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質無誠論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質無誠論
作者:牛僧孺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682

周衰至秦漢,大道根蠹,詐源派別,奸稔紛,不可救止。往往見強國質小國子弟,天子有疑於諸侯,亦邀子質之,以為膠固。春秋之時,晉懷質秦,而逃歸自立也;六國之時,燕丹質秦,而怨由生也;兩漢之時,隗洵質而囂再叛也。頹風蕩蕩,事難殫記。豈不由信,不以信信之,而以質質之。以信信人,而人信之,以疑疑人,而人疑之。且彼以信矣,而我要其質,是疑無信矣。我以疑疑之,彼固不信,則質無有矣。故《記》曰:「殷人作誓而人叛也,周人作會而人疑也。」作誓會,勸人叛疑也。人疑誓會而叛之,況質其子而人疑之,則非誓會之比也。且君臣之道恩義也,禮義結其外;父子之道天性也,慈孝結其內。離其內,求其外,割其天性,拘其恩義,是不若兩全其道,內外恩親雙得矣。若空知彼不得親其親,而固結之,是不知彼不親其親而怨矣,是又質之無益矣。昔有孝如曾參者,不思離其親,豈可以割之;慈如卜商者,哭以喪明,豈可以奪之;忍如樂羊者,能食其羹,又何以質之?夫天下愛義者少,愛親者多,能從人者少,能從欲者多,故質而求誠,我之利少,因質以生怨辭者多矣。昔樂毅下齊,人有告其叛者,燕昭猶能備禮送其妻子,何也?燕昭信毅,毅必不叛也。苟或以叛,質之無益,而生怨也。奈何秦漢之時,不能以至信信之,王道導之,導之不能,奉順以討之,討之不服,退加修德以柔之,而務質其子,脫御之失所,則賈怨而生禍,御之得所,猶以離其親親,非孝者治也。於戲!秦漢所以至誠不浹於天下矣。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