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政全書/卷40
目錄 | 農政全書 | |
◀上一卷 | 卷四十 種植 | 下一卷▶ |
卷四十·種植
○雜種下
【紅花】《博物誌》曰:張騫得種於西域。(一名紅藍,一名黃藍,以其花似藍也。今處處有之,色紅黃;葉綠有刺,夏開花,花下有梂,花出梂上,梂中結實,大如小豆。)
《齊民要術》曰:花地欲得良熟。二三月間俟雨後速下,或漫散種,或耬下,一如種麻法。亦有鋤掊而掩種者,子科大而易料理。花出,欲日日乘涼摘取,(不摘則乾。)摘必須盡。(餘留即合。)五月子熟,拔曝令乾,打取之。(子亦不用浥。)五月種晚花,(春初即留子,入五月便種。若待新花熟後取子,則太晚矣。)七月中摘,深色鮮明,耐久不黦,勝春種者。負郭良田,種頃者歲收絹三百疋。一頃收子二百斛,與麻子同價;既任車脂,亦堪為燭,即是直頭成米。(二百石米,已當穀田;三百疋絹,端然在外)。一頃收花,日須百人摘;以一家手力,十不充一。但駕車地頭,每旦當有小兒僮女,百十餘群,自來分摘,正須平量,中半分取。是以單夫隻妻亦得多種。
《便民圖纂》曰:八月中鋤成行壟,舂穴下種,或灰或雞糞蓋之。澆灌不宜濃糞。次年花開,侵晨摘。微搗去黃汁,用青蒿蓋一宿,撚成薄餅,曬乾收用。勿近濕牆壁去處。
《齊民要術》曰:殺花法:摘取即碓搗使熟,以水淘,布袋絞去黃汁。更搗,以粟飯漿清而醋者淘之;又以布袋絞汁,即收取染紅,勿棄也。絞訖,著甕器中,以布蓋上。雞鳴更搗令均,於⒎上攤而曝乾,勝作餅。作餅者,不得乾,令花浥也。
又曰:作胭脂法:預燒落藜藜藋及蒿作灰,(無者,即草灰亦得。)以湯淋取清汁,(初汁純厚大釅,即教花不中用,惟可洗衣。取第三度湯者,以用揉花和,使好色也。)揉花。(十許遍,勢盡乃止。)布袋絞取純汁,著甕碗中。取醋石榴兩三個,劈取子搗破,少著粟飯漿水極酸者和之;布絞取瀋,以和花汁。(若無石榴者,以好醋和飯漿亦得。若複無醋者,清飯漿極酸者,亦得空用之。)下白米粉大如酸棗,(粉多則白。)以淨竹箸不膩者,良久痛攪,蓋冒。至夜,瀉去上清汁,至淳處止;傾著帛練角袋子中懸之。明日乾浥浥時,撚作小瓣,如半麻子,陰乾之,則成矣。
又曰:合香澤法:好清酒以浸香。(夏用冷酒,春秋溫酒令煖,冬則小熱。)雞舌香、(俗人以其似丁子,則為丁子香也。)藿香、苜蓿、蘭香,凡四種,以新綿裹而浸之。(夏一宿,春秋再宿,冬三宿。)用胡麻油兩分,豬腹(腹宜作匡或胰。)一分,內銅鐺中,即以浸香酒和之,煎數沸後,便緩火微煎,然後下所浸香煎。緩火至暮,水盡沸定,乃熟。(以火頭內澤中:作聲者,水未盡;有煙出無聲者,水盡也。)澤欲熟時,下少許青蒿以發色,以綿冪鐺嘴瓶口瀉。
又曰:合麵脂法:牛髓,(牛髓少者,用牛脂和之。若無髓,空用脂亦得也。)溫酒浸丁香、藿香二種,(浸法如煎澤法。)煎法一同合澤,亦著青蒿以發色。綿濾著瓷漆盞中,令凝。若作唇脂者,以熟朱和之,青油裹之。其冒霜雪遠行者,常齧蒜令破,以揩唇,既不劈裂,又令辟惡賊。(麵患皴者,夜燒梨令熟,以糠湯洗麵訖,以煖梨汁塗之,令不皴。赤蓬染布,嚼以塗麵,亦不皴也。)
又曰:合手藥法:取豬匡一具,(摘去其脂。)合蒿葉,於好酒中痛挼,使汁甚滑。白桃仁二七枚,(去黃皮,研碎,酒解,取其汁。)以綿裹丁香、藿香、甘鬆香、橘核十顆,(打碎。)著匡汁中,仍浸置勿出,瓷貯之。夜煮細糠湯,淨洗麵拭乾,以藥塗之。令手軟滑,冬不皴。
又曰:作紫粉法:用白米英粉三分,胡粉一分,(不著胡粉,不著人麵。)利合勻調。取葵子熟蒸,生布絞汁和粉,日曝令乾。若色淺者更蒸,取汁重染如前法。
又曰:作米粉法:粱米第一,粟米第二。(必用一色純米,勿使有雜。)<臼市>使甚細,(簡去碎者。)各自純作,莫雜餘種。(其雜米、糯米、小麥、黍米、榛米作者,不得好也。)於槽中下水,腳蹋十遍;淨淘,水清乃止。大甕中多著冷水以浸米。(春秋則一月,夏則二十日,冬則六十日。唯多日佳。)不須易水,臭爛乃佳。(日若淺者,粉不潤美。)日滿,更汲新水,就甕中沃之。以手杷攪,淘去醋氣,多與遍數,氣盡乃止。稍出,著一砂盆中,熟研。以水沃攪之,接取白汁,絹袋濾,著別甕中。粗沈者更研之;水沃接取如初。研盡,以杷子就甕中良久痛抨,然後澄之。接去清水,貯出淳汁,著大盆中。以杖一向攪,勿左右回轉,三百餘匝停置,蓋甕,勿令塵汙。良久清澄,以杓徐徐去清。以三重布帖粉上,以粟糠著布上,糠上安灰。灰濕,更以乾者易之,灰不複濕乃止。然後削去四畔粗白無光潤者,別收之以供粗用。(粗粉,米皮所成;故無光潤。)其中心圓如缽形,酷似鴨子白光潤者,名曰粉英。(粉英,米心所成,是以光潤也。)無風塵好日時,舒布於床上,刀削粉英如梳,曝之,乃至粉乾足,(將住反。)手痛挼勿住。(痛挼則滑美,不挼則澀惡。)擬人客作餅及作香粉,以供妝摩身體。
又曰:作香粉法:唯多著丁香於粉合中,自然芬馥。(亦有愛香木絹和粉者,亦有水沒香以汁溲粉者,皆損色,又費香,不如全著合中也。)
玄扈先生曰:苗生嫩時亦食。其子搗碎煎汁,入醋拌蔬食極肥美。又可為車脂及燭。
【藍】《爾雅》曰:“葴,馬藍。”(郭璞注曰:今大葉冬藍也。李時珍曰:藍凡有五種:蓼藍,葉如蓼,五六月,開花成穗,淺紅色,子亦如蓼。歲可三刈。菘藍,葉如白菘。馬藍,葉如苦蕒。吳藍,長莖如蒿而花白。木藍,長莖如決明,葉似槐;七月開花,淡紅色。別有種甘藍,可食。)
《齊民要術》曰:藍,地欲得良,三遍細耕。三月中,浸子令芽生,乃畦種之。治畦下水,一同葵法。藍三葉,澆之,(晨夜再澆之。)薅治令淨。五月中新雨後,即接濕耬耩拔栽。(《夏小正》曰:“五月,浴灌藍蓼。”)三莖作一科,相去八寸。(栽時宜亻並工急手無令地燥也。)白背,即急鉏,(栽時既濕,白背不急鋤,堅確也。)五遍為良。七月中作坑,令受百許束,作麥稈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苫蔽四壁。刈藍倒豎於坑中;下水,以木石鎮壓,令沒。熱時一宿,冷時再宿,漉去荄;內汁於甕中。率:十石甕,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抨(普彭反。)之,一食頃止,澄清,瀉去水。別作小坑,貯藍澱著坑中;候如強粥,還出甕中盛之,藍澱成矣。種藍十畝,敵穀田一頃;能自染青者,其利又倍矣。
崔寔曰:榆莢落時可種藍,五月可刈藍,六月種冬藍。(冬藍,木藍也。)
《農桑通訣》曰:木藍鬆藍,可以為澱者。蓼藍,但可染碧,不堪作澱。藍一本而有數色:刮行、青綠、雲碧、青藍、黃;豈有“青出於藍,而青於藍”者乎?藍非獨可染青,絞其汁飲之,最能解蟲豸諸藥等毒,不可闕也。
《便民圖纂》曰:正月中,以布袋盛子浸之。芽出撒地上,用糞灰覆蓋。待放葉,澆水糞。長二寸許,分栽成行,仍用水糞澆活。至五六月,烈日內將糞水潑葉上,約五六次,俟葉厚方割。離土二寸許。將梗葉浸水缸內晝夜濾淨。每缸內,用礦灰:色清者,灰八兩;濃者,九兩。以木朳打轉,澄清去水,是謂頭靛。其在地舊根,旁須去草淨,澆灌一如前法。待葉盛,亦如前法收割浸打,謂之二靛。又俟長,亦如前澆灌,斫則齊根,浸打法亦同前,謂之三靛。其濾出柤,壅田亦可。
【紫草】《爾雅》曰:“藐,茈草。”(郭璞注曰:一名紫{艸戾}。《廣誌》曰:隴西紫草,紫之上者。《本草經》曰:一名紫丹。《博物誌》曰:平氏山之陽,紫草特好也。)
《齊民要術》曰:黃白軟良之地,青沙地亦善,開荒,黍穄下大佳。性不耐水,必須高田。秋耕地,至春,又轉耕之。三月種之:耬耩地,逐壟手下子。(良田,一畝用子二升;薄田,用子三升。)下訖,勞之。鋤如穀法,唯淨為佳。其壟底草則拔之。(壟底用鋤,則傷紫草。)九月中子熟刈之。候稃(芳蒲反。)燥載聚,打取子。(濕載,子則浥。)即深細耕。(不細不深,則失草矣。)尋壟以耙耬取整理。(收草,宜亻並手力,速竟為良,遭雨,則損草也。)一扼隨以茅結之,(劈葛彌善。)四扼為一頭。當日則斬齊。顛倒十重許,為長行置堅平之地,以板石鎮之令扁。(濕鎮,直而長;燥鎮,則碎折;不鎮,賣難售也。)兩三宿,豎頭著日中曝之,令浥浥然。(不曝則黑,太燥則碎折。)五十頭作一洪。(洪,十字大頭向外,以葛纏絡。)著敞屋下陰涼處棚棧上;其棚下,勿使驢馬糞及人溺。又忌煙,皆令草失色。其利勝藍。若欲久停者,入五月,內著屋中,閉戶塞向,密泥,勿使風入漏氣。過立秋,然後開,草出色不異。若經夏在棚棧上,草便變黑,不複任用。
《務本新書》曰:種訖,拖瓶罷之,或以輕鈍碾過。秋深子熟,旁去其土,連根取出,就地鋪穧。頗乾,輕振其土,以茅{束}束,切去虛梢。以之染紫,其色殊美。
附:地黃,種:須黑良田,五遍細耕。三月,以上旬為上時,中旬為中時,下旬為下時。一畝下種五石。其種,還用三月中掘取者,逐犁後,如禾麥法下之。至四月末,五月初,生苗訖。至八月盡,九月初,根成,中染。若須留為種者,即在地中,勿掘之。待來年三月,取之為種。計一畝可收根三十石。有草,鋤不限遍數。鋤時,別作小刃鋤,勿使細土覆心。今秋收訖,至來年,更不須種,自旅生也。唯鋤之。如此,得四年不要種之,皆餘根自出矣。
【枸杞】《爾雅》曰:“杞,枸檵。”(郭璞注曰:“今枸杞也。”一名枸棘,一名天精,一名地仙,一名卻老,一名苦杞,一名甜菜,一名地節,一名羊乳。枸、杞,二木名;此木,棘如枸之刺,莖如杞之條,故兼稱之。處處有之。春生苗葉軟薄,堪食。其莖幹,高三五尺,叢生。六七月,開花,紅紫色,隨結實:微長,生青熟紅,味甘美。根皮,名地骨皮。古以韋山為上,近以甘州者為絕品。今陝之蘭州靈州以西,並是大樹。子圓如櫻桃,乾時可作果食。)
《種樹書》曰:收子及掘根,種於肥壤中。待苗生,剪為蔬食,甚佳。
《博聞錄》曰:種枸杞法:秋冬間收子,淨洗日乾。春,耕熟地作町,闊五寸。紐草稕如臂大,置畦中;以泥塗草稕上,然後種子;以細土及牛糞蓋令遍。苗出,頻水澆之。又可插種。
《務本新書》曰:枸杞,宜故區畦種。葉作菜食,子根入藥。秋時收好子,至春畦種,如種菜法。又三月中,苗出時,移栽如常法。伏內壓條,特為滋茂。一法:截條長四五指許,掩於濕土地中亦生。
《農桑通訣》曰:春夏葉,秋莖實,冬根。朱孺子幼事道士王元正,居大若岩。汲於溪,見二花犬,因逐之,入於枸杞叢下。掘之,根形如二犬。食之,忽覺身輕。諺雲:“去家千里,勿食蘿摩枸杞。”言其補精氣也。
【茱萸】《禮記》曰:“三牲用藙。”(注曰:“藙,茱萸也。”李時珍曰:此即欓子也。蜀人呼為艾子。楚人呼為辣子。古人謂之藙及榝子,因其辛辣、蜇口慘服,使人有殺、毅、黨然之狀,故有諸名。蘇恭謂茱萸之開口者為“食茱萸”,孟詵謂茱萸之閉口者為“欓子”,馬誌謂粒大、色黃黑者,為“食茱萸”;粒緊小、色青綠者,為“吳茱萸”。山茱萸則不任食也,其樹處處有之;江淮蜀漢猶多。木高丈餘,三月開花,七八月結實。)
《齊民要術》曰:二月栽之。宜故城隄塚高燥之處。(凡於城上種蒔者,先宜隨長短掘塹,停之經年,然後於塹中種蒔,保澤沃壤,與平地無差。不爾者,土堅澤流,長物不達,經年倍,樹木尚小。)候實開便收之,掛著屋裏壁上,令陰乾,勿使煙熏。(煙熏,則苦而不香也。)用時去中黑子,(肉、醬、魚鮓,遍宜所用。)
《萬畢術》曰:井上宜種茱萸:茱萸葉落井中,有化水者,無瘟病。
《風土記》曰:俗尚九月九日,謂之上九。茱萸到此日,氣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頭。雲辟惡氣,冬。
【決明】《爾雅》“曰薢茩”。(郭璞注曰:藥草決明也,即“青箱子”。有二種:一種,“馬蹄決明”,入藥最良;一種,“茳茫決明”,又小異。二種皆可作酒麹。嫩苗及花角,惟茳茫可食;馬蹄韌苦,不堪食也。)
《四時類要》曰:二月取子,畦種同葵法。葉生便食,直至秋間,有子。若嫌老,番種亦得。若入藥,不如種馬蹄者。《博聞錄》曰:園圃四旁,宜多種,蛇不敢入。
【黃精】《博物誌》曰:天老雲:“太陽之草名黃精。”(詳見《救荒本草》。)
《四時類要》曰:二月,擇取葉相對生者,是真黃精,擘長二寸許,稀種之。一年後甚稠。種子亦得。其葉甚美,入菜用;其根堪為煎。朮與黃精,仙家所重。
【五加】《異物誌》雲:“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買草,不言其貴。”(即五加也。一名五花,一名文章草,一名白刺,一名追風使,一名木骨,一名金鹽,一名犭寸漆,一名犭寸節。又名五佳,五葉交加者良。)
玄扈先生曰:取根,深掘肥地,二尺埋一根,令沒舊根,甚易活。苗生,從一頭剪取。每剪訖,鋤土壅之。久服,輕身耐老,明目下氣,補中益氣精,堅筋骨,強誌意。葉可作蔬菜食。五七月根,陰乾造酒。有服五加皮散而獲延年者,不勝計。或即為散,以代湯茶,餌之,驗亦同。
又曰:正二月取枝插,亦易活。
【百合】一名<番韭>,一名強瞿,一名蒜腦,一名夜合。(根如葫蒜,數十片相累。或雲是蚯蚓相纏結,變作之。其葉短而闊,微似竹葉,白花四垂者,百合也。葉長而狹,尖如柳葉,紅花不四垂者,山丹也。莖葉似山丹而高,紅花帶黃而四垂,上有黑斑點,其子先結在枝葉間者,卷丹也。又有一種色微綠者,開花最遲,俗名真百合。) 卷丹也。又有一種色微綠者,開花最遲,俗名真百合。)
《四時類要》曰:二月種百合。此物尤宜雞糞。每坑深五寸,如種蒜法。(又雲取根曝乾,搗為麵,細篩,甚益人。)
玄扈先生曰:宜肥地,加雞糞,熟鋤。春取根大者,劈雜於畦中,如種蒜法,五寸一科。二月半,鋤之滿三遍,則不鋤不長。三年大如盞。頻澆則花開爛熳,清香滿庭。秋分亦可分。
【薏苡】《漢書》曰:馬援在交址,常餌薏苡,載還為種。(一名芑實,一名屋,一名{艸贛}米,一名鮮蠡,一名薏珠子,一名西番蜀秫,一名回回米,一名草珠兒,處處有之。出交址者最大。春生,苗莖高三四尺,葉如黍,五六月結實。以顆小色青味甘粘牙者良。形尖而殼薄,米白如糯米,此真薏苡也,可粥可⒏,可同米釀。其一種,圓而殼厚者,即菩提子也。)
玄扈先生曰:九月霜後收子。至來年三月中,隨耕地,於壟內點種,橯蓋令平。有草則鋤。
【芭蕉】(《廣誌》曰:芭蕉,一曰芭菹,或曰甘蕉。莖如荷芋,重皮相裹,大如盂升。子有角,子長六七寸,有蒂,三四寸;角著蒂生為行列,兩兩共對,若相抱形。剝其上皮,色黃白,味似葡萄,甜而脆,亦飽人。其根大如芋魁,大一石,青色。《南方異物誌》曰:甘蕉,草類,望之如樹。株大者一圍餘。葉長一丈,或七八尺,廣尺餘。華大如酒杯,形色如芙蓉。莖末百餘子,大名為房,根似芋魁,大者如車轂。實在華中。每華一闔,各六子,先後相次。子不俱生,華不俱落。此蕉有三種:一種,子大如拇指,長而銳,有似羊角,名羊角蕉,味最甘好。一種,大如雞卵,有似羊乳,味微減羊角蕉。一種,蕉大如藕,長六七寸,形正,名方蕉,少甘味,最弱,其莖如芋。取氵而煮之,則如絲,可紡績。玄扈先生曰:今南中,獨漳浦甘蕉絕美味。)
《齊民要術》曰:其莖解散如絲,織以為葛,謂之蕉葛。雖脆而好;色黃白,不如葛色。出交址建安。
《異物誌》曰:甘蕉如飴蜜,甚美,食之四五枚可飽,而餘滋味猶在齒牙間。
顧微《廣州記》曰:甘蕉與吳花實根葉不異,直是南土暖,不經霜凍,四時花葉展。其熟甘,未熟時亦苦澀。(玄扈先生曰:此謬矣!吳下所有者,蘘荷也。)
【萱】《詩》曰:“焉得諼草。”(注曰:“諼草忘憂。”婦人佩其花,則生男,故名宜男。鹿食九種解毒之草,萱乃其一,故又名鹿蔥。董子雲:欲忘人之憂,則贈之丹棘。吳人謂之療愁。有單台,有重台,有秋萱,有夏萱。又有一種,以色言之,則名金萱;以香言之,名麝香萱。五月開花,姿韻可愛。今田野間,處處有之。)
玄扈先生曰:春間芽生移栽。栽宜稀,一年自稠密矣。春剪其苗,若枸杞食,至夏,則不堪食。種時用根向上,葉向下。當年開花,皆千葉也。又曰:五月花,八月根。今人多其嫩苗及花跗作菹食。
【芥藍】(王禎《農桑通訣》曰:芥之嫩者為芥藍,極脆。東坡詩雲:“芥藍如菌蕈,脆美牙頰響。”玄扈先生曰:芥藍,芥屬也,葉色如藍,故南人謂之芥藍,仍可擘取食,故北人謂之擘藍。其葉,大於菘,根大於芥,薹苗大於白芥,子大於蔓菁。花淡黃色。其苗葉根心,俱任為蔬;子可壓油。亦四時可種,四時可食,大略如蔓菁也。但食根之菜,如芥蘆菔蔓菁之屬,魁皆在土中;此則魁在土上,為異耳。收根者,須四五月種;少長,擘食其葉;漸擘,魁漸大。八九月,並根葉取之。葉作菹,或作乾菜;根剝去皮,或煮食,或糟藏醬豉。留根,至明春複發,苗可食。三月花,四月實。子每畝收可三四石。)
玄扈先生曰:種芥藍,宜耕熟地,厚壅之。土強者,多用草灰和之。耕熟後,或漫散子,取次耘之;或種,苗長數寸,移植之;或就平地種,或作埒;大略與種蔓菁同法。但須疏行,則魁大子多,每本令相去一尺餘。
又曰:凡菜種多冬榮夏枯,獨芥藍乾枯收子之後,根複生蘖,經數年不壞。蓋一種之後,無論子粒傳生,即原本亦供數年拾。冬月,悉取葉,空留根,來年亦生。或並劚去大根,稍存入土細根,來年亦生。
又曰:芥藍莖葉,用芝麻油煮,如常煮菜法食之,並飲其汁,能散積痰。其葉及子,亦能消食積,解⒏毒。
又曰:菜名藍者,不止因葉色似藍,北人直用作澱,可染帛,勝於福青。
【蓴】《魯頌》曰:“薄其茆”。(注雲:茆,鳧葵也。《詩義疏》雲:茆與葵相似。葉大如手,赤圓而肥。斷著手中,滑不得停也。莖大如箸,皆可生食。又可約滑羹。江南人謂之蓴菜,或謂之水葵。《本草》雲:雜鯉魚作羹。亦逐水。而性滑,謂之淳菜,或謂之水芹。服食之,不可多。)
《齊民要術》曰:近陂湖,可於湖中種之;近流水者,可決水為池種之。以深淺為候:水深則莖肥葉少,水淺則葉多而莖瘦。蓴性易生,一種永得。宜潔淨,不耐汙;糞穢入池,即死矣。種一斗餘許,足用。
【葦】《爾雅》曰:葦,鬼{艸刁};葭、華;蒹、薕;葭、蘆;、薍,其萌虇。(郭璞注曰:葦,其類皆{艸刁}莠;葭,即今蘆也;蒹,似萑而細;葭,葦也;,似葦而小,實中。今江東呼蘆筍為虇;然則蘆葦之類,其初生者皆名虇。花,名蓬蕽。《詩疏》雲:薍,或謂之荻,至秋堅成,即刈,謂之藿。生下濕地,長丈許。今處處有之。)
《農桑輯要》曰:葦,四月,苗高尺許。選好葦,連根栽成土墩,如碗口大;於下濕地內,掘區栽之。縱橫相去一二尺,(欲得力,則密藏。)至冬,放火燒過。次年春,芽出,便成好葦。十月後刈之。
一法:二月,熟耕地作壟,取根臥栽,以土覆之。次年成葦。
又壓栽法:其葦長時,掘地成渠,將莖祛倒,以土壓之,露其梢。凡葉向上者,亦植令出土下,便生根;上便成筍,與壓桑無異。五年之後根交,當隔一尺許。劚一,即滋旺矣。其花絮沾濕地,即生蘆,然不如根栽者。
三月初生,其心挺出。其下本,大如箸,上銳而細。有黃黑勃,著之,汙人手。把取正白,啖之,甜脆。一名“蓫{艸殤}”,揚州謂之“馬尾”,幽州謂之“旨蘋”。
【蒲】《爾雅》曰:“莞,苻蘺。其上,蒚。”(郭璞注曰:今西方人呼蒲為莞蒲。蒚,謂其頭台首也。今江東謂之苻蘺;西方亦名蒲蒚中莖為蒚,用之為席。又名甘蒲,又名醮石。花上黃粉,名蒲黃。)
《農桑通訣》曰:四月,揀綿蒲肥旺者,廣帶根泥,移出於水地內栽之。次年即堪用。(其水深者,白長;水淺者,白短。)
玄扈先生曰:春初生嫩葉,出水時,取其中心入地白蒻,大如匕柄者,生啖之,甘脆。以酣浸食,如食筍法,亦美。《周禮》所謂“蒲菹”也。亦可煠食蒸食及曬乾磨粉作餅食。《詩》曰:“惟筍及蒲”,是矣。八九月收葉,可作扇,又可作包裹。
【⒎草】玄扈先生曰:小暑後,斫起以備織⒎。留老根在田,壅培發苗。至九月間鋤起,擘去老根,將苗去梢分栽,如插稻法,用河泥與糞培壅。清明穀雨時,複用糞或豆餅壅之,即耘草。立梅後,不可壅。若灰壅之,則生蟲退色。
【燈草】玄扈先生曰:種法與⒎草同。最宜肥田,瘦則草細。五月斫起曬乾,以尖刀釘板凳上劃開。其心可點燈及為燭心,其皮可雨{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