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艮斋先生文集 (李德弘)/卷四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三 艮斋先生文集
卷四
作者:李德弘
1743年
卷五

[编辑]

答琴惺惺斋兰秀

[编辑]

伏承下问。谨审气体平安。仰喜区区。弘伏蒙腆赐。仅保度日。所叹悯者。居诸不待。学业无成。所居僻陋。闻见亦孤。奈何。大率今之学者。向外底意思多。切己底意思少。所以日用之间。都不得其力也。且读书务多者。失之不精。精密详审者。未免局促之病。此意偏胜。便觉自家心术染得不好了。其可乎哉。每欲一进。更禀所疑。而忧冗牵掣。有志莫遂。只增辜恨而已。

答南义仲致利

[编辑]

示谕复卦说。朱子答张敬夫书曰。以天理观之。动之不能无静。犹静之不可无动云云。虽下静字。元非死物。至静之中。盖有动之端焉。是乃所以复见天地之心者。而先王之所以至日闭关。今按此说。分明言静中有动之端。以复为静中之动。而高明所举答吕子约书及中庸或问。则皆曰。静时既有知觉。岂可言静。引复见天地之心为说。亦不可晓。盖当至静之时。但有能知觉者。以为坤卦纯阴。而不为无阳则可也。便以复之一阳已动为比。未可也。此则分明不可以复为静中之动。二说似相抵牾。未知的从。惑之久矣。顷年。得朱先生说于太极图说末章。有曰。问康节所谓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曰。某尝谓康节之学。与周子程子所说。少有不同云云。康节是指贞元之间言之。不似周子程子说得活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愚观此说。而后知二说之归宿矣。盖于张则以一源无间之义答之。于吕则以那阴阳相接处。太分晓言之。此皆不可以为非。是两存而相发明者也。弘向年之见。有本于答南轩之说。而不解有答吕之义。高明之见。有合于答子约之说。而不知有他说乎。故愚曾于答定甫书。已详言此意。其书若不入丙丁。则幸推见如何。正衣冠尊瞻视。若以为敬则不可。若以为为敬之事。则何不可之有。权定甫所传哀辨。妄以己见更证以上。必传尘于左右。不知高明以为如何。幸不以僭率为弃。更一垂教。以进愚妄。此亦君子爱人之心也。

答权定甫宇○乙亥

[编辑]

谨承辱书。想惟做力寸胶。竟致旧疾。明不能如前。令人一喜一惧。学而致患。古人虽或有之。其为学。未闻真得其敬字之义。而终未免宋人之诮。无乃高明亦不得免此。而至于是乎。吾儒之学。本不在迫束拘絷。而只在沈潜涵泳。从容做将去。故程朱亟称必有事焉。心勿忘。勿助长之说。而以敬为之绳墨。吾先师一生用力处。实不过此。而其动静内外先后之说。亦必以一敬字尽之。在吾辈今日。若不为则已。万一有为。则舍此将何求乎。鄙人追慕罔极之暇。旧痾新病。百尔伺之。一身如虚屋子。四面受风。将恐不得支吾。如得十许年作地上人则幸矣。而比年以来。上失依归。下无丽泽。孤陋日积。鄙吝塞胸。又绝士友规责之书。故些少所得。日与强敌相遇。终未免赤帜之竖我壁中。以此常怀退产之计。而此日侪辈别人似少可让者。犹恐此生既虚过了。而在天之灵。将付之于冥漠中矣。吾足下今日之计。能出于此。幸甚。以高明多少大气质。诚能留念于此。使主人翁常不离于惺惺之地。则在他日崇德广业。优入前哲之域。必于此基矣。朱诗曰。勉哉共无斁。此语期相敦。此朱张相劝勉之语。而足下之意。亦出于此。若能守此而胥勖。时时以简相订则尤幸。彼时在数千里外。而尚能琢磨。矧今未数十里者乎。何必磨饥戛骨而后能也。馀顺序自爱。以副区区。

答权定甫

[编辑]

顷得两书。且见南君书。具悉动静。稍慰哀郁。第缘无便。未即修谢。愧恐方深。昨者被子明历问。谨审左右诸况依昔。眼瞙已袪。似得鍼治之力。足慰灼虑之怀。而今又承书。恍若面承提诲也。弘以合下无状。获戾于天。用是踧踖。无地自容。而尚隔一死。心神气力。比旧益耗。无望做事。其于自家本分上工程。无分寸之力。况及于他事乎。顾念儿侄辈。逸居无教。有同飞走。为父兄者。不可恝然。强与之多说话。非徒不免好师之诮。终不遵读礼不读他之戒。不孝之罪。莫大于斯。岂特有妨于自己工程也。示谕复卦说。有得于观书。豁然大觉前日之非。幸甚。大抵吾辈气禀有明暗。学力有至未至。私为町畦。人己角立。其于讲论之际。思以一毫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必欲己说之胜。不察义理。不顾是非。既不得虚心平气。听人说话。又不肯舍己从人。或知人言之不为无理。而必以为非。或心知己说之非。而不肯为己过。遂之为己非。或有烛理不明。是非昏眩者。甚至坚执务胜。竟致意思之不佳。驯致凡事之张皇。终未收煞。且使卞庄子之徒。窃笑于傍。而遂成双虎之名。常自浩叹。未尝不远怀于古人。今承明教。舍己从人。脱然若沈痾之袪体。甚强人意。孟子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其不信矣乎。以高明许多气魄。有如此改过不吝之实。而加之以涵养本原之功。勿忘勿助。久久烂熟。以至于参前倚衡之域。则心地开豁。眼目明快。必不患翳瞙之欺人。不啻见青天睹白日也。弘向年之言。皆出于见闻。何敢自作杜撰。捏合为说。厚诬诸君子乎。其说证据。不特足下所拈出。晦庵之训。无不皆然。论太极图与诸书同异。末段论此事甚分明。幸一考看。大槩邵子之说。以贞元之间言子半之说。南义仲之言近之。鄙人之说。即周程一阴一阳互为其根之意。而其言曰。若如周程说得活云云。两说虽不可偏废。抑有轻重于其间。固未可专以南说为非而斥之。必先知周程之本意。而以邵说参互。然后其说周遍圆活。无少渗漏处。而义仲诸公。专以邵说为是。不知周说之有。此弘所以不得不详辨者也。何者。邵说只言子半午中。而不及于朝夕。周说只举一夜一昼为言。而不知子午之半在其中矣。以周程本意论之。高明所举之说。就心学言互根之理。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就事理言互根之理。至于姤,复。就造化言互根之理。若此推之。头头处处。莫不皆然。若以心学论之。未发之中。思虑未萌。而知觉不昧。已发之后。事物既接。而品节不差。盖思虑未萌者。此心之体而至静之时也。在造化则阴也。知觉不昧者。此动之端。而静未尝不在于其中也。在造化则即阳之根。复之见天地之心者也。已发之后。事物既应者。此心之用而已动之时也。在易则阳也。品节不差者。此静之端。而亦未尝不具乎已动之间。即荀子所谓忧事至。则静而理者此也。理者。有条理而不乱之谓。程子曰。释氏言定。圣人言止。君止仁臣止敬之类也。在易则阴之根也。姤之羸豕踯躅者也。然而易则有扶阳抑阴之义。故以羸豕为凶。此一义也。此则有造化生成消长之妙。故互为体用。迭为根枝。如车两轮。如鸟两翼。阙一不可。是故朱子于名堂室记。以持敬明义之功。明一动一静互相为用。至于合乎太极之论。乐而玩之。以是终身不厌。吾先师深取此义。特名其斋曰玩乐。吾辈此日当服膺熟复。其敢忽诸。或举近思录程子之说曰。静时既有知觉。却是动。怎生言静。人说复见天地之心。皆以为至静能见天地之心。非也。然则宏仲说。不言自破邪。弘解之曰。不然。程子上文。既曰静时虽耳无闻目无见。然见闻之理在始得。其下文又曰。静中有物。朱子释之曰。静中有物者。只是知觉不昧。又曰。敬则常惺惺在这里。今以此上下两说推之。则静中固不可谓无知觉之理。亦不可谓无物也。或人之问。以谓自有知觉处。盖自有字处字。太涉于已动境界。故程子非之曰。既有知觉。即是动也。怎生言静。此则斥其就静而语太重于已动者之病也。且或人之说。以为至静能见云云。盖以至静为复见天地之心。似太重于静。而不知静中有动之端为复。故非之也。此则言动之端而语侵过于至静之病也。二者之病。互相侵涉。无有恰好底道理故云耳。非真以静中之知觉不昧。谓所以复之见天地之心者也。亦非谓至静之中无知觉之理焉者也。不然。程朱何以曰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动静相涵。体用不离乎。然则恐不可以此斥弘之说。如何。若以圆图一事观之。劈东西坎离二门。分作一阴一阳。是固周程之意。而邵子二至之说。自在其中。以姤复南北。析以为阴阳。即邵子之说也。而其理微妙难见。不若此说之明白简当也。邵子之本意。只怕处其盛。故每每推原其本源处言之。岂可以此废彼乎。故朱子解程子一源无间之说曰。言理则先体而后用。盖举体而用之理已具。是一源也。言事则先显而后微。盖即事而理之体可见。是无间也。其说至此。尤明白的确。不可杂以他说。又不可轻易为说也。大凡此说。在易在理在心在事。未有若是之奥且微者。如弘者。固未敢措一辞于其间。而每荷高明不鄙愚陋。累加警教。窃自感激。敢效一得。以渎左右。不知高明以为如何。如蒙不遐。则义仲诸人。不可不见此纸。见后即须见复。馀顺序慎啬。为学自爱。

答权定甫

[编辑]

向得一书。即修答置于几上。苦待贵便。竟未见形影。寻常贡虑之际。又得此书。感愧交极。弘顷拜月川。一宿稳讨。而庐江之会未遂。又以蒙侄母葬。迄今牵掣。有志未就。奈何。且与孙君立南义仲金道盛。会于陶山。颇有商略。事忙未暇禀耳。近看学蔀通辨。其一二条。有择焉不精之语。后当奉禀。大槩以人心为情为用。以道心为性为体。大失本根之地。他更何言。恐未免反见讥于陆氏。而得罪于朱门也。

答权定甫

[编辑]

连承问字。盥手圭复。足当一面。缘弘未在家。来便每每留书径去。未得修复。常以为愧。即日患候何如。第惟留意学问。讨论李朱书。殊强人意。恨未能对床面论。直穷到底也。流光易得。旧业微茫。常怀退产之意。专恃吾足下高明如此。留念又如此。此病所以使足下推而上达天也。愿高明加勉焉。顷日会友之乐。虽云有之。而各执所见之病。一依旧㨾。良恨良恨。学蔀通辨一纸呈上。幸平教如何。轻议前人之疵。固非后学之所当为。而细看清澜图说立言命义。则其义理肯綮盘错处。未能透得分明。说来说去。此甚可怪。必也生于整庵之后。以整庵为宗师者邪。动而生阳只是理。做已发看不得云云。弘未见其书。固难下语。但以性理大全考之。其本意可知也。其条。即朱子所问。而动而生阳。即天地之喜怒哀乐已发处。延平答以太极动而生阳。至理之原。只是动静阖辟云云。今以此观之。朱子以动阳为天地之喜怒哀乐已发看。故延平答之以此。盖在天地。只是理也。更无人为之杂。非如人之喜怒哀乐有夹杂之发。故云云。非别有道理也。朱子鹅湖诗曰。只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未知何义邪。月川未免凤城之行云。而未可信。在山二度修书。而尚未传送。可恨。

答权定甫丁丑

[编辑]

昨者来路。见柳君清源。始悉足下曾向商山。此来广平。畏寒杜门。来价叩柴。奄擎玉音。新年例福。不须致贺。而来书不但细书成行。字画分明。较前尤谨。想吾高明敬事之至。眼瞙脱洒。与岁俱新。此虽出于高明谨疾之致。实赖静养本根。以致此勿药之庆。德弘向年之言。到此始知其不忘矣。然病加小愈。古人所戒。而暂闻高明以此稍向意于狂药云。还为恋恋不浅。幸更守前戒。破釜烧庐。待十年病根拔去之后。而从事于青州不晩矣。古人虽无此病。只有此心恙而有斋居四十九年者。岂无意乎。德弘亦十许年前坑堑中人。到今自谓已免此患。而亦时有暮归喜猎之患。或有遥看下车之失。反之于身。常自愧惧。恐或有天谴之加。安能以此责望于人。而有兴改之路乎。且心未定帖。胶胶扰扰。于看书未透彻。于思索未快活。奈如之何。动阳一条。月川之意与鄙意异。更详之。解博文。先致知后格物云云。足下之说。含糊不甚明白。圣贤之下文字说义理。必不如是。以愚观之。博文与格致。义虽同而命名各有攸当。盖格致。如所谓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云也。然则只言一事。而博之于文云者。于物无所不格。于理无所不知矣。其格已广。而其知已众。则岂但一物一理而已乎。小而夫妇之愚。皆可与知。而积而充之。以至于博。则圣人亦有所未能者。故格物致知。于初学皆可言之。而博文则成德者之事。非颜闵以上。所未能及之。故圣人只于颜渊言之。而不及于他。其志盖有在也。然则博文格致。虽皆知之事。而学者入德之初。当循序以进。故以格致言之。如回也则明睿所照。闻一知十。不待格物之工。而自能知之。故以致知先之。如自诚明自明诚之类。恐不可轻轻地容易看过也。只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之诗。弘意疑只是说到于无言之处。言以支离事业为非。而以治心为事。故云无言。人间之有古今。固不信之。故愁之也。盖象山之意。以上古之人。虽不读书。而修身治心之功笃至。能为圣贤君者。则何必读书。然后谓为学乎云。故朱子愁之曰。古之时。人心醇厚专一。而又无淫声乱色之汨其耳目。虽不学别人涂辙。而自能不违于绳墨。循循然入于道理之中矣。故史亦云无为而治。而后世一切反是。其可不学古人已知已行之迹。而守辙循涂乎。后之学者。不得不读书。书中见成说底莫非道理。则其可不见是而法之乎。然而陆子反是。以读书为支离事业。而以心学为易简工夫。鄙今之支离。而法古之易简。故云不信人间有古今。恐无别意也。不审此言何如。制养之说。公言与君立之说。同一关键也。于答君立之书。已悉之。今不须更言。后可推见之也。大槩君立以修己之修为敬云云。则舜使鲧治水。而曰往钦哉。然则治水亦钦乎。愚以为治水。制外之类也。使民居之。养中之类也。鲧治之。禹亦治之。而鲧不敬。而禹则敬之。鲧虽不敬而弗绩。不可谓鲧不行治水之功也。禹虽敬而治之。不可谓治水为为敬之事也。知此则知其说矣。公等徒以论敬之说言制养。故其说滞碍不通。幸与君立商议何如。况制养。本程子释克己复礼之事。而制即克。外即己也。克己。所以复其礼者也。然而孔子不以敬言于颜。而至于冉说之。不以克复言于冉。而必于颜告之。则意亦有在也。然则制养之非为敬工夫。亦可知也。如程子正衣冠云云。先师答景善等书。皆以持敬事言之。非制外养中之说。何如。愚见如此。幸高明照采见教。

答权定甫

[编辑]

顷于迂溪。半日之款。足云幸矣。而适以忧患之迫。遽尔相离。迄今耿耿。即日。未谙客况何如。慕用增深。率性之率。训循也。高明疑涉工夫暗合于南轩之说云。弘不见南轩说。不知其义。果在何书。第以高明所教之义推之。愚以为惑也。盖性即体也。道即用也。以一事言之。鸢之所以有翼。性乎。所以飞。性乎。翼。道乎。所以飞。道乎。盖所以有翼。飞之理也。所谓性也体也。所以飞。循其理也。所谓道也用也。然则所以飞者。循其所以有翼也。翼而不飞。其可谓循其性乎。飞者虽似鸢为之。而其理自然能飞也。其可以飞为涉工夫乎。观理者若此推之。无所不可。幸不以为疑如何。且循犹行也。先师诗所谓纵羽扬鳞孰使然者。亦此意也。幷惟照管。

答权定甫戊寅

[编辑]

谨承辱书。伏审定省添新益茂。慰贺。弘增此牛马之齿。加以伤寒气乏。迄未差复。未得出入。奈何。而况自顾空空。其于日用之间。虽幸有一端之见。而其于践履之地。实多愧惧于心。义理无穷。而岁月易得。若此不已。则将不免虚生之叹。每得知旧警诲之言。未尝不忸怩于怀也。凤城之会。幸矣。而足下若往。则弘当往从。以承诲语之万一。岂非一大幸。第闻其政不甚简云。可得静专料理此大事乎。山院之会。逢原以近里沴气。初六发向义县。亦必无暇于此事也。友朋之丧亡。近来则甚。将以付遗集于谁邪。日月不待人。人事亦不与心谋。吾恐不待七十子丧。而大义已尘矣。不知足下何以为怀。山院。待春和一来。则当力疾往同。江院则有难处之事。恐未得遵命。恨恨。

答权定甫

[编辑]

前书未复。又承辱问。感愧交至。第定省之暇。动静交修之功不辍。在朋友间。甚不易得。可尚。南义仲书。昨已承复。而又得别纸。其于鄙人病痛。谴绻开谕。甚中于沈痼之症。其爱人不弃之诚。在愚者。幸甚何极。弘不学无闻。语不达意。文不成章。使人见鄙书。茫然不知为何义。义仲所谓支蔓之病。不其然乎。但自是二字。非鄙劣所自处者。而其病根自见于文字之间。以义仲之高明。亦已鉴破矣。鄙人虽懦弱。敢不欲反求自省。以拔其根乎。不信人言。非弘自是己见。而专不听人言也。若人言不是。则不必用耳。知其言之不是而屈己以从。非弘所欲为者。不知高明以为如何。士友间鲜有向学之人。义仲诸说。虽甚发明。恐亦未免择不精语不详之病。且义仲不独于论说之间多有此㨾意思。其于行事。甚有自断之病。此亦非小病也。别纸义仲之说。亦多不循理。颇有牵强之病。至于四条说。欲深排鄙见。而先斥先儒明白之说。甚可惜。时鱼之骨。其能免乎。伏惟照谅。

答权定甫

[编辑]

中夏。拜领辱教长纸。兼带所润色鄙辨一通。本月末。又续承小简。罏薰圭复。感愧实深。鄙人孤陋无状。随日俱深。期一著脚向前。而手脚生涩。田地臲卼。心与理不相入。气与习不相随。至今愦愦。若存若亡。其于本领之工。无少所得。将未免虚生之叹。惶悚惶悚。每想高明以明睿之才。所向已正。加之以直前之功。他日所就。其可量乎。何当一见。清我鄙吝邪。前数日。梦拜先师。呼德弘而告之曰。君元气虚弱。未能极意读书。须中夜独起。涵养本原可也。涵养之说。真儒者第一功夫。此吾辈所当勉力处。食芹而美。欲献之吾足下也。南轩赠晦庵诗曰。妙质贵强矫。精微更穷搜。勉哉共无斁。邈矣追前修。今德弘亦诵此句于吾足下。幸十分留念焉。其馀外间指目。若在于高明。则诚如浮云之不与我相干。非所勤恤。而如我者。自视欿然。虽不足轻重于世。而反自欺又欺人。竟至于欺天。今见朝报。悚仄陨越。不知所措。毕竟何以收煞。尤为忧惧。假使果有其实。前车之失。后所当监。况无其实者乎。若更欲杜门屏迹。废绝人事。则顾无所措。而只增虚名。奈何。来谕以致知。为知思未发已发之义。非大学之致知也。以先儒所谓为轻说。以大学所谓为实云云。是说是义。出于何书。而自于何圣贤邪。以愚观之。专无意味。而义理亦不分明。恐弘无所得所见而然邪。抑足下以大小学之说。视之寻常。而欲求新意而然乎。鄙意只此致知二字。不过大学中二字。而知思未发已发。是存养省察之地头。同是致知以后之行也。存是个行之静时工夫。省只是行之动时工夫也。且来谕既以知思既发。为致知以后之行。然则省察非既发时乎。何以以既发谓之行。而又疑省察之为行乎。何其言语矛盾。而理亦含糊邪。行之大小。知之浅深之说。朱子答吴晦叔书。见性理知行篇第六章。如一考看。则知前行后行致知之义。无他义矣。省察之为行。亦见于省察篇。而择明内外之说。不独东阳言之。晦庵临川多所发明。亦见于大学或问格物章四十六七章之间及性理知行章末段。亦幸详讨首末。令字字句句。零星分晓。义理昭著。则可知鄙人之说有所本。而非杜撰凿空矣。大抵古今圣学工程。虽千言万语。其理则初无少异。故其道皆本于大学之知行。而只加减发明而已。若少外此。则岂圣贤之学哉。洒扫进退。虽行之小者。足为致知以前之行。诚正修以下。虽行之大者。亦足为致知以后之行也。道理明白。言语分晓。而吾二君苦苦非之。其所非之之意。不知安在。其必有所以然矣。若先儒定论有可以发明两君之意者。则鄙人自责浅薄之见。而将负荆肉袒。进竖降幡于二君之麾下矣。白云之忠臣。鄙生末学。固所不辞。而吾足下欲为义仲之良臣乎。义仲近日议论。非但不分明。专以己见为主。下不听同人之言。上不信先儒之论。为病不少。今高明亦未免此。可怪可叹。为二君今日之计。莫若先讨圣贤之本义。有合于己见。则以己见为正而喜之。其未得于先儒。而果有自得者。则姑自以为难信。不敢质言。可也。善乎先师平日之言曰。吾每答人说话。必先引古人之说。而后答之。虽似假托。然不尔则无证难信也。今吾二足下。反欲至此难信之地。是何等所见也。择善明善。或问其先后于朱子。答曰。须择此是善此是恶。方分明。又曰。格致。乃明善之要。按彼既问其先后。故如是答之。然其本意。则择即所谓即物穷理。而择其善恶也。盖善恶在彼。非我即而穷之。其何以择是善是恶乎。故曰外也。明者。即所谓心体之明也。善在物。我既择之。而后吾之知识。始得分明。非谓善恶自在分明云也。若然则善者。在物之理也。不待我之择。而自已分明。特吾心之灵。尚昏于善恶之间。故须先拣是善是恶。方分明云也。然则方分明三字。即所谓物格知至之谓。知在心。非内邪。格在物。非外邪。杜诗曰。独树花发自分明。观此则知花之分明。不待人之择。而后始分明也。待择其某花某色。而后方分明云者。正为看花者说。岂花之本性哉。此择明之所以有内外之谓也。然则择必是格物工夫。明只是致知之说无疑矣。幸不以为迂妄而不详究如前日也。近来风色不寻常。至欲排摈先师。多见其不知量也。于日月有何损焉。向言于月川。月川云。自有万世公论。如此琐屑之言。不足介怀。其言甚是。而似涉浮沈。如何。凤城事。每欲与同志讨论洞究。缀一说示人。而迄未一会。庐约欲遂于秋中。而未知更何许魔障祟我一好事也。心图辨。润色以教。若非爱人情厚之深。何以至此。其间语意晦涩处。见得明白。其七情改处。亦极仔细。而喜怒哀乐。是人心之所发。中节。是人心之听命于道心。而道心为主云。此说甚善。所引理发气随气发理乘之说。尤极精当。不料义仲有何别义于其间。而更商量云云乎。其不可轻说云者。是厚重之言。如浅露者。所当屈膝。而其微意所在。非愚之所可知。幸因书教之。何如。顷书所言立本之本。误为建极之建。弘未得证援。故本敢强以为是。顷于奉化榻上。取中庸辑略。见其旨以立本之本为建中之建。然后始信鄙见非虚语矣。且弘虽无金橘之资。其酸则自知。而犹未得下药。今玆之辨。既以诗言之。又于此详之。其支离孰甚焉。第欲发明义理之万一。而不得昜简久大之功。可叹可叹。义仲之见。若失一足。则必终归于伊蒲塞气味。云天水甁之讥。恐终不得免也。

答权定甫

[编辑]

谨承玉音。兼受琼章。开缄圭复。感发良多。况南至孝书。教意谆谆。其爱人不弃之厚如何。贱行似不违十八日。而秋䨪复作。未知终如何跋涉也。南至孝所谓以省察为行时之知云者。此义犹阴中有阳之意。甚善甚善。告子小注之说。甚当于明证。而其知行先后之说。不无商量处。幸更照管。人心全属七情。先师定说。已见于心经讲录。后当推见。今不须烦论也。如舜孔颜孟之喜怒。皆人心之发而得中者。而今曰仁人恶人及学者欲学圣人。玆岂皆人心之发云。此说甚可疑也。朱子曰。虽上智。不能无人心。然则下学之不无道心。亦可知矣。幸一示此义如何。

与权定甫

[编辑]

秋风入幕。持罗者得掩取野鸟之巢乎。不知高鸟亦摧翮下飞于天之涯山之西邪。弘一入城中。心事百摧。胶胶扰扰。一与人接。便发轻妄之症。今之士大夫。到此而不失其本心者几何人哉。良叹良叹。即日。不审动止及出处如何。上有老亲。未免毛喜。则不知终何以处之。设使铨曹不弃。有如郑道可之事。而独断以己意行之。则吾之所为虽正。犹未免为不顺之子。违亲之志。亦莫大之事。兄岂不念哉。然而前车既覆。后车可戒。犹有所不可起之理乎。先师集。自上已令印出。逢原玆以下乡。持册上来云。但旬月之间所不能了磨勘校雠。而此中无可办得此事之人。驰虑万万。奈何。

答权定甫问目

[编辑]

问。中庸二十七章以上尽性章及至诚前知无息章。言圣人之道。皆为言天道。此章首言圣人之道。自尊德性以下。乃为学者事。一章之内。先后不一。而只谓之言人道。何欤。且学者以尊德性以下工夫。可至于洋洋峻极之地邪。疑此地位。直是与天为一处。未可学而至也。若然则此章之为人道。是截自尊德性以下为重欤。

按饶双峯云。道即率性之谓。天下所共由。今以此为高明说曰。道犹路也。圣人之生知安行者。莫不由此道。学者之困知勉行者。亦莫不由此道。即所谓知之者之所知。行之者之所行。谓达道者是也。然则行之者。必先知道之在面前。而后始得以著脚。故子思因上章天道人道之极致。而章首先及道体之大小。以为下学上达之标的。示学者当行之路。而后方及修德凝道之大端。然则洋洋峻极。三千三百。何莫非圣人之能事。而初学所由之地。固莫非此道。此则章首所以言道体者也。况中庸或问曰。大抵此五句。即尊德性一节承章首道体大小而言。故一句之内。皆具大小二意。如德性也广大也高明也故也厚也。道之大也。问学也精微也中庸也新也礼也。道之小也。尊之道之致之尽之极之温之知之敦之崇之。所以修是德而疑是道也云。则此又一章之通旨也。章句又曰。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今又以此推之。所谓洋洋峻极。为道之大。而德性以下五者。亦皆道之大也。所谓三千三百。为道之小。而问学以下五者。亦皆道之小也。此乃章末所以言修德凝道者也。然则章首虽言圣道之大小。而莫非初学所当行之路。则非截然是天道也。章末虽言修道之方。而所修者亦莫非此道。则亦非截然是人道也。岂可以峻极地位。为与天为一。而未可学而至也。亦岂以此一章。为先后之不一。而上言天道。下言人道乎。向者李叔献问道学之同异。先师答以看花折柳。花与柳。即道也。看与折。即学也。既看花柳。自然具可看可折之理。看之折之者。离花柳则不成。故言看折之功者。必先言花柳之所在。为看折者。亦从花柳上去。是亦此章之旨。而与首章之义同。更详之。

问。大德敦化。是冲漠无眹地界邪。或问曰。于穆不已者。大德之敦化。盖以其理之不可形。而曰冲漠无眹。以其理之纯一无间断。而曰于穆不已。非有上下邪。

自其著者并育并行而推原万殊之一本。故曰大德敦化。自其微者无极而形容无极之妙。故曰冲漠无眹。其理虽同。命名各有攸主。若以理之一。而遽谓之同。则恐未免牵强附会之嫌也。然末章以无声无臭。形容不显笃恭之妙。则冲漠无眹。非大德之地界邪。黄氏曰。诚是维天之命。不息便是于穆不已也。今以此观之。维天之命也大德也。即诚也。于穆不已也敦化也。即不息也。若以其理之不可见者为冲漠则然矣。若以于穆不已为纯一无间断。则纯一只是至诚处。无间断只是不息处。然则大德也。于穆不已也。虽无上下之别。实有难言之妙也。

问。三十二章章句。至诚无息。自然之功用。立大本者。是未发之中。无一毫私伪之谓。即是本体立。亦非用心以立之。而并谓之功用者。何欤。

详观来谕之意。恐高明以至诚无妄四字。贴章首天下至诚。以自然功用。贴以下三句看。故疑大本之为功用言。然其本义固不若此。盖天下至诚。指圣人之德兼体用该本末者。故章句以至诚无妄四字释之。而大经大本化育。无不在于其中。以自然功用四字。言其功效。而经纶立知之义。亦无不在于其间。朱子曰。经纶是致和。立本是致中。然则中和是功用邪。致是功用邪。若知中和之非功用。则必无此疑矣。若必以大本作功用。则所谓至诚者。当何所止泊。而所性之全体。非至诚之体邪。各尽其当然者。非至诚之功用乎。观此则尤信其至诚无妄四字兼体用大经大本者也。但不言经纶立知。则虽有大经大本。而不知其功用之如何。故更加此说以明之。亦何疑大本之为未发之中乎。而况功用二字。犹言功效也。可以言于学者做工之效。而亦可言于造化鬼神之迹。故朱子于鬼神章小注曰。功用只是论发见者。如寒来暑往。日往月来。春生夏长皆是。然则鬼神造化。亦著力用心。而做得功用邪。圣人。体天者也。岂有用心于立大本之时乎。故先以自然二字。著之于功用之前。亦可见无所用心之妙也。且立字。本如建极之建。初非用功处也。

问。近见一先儒说。尊德性。谓之存养可也。谓之行亦可也。但此行字。只就身心上用功而谓之。行不害其为静。盖行有二义。言于致知之前者。为静而存养。言于致知之后者。为动而泛应。静与动虽不同。但就身心上用功。皆属行之事云。此言极似关紧。愿详教之。此说见庸学指南

示谕一先儒。不知何人。弘初不见其说。今以来问中数语考之。知行二字。先儒虽分别动静先后。然知有内外之分。行有体用之辨。故知虽属动。而知之基未尝无行之端。行虽属静。而行之用亦未尝无动之本。只就行之一边有二义者论之。自少学者。譬如欲立柱者恐无基址。人生八岁。则皆入小学。谨夫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习夫六艺之教。以固其筋骸。以养其本源。以为他日大学之基。故朱夫子曰。方其幼也。不习小学。则无以收其放心。养其德性。为他日大学之本。程子曰。涵养须用敬。此则自少为学者不幸过时而后学者。诚能用力于此。言敬以进乎大。而不害兼补乎其小云云。陈北溪曰。程子只说一个主敬工夫。可以补小学之缺。盖主敬工夫。可以收其放心而立大本云。此则自少不学者今以此观之。早晩之学。皆莫不由小学之功。而小者之功。亦莫不由行止容貌上做工。而先立其大者也。然则虽未及用力于格致。而穷理之本在是焉。虽未至践履之实。而践形之端。亦在乎此。此则所谓行之言于致知之先者。为静而存养也。收其放心。尊其德性。故曰静而存养。然而道有体用之殊。德有动静之分。故章句曰。反求诸身。所存所发。未能真实而无妄。陈定宇曰。所存。指静而涵养时也。所发。指动而应接时也。黄勉斋曰。诚身是包大学诚正修。心是所存。意是所发。北溪又曰。齐明盛服。亦一个静时工夫。而齐明以一其内。盛服以肃其外。内外交相养。朱子曰。无体则无以行之。无用则无所措也云云。以此等语言之。大学之正心。中庸之戒惧。图说之正义。易之敬以直内。就力行一边上主静而言也。大学之诚意。中庸之慎独。图说之中仁。易之义以方外。就力行一边上主动而言也。朱子曰。必其体立而后用有以行。则其实亦非有两事也。此行之兼动静者然也。然则静与动虽不同。而皆属行之事。若既致其知。转脚于人鬼关头。因其知之之功而后及行。动为省察之地。则心之危微。意之邪正。事之是非。人之善恶。无不察焉。而实用其力。务去求得。以为正心之本也。朱子答林伯和书云。为老兄今日之讣。莫若以持敬为先。而加以讲学省察之功云云。省察之功。与讲学互相发明。日用应接思虑隐微之间。每每加察其善端之发。慊于吾心而合于圣贤之言。则勉励而力行之。其邪志之萌。愧于吾心而戾于圣贤之训。则果决而速去之。此则行之言于致知之后者。为动而泛应也。大抵小学之功。主行而达乎知。非他日力行上主静之本欤。大学之功。自知而及乎行。非他日力行上主动之端欤。故一动一静。如阴阳之互还。动而无无静之时。静而无无动之时。以知对行而言。则知虽动。而知有内外之分。以行对知而言。则行虽静。而行亦自有动静之分。不可以一端论之也。世之论者。观小学涵养之工。而不知为致知之本。观格致之当先。而不知为省察之本。则正心之为行。安知实本于涵养之工。诚意之为行。安知非动用时出之头乎。象山之所以为象山。折其知之一翼故也。释氏之所以为释氏。去其行之一轮故也。不独于行有体用工夫。于知亦有内外之别也。择善明善皆知。而择者谓致察事物之理。明者谓洞明吾心之理。则择是格物。明是致知。此为行兼动静。知有内外之大略也。虽然。又有浑沦言之者。朱子于名堂室记。就易得其两言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云云。必以戒惧为始。然后得所以持敬之本。必以格物为先。然后得所以明义之端。盖直内虽在于致知之后。而为行之静底。然致知之前。未尝无涵养之功。故以戒惧为持敬之本。方外虽在于格物之后。而为行之动底。然明义之端。亦未尝不本于格致之功。此所以互相体用也。且尊德性虽行。而未尝无兼动静之功。道问学虽知。而亦未尝无兼内外之功。此之谓知行之各兼体用也。

第一条。然则以下。亦自知文不达意。笔拙语讷。而未及改修。今承砭教。幸甚。义仲甫此条之说。不背鄙说。但语有详略而已。第若如其说。则是道有二矣。此非鄙人之意也。花柳之证。甚似分明。而义仲非之。恐非愚之所可知也。

第二条。义仲冲漠无眹止妙用之说。与弘初见同。而更详看本文。则黄氏曰。至诚即维天之命。无息即于穆不已。看此则似与义仲大德妙用说合矣。而无息二字。用于体段处亦多。恐不可专以妙用言也。盖大德之妙用。只是小德之川流。而于穆不已。于体于用。皆可言之。恐不可只言用也。

第三条。前日高明之疑。言功用于本体未发之时。故引朱子致中致和之说以明之。盖中和非功用也。致是功用也。大经大本非功用也。经纶也立知也。是功用也。既知大经大本之非功用。则可知大本未发时之非功用矣。义仲徒知功用之非著意用力之义。而不知大本之非功用。惟知功用之不害于大本未发之时。而不知立之之自是功用也。然则其所谓至诚之功效有下三者之云者。可能破出高明之疑乎。愚恐高明虽见此说。而高明之惑。犹未祛也。请更以鄙意白之。盖天下至诚。指其人而言。而大经则外而言。心之大用。大本则内而言心之全体。经纶立之。方是功用也。知化育。即经纶立之极功也。故章句曰。此皆至诚无妄。自然之功用云云。非以大经大本为功用也。此与首章中和之说相发。朱子于或问。已言之矣。又以建极之建。为用功的。非鄙人所尝闻者。前书鄙说。不无此意。而实出于辞不达意之病。可叹。第四条。庸学指南。向年龟岩印寄溪上。先师一见过了。而言于德弘曰。大学说。恐全无所得者为之。中庸说。必有所得者为之云。厥后未得一目其书矣。今观此一说。发前贤所未发。而甚为端的。义仲非之甚刻。恐未安也。请枚举以禀焉。南君所谓方其未发止恐不是也者。专是斥先儒之说也。所谓身兼作止。心该动静。固也。若就行之一边上分动静。则固不可以身心用功。偏谓之静也。若以知对身心上用功处言。则知非属于动欤。身心上用功。非属于静欤。所谓思未萌思既发者。若就力行一边存养省察处分动静则可矣。若以小学涵养之功。对大学致知之功。则涵养非静。而主静之本。未尝不在于斯。致知非动。而感而应用之端。亦未尝不始于此。至于未入大学之前。身岂不运。心岂不起乎。其为功也只以尊德性收放心为主。则是行底意思在静底意思重。故曰不害为静也。而况不害二字。其无斟酌语意乎。朱子曰。虽下静字。元非死物。然则岂可以静为死底物乎。格致之时。身心亦岂不止不定乎。但其为功。穷天下之理。而明吾心之知。则只是知底意思在动底意思重。故曰属乎动也。然则涵养非静之体段。而非静之本乎。格致非动之体段。而非动之端乎。不然。朱子何必以居敬立本。言于穷理致知之先。而以培根为小学乎。所谓小子知思萌动。实天性自然之良能。君子之戒惧。乃圣学始终之根本。若如此说。则小子有天性自然之良能。不待矫揉之功。而自能涵养心性也。君子独能戒惧。而自馀皆不得戒惧也。盖天性良能。少者长者皆有之。戒惧之心。君子小人皆所当有。故小学之方。必先以三节为教。则此非戒惧之本乎。又以涵养本原为功。则此非戒惧之根乎。然则小子虽无存养之实。而存养之坏子。未尝不具于此。先儒见得此坏子在是。故云不害为静也。岂可以动静相资之实。遽责之乎。心皆属行云云。鄙说以为心非行。而正心非行乎。且夫正心。固不在于致知之先。而正心之端。亦未尝不本于涵养。盖持敬非独属静。而必以戒惧为本。则戒惧非在致知之前乎。既在其前。则涵养非戒惧之始乎。明义非独属知。而必以格致为先。则格致非明义之端乎。既有其端。则应用时措之始。不在于格致乎。故朱子以小学为培根。以大学为达枝。知其根而遗其枝者。非也。索其枝而弃其根者。亦非也。若必如义仲之说。则小大之学。截然是二人事。而根枝之学不相资贯矣。此弘前书末端之意。而不分知行。浑沦动静言之者也。至若正义二字。分属于致知以后之动静云者。固弘之意也。而义仲非之。亦不详考鄙说之故也。二氏同一派云者。义仲之见得矣。然有些小不同意思在。更详之。择明二字。出于许东阳。而其说见于诚者天道条下小注。幸考之。若择字必于危微交杂之际。而不及其他云。则不合于东阳择为格物之说。而又不合于朱子即物穷理之说矣。明字必于讲究善端而明之云。则不合于东阳明为致知之说。而又不合于朱子全体大用无不明之训矣。太似支离不经义理之病。义仲其能免乎。知有内外之说。不惟许氏言之。朱子于大学或问已言之。幸察之如何。大抵凡看义理。其所见。若未发出言语文字外。则如山川形势。随步换形。若在高横看则成岭。在中侧看则成峯。随所处而见有异。义仲胶于知行一定之说。徒知先后动静之互为其根。而不知培根之功。实存于未达枝之前。愚恐自身未免堕落庐山中。不见其真面目之讥也。若以弋获之虫。必以为鱼鲁之眩。则朱子何必曰居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云乎。

与郑子明士诚

[编辑]

别来。因令弟佐郞公。远闻消息。而依依之怀。未尝一日忘也。即惟静养之暇。读书如何。日侍萱堂。其乐可言。鄙人以合下无状。泊没尘埃。逐波随风。狼狈又狼狈。加之以离膝下。身虽在此。魂即不在。如狂痴罔两汉。可笑可叹。启蒙传疑。禹景善时方校雠。而无中本。未得随意为之。急急推之。而所谓中本。即在于足下及逢原所。先生晩年所删定。尽在于此故耳。须封附本府进上使以送。如何。此事不可缓。幸不以寻常视之也。此非鄙人所恳。乃诸丈之言也。此中凡百。必子孚书尽之。玆不复及。

答柳而得云龙○戊寅

[编辑]

顷出他未及修谢。而追修俾传之。今承手教。知尚未达左右。深愧不敏。初意若与高明同行同栖。则深望所益。而意至相违。不胜缺然。鄙还。若不得已。则在明春。如得顺风。则至月间定向东方矣。别纸示及与义仲,定甫。会一处校传疑云。此近日吾辈所罕有者。深庸健羡。先师遗稿事。果非一人之所善校雠。深自惧叹。如弘无状。非但无精力之可及于此。奔走东西。狼狈又狼狈。会合无期。何能自任此大事乎。大归之计。果出于鄙人不慎言之失。然而若于后日一面。则可知鄙意之所在。而高明之致戒至此。无似之所感。何可胜言。义仲一病至此。不胜虑念。而未得相问。为愧实深。伏惟为学自爱。见得实处。不宣。

与西厓柳相国癸巳

[编辑]

闻大监又登台位。宗社之庆。生民之福。如何。南贼亦炽。再䧟月城延日等地云。不知庙算何以为之。但弊县僻在一隅。以极残之邑。加之以焚荡。因之以师旅。且疠疫之侵。水霜之灾。甲于他境。而方伯未及抄启。赋役之重。支供之繁。十倍于前。而作米之事。一时并兴。生民之命。迫在朝夕。如此而其能固本而弭乱乎。比闻残邑多有合幷之例云。此县虽不得入于合幷之例。亦不得为焚荡之类乎。伏望台位以此速启。俾寝作米之令。以苏孑遗之民。则其于固邦之道。为如何哉。每与徐克夫论此事。未尝不有望于台位也。如何如何。

与昌陵斋所

[编辑]

鄙人出自幽谷。再托芳邻。心自欣幸。昨承清仪。遽闻远别之语。夜来惘然。如失左右手也。况高明谦巽自牧。虚己待人。既以鄙人为不弃。又以盛识为不有。俯询刍荛。不再不三。弘虽至愚极陋。无所知识。然敢不效一得之愚。以正于高明也哉。所论老先生玉堂之署。终未见其有不是底道理。请试论之。当是之时。明庙虽在幼冲之年。以堂堂王室之胄。受先王顾托之重。凤城虽曰贤明之才。以旁枝侧室之子。无所顾命。则其于明庙君臣之分已定。虽无一分邪心。有人来告曰。某人将谋某事。不利于王室。听之者皆以为信然。必欲除乱而卫少主。则其在人臣之分。何可依违迁就。以疑其他乎。或曰。若使果有大罪。则吾子之言得矣。奈本无是罪何。曰不然。其时在玉堂之人。何以知其真有罪与无罪乎。虽一家父子兄弟之间。似不必尽知其谋。而况于外人乎。若不知其罪之有无。而遽忘君臣之大义。则是非长短。在彼在此。吾不知其何如也。昔管仲背子纠而事小白。合诸侯而正天下。孔子曰。如其仁如其仁。程子曰。小白。兄也。子纠。弟也。桓公杀之虽过。而纠之死实当。仲之事桓公图后功。不亦可乎。以今观之。仲之于纠。君臣之分已定。而于小白。亦可谓不共戴天之雠也。子纠之死。仲忘君而事雠。则罪不容于天地之间矣。然终能悟前日之非。而效天下之大功。则圣贤皆不责其罪而称其仁。今彼虽无子纠之罪。而不幸被此名。举一堂之人。咸曰。某人举某事。将告而讨之。则心虽有不忍。何敢以不明之是非。以拒堂堂显言之大义也哉。或曰。子之言则然矣。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有所不为。而况于同气乎。且以先儒八议观之则如何。曰。朱子答或人之问曰。此蔽罪时事。其初不得不执。不执则士师失其职矣。盖八议之人。士师虽明知其可宥。而其初不可不执。况不知其罪之可宥而不执之乎。执之犹可。况不署之乎。朱子论蒯聩父子之事曰。若辄有拒父之心。固所不论。若有避父之心。则卫之臣子。以君臣之义。当拒蒯聩而辅之。又曰。自卫国言之。则兴师以拒得罪先君不当立之世子。义也。今凤城虽非得罪之人。而其于不当立何。曰。彼若终有其罪则然矣。其于无罪而死何。曰。彼虽无辜。于当日急遽之间。名之曰不道大逆。则其何敢不署乎。或问于孔子曰。井有人焉。其从之也。子曰。仁者。可逝也。不可䧟也。可欺也。不可罔也。盖闻井之有人。而不忍不救者。仁者之心也。可逝可欺。而终不可罔者。仁者之智也。猝闻其不测之变。而不得不署以告君者。非仁者可逝可欺之道乎。厥翌日。即称病以退者。非仁者不䧟不罔之智乎。门人小子不解义理之所在。又不知古今之事宜。而妄出狂言。以触时讳。极知其不可。但恐世或以此一事。为先生白玉微瑕。故不得不发于相知间。不审高明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