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記言/卷七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六 記言
卷七
作者:許穆
1689年
卷八

贈言[编辑]

使諷贈李大夫燕行[编辑]

漢孝武時。下詔郡國。大召茂才異等可爲將相及使絶國者。其使絶國者才難。與文武名臣將相均也。使絶國者。其事一專對。二不辱命。三服遠人。其他博覽風俗,土着,行國,畜牧諸產,山川,道里遐遠。皆使者職也。今大夫李公報聘如燕。穿塞四千里。至燕。其俗皮服畜牧。其人㺚。其地古之壺口大陸。夏后氏治水所始。碣石衡漳。經紀冀北之地。實禹貢岐梁之墟。自陶唐以來。聲敎之治。冠帶禮樂之遺風。今陸沈爲夷奴。況傳說崇禎古事。當時耆艾父老猶在。至此言使事慨然。大夫其勉之哉。僕老而讀書。好言前古事。作使諷。以爲李大夫燕行贈。使諷者。喩使事也。凡二百二十言。

送高山李察訪序[编辑]

凡奉使修職。布政傳命。與遠人朝覲聘享。皆出驛途。北關之驛三。其一高山。自高山北。至蓬臺平原。屬驛十三。其蔽曰咸州。其關曰鐵關。以禮籍頒馬於國之大小使者與遠人之告去告來。此古之館驛之職。而又糾治商旅之道。禁如周官司關所職。自王畿之內。外至嶺南,湖南,關海以西東北界。驛道皆然。仕典。察訪職次。郡守,縣令之下。而丞不與焉。然官小職卑。蹭蹬不得意。或坐責貶授者常得之。君能不恥小官。好廉退居貧。不以干進爲榮。頃年出成懽一年。今又出高山驛道。去京都九百里。爲北界窮海之處。其地本沃沮之地。而高麗時。咸關以北。沒於女眞。今其謠俗亦異域。又北海多風早寒。途益窮。宮益遠。君恬然無悶色曰。當官盡職。安敢不勉。君旣讀書潔行。不以外物榮辱。易其所得者。蓋然也。老人心竊賢之。識其行以贈云。

送海西觀察使詩序[编辑]

西海。古檀君之治。句麗南境。高麗時。爲關內之地。而今黃海道領二州五府十八郡縣。西南北際海。其山鎭曰阿斯達。其川曰浿江。海濱廣斥。其土赤埴。其草蘆雚。其木白梓。其穀宜五種。其利絲麻,鹽鐵,海錯。其俗富饒。其民彊戾。多邑聞。兩西實爲外服奮武之地。且久矣。故其治尤重於公淸,原襄諸道。今大夫鄭公前年奉使如燕。旣使還。復出西省。任方面之重。古之所謂方伯之職也。臨行。老人爲之作詩以贈。學周詩六義。四章章四句。其詩曰。

海甸葆澤。檀君之墟。大岬小岬。防海之砠。幅員旣長。象山脩淵。大夫受命。于巡于宣。赤芾蔥珩。出車彭彭。征夫洸洸。旗旐央央。夙夜不懈。敬愼爾職。王事匪躬。四方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