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0551.pdf/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而不爲泰。湯放桀。武王伐紂。取之而不爲貪。伊尹放太甲。君子不以爲篡。周公誅管蔡。天下不以爲逆。以其事觀之豈不異哉。聖人安行而不疑者。

盖當其可也。後世聖學不明。昧執中之權。而不通時措之宜。故徇名失實。流而爲之噲之讓。白公之爭。自取絶滅者有之矣。至或臨之以兵而爲忠。

小不忍而爲仁。皆失是也。衛湜集說仲尼曰。君子中庸。至小人而無忌憚也。建安游氏曰。君子之於中庸。自幼壯至於老死。自朝旦至於暮夜。所

遇之時。所遭之事。雖不同其中一也。故謂之時中。言行小變而不失其大常也。小人之於中庸則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而居之不疑。或詭激以

盗名。進鋭而退速。此所謂無忌憚而反中庸也。 廣漢張氏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湏識得此。然後時中之義可得而明。不然則幾何而不爲子

莫之執也。子莫之意以謂楊子不㧞一毫爲不及。而墨子摩頂放踵爲過之。我但執此二者之中耳。殊不知中無乎不在。有時三過其門而不入。有

時居陋巷而不顧。此所謂時中也。其所以能時而中者奈何。以其大本立故也。大本立則周從萬變而中之體不亂故曰時中也。惟精惟一。允執厥

中。盖極精一之妙。則是中也。湯之執中。意亦類此。若子莫則於過與不及之間求所謂中者而執之。不知旣已昧其體矣故曰執中無權。權者。所以

妙夫中也故學者必先求仁。知仁則中體可見應事接物得所以權之者矣。若夫聖人則無俟於權而無時不中矣。長樂劉氏曰。君子以大中之

道。爲常乆所行。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故曰君子中庸也。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義言動皆反於中庸者也。君子而時中者謂夙興夜寐之間時

省厥中。唯恐其爲外物之所動。而失其正也。夫性禀於天。而中出乎性。其本雖静。非自誠而明者。未始不爲外物之所動也。目司其視。耳司其聴。聲

司其言。形司其貌。而心也者。時省厥中。以役五事。俾夫聲色之來而不能動吾中。則明出乎視而聦出乎聴者。非耳目之所能爲也。心省乎中而已

矣。俾夫言行之出。應乎萬變。而不失吾中。則從出乎言。而恭出乎貌者。非聲形之所能爲也。心省乎中而已矣。然則君子所以戒慎乎其所不睹。恐

懼乎其所不聞者。心之所職。豈不重乎。苟非時刻之間。不忘警省則性之存者幾希矣。故曰君子而時中也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者。

小人目悦乎色。而不憚傷其明也。耳恱乎聲。而不憚傷其聦也。貌恱舒情。而不憚傷其恭也。言恱順情。而不憚傷其從也。心恱邪辟。而不憚傷其睿

也。由其一心之無忌憚。而陷其身於不義。刑禍從而加焉。無他也湏臾之間。言行離乎其性。則反於中庸矣。又不知以爲忌憚。時省其失。則終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