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艮齋先生文集 (李德弘)/卷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三 艮齋先生文集
卷四
作者:李德弘
1743年
卷五

[编辑]

答琴惺惺齋蘭秀[编辑]

伏承下問。謹審氣體平安。仰喜區區。弘伏蒙腆賜。僅保度日。所歎憫者。居諸不待。學業無成。所居僻陋。聞見亦孤。奈何。大率今之學者。向外底意思多。切己底意思少。所以日用之間。都不得其力也。且讀書務多者。失之不精。精密詳審者。未免局促之病。此意偏勝。便覺自家心術染得不好了。其可乎哉。每欲一進。更稟所疑。而憂冗牽掣。有志莫遂。只增辜恨而已。

答南義仲致利[编辑]

示諭復卦說。朱子答張敬夫書曰。以天理觀之。動之不能無靜。猶靜之不可無動云云。雖下靜字。元非死物。至靜之中。蓋有動之端焉。是乃所以復見天地之心者。而先王之所以至日閉關。今按此說。分明言靜中有動之端。以復爲靜中之動。而高明所擧答呂子約書及中庸或問。則皆曰。靜時旣有知覺。豈可言靜。引復見天地之心爲說。亦不可曉。蓋當至靜之時。但有能知覺者。以爲坤卦純陰。而不爲無陽則可也。便以復之一陽已動爲比。未可也。此則分明不可以復爲靜中之動。二說似相牴牾。未知的從。惑之久矣。頃年。得朱先生說於太極圖說末章。有曰。問康節所謂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曰。某嘗謂康節之學。與周子程子所說。少有不同云云。康節是指貞元之間言之。不似周子程子說得活體用一源。顯微無間。愚觀此說。而後知二說之歸宿矣。蓋於張則以一源無間之義答之。於呂則以那陰陽相接處。太分曉言之。此皆不可以爲非。是兩存而相發明者也。弘向年之見。有本於答南軒之說。而不解有答呂之義。高明之見。有合於答子約之說。而不知有他說乎。故愚曾於答定甫書。已詳言此意。其書若不入丙丁。則幸推見如何。正衣冠尊瞻視。若以爲敬則不可。若以爲爲敬之事。則何不可之有。權定甫所傳哀辨。妄以己見更證以上。必傳塵於左右。不知高明以爲如何。幸不以僭率爲棄。更一垂敎。以進愚妄。此亦君子愛人之心也。

答權定甫宇○乙亥[编辑]

謹承辱書。想惟做力寸膠。竟致舊疾。明不能如前。令人一喜一懼。學而致患。古人雖或有之。其爲學。未聞眞得其敬字之義。而終未免宋人之誚。無乃高明亦不得免此。而至於是乎。吾儒之學。本不在迫束拘縶。而只在沈潛涵泳。從容做將去。故程朱亟稱必有事焉。心勿忘。勿助長之說。而以敬爲之繩墨。吾先師一生用力處。實不過此。而其動靜內外先後之說。亦必以一敬字盡之。在吾輩今日。若不爲則已。萬一有爲。則舍此將何求乎。鄙人追慕罔極之暇。舊痾新病。百爾伺之。一身如虛屋子。四面受風。將恐不得支吾。如得十許年作地上人則幸矣。而比年以來。上失依歸。下無麗澤。孤陋日積。鄙吝塞胸。又絶士友規責之書。故些少所得。日與强敵相遇。終未免赤幟之竪我壁中。以此常懷退産之計。而此日儕輩別人似少可讓者。猶恐此生旣虛過了。而在天之靈。將付之於冥漠中矣。吾足下今日之計。能出於此。幸甚。以高明多少大氣質。誠能留念於此。使主人翁常不離於惺惺之地。則在他日崇德廣業。優入前哲之域。必於此基矣。朱詩曰。勉哉共無斁。此語期相敦。此朱張相勸勉之語。而足下之意。亦出於此。若能守此而胥勖。時時以簡相訂則尤幸。彼時在數千里外。而尙能琢磨。矧今未數十里者乎。何必磨飢戞骨而後能也。餘順序自愛。以副區區。

答權定甫[编辑]

頃得兩書。且見南君書。具悉動靜。稍慰哀鬱。第緣無便。未卽修謝。愧恐方深。昨者被子明歷問。謹審左右諸況依昔。眼瞙已袪。似得鍼治之力。足慰灼慮之懷。而今又承書。怳若面承提誨也。弘以合下無狀。獲戾于天。用是踧踖。無地自容。而尙隔一死。心神氣力。比舊益耗。無望做事。其於自家本分上工程。無分寸之力。況及於他事乎。顧念兒姪輩。逸居無敎。有同飛走。爲父兄者。不可恝然。强與之多說話。非徒不免好師之誚。終不遵讀禮不讀他之戒。不孝之罪。莫大於斯。豈特有妨於自己工程也。示諭復卦說。有得於觀書。豁然大覺前日之非。幸甚。大抵吾輩氣稟有明暗。學力有至未至。私爲町畦。人己角立。其於講論之際。思以一毫挫於人。若撻之於市朝。必欲己說之勝。不察義理。不顧是非。旣不得虛心平氣。聽人說話。又不肯舍己從人。或知人言之不爲無理。而必以爲非。或心知己說之非。而不肯爲己過。遂之爲己非。或有燭理不明。是非昏眩者。甚至堅執務勝。竟致意思之不佳。馴致凡事之張皇。終未收煞。且使卞莊子之徒。竊笑於傍。而遂成雙虎之名。常自浩歎。未嘗不遠懷於古人。今承明敎。舍己從人。脫然若沈痾之袪體。甚强人意。孟子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其不信矣乎。以高明許多氣魄。有如此改過不吝之實。而加之以涵養本原之功。勿忘勿助。久久爛熟。以至於參前倚衡之域。則心地開豁。眼目明快。必不患翳瞙之欺人。不啻見靑天覩白日也。弘向年之言。皆出於見聞。何敢自作杜撰。捏合爲說。厚誣諸君子乎。其說證據。不特足下所拈出。晦庵之訓。無不皆然。論太極圖與諸書同異。末段論此事甚分明。幸一考看。大槩邵子之說。以貞元之間言子半之說。南義仲之言近之。鄙人之說。卽周程一陰一陽互爲其根之意。而其言曰。若如周程說得活云云。兩說雖不可偏廢。抑有輕重於其間。固未可專以南說爲非而斥之。必先知周程之本意。而以邵說參互。然後其說周遍圓活。無少滲漏處。而義仲諸公。專以邵說爲是。不知周說之有。此弘所以不得不詳辨者也。何者。邵說只言子半午中。而不及於朝夕。周說只擧一夜一晝爲言。而不知子午之半在其中矣。以周程本意論之。高明所擧之說。就心學言互根之理。體用一源。顯微無間。就事理言互根之理。至於姤,復。就造化言互根之理。若此推之。頭頭處處。莫不皆然。若以心學論之。未發之中。思慮未萌。而知覺不昧。已發之後。事物旣接。而品節不差。蓋思慮未萌者。此心之體而至靜之時也。在造化則陰也。知覺不昧者。此動之端。而靜未嘗不在於其中也。在造化則卽陽之根。復之見天地之心者也。已發之後。事物旣應者。此心之用而已動之時也。在易則陽也。品節不差者。此靜之端。而亦未嘗不具乎已動之間。卽荀子所謂憂事至。則靜而理者此也。理者。有條理而不亂之謂。程子曰。釋氏言定。聖人言止。君止仁臣止敬之類也。在易則陰之根也。姤之羸豕躑躅者也。然而易則有扶陽抑陰之義。故以羸豕爲凶。此一義也。此則有造化生成消長之妙。故互爲體用。迭爲根枝。如車兩輪。如鳥兩翼。闕一不可。是故朱子於名堂室記。以持敬明義之功。明一動一靜互相爲用。至於合乎太極之論。樂而玩之。以是終身不厭。吾先師深取此義。特名其齋曰玩樂。吾輩此日當服膺熟復。其敢忽諸。或擧近思錄程子之說曰。靜時旣有知覺。却是動。怎生言靜。人說復見天地之心。皆以爲至靜能見天地之心。非也。然則宏仲說。不言自破邪。弘解之曰。不然。程子上文。旣曰靜時雖耳無聞目無見。然見聞之理在始得。其下文又曰。靜中有物。朱子釋之曰。靜中有物者。只是知覺不昧。又曰。敬則常惺惺在這裏。今以此上下兩說推之。則靜中固不可謂無知覺之理。亦不可謂無物也。或人之問。以謂自有知覺處。蓋自有字處字。太涉於已動境界。故程子非之曰。旣有知覺。卽是動也。怎生言靜。此則斥其就靜而語太重於已動者之病也。且或人之說。以爲至靜能見云云。蓋以至靜爲復見天地之心。似太重於靜。而不知靜中有動之端爲復。故非之也。此則言動之端而語侵過於至靜之病也。二者之病。互相侵涉。無有恰好底道理故云耳。非眞以靜中之知覺不昧。謂所以復之見天地之心者也。亦非謂至靜之中無知覺之理焉者也。不然。程朱何以曰體用一源。顯微無間。動靜相涵。體用不離乎。然則恐不可以此斥弘之說。如何。若以圓圖一事觀之。劈東西坎离二門。分作一陰一陽。是固周程之意。而邵子二至之說。自在其中。以姤復南北。析以爲陰陽。卽邵子之說也。而其理微妙難見。不若此說之明白簡當也。邵子之本意。只怕處其盛。故每每推原其本源處言之。豈可以此廢彼乎。故朱子解程子一源無間之說曰。言理則先體而後用。蓋擧體而用之理已具。是一源也。言事則先顯而後微。蓋卽事而理之體可見。是無間也。其說至此。尤明白的確。不可雜以他說。又不可輕易爲說也。大凡此說。在易在理在心在事。未有若是之奧且微者。如弘者。固未敢措一辭於其間。而每荷高明不鄙愚陋。累加警敎。竊自感激。敢效一得。以瀆左右。不知高明以爲如何。如蒙不遐。則義仲諸人。不可不見此紙。見後卽須見復。餘順序愼嗇。爲學自愛。

答權定甫[编辑]

向得一書。卽修答置于几上。苦待貴便。竟未見形影。尋常貢慮之際。又得此書。感愧交極。弘頃拜月川。一宿穩討。而廬江之會未遂。又以蒙姪母葬。迄今牽掣。有志未就。奈何。且與孫君立南義仲金道盛。會于陶山。頗有商略。事忙未暇稟耳。近看學蔀通辨。其一二條。有擇焉不精之語。後當奉稟。大槩以人心爲情爲用。以道心爲性爲體。大失本根之地。他更何言。恐未免反見譏於陸氏。而得罪於朱門也。

答權定甫[编辑]

連承問字。盥手圭復。足當一面。緣弘未在家。來便每每留書徑去。未得修復。常以爲媿。卽日患候何如。第惟留意學問。討論李朱書。殊强人意。恨未能對床面論。直窮到底也。流光易得。舊業微茫。常懷退産之意。專恃吾足下高明如此。留念又如此。此病所以使足下推而上達天也。願高明加勉焉。頃日會友之樂。雖云有之。而各執所見之病。一依舊㨾。良恨良恨。學蔀通辨一紙呈上。幸平敎如何。輕議前人之疵。固非後學之所當爲。而細看淸瀾圖說立言命義。則其義理肯綮盤錯處。未能透得分明。說來說去。此甚可怪。必也生於整菴之後。以整菴爲宗師者邪。動而生陽只是理。做已發看不得云云。弘未見其書。固難下語。但以性理大全考之。其本意可知也。其條。卽朱子所問。而動而生陽。卽天地之喜怒哀樂已發處。延平答以太極動而生陽。至理之原。只是動靜闔闢云云。今以此觀之。朱子以動陽爲天地之喜怒哀樂已發看。故延平答之以此。蓋在天地。只是理也。更無人爲之雜。非如人之喜怒哀樂有夾雜之發。故云云。非別有道理也。朱子鵝湖詩曰。只愁說到無言處。不信人間有古今。未知何義邪。月川未免鳳城之行云。而未可信。在山二度修書。而尙未傳送。可恨。

答權定甫丁丑[编辑]

昨者來路。見柳君淸源。始悉足下曾向商山。此來廣平。畏寒杜門。來价叩柴。奄擎玉音。新年例福。不須致賀。而來書不但細書成行。字畫分明。較前尤謹。想吾高明敬事之至。眼瞙脫灑。與歲俱新。此雖出於高明謹疾之致。實賴靜養本根。以致此勿藥之慶。德弘向年之言。到此始知其不忘矣。然病加小愈。古人所戒。而暫聞高明以此稍向意於狂藥云。還爲戀戀不淺。幸更守前戒。破釜燒廬。待十年病根拔去之後。而從事於靑州不晩矣。古人雖無此病。只有此心恙而有齋居四十九年者。豈無意乎。德弘亦十許年前坑塹中人。到今自謂已免此患。而亦時有暮歸喜獵之患。或有遙看下車之失。反之於身。常自愧懼。恐或有天譴之加。安能以此責望於人。而有興改之路乎。且心未定帖。膠膠擾擾。於看書未透徹。於思索未快活。奈如之何。動陽一條。月川之意與鄙意異。更詳之。解博文。先致知後格物云云。足下之說。含糊不甚明白。聖賢之下文字說義理。必不如是。以愚觀之。博文與格致。義雖同而命名各有攸當。蓋格致。如所謂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云也。然則只言一事。而博之於文云者。於物無所不格。於理無所不知矣。其格已廣。而其知已衆。則豈但一物一理而已乎。小而夫婦之愚。皆可與知。而積而充之。以至於博。則聖人亦有所未能者。故格物致知。於初學皆可言之。而博文則成德者之事。非顔閔以上。所未能及之。故聖人只於顔淵言之。而不及於他。其志蓋有在也。然則博文格致。雖皆知之事。而學者入德之初。當循序以進。故以格致言之。如回也則明睿所照。聞一知十。不待格物之工。而自能知之。故以致知先之。如自誠明自明誠之類。恐不可輕輕地容易看過也。只愁說到無言處。不信人間有古今之詩。弘意疑只是說到於無言之處。言以支離事業爲非。而以治心爲事。故云無言。人間之有古今。固不信之。故愁之也。蓋象山之意。以上古之人。雖不讀書。而修身治心之功篤至。能爲聖賢君者。則何必讀書。然後謂爲學乎云。故朱子愁之曰。古之時。人心醇厚專一。而又無淫聲亂色之汨其耳目。雖不學別人塗轍。而自能不違於繩墨。循循然入於道理之中矣。故史亦云無爲而治。而後世一切反是。其可不學古人已知已行之跡。而守轍循塗乎。後之學者。不得不讀書。書中見成說底莫非道理。則其可不見是而法之乎。然而陸子反是。以讀書爲支離事業。而以心學爲易簡工夫。鄙今之支離。而法古之易簡。故云不信人間有古今。恐無別意也。不審此言何如。制養之說。公言與君立之說。同一關鍵也。於答君立之書。已悉之。今不須更言。後可推見之也。大槩君立以修己之修爲敬云云。則舜使鯀治水。而曰往欽哉。然則治水亦欽乎。愚以爲治水。制外之類也。使民居之。養中之類也。鯀治之。禹亦治之。而鯀不敬。而禹則敬之。鯀雖不敬而弗績。不可謂鯀不行治水之功也。禹雖敬而治之。不可謂治水爲爲敬之事也。知此則知其說矣。公等徒以論敬之說言制養。故其說滯礙不通。幸與君立商議何如。況制養。本程子釋克己復禮之事。而制卽克。外卽己也。克己。所以復其禮者也。然而孔子不以敬言於顔。而至於冉說之。不以克復言於冉。而必於顔告之。則意亦有在也。然則制養之非爲敬工夫。亦可知也。如程子正衣冠云云。先師答景善等書。皆以持敬事言之。非制外養中之說。何如。愚見如此。幸高明照採見敎。

答權定甫[编辑]

頃於迂溪。半日之款。足云幸矣。而適以憂患之迫。遽爾相離。迄今耿耿。卽日。未諳客況何如。慕用增深。率性之率。訓循也。高明疑涉工夫暗合於南軒之說云。弘不見南軒說。不知其義。果在何書。第以高明所敎之義推之。愚以爲惑也。蓋性卽體也。道卽用也。以一事言之。鳶之所以有翼。性乎。所以飛。性乎。翼。道乎。所以飛。道乎。蓋所以有翼。飛之理也。所謂性也體也。所以飛。循其理也。所謂道也用也。然則所以飛者。循其所以有翼也。翼而不飛。其可謂循其性乎。飛者雖似鳶爲之。而其理自然能飛也。其可以飛爲涉工夫乎。觀理者若此推之。無所不可。幸不以爲疑如何。且循猶行也。先師詩所謂縱羽揚鱗孰使然者。亦此意也。幷惟照管。

答權定甫戊寅[编辑]

謹承辱書。伏審定省添新益茂。慰賀。弘增此牛馬之齒。加以傷寒氣乏。迄未差復。未得出入。奈何。而況自顧空空。其於日用之間。雖幸有一端之見。而其於踐履之地。實多愧懼於心。義理無窮。而歲月易得。若此不已。則將不免虛生之歎。每得知舊警誨之言。未嘗不忸怩於懷也。鳳城之會。幸矣。而足下若往。則弘當往從。以承誨語之萬一。豈非一大幸。第聞其政不甚簡云。可得靜專料理此大事乎。山院之會。逢原以近里沴氣。初六發向義縣。亦必無暇於此事也。友朋之喪亡。近來則甚。將以付遺集於誰邪。日月不待人。人事亦不與心謀。吾恐不待七十子喪。而大義已塵矣。不知足下何以爲懷。山院。待春和一來。則當力疾往同。江院則有難處之事。恐未得遵命。恨恨。

答權定甫[编辑]

前書未復。又承辱問。感愧交至。第定省之暇。動靜交修之功不輟。在朋友間。甚不易得。可尙。南義仲書。昨已承復。而又得別紙。其於鄙人病痛。譴綣開諭。甚中於沈痼之症。其愛人不棄之誠。在愚者。幸甚何極。弘不學無聞。語不達意。文不成章。使人見鄙書。茫然不知爲何義。義仲所謂支蔓之病。不其然乎。但自是二字。非鄙劣所自處者。而其病根自見於文字之間。以義仲之高明。亦已鑑破矣。鄙人雖懦弱。敢不欲反求自省。以拔其根乎。不信人言。非弘自是己見。而專不聽人言也。若人言不是。則不必用耳。知其言之不是而屈己以從。非弘所欲爲者。不知高明以爲如何。士友間鮮有向學之人。義仲諸說。雖甚發明。恐亦未免擇不精語不詳之病。且義仲不獨於論說之間多有此㨾意思。其於行事。甚有自斷之病。此亦非小病也。別紙義仲之說。亦多不循理。頗有牽强之病。至於四條說。欲深排鄙見。而先斥先儒明白之說。甚可惜。時魚之骨。其能免乎。伏惟照諒。

答權定甫[编辑]

中夏。拜領辱敎長紙。兼帶所潤色鄙辨一通。本月末。又續承小簡。罏薰圭復。感愧實深。鄙人孤陋無狀。隨日俱深。期一著脚向前。而手脚生澁。田地臲卼。心與理不相入。氣與習不相隨。至今憒憒。若存若亡。其於本領之工。無少所得。將未免虛生之歎。惶悚惶悚。每想高明以明睿之才。所向已正。加之以直前之功。他日所就。其可量乎。何當一見。淸我鄙吝邪。前數日。夢拜先師。呼德弘而告之曰。君元氣虛弱。未能極意讀書。須中夜獨起。涵養本原可也。涵養之說。眞儒者第一功夫。此吾輩所當勉力處。食芹而美。欲獻之吾足下也。南軒贈晦菴詩曰。妙質貴强矯。精微更窮搜。勉哉共無斁。邈矣追前修。今德弘亦誦此句於吾足下。幸十分留念焉。其餘外間指目。若在於高明。則誠如浮雲之不與我相干。非所勤恤。而如我者。自視欿然。雖不足輕重於世。而反自欺又欺人。竟至於欺天。今見朝報。悚仄隕越。不知所措。畢竟何以收煞。尤爲憂懼。假使果有其實。前車之失。後所當監。況無其實者乎。若更欲杜門屛跡。廢絶人事。則顧無所措。而只增虛名。奈何。來諭以致知。爲知思未發已發之義。非大學之致知也。以先儒所謂爲輕說。以大學所謂爲實云云。是說是義。出於何書。而自於何聖賢邪。以愚觀之。專無意味。而義理亦不分明。恐弘無所得所見而然邪。抑足下以大小學之說。視之尋常。而欲求新意而然乎。鄙意只此致知二字。不過大學中二字。而知思未發已發。是存養省察之地頭。同是致知以後之行也。存是箇行之靜時工夫。省只是行之動時工夫也。且來諭旣以知思旣發。爲致知以後之行。然則省察非旣發時乎。何以以旣發謂之行。而又疑省察之爲行乎。何其言語矛盾。而理亦含糊邪。行之大小。知之淺深之說。朱子答吳晦叔書。見性理知行篇第六章。如一考看。則知前行後行致知之義。無他義矣。省察之爲行。亦見於省察篇。而擇明內外之說。不獨東陽言之。晦菴臨川多所發明。亦見於大學或問格物章四十六七章之間及性理知行章末段。亦幸詳討首末。令字字句句。零星分曉。義理昭著。則可知鄙人之說有所本。而非杜撰鑿空矣。大抵古今聖學工程。雖千言萬語。其理則初無少異。故其道皆本於大學之知行。而只加減發明而已。若少外此。則豈聖賢之學哉。灑掃進退。雖行之小者。足爲致知以前之行。誠正修以下。雖行之大者。亦足爲致知以後之行也。道理明白。言語分曉。而吾二君苦苦非之。其所非之之意。不知安在。其必有所以然矣。若先儒定論有可以發明兩君之意者。則鄙人自責淺薄之見。而將負荊肉袒。進竪降幡於二君之麾下矣。白雲之忠臣。鄙生末學。固所不辭。而吾足下欲爲義仲之良臣乎。義仲近日議論。非但不分明。專以己見爲主。下不聽同人之言。上不信先儒之論。爲病不少。今高明亦未免此。可怪可歎。爲二君今日之計。莫若先討聖賢之本義。有合於己見。則以己見爲正而喜之。其未得於先儒。而果有自得者。則姑自以爲難信。不敢質言。可也。善乎先師平日之言曰。吾每答人說話。必先引古人之說。而後答之。雖似假托。然不爾則無證難信也。今吾二足下。反欲至此難信之地。是何等所見也。擇善明善。或問其先後於朱子。答曰。須擇此是善此是惡。方分明。又曰。格致。乃明善之要。按彼旣問其先後。故如是答之。然其本意。則擇卽所謂卽物窮理。而擇其善惡也。蓋善惡在彼。非我卽而窮之。其何以擇是善是惡乎。故曰外也。明者。卽所謂心體之明也。善在物。我旣擇之。而後吾之知識。始得分明。非謂善惡自在分明云也。若然則善者。在物之理也。不待我之擇。而自已分明。特吾心之靈。尙昏於善惡之間。故須先揀是善是惡。方分明云也。然則方分明三字。卽所謂物格知至之謂。知在心。非內邪。格在物。非外邪。杜詩曰。獨樹花發自分明。觀此則知花之分明。不待人之擇。而後始分明也。待擇其某花某色。而後方分明云者。正爲看花者說。豈花之本性哉。此擇明之所以有內外之謂也。然則擇必是格物工夫。明只是致知之說無疑矣。幸不以爲迂妄而不詳究如前日也。近來風色不尋常。至欲排擯先師。多見其不知量也。於日月有何損焉。向言於月川。月川云。自有萬世公論。如此瑣屑之言。不足介懷。其言甚是。而似涉浮沈。如何。鳳城事。每欲與同志討論洞究。綴一說示人。而迄未一會。廬約欲遂於秋中。而未知更何許魔障祟我一好事也。心圖辨。潤色以敎。若非愛人情厚之深。何以至此。其間語意晦澁處。見得明白。其七情改處。亦極仔細。而喜怒哀樂。是人心之所發。中節。是人心之聽命於道心。而道心爲主云。此說甚善。所引理發氣隨氣發理乘之說。尤極精當。不料義仲有何別義於其間。而更商量云云乎。其不可輕說云者。是厚重之言。如淺露者。所當屈膝。而其微意所在。非愚之所可知。幸因書敎之。何如。頃書所言立本之本。誤爲建極之建。弘未得證援。故本敢强以爲是。頃於奉化榻上。取中庸輯略。見其旨以立本之本爲建中之建。然後始信鄙見非虛語矣。且弘雖無金橘之資。其酸則自知。而猶未得下藥。今玆之辨。旣以詩言之。又於此詳之。其支離孰甚焉。第欲發明義理之萬一。而不得昜簡久大之功。可歎可歎。義仲之見。若失一足。則必終歸於伊蒲塞氣味。雲天水甁之譏。恐終不得免也。

答權定甫[编辑]

謹承玉音。兼受瓊章。開緘圭復。感發良多。況南至孝書。敎意諄諄。其愛人不棄之厚如何。賤行似不違十八日。而秋䨪復作。未知終如何跋涉也。南至孝所謂以省察爲行時之知云者。此義猶陰中有陽之意。甚善甚善。告子小註之說。甚當於明證。而其知行先後之說。不無商量處。幸更照管。人心全屬七情。先師定說。已見於心經講錄。後當推見。今不須煩論也。如舜孔顏孟之喜怒。皆人心之發而得中者。而今曰仁人惡人及學者欲學聖人。玆豈皆人心之發云。此說甚可疑也。朱子曰。雖上智。不能無人心。然則下學之不無道心。亦可知矣。幸一示此義如何。

與權定甫[编辑]

秋風入幕。持羅者得掩取野鳥之巢乎。不知高鳥亦摧翮下飛於天之涯山之西邪。弘一入城中。心事百摧。膠膠擾擾。一與人接。便發輕妄之症。今之士大夫。到此而不失其本心者幾何人哉。良歎良歎。卽日。不審動止及出處如何。上有老親。未免毛喜。則不知終何以處之。設使銓曹不棄。有如鄭道可之事。而獨斷以己意行之。則吾之所爲雖正。猶未免爲不順之子。違親之志。亦莫大之事。兄豈不念哉。然而前車旣覆。後車可戒。猶有所不可起之理乎。先師集。自上已令印出。逢原玆以下鄕。持冊上來云。但旬月之間所不能了磨勘校讐。而此中無可辦得此事之人。馳慮萬萬。奈何。

答權定甫問目[编辑]

問。中庸二十七章以上盡性章及至誠前知無息章。言聖人之道。皆爲言天道。此章首言聖人之道。自尊德性以下。乃爲學者事。一章之內。先後不一。而只謂之言人道。何歟。且學者以尊德性以下工夫。可至於洋洋峻極之地邪。疑此地位。直是與天爲一處。未可學而至也。若然則此章之爲人道。是截自尊德性以下爲重歟。

按饒雙峯云。道卽率性之謂。天下所共由。今以此爲高明說曰。道猶路也。聖人之生知安行者。莫不由此道。學者之困知勉行者。亦莫不由此道。卽所謂知之者之所知。行之者之所行。謂達道者是也。然則行之者。必先知道之在面前。而後始得以著脚。故子思因上章天道人道之極致。而章首先及道體之大小。以爲下學上達之標的。示學者當行之路。而後方及修德凝道之大端。然則洋洋峻極。三千三百。何莫非聖人之能事。而初學所由之地。固莫非此道。此則章首所以言道體者也。況中庸或問曰。大抵此五句。卽尊德性一節承章首道體大小而言。故一句之內。皆具大小二意。如德性也廣大也高明也故也厚也。道之大也。問學也精微也中庸也新也禮也。道之小也。尊之道之致之盡之極之溫之知之敦之崇之。所以修是德而疑是道也云。則此又一章之通旨也。章句又曰。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極乎道體之大也。道問學。所以致知而盡乎道體之細也。今又以此推之。所謂洋洋峻極。爲道之大。而德性以下五者。亦皆道之大也。所謂三千三百。爲道之小。而問學以下五者。亦皆道之小也。此乃章末所以言修德凝道者也。然則章首雖言聖道之大小。而莫非初學所當行之路。則非截然是天道也。章末雖言修道之方。而所修者亦莫非此道。則亦非截然是人道也。豈可以峻極地位。爲與天爲一。而未可學而至也。亦豈以此一章。爲先後之不一。而上言天道。下言人道乎。向者李叔獻問道學之同異。先師答以看花折柳。花與柳。卽道也。看與折。卽學也。旣看花柳。自然具可看可折之理。看之折之者。離花柳則不成。故言看折之功者。必先言花柳之所在。爲看折者。亦從花柳上去。是亦此章之旨。而與首章之義同。更詳之。

問。大德敦化。是沖漠無眹地界邪。或問曰。於穆不已者。大德之敦化。蓋以其理之不可形。而曰沖漠無眹。以其理之純一無間斷。而曰於穆不已。非有上下邪。

自其著者竝育竝行而推原萬殊之一本。故曰大德敦化。自其微者無極而形容無極之妙。故曰沖漠無眹。其理雖同。命名各有攸主。若以理之一。而遽謂之同。則恐未免牽强附會之嫌也。然末章以無聲無臭。形容不顯篤恭之妙。則沖漠無眹。非大德之地界邪。黃氏曰。誠是維天之命。不息便是於穆不已也。今以此觀之。維天之命也大德也。卽誠也。於穆不已也敦化也。卽不息也。若以其理之不可見者爲沖漠則然矣。若以於穆不已爲純一無間斷。則純一只是至誠處。無間斷只是不息處。然則大德也。於穆不已也。雖無上下之別。實有難言之妙也。

問。三十二章章句。至誠無息。自然之功用。立大本者。是未發之中。無一毫私僞之謂。卽是本體立。亦非用心以立之。而竝謂之功用者。何歟。

詳觀來諭之意。恐高明以至誠无妄四字。貼章首天下至誠。以自然功用。貼以下三句看。故疑大本之爲功用言。然其本義固不若此。蓋天下至誠。指聖人之德兼體用該本末者。故章句以至誠無妄四字釋之。而大經大本化育。無不在於其中。以自然功用四字。言其功效。而經綸立知之義。亦無不在於其間。朱子曰。經綸是致和。立本是致中。然則中和是功用邪。致是功用邪。若知中和之非功用。則必無此疑矣。若必以大本作功用。則所謂至誠者。當何所止泊。而所性之全體。非至誠之體邪。各盡其當然者。非至誠之功用乎。觀此則尤信其至誠无妄四字兼體用大經大本者也。但不言經綸立知。則雖有大經大本。而不知其功用之如何。故更加此說以明之。亦何疑大本之爲未發之中乎。而況功用二字。猶言功效也。可以言於學者做工之效。而亦可言於造化鬼神之迹。故朱子於鬼神章小註曰。功用只是論發見者。如寒來暑往。日往月來。春生夏長皆是。然則鬼神造化。亦著力用心。而做得功用邪。聖人。體天者也。豈有用心於立大本之時乎。故先以自然二字。著之於功用之前。亦可見無所用心之妙也。且立字。本如建極之建。初非用功處也。

問。近見一先儒說。尊德性。謂之存養可也。謂之行亦可也。但此行字。只就身心上用功而謂之。行不害其爲靜。蓋行有二義。言於致知之前者。爲靜而存養。言於致知之後者。爲動而泛應。靜與動雖不同。但就身心上用功。皆屬行之事云。此言極似關緊。願詳敎之。此說見庸學指南

示諭一先儒。不知何人。弘初不見其說。今以來問中數語考之。知行二字。先儒雖分別動靜先後。然知有內外之分。行有體用之辨。故知雖屬動。而知之基未嘗無行之端。行雖屬靜。而行之用亦未嘗無動之本。只就行之一邊有二義者論之。自少學者。譬如欲立柱者恐無基址。人生八歲。則皆入小學。謹夫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習夫六藝之敎。以固其筋骸。以養其本源。以爲他日大學之基。故朱夫子曰。方其幼也。不習小學。則無以收其放心。養其德性。爲他日大學之本。程子曰。涵養須用敬。此則自少爲學者不幸過時而後學者。誠能用力於此。言敬以進乎大。而不害兼補乎其小云云。陳北溪曰。程子只說一箇主敬工夫。可以補小學之缺。蓋主敬工夫。可以收其放心而立大本云。此則自少不學者今以此觀之。早晩之學。皆莫不由小學之功。而小者之功。亦莫不由行止容貌上做工。而先立其大者也。然則雖未及用力於格致。而窮理之本在是焉。雖未至踐履之實。而踐形之端。亦在乎此。此則所謂行之言於致知之先者。爲靜而存養也。收其放心。尊其德性。故曰靜而存養。然而道有體用之殊。德有動靜之分。故章句曰。反求諸身。所存所發。未能眞實而无妄。陳定宇曰。所存。指靜而涵養時也。所發。指動而應接時也。黃勉齋曰。誠身是包大學誠正修。心是所存。意是所發。北溪又曰。齊明盛服。亦一箇靜時工夫。而齊明以一其內。盛服以肅其外。內外交相養。朱子曰。無體則無以行之。無用則無所措也云云。以此等語言之。大學之正心。中庸之戒懼。圖說之正義。易之敬以直內。就力行一邊上主靜而言也。大學之誠意。中庸之愼獨。圖說之中仁。易之義以方外。就力行一邊上主動而言也。朱子曰。必其體立而後用有以行。則其實亦非有兩事也。此行之兼動靜者然也。然則靜與動雖不同。而皆屬行之事。若旣致其知。轉脚於人鬼關頭。因其知之之功而後及行。動爲省察之地。則心之危微。意之邪正。事之是非。人之善惡。無不察焉。而實用其力。務去求得。以爲正心之本也。朱子答林伯和書云。爲老兄今日之訃。莫若以持敬爲先。而加以講學省察之功云云。省察之功。與講學互相發明。日用應接思慮隱微之間。每每加察其善端之發。慊於吾心而合於聖賢之言。則勉勵而力行之。其邪志之萌。愧於吾心而戾於聖賢之訓。則果決而速去之。此則行之言於致知之後者。爲動而泛應也。大抵小學之功。主行而達乎知。非他日力行上主靜之本歟。大學之功。自知而及乎行。非他日力行上主動之端歟。故一動一靜。如陰陽之互還。動而無無靜之時。靜而無無動之時。以知對行而言。則知雖動。而知有內外之分。以行對知而言。則行雖靜。而行亦自有動靜之分。不可以一端論之也。世之論者。觀小學涵養之工。而不知爲致知之本。觀格致之當先。而不知爲省察之本。則正心之爲行。安知實本於涵養之工。誠意之爲行。安知非動用時出之頭乎。象山之所以爲象山。折其知之一翼故也。釋氏之所以爲釋氏。去其行之一輪故也。不獨於行有體用工夫。於知亦有內外之別也。擇善明善皆知。而擇者謂致察事物之理。明者謂洞明吾心之理。則擇是格物。明是致知。此爲行兼動靜。知有內外之大略也。雖然。又有渾淪言之者。朱子於名堂室記。就易得其兩言曰。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云云。必以戒懼爲始。然後得所以持敬之本。必以格物爲先。然後得所以明義之端。蓋直內雖在於致知之後。而爲行之靜底。然致知之前。未嘗無涵養之功。故以戒懼爲持敬之本。方外雖在於格物之後。而爲行之動底。然明義之端。亦未嘗不本於格致之功。此所以互相體用也。且尊德性雖行。而未嘗無兼動靜之功。道問學雖知。而亦未嘗無兼內外之功。此之謂知行之各兼體用也。

第一條。然則以下。亦自知文不達意。筆拙語訥。而未及改修。今承砭敎。幸甚。義仲甫此條之說。不背鄙說。但語有詳略而已。第若如其說。則是道有二矣。此非鄙人之意也。花柳之證。甚似分明。而義仲非之。恐非愚之所可知也。

第二條。義仲沖漠無眹止妙用之說。與弘初見同。而更詳看本文。則黃氏曰。至誠卽維天之命。無息卽於穆不已。看此則似與義仲大德妙用說合矣。而無息二字。用於體段處亦多。恐不可專以妙用言也。蓋大德之妙用。只是小德之川流。而於穆不已。於體於用。皆可言之。恐不可只言用也。

第三條。前日高明之疑。言功用於本體未發之時。故引朱子致中致和之說以明之。蓋中和非功用也。致是功用也。大經大本非功用也。經綸也立知也。是功用也。旣知大經大本之非功用。則可知大本未發時之非功用矣。義仲徒知功用之非著意用力之義。而不知大本之非功用。惟知功用之不害於大本未發之時。而不知立之之自是功用也。然則其所謂至誠之功效有下三者之云者。可能破出高明之疑乎。愚恐高明雖見此說。而高明之惑。猶未祛也。請更以鄙意白之。蓋天下至誠。指其人而言。而大經則外而言。心之大用。大本則內而言心之全體。經綸立之。方是功用也。知化育。卽經綸立之極功也。故章句曰。此皆至誠無妄。自然之功用云云。非以大經大本爲功用也。此與首章中和之說相發。朱子於或問。已言之矣。又以建極之建。爲用功的。非鄙人所嘗聞者。前書鄙說。不無此意。而實出於辭不達意之病。可歎。第四條。庸學指南。向年龜巖印寄溪上。先師一見過了。而言於德弘曰。大學說。恐全無所得者爲之。中庸說。必有所得者爲之云。厥後未得一目其書矣。今觀此一說。發前賢所未發。而甚爲端的。義仲非之甚刻。恐未安也。請枚擧以稟焉。南君所謂方其未發止恐不是也者。專是斥先儒之說也。所謂身兼作止。心該動靜。固也。若就行之一邊上分動靜。則固不可以身心用功。偏謂之靜也。若以知對身心上用功處言。則知非屬於動歟。身心上用功。非屬於靜歟。所謂思未萌思旣發者。若就力行一邊存養省察處分動靜則可矣。若以小學涵養之功。對大學致知之功。則涵養非靜。而主靜之本。未嘗不在於斯。致知非動。而感而應用之端。亦未嘗不始於此。至於未入大學之前。身豈不運。心豈不起乎。其爲功也只以尊德性收放心爲主。則是行底意思在靜底意思重。故曰不害爲靜也。而況不害二字。其無斟酌語意乎。朱子曰。雖下靜字。元非死物。然則豈可以靜爲死底物乎。格致之時。身心亦豈不止不定乎。但其爲功。窮天下之理。而明吾心之知。則只是知底意思在動底意思重。故曰屬乎動也。然則涵養非靜之體段。而非靜之本乎。格致非動之體段。而非動之端乎。不然。朱子何必以居敬立本。言於窮理致知之先。而以培根爲小學乎。所謂小子知思萌動。實天性自然之良能。君子之戒懼。乃聖學始終之根本。若如此說。則小子有天性自然之良能。不待矯揉之功。而自能涵養心性也。君子獨能戒懼。而自餘皆不得戒懼也。蓋天性良能。少者長者皆有之。戒懼之心。君子小人皆所當有。故小學之方。必先以三節爲敎。則此非戒懼之本乎。又以涵養本原爲功。則此非戒懼之根乎。然則小子雖無存養之實。而存養之坏子。未嘗不具於此。先儒見得此坏子在是。故云不害爲靜也。豈可以動靜相資之實。遽責之乎。心皆屬行云云。鄙說以爲心非行。而正心非行乎。且夫正心。固不在於致知之先。而正心之端。亦未嘗不本於涵養。蓋持敬非獨屬靜。而必以戒懼爲本。則戒懼非在致知之前乎。旣在其前。則涵養非戒懼之始乎。明義非獨屬知。而必以格致爲先。則格致非明義之端乎。旣有其端。則應用時措之始。不在於格致乎。故朱子以小學爲培根。以大學爲達枝。知其根而遺其枝者。非也。索其枝而棄其根者。亦非也。若必如義仲之說。則小大之學。截然是二人事。而根枝之學不相資貫矣。此弘前書末端之意。而不分知行。渾淪動靜言之者也。至若正義二字。分屬於致知以後之動靜云者。固弘之意也。而義仲非之。亦不詳考鄙說之故也。二氏同一派云者。義仲之見得矣。然有些小不同意思在。更詳之。擇明二字。出於許東陽。而其說見於誠者天道條下小註。幸考之。若擇字必於危微交雜之際。而不及其他云。則不合於東陽擇爲格物之說。而又不合於朱子卽物窮理之說矣。明字必於講究善端而明之云。則不合於東陽明爲致知之說。而又不合於朱子全體大用無不明之訓矣。太似支離不經義理之病。義仲其能免乎。知有內外之說。不惟許氏言之。朱子於大學或問已言之。幸察之如何。大抵凡看義理。其所見。若未發出言語文字外。則如山川形勢。隨步換形。若在高橫看則成嶺。在中側看則成峯。隨所處而見有異。義仲膠於知行一定之說。徒知先後動靜之互爲其根。而不知培根之功。實存於未達枝之前。愚恐自身未免墮落廬山中。不見其眞面目之譏也。若以弋獲之蟲。必以爲魚魯之眩。則朱子何必曰居敬以立其本。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云乎。

與鄭子明士誠[编辑]

別來。因令弟佐郞公。遠聞消息。而依依之懷。未嘗一日忘也。卽惟靜養之暇。讀書如何。日侍萱堂。其樂可言。鄙人以合下無狀。泊没塵埃。逐波隨風。狼狽又狼狽。加之以離膝下。身雖在此。魂卽不在。如狂癡罔兩漢。可笑可歎。啓蒙傳疑。禹景善時方校讐。而無中本。未得隨意爲之。急急推之。而所謂中本。卽在於足下及逢原所。先生晩年所刪定。盡在於此故耳。須封附本府進上使以送。如何。此事不可緩。幸不以尋常視之也。此非鄙人所懇。乃諸丈之言也。此中凡百。必子孚書盡之。玆不復及。

答柳而得雲龍○戊寅[编辑]

頃出他未及修謝。而追修俾傳之。今承手敎。知尙未達左右。深愧不敏。初意若與高明同行同棲。則深望所益。而意至相違。不勝缺然。鄙還。若不得已。則在明春。如得順風。則至月間定向東方矣。別紙示及與義仲,定甫。會一處校傳疑云。此近日吾輩所罕有者。深庸健羨。先師遺藁事。果非一人之所善校讐。深自懼歎。如弘無狀。非但無精力之可及於此。奔走東西。狼狽又狼狽。會合無期。何能自任此大事乎。大歸之計。果出於鄙人不愼言之失。然而若於後日一面。則可知鄙意之所在。而高明之致戒至此。無似之所感。何可勝言。義仲一病至此。不勝慮念。而未得相問。爲愧實深。伏惟爲學自愛。見得實處。不宣。

與西厓柳相國癸巳[编辑]

聞大監又登台位。宗社之慶。生民之福。如何。南賊亦熾。再䧟月城延日等地云。不知廟算何以爲之。但弊縣僻在一隅。以極殘之邑。加之以焚蕩。因之以師旅。且癘疫之侵。水霜之災。甲於他境。而方伯未及抄啓。賦役之重。支供之繁。十倍於前。而作米之事。一時竝興。生民之命。迫在朝夕。如此而其能固本而弭亂乎。比聞殘邑多有合幷之例云。此縣雖不得入於合幷之例。亦不得爲焚蕩之類乎。伏望台位以此速啓。俾寢作米之令。以蘇孑遺之民。則其於固邦之道。爲如何哉。每與徐克夫論此事。未嘗不有望於台位也。如何如何。

與昌陵齋所[编辑]

鄙人出自幽谷。再托芳隣。心自欣幸。昨承淸儀。遽聞遠別之語。夜來惘然。如失左右手也。況高明謙巽自牧。虛己待人。旣以鄙人爲不棄。又以盛識爲不有。俯詢芻蕘。不再不三。弘雖至愚極陋。無所知識。然敢不效一得之愚。以正於高明也哉。所論老先生玉堂之署。終未見其有不是底道理。請試論之。當是之時。明廟雖在幼沖之年。以堂堂王室之胄。受先王顧托之重。鳳城雖曰賢明之才。以旁枝側室之子。無所顧命。則其於明廟君臣之分已定。雖無一分邪心。有人來告曰。某人將謀某事。不利於王室。聽之者皆以爲信然。必欲除亂而衛少主。則其在人臣之分。何可依違遷就。以疑其他乎。或曰。若使果有大罪。則吾子之言得矣。奈本無是罪何。曰不然。其時在玉堂之人。何以知其眞有罪與無罪乎。雖一家父子兄弟之間。似不必盡知其謀。而況於外人乎。若不知其罪之有無。而遽忘君臣之大義。則是非長短。在彼在此。吾不知其何如也。昔管仲背子糾而事小白。合諸侯而正天下。孔子曰。如其仁如其仁。程子曰。小白。兄也。子糾。弟也。桓公殺之雖過。而糾之死實當。仲之事桓公圖後功。不亦可乎。以今觀之。仲之於糾。君臣之分已定。而於小白。亦可謂不共戴天之讐也。子糾之死。仲忘君而事讐。則罪不容於天地之間矣。然終能悟前日之非。而效天下之大功。則聖賢皆不責其罪而稱其仁。今彼雖無子糾之罪。而不幸被此名。擧一堂之人。咸曰。某人擧某事。將告而討之。則心雖有不忍。何敢以不明之是非。以拒堂堂顯言之大義也哉。或曰。子之言則然矣。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有所不爲。而況於同氣乎。且以先儒八議觀之則如何。曰。朱子答或人之問曰。此蔽罪時事。其初不得不執。不執則士師失其職矣。蓋八議之人。士師雖明知其可宥。而其初不可不執。況不知其罪之可宥而不執之乎。執之猶可。況不署之乎。朱子論蒯聵父子之事曰。若輒有拒父之心。固所不論。若有避父之心。則衛之臣子。以君臣之義。當拒蒯聵而輔之。又曰。自衛國言之。則興師以拒得罪先君不當立之世子。義也。今鳳城雖非得罪之人。而其於不當立何。曰。彼若終有其罪則然矣。其於無罪而死何。曰。彼雖無辜。於當日急遽之間。名之曰不道大逆。則其何敢不署乎。或問於孔子曰。井有人焉。其從之也。子曰。仁者。可逝也。不可䧟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蓋聞井之有人。而不忍不救者。仁者之心也。可逝可欺。而終不可罔者。仁者之智也。猝聞其不測之變。而不得不署以告君者。非仁者可逝可欺之道乎。厥翌日。卽稱病以退者。非仁者不䧟不罔之智乎。門人小子不解義理之所在。又不知古今之事宜。而妄出狂言。以觸時諱。極知其不可。但恐世或以此一事。爲先生白玉微瑕。故不得不發於相知間。不審高明以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