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禘袷議(上元三年十月太常禮院)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禘袷議(上元三年十月太常禮院) 
作者:闕名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975

禘、祫二禮,俱為殷祭,「祫」謂合食祖廟,「禘」謂禘序尊卑。申先君逮下之慈,成群嗣奉親之孝,事異常享,有時行之。然而祭不欲數,數則黷;亦不欲疏,疏則怠。故王者法諸天道,制祀典焉。烝嚐象時,禘祫如閏。五歲再閏,天道大成,宗廟法之,再為殷祭者也。謹按《禮記·王制》《周官·宗伯》,鄭元注解,高堂所議,並云「國君嗣位,三年喪畢,袷於太祖。明年禘於群廟。自爾已後,五年再殷,一祫一禘。」漢魏故事,貞觀實錄,並用此禮。又按《禮緯》,及《魯禮·禘祫注》云:三年一祫,五年一禘。所謂五年而再殷祭也。又按《白虎通》及《五經通義》、許慎《異議》、何休《春秋》、賀循《祭議》,並雲三年一禘,何也?以為三年一閏,天道小備,五年再閏,天道大備故也。此則五年再殷,通計其數,一祫一禘,迭相乘矣!今太廟禘祫,各自數年,兩歧俱下,不相通計。或比年頻合,或同歲再序,或一禘之後,並為再祫,或五年之內,驟有三殷。法天象閏之期,既違其度;五歲再殷之制,數又不同,求之禮文,頗為乖失。

說者或云:「禘祫二禮,大小不侔,祭名有殊,年數相去。」祫以三紀,抵九而合,禘以五斷,至十而周。有茲參差,難為通計。竊以「三祫五禘」之說,本出《禮緯》,五歲再殷之數,同在其篇,會通二文,非相詭也。蓋以禘後置祫,二周有半,數以全數,謂之三年,一閏,隻用三十二月也。其禘祫異稱,各隨四時,秋冬為祫,春夏為禘,祭名雖異,為殷則同,譬如礿、祠、烝、嚐,其體一也。鄭元謂「祫大禘」小,《傳》或謂「祫小禘大」。肆陳之間,或有增減,通計之義,初無異同。蓋象天之法,相傳久矣!惟晉代陳舒有三年一殷之議,自五年、八年又十一、十四,尋其議文所引,亦以象閏。五年一禘,又奚所施?矛盾之說,固難憑也。

夫以法天之度,既有指歸;稽古之禮,若茲昭著。禘祫二祭,通計明矣。今請以開元二十七年己卯四月禘,至辛巳年十月祫;至甲申年四月又禘,至丙戌年十月又祫;至己丑年四月又禘,至辛卯年十月又祫。自此五年再殷,周而復始。又禘祫之說,非唯一家,五歲再殷之文,既相師矣,法天象閏之理,大抵亦同。而禘後置祫,或近或遠,盈縮之度,有二法焉:鄭元宗高堂,則先三而後二;徐邈之義,則先二而後三。謹按鄭氏所注先三之法,約三祫五禘之文,存三歲五年之位以為甲年既禘,丁年當祫;己年又禘,壬年又祫;甲年又禘,丁年又祫,周而復始,以此相承。祫後去禘,十有八月而近;禘後去祫,三十二月而遙。分析不均,粗於算矣!假如攻乎異端,置祫於秋,則三十九月為前,二十一月為後,雖小有愈,其間尚偏,竊據本文,皆云象閏。二閏相去,則平分矣;兩殷之序,何不等耶?且又三年之言,本舉全數,二周有半,實準三年,於此置祫,不違文矣,何必拘滯,隔三正乎?蓋千慮一失,通儒之蔽也。徐氏之議,有異於是,研覈周審,最為可憑。以為二禘相去,為月六十,中分三十,置一祫焉。若甲年夏禘,丙年冬祫;己年夏禘,辛年冬祫,有象閏法,毫厘不偏,三年一祫之文,既無乖越;五歲再殷之制,疏數又均。校之諸儒,義實長矣。今請依據,以定二殷,豫推祭月,周而復始。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