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記言/卷二十九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十八 記言
卷二十九
作者:許穆
1689年
卷三十

書畫[编辑]

王孫朗善君金石貼序[编辑]

公子朗善君。我宣祖親王孫也。不以尊貴自居。居處被服如儒士。篤好文墨古事。嘗聘大國。於今雖文獻壞亡。猶博求前古遺文。得衡山神禹碑七十七文。觀龍蛇怪神狀。公子於書。可謂極博矣。又求觀大東名人書。如山碑,海碣,陵寢群祠浮屠古蹟,古今墟墓之文。過百餘貼。其舊者自新羅金生,崔學士。至今千餘年。其遠者妙香,雲門,智谷。皆千里而遙。其間麟閣,興法,白月碑最舊遠。皆千年古寺。槩論之。書爲天地之文。世降文亦降。古者太昊氏始作書契。三代各異書。隷書始於後秦。魏,晉氏來。又變而爲楷草書。書體縱不及倉,籀書。然其理則一也。故嚴正祇肅。有古書之遺者。或有縱蕩自恣。不可模狀者。亦有怪怪奇奇。極造化之妙者。殆如鬼神焉。大則日月星辰之炳耀。散則如鳥獸蟲魚草木之奇。珠璣花實之美麗。觀於此盡矣。善乎。公子之賢於藝。可謂善游者也。上之八年十二月下澣。眉叟。書。

趙文正公蘭竹詩畫帖跋[编辑]

丙戌冬。穆行嶺南。過趙君於三年城下。君出示墨畫蘭竹七帖。上皆有五言詩。昔正德年中葵亭姜內翰㶏。得尹彥直蘭竹八帖。趙文正公各題詩其上。未久禍作。至今爲儒林之痛。何可勝道哉。嗟乎。世移事易。墨跡猶在。而語苦志潔。足令人感惋。嗚咽出涕。姜氏傳世寶畜之。至萬曆兵亂失之。適有趙平澤守倫。少時一誦玩而悅之。及年老猶誦之。尙恨忘其一。文正公有曾孫婦柳氏。聞其事。手織素。求畫於當世之名能畫者李澂。而又各題詩其上。一如舊跡。善哉乎。賢者之世。果有賢婦人。能不泯其古事如此。君文正公之玄孫。而柳夫人之子。今宗廟令趙松年也。

朗善公子畫貼序[编辑]

畫雖不列於六藝。亦書之次也。載籍以來。軒轅氏始作文章。著貴賤。唐虞氏作十有二章。周公作九繪。武丁象形。得說于傅巖之野。明堂畫堯舜,桀紂,忠臣,烈女,聖賢,愚暗之戒。衡山九鼎物怪,神姦,魍魎魑魅。靈光比翼,九頭,鱗身,蛇軀。鴻荒睢盱。圖畫良相猛將。起於麒麟殿。唐時。摩詰畫孔子。劉奉先作赤縣滄洲圖。倪氏畫梅。畢宏畫松。夏少正畫竹。名天下至今。吾東方自新羅來。海印佛壁。見千年古畫。稱吳道子畫。高麗敬天石塔浮屠圖。聖居華藏。有恭愍照鏡自寫圖。至我盛朝。顧仁安堅稱絶畫。其後多名畫。今於朗善王孫書畫貼。又見恭愍天山大獵圖。安堅,李上佐,李楨,李澂山水圖。鶴林,竹林二公子人物,翎毛圖。金司圃牧牛游馬。石陽之竹。魚少正之梅。皆絶畫。我朝人才。絶藝其盛。亦極於此云。強圉協洽良月月半。眉叟。識。

模朱太史十二畫貼圖序[编辑]

槩論九州山澤之勝。稱洞庭,彭蠡。如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最名天下。又得文章傳後代者。桃源,蜀道,赤壁,兔園之雪。秋坂之月。金山西湖,蘭亭曲水,滁州醉翁亭,岐陽喜雨亭,泉明栗里羅鶴林幽居。又如白樂天聽琵琶長作,歐陽子秋聲賦,黃州竹樓記,仲長統樂志論。皆入畫圖凡十二貼。圖下歷代名家傑作。皆膾炙天下。如衡陽,匯澤,岍雍禹跡所極。蠶叢,魚鳧之所開。一閱過可擧。而又晉,唐來山水古蹟。寓心興感者。皆於此乎得之矣。此貼初本。萬曆詔使朱之蕃手畫進宣廟。其副本。贈西坰柳相公。傳於家。今又得此本模此云。又求書皆一時文學。趙龍洲孫晩悟,李聽蟬,吳竹南以下累十人。亦可觀。識之。上之十年三月上弦前一日。眉叟。書。

葡萄貼記[编辑]

凡技藝之妙。不專則不得。如咸從氏之於梅。黃氏之於葡萄。石陽公子之於竹。皆專一藝而名其時。至今數子之後。傳其妙者蓋久寥寥矣。吾十年前於季弟恭叔處。得終南老人墨葡萄新畫。其蔓枝嫩葉垂結子者。深得前人之妙。殆有神者。今其人已亡。不可復得。聞其將死。屬其家人曰。吾畫絶奇。而世無知者。幸而有紫峯公知吾畫。且其文必傳後。以吾死告。持吾畫請一言藏之。吾死無可恨者。余知其絶藝難得。嘗屢稱之。悲夫。斯人者其自知者深而遇知者難故云也。其心良苦。於此其人與畫可知也。徒使我潸然出涕。余何愛一言。以負已死者心哉。

牧牛圖記[编辑]

六年春。余居漣上。有客從吳殿中來。持牧牛圖示余。雨景,雪景爲二圖。有平川野樹。郊墟遊牛。有行者立者吃草者。童子有跨者。有下者。有被蓑者。有戴篛笠者。有持釣竿者。其下時之名公學士詠畫酬唱詩成一什。余無他事。老於耕牧。或燒菑種秫。或牧牛平蕪。垂釣淸溪。曰夕墟煙生暝色。罷釣驅牛而歸。此老人耕牧而樂者也。今時已孟春。寒日滌凍塗。雉震呴。魚陟負氷。農緯來治田。對此畫。悠然有郊原間暇之趣。喜而書之。爲牧牛圖記。丁未正月月中。漣上老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