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誥/卷0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五 真誥
卷十六
作者:陶弘景
卷十七

○闡幽微第二

漢高祖為南明公賓友(劉邦字季,沛郡豐人,起自布衣,伐秦平項,創漢之基,即位十二年病亡,年六十二)。

晉宣帝為西明公賓友(司馬懿字仲達,河內人也。魏世為大將軍太傅。嘉平三年病亡,年七十二,贈相國,諡宣文侯。晉武受禪,追諡高祖宣皇帝)。

荀彧為北明公賓友(荀彧字文若,潁川人。漢武末為尚書令,有風儀識鑒。初為魏武謀臣,欲以安漢社稷,被疑懼,服藥自盡,年五十,諡敬侯,追贈太尉。荀之列在賓友,亦如延陵之匹四明,位雖非亞,而德望賢矣)。

其中宿運先世,有陰德惠救者,乃時有徑補仙官,或入南宮受化,不拘職位也。在世之罪福多少,乃為稱量處分耳。大都行陰德,多恤窮厄,例皆速詣南宮為仙(在世行陰功密德,好道信仙者,既有淺深輕重,故其受報亦不得皆同。有即身地仙不死者,有托形屍解去者,有既終得入洞宮受學者,有先詣朱火宮煉形者,有先為地下主者,乃進品者,有先經鬼官乃遷化者,有身不得去,功及子孫,令學道乃拔度者。諸如此例,高下數十品,不可以一概求之)。

庾元規為北太帝中衛大將軍,取郭長翔為長史,以華歆為司馬,此所謂軍公者也。領鬼兵數千人(辛玄子所說,與此大異,恐是受有前後,或能幾被回換故耳。庾亮字元規,潁川人,咸和中為征西將軍,江荊豫三州刺史,鎮武昌。咸康六年,於鎮病亡,年五十二,贈太尉,諡文康公。未病時,乃獨見陶侃乘輿來讓之,於此得病而亡。郭翻字長翔,武昌人,少有高志,庾欲引為上佐,不肯就,亡後與其兒靈語云:庾公作撫東大將軍,治在東海之東,統十萬兵,取吾為司馬。間者本欲取謝仁祖,選官以為資望未足,蔣大侯先取為都尉。是以拘逼王長豫為長史,委以軍事,甚有高稱。又云:王丞相為尚書令,大用事決萬機。按如此語,即玄子所說,如復似應在前。今以郭為長史,當是後更轉任,但謝仁祖在世為僕射,鎮西將軍,乃言資望未足,殊為難辨。王丞相即王導,長豫是導之元子,早亡。華歆字子魚,平原人,為豫章太守,同孫策。策亡,從魏武帝,歷顯位為司徒太尉,封博平侯。太和五年亡,年七十三,諡敬侯)。

孔文舉為後中衛大將軍,以張繡為司馬,唐固為長史(孔融字文舉,魯人孔子二十代孫,漢末名士,為北海太守,後為曹公所害。張繡武威人,濟從子也。漢末因亂起兵,後降魏武為破羌將軍,從征烏丸,未至柳城亡,諡定侯。唐固字子正,丹陽句容人,修身謹行,博學儒術,注《國語》《公羊》《梁傳》,孫權漢武四年為尚書僕射,年七十餘,病亡耳)。

陶侃為西河侯,亦領兵數千,近求滕含自代,猶未許。侃以徐寧為長史,寧坐收北闕叛將,不擒免官,當以蔡謨代寧(陶侃字士衡,先自丹陽人,遷居鄱陽,後徒廬江,而屬潯陽柴桑。晉世累經征討,大有功,位至侍中太尉,都督八州,荊江二州刺史,長沙公。咸和四年,還長沙,亡於樊谿,年七十六,贈大司馬,諡桓公。庾亮代之,而郭長翔靈語云:陶公正有罪謫,未得敘用。又別記云:陶公亡後,少時遣先奮死傳教,與其兒相傳云:公謝郎達與庾公相言語天上事始判,故令郎知。於時庾猶存,後三四年而亡。滕含子並,南陽西鄂人,永和中為平南將軍,廣州刺史。於州病亡,諡戴侯。陶以其自代資位,復是奇懸。徐寧字安期,東海剡人,羨之祖也。初桓彝舉與庾亮為護軍功曹,稱為海岱清士,後仕至正員吏部郎,冠軍江州順陽簡侯,羨之年少時,嚐來形見,自稱我是汝祖,戒其禍福,後並如言。蔡謨字道明,陳留考城人,克子也,位至揚州刺史。又授司徒,不受。永和十二年病亡,年七十六,贈司空,諡文穆公。尋此不擒叛將,亦是鬼,鬼不能相制,由如人也。人皆非自然威攝,仙真猶尚握節持鈴,以勒此輩,而況其同類乎)。

四鎮皆領鬼兵萬人,中官領兵不過數千,四鎮有泰山君、盧龍公、東越大將軍、南巴侯四官,各領萬人(四鎮非正是四方,今此處並在中國,回還不過數千里耳。他方復應大有,所以後言數百處也)。

何曾為南巴侯(何曾字穎考,陳郡陽夏人,何夔子也。性豪侈而博學孝悌,初仕魏世,稍遷尚書征北將軍司徒,封朗陵侯。晉太尉太保太宰,朗陵公,太始四年亡,年八十餘,諡曰元公)。

曹仁為盧龍公(曹仁字子孝,魏武從弟,雄勇冠世,善弓馬,數從征伐有功,位至車騎將軍,都督荊揚益州諸軍事,大將軍,封陳侯,黃初四年病亡,年五十六,諡曰忠侯也)。

劉陶為東越大將軍(漢魏晉凡有三劉陶,後漢者字子奇,潁川人也。靈帝侍中尚書令,後繫獄,閉勣而死。魏世者字季冶,淮南人,劉曄之子也,才辨而無行,曹爽用為選部郎,後出平源太守,景王誅之。晉初者字正輿,沛國人,永嘉中為揚州刺史。此三人不知何者是東越大將軍,以意言之,多是正輿耳)。

荀顗為太山君(荀字景倩,彧第四子也。傳學有詞理,佐命晉世,起家為黃門郎,遷尚書僕射,司空太尉太傅,太始十年亡,年七十,諡曰康公。《蘇韶傳》云:劉孔才為太山公,欲反北帝,已誅滅之,孔才即劉壒也。又梅頤為豫章太守,夢被召作太山府君,克日便亡,不知此二位與君復各是異職否耳?又云有太山令)。

領一萬兵鎮處,亦有數百處也。領數千兵鎮處,亦有數百處。更相統隸耳,皆有長史司馬(王文度鎮廣陵,忽見卒來,召作平北將軍,徐兗二州刺史。王云:我今已作此官,卒云:此是天上職耳。須臾去,尋迎至而亡失,天地間事理,乃不可限以胸臆而尋之。此幽顯中都是有三部,皆相關類也。上則仙,中則人,下則鬼。人善者得為仙,仙之謫者更為人,人惡者更為鬼,鬼福者復為人,鬼法人,人法仙,循還往來,觸類相同,正是隱顯小小之隔耳,遠者監之,便無復所關)。

荀顗取顧眾為太山將軍,用曹洪為司馬,桓範為長史(顧眾字長始,吳郡人,顧愷孫,顧秘子也。仕晉丹陽尹領軍尚書僕射。永和二年亡,年七十三,追贈特進,諡靖伯。曹洪字子廉,魏武從弟,家大富而儉吝,數征伐,為驃騎將軍,封樂成侯。太和六年病亡。桓範字元則,沛國人,有才學籌策,仕魏世,位至太司農。黨曹爽,被誅也)。

王逸少有事,係禁中已五年,云事已散(即王右軍也。受時不欲呼楊君名,所以道其字耳。逸少即王濆兄曠之子,有風勣,善書,後為會稽太守。永和十一年去郡,告靈不復仕。先與許先生周旋,頗亦慕道,至升平五年辛酉歲亡,年五十九。今乙丑年,說云五年,則亡後被係,被係之事,檢跡未見其咎,恐以懟憾告靈為謫耳)。

蔣濟為南山伯,領二千兵(蔣濟字子通,楚國平阿人。仕漢魏,歷位至太尉,從宣王誅曹爽,其年亡,諡景侯,為領軍時,有其婦夢亡兒為太山五伯,來迎太廟西孫阿,為太山令,求囑阿乞轉在好處,濟即為仍之。阿亦即亡。後又夢云:已蒙轉錄事。凡如此例,鬼官職位,雖略因生時貴賤,而大有舛駁,皆由德業之優劣,功過之輕重,更品其階敘,不復得全依其本基耳)。

王廙為部鬼將軍(廙字世將,琅琊人,修齡父也。多才藝政書,善屬文,解音聲,位至平南將軍,荊州刺史,年四十七病亡,贈驃騎,諡康侯也)。

此有識位者,粗相識耳。其無位者,不可一二盡知之。如此散者,無限數也(此皆後段所說,似猶是荀中候。所以止道,或不稱姓,而復雲姓,恐以分別周也。所說人多是近世,當由代謝參差,兼易億識者矣。三代乃遠,而兩漢魏晉,實有一段才名人,如劉向、董仲舒、揚雄、張衡、蔡邕、鄭玄、王弼、阮、嵇之儔,並不應空散,數術有如管、郭,亦無標跡,故當多不隸三官,頗得預於仙家驅任矣。前論帝王中亦不均,魏文、晉武,受命之主而不顯,反言魏武晉宣,孫權應與劉備同,亦不載道策。此並當啟國之基,功高樂推故也。其繼體守文之君,都無所出矣)。

右以前後兩過受事,皆是楊君受旨。書多儳治,又掾更寫,兩本悉無異,並各成一卷。相隨始末訖此耳。

許肇今為東明公右帥晨,帥晨之任,如世間中書監(許肇字子阿,即長史七代祖司徒敬也。雖有賑救之功,而非陰德,故未蒙受化。既福流後葉,方使上拔,然後為九宮之仙耳。此帥晨之官,四明亦並應有之)。

邵奭為東明公,雲行上補九宮右保公(前雲邵為南明公,今乃是東。若非名號之誤,則東南之羌,既尋當遷擢,則必應是啟中君脫爾雲邵耳,亦可是有甘棠之德,故不限其年月耳)。

右七月十六日夜定錄君所告。此二條別受,不關酆記部。

《辛玄子自敘》並詩(此下剪除半行去,不知當是何字也):玄子字延期,隴西定穀人,漢明帝時諫議大夫,上洛、雲中、趙國三郡太守辛隱之子(辛隱字某某,檢外書未得此位業。按諸辛舊關隴豪族,前漢有辛慶忌,後漢有辛繕,並高直之士,辛毗是其七世孫,則隱是毗之八世祖。但一百四五十年中而已,八世嫌其太促耳)。玄子少好道,遵奉法戒,至心苦行,日中菜食,煉形守精,不遘外物,州府辟聘,一無降就。遊山林,棄世風塵,志願憑子晉於緱岑,侶陵陽於步玄,故改名為玄子,而自字延期矣。不圖先世之多愆,殃流子孫,結眚刊於帝簡,運沉逮於後昆,享年不永,遂沒命於長梁之津。西王母見我苦行,酆都北帝湣我道心,告敕司命,傳檄三官,攝取形骸,還魂復真,使我頤胎,位為靈神,於今二百餘年矣(溺水致命,事同王衍之女,恐即此形骸,皆不復得生,並是反質胎神耳。雖有道心而無道業,故不得便居仙品也)。近得度名南宮,定策朱陵,藏精待時,方列為仙,而大帝今且見差領東海侯,代庾生,又見選補禁元中郎,將為吳越鬼神之司。王事靡盬,斯亦勞矣。若夫冠晨佩青,蕭條羽袂,鳴鈴仙階,轉軿瓊室者,雖實素心而卒日也。恨未便得與玄真並羅,同晏琨墉,察鈞韶之遺音,掇靈芝乎幽峰。振翠衣於九霄,舞玄翮於十方耳。方當攝禦群鬼,領理是非,處眾穢之中間,聲交於邪魔之紛紜。事與道德為闊,眼與盱真為疏,熟比熙寂於玄境,逍遙於太初哉。夫同聲偕合,物亦類分,相聞邈矣,係景委積。是以名書上清,丹錄玄殖,有道之氣,與靈合德,托體高輝,故來相從。今贈詩三篇,以敘推情之至也。其辭曰(楊君既為吳越司命,董統鬼神,玄子職隸,方應相開,故先造以陳情也。尋鬼書既異,不應是自運筆,亦當口受疏之耳):

疇昔入冥鄉,順駕應靈招。神隨空無散,炁與慶雲消。形非明玉質,玄匠安能雕。蹀足吟幽唱,仰首玩鳴條。林室有逸歡,絕此軒外交。遺景附圓曜,嘉音何寥寥(此篇敘事跡之本志也)。

寂通寄興感,玄炁攝動音。高輪雖參差,萬仞故來尋。蕭蕭研道子,合神契靈衿。委順浪世化,心摽窈窕林。同期理外遊,相與靜東(此篇申情寄之來緣也)。

命駕廣酆阿,逸跡超冥鄉。空中自有物,有中亦無常。悟言有無際,相與會濠梁。目擊玄解了,鬼神理自忘(此篇論人鬼之幽致也)。

玄子云:魏時辛毗字佐治,是七世之孫也。漢建武一年,從隴西徙居潁川陽翟縣,毗仕魏世,使持節大將軍司馬宣王軍帥衛尉,封侯。毗子名敞,為河內太守太常卿(所說並與《魏書》同也)。

玄子云:庾生者,晉庾太尉也。北帝往用為撫東將軍,後又轉為東海侯,今又用為酆台侍帝晨右禁監,近取馮懷為司馬,侍帝晨如今世侍中,右禁監如世右衛將軍而甚重(如說與前大異,當是後遷侍中領衛,便是勝中衛將軍也。帝晨無司馬,此是右禁之職耳。馮懷字祖思,長樂人。晉成帝時為太常散騎常侍,卒追贈金紫光祿階也)。

左禁監是謝幼輿,以鄧嶽為司馬(此則準左衛將軍也。幼輿名鯤,即謝安伯,謝尚之父也,為王敦長史,豫章郡太守,年五十三病亡,贈太常,諡康侯。鄧嶽已在前,而雲代周郤為司馬帥耳)。

郤南昌公先為北帝南朱陽大門靈關侯,後天轉為高明司直。昔坐與劉慶孫爭免官,今始當復職也。高明司直如世尚書僕射(前雲郤為南門亭長,亭長恐即靈關之職。既以周撫代,故得轉司直,而郭長翔靈語亦云:郤公甚屈為天門亭長,舊選常用州征二千石,未有三公作也。如此所以得速遷。劉慶孫名輿,中山人,劉越石之兄也。才識辯贍,為東海王越長史,永嘉中,病指疽而亡,年四十七,贈驃騎將軍,諡真侯也)。

何次道,今在南宮承華台中,已得受書,行至南嶽中。此人在世,施惠之功甚多,故早得返形(前荀公說何始得還朱火,今言已受書,則玄子所受後成在後耳)。

周伯仁近見用為西明公中都護,中都護如世太傅之官也。坐選鄭攸不平,左降為中護,中護準少傅(周本司命帥,當得程遐代而遷此官也。鄧攸字伯道,平陽襄陵人,仕晉為太子洗馬吏部郎,河東太守。為石勒所沒,後得還江東,為吳郡太守吏部尚書。自咸和元年病亡,贈光祿,攸從胡叛還時,乃棄其己兒,自攜亡弟之子來渡江,遂自無兒。絕後嗣,謝安歎曰:天道無知,令鄧伯道無兒)。

右辛玄子所言,說冥中事亦多矣。今粗書其粗者耳,不復一二具說(此記雖玄子所受,而雜有楊君之辭也。楊書不存。今有掾寫本耳。此紙後又被剪缺,恐事亦未必盡)。

夫至忠至孝之人,既終皆受書為地下主者,一百四十年,乃得受下仙之教,授以大道,從此漸進,得補仙官,一百四十年,聽一試進也(此地下主者,亦即是洞中所記李東等者,非別鬼官復為主者也。一百四十年一進,便入第二等,給仙人使,乃得稍受道教耳)。至孝者能感激鬼神,使百鳥山獸巡其墳埏也。至忠者能公犯直心,精貫白日,或剖藏煞身,以激其君者也。比干今在戎山,李善今在少室,有得此變煉者甚多,舉此二人為摽耳(比干剖心,可為至忠。至於孝子感靈者,亦復不少,而今止舉李善,如似不類。當李善之地,乃可涉忠而非孝跡也。恐以其能存李元後胤,使獲繼嗣,因此以成其孝,功所不論耳。若程嬰、齊孫杵臼,亦應在孝品矣。李善字次遜,本南陽育陽李元家奴,漢建武中,元家人之死盡而巨富,唯盡一孤兒名續祖,尚在孩抱,諸奴復共欲煞之而分其才。善乃密負續祖,逃瑕丘山中,哺養乳,乃為生計。至十歲餘,出告縣令鍾離意,意於是表薦,悉收其群奴煞之,而立續祖為家。光武拜善為太子舍人。後遷日南九江太守。其事跡正是如此,而鍾離傳所說少復有異耳)。

夫有上聖之德,既終皆受三官書為地下主者,一千年,乃轉補三官之五帝,或為東西南北明公,以治鬼神,復一千四百年,乃得遊行太清,為九宮之中仙也(以年限言之,是聖德更不及忠孝也。計此終後凡二千四百年,乃得入仙階,益知前應是夏啟非召公明矣。季子亡後,至晉興寧始八百八十許,未滿千歲,不知那已為明公耶?酆都中所記都無頓說。五帝者,恐此如北帝之例,復有五耶?所以後言英雄者,為五帝上相,而北帝有秦皇矣。又《蘇韶傳》云:楊雄、張衡等為五帝,楊張既非上聖,爵位亦卑,不應得與炎帝為儔,復當或有小五帝不論耳,楊張之事亦或不然也)。

夫有蕭邈之才,有絕眾之望,養其浩然,不營榮貴者,既終,受三官書為善爽之鬼,四百年,乃得為地下主者。從此以進,以三百年為一階(此事是高士逸民之品也,從主者以去,是入仙階,不復為鬼官耳)。

夫有至貞至廉之才者,既終,受書為三官清鬼,二百八十年,乃得為地下主者,從此以漸得進補仙官,以二百八十年為一階耳(此格復是小勝高士,而年數倍於忠孝,故知忠孝貞廉為行之最耳)。

夫至廉者,不食非己之食,不衣非己之布帛,王陽有似也(此目應以夷齊為摽,高士中亦多此例,而今乃舉王陽,當年淳德自然,非故為皎潔者也,王陽先漢人也)。

夫至貞者紛華不能散其正炁,萬乘不能激其名操也。男言之,務光之行有似矣;女言之,宋金漂女是也(貞者非止不淫於色,亦是惔乎榮利也。務光辭湯讓,而負石投河,宋女恐是子胥所逢,浣沙於漂水之陽者。後既投金以報之,故謂之金漂,漂字或應作溧字耳)。

先世有功在三官,流逮後嗣,或易世煉化,改氏更生者,此七世陰德,根葉相及也。既終,當遺腳一骨,以歸三官,餘骨隨身而遷也。男留左,女留右,皆受書為地下主者。二百八十年,乃得進受地仙之道矣。臨終之日,視其形如生人之肉,脫死之時,屍不強直,足指不青,手足不皺者,謂之先有德行,自然得屍解者也(此是先世有陰功密德,不拘於跡者,既非己身所辦,故以一骨酬副三官也。此骨恐是質形之骨,非神形之骨。既被遺落,當復重生之耳。火都論仙鬼中諸人,在世有刳腹刎頸,支體分裂死者,永自不關後形,其神先以離出,故今形可得而斃傷殘,初不斷神矣。而世或有見鬼身不全者,蓋是屍魄托骸者耳。非其大神本經之主也。屍解之說,復有多條,已抄記在第三篇中耳)。

右此五條,皆積行獲仙,不學而得,但為階級之難造,道用年歲耳。要自得度名方諸,不復承受三官之號令矣(此雖五條而有七事,事中復有輕重,非至志者,亦不辦得此例也。今預在學道之品,微微小業,便可與之比肩,況乃真妙者乎,由是言之,可不自督耳)。

諸有英雄之才,彌羅四海,誅暴整亂,拓平九州,建號帝王,臣妾四海者。既終受書於三官四輔,或為五帝上相,或為四明公賓友,以助治百鬼,綜理死生者。此等自奉屬於三官,永無進仙之冀,坐煞伐積酷害生死多故也(酆宮中諸人職皆是矣。疑荀彧一人,清秀整潔,非跋扈虐害,唯以謀謨智策佐魏武耳。乃得為賓友,與漢高等比位,恐當別有旨趣。凡在世有才識藝解,為一時所稱者。既沒,並即隨才受其職位,不必執其在生之小罪,先充諸考謫也。若過為非理,是所不論。若悠悠冗散,不辯異人者,罪無大小,悉當安之)。

秦始皇今為北帝上相,劉季今為南明公賓友。有其人甚多,略示其摽的耳(此是舉建號帝王者之宗耳,北帝之有上相,亦當如四明之有賓友也)。

齊桓公今為三官都禁郎,主生死之簡錄。晉文公今為水官司命,其楚嚴公、趙簡子之徒數百人,今猶散息於三官府,未見任也。此等名位,自是三官之寮耳,無豫真仙家事矣(五霸亦一時之雄,齊桓、晉文,處職並要,楚嚴公即莊王也。簡子雖非霸限,亦擅命專制,所夢天帝使射熊之事,必是北帝之府矣。《劍經序》稱:燕昭亦得仙。燕昭六國時英主,遂不墜於三官,乃知煉丹獨往,亦為殊拔也。從論忠孝已來至此,並出掾寫《劍經》中,東卿司命所說,即是鬼神事,謹抄出繼此,以相證發。自三代已來,賢聖及英雄者為仙,鬼中不見殷湯、周公、孔子、闔閭、勾踐,春秋時諸卿相大夫及伍子胥、孫武、白起、王翦,下至韓信、項羽輩,或入仙品,而仙家不顯之,如桀紂、王莽、董卓等,凶虐過甚,恐不得補職僚也。而異域有冒頓、踏頓、石塊、石勒諸驍傑,亦都不預及言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