主、以表清時、以徵■〈谷宏〉化,亦載筆之一快也!故諸具「錄」中者不敘,而敘余所快覩歴歴如此。語有之:『天子有道,守在四夷』;是惟今日哉!

中山沿革志序[编辑]

國朝册使汪 楫

琉球,「隋書」、「宋史」皆曰流求,「元史」則曰瑠求;時皆未與中國通,故紀名各異。隋煬帝大業三年,令羽騎尉朱寬入海訪求異俗;海帥何蠻言之,遂與俱往。抵其國,語言不通,掠一人而返。明年,寬復受命,往撫之,不服。武賁將陳稜率崑崙軍人通語言者往,終不服,逆戰;爲稜所敗,掠男女千人。嗣是,遂絕。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海船副萬戸楊祥請以六千軍往降之;給金符,賫詔以行。出海洋,遽掠一山,軍小挫;未至瑠求,引還。成宗元貞三年,福建省平章政事高興上言瑠求可圖狀,遣省都鎭撫張浩等襲之;禽生口百三十人,抗命如故。明洪武五年,命行人楊載詔諭,而中山王察度遂遣使入貢;明太祖待之,恩禮有加。於是山南王承察度、山北王帕尼芝亦相繼臣服,俱受封於朝。其後二王使不復至,云爲中山所併。然年時皆不可攷,終明之世,亦無有疑而致問者。臣楫備員史官,常思搜羅放軼,補舊乘之闕。會有册封之役,入國,首以此爲問,皆謝不知;世系、沿革,亦秘不以告。葢國有厲禁,一切不得輕洩也。嗣以諭祭故王,入其祖廟,預勅從吏具筆札,俟行禮時密錄其神主以歸。已又購得「琉球世纘圖」一卷,卷中番字多不可辨。委曲探索,始知其國,南宋始稱王;明初,始通中國。元延祐間,國剖爲三;明宣德時,復合爲一。自宋至今,代已四易。所謂姓歡斯者,無據;謂皆尚姓,亦非也。爰就圖中所載,可識者書之、疑者闕之;叅以「實錄」,約略詮次爲「中山沿革志」二卷,用備稽考云。

使琉球雜錄序[编辑]

汪 楫

琉球自明洪武初通中國,歴今三百餘年。奉使至其地,姓名可紀者凡三十餘人。考其譔著,惟嘉靖中陳侃作「使琉球錄」,上之於朝。于是中山風土,間爲學士大夫所稱說;然其言弗質也。萬歴中,蕭崇業因之,少有增益;又附紀前此奉使者爵里、姓氏,紕漏實多。嗣後,夏子陽又因之。至崇禎中,杜三策從客胡靖所刻「琉球圖記」,則荒誕謬妄,百無一實矣。國朝康熙三年,使臣張學禮歸自中山,有「紀事」一書,質實無支語,已鏤板行。後爲所知誚讓,謂海外歸來,稍夸謾以新耳目,誰相證者?而寂寥如是!學禮乃毀所鏤板;而他客輒以意爲之,今刻遂與原本大異。臣受命後,卽遍購諸書,以行按籍核之,合者殊少。爰卽聞見所及,雜錄成編。編分五卷:曰使事、曰疆域、曰俗尚、曰物產、曰神異;皆據事質書,期不失實而已。「周禮」:「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周知其利害;而小行人之職,使適四方」。其禮俗、政事、敎治、刑禁之屬,各各條錄,別爲一書,用反命於王。以周知天下之故,是知適四方者必有錄,自古然矣。若比於搜神、括異、志怪之書,則臣不敢以所未見,侈詭異之談也。

中山傳信錄序[编辑]

册使徐葆光

琉球見自「隋書」,其傳甚略;「北史」、「唐書」、宋元諸史因之。正史而外,如杜氏「通典」、「集事淵海」、「星槎勝覽」、「蠃蟲錄」等書所載山川、風俗、物產,皆多舛漏。前明洪武五年,中山王察度始通中朝,而「明一統志」成於天順初,百年中爲時未久;故所載皆仍昔悞,幾無一實焉。嘉靖甲午,陳給事侃奉使,始有「錄」歸上於朝。其疏云:『訪其山川、風俗、人物之詳,且駁羣書之謬,以成「紀略」、「質異」二卷,末載「國語」、「國字」。而今鈔本,什存二、三矣。萬歴中再遣使,蕭崇業、夏子陽皆有「錄」,而前後相襲。崇禎六年,杜三策從容客靖記,尤俚誕。本朝康熙二年,兵科張學禮「使略」、「雜錄」二卷,頗詳於昔。二十二年,檢討汪楫譔「中山沿革志」二卷、「雜錄」五卷,典實遠非前比。然於山川轄屬,仍有闕略;風俗、制度、物產等,亦俱未備。葢使期促廹,摉討倉卒;語言文字,彼此訛謬:是以所聞異詞,傳焉寡信。今臣奉命爲檢討臣海寶副以往,自己亥六月朔至國;候汛踰年,至庚子二月十六日始行。計在中山凡八閱月,封宴之暇,先致語國王,求示「中山世鑑」及山川圖籍;又時與其大夫之通文字、譯詞者,遍遊山海間:遠近形勢,皆在目中。考其制度、禮儀,觀風問俗;下至一物異狀,必詢名以得其實。見聞互証,與之往復,去疑存信。因并海行針道、封宴諸儀圖狀并列,編爲六卷。雖未敢自謂一無舛漏,以云傳信,或庶幾焉。且諸史於外邦載記,大率荒略。今琉球雖隔大洋,新測晷景,與福州東西相值僅一千七百里;世世受封、歲歲來貢,與內地無異。伏觀禁廷新刊輿圖,朝鮮、哈密、拉藏屬國等圖皆在焉;海外藩封,例得附於其次。若仍前誕妄,不爲釐正,亦何以見聖朝風化之遠與海邦內嚮之久,以附職方稱甚盛哉!故於載筆時,尤兢兢致愼云。

圓覺寺碑[编辑]

許天錫

大琉球,東南海島之國;自昔不通中華。勝國初,嘗招諭不至。洪惟我太祖高皇帝應天啟運,混一區宇;薄海內外,罔不臣服。於時率先入貢,顯被優寵,別於他邦。永樂初,始受册封王爵;百餘年來,修貢彌愼。弘治丁巳秋,國大夫程璉、長史梁能、通事陳義奉今尚眞王命,朝貢於京師。竣事,道,三山,謁翰林庶起士許天錫曰:『球陽有邦,歴世遠矣。惟今王大有令德,思輯用光,常遵舊典;請以陪臣之子入太學,得一聞天朝仁義禮樂之化,以壯國體。試言其槩,國尅擇,舊有書;王以正朔請尊之,因叅用「大統歴」法。先世深居固衞,以貳其下;王惟推誠布德,躬巡境內。跋履窮僻,恒省其稅賦;遇孤寒,輒貲出給之:民咸戴忭。王寬仁,不嗜殺;亦未曾曲法以輕貸人。猶能謹於國陽伏創圓覺禪寺,規模宏敞,儀物備至,以爲祝禱之塲。王每遊豫,必與民同,實國之瓌觀也。茲欲勒石於寺,是以彰王德,賜之以言』!某曰:『如子之說,則王之賢,誠可謂奮遠特立於百世之上者矣』!乃爲之歌辭,俾昭示於後裔。詞曰:球陽有國,繫於裨海;弗庭於華,奚啻千載!惟我皇祖,仁厚萬方;率先慕義,來享來王。聖敎漸加,十有餘世;風清氣囘,儲祥發祉。崛生賢王,適號尚眞;離羣絕類,舍舊圖新。簡刑罰,恤孤振。阨春行秋巡,厚下安宅。上熙下怡,廿有餘祀。崇德厚澤,川流岡峙。有美大人,薄言孔昭;我作詩章,庸代歌謠。

琉球國新建至聖廟記[编辑]

汪 楫

自州、縣皆得建學,而吾孔子之廟祀始遍天下;然學以外,無所謂廟也。羣州守、邑令、博士、弟子奔走對越,以爲之禮;鐘、鼓、管、絃、鞉、磬、柷、敔,以爲之樂;牛、羊、鹿、豕、酒、脯、爼豆,以爲之獻享。不如是,則與浮屠、道士之事佛、老者,無以異。故孔子之祀,行於廟而備於學。嗚呼!至矣。今天子重道崇儒,常以興敎化、勤學校,考吏之殿最。於是職方版圖,莫不以修學、新孔子廟爲務。而琉球國遠在海東萬里外,亦建至聖廟於國門之久米村。葢創始於康熙之十二年,立國以來所未有也。夫琉球自隋、唐以後,國名始見於史書;又千餘年至明初,始修職貢,通中國。皇清受命,首列藩封,歴三十年;而祀聖人於今天子踐祚十年之後,謂非皇帝盛德大業度越千古,有以漸被之而然歟!廟爲屋二重,其外臨水,爲屏墻。翼以短柵,如櫺星門;中倣㦸門之意,半樹塞以止行者。堂外爲露臺,東西拾級以登:皆與浮屠、道士家異制。堂內割後楹爲神座,塑王者像,垂旒搢圭,而署其主曰「至聖先師孔子神位」。座左、右四人雁行立,各手一卷,則「詩」、「書」、「易」、「春秋」四經也。余惟孔子以道德爲百世師,顏、曾、思、孟配享,載於祀典,不可謂其專治何經!海外之誦法者惟孔子,而所以尊吾孔子者,實惟此「詩」、「書」、「易」、「春秋」之故。若知此四經者,非弟子之徒之所能爲;而又見夫聖廟之有四配,與「詩」、「書」、「易」、「春秋」之數適相當也。遂人予以一經而祀之,若曰「吾以祀吾經」云爾。總之,皆以祀吾孔子云爾。嗚呼!琉球之君若臣,其可不謂信經之篤而尊聖之至者歟!雖然,君子之舉事也,始定其規模,繼必求其美善。今日者,廟旣成矣;因廟而擴之爲學,則費不繁而制大備。吾聞琉球之取士也,舉秀才於童子中,而不以文藝試於有司;此意最爲近古。然當其始,董戒必稟於父師,而其人亦莫不自勵以待舉。迨其後,德業之消長,一聽其人之自爲;吾不知果皆率循強勉而勿怠否也?夫秀才者,將以儲異日長史、大夫之用;則敎之不可無專師,試之不可無成法。誠因廟而擴之爲學,擇國中敦行誼、工文章者爲之長,俾以時訓督其子弟。修舉釋菜、釋奠之禮,國之中或難其選;則直疏其事而請於朝,乞如往昔敎育故事。聖天子聲教誕敷,方將登四海於文明之治,吾知其必得當也。如此,則琉球之經學日明,因所及而益廣其未備,於以表率友邦;凡有志於聖人之學者,無不奉琉球爲指歸。嗚呼!豈不盛哉!豈不盛哉!

琉球國新建至聖廟記[编辑]

册使林麟焻

康熙二十有二年夏六月,予同太史維揚汪公奉命封琉球;由广石揚帆,天風自南,不三日而抵其國。甫駐節,通事官循故事,以謁孔子廟、天妃宮爲請。予思天妃司海道,歴著靈異;琉球祀之舊矣。若吾夫子之廟,稽諸往載,琉球未聞有祀者。於是進諸大夫而詢之,咸跪而言曰:『聖廟之建,肇自康熙八年陪臣入貢中國,見夫學宮巍峩布滿天下,瞻慕感動,歸而陳諸王前,度材命工,厥廟斯興』。予聞其言,肅然起敬,爰潔齋祗謁。至則覩輪奐具美,丹雘黼黻;恍登堂,而親申如、夭如之容。繚以周垣,堅以甓甃;筍業在列,如入室而聞金石絲竹之音。雖講經肄業之舍稍未有備,而規制弘闊,其與中國亦幾無以異焉。夫自吾夫子春秋後,中國崇祀聖人垂三千年,而外夷無聞。今琉球一旦先之;嗚呼!偉矣。謹按「星槎勝覽」諸書及前代群公「使錄」所記,盛稱琉球雖僻處一隅,在瀛海中最爲守禮之邦。歲奉職貢,恭順謹畏,得尊君親上之義。官制,巾服有別。鄉舉里選,由俊秀而升;試以文藝,然後服官國中,搓手膜拜。道遇尊者,輒伏地,不敢仰視;風俗淳厚,路不拾遺;人重犯法,無剽掠爭鬬之事;賦稅,則王及臣民分土以爲祿食,上下不交征,庶幾古井田遺法焉。獨惜其未有祀孔氏,以爲遺憾。今聖天子在上,重道右文,加意學校;以仁義禮樂,懷柔萬方。中山賢王果能觀感淬礪,建立聖廟,儀型其國。此邦風俗之美、敎化之行,豈不視昔有加哉!吾夫子常欲居九夷矣,或曰「陋」;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又其告子張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然則聖廟旣建,人知嚮學,爭自濯磨;俾紩衣兜帽之俗,鹹彬彬然有儒雅之風:是又忠信、篤敬行於蠻貊之明驗也。九州之外,島嶼雜國貫胸雕題,介於琉球者,動以萬計。誠見聖道至大,極天際地,靡不覆幬。吾知窮髮之鄉、日月出沒之所,必有聞風而爼豆者矣。秉彜好德,人心攸同;中山賢王之率先倡化與其諸大夫之導君以善,皆可書也。抑予更有進焉:廟之崇祀聖人,非徒設輪奐具美、丹雘黼黻已也。凡釋菜、釋奠、合舞、合聲以至鄉射、讀法諸大典,必一一倣中國而行之,庶幾不爲具文;王與諸大夫其朂之哉!予故樂記其盛,而爲之援筆以告。

琉球國學碑銘[编辑]

徐葆光

中國無孔子廟,皆學也。自京都至於十四直省,府、州、縣無慮數千百,靡不設學。學之中,闢堂寢以釋奠於先師;歲再舉,著不忘其自正,所以爲學也。若徒廟祀孔子,與浮屠氏之宮何以異!且聖德侔天地,戔戔牲、豆,曷克報稱而以廟爲!中山之祀孔子也,四十餘年矣。其未立廟也,人之謂中山雲何!及廟旣立,人之稱中山者又云何!賢王之世世嚮化,與賢公卿、都人士之遵王路而道日新也,皆於是可覘已。余方奉使時,檢前使刻「錄」,讀汪、林兩使臣「中山孔廟記」,知其興起也有端。及來是邦,封禮未行,先拜廟廷,楹廡秩如、堂序皇如;俛仰之間,又肅焉而生敬矣。大夫程君順則有碑記建廟顚末,實成於康熙之十三年甲寅之歲,時尚未有明倫堂也。今觀其廟之左方有室新建,堂構維傑;上室奉啟聖公及四配神主,兩廡設學敎授。歲立講解、訓詁師二員,惟其人豐廩餼、尊體貌;而以通事、秀才之雋者若而人皆從業焉,月有講、歲有考。「六經」之文與「上諭十六條」等書,凡有裨於行誼者,皆箋刻而講明之:斌斌乎其日懋,則斯堂之爲之也。八月上丁釋奠之辰,公卿人士咸執帛、爵,舉國欣欣以就典禮。齋宿維三,鼎爼有實;品列上下,有度有文。遠人環觀者,皆翕然稱之。大夫又以啟聖公祠、明倫堂、儒學三大牓來乞書,余矍然知中山之能尊我夫子也。「閟宮」之詩云:『新廟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碩,萬民是若』。大夫啟請踵廟成學以敎其民,其自今日進於治歟!夫中國皆由學而有廟,今中山則由廟而有學;登闕里之堂而觀其車服、禮器之惟一,又何先而何後歟!海隅出日,罔不率俾;堂哉、皇哉,殆不越乎學之一言而已。爰拜手而爲之銘曰:水東流兮歸大荒,中有國兮鄰扶桑;歲職貢兮戴我皇,就日月兮聖道大光。廟貌兮有赫、有奕,拜祀兮祝辭重譯。魚爲牲兮蠡爲脯,物從土兮禮則古。絃誦兮兩廡顓顓,海中兮鄒魯。六學昌兮,毋忘厥祖;士由世選兮,爾藩爾輔。其永永獻琛於壽考兮來賓旅!

琉球國新建至聖廟記[编辑]

中山陪臣程順則

夫以聖人而君天下,不如以聖人而師天下也。君天下者,澤及於一時;師天下者,舉凡古今來天之所覆、地之所載、舟車所至、日月所照之處,靡不被敎化焉。噫!豈偶然哉!葢嘗稽古「危微」之旨,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至我孔子而集其大成;所以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作「春秋」,使天下後世之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無不相安於名分,靡有亂者。較之君天下者,何如也!琉球遠在海外,去中國萬里,宜若不聞聖道者然。自明初,通貢獻、膺王爵。至洪武二十五年,王子洎陪臣子弟始入太學,復遣閩人三十六姓往鐸焉。萬歴間,紫金大夫蔡堅始繪聖像,率鄉中縉紳祀於其家;望之儼然,令人興「仰止」之思:不可謂非聖敎之流於海外也。至皇清定鼎,聲敎誕敷;斯文丕振,較前尤盛。時有紫金大夫金正春於康熙十一年議請立廟,王允其議;廼卜地久米村,命匠氏庀材,運以斧斤,施以丹雘。至康熙十三年,告竣。越明年,塑像於廟中,左右列四配,如中國制;王乃命儒臣行春、秋二丁釋奠禮。旣新輪奐,復肅爼豆,猗歟、盛哉!從此覩車服、禮器,恍如登闕里之堂,躬逢其盛也。師天下之功,不於此而見其無外哉!臣順則奉王命,紀建廟顛末;謹摛筆而記,以勒諸石,永垂不朽云。

新建啟聖公祠記[编辑]

程順則

稽古帝王之興,必以祖考配郊社;重厥本也。况集羣聖之大成而爲萬世師者,而可不尊其所自出耶!皇帝握符御宇,聲敎誕敷;文命之化,遍及遐陬。故琉球雖僻處東溟,人頗知學;已鼎建文廟,春秋行釋奠禮矣。唯是尼山振響,實發源於鄹邑;今孔子旣有廟,而啟聖公弗祀,則所云「尊其所自出」者之謂何!予乃同長史等官議援中國例,啟請建祠;王允其請。旣發帑金,命匠氏庀材,立祠於廟左;於康熙五十七年秋七月起工,隨至季冬報竣。中設啟聖公神主祀之,左右以四氏配饗;悉遵天朝舊制,非創也。維茲之舉,而水源木本寓焉;是亦可以敎孝矣乎;而吾王之尊聖必遡其所從生者而祀之,亦足千古矣。

廟學紀略[编辑]

程順則

琉球國僻處海外,風俗質朴。自明初通中朝、膺王爵,時王子洎陪臣子弟始入太學。至洪武二十五年,復遣閩人三十六姓往鐸焉。雖東魯之教澤漸濡,而尼山之儀容未覩。及萬歴間,紫金大夫蔡堅始繪聖像祀於家;望之儼然,令人興「仰止」之思。嗣紫金大夫金正春恐家祀近褻,非尊聖重道意。於康熙十一年請立廟,王允其議,廼卜地久米村;至康熙十三年,令匠氏庀材,不日成之。越明年,塑像於廟;又明年,行春秋釋菜禮。旣新輪奐,復肅爼豆,恍如登闕里之堂,躬逢其盛也。創始之功,洵不祧矣!續於康熙二十二年,蒙册封正使翰林院檢討汪公楫、副使內閣中書舍人林公麟焻賫到御書「中山世土」四大字賜王,復奏允陪臣子弟入國子監讀書:均異數也。然皆立廟以後事,可知崇聖敎,卽邀帝眷,其理微矣。從此睿藻輝皇,如睹龍文鳳彩。監生歸國,與人言孝、言忠,孰非聖澤之所及者,遠且大耶!順則仰瞻曠典,感激歡忭;載筆特書,以誌一時之盛云。

中山學校序[编辑]

中山陪臣蔡文溥

粵稽古帝王之撫天下也,未有不廣立學宮而能昌明世道、淳厚民風者也。葢學校之設,原以養人才;人才之生,實以備國用。三代之時,自國都至於州閭以及鄉黨,皆有學校以廣教化。凡禮、樂、刑、政之事,盡出於學;而士之所見所聞,無非先王之前言往行:故士習日以醇而人才日以盛,豈非由上之人化之敎之,得其道耶!迨其後去先王之世久,學校之敎衰;爲治者不以禮敎,而以法令。是以科條愈煩,民風愈澆;豈今人之不古若歟?亦無以化導之使然耳。中山雖在海外,自大明以來通中國,貢典不絕;沐聖天子文敎者,葢三百餘年矣。今世家子弟徒嗜膏粱,日好游觀者常多;而篤志芸牕、精通經史者甚少:是亦由父兄之敎不嚴,遂致子弟之業不修也。今我新嗣君勤修學問,講論治平;凡所設施,皆憲章古聖賢之道:上行下效,捷如影響。故自王都以及鄉邑,莫不奮然感發興起。康熙乙未歲,會議於各鄉中隨分捐資,公建學堂;而選士之通經、善行者爲師,以教子弟:誠一時之盛事、萬世之良模也。於是從遊者,皆爭先恐後,就師肄業;而知言忠信、行篤敬,有彬彬鄒、魯之餘風焉、賢君嘉文敎大行,特遣近使廵宣鈞諭,勸勉諸生曰:『爾曹潛心肄業,孤甚嘉之!但學必以不倦爲功,積久而成,不可以旦夕求其效也。且所謂學者,不但誦讀章句而已;葢小而進退應對之節、大而修身齊家治國之道,其敦人倫、篤宗族、和鄉黨、美風俗之事無不出於學也。故爲師者,當以此施敎;爲弟子者,當以此講習。爲國取士,亦不外此:可不勉歟』!嗚呼!吾君之所以振興文敎、化導士人者,至矣、大矣。由是師之所敎、學者所習,皆以實學而不以虛文。凡所以致知力行之事、忠君澤民之道,莫不盡心講求;處期無愧於聖賢,出期有用於邦國。養成德器,他日登庸廊廟,皆可以爲菁莪棫樸之選也。佇見都邑之間,風醇俗美,戸誦家絃;臣與臣言忠、子與子言孝,躋中山於一道同風之盛矣。予才慚製錦,學愧操刀;未獲刺股之勤,徒切生花之夢:莫能頌揚休風於萬一!不揣固陋,以敘其事云爾。

琉球國創建關帝廟記[编辑]

程順則

予至中華見所在神祠,血食鄉土者甚多;獨關帝廟貌清肅莊嚴,上自公卿大夫、下至健兒牧豎,莫不凜然起敬,瞻禮恐後也。帝果何以得此於人哉?葢吾嘗聞英雄之生也,其氣足以凌霄漢,其節足以激怒濤。夫當漢獻孱弱,群雄割據,有一才一技者,孰不思有所依附以成功名!而帝獨識昭烈爲帝室之胃,委心事之;間關勞苦,百折不囘。且其時江東有權、許都有操,亦足稱一代人傑;乃顚倒賢豪,駕馭一世,而獨有帝在其眼中。葢吳雖得地利而不知輔漢、魏則挾天子令諸侯,均非光明磊落之所爲;視帝之忠義,奚啻天壤也。其心折於帝也,宜哉!且熟讀「春秋」,手不釋卷;舉凡二百四十二年之事,瞭然於胸。所以一舉一動,皆本麟經而出之。予當讀帝廟聯有云:「後文宣而聖,山東一人、山西一人」。由此觀之,中朝以帝爲聖,其尊「帝」可謂至矣。茲琉球國已建孔子廟,而獨於帝缺其祀典;豈帝之聲名,止洋溢於中夏,而不能遠播於海外歟?予謂不然。歲癸亥,爲今上御極之二十有二年;册封正使翰林院檢討汪公楫、副使內閣中書舍人林公麟焻知吾國有欲爲帝立廟意,乃捐俸五十金以爲之倡。我王喜,爲立像祀之。從此爼豆馨香,帝之靈爽實式憑焉。然或則疑之,謂「琉球王位世及,相傳弗替;小心恭順,兵革不興。祝帝之意,果何爲也者」?不知帝之正氣可以塞天地、帝之大義可以貫古今,能使後之爲臣子者,靡不知有君父焉;豈獨廉頑立懦、寬鄙敦薄已哉!若止論其武功,則古今戰勝攻取、號稱萬人敵者,夫豈無人;而何以獨帝之聲名,至今存也!然則立廟之意,固在此而不在彼。

書手摹石臺「孝經」後贈中山王[编辑]

徐葆光

孝爲百行之原,「孝經」爲「六經」之要;無貴賤古今,一也。自古帝王由此則治,反此則亂;列於典籍者,班班具在也。子曰:『我行在孝經,於弟子中詔、參加詳』;葢道統系之矣。秦火虐𦦨,不及簡壁;發之魯共,藏之河間,孔安國以隸古定寫之。迨至漢武之世,其文則著。由茲以降,韋昭、王肅諸家皆有訓詁。至唐明皇,乃集定諸注,手書八分,建碑石臺;至今巍如也。我皇上以身盡孝,由此以治天下者,垂六十年於茲。古今經籍,靡不窺究;而於「孝經」,尤三致意焉。旣命集爲「衍義」,朝夕觀覽;又御書於石,以示臣下。四海萬姓仰如日星,葢未嘗不一日心在此經也。中山世封,無間內外;聖道日東,六籍咸備矣,而於孝經尤重。王化之遠布、海邦之圖治,皆於是可覘已。及奉命來册封,例先蠲吉諭祭於先王。旣及境,王猶稱世子守次,不郊勞;其循禮也如此。迨祭日,世子素服戚容,升降俯仰,威儀卒度;遠人來觀,可謂曰「孝」。旣受封後,詢其土俗、觀其政令,條理井然,有駸駸日向內治之勢。王年雖少,知其能纘承先服,推此於國;心甚嘉之!古人出使,賦詩贈言以相親厚,禮也。同使之臣,旣斐乎其有作矣;餘忝介列,詞又無文。伏思我皇孝治,此邦共守;百家奧說,義總在經。篋中適有石臺八分墨搨,遂摹一通爲屏幛,以奉王左右,朝夕觀覽,以守至治;此使臣之志也。抑尤有進者:經文著於孝武,其享國也五十餘年;經義備於明皇,其享國也亦五十餘年。三代以下,國祚久長,無踰此兩君者。今我皇上萬年永定,古今莫並。六十年來化日初長,四海仁壽、上下安樂者,亦此經之助居多。王富於春秋,尚其寶此,仰法皇帝,懋勤典學,躬行以暨百姓;海隅日出,岡不率俾,國祚其有涯乎!

遊山南記[编辑]

徐葆光

那霸江以南,皆故時山南王地也。自迎恩亭渡,沿江有村,曰垣花。左帶南砲臺,抵海;右翼小祿,迤連豐見城。村中米廩數區,屋茅,蔭樹一徑。南出道儀,見山高不數仞,可騎而越也。己亥十一月二十一日,偕紫金大夫蔡溫、都通事紅士顯、從客翁長祚、黃士龍、吳份、弟尊光等上下騎從百餘人渡江截山而南;微風從西北來,吹衣不冽。取道田畔,其溝淖處,水陷馬足。綠秧初蒔,氣候如中國二月時。南踰坡嶺,三、四牧牛曝岡上。徑淖田循海,南爲大嶺村,灌棘環密,漁戸數十家。村盡有泉,西流入海。山石岌㠖怪特,佇馬久之。是時,午潮漸起瀰漫,遙見海中橫嶺鬱然;大夫指曰:『此砂嶽也』。其下砂川三十里,皆細沙。潮至成川,水石粼粼,螺蛤可數,沒馬足半尺許。馬性狎水爭馳,飛流濺瀑;前後相蹴,如行細雨中。遙見嶽下數馬蹀躞踏潮往來,如海面上行;乃主人遣爲置頓張幄吏也。旣至嶽下,山頂蕉樹攢翠無間罅,下皆巨石撐牙;石根穿漏,如可動搖。時日正午,乍昏,雨驟至;人騎百餘避石,一無沾濡者。飯畢,復騎而南;潮益深,馬行益疾,過潮平、志茂田等邨。又二十里,至一邨,曰絲滿,墟前數十家。面海,石益奇,以楂渡馬讌白金巖下。巖高十餘丈,一面砥平如削;古樹蔭翳,石洞蔽虧。邨男女皆隱身石罅中,戢戢窺客。大夫請聯句題石厓上。日下春,復騎至高嶺,山南王故城也,曰大里城;故壘如叠𩨨,中空荒蔓,無殿宇。道旁民家豕牢,石多文墄,或刻螭虎形。折而西行,譯者曰:『此國吉山也』!下嶺,有泉渟瀠,曰惠泉。歇亭,掬飲清甘。俄至大里橋,此山南外城濠也。大夫曰:『尚巴志襲山南時,燬之』。今以木梁之,磵聲淙淙。時已昏,大夫預檄諸邨民遞燃巨葦數十導行,谿谷中崎𡼲下上,不辨厓術。由眞玉橋、和久田泉崎橋歸館,夜漏三鼓矣。是遊也,去涉海、歸度嶺,往來六十里。譯者曰:『中國人嚮無問塗者,茲行殆鑿空云』。

茶亭記[编辑]

中山陪臣眞 常

葢聞茶之珍於天下,雖起於神農氏,惜未見遺書。至李唐時,有陸鴻漸者,論茶之風味、辨水之美惡,著「茶經」三篇,以傳於後世,便於口養;或用祭祀、或通神仙,皆是物也。今上自天朝、下達士庶暨海外蕃國,未嘗一日可以去茶;茶之爲用大矣哉!若無陸羽,則不能顯茶之德;無茶,則羽亦不能得其芳譽。陸羽可謂最得茶之妙,而受益於茶者也。伏惟我中山王上沐皇恩,矢忠矢敬;慕上古之風、師中華之俗,留意風雅,淑躬素絢。於是,一日令紫巾官夏德宣相地擇吉,築茶亭一座;於見朝之暇,汲水烹茗,爲休息之所。經之營之,不丹不雘,毋傷民力、毋營百工:斯誠吾王慈之深、仁之至也。夏氏爰奉敎令,壬戌之秋律中夷則,謹卜靈地於崎山之陽,築茶亭於雩壇之下,不日厥功告成矣。其爲地,東南開園囿或封土塊者,春、秋詠花賞月之標致也;西北鑿小池或移松樹者,冬、夏乘涼禦寒之名區也。中架小座臨南嶽者,茶亭也。峰囘路轉,飛流噴薄於巖中者,芳泉也。縱目瀛海,賈舶、漁舟隨潮下上,汪洋歎靡涯矣;此澤梁無禁之美利也。囘觀原野,農夫耒耜麥隴稻畦,民產樂有恒矣;此農時不奪之流風也。至若月影昭欄、松風響徑,太平氣象、豐歲休徵,又何莫非茲亭之佳勝、視聽之美觀哉!竊以我王之德,體天地之心;夏氏之量,佐栽培之功。所以斯亭雖夏氏之所營,實我王之所就。古之所謂「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此之謂歟!是爲之記。

重修南北砲臺記[编辑]

中山陪臣蔡 溫

霸江,百川所會,與海相通,貢船暨西北諸艘往來中山之咽喉也。南距饒波,北抵泉崎,東達宇平、板敷。近人規小利,或聚泥土築田陌,川苦其狹,變爲涸溝;其尤甚者,至塞川以爲田,爛土、泥水流入霸江,江將塞矣。明君賢相,特命向文思等疏濬斯江;或播田地,以廣其川;或除爛泥,以深其水;宇平、板敷等處復通。長川順流,臨海寺西築石橋三座,迎恩亭北構石橋一座;渡地村臨江築塘,架木橋二座,計橋五座;垣花村加二橋,共木橋三座。泉崎橋改修,牧志南派之水決以西注。自康熙丁酉五月初五日起,至明年閏八月二十日告成。或曰:『臨海寺南石何爲不除』?文思曰:『斯石係乎風水;且江海颶颱不時,若非斯石,船隻難泊也』。康熙五十七年戊戌十二月記。

諭祭中山王卽事[编辑]

汪楫

海風激激馬蕭蕭,龍旆徐過眞玉橋;國主望塵遙下拜,聖朝肯使尉陀驕!
三尺黃麻下閟宮,密雲靉靆日曈曨;陰膏著物無由見,盡在綑縕一氣中。

册封禮成卽事[编辑]

夜雨廉纖快曉晴,相看搓手賀昇平;海風不動秋風勁,吹作嵩呼萬歲聲。
龍跳天門下碧虛,光芒萬丈掩璠璵;強鄰一任誇多寶,敢把珍奇鬬御書!
紫巾黃帕繞丹墀,鼉響鯨鳴羽扇欹;獨上龍亭呼萬福,錦衣紗帽好威儀!
石城百尺擁王宮,渾樸規模自不同;巖壑迥環松影外,樓臺隱見海光中。

馬耕田歌[编辑]

汪楫

中山山多稻田寡,耕不見牛時見馬。曳犁負軛當町畦,編草絡頭泥沒髁;
噴沫徒憐氣凋喪,跼蹐安知材盡下!王良伯樂無時無,不待悲嗚淚先灑。
側聞洪武開國時,曾來此地求騧驪;連檣累舶動千匹,購買不惜傾高貲。
陟險沖波有底急,每翻舊史常懷疑?維時布衣起江左,渙號止及東南陲;
壯士健咨兒騰踔,步卒敢向中原窺!圉人太僕但充位,登牀厭穀皆虛詞;
誰歟忽建鑿空計,外厩祗藉長風吹!飃䬙遠致列雲錦,騎出奚啻熊與羆!
永辭絕域騁皇路,寸長一技皆得施。不走沙場縶畎畝,吁嗟爾馬生何遲!
今制三年兩入貢,使者執鞭大夫控。天子垂裳顧曰嘻,此物何煩跨海送!
異域從敎寶驌驦,天家絕不求麟鳳;終老邱園何足惜,竟辱泥塗亦堪痛!
吁嗟爾馬無自傷,不逢湯武逢虞唐;縱有龍媒四十萬,中山只作華山陽。

八月十七夜過波上候潮[编辑]

汪楫

中山忽過中秋節,連宵對月鄉心切;客言十八潮生辰,萬里波翻定奇絕。
我聞此語神爲王,隔夜傳呼啟門臬;海濱大都無障礙,望遠還須登嵽嵲。
夷官遙指波上好,勝地佳名夙所悅;半夜騎馬到山脚,皎月繁星一時滅。
天欹地側風怒號,列炬如林不得爇;歇鞍徒行杖馬箠,或作蹣跚或蹩躠。
小憩爭依石臺穩,冥坐只覺山根裂;神女擲砂羣目閉,水怪搏風萬夫咽。
擬憑絕壁窺鮫宮,轉類乘車入鼠穴;不分空蒙都晦昧,眞慚勝游成卼臲!
昌黎默禱衡雲開,東坡密詠廬峰列;顧我胡能匹二公,正直感通同一徹。
摩空誰將銀燭晃,掠波恍見金蛇掣;須臾天地還舊觀,放眼依然對漻泬。
剪餘十丈五丈雲,掃剩千堆萬堆雪;石筍崖下浪如炮,匉訇乍定偏清澈。
波底石片能作花,朶朶芙蓉手堪掇;惜哉可望不可親,鐵網徒令青玉缺。
泅水巧鑿煩老漁,擘出蒼皮等蟬蛻;意中得失渾錯料,宇外游觀殊小別。
歸來作歌紀所見,天淡雲收笑才竭!

中山竹枝詞[编辑]

汪楫

道是佳人亦復佳,一生赤腳守荊釵;
宵來忽作商人婦,竟戴銀簪不脫鞋。

【土妓,不得簪銀。道遇官長,必脫草靸,跣足據地,候馬過乃起。若中國人主其家,則超然禁令之外矣。】

兩耳無環髻不殊,孰爲夫婿孰羅敷?
譯人笑說公毋惑!驗取腰間帶有無。

【國俗,男子二十,始薙頂髮爲小髻,服與婦人無別。唯男子必以大帕束腰,女則曳襟而趨,皆無衣帶。】

中山竹枝詞[编辑]

林麟焻

手持龍節渡滄溟,璀璨宸章護百靈;清比胡威臣所切,觀風先到却金亭。
徐福當年採藥餘,傳聞島上子孫居;每逢卉服蘭闍問,欲乞嬴秦未火書。
日斜沙市趁墟多,村婦青筐藉綠莎;莫惜籌花無酒盞,人歸買得小紅螺。
疋練明河牛斗橫,鼕鼕衙鼓欲三更;思鄉坐擁黃綢被,靜聽盤窻蜥蜴聲。
三十六峰瀛海環,怒潮日夜响潺湲;樓西一抹青林裏,露出烟蘿馬齒山。
射獵山頭望海雲,割鮮挏酒醉斜曛;紙錢掛道松楸老,知是歡斯部落墳。
心齋生白室能虛,棐幾焚香把道書;讀罷憑闌笑幽獨,藤牆西角對棕櫚。
廟門斜映虹橋路,海鳥高巢古栢枝;自是島夷知向學,三間瓦屋祀宣尼。
王居山第兎園開,松櫪棕花倚石栽;多少從官思授簡,不知若個是鄒枝!
奉神門內列鵷行,乞把天書鎭大荒;喚取金縢開舊詔,侏𠌯感泣說先皇!
閟宮甍桷壓山原,將享今看幾葉孫;二十七王禋祀在,釐圭錫鬯見君恩。
譯章曾記莋都夷,槃木白狼歸漢時;何似島王懷聖德,工歌三拜鹿鳴詩!
宗臣清俊好兒郎,學畫宮眉十樣粧;翹袖招要小垂手,簪花砑帽舞山香。
望仙樓閣倚崔嵬,日看銀山十二囘;笙鶴彩雲飛咫尺,不敎弱水隔蓬萊。
纖腰馬上側乘騎,草圈銀釵折柳枝;連臂哀歌上靈曲,月明齊賽女君祠。
久稽異域歲將徂,自笑流連似賈胡;三老亦知歸意速,時時風色相銅烏。

諭祭中山王尚貞、尚益禮成,恭紀二十四韻[编辑]

徐葆光

海島無遺澤,天王歸賵遙;吉辰儀具舉,幽壤禮咸昭。
專介求恩卹,貤綸走使軺。經年遲節命,十日降雲霄。
仙詔諸靈護,龍光奕葉邀;戒期開正寢,列陛設行朝。
鐃吹軍儀肅,𣰽毺馬步驕。海沉香爇路,火浣帛攔橋。
排仗雲霞麗,侵晨風雨銷;巖松飛翠葢,鐵樹引雲韶。
抃舞肩相屬,啁嘈語絕囂;望塵迎玉案,謁闕備工寮。
緇素猶冠首,衝牙未佩腰。拜庭祈祝號,宣祭遣巫招;
悱惻天心露,鏗鏘玉韻飄。屏藩勳最茂,枝榦恨連凋;
海服喪頻告,曾孫齒尚齠。十年今賜恤,三世幸承祧!
體薦牲牢潔,登歌簫管調;兩楹設銀綺,三爵奠蘭椒。
昭穆欣同祔,恩光被一朝;刻銘留鼎鼐,頂册秘瓊瑤。
寵渥鮫人泣,恩濃鯷戸謠;伏鯨長守窟,怒颶不驚條。
獻雉趨王會,浮航指斗杓;萬年同壽域,世世戴唐堯。

册封禮成,恭紀四章[编辑]

徐葆光

海邦萬里歲朝崇,奉册天朝禮最恭;
中外一家同壽域,祖孫五世共皇封。
國泉瑞應天邊詔,翠葢陰成嶺上松。
六十年來三遣使,日邊偏荷聖恩濃。

十里連岡走翠虬,雲璈夾路引珠斿;
仗前爭擁夷民拜,域外如親帝里遊。
玉檢輝煌天上册,朝儀照耀海中洲。
蓬萊仙館環相望,只恐爐烟障遠眸!

中山宮殿壓山椒,設闕王庭儼內朝;
乍啟瑤函瞻日麗,高宣天語入雲飄。
龍章五色從中賜,御璽三封奕世邀。
九列親方隨拜舞,紫羅帕首錦纏腰。

大典重光歡會門,玉函帶礪誓長存;
十年攝事猶稱子,此日膺封始拜恩。
舞蹈庭中藩禮肅,起居闕下譯詞溫。
使臣將命無餘事,載筆歸來獻至尊!

中秋宴,小樂府十章[编辑]

徐葆光

丹桂飄雲落,金風拂殿來;仙洲娛上客,遍舞袖新裁。
當筵呈帖子,第一起神歌;海國羲皇代,天孫降福多!
皇恩如海深,海深不盈掬;隊隊綵衣童,聲聲太平曲。
朱笠垂曼纓,珊珊搖雜貝;繁絃何滔滔,和雅與心會!
豎頭箜篌郎,曲項琵琶部;後行引吭歌,前行蹋節舞。
宮漏秋來永,方諸月正中;燕開長不夜,樂奏迭無終。
魚龍動夜瀾,戢戢仰雲端;似聽霓裳曲,天風落廣寒。
國醑傾池飲,王人徧作賓;譯詞郵勸釂,語隔意偏親。
星流湯谷沸,火迸燭龍旋;凉夜浩如水,當杯月正圓。
皓魄流華彩,清暉間九行;重輪瞻聖德,中外共環瀛。

重陽宴,龍潭曲[编辑]

集長吉錦囊句

徐葆光

搖搖錦旗夾城暖,蛇子蛇孫鱗蜿蜿,
松谿黑水新龍卵。鳶肩公子二十餘,
鬬乘巨浪騎鯨免。黑幡三點銅鼓鳴,
銀浦雲流學水聲;烟底驀波乘一葉,
海綃紅文香淺清。毒蚪相視振金環,
舞霞垂尾長槃跚;亂捲黃河向身瀉,
秋肌稍覺玉衣寒。秋寒掃雲留碧空,
凉夜波間吟古龍。玉宮桂樹花未落,
燭龍兩行照飛閣。方花古礎排九楹,
銀雲櫛櫛瑤殿明,玉壺銀箭稍難傾。
撾鐘高飲千日酒,主人稱觴客長壽!
山頭老桂吹古香,玉喉窱窱排空光。
亂袖交竿管兒舞,午夜銅槃膩燭黃。
拏舟海上尋神仙,斫桂燒金待曉筵;
天河落處長洲路,遙望齊州九點烟。

琉球三十六島圖歌[编辑]

徐葆光

琉球屬島三十六,畫海爲界如分疆;
羅列衆星皆內拱,中山大宅居中央。
往來稅賦有期會,冬夏候汛輸舟航。
其北太島號爺馬,境鄰倭國分東洋。
太平諸山作南鎭,臺灣直北遙相望。
前王察度通朝貢,島酋始附中山強。
星槎舊錄缺地紀,其國有禁多周防。
封舟此來落國北,葉壁六點斜相當;
勒柁囘針取那霸,船頭但見椅山黃。
姑米馬齒渺何許,面南極望空青蒼。
今來三月遍諮訪,海濱踏盡猶彷徨;
洲嶼雖能舉一二,更船遠近猶迷方。
主人輸誠出圖籍,題寫六六何周詳!
棊置尺幅三千里,對音繹字標其旁。
其中各島語言別,譯詞受事中山王;
顓顓獨居乃恭順,無一自大如夜郎。
聖人聲敎彌六合,河源佛國歸堂皇;
天下全圖成一覽,朱書墨界窮毫芒。
琉球彈丸綴閩海,得此可補東南荒;
朝來張挂向東壁,紅旭冉冉升扶桑。

中山竹枝詞[编辑]

徐葆光

小船矗起半天中,一尺檣懸五寸篷;
渡海歸人當有信,竿頭昨夜是南風。

【渡海之家,例造小木船,桅帆畢具;置竿頭,立庭中候風,以卜歸期。自閩歸國,皆以南風爲候。】

衾子垂垂不繫腰,招風長袖學芭蕉;
不知螺髻東西墮,玳瑁簪長尾倒翹。

【女衣名衾子,腰無帶,披身上。頭髻甚鬆,東西偏墮;葢古倭墮髻也。女簪玳瑁,長尺許;倒插髻中,尾翹額上。】

纖纖指細玉抽芽,三五初交點點瑕;
墻上空憐小垂手,廻風如卷落梅花。

【女十五,黥手指背墨點如梅花。】

海濱魚市早潮還,細徑斜通失汁山;
頭戴荷筐趁墟去,歸來壓扁翠雲鬟。

【辻山,一名失汁山;女集所。】

海光晴漾碧天雲,三五龍姑自作羣;
石筍崖邊朝不動,雪崎洞裏拜龍君。

【波上山,一名石筍崖。寺中有神,手劍而立,名「不動」。波上山東有小山,名雪崎;下有洞。正、三、五、九月,謂之吉月;女子相約拜洞,以爲常。】

中秋滿月照空村,鷄犬無聲晝掩門;
八月靈辰惟白露,家家三日守天孫。

【白露節,國中爲大節;前後三日,閉門不語,靜坐守天孫。天孫氏,國中開世祖也。】

小窻傍晚向西開,忽見纖纖落鏡臺;
豫算初三拜新月,隔牆先約小姑來。

【俗有待月之期;初三夜,焚香,對月拜;十八夜,焚香,立待月升拜畢,乃坐;二十三夜,焚香,坐待月上,乃拜。】

海波日出靜無垠,子午靈期又一新;
銀蟾今日團圞夜,汲取新潮獻竈神。

【每月十五,女至砲臺,取潮水獻竈。】

題使院種蕉圖[编辑]

蔡文溥

數株蕉扇半遮空,仙客栽培興不窮;
虛檻籠陰消暑氣,幽窻伴月引凉風。
飄搖影出高墻外,掩映綠浮一院中。
擬似輞川當日景,好將圖獻未央宮。

呈册封天使四韻[编辑]

蔡文溥

熙朝恩寵航溟海,萬里鮫宮紫氣臨;
五色彩雲天子詔,一泓秋水使臣心。
東藩恪守共球職,北闕頒封雨露深。
爲咏皇華光遠地,高懸遠望想商霖!

徐太史枉過四本堂志喜[编辑]

蔡文溥

陋巷蕭蕭一草堂,翹翹旌旆下寒鄉;
村僮也識朱輪客,咸道文星載路光!

同樂苑八景[编辑]

蔡文溥

延賢橋[编辑]

江芷汀蘭映水清,風飄香氣到前庭;
曾傳東閣招賢地,可勝圜橋聚德星?

恤農壇[编辑]

明王軫念草萊民,時上農壇望畝頻;
省斂省耕行補助,海邦無島不生春。

洗硯塘[编辑]

一曲銀塘供洗筆,光浮星斗自成文;
金鱗列隊爭吞墨,彷彿龍宮獻彩雲。

望春臺[编辑]

臺上新晴宿霧披,鸞旗掩映日遲遲;
春和淑氣催黃鳥,正是農工播種時。

觀海亭[编辑]

峰高路轉欲淩雲,亭上風光自不羣;
縱目遠觀滄海外,登臨何異讀奇文!

翠陰洞[编辑]

人間似隔紅塵外,錯認桃源有路通;
陰鎖洞門閒寂寂,惟餘鶴夢月明中。

摘茶巖[编辑]

香出瓊樓閬苑種,長承雨露葉蒼蒼;
春來每向巖頭摘,先製龍團獻我王。

種藥堤[编辑]

聞道仙家延壽草,移裁堤上自成叢;
莫敎劉阮長來採,留與君王佐藥籠。

東苑八景[编辑]

程順則

東海朝曦[编辑]

宿霧新開敞海東,扶桑里渺飛鴻;
打魚小艇初移棹,搖得波光幾點紅。

西嶼流霞[编辑]

海角晴明嶼色丹,流霞早晚漲西巒;
若敎搦管詩人見,定作箋頭錦繡看。

南郊麥浪[编辑]

錦阡繡陌麗南塘,天氣清和長麥秧;
一自東風吹浪起,綠紋千頃映溪光。

北峰積翠[编辑]

北來山勢獨嵯峨,葱鬱層層翠較多;
始識三春風雨後,奇峰如黛擁青螺。

石洞獅蹲[编辑]

仙桃花發洞門開,猛獸成羣安在哉?
將石琢爲新白澤,四山虎豹敢前來!

雲亭龍涎[编辑]

凌雲亭子有龍眠,吐出珠璣滾滾圓;
今日東封文筆秀,好題新賦續甘泉。

松徑濤聲[编辑]

行到徂徠萬籟清,銀河天半早潮生;
細聽又在高松上,葉葉迎風作水聲。

仁堂月色[编辑]

東方初月上山堂,萬木玲瓏帶晚霜;
照見皇華新鐵筆,千秋東苑有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