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0551.pdf/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發而不和。則天地萬物。吾見其錯陳而已矣。古之人使中和爲我用。則天地自位。萬物自育。而吾順之者也。堯舜禹湯文武之君臣是也。夫如是。則

僞不起矣。故中和者所以養其誠也。中和足以養誠。誠足以爲中庸。中庸足以濟物之兩。而明道之一。此孔子之所謂至也。中庸曰。道之不行也。我

知之矣。知者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何謂也。曰。此中庸之失也由周而後。天下之賢者智者常遇之。愚

者不肖者常不及也。過者以不及爲陋。不及者以過爲逺。二者不相合。而小人之無忌憚行焉。於是知愚並困。而賢不肖俱禍。嗚呼。孰知君子之中

庸耶。葉賢良文無過不及之謂中。 夫君子雖能樂之而不知中庸。則其道必窮。記曰。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非其信道之不

篤也非其力行之不至也得其偏而忘其中。不得終日安行乎通塗。夫雖欲不廢。其可得耶。記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霄者不及也。

以爲過之難歟。復之中者之難歟。宜若過者之難也然天下有能過。而未有能中。則是復之中者之難也。記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

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既不可過。又不可不及。如斯而已乎。曰未也。孟子曰。執中爲近。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書曰。不協于極。不罹于咎。皇則受之。又

曰。會其有極。歸其有極。而記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皇極者。有所不極而會于極。時中者有所不中而歸于中。吾見中庸之至於此而尤難

也。是以有小人之中庸焉。是道也。君子之所以爲時中。而小人之所以爲無忌憚。記曰。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饒士恱集中庸之書。言中

庸者七章。先言中。後言和。先言和。後言中者。各一章。言中不言庸。言庸不言中者各一章。合而觀之。亦有同乎。 中庸有以全體言者。有以全體中

萬殊言者。以中和比中庸。中和是體中庸是用然中庸之中。可該中和之義。故名篇不曰中和。而曰中庸光言中以性言。後言和以情言。情出於性

也。先言和後言中。似皆指質言。是學問所成不可以先後論也。言中則無不庸。言庸則無不中。鄒霆炎衍義仲尼曰。惟君子爲能體中庸之理。小人

則反中庸之理。君子之所以體中庸也。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隨時以取中。小人之所以反中庸也。其以小人之心。不知此理。故肆欲妄行。而無所

忌憚也。右第二章朱子章句此下十章。皆論中庸。以釋首章之義文雖不屬。而意實相承也。變和言庸者。游氏曰。以性情言

之。則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則曰中庸是也然中庸之中。實兼中和之義。趙順孫纂䟽黄氏曰。性情天生底。德行人做底。性情人人一般。德行人人不